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淺談生本理念下英語作業沒計的加減法

校園8.66K

  一、引言

淺談生本理念下英語作業沒計的加減法

作業是學生學習過程中一個不可缺少的基本環節,是教師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技能的工具,也是反映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近年來,以新課標為指導的課堂教學的改革與研討開展得豐富且有成效,我們的課堂變得生動了,學生“樂學”了,可是作業改革卻受到忽視,於是在傳統的“師本”“考本”教育思想指揮下,作業設計存在諸如內容單向性、形式單一性、要求機械性、評價片面性等諸多問題。繁重、枯燥的作業壓抑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壓制了學生的靈活性、創造性,使學生對作業失去了興趣,直接導致學生完成作業的質量降低、教學和複習的效果減弱。改變這些現狀的方法何在?怎樣的作業才是最有效、最適合學生的?生本理念為此給出了答案,教師要在作業設計時做好加減法。

“生本教育就是以生命為本的教育,教育的宗旨不應該是控制生命,而是激揚生命,讓生命自己行動。”它的核心理念是對教育行為本質的迴歸,特點是突出學生、突出學習、突出探究、突出合作。生本教育啟發我們,要以學生為主體,以探究為旨歸,以合作為形式,要設計為學生好學的教學方式,同時也要設計為學生好做的作業。

  二、生本理念下作業設計的加減法

1.作業總量做減法,優化整合做加法

作業量過大可謂作業最大的一宗罪了。罪因在於傳統師本教育的許多規範是用於防止學生不學習的,教師們總習慣把學生設想成懶於學習的,於是用作業“迫使”學生學習。誠然,愛玩是兒童的天性,但他們同時也具備學習的天性。事實證明,兒童有着學習天性,而學習天性的自由展現,必然帶來真正的學習熱情和驚人的學習效率。

因此,作業總量必須做減法。作業太多,學生會不堪重負、疲於應付,以至於敷衍了事,不僅達不到教師佈置作業的預期效果,而且還從時間和心理上抑制了學生學習天性的發揮。然而,很多教師擔心作業量減少後學生練得不夠會影響鞏固效果和考試成績,這就要求教師在作業內容的優化整合上做加法,這也是“減負”給教師提出的更高要求。

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是取得良好學習效果的前提和基礎。具有學習興趣的學生,會把學習看成是內心的滿足,(教學論文 )而不是把學習當成負擔,從而取得好的學習效果。教師如果一味採取題海戰術,學生的大腦很容易疲勞,甚至還會對學習產生厭惡情緒,在這種情形下作業效果不佳是不言而喻的。而教師對作業進行優化整合、精選精練,學生便會將注意力集中於教師希望他們關注的學習內容上,思路便會很容易得到貫通,思維熱情會不斷高漲,學習質量也會迅速提高。

2.機械作業做減法,作業類型做加法

單一的作業形式無法長時間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而且無法保證學生各項學習技能的均衡發展,因此生本理念下的作業要在作業類型上做加法。作業類型應該涵蓋筆頭作業、聽説作業、表演作業、課外閲讀、製作、社會調查等;既可以是練習型的活動,也可以是拓展型、創造性的活動;可以是教師佈置的作業,也可以是學生自己設計的作業。豐富多樣、充滿樂趣的作業才能真正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其對作業保持新鮮感,從而提升作業效益。

作業類型多樣了,傳統作業中佔主要地位的練習型作業就要做減法。許多教師總是固執地認為,多做幾道題、多抄幾遍課文總比少做少抄或者不做不抄好,因此在佈置作業時通常會對某個知識點做反覆、機械的練習,覺得這樣做就可以“熟能生巧”。殊不知,單調乏味的作業壓制了學生的靈活性、創造性的發揮,也會“熟能生厭”,從而違背了生本理念“一切為了學生”的教育價值原則。

3.硬性規定做減法,個性選擇做加法

傳統的師本模式以教師為中心,教師通常把自己的意志傳遞給學生,並讓學生依照自己的'意志辦事,比如今天一定要完成某一章節的哪些習題等,講究“齊步走、一刀切”,一是出於教師的方便,二則教師覺得自己教的學生都應該達到同樣的程度。如有學生完成不好,還要補做甚至罰做。

而生本理念認為學生是教育過程中的重要資源,是教育的真正主體。作為主體的學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個體差異,如學習基礎、成長環境、接受能力、學習方法等。要全班學生做同一個要求和難度的作業是不合理的,而且易導致部分學生“吃不飽”而部分學生“吃不了”的狀況發生。

美國著名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指出:學習是自發的,以學生的自發性和主動性為學習動力,把學習與學生的願望、興趣和需要有機地結合起來的有意義的學習必能有效地促進個體發展。因此,生本作業要在硬性規定上做減法,教師應充分考慮不同學生最近發展區的差異,為各類學生設計和佈置難度適宜的練習,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和興趣愛好進行選擇。只有個性選擇上做加法了,才能使學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各有收穫,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也使他們擁有更大程度上的自主發展空間。

4.被動輸入做減法.前置探究做加法

基於師本體系的教學是單向傳遞的,通常採取“課上講解、課下練習”的刻板模式,學生消極被動地接收,學生主動學習的機會被剝奪,學習的天性被抑制。生本教育理念倡導“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

導”的新型教學模式,認為教學就是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引導下的自主學習。在教學組織上,生本教育鼓勵“先學後教、以學定教”,採用個人、小組和班級等多種方式的自主合作學習。這些與新課程提倡的學生自主學習是一致的。而前置性作業便是實現“先學”的有效方法。

前置性作業是指教師向學生講授新課內容之前,讓學生先根據自己的知識水平和生活經驗所進行的嘗試性學習,即在教學之前先由學生對將要學習的內容進行自主學習。前置性作業使學生在課前能夠對新知識進行初步感受、淺層理解及較深入的探究,自主尋求解決的途徑,在前置作業上做加法,能培養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的習慣,使學生獲得學習的主動權,完成知識的自我構建。表1是《英語(新目標)》八年級下冊Unit5SectionA的前置作業。

在這份作業中,後置作業的被動輸入轉變為前置的自主探究,學生對新知識進行預習,不僅給學生一個自主學習的空間,可以主動習得和發掘語言運用規則,而且也使教師可以確切地瞭解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現有知識狀況,從而可以發現和集中學生存在的問題,實現“以學定教”。

5.教師評價做減法,學生評價做加法

師本教育模式忽視學生的自我、主動的權益和能力,作業評價全憑教師的經驗感覺和一支紅筆,評價的內容過分注重知識技能,較少注意學生的學習思維、作業習慣、作業過程、學習情緒、創新精神等方面,因此具有一定片面性。而且學生被剝奪了參與評價的權利,只能被動接受教師的評價,久而久之,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增強,而自主學習和自我評價意識越來越淡化。

生本教育模式強調對學生自我、自主的尊重,只有當學生主動參與作業評價,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原動力,提高作業完成的質量和學生對作業的責任心。學生評價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加法。

(1)自我評價

自我評價能消除被評者的對立情緒和疑惑,調動學生參與評價的積極性,還能引導學生以批判的眼光認識自己,在反思中不斷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在教學《英語(新目標)》八年級上冊Unit5Canyoucometomyparty?時,筆者根據教學內容佈置的作業是讓學生對一個邀請寫一篇回覆。同時筆者設計了一份讓學生在寫作後對文章進行自我評價的評價表(見表2)。

表格中的項目不僅可以使學生非常清晰和全面地對自己的作業完成情況進行自評,而且可以使學生在評價過程中更加清楚作文的評分要求,更明確寫作達標的方向,對他們將來的學習也有很大的指導意義。

(2)合作評價

以合作小組為單位進行成員間互評作業,學生在批改過程中通過相互討論可以加深對作業內容的理解,而且可以從他人的作業中吸取優點指導自己,從而激勵學生更加認真地完成作業。

例如,寒暑假期間通常作業量大,教師如果逐一批改需要大量時間,往往力不從心。筆者曾嘗試在開學返校後的第一節課安排合作小組進行作業互評。學生們興趣很濃,對每份作業的每一頁、每一題都進行仔細檢查,生怕哪個同學的小錯誤從他們的眼皮底下溜走。而且如果有誰的書寫不整潔,幾份作業在一起一比照便十分明顯。在最後的評語環節.學生們也毫不吝惜地對每個組員作業的優缺點作出詳盡的評價。這樣的評價過程和評價結果所產生的激勵或督促的效果比教師批改要好得多。

(3)展示與共享

每個學生都希望得到老師或同伴的肯定和讚賞。將優秀的作業、作品進行公開展示,不僅能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悦,而且可以讓更多人共享優秀的作業資源。書寫整潔的作業、具有獨創性的解題方法、設計精美的海報、優秀的測試卷、和其自身相比有明顯進步的作業等,都可作為展示的內容。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們有了學習的模範,從另一方面激勵了他們更好地完成作業。

  三、結束語

隨着對教育主體問題的關注,人們開始重視教育的生命機制,希望教育能夠激揚生命。作為教育重要環節之一的作業也應能夠提升生命、豐富生命,成為學生自然而快樂的成長過程的一部分;而不是壓抑和束縛生命,成為孩子們的枷鎖和負擔。教師們必須改變思維、更新觀念,在教學實踐中嘗試運用生本理念,做好作業設計的加減法,充分釋放學生的學習天性和巨大潛能,調動他們的興趣,拓寬學習的空間,激揚生命自身去發展自己。總之,讓學生愛上學習、樂於作業,就在一加一減之中!

  參考文獻:

[1]王娟娥.淺談優化國中英語作業的設計[J].中學外語教與學,2011(3):35-37.

[2]郭思樂.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4]王麗珍.有效作業設計的“四性”取向[J].新課程,2011(6):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