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國小數學教案彙編9篇

校園2.28W

作為一名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小數學教案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國小數學教案彙編9篇

國小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乘法的含義,認識到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2、認識乘號,會讀、寫乘法算式。

3、會口述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4、培養學生觀察比較的能力。

教學重點:

知道乘法的含義,瞭解到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教學難點:

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教具學具:

教具:小紅花、正方形、小圓片等實物圖。

學具:學具袋中上述實物圖。

教學過程:

(一)複習準備

口算兩組題(要求讀出算式,説出得數)。

第一組 第二組

7+8 3+3

6+4+3 5+5+5

7+2+6+1 4+4+4+4

1+3+4+5+2 2+2+2+2+2

學生按要求口答後,教師引導學生觀察。

提問

1、這兩組題都是加法,但是它們有什麼不同的地方?(第一組每道題的加數不相同,第二組的每道題的加數都相同)

2、像第二組這樣,加數都相同的加法,我們叫它求相同加數的和

第1題3+3,相同加數是幾,有幾個3相加,這就是2個3

第2題5+5+5,相同加數是幾,有幾個5相加,這就是3個5

第3題4+4+4+4,相同加數是幾,有幾個4相加,由學生説出4個4

第4題2+2+2+2+2,相同加數是幾,有幾個2相加,由學生説出5個2

(二)學習新課

1、啟發性談話。

像上面這樣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除了用加法計算外,還可以用一種簡便方法,這種簡便方法是什麼呢?這正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問題.

2、出示例1擺一擺,算一算。

教師邊演示邊提問

(1)教師是怎樣擺的?

(教師先擺2朵,再擺2朵,最後又擺2朵)擺了幾個2,(3個2)教師板書:3個2。

(2)要求一共擺了多少朵?用加法算式怎樣表示?(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用加法算:2+2+2=6 。

(3)你寫出的加法算式有什麼特點?相同加數是幾,幾個2連加。

教師敍述:像這樣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除了用加法計算外,還有一種比較簡便的方法叫做乘法。

介紹乘號及算式寫法和讀法

乘法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加法、減法一樣,也有一個運算符號叫乘號,乘號的寫法是左斜右斜。教師同時板書,然後讓學生想一想説一説,乘號像什麼(像漢語拼音中的)。

怎樣寫乘法算式呢?先看一看相同加數是幾,相同加數是2,就寫在乘號的前面,再數一數是幾個2連加,把相同加數的個數3寫在乘號的後面,23表示3個2連加,3個2得6,因此算式是23=6,讀作2乘以3等於6.

3、由學生擺正方形。

教師指導學生操作

拿出3個正方形,擺成一豎行,這是1個3;第二豎行再擺3個正方形,這是幾個3;第三豎行再擺3個正方形,這是幾個3,第四豎行再擺3個正方形,這是幾個3?(4個3)

教師啟發提問

(1)求4個3是多少.用加法算式怎樣表示?(3+3+3+3=12)

(2)這個加法算式有什麼特點?用乘法算式怎樣表示?(34=12)

(3)這個乘法算式表示什麼意思,怎樣讀?

4、學生獨立操作,小組合作學習。

教師提出要求

(1)每堆擺4個圓片,擺5堆,這是幾個幾?

(2)在小組內討論,怎樣用加法算式表示,怎樣列乘法算式,這個乘法算式表示什麼意思,怎樣讀?

歸納小結

(1)上面這幾道題用加法算的時候,這些加法算式都有什麼特點?

(2)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除了用加法算以外,還可以用什麼法算?

(3)兩種方法比較,哪種簡便?同學們想象一下,上面這道題,如果每堆擺4個圓片,擺10堆,100堆,求一共有多少個,如果列加法算式,這個算式一定很長很長,那麼列乘法算式呢?只要410,4100.因此,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三)鞏固反饋

1、基本練習。

出示複習準備中的兩組題,哪組題能改寫成乘法算式,怎樣改寫?説出相同加數是幾,有幾個幾連加。

3+3 32;5+5+5 53;4+4+4+4 44;2+2+2+2+2 25 2。遊戲

(1)拍手遊戲.老師每次拍4下,拍3次。(由學生説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2)拍臂遊戲.老師每次拍5下,拍4次。(由學生説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3)找朋友(把意思相同的題用線連起來)。

7+7+7 6+6+6

國小數學教案 篇2

  設計説明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是國小生應該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進一步學習的重要基礎。本節複習課在教學設計上主要關注了以下幾個方面:

  1.回顧整理,構建知識網。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的複習包括:除數是一位數的口算方法、估算方法、筆算方法,以及除法的驗算方法。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歸納和整理,形成全面的、有邏輯性的結構圖,既培養了學生整理信息的能力,又使他們對所學知識有一個完整的、系統的印象,在頭腦中形成清晰的脈絡。

  2.重視對算法的複習。

在教學中,選擇有針對性的練習題,讓學生逐個擊破,通過解決這些有代表性的問題,回顧口算、筆算和估算的方法,使複習具有很強的時效性,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導入複習

師:我國大教育家孔子曾説過“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這句話告訴我們學習就要經常地複習,這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其實複習不僅是快樂的,它還能讓我們的知識得以鞏固提升,進而讓知識更好地為我們服務,這不就是我們學習的最終目的嗎?同學們,從現在開始,我們要對本學期的知識進行總複習。今天這節課我們首先要複習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板書課題)

  ⊙回顧整理,建構知識網

師:我們先回顧一下學過的知識,打開教材看第二單元的內容。想一想,第二單元我們都學習了哪些知識?

(學生以小組形式交流、討論)

師:哪個小組願意彙報你們組的交流情況?

(師指導並歸納,將總結的內容寫在黑板上)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回顧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的知識,整理歸納所學知識,構建知識結構,掌握和理解知識間的聯繫,使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有一個系統的瞭解。在總結的過程中,學生既梳理了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的內容,又為下面的練習做好了準備。

  ⊙重點複習,強化提高

  1.引導學生複習口算方法。

(1)想一想,240÷3怎樣口算呢?

(學生思考後小組內交流)

(2)彙報口算方法。

  方法一 方法二

想:240是24個十, 想:3×80=240

24個十除以3等於8個十。240÷3=80

240÷3=80

  2.複習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的估算方法。

估一估,123÷3的商是多少?

估算方法:除數不變,先把被除數看成幾百幾十或整百數,再用口算除法的方法計算。

123÷3≈40

120÷3=40

  3.回顧交流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除法及驗算方法。

(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後彙報)

  (1)筆算方法:從被除數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夠商1,就看被除數的前兩位;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就把商寫在那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餘數必須比除數小。

  (2)驗算方法。

①沒有餘數的除法:商×除數=被除數。

②有餘數的除法:商×除數+餘數=被除數。

  4.完成教材111頁2題中關於筆算除法的習題並驗算。

注意:對於商中間有0與商末尾有0的除法計算,學生容易出錯,教學中教師可結合估算,要求學生在計算前,判斷出商是幾位數,或在計算後,通過驗算來進行檢驗。

設計意圖:國小生喜歡爭先,在學習活動中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自主性,引入競爭機制,猶如給學習活動加入了催化劑,既能激活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樂於合作,勇於探究,又能避免常規復習課的枯燥乏味。

國小數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鞏固千克、克、噸的認識,進一步建立千克、克和噸的質量觀念。

2、結合生活實際,解決與千克、克和噸有關的實際問題。

3、初步經歷質量單位的形成過程,結合生活實際解決問題。

4、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繫。

教學重點:鞏固千克、克、噸的認識。

教學難點:結合生活實際,解決與千克、克、噸有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某超市招聘售貨員的考試,要求應試的人員必須掌握最基礎的質量單位的有關知識,剛好我們才學過了這方面的知識,大家有沒有興趣試一試?

二、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稱物品,認秤。

學生獨立完成並説一説為什麼下面兩樣物品稱出的質量用“千克”作單位。

2、貼標籤。

以給商品貼上質量標籤的遊戲形式出現,幫助學生進一步瞭解千克和克的實際質量,吸引學生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

3、補標籤。

教師創設情境:“下面這些物品和動物的質量標籤上的質量單位漏寫了,你能把它們填補完整嗎?”學生用不同的手勢表示“千克、克、噸”,集體完成,並請學生陳述自己的理由。

4、比較下面物品的輕重。教師用第3題中單純的式子變為比較兩種標明質量的物品輕重,吸引學生參與。

複試

1、第5、6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2、第7題。學生獨立觀察思考、理解圖意;嘗試列式解答;全班交流,説説自己的想法。

3、第8題。學生獨立嘗試解決;同桌交流。

4、第9題。這是一個開放性的問題,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説説這幅圖的意思,在此基礎上,以小組為單位共同解決問題,給每個學生髮表自己見解的機會。最後全班交流,看哪個小組想出的方法最多。

三、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第10題。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後在小組交流,最後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際操作。學生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可能有:10克10克地稱5次;先稱30克,再稱20克;先稱2個20克,再稱10克等。

6000克=( )千克 3 g=( )g

4噸=( )千克 6000 t =( )g

4千克500克=( )克 3噸70千克=( )千克

四、總結反思,拓展昇華

第11題。這道思維訓練題藴含着代換的數學思想,教學時可以讓學生用學具代替蘋果梨子擺一擺,增強直觀性。解題思路是:3個蘋果和3個梨合起來剛好和9個桃子一樣重,所以1個梨和1個蘋果應和3個桃子一樣重。學生若有其他的合理想法,教師都應給予肯定和鼓勵。

五、作業:作業本上的作業。

教學反思:

國小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能利用百分數的有關知識,解決一些與儲蓄有關的實際問題 ,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結合儲蓄等活動,學習合理理財,逐步養成不亂花錢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本金、利息、利率的含義。

教學難點

計算定期存款的利息。

教學過程

一、師生交流

課前佈置學生分小組到銀行去調查利率並瞭解有關儲蓄的知識。

師:同學們到銀行去調查利率並瞭解有關儲蓄的知識。哪個小組願意和大家交流你們的調查情況。

讓學生彙報調查的情況,並出示課本的銀行存款利率表。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瞭解了這麼多。大家知道,錢存進銀行裏,不但能支援國家建設,還能得到利息。怎樣存能得到的利息多一些呢?下面老師和大家一起來探討。

二、探討新知

1、計算公式

師:我們去銀行存錢,存進銀行的錢,叫做本金。取款時銀行多付的錢叫做利息。利息佔本金的百分比叫做利率。銀行存款的利率,國家會根據經濟發展的情況有所調整,大家調查的銀行的利率和我們書上的銀行的利率,比較一下就會發現不同。

利息的多少由存款的多少、利率的高低和存款的時間的長短有關係。

請學生討論利息的算法,老師適當的提示。

板書 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全班齊讀公式。

師:要求利息就必須要知道什麼?

2、計算利息

師:笑笑和淘氣知道你們會計算利息的方法,想請你們幫他倆算一算,他們可以得多少利息,你們願意不願意幫啊?下面我們一起來算。

出示題目:

笑笑説:300元壓歲錢在銀行存一年其整存整取,到期時有多少利息?

淘氣説:我存三年期的300元,到其實有多少利息? 師:笑笑存的本金是多少?存款的時間是多長?利率是多少?

怎樣算?淘氣呢?

學生回答後,師板書。

笑笑得到的利息:300×2.52%×1=7.56(元)

淘氣得到的利息:300×3.69%×1=33.21(元)

師:笑笑和淘氣存同樣多的錢,因為存的時間長短不同,利率也就不同,所以得到的利息也不同。

師:同學們在調查中看到了利息税,從1999年11月1日起,個人在銀行存款所得利息應納税,這就是利息税。國家將這部分税收用於社會福利事業。從1999年11月1日至20xx年8月14日,利息税是利息的20%,20xx年8月15日至20xx年10月7日,利息税是利息的5%,從20xx年10月9日起,免收利息税。如無特殊説明,今後我們在計算時不要求計算利息税。

三、鞏固練習

1、李老師把20xx元錢存入銀行,整存整取五年,年利率按4.14%計算。到期時,李老師的本金和利息共有多少元?

先讓學生自己計算,在全班講評。

2、光明國小為400名學生投保“平安保險”,保險金額每人5000元,保險期限一年。按年保險費率0.4%計算,全校共應付保險費多少元

先提醒學生説出保險金額、年保險費率的含義,再讓學生計算。

四、課後總結

1、同學們現在已經知道了把壓歲錢存到銀行可以獲得利息,而存款方式有好幾種,今後打算怎麼處置自己的壓歲錢呢?

如果把它存到銀行,該怎樣存呢?

建議學生課後親自到銀行存一次錢。

2、這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五、佈置作業

國小數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瞭解連續兩問的應用題的結構,正確、熟練地分析、解答連續兩問的應用題,連續兩問的應用題的練習課。

2.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

3.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習慣。

〔教學過程〕

1.複習。

(1)補充問題訓練:

①三(1)班有男生20人,女生22人,______?

②花瓶裏要插10朵花,已經插了4朵,________?

(答案如下:①全班共多少人?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女生比男生多多少人?②還有幾朵花要插?)

(2)補充條件訓練:

①__________,大米比麪粉多5袋,麪粉有多少袋?

②小紅家養了4只白兔,_________,黑兔比白兔多多少隻?

(答案如下:①食堂運來25袋大米。②5只黑兔。)

(3)解題訓練:

①班裏買來30張彩紙,比白紙少12張,白紙買了多少張?

②商店有紅氣球18個,黃氣球比紅氣球多5個,黃氣球有多少個?

(答案如下:①30+12=42張 口答:白紙買42張。

②18+5=23(個) 口答:黃氣球23個。)

教學意圖:通過三個層次的複習,為下一步練習連續兩問的應用題做好知識上與心理上的準備。

2.練習。

(1)解題訓練:

①商店裏運來45筐芹菜,運來的菠菜比芹菜多30筐。運來多少筐菠菜?賣出50筐菠菜,還剩多少筐菠菜?

讓學生讀題,試分析數量關係。

學生可做如下分析:菠菜比芹菜多30筐,就是比45筐多30筐,菠菜的數量是較大數,芹菜是較小數,求菠菜多少筐就是求較大數,用較小數加上差,即用45+30=75(筐)。又知道賣出50筐,求還剩多少筐就是求從整體中減去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應該用減法:75-50=25(筐)。

教師可以畫線段圖幫助學生分析

答案:45+30=75(筐) 75-50=25(筐)

口答:運來75筐菠菜。口答:還剩25筐菠菜。

②操場上跑步的比打球的多6人,打球的有28人,跑步的有多少人?跳遠的比跑步的少14人,跳遠的有多少人?

學生分析解答,教師訂正:

28+6=34(人) 34-14=20(人)

口答:跑步的有34人,國小數學教案《連續兩問的應用題的練習課》。 口答:跳遠的有20人。

③幼兒園買了64件玩具,分給小班35件,剩下多少件?又分給大班18件,現在還剩多少件?

學生分析數量關係,並解答:64件玩具是整體,分給小班35件是一部分,求剩下多少是求另一部分;然後把剩下的部分再當做整體,又分給大班一部分,求剩下的部分。列式是:

64-35=29(件) 29-18=11(件)

口答:剩下29件。 口答:現在還剩11件。

④媽媽昨天上午織襪子47雙,下午織襪子46雙。昨天一共織了多少雙?今天織了98雙,比昨天多織多少雙?

學生獨立分析解答,教師訂正如下:

47+46=93(雙) 98-93=5(雙)

口答:昨天一共織了93雙。 口答:比昨天多織5雙。

(2)補充中間問題訓練:

①商店有毛巾25包,又運進20包,_____?賣出45包,還剩多少包?

②小明做了15道練習題,比小麗多做2道,_______?小麗比小華少做7道,小華做了幾道?

③停車場上有大汽車40輛,比小汽車多12輛,_______?又開來小汽車18輛,現在停車場上有小汽車多少輛?

答案:①商店現在有毛巾多少包?②小麗做了多少道練習題?③小汽車有多少輛?

教學意圖:通過兩組練習,使學生加深瞭解連續兩問的應用題的結構,加深對數量關係的理解與分析,培養學生的審題與分析能力。

3.提高練習。

(1)兒童商店有紅氣球30個,黃氣球25個,花氣球的個數與黃氣球同樣多。三種顏色的氣球一共有多少個?

學生可做如下分析:花氣球的個數與黃氣球同樣多,就是也有25個,求三種顏色的氣球有多少個就是把紅氣球、黃氣球和花氣球這三部分數量相加。

答案是: 30+25+25=80(個)

口答:三種顏色的氣球一共有80個。

(2)商店上午售出洗衣機12台,比下午少售出3台,全天共售出洗衣機多少台?

此題可以做為思考題,讓學生在課下進行討論和思考。

教師可做如下提示:求全天共售出洗衣機多少台需要知道什麼條件?分別到哪裏去找?

教學意圖:通過這兩道提高練習,開闊學生的思路,為學習兩步應用題進行滲透,同時也可加深學生對連續兩問的應用題的理解。

國小數學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教材41頁例1及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學會口算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及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每位乘積不滿十)

教學重點:

體驗口算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及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的多種口算方法。能正確的進行口算。

教學難點:

1、體驗口算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及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的多種口算方法。

2、能正確的進行口算。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讓學生任選兩題説説口算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

1、學習教材第41頁例1。

出示例1。觀察,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説一説。

師:要求3筐草莓有多少盒,也就是求3個15是多少,怎樣列式呢?

生回答,教師板書:153

教師:怎樣計算呢?同學們可以根據以前學過的乘法口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組討論,看看怎樣得出得數,各組代表向全班同學彙報本組的各種口算方法。

方法一:將15分成10和5,口算103=30。53=15。30+15=45。

方法二:根據豎式計算的方法,想53=15,個位上的數相乘滿十,就向前一位進1,十位上的數1和3相乘得3個十,加上個位上進上來1個十,就是4個十,口算結果是45。

教師對學生的口算方法給予歸納總結並板書,在黑板上加以平價,方便全體學生了解不同方法的口算過程。

教師:想一想,1503=

學生分組討論計算方法,教師板書。

小結:

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看,可以把兩位數分成一個整十數和一個一位數,將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積與一位數乘一位數的積相加,就可以算出結果;還可以利用豎式計算的方法進行口算,幾百幾十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即先口算幾百幾十數0前面的數與一位數相乘,再在後面添一個0。

國小數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在觀察、討論、判斷等活動中,經歷初步認識扇形的過程。

2.知道扇形,初步瞭解扇形的特徵,能在圓中畫出扇形。

3.體會扇形和圓的關係,感受扇形圖與名稱的聯繫。,

教學重點:

認識扇形以及圓心角和弧。

教學難點:

認識扇形以及圓心角和弧。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兩把摺扇(其中一把圓形扇)、畫有教材中四幅圖的小黑板;學生準備水彩筆、量角器、直尺。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用摺扇作為導入新課的道具)同學們對摺扇並不陌生,能説説你們對它的認識嗎?

像摺扇打開形狀(教師打開摺扇演示)的平面圖形,在數學上,我們稱之為扇形。(出示課題:認識扇形)對扇形你想了解哪些知識呢?

學生自由討論,指名交流彙報。

教師:同學們説的這些知識,我們今天一起來解決。

二、探究新知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下圖,圓中的塗色部分與圓有什麼關係?

它們是圓的一部分,扇形是由圓心角的兩條半徑和圓心角所對的弧圍成的圖形。形象地説,就是兩條線段和一段弧(曲線)圍成了扇形。

1.認識圓心角。

出示例3圖。

教師在右圖的基礎上標出1,指出:像1這樣,頂點在圓心上的角叫作圓心角。

提問:圓心角是由什麼組成的?頂點在什麼上?

使學生認識到:圓心角是由兩條半徑和圓心組成的,所以圓心角的頂點在圓心上。

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畫出幾個角,讓學生判斷哪些是圓心角。

教師接着在黑板上畫一個圓,在圓上分別畫出圓心角是 、 、 、 的扇形,讓學生比較這些扇形的大小。使學生明確:在同一個圓中,扇形的大小與這個扇形的圓心角的大小有關,圓心角越大,扇形就越大。可以再次演示摺扇,同一把扇子,張開程度不同,扇面的大小就不同。

2.認識弧。

教師拿出圓規和直尺,先畫一個虛線圓,在圓上取A、B兩點,再用實線A、B兩點間的部分。(弧是圓上的一部分,這樣處理易於理解)

師:請同學們觀察一下,這兩點間的實線部分是在什麼上畫出來的?

國小數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運用估算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

2、使學生學會從多角度思考來解決問題,培養學生靈活運用各種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教學設計

個性化設計及反思

一、學前準備

1、口算。

3分鐘計時,學生在口算卡上完成20道口算題。

2、計算。

教師板書下列各題,學生在練習本上完成。

(1)集體完成。

(2)指名學生板演。

(3)説一説,各自是怎樣計算,如何驗算的。

(4)針對學生出現的錯誤,進行分析和指導。

(5)表揚算理清楚,計算正確及有進步的同學。

3、計算比賽

二、探究新知

1、學習教材第29頁例8.

出示主題圖。

師:觀察情境圖,從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説一説。

問:“大約”是什麼意思?

師:下面我們就來探究估算的方法。

估算267÷3時,把被除數看作與它接近的整百數或幾百幾十數,然後應用乘法口訣,估出商是多少。在這道算式中,可以把267看作與它接近的整百數300,也可以把267看作與它接近的幾百幾十數270,且300和270都是3的倍數。

指名學生板演。

方法一:把267看作與它接近的整百數300

267÷3≈100(元)

(300)

答:每天的住宿費大約是100元。

方法二:把267看作與它接近的幾百幾十數270

267÷3≈90(元)

(270)

答:每天的住宿費大約是90元。

2、學習教材第30頁例9.

出示主題圖。

師:觀察情境圖,從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説一説。

師:下面我們就來探究估算的方法。

在解決這個問題時,可以用估一估的方法求出18個箱子大約能裝下多少個菠蘿。因為18接近20,可以把18看成20,算得20個箱子能裝下160個菠蘿,182>160,所,18只紙箱肯定裝不下182個菠蘿;還可以用估一估的方法算出裝完這些菠蘿至少需要多少個紙箱。菠蘿的總數為182,接近180,180除以8得數大於20,所以,18個紙箱肯定裝不下所有的菠蘿。

指名學生板書。

方法一:18≈20

20×8=160(個)

方法二:182≈180

182÷8>20

三、課堂作業新設計

1、奧林匹克火炬在某地4天傳遞了816千米。平均每天傳遞多少千米?

(1)出示題。

(2)讀題,理解題意。

(3)分析數量關係。

(4)列式解答。

(5)説一説自己是怎樣想的。

2、有530把椅子,分5次運完,平均每次運多少把?如果分4次運呢?

(1)在理解題意的基礎上,分析數量關係。

(2)估算一下,把530平均分成5份或平均分成4份,每份大約是多少。

(3)精確計算。

(4)交流計算結果。

3、現有643盆花擺進花壇,平均放進5個花壇中,每個花壇放多少盆,還剩多少盆?

(1)出示題。

(2)理解題意。

(3)分析數量關係。

(4)獨立列式解答。

(5)提問:怎樣理解還剩多少盆?(餘數就是還剩多少盆)

4、3位教師帶50名學生去參觀植物園,已知成人票價10元,學生票價5元,10人以上的團體票價為6元,怎樣買票合算?

(1)創設情景。教師邊講邊出示相關信息。

(2)營造解題氛圍。

(3)分組合作,嘗試多種解答方法。

(4)比一比,哪小組既解答合理又方法多樣。

(5)想一想,在什麼情況下師生分開購票是合算的?在什麼情況下購買團體票合算?

(6)給學生充分的發言時間和空間。

四、思維訓練

如果同一節目每月播出的時間相同,每個節目每月各播出多長時間?

(1)出示題,講述題意。

(2)解讀圖意。

(3)理解題目中所提的問題。

(4)直觀看圖,正確解答。

(5)交流解題思路。

國小數學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 通過活動,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分段整理數據的方法,會用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表示數據,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發展統計觀念。

2。 使學生在活動中瞭解自己的同學,瞭解自己的班級,培養關心他人、關心集體的思想意識,體會合作的意義,感受集體的力量。

活動準備

學生已有的《成長檔案》,成長記錄項目包括:學號、出生年月、身高、體重、個人愛好、個人願望等基本情況。

活動過程

一、 瞭解誰產生統計需要

出示本班學生變動情況統計表:

上學期末

本學期轉入

本學期轉出

人數

42

5

1

從這張表中,你知道了什麼?(學生自由發言)

小結:從表中我們可以知道,新學期我們班轉進來5位新同學,轉走了1位同學,46位同學組成了一個新的.班集體。在這個大家庭中我們要互相幫助,團結友愛。(放背景音樂:《相親相愛一家人》)你們是否瞭解自己班裏每一位同學的一些個人情況呢?(板書:瞭解誰)

[評析:從班級學生人數的變動談起,創設相親相愛一家人的情境,引導學生產生了解同學、瞭解班級的心理需求,為確定統計對象打下深厚的感情基礎。]

二、 瞭解什麼明確統計內容

提問:你們想了解自己班裏同學的哪些情況呢?(板書:瞭解什麼)

學生自由發言。可能想到:想了解同學的身高、體重;想了解同學的出生年月;想了解同學的興趣愛好;想了解同學的家庭成員;想了解同學的家務勞動等情況。(板書:身高、體重、年齡、生日、興趣)

引導:同學們想了解的內容真多!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了解我們自己。(板書課題:瞭解我們自己)讓我們先了解班級同學的身高、體重、年齡、生日、參加興趣小組等情況,好嗎?(我們加橫線,下面板書:班級)

[評析:確定統計對象後,需要細化統計內容。教師通過讓學生自由發言,釋放學生基於生活的人之常情,然後與學生協商,縮小研究範圍,過渡到本節課的活動內容瞭解我們自己,使學生經歷統計內容的產生過程。]

三、 怎樣瞭解確定統計方法

1。 討論收集數據的方法。

小組討論:要統計這些內容,應該怎樣瞭解,怎樣收集這幾方面的數據呢?(板書:怎樣瞭解:收集數據)

全班交流,教師相機介紹一些收集數據的方法。(板書:個人瞭解、小組收集、查閲檔案、問卷調查)

2。 分工合作收集數據。

要求:為了便於同學們進行統計,我們採用分類統計的形式,把身高、體重歸為第一類統計內容,把生日、年齡、興趣小組歸為第二類統計內容。(板書:第一類,第二類)每個小組在兩大類中各選一個統計內容開展統計活動。(教師協調各小組選擇的內容)

小組分工:4人負責收集數據,1人負責彙總,1人負責校對監督。(板書:分工合作)

學生分小組收集、整理數據,教師巡視,相機指導學生進行組際合作,組織相同研究內容的小組開展交流活動。

彙報:你們小組收集的是哪一方面的數據?請把你們收集的數據展示給大家。

提問:收集好數據,接下來該做什麼?(板書:怎樣呈現:統計表,統計圖)

[評析:收集數據對於保證統計結果的正確性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收集數據方法的處理上,讓學生根據實際情況充分利用人力資源(例如小組合作與交流)和環境資源(例如學生已有的《成長檔案》),從而體現方法的多樣化。在統計內容的分配上,採用分類統計的形式,避免同一類型(統計表或統計圖)的統計內容學生多次重複,從而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鞏固分段整理數據和製作條形統計圖的方法。]

四、 瞭解後怎樣呈現製作統計圖表

1。 討論統計圖表的分段方法。

找出範圍:從剛才小組的彙總中,你知道我們全班同學的身高範圍了嗎?

分段整理:根據最大數與最小數之間的差距,你認為身高怎樣分段比較合理?其餘統計項目呢?

2。 各小組合作完成統計表與統計圖的製作。

3。 小組彙報與相互評價。

4。 小結:通過剛才的統計活動,大家已經瞭解了我們自己,説説你瞭解了些什麼?瞭解了我們自己這麼多的情況,有什麼用呢?(板書:有什麼用處)(學生自由回答)

[評析:根據數據特點將數據進行合理分段是分段整理數據的難點。教師充分利用集體討論、小組合作、彙報交流等組織形式,引導學生完成對統計數據的整理過程,讓學生靈活運用已有的統計知識完成統計表與統計圖。]

五、 瞭解後有什麼用處知道統計用途

談話:統計不僅能幫助我們瞭解自己,還可以幫助別人瞭解我們,從而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1。 訂做校服。

提問:學校要給同學們做校服,應該給服裝廠推薦哪一張統計表呢?

追問:是否可以直接推薦這一張身高情況統計表呢?

引導學生聯繫前面學過的知識,明確應該按照服裝行業的統一規定將學生的身高情況按大號(140~149 cm)、中號(130~139 cm)、小號(120~129 cm)重新分段統計。

學生按要求重新分段統計。

2。 最受歡迎的節目。

提問:學校舉行藝術節,最受我們班同學歡迎的會是哪一個節目呢?應提供哪張統計表?

學生交流,並説明選擇的理由。

[評析:統計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應用。在學生通過統計活動獲得需要的相關數據和合適的呈現方式後,教師創設兩個生活化的問題情境,讓學生根據信息選擇統計圖表或改造統計圖表,體會統計的作用與價值。]

六、 回顧反思,拓展延伸

總結:通過今天的統計活動,你們有什麼收穫?

延伸:如果把我們學校的同學都看作一家人,你想了解什麼呢?(板書:學校)課後,我們可以和自己的夥伴再次合作,收集學校同學的有關數據開展統計活動。

[評析:全課以瞭解我們自己為線索貫穿統計知識的複習與實際應用。隨着活動的展開和教學的深入,學生從統計班級的課內活動到統計學校的課外活動,瞭解我們自己的範圍在不斷擴大,相親相愛一家人的內涵在不斷豐富,可謂知識與情感雙豐收。]

總評

瞭解我們自己是安排在統計單元知識後的一次實踐與綜合應用活動,教學活動能圍繞着實踐與綜合的課型特點展開。

第一,注重實踐性。學生在教師創設的具體情景的感召下,自覺引起應用統計知識來解決身邊的生活問題的心理需求,進而在確定統計對象、分解統計內容、討論統計方法、製作統計圖表、感受統計應用等系列實踐活動中,主動參與、主動合作、主動交流,全面而深入地體驗統計的全過程。

第二,注重綜合性。一是教學內容的綜合。讓學生在製作中比較,在應用中選擇,進一步體會統計表與統計圖的特徵。二是教學線索的綜合。採用情感線索與知識線索齊頭並進的形式組織整個教學活動,讓學生在積極的情感推動中應用知識,在知識的實際應用中滿足情感的需要。三是教學效果的綜合。在統計的實踐與綜合應用中,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如收集信息的能力、分析判斷的能力、合作交往的能力、知識應用的能力,同時還滲透了班集體建設、團隊合作精神等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