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桃花心木教案參考

校園4.1K

新的學期到來啦,這一學期,老師和同學們將一起學習更多的課文、收穫更豐富的知識。一個出色的語文教師總是擁有一份出色的課件設計和教案,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桃花心木》教案,謝謝閲讀

桃花心木教案參考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桃花心木》教案(一)

課文簡説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是我國台灣著名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這篇文章語言樸實流暢、寓意深刻。作者借樹苗的生長,來比喻人的成長,寫一個種樹人讓“樹木自己學會在土地裏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説明了在艱苦環境中經受生活考驗、克服依賴性對人成長的重要意義。文章從描寫桃花心木的形狀很特別開始,引出桃花心木樹苗和種樹人,再寫作者觀察種樹人種樹的奇怪現象,最後寫作者與種樹人的談論。種樹人的話,使作者受到感動,明白了“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的道理,點明瞭文章的主旨。作者在描寫和敍述中轉承自然流暢,由作者的疑問引出種樹人的一番話,使作者受到啟示,感悟到人生的道理。

編選這篇課文,一是讓學生抓住重點句段,聯繫生活實際,領悟文章藴含的道理;二是體會課文是怎樣借物喻人,從中感悟人生的道理;三是初步感悟文章的語言特點。

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種樹人的話和“我”從中感悟到的育人的道理。體會到作者介紹種樹的經驗、道理和方法僅是一個比喻,其目的是為了説明育人之道。

學情分析

通過幾年的學習,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能初步讀懂課文內容,但是學生對人生的哲理還是缺乏實際的生活體驗。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會本課6個生字,正確讀寫和理解下面詞語“插秧、枯萎、鍛鍊、勃勃生機、莫名其妙。”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抄寫對自己有啟發的語句。

3、通過對含義深刻句子的理解,體會文章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

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感知課文,把握文章的表達順序。

2、引導學生提有價值的問題。

3、圍繞問題,學習理解具體語句,對重點部分進行深入理解。

4、討論交流,探究種樹人奇怪做法原因。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種樹人的用心,理解作者從中領悟的道理,能聯繫生活實際談自己的看法,從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諦。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

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重點句段,聯繫生活實際,領悟文章藴含的道理——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

難點:

讓學生先自讀,勾畫出對自己有啟發的語句,並反覆研讀,仔細體會,然後小組交流,重點體會課文不是單純寫樹木,而是借樹木的生活來比喻有的成長。

教學過程

一、交流資料,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桃花心木的有關圖片,這是什麼植物?學生交流蒐集的關於桃花心木的資料,加強對桃花心木的瞭解。

2.你瞭解本文作者林清玄嗎?學生交流課前蒐集的資料。(作者介紹)

師:的確,林清玄的散文總是讓人在平凡的小事之中悟出深刻的道理。今天我們共同來學習一篇藴含深刻道理的文章。(板書:桃花心木)

3、同學們第一眼看到“桃花心木”這一題目,首先想到的上什麼呢?

二、學習生字,讀熟課文(對學)

1.讀準生字的字音,畫出文中帶有生字的詞語,個別不理解的新詞用查字典或聯繫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2.檢查預習情況,同學互檢。

3.練習把課文讀熟。

三、整體感知,初步感悟(羣學)

1.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2.邊讀課文邊思考,不懂的詞語和句子做上標記。

3.小組交流反饋自學成果,合作解答疑難問題。

第二課時

一、自主品讀,理解課文

讀課文,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在小組內討論解答。

二、引領研讀,感悟道理(展示)

◇課件出示:樹苗種下以後,他總是隔幾天才來澆水。奇怪的是,他來的`天數並沒有規律,有時三天,有時五天,有時十幾天來一次,澆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時澆得多,有時澆的少。

種苗人偶爾會來家裏喝茶,他有時早上來,有時下午來,時間也不一定。

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時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來的時候總會帶幾株樹苗來補種。

1.指名用疑惑的語氣朗讀種樹人奇怪的舉動。

2.看到種樹人有這樣奇怪的舉動,你什麼疑問?作者又有什麼疑問呢?

◇種樹人是怎麼説的呢?他的話又是什麼意思呢?

1.種樹的人笑了,他説(生讀……)

2.他為什麼笑呢?體會體會讀出種樹人當時的心情。

3.説説“語重心長”是什麼意思?

◇課件出示: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鍊一顆獨立自主的心。在不確定中,演化了對環境的感受與情感的感知,就能學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成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

1.這裏的“不確定”與前面的“不確定”有什麼不同?(樹木的“不確定”……,人的“不確定”指……。)

2.結合生活實際談談為什麼生活在艱苦環境的人往往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最後兩個自然段,讀出自己不的感受。(讚美、感激、欣慰、驕傲--)

三、拓展延伸,感悟表達

我們以前學過哪些借物喻人的文章嗎?它們是借什麼喻什麼的呢 ?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桃花心木》教案(二)

教學目標

1、以教材為憑藉,引領學生關注生活現象,引發深入思考,產生獨特體驗,發表獨到見解。

2、在對種樹現象及緣由的學習探討過程中,領會種樹人語重心長的話語,受到生活與成長的啟迪,豐富和提升學生的精神世界。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談話導入,喚醒經驗:

1、談話交流。同學們養過花、種過樹嗎?你們通常是怎麼照料它們的?

2、揭題讀題。看得出來,同學們對自己親手栽種的花木常常是百般呵護、精心照料。有一位高個子種樹人,他也種了一種樹,這種樹挺特別,樹形優美,高大而筆直,而且這種樹的木材色澤美麗,質地優良,還是世界名貴木材呢!想知道這種樹的名字嗎?對了,它有一個美麗的名字,叫桃花心木。

3、設問讀文。那麼,在這些桃花心木還是小樹苗的時候,這位種樹人是怎樣培育它們的呢?請同學們自由輕聲讀讀課文,劃出有關句段。 設計意圖:學習應基建於學生的經驗之上,讓學生交流關於養花或種樹的經驗,既是對學生已有經驗的喚醒與提取,為下文發現種樹人培育桃花心木與眾不同埋下伏筆,又能讓學生從較為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步入課文學習。緊接其下對桃花心木進行“特別介紹”,並隨即設問,則意在引發學生的好奇之心,激起學生的閲讀心向。

二、讀中感知,讀中生疑:

1、讀奇怪表現。誰給大家讀一讀,這位種樹人是怎樣培育桃花心木的?(指名數位學生朗讀相關段落)

2、感知不同之處。讀着讀着,你們有什麼發現嗎?這個高個子種樹人培育桃花心木和我們通常栽培花木有什麼不一樣?

3、生髮疑問。如果這個種樹人就生活在你的身邊,你發現他是這樣種樹的,你對他的表現會有什麼看法或疑問?

設計意圖:由好奇而讀文,因讀文發現,因發現而生疑。以上三步,讓學生經歷了正確讀文,讀懂字面意思,進而引發思索產生疑問的過程,正是在這種讀、思、議的過程中,學生漸漸走進課文,與文中人物、事件開始初步對話。

4、小結過渡。作者和你們一樣,他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當他發現高個子種樹人種樹有許多奇怪的表現時,心中產生了許多疑問,而且也一股腦兒向種樹人倒了出來。

設計意圖:看似小結過渡,可有可無,實則是借“小結”來激勵和滲透,暗示學生無論在讀書時還是生活中,都要做有心人,善於發現,善於質疑。

三、讀中深究,交流感悟:

(一)讀中充分感知文字內容。

1、自由朗讀。那麼,種樹人又是怎麼回答的呢?請同學們把他的話找出來,仔仔細細多讀幾遍。

2、角色轉換,多次感知。誰能來當一當種樹人,給大家説一説:你種桃花心木怎麼就那麼奇怪、那麼沒規律呢?

(評一評:種樹人當得像不像?誰再來噹噹?老師也想來當一當,大家歡迎嗎?)

設計意圖:閲讀的理想境界是學生能走進課文,與文本對話,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與作者進行精神交流與碰撞,併產生自己的讀書感受與情感體驗。但對國小生而言,決大部分還缺乏對語言的敏鋭感受力,還很難自發地“走進”課文,達到“對話”境界。這就需要教師鋪設台階,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步入其間。多層次地“讀”就是一種很好的階梯。以上環節先承接學生自己提出的疑問讓學生“找一找,仔細讀”,再通過“當一當種樹人”、“評一評,比一比”等方式進行角色轉換讀,目的正在於讓文字內容、種樹人形象漸益鮮活起來。這樣就為學生與文本能夠對起話來作了充分的積澱與孕伏。

(二)抓住要點,細細品味。

1、讀中抓住要點。種樹人,你能不能用一句話給我們介紹一下,你這樣種樹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2、出示重點句,細加品味。

句1:在不確定中找到水源,拼命紮根的樹,長成百年的大樹就不成問題了。

句2:種樹是百年的基業,樹木自己要學會在土地裏找水源。 句3:我模仿老天下雨是為了桃花心木苗不養成依賴之心。 (先後順序視實際情況而定)

聯繫上下文或生活實際想一想:種樹人的這些話有道理嗎? 設計意圖:“對話”不是空洞之語,學生與文本對話首先應能夠從眾多的文字信息中把握主要信息,讀懂重點所在,這也是學生閲讀應練就的最基本能力;其次才是聯繫已有經驗、生活實際等與文字內藴的東西進行碰撞,從而受到情感薰陶、心靈震撼、思想啟迪等。所以這部分教學先設置了“用一句話介紹你這樣種樹的原因”這樣一個角色轉換情境,讓學生緊承其上,在多遍讀的基礎上練習抓住要點;後面的想一想、議一議“種樹人的這些話有道理嗎?”則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可供選擇的開放的話題,它引發學生聯繫上下文、生活實際等進行深入思考,這一環節設計意在引領學生從文字信息本身漸漸朝着自身“心靈深處”跑去。

標籤:桃花心木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