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高中化學的教學反思大綱

校園1.68W

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的化學教學,就是在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實施的較高層次的化學教學。根據準備性原則,任何學習都必須在一定的學習準備的前提下進行。可以説國中的化學教學是高中的化學教學必需的學習準備,高中化學教學是國中化學教學的延續和提升。

高中化學的教學反思大綱

一、研究的意義和價值

搞好初高中化學教學銜接,有利於學生的後繼發展,培養真正既具有豐富知識、又有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合格加特長的高素質人才;有利於教師轉變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式,推進課程改革;有利於改變不同學段各自為戰的弊端,加強學段聯動,實現初高中教學的協調發展;有利於我國基礎教育的改革和發展;也有利於實施新課程改革,大大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總之,由於初、高中化學教學的目的、目標不同,初、高中兩個階段的化學教學內容,既有所分工,又要互相銜接。正因為如此,對具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的初高中化學教學銜接問題進行研究與分析,不僅具有很大的挑戰性,而且對於完善化學教學的系統性和連續性,也有着積極的作用和影響。所以,隨着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初高中化學課程教學的銜接成為高中化學教學中值得關注的問題,將初高中化學教學有機地銜接起來,是縮小初高中化學教學的差距,提高高中化學教學效果的必要步驟和手段。

二、存在的問題分析

1.新課程標準的實施,這幾年教材變化很大。經過多年的教材改革,初高中教材的嚴重脱節,已有所改進,但目前初高中教材中還有知識的斷裂層和重複面。而教師往往在短時間內很難把握這些變化。總之,由於初高中都全面使用新教材,執行新課程方案,對初高中教師在短時間內認真“備教材”帶來難度。

2.國中階段的化學針對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主要學習感性的、比較淺顯的化學基礎知識,是對全體國中生進行最基本的化學知識和技能的“入門”教學。而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的化學教學是在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實施的較高層次的化學教學,將國中階段化學的知識加以綜合、概括和提高。化學學科既具有階段性和差異性,又具有連續性和統一性。只有將初高中的化學教學有機地銜接起來,才能構建一個科學、完整的實施素質教育的系列。

國中化學內容學生沒有一個很好的化學內容的知識體系。因此對於剛進入高一的學生來説,普遍感到高中化學較難學,內容抽象微觀,不易理解,經常有學生反映即使把教材的內容全看會了,一到練習時還是不知道該怎樣應用;許多高中教師也反映國中畢業生所掌握的化學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與高中化學課程學習所需具備的要求有一定差距,高中化學教學難度大。

3.隨着近幾年教育體制的改革,大部分地區將國中、高中分校而設,教學中“備學生”環節初高中嚴重脱節。加上國中與高中教師之間缺乏交流,這樣的一種情況,使得中學階段的化學教學各自為陣,高中不知道國中教了些什麼,反過來説,國中不知道高中需要什麼,要求國中作好什麼準備。有種“鐵路警察,各管一段”的感覺。因為許多高中老師不太清楚國中的教材、教學流程及教學方法等,很容易造成教學上脱節的現象。這種不銜接給化學教學工作帶來了困難,也成為了學生髮展的障礙。

4.同一年級的學生在基礎知識、學習方法、學習習慣上各不相同。為了讓學生有個共同的學習起點,並能儘快適應高中化學學習的要求,幫助他們進行知識整理,温故知新,着重學習方法和思維能力的指導,進行初高中銜接教學十分必要。

三、初高中化學教學銜接策略

1.教材的銜接

隨着多年中學化學教學者的共同努力,隨着化學新課標的實施,初高中化學教材銜接情況比以往有較大的改善。

初高中化學教材中都有的知識面,不能説只是簡單的重複,雖然初高中涉及的知識面有很多相同部分,但有些知識的深度以及對學生的要求是不同的。例如,初高中都要求瞭解金屬的腐蝕和防腐,但國中只要求學生了解金屬腐蝕需要的條件,如水和空氣等,並以此推出防腐的條件即為隔絕空氣或水,而高中對金屬腐蝕的認識要求是從原電池角度深入的,要求學生清楚純淨的金屬並不容易腐蝕,不純淨的金屬內由於形成原電池的正極與負極,因而使腐蝕的速率加快,並要求會書寫電極反應式。顯然在要求上高了許多。

當然,有些知識點初高中教材的編寫中並沒有明顯的深度區別。例如原子結構模型史等,高中老師就沒有必要累贅複述了,往往是高中教師並不清楚這些內容是國中已經學習過的,花費大量時間進行重複教學,造成教學效率降低。

所以,在教學過程中,特別是對於高中化學教師來説,一定要把握好初高中對於知識點具體要求的層次,把握好教學的深度,不能一堂高中化學課與國中的沒什麼區別,也不能完全脱離學生已有的國中化學知識,拔得太高。高中老師尤其不能把學生的起點想得太高,認為有些知識國中已經學過,高中與國中是重複的,學生應該已經掌握,高中可以一筆帶過,甚至不講,其實不然。一方面由於國中化學知識以

識記為主,學生為了應付會考,往往只是臨時記住而已,不是真正理解,所以,在高中教學中不能忽視國中已學過的知識。

2、教學策略的銜接

教學方法上的差異是決定學生由一個學習環境到另一個學習環境適應與否的重要因素之一。初高中教學方法上存在的銜接問題。主要表現在:

(1)國中課程改革以後,一部分教師在教學方式上發生了很大變化,在平等對話和交流互動,重視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上有了很大的改進。學生在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的學習方法的'具體實施上也有了明顯的改進。和國中相比,高中化學教學由於受到內容多、課時緊等的限制,教學方式改革發展不均衡,教師滿堂灌、教法陳舊單一的現象普遍存在。這樣,學生由國中很活潑的課堂教學環境走進高中相對死板的教學環境,便產生了很大的不適應。課改的深入實施而形成的初高中教育教學(此文來自)上的差異,影響着學生對高中知識的接受。

(2)相反的是,有部分教師由於受困於現在會考的壓力,往往採用的是應試的教育,特別是一部分教師並不是化學專業畢業的,而是物理或生物專業的,對化學知識知之有限,所以教師在講解較多知識點時常採用灌輸式的講解方法,使許多學生不能很好地掌握化學的解題技巧和方法。進入高中後,隨着教材內容的加深,量的增加,一部分學生就表現為很難及時跟上。

(3)一部分高中教師沒有教過國中,甚至沒有聽過國中的課,對國中教學知之甚少。而教師的教學具有一定的主觀性,這就使相當一部分學生在知識難度增加的壓力下又加上了教法的不適應,從而從高中一開始就出現了掉隊現象。

(4)迫於會考的壓力,往往會出現與課改要求不和諧的現象,也即應試現象。國中由於化學內容少、知識淺,並且各種考試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課內內容的考查,所以,許多教師通過給學生圈範圍,畫重點,讓學生死記硬背,通過大量練習的突擊,都可以使學生獲取高分。許多學生平時沒有好好學,甚至根本不理解教材的內容,到考試前突擊一下也能夠過關。所以這些學生以為學習化學就這麼簡單,但是到了高中才發現,學化學完全不是那麼回事,當碰到考試及平時教學、複習的方法大變時,便感到明顯的不適應。

  (1)整體把握教學方法

通常的化學教學方法有講授法、問答法、討論法、演示法、自學法、情境教學法、發現法等等。“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從這個意義上來説,化學教學各階段教學方法的選擇、銜接,是有客觀規律可循的。而具體某一堂課,教學方法則是一個開放的、活動的概念,是一個不斷開拓、發展的過程。因此化學教學不可拘泥於某種單一方法,把具體的教學方法進行整合,作為實現化學教學總目標的一個個梯子,將隨着各階段教學內容和學生心理的發展變化而變化。化學教學方法類別多種多樣,在具體教學過程中要優化組合各種教法和學法。化學教學方法受一般方法和教學方法的指導,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方法、手段歸根結底是為目的任務服務的,完成不同的目的任務,必定要求不同的方法。比具體的“講授法”、“問答法”、“討論法”等更為重要的,是激勵學生學習化學的主動性、積極性的方法和教會學生掌握適合自己學習化學的方法。國中階段學生的心理水平呈半成熟、半幼稚性。他們自主學習能力和意識逐漸加強,因此教師要運用不同的教法,指導學生獲取知識、形成能力、提高認識,掌握恰當的學習方法。而高中學生生理和心理均趨於相對成熟與穩定,觀察力、記憶力、思考力、想象力得到極大提高,各種思維方式也迅速發展,自我意識高漲,價值觀開始確立。因此高中教學應重在學生“學法”的指導。指導學生根據不同目的和需要創設獨特的學習方法。

  (2)調整教學的方式方法。

我們應根據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和學習心理需要適當調整自己的教學的方式方法,堅持循序漸進、直觀化的教學原則促進思維的過渡、實現教法的過渡。國中教學的共性特點是直觀形象,所以在高一的起始教學中更充分利用實物、圖表、模型等直觀教具以及幻燈、錄像、電腦等教學手段,同時加強思維訓練,減少學生理解過程中的障礙,並可以結合當前的社會熱點,讓學生認識到化學與社會、生活、經濟有着重要的聯繫,以此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及學科素養。如講授鹵代烴時,介紹DDT從獲諾貝爾獎,振興農業,到逐漸被限制取消,介紹氟利昂破壞大氣臭氧層;講授蒸餾裝置內放置沸石,起到防暴沸作用時,介紹同學吸取家庭煮牛奶豆漿的經驗,增加感性理解;講授石油化工知識時,介紹加油站97號93號汽油及0號柴油的區別;講授苯、甲醛時,介紹這些物質對人體的不利影響等等,讓學生覺得化學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我們的生活中。

從調查中可知,學生對於一些微觀的、抽象的知識掌握得不是很好,例如有關原電池的許多知識,如何讓學生在沒有知識基礎的情況下掌握好,一直是高中教師的難點。如果教師能夠化抽象為形象,學生就相對容易接受,例如通過比喻的方法,我們可以把原電池裝置比喻成一輛公交車而把移動的電子比喻成上下公交車的乘客。電子在電極上得到或者失去,就相當於是乘客在公交車的上客門或者下客門進出。如果這輛公交車在使用時,乘客們在同一個門的地方既可以上車又可以下車,那麼乘客們在門口擁堵,速率較慢,也就是化學反應速率慢。如果這輛公交車的兩個門一個只管進,一個只管出,那麼沒有

了擁堵現象,速率就大大加快了。還可以進一步的加強比喻,把公交車內乘客的移動比喻為導線內電子的定向移動,把公交車外比喻為廣闊的電解質溶液,乘客們可以自由的選擇登上公交車等等。

  (3)安排銜接授課計劃。

熟悉初高中的化學教材,研究課標中對各部分知識的要求情況,找準初高中化學的銜接點,確定新學年開始的授課內容並制訂出授課計劃,注意把握授課時機和尺度,通過相關國中化學知識的複習,作好初高中的銜接,讓學生能從更高層次上來準確理解高中化學知識,並使所學的內容有利於高中化學的學習。此外,高中化學中涉及了不少數學、物理和生物等相關學科的知識。如有機化學中氨基酸、多肽、蛋白質方面的知識等等。因此,在選擇教學內容時還要認真研究化學知識與其他相關學科知識的銜接關係。這一切,最好自己有一個授課計劃,以便備課時能及早關注,不輕易放過關鍵的一些銜接點。

  (4)制定分層教學目標。

立足於大綱和教材,瞭解學生差異,尊重學生實際,採取“區別對待、分層施教”的教學策略,有區別地制定分層教學目標,控制課題的大小、難度、快慢和深度等,組織分層練習,即因材施問、施法(方法)、施練,使每個同學在剛接觸高中化學時,就能人人喜歡化學。目標分層可激發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學習積極性,使優等生得到更高層次的發展,成為“領頭羊”;也可保護相對較弱的同學的積極性,使中等生或“學困生”的學習成績得到顯著提高,獲得成功感。“教育的作用不是‘補短’,而應重在‘揚長’。只有發揮每個學生的潛力,讓每一個人都找到努力的方向,體驗到成功的教育才能真正體現教育的真諦。”如上課的問題訓練要注意每位學生的有效參與度,一開始對學生提出的問題不能離學生已有知識結構太遠、太難,問題與問題之間的思維梯度不能太陡,要注意避免脱節、跳躍,提問的速度不能太快,要確保學生有充分的討論機會,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嚐到成功的喜悦。

  (5)控制授課節奏。

高中化學教師在教學初始應控制進度,不能求快而增大學習難度,要注意化學知識的相互關聯,高中化學知識要涉及國中的內容,甚至很多地方是國中知識的延拓和提高,往往不是簡單的重複。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有必要正確處理好二者的銜接,深入研究兩者彼此潛在的聯繫和區別,做好新舊知識的串聯和溝通。因此,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應在學生舊知識基礎上,恰當地進行鋪墊,減緩坡度,分解教學過程,分散教學難點,讓學生在已有的水平上,把握最近發展區,通過努力能夠理解和掌握知識,並引導學生對知識加以區別和聯繫,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對於知識含量較大,學生掌握效果不佳的部分內容,教師必要時應進行梳理,作表格化、類化、鏈式遞進的處理等,使內容易懂易掌握。而認識發展理論告訴我們,學生對知識的積累,分析能力的提高在不同階段都是循序漸進的,所以我們老師在處理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思維時,可以將思維的目標問題分解為若干個循序漸進的環節,讓學生的思維水平從形象思維沿着小坡度的台階向抽象思維慢慢提升。

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按照原有認知結構一認知衝突一新的認知結構的基本環節進行教學。[21]根據教學理論,一切新知識的真正獲得都是在原有的學習基礎上產生的,不受學習者原有認知結構所影響的學習是不存在的。例如分散系概念的教學,首先激活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懸濁液、乳濁液和溶液.在此基礎上設計問題:以上混合液的本質區別是什麼?如果有一種難溶固體放入水中,然而沉澱微粒直徑非常小,用肉眼無法觀察,那麼這種混合液還能叫懸濁液嗎?讓學生討論,師生共同探討而建立新的認知結構:通過微粒直徑大小這個本質來區分不同的分散系,並加入膠體的概念。最後用丁達爾現象來檢驗不同分散系內的微粒直徑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