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中文系》讀後感

校園2.09W

雖是講述大學四年裏豐富的人生經歷與情感糾葛,卻也不像其他校園小説一樣那麼正統甚至矯揉造作,吸引我的地方就在於小説是真情流露。作者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故事也從這所百年老校中展開了。"主人公尋找鐵哥們,其實是尋找父愛;他追求女朋友,其實是尋找母愛。一個孤獨少年的成長故事,一個脆弱靈魂尋求温柔庇護的情感旅程。"小説的作者並不是剛剛從大學步入社會的青年寫此以示懷念,而是一位七零後作家李師江。

《中文系》讀後感

這次筆鋒一轉,又將題材定在了大學校園內,想必是對自己大學生活難以釋懷,。小説情感真摯,讀起來快意十足,也勾起我對大學的遐想。小説融合了作者原創的詩歌,也是整部小説的動情之處,如一首《悲觀》,"我和我的母親,一個年近50的婦人,趕往山中。我們要在正午之前,花朵尚未開放的時分趕到山中。我和我的母親,默默無語。

母親的臉上,流下緩慢的汗水。我和我的母親,在秋天來臨之前,趕往山中。在花期未過時節,我們必須趕往山中。我和我的母親,在南方的山村,一年一度被太陽照耀,被蒸發我和我的母親,一個養家口的婦人,在生活中,緘默。我們必須採集一種花朵(它喪失了美學),花茶的.原料。我看不到花的美了,母親,它多麼殘酷,它讓我又黑又瘦。我和我的母親,是山中的幽靈,被幸福者鄙棄。我的母親,一生的辛勞達到極限--收購站裏傳來消息,花價像雨水跌落。我的母親,一生的疲憊達到極限。她站在那兒了,我的母親,她站在那兒了。我氣急敗壞地喊,母親讓我們去樹下,吹清涼的風。

母親説,孩子,我們,還要生活。"在作者心中,母親永遠是悽苦哀傷的代名詞,在家中沒有任何地位,同眾多農村婦女一樣,一天有幹不完的農活,這種悲慘的環境下使母親學會了忍受,學會在屈辱中生活。母親還是一位有神論者,一個人當遭受巨大的苦難與壓力時確實應該有所寄託以使生活充滿希望,而想母親這樣無精神高度的人來説只能去朝拜神靈而得到慰藉。而我就有些深受其害,經常會聽到母親講述外婆從陰間拖來的的夢,以致我從小就籠罩在恐懼之中,遇事多質疑。這也是作者在中文系中人際交往與處理感情所顯露出的一個弊端,吃了不少的虧。但作者也秉承了母親身上一個優秀的品質,那就是忍耐。小説中還有許多顯露作者情感的詩歌同樣值得回味,如那首《墟,或中國天空》則是他失意於情場之時,以祖國河山為寄託所做。

文章同時藴含了豐富的學術性知識,擴展了讀者的視野。如凱子與大師那場學術性糾紛,客觀地評價了金庸的小説,或是我與左堤在傍晚校園中對托爾斯泰的新穎評價,再如集體晨練時看着黃主人所引出一系列對教育體制的感想等等,諸如此類。對於我,一個高中生而言,作者則成為一個過路人在人際的交往與情感的處理都提出不少建議以供我參考,使我受益匪淺。

標籤:讀後感 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