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高中生物有效學習方法

校園3.25W

高中生物學習方法:學習和複習

高中生物有效學習方法

除了課堂上的學習外,平時的積累與練習也是學生提高成績的重要途徑,本文為大家提供了高中生物學習方法:學習和複習,祝大家閲讀愉快。

1.掌握規律。

規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質的必然聯繫。生物有自身的規律,如結構與功能相適應,局部與整體相統一,生物與環境相協調,以及從簡單到複雜、從低級到高級、從水生到陸生的進化過程。掌握這些規律將有助於生物知識的理解與運用,如學習線粒體就應該抓結構與功能相適應:

①外有雙層膜,將其與周圍細胞分開,使有氧呼吸集中在一定區域內進行;

②內膜向內折成嵴,擴大了面積,有利於酶在其上有規律地排布,使各步反應有條不紊地進行;

③內膜圍成的腔內有基質、酶;

④基質、內膜上的酶為有氧呼吸大部分反應所需,因而線粒體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這樣較易理解並記住其結構與功能。

學習生物同其他學科一樣,不能急於求成、一步到位。如學習減數分裂過程,開始只要弄清兩次分裂起止,染色體行為、數目的主要變化,而不能在上新課時對染色體行為、染色體、染色單體、DNA數目、與遺傳三定律關係、與有絲分裂各期圖像區別等一併弄清。後者只能在練習與複習中慢慢掌握。

2.突破難點。

有些知識比較複雜,或是過於抽象,同學們學起來感到有困難,這時就應化難為易,設法突破難點。通常採用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複雜問題簡單化。生物知識中,有許多難點存在於生命運動的複雜過程中,難以全面準確地掌握,而抓主幹知識,能一目瞭然。例如細胞有絲分裂,各時期染色體、紡錘體、核仁、核膜的變化,我們若將其總結為“前期兩現兩消,末期兩消兩現”,則其他過程就容易記住了。動物體內三大物質代謝過程複雜,可總結為“一分(分解)二合(合成)三轉化”。對一些複雜的問題,如遺傳學解題,可將其化解為幾個較簡單的小題,依次解決。

(2)抽象問題形象化。要儘量藉助某種方式,使之與實際聯繫起來,以便於理解,如DNA的空間結構複雜,老師一旦出示DNA模型,幾分鐘即可解決問題。因此,學習生物常常需藉助圖形、表格、模型、標本、錄像等形象化的手段來幫助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識。

3.歸納總結。

在生物新課學習過程中,一般都是將知識分塊學習。但當學完一部分內容之後,就應該把各分塊的'知識聯繫起來,歸納整理成系統的知識。這樣不僅可以在腦子裏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而且也便於理解和記憶。

歸納總結要做到“三抓”:一抓順序,二抓聯繫,三抓特點。

抓順序就是要將各知識點按照本身的邏輯關係將其串聯。如高中生物的“遺傳的物質基礎”,可以整理成:配子→合子→細胞核→染色體→DNA→基因→蛋白質→性狀。

抓聯繫就是要掌握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繫,理清點線的縱橫關係,由線到面,擴展成知識網絡

抓特點就是抓重點、抓主流,進行歸納總結,不能大雜燴,鬍子眉毛一把抓;應將次要的東西簡化甚至取消。

以上就是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學習方法:學習和複習,希望同學們閲讀後會對自己有所幫助,祝大家閲讀愉快。

高中生物解題技巧:思維定向失誤

思維定向失誤是指學生不能正確地把從題目中提取的信息加以概括,錯誤地進行課題類化,從而迷失瞭解題方向,造成解題錯誤。

(1)思維不足型當學生思維活動因智力水平或努力程度的原因不夠深入時,就不能主動地從題目中獲取信息,加以概括,實現課題類化,從而對問題解決一籌莫展。例如:如果豌豆花中5個花粉母細胞產生的花粉粒全部成熟,並且其中的精子都完成受精作用併發育成種子,那麼共能形成多少個精子和多少粒種子?學生不能很快找到此題的解題方向,其原因就在於學生思維不能充分地展開,不能對題目進行概括。如果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如下思考:高等植物經減數分裂時的直接產物是小孢子或大孢子,然後經過一次有絲分裂才形成精子(或卵細胞),豌豆是自花傳粉植物,種子由受精卵發育成,如此概括後,就能推出此題的正確答案是40個精子和20粒種子。

(2)思維定勢型思維定勢是指用某種固定的思維模式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這種固定的模式是已知的、事先有所準備的。思維定勢對解決問題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它使學生墨守成規,養成一種呆板、機械、千篇一律的解題習慣,往往導致解題錯誤。思維定勢的消極影響有兩種情況:一是學生沒有掌握豐富的典型題型,不能做到“見多識廣”,故對似曾相識的問題以偏概全盲目套用,導致解題錯誤;二是學生思維靈活性、求異性不夠,不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例如“豚鼠的黑毛對白毛是顯性,一對黑毛雜合體豚鼠交配,產生4個子代,它們的表現型可能是()。A.全部黑毛;B.3黑1白;C.1黑3白;D.以上都有可能。如果學生簡單套用分離規律:一對雜合等位基因雜交後代分離比是3∶1,就要錯誤地選擇B。其原因不在於規律本身,而在於因解題定勢套用了一般化規律,沒有考慮到分離規律中3∶1分離比是統計規律,適合足夠的樣本;而本題恰恰是小樣本,故使學生誤入歧途。

(3)知識干擾型知識干擾又稱知識的負遷移,指先前知識對解決當前問題起阻礙、抑制作用,從而使解題發生困難,出現解題錯誤。例如:用黃豆生豆芽,1kg黃豆生5kg豆芽,在這個過程中,有機物含量的變化是()。A.變多;B.變少;C.先變少後變多;D.不變。學生往往會錯選A,這是由於受生長髮育同化作用(光合作用)大於異化作用的舊有知識的負遷移的影響,不能從題目中提取的信息“生豆芽”中概括出這是一個不能進行光合作用(不見光),相反要消耗有機物(呼吸作用)的過程。

思維定向是學生應用背景知識解題,展開思維活動,進行概括類化等思維操作的關鍵步驟。要使學生迅速而正確地完成思維定向和課題類化,教學中應注意:

1)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概括能力是學生重要的思維能力之一。在生物教學中,要讓學生儘可能多地參與知識獲取過程,引導學生把已有的感性知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把握生物學概念和規律的實質,從而發展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2)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發散性。思維的靈活性是指根據客觀條件的發展與變化,靈活地尋找解決問題的新方法和新途徑,它與思維的發散性是相通的。為了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可設計變式型習題,通過一題多變型習題和一題多解型習題的解題訓練,從而使學生的思維活躍、靈活。

標籤:高中生物 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