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幸福地做老師讀後感範文

校園1.43W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幸福地做老師讀後感範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幸福地做老師讀後感範文

幸福地做老師讀後感範文1

近段時間,讀了荊志強老師的讀《幸福地做老師》一書,頗有收穫。特別是荊志強在談到“開展生本教育的具體做法”一節講道:老師是前置學習的精心設計者,要最大限度地把教轉化為學,問題設計首先要淺入淺出激發學習興趣要讓學生能學。根本就是重點問題化,要形成問題串,知識辨析,問題導學。結合我校開展的《教學內容問題化》課題研究,談一點淺顯的看法:

前置性學習的問題設計是開展良好的課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內容,恰到好處的.問題設計可以收到預想不到的效果。在國小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問題設計不是越簡單越好,也不是越深奧越好,而是要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來完成問題設計,那麼問題設計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則呢?

一、問題設計要有啟發性,舉一反三有靈動

《論語—述而》中説:“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在教學中能揭示矛盾,喚起聯想,引起思考,使學生學會利用科學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而一些簡單的“是不是”、“對不對”、 ……這種問題看上去學生能簡單回答,實際上卻不利於啟發學生思維。因而教師應抓住教學內容的內在矛盾及其變化發展,精心設計具有啟發性的問題來引導、啟迪學生的思維,引發學生獨立思考,使之應啟而發。

二、問題設計要有針對性,貼近目標有實效

好的前置性問題設計具有較強的針對性,能引導學生一步步逼近核心問題,使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有目的地進行學習,在潛移默化中達成教學目標,收穫既定的知識、技能和情感要求。

例如在設計word《複製粘貼》一課的前置性問題時,可以這樣設計:1.回憶學習《畫圖》軟件時複製粘貼中學習過哪些方法?請寫下來至少一種方法。2.在進行復制粘貼前必須要做的一個步驟是什麼?3.複製與移動有什麼區別?這樣的問題設計層層深入,有針對性,使通過複習《畫圖》軟件中的複製粘貼方法一步步接近word中的同類方法,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漸掌握知識點,真正把課堂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在前置性問題中就予以體現。到真正的課堂教學時學生就學得輕鬆,學得簡單,學得到位。

當然一個教師要精心設計好前置性學習的問題,首先必須自己要對教材有深刻的分析,把握好知識點和教學的重難點,使問題導學有明確的學法指導。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激活學生的思維,真正做到以學定教,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幸福地做老師讀後感範文2

最近讀了《幸福地做老師》一書,裏面的內容講述了荊老師在自己生本道路上所做的,所想的。其中第四章“魅力在哪裏”這部分內容,讓我感觸頗深,荊老師花了很多的篇幅來講自己平時與學生相處中,是如何尊重學生,如何以真誠地心善待學生的,當時讀到這些內容時,有點納悶:明明是一本關於生本實踐方面的書,卻花那麼多的篇幅來寫與學生之間的關係,是荊老師偏題了嗎?直到一直往後讀,才知道作者的用意何在,假如沒有尊重學生這樣一個基礎,生本又怎麼能順利開展呢?

荊老師對待學生的態度,也給了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很多的啟示,也讓我們反思,實施生本之前,我們該如何對待我們的學生。有一句話説得好:親其師,信其道,只有讓班裏的學生真切地感受到老師是真心地關心他們,他們才會用認真學習地行動回報老師,那時的師生才是幸福的。前一段時間,和學校的一個今年剛教完六年級畢業班的老師聊天,從三年級接這個班開始,老師對班裏的學生就是用賞識的眼光看待他們,即使是班裏的後進生,他也善於發現她們的閃光點,讓班裏的孩子知道,自己身上有老師欣賞的地方,自信心一下子增強了不少。從一開始,老師的魅力就深深地吸引了他們,師生之間建立了良好的關係。對於學生們的每一次考試,老師都是採用鼓勵的方式,雖然畢業考之前的大小考試,都沒能拿第一,但是最後一次畢業考,他們依然帶着老師的`鼓勵,終於他們沒有讓信任他們的老師失望,拿了年級第一,為自己六年的國小生活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這位老師的例子,讓我們看到,尊重信任孩子,是多麼的重要。反思自己平時的教學,在低年級呆得時間比較長,接觸的都是一些好動的孩子,注意力集中地時間也比較短,有時候總想用一些生動的課堂情節來吸引吸引他們,但是這也帶來一個後果,一旦你的課堂恢復平淡,這些孩子馬上會遊離課堂,畢竟不可能每堂課,每個環節都很生動。荊老師和學校這位老師的例子,讓我頓時有了另外一種想法:平時多花時間和孩子交流,並不一定要學習,可以聊他們的生活,聊他們感興趣的話題,讓他們感覺到老師願意和他們做朋友,真心地喜歡和他們在一起,可能慢慢地學生會從因為關注你而開始關注你的課堂。

要想你的學生學得怎樣,你就得對你的學生抱以怎樣的希望,充分信任學生,真心對待他們,總有一天,他們必將還以你驚喜。

幸福地做老師讀後感範文3

讀了荊志強老師的《幸福地做老師》後,我瞭解到“生本教育”就是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打破常規,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是教學過程的主體。目前,學校一直在研究“生本”教育。如何讓“生本”的理念貫穿我們的歷史教育,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生本教育”要求教師放棄講解,而是拋出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你一句,我一句的討論。以往我們的課堂是教師在上面講的聲嘶力竭,學生在下面似聽非聽。現在 的國中生我就有着非常明顯的感覺,上課的時候,我一個人在上學講。總是有的學生不聽,無論用什麼樣的方法,也是還難調動學生的興趣。有時讓學生自己來講解吧,還扭捏不大方,聲音小的只有自己才聽得到。隨着學生年齡的增長,他們在課堂上主動舉手發言的熱情越來越低。但“生本教育”並不這樣認為,它提出“學生 才是教學的最大資源,教學過程要以尊重學生的內部自然規律為教學前提”。

“生本教育”最著名的例子 中,其中有一個就是“拋秧啟示”,什麼是“拋秧啟示”呢?插秧是種水稻的大農活。一直以來,農民把秧苗插得密密層層,以為付出得勞動越多,收穫就會越多。 年復一年,人們照此方法辦理,但禾苗產量依舊。不知誰發明了拋秧的方法,農民把插秧改為拋秧,卻能帶來豐收。初看起來,勤勞並沒有帶來相應的回報,悠閒的卻能帶來豐收,完全有悖常理。其實,插秧貫注了我們的豐收的`意願,但破壞了秧苗的自由生長的自然規律。類比到教育上來,老師就好像插秧的農民,主觀意願很 想豐收,但沒想到當我們強行對秧苗進行密植時已經破壞了自然規律。學生也一樣,他們是我們的秧苗,當我們將知識和行為變成一些細密的目標以後,就會對學生提出細密的要求。殊不知,學生對這種“保姆式”“灌輸式”“填鴨式”的教育並不領情。因為,學生一般不願意直接接納外力所規定的規範。因為這些不是他們思想的一部分,而在於這些規範是否合乎兒童天性和如何使學生認同。總而言之,尊重人的自然規律,發展學生的天性,發揮學習的潛能。或許能取得以前苦教未果的 成績。“生本教育”理念的核心就是“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為宗旨的教育”。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覺得要繼續學習生本教育,在課堂充分信任學生,相信學生,敢於放手,並真正依靠學生自主地學;善於創設能激發學生學習慾望的教學情境;注重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積極創設和諧的學習環境。快樂學習知識,快樂的成長,使他們真正的成為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