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孩子是腳教育是鞋》讀後感

校園1.56W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孩子是腳教育是鞋》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孩子是腳教育是鞋》讀後感

《孩子是腳教育是鞋》讀後感1

當您徘徊在琳琅滿目的商場中時是否曾經為了一雙款式新穎、價位適中的鞋子而心旌搖盪呢?很多時候當試穿的時候會發現這雙鞋並不合腳。這時候,售貨員準保會適時地為您解除掉心頭的疑慮“新鞋都這樣,穿穿就好了。”也許一雙鞋由新到舊,終究會有合腳的時候。也許,最後這雙令您愛不釋手的鞋的命運只能是束之高閣——實在是不能為了自己喜歡而讓自己的腳受那份委屈。

假期裏,學校推薦我們閲讀了一本書,名字叫《孩子是腳,教育是鞋》。掩卷遐思,這個比喻是多麼地恰當。一雙鞋不合腳可以轉送友人,可以大方丟棄。但是,我們願意用自己的孩子來磨合教育這雙鞋嗎?答案當然是:NO。

鞋子舒不舒服,腳最知道。老話是這麼説的,多麼淺顯而深刻的道理。輪到我們在教育自己的孩子的時候,卻又總是犯了削足適履的毛病。別人家的孩子學英語,自己家的孩子不會個NEC、3L/新概念,那簡直就是被時代拋棄;別人家的孩子學鋼琴,咱家的孩子就也得把哆來咪唱出個調調來,別人家的孩子去學奧數,自己家的孩子就也得弄明白個雞兔同籠這樣生活裏找也找不出來的怪問題。自家孩子的命運和發展就完全掌握在別人家孩子的手掌心裏。試問,您考慮過自己家的孩子究竟喜歡這些嗎?您家的孩子真的適合學習這些嗎?把自己生得可愛的小腳丫非得伸到一雙並不合腳的鞋子裏,您考慮過“腳”的感受嗎?

這個問題還可以再衍生一下。因為我們就是從事教育工作的人,也就是造鞋的工人。這麼説我們的責任就更大了,任務也更加艱鉅了。因為我們的鞋不止給自家孩子穿,還得給全班的孩子穿。買一雙適合自己腳的鞋穿穿總不是件太難的事,而要讓全班的小腳丫都穿着舒服,那可就是一件大難事了。真的是找不到一雙鞋能讓全班所有的孩子都能穿,還要穿的舒服。

在很久以前看過一幅諷喻教育的漫畫,畫中一個個小朋友頂着各種各樣的小腦袋——絕少有兩個一樣的,他們走進了一個叫做學校的地方。當他們再走出來的時候竟然所有的小朋友的腦袋都變成了相同的形狀,而且大小也絕無兩樣。現在從這本書的角度來説,就是一雙堅不可摧的鞋磨平了所有的腳。這當然不是我們教育的初衷,也不是我們所從事的教育工作的目標。教育的最高境界和最佳狀態應該是為每個孩子打造一個不同的發展軌跡。班級中總有一些孩子顯得格格不入,甚至是成為了一些老師眼中的“另類”。其實,每一個孩子來到學校接受教育的時候都應該享有這樣的權利,他們同樣應該得到老師的尊重和平等的對待。這才是一雙舒服的鞋。而不是,為他們箍上一雙不合適的鞋,還妄想讓他們變得和其他孩子一樣。如果如此,後果很可能就是一次失敗的教育毀了孩子的童年。

説到腳和鞋,我倒是有一個想法要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不妨來做一個“超市”,讓孩子自己來選鞋。商務正裝還是日常休閒,高腰靴子還是夏季涼拖都應該貨源充足,這樣,我們的學生就能夠在班級中多了一些適合自己的選擇,一定能為自己選擇到一雙稱心如意的“鞋”了。舉個例子來説。在我們班中,一些班級幹部的任命都是孩子自己來選擇的。幹活不怕髒不怕累的,就來競選個勞動委員;能歌善舞有表演能力的,就來競選個文藝委員,等等等等。除了這些常規的班級幹部外,還有一些是孩子自創的職位,例如説每節課在教室門口提醒同學們穿衣服的、專職侍弄班級的花和餵魚的、提醒同學們午飯前要用濕巾擦手的、甚至簡單到就負責隨時根據教室明暗情況來開燈閉燈的活也都有人搶着幹,而且幹得還很好,很負責。我想這就是他們選擇了合適的鞋吧。

説了這麼多,還是迴歸到這本書中來看。孩子的童年生活快不快樂除了家庭因素,我們所提供的教育也是相當重要的環節。所以,我樂做一名“造鞋人”,為每個來接受教育的孩子提供一雙純手工打造的只適合他一個人的“鞋”。

《孩子是腳教育是鞋》讀後感2

一個三年級女生,成績一直不好。家長讓她轉了幾次學,情況沒有一點改變。家長心灰意冷,不僅對她不報希望,每天不給她笑臉,還要求老師不要管她了。家長甚至放出“狠話”:老師再讓家長配合,就是找家長的麻煩。老師沒有放棄,對她的關心無微不至,但看不到她的進步,測驗、考試成績都只有十來分、二三十分。老師應當怎麼辦?是不得已放棄她,還是幫她分析原因,帶她一起向前走?

有一天,省圍隊的小棋手來到學校,指導校圍棋隊的同學下棋。孩子們雖然同齡,但專業的與業餘的完全不在同一水平上,小棋手讓了五子,仍大獲全勝。

老師收到啟發:這個女同學的基礎差,短期內要求她有大的'進步,不現實。讓她和全班同學面對同樣的試卷,分數當然慘不忍睹。一次一次的“紅燈”,不要説是三年級女同學,即使是成年人也無法承受。

老師豁然開朗,決定專門為這個女同學出試卷,降低難度。女同學第一次得了49分,再一次得了57分,又一次得了76分……

家長看到分數,很驚訝,也很高興,但知道這個進步是降低難度得到的,又覺得自欺欺人。

老師説,降低難度,是為了真正摸清楚孩子的學習情況,更是為了讓孩子重拾信心。

家長不信心老師的話,認為老師的努力是白費功夫,甚至認為老師這樣做的目的,純粹是為了自己的名聲。

“孩子是你們的,她只是我的學生。你們就一個孩子,一個孩子沒有希望,就是100%沒希望。而我,這一個班有40個學生,一個學生失敗,只是失敗了2.5%,我為什麼要為2.5%煞費苦心?不客氣地説,你們失敗不起!”老師嚴肅地説。

老師的話,在家長心裏產生了強烈的震撼。

一個班級,兩個測試和考試標準。這位女同學開始在她這個層面進步。後來,她每次測試或考試都能得到八九十分,有時候還能得到滿分。老師把她的成績按正常試卷的難度折算,可以達到六七十分。她學習進步了,更重要的是,她的心情好了。得不到別人尊重的人,往往有最強烈的自尊心。一旦他們得到尊重,自尊心就像久旱逢甘霖的禾苗,拔節、抽穗,結出自信與自強的果實。

這是兩個成功的教育案例。

真正完全不負責任的老師少之又少,胸懷愛心卻

無計可施的老師比比皆是。學生一天一天在成長,知識一天一天在更新,各方面的要求一天一天都在提高。但是,幾乎每個班都有所謂的“問題學生”。老師再怎麼含辛茹苦、嘔心瀝血、苦口婆心,也無濟於事。於是埋怨、發火、放棄,老師和學生、老師和家長、學生和家長之間關係緊張。於是,“問題學生”真的成了問題,然後變成家庭問題、社會問題。

我所帶的班雖然只有二十幾人,但是也有好幾個“問題學生”。像王傲天,單親家庭,跟着媽媽在外婆家生活,家人除了知道給點吃穿,別的什麼也不關心,還説什麼沒有孬的怎麼有好的。王傲天成天要麼作業拖拉,要麼寫的寥寥草草,成績落後。我對他從來都沒有放棄,是責任心驅使着我,每天利用中午休息時間給他補習功課、輔導他寫作業。像王廣鑫,是天生的愚笨型的孩子,我對他則降低要求,只要能學會書本上的一些基本的知識就行,每天一遍又一遍地給他輔導,還是無濟於事,但是,我仍是始終沒有放棄。還有陳羽熙、吳大眾等幾個特殊學生,真是費盡了心血,但是效果不大。

對老師的評價,不僅僅在於是否負責任、是否有愛心,還在於能不能找到合適的方法。我所有的工作,似乎就在於尋找——尋找一個契機、一個突破口。很幸運的是,這個契機、突破口終將到來,但不是突如其來,而是在堅守中如約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