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精品】國小數學教案錦集5篇

校園1.75W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小數學教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精品】國小數學教案錦集5篇

國小數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國小數學五年級上冊第82——83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的圖形,明確什麼是“點陣”,瞭解點陣的基本知識。

2、能在具體的觀察活動中,發現點陣中隱藏的規律,體會圖形與數的聯繫。

3、培養學生觀察、概括與推理的能力。

4、瞭解數學發展的歷史,感受數學文化的魅力。

教學重點:

通過觀察活動,引導學生探索發現“點陣”中隱藏的規律。

教學難點:

能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到點陣圖形的不同排列規律,並能把觀察到的規律用算式表示出來。

教學準備:

(師)多媒體課件;(生)彩筆。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老師在黑板上畫點)今天給大家請來了一位圖形朋友——點,不要小看了這個小小的點,早在20xx多年前,古希臘的數學家們就是從這樣一個小小的點開始研究,發現了由許多個這樣的點組成的點子圖形中的規律,還給這些圖形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點陣。同學們想不想過一把當數學家的癮,自己來尋找這些規律?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點陣中隱含的規律。(板書課題:點陣中的規律)

二、探究正方形點陣中的規律

1、探究正方形點陣的規律。

(1)我們一起來看看數學家們當年研究的點陣圖,邊看邊説出各個點陣的點子數。

教師依次出示前四個正方形點陣圖,並逐步引導學生想像、猜測:下一個點陣圖會是什麼樣子呢?

(隨着點陣圖的依次出現,學生的思維逐漸活躍,當第三個點陣圖出現的時候,學生已經忍不住地説出了點數。説明學生已經發現了正方形點陣中的規律。但這時,教師沒有急於讓學生髮表自己的看法,而是給學生留出了完善自己想法的時間,同時也暗示學生:規律的呈現不能依靠一個或幾個圖形來歸納,應該有耐心地繼續自己的觀察活動。)

(2)除了能説出各個點陣的點數之外,仔細觀察點陣圖:你還有什麼其它的發現?

(學生能夠發現各個點陣的形狀是正方形的,還能用1×1、2×2、3×3、4×4這樣的算式來表示每個點陣的點數。)

(3)根據剛才發現的規律,想:第五個點陣是什麼樣子,獨立畫出來,並用算式表示點數。

(學生獨立畫出第五個5×5的點陣圖)

(4)思考:照這樣的規律繼續畫下去,第100個點陣的點數如何用算式來表示?第n個呢?

(結合發現的規律,引導學生逐步完善自己的想法,建立總結正方形點陣規律的模型。)

小組討論:你覺得每個正方形點陣的點子總數與什麼有關係?

(學會用簡單的語言表述自己的想法,使得初步的形象感知得到提升)

小結:每個正方形點陣的點子總數可以看作是一個相同數字相乘的積,這個數字與點陣的序號有關,與每個正方形點陣每排的點子數也有關係。

2、剛才我們研究了一組正方形點陣中隱含的規律,那麼對於同一個點陣來説,如果劃分的方法不同,所呈現的規律也就不同。

(1)請大家仔細觀察第五個正方形點陣中點的劃分方法,你能發現什麼規律?

學生會有如下發現

①是用折線劃分開的。

②每條線內的點分別是1、3、5、7、9。

③這個正方形點陣的點數就可以表示為:1+3+5+7+9=25。

(2)如果把每條線所包圍的點子數記下來,如何用算式來表示?

第一條線: 1 = 1;

第二條線: 1+3 = 4;

第三條線: 1+3+5 = 9;

第四條線: 1+3+5+7 = 16;

第五條線: 1+3+5+7+9 = 25;

(3)每條線所包圍的點子數與前面研究的一組正方形點陣的點子數有什麼關係?(正好是第一到第五個點陣的點子數。)

(第二、三個問題需要老師引導,學生自己難以發現,尤其是第三個問題,學生很難想到它們和開始時依次出現的幾個正方形點陣的點數之間的關係。當學生想不到這種聯繫時,是否一定要引導?)

(4)思考:表示這個正方形點陣的點數的算式有什麼特點?

(這個點陣的點子總數可以看作是連續奇數的和。)

(5)如果按這樣的劃分方法劃分第六個正方形點陣,它的.點數該如何表示?

1+3+5+7+9+11 = 36;

(6)前面老師是把這個5×5的正方形點陣用折線進行了劃分,你們還有哪些不同的劃分的方法?在用算式表示上有什麼規律?

學生的劃分有以下幾種

①橫向劃分:用算式表示為5+5+5+5+5;

②豎向劃分:用算式表示為5+5+5+5+5;

③斜向劃分:用算式表示為1+2+3+4+5+4+3+2+1;

至於前面兩種方法,都可以簡單地表示為:5×5;重點引導學生討論第三種劃分方法,觀察這個算式,你們發現了什麼?

學生的發現如下

算式裏最大的數是5;

從1開始加到5再加回到1;

這個算式是兩邊對稱的;

這個點陣的點數是中間那個數字5乘5的積;

教師引導:照這樣的規律類推,第六個正方形點陣的點數如何表示?第9個呢?第n個呢?

(在這裏把尋找不同劃分方法的任務交給學生,既是學生前面探究過程思維的延續,又體現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還用另一種方式解讀了“練一練”中的第一題。培養了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發現問題,總結概括規律的能力。)

三、延伸應用,形成策略

1、除了我們剛才研究的正方形點陣,請大家猜猜看,還會有什麼形狀的點陣呢?

(學生列舉了長方形點陣、三角形點陣、圓形點陣、橢圓形點陣等等。)

2、請大家嘗試運用前面學會的方法探究長方形點陣規律。

(1)小組合作研究:如何用算式表示每個長方形點陣的點子數?

學生通過討論很快達成共識

1×2;2×3;3×4;4×5;

(2)請你獨立畫出第五個長方形點陣並用算式表示出點數。

(學生獨立畫圖並寫出算式,互相交流。)

算式表示為:5×6;

(3)思考討論:你們覺得自己所寫的算式中的數字與圖形中的點子之間有什麼關係?

(學生的發現為:乘法算式中的第二個因數總是比第一個因數多 1,第一個因數是長方形點陣的豎排點數,第二個因數是長方形點陣的橫排點數。並沒有發現第一個因數與點陣序號間的關係,因此,當要求他們寫出18個點陣的點數時,出現了兩種不同的答案:17×18、18×19。在爭論各自的理由時,學生的注意力才聯繫到了點陣的序號與算式的關係,從而確定了正確答案。)

(4)照這樣繼續寫,你能寫出第n個長方形點陣的點數嗎?

學生可以很順利地寫出:n×(n+1)。

3、看來對於任何一個點陣,只要我們認真觀察研究,總能發現其獨特的規律。在小組內研究三角形點陣中的規律,要求

(1)個人思考活動:觀察給出的四個三角形點陣的規律,畫出第五個三角形點陣。

(2)小組討論:對自己畫出的第五個三角形點陣進行劃分,你能想到哪些不同的劃分方法?分別用算式表示點數。

(學生活動)

全班交流

劃分一:橫向劃分,1+2+3+4+5=15;

劃分二:豎向劃分,1+2+3+4+5=15;

劃分三:斜向劃分,1+2+3+4+5=15;

劃分四:折線劃分,1+5+9=15;

(對於前面的三種劃分方法,都在我的預設之內,學生到此,已經很輕鬆地用語言表述出自己的想法:這樣的三角形點陣的點數是從1開始的連續自然數的和。而對於第四種劃分方法,是我沒有想到的。有一個孩子卻用非常強烈地要求,表達了自己的這種劃分方法,並且説出了這個算式依次遞加4的規律。)

4、同學們真了起!真正具有未來數學家的風範,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發現並總結了各個不同的點陣圖中隱藏的規律。那麼你覺得應該從哪些方面來探究點陣的規律?

學生交流

仔細觀察點陣的形狀;

數清每一行的點子數;

看清前後兩個點陣的變化……

(在這裏不需要學生説出多麼專業的、深奧的數學原理,只是引導學生對自己探究性學習方法的一個總結,儘管語言可能不夠簡練,總結不夠到位,只要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在表述,就是對學生思維訓練的一個提升,一種飛越。)

四、課堂總結

1、點陣的知識在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比如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的“擊缶表演”、“太極表演”等,都是把一個人看作了一點,來排列有規律的隊形。你還知道什麼地方運用了點陣的相關知識?

五子、閲兵式的方隊、節日的花壇……

2、課後繼續蒐集點陣的相關資料,下節課繼續交流。

(在這裏,把學生的課堂學習延伸到生活,鏈接到學生已有的相關生活經驗,然後讓學生在生活中繼續尋找哪裏用到點陣的知識,體現了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

國小數學教案 篇2

一、教學內容分析

《元角分的換算》講的是人民幣的單位,分與角、角與元之間的進率,是北京市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教材一年級下冊《認識人民幣》這一單元的第二課時。用人民幣購買商品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事情。學生也常常會遇到買門票、食品、玩具、學習用具以及交費等實際問題,掌握元、角、分之間的進率能使學生清楚的知道“應該找回多少錢”。因此,學習這一部分內容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教材56頁的例題重點教學元、角、分之間的進率,對照着人民幣的實物圖,引導學生一分一分地數,一角一角地數,結合生活經驗,認識“1角=10分”、“1元=10角”。因此教學重點是認識人民幣單位間的十進關係,領悟這種十進關係和計數單位間的十進關係相同.教學難點是説出幾元化成 幾角(幾角化成幾分),或幾角聚為幾元(幾分聚為幾角)的想法。

二、學生情況分析

在教學最初,我想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平時獨立使用人民幣購物的機會應該很少,對人民幣的面值大小和人民幣單位之間的進率應該是比較陌生的,所以我做了一個前測,只出了3個小題。

(一)、前測試題:

1、在○裏填上“>”“<”“=”

1元○1角 1角○1分 1元○1分

2、老師要把1角錢換成幾分幾分的硬幣,

你應該給我( )分才和我的錢同樣多。

3、1個生字本5角錢,你有1元錢,售貨

員阿姨應該找給你多少錢?

(二)、測試結果:

第三題的正確率是100%,都知道要找回5角錢。第二題正確率是43.75%(

32人受測,14人正確),18個出錯的學生給我幾分的都有。第一題是65.63%(

32人受測,21人正確),11個出錯的學生都填的“=”。

(三)、測試結果分析:

通過測試我瞭解到學生很清楚1元=10角,證明平時有這個購物積累。有一些孩子不清楚1角=10分,我想是因為現實生活中“分”已經使用得越來越少了,學生缺乏這方面的購物經驗。對於學生不知道1元大於1角,1角大於1分,而填等於號原因有兩個,一是不知道人民幣三個單位的大小,還有就是受到了“數字1”的干擾,沒有考慮後面單位的大小。

三、教學目標的確定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人民幣的單位是元、角、分,理解單位的大小。

2、掌握元、角、分之間的進率:1元=10角 1角=10分。

3、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二)、過程與方法: 藉助實物引導學生在換錢的遊戲中體會出元、角、分的進率。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靈活思考,從多角度、採取多種方法解決問題。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四、教學活動設計

(一)、在換錢的遊戲中,體會元、角、分的`進率。

⑴ 認識1角=10分

①師:(舉起1角紙幣 )這是…,我想把它換成以分為單位的零錢,你能換給我嗎?

②生思考換錢,老師找典型的收上來幾份,追問學生為什麼給老師這麼多?

③當孩子已經知道1角=10分之後,再把沒有反饋的換法也一一説出來,鞏固角與分之間的進率。

⑵認識1元=10角

因為在前測中學生對1元=10角已經很清楚了,所以我直接藉助課件一角一角地數,數到10角是1元,然後創設了一個讓學生用1元錢買一瓶8角錢的酸奶,問要找回多少錢的情境。從而引到換錢的遊戲中,問學生把1元換成以角為單位的零錢有多少種換法。

⑶1元=100分

探究1元=100分的目的是為了引導學生領悟人民幣單位之間的十進關係和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係是相同的。因為把1元換成100分太麻煩,所以我利用課件幫助學生理解了元與分之間的進率關係。

2、進行簡單的換算

第一層次的練習我設置的比較簡單,只是單名數之間的轉換,(如:7角=( )分等)我注意引導學生説出 “你是怎樣想的?”這也是本課的教學難點。為了突破這個難點,我設計了 “可以這樣想”的填空 ,(可以這樣想:1角=( )分 7角就是( )個10分 就是( )分)最開始扶着學生理解,慢慢過渡到獨立思考。

3、學數學用數學

第二層次的練習我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用1元錢買學具,你打算怎麼花掉這1元錢。在這個活動中,即鞏固了1元=10角的進率,又讓孩子體會出了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係。我還適機地對學生進行了不亂花錢的教育。

我自己認為本課的設計做到了以學生為主體,做到了引導學生在觀察操作等活動中,體會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繫,防止了學生死記硬背,課堂氣氛是輕鬆的、和諧的。

國小數學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本課是北師大版國小數學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內容,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分數的認識、比較分數的大小、通分、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基礎之上學習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

在本節課中,學生主要經歷探索異分母分數加減的'過程,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的算理:計數單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減,因此要先通分。並熟練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的計算方法。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為後面繼續學習分數混合運算以及相應的解決問題等知識打好基礎。

學情分析

本班學生大部分都喜歡數學,但由於個性差異的存在以及家庭教育的不同,還存在着一些後進學生。我對他們學習數學的態度是非常認可的,學生已經熟練的掌握了同分母分數加減的計算方法,這對本課的學習有正遷移作用。學生可以通過自己動手、動腦和小組合作來解決問題但學生也很容易受到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影響,認為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只要將分子、分母分別相加減就可以了。對本節課具有一定的負遷移作用。所以,我在教學設計中注重了這個問題。

教學目標

1、通過直觀的操作活動,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

2、能正確計算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3、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轉化、遷移類推和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通分,把異分母分數轉化成同分母分數後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使學生在經歷數學活動、豐富數學體驗的基礎上,理解先通分、再加減的算理。

國小數學教案 篇4

教科書第28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①通過創設具體的情境,使學生初步學會減法的驗算,並通過減法驗算方法的交流,讓學會體會算法的多樣化。

②培養學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③讓學生用所學到的驗算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體會用數學的樂趣。

●教具準備:

老師準備掛圖或課件。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

師:昨天,老師讓同學們調查了有關爸爸、媽媽買家裏東西,是怎樣付錢的。誰願意説一説。

生1:爸爸買一雙鞋和一個足球要165元錢,爸爸付200元錢,阿姨找給爸爸35元。

生2:……

師:同學們,調查得真多,(掛圖)昨天小明媽媽拿200元買了一套運動服和一雙運動鞋,一共要183元,阿姨找給媽媽多少錢?

板書:200-183=17(元)

師:小明説什麼?

生:小明説找的錢對不對呢?

師:小精靈也説:怎樣檢驗減法計算的結果?

●板書:減法的驗算

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①小組合作,探究怎樣檢驗減法計算的`結果。

(反饋學生驗算的結果)

師:哪組同學願意把你們驗算的方法告訴大家?

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説出自己的驗算方法和結果,鼓勵學生不同的方法,如:

生1:我用200減17,看是不是等於183。

生2:我用17加上183,看是不是等於200。

師:你最喜歡哪種方法?

②做一做:教科書第28頁。

③比一比,看誰聰明。

用0,1,2,……9這十個數字組成一個加法豎式。

④啄木鳥捉害蟲(電腦顯示)

蘋果樹上有許多蟲子,請同學們來當啄木鳥為蘋果樹捉害蟲。

1 4 77 8 04 6 4

-2 8 - 5 1 - 2 2 3

1 2 97 3 924 1

●全課小結: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發現了什麼?有什麼收穫?

⑤學生自己總結本節課學習的內容。

實踐活動:回家把昨天你調查到的情況,用驗算的方法告訴爸爸、媽媽。

國小數學教案 篇5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使學生明確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算理,初步會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能算出除法算式的得數。

教學重點:

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教學難點:

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複習7、8、9的乘法口訣。

2、根據圖意,列出一道乘法算式和兩道除法算式。

説一説,你是怎樣計算出結果的?

二、新授

(一)教學例1

1、根據主題圖,引導學生布置教室,提出問題。

2、(1)有56面小旗,掛成行,平均每行幾面?可以怎樣列式?

板書:568=( )

討論:怎樣計算?

板書:七八五十六,商是7。

(2)如果掛成7行呢?平均每行幾面?

板書:567=( )應該想哪句口訣呢?

3、根據主題圖上小朋友的`活動,你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呢?你能列式計算嗎?四人小組説一説,你是怎樣計算的?

(二)完成做一做

1、出示74 口訣

(1)啟發學生想一想,寫出兩道除法算式。

(2)分組討論,想一想商是幾,用哪句口訣,怎樣想的?

2、再出示餘下的題目,由學生獨立計算,再交流。

三、鞏固練習

練習十一。第1~4題。

四、總結

板書設計:

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

例1、 7 8=56

568=(7) 口訣:(七)八五十六

567=(8) 口訣:七(八)五十六

教學反思:

學生有了前面的學習作為基礎,這部分的內容掌握起來比較容易,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為主,效果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