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英語閲讀教學總結

校園1.62W

總結是事後對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進行回顧和分析,從而做出帶有規律性的結論,它能夠使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因此,讓我們寫一份總結吧。我們該怎麼去寫總結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英語閲讀教學總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英語閲讀教學總結

英語閲讀教學總結1

我認真地完成了中國小英語教師自然拼讀與繪本閲讀教學公益研修學習,包括英語自然拼讀與繪本閲讀的專家講座、示範課、課例精講,共10個系列,42節課。錢小芳教授、侯雲潔教授、王秋穎教授、戈向紅老師、謝乃瑩老師以及瑞格夫婦的精彩講解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過學習我受益匪淺,收穫頗多,提升了自身素質和教學專業能力。

在新英語課程標準下,學生需要聽説、認讀、記憶課本上的單詞,根據拼讀的規則正確讀出單詞。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用自然拼讀法展開教學探究,能夠使學生掌握一些語音的拼讀規律,使其根據詞彙字母與字母組合之間的邏輯性關係,對單詞進行有效的拼讀。而繪本教材的應用能夠給予學生直觀的學習體驗,它以其圖文結合的形式帶給了學生英語學習的趣味,使學生能夠在具體語境中進行自然拼讀規律法則的深入學習,以此形成良好的自然拼讀語感,並加以實踐與應用,收穫高效的英語學習效果。

自然拼讀是根據單詞字母的組合,準確地把單詞讀出來,在這個過程中一邊拼寫一邊朗讀,有利於學生記憶。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教師採用自然拼讀法進行教學可以將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正遷移作用,讓學生更好拼讀英語單詞,提高學習英語的能力。自然拼讀法是一種層層遞進進行拼讀與拼寫的手段,將閲讀與記憶相結合,不斷地提高學生單詞記憶的效率。

繪本閲讀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英語繪本在外包裝上比較精美,而內容故事上完整,有美麗的畫面以及色彩構圖等。英語繪本閲讀,內容語言上簡潔明瞭易懂,具有重複性,方便學生理解閲讀,在語言內容上重複出現,學生在學習中可以不斷地鞏固與熟悉英語語音,繪本中會有很大部分的插圖,增加其閲讀的趣味性,也可以鍛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與想象能力。

自然拼讀與繪本閲讀融合在一起,增強教學的趣味性,減少了自然拼讀教學中的枯燥乏味,這樣增進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學習英語。

教師可以將自然拼讀法應用於英語詞彙教學中,引導學生能夠以科學化的方式與方法對複雜且具有難度的詞彙進行有效的記憶。自然拼讀法課程開展的同時,教師也應當積極轉變固有的課程結構,打破課堂被動化的教學模式,為學生營造趣味性的教學氛圍。教師通過繪本教學與自然拼讀語音教學進行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強化學生語音知識的吸收效率,提升其詞彙掌握與記憶效率,深入滿足自然拼讀的教學目的。

英語學習分為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都要注意側重點的變化。對於剛接觸英語的學生,應該重視學生的英語發音,加強對發音和基礎的教育,使用多種圖片讓學生反覆記憶。到了中年級,學生對英語有了基本的認識理解,要注重學生對單詞的拼寫和理解,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對單詞進行分類教學,對單詞結構和發音通過圖片的形式教學。升到高年級需要讓學生對句子和寫作進行理解,在繪本教學中加入英語故事等多種形式加強學生對英語的理解。使用自然拼讀與繪本教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更方便學生對英語的學習,但是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結合教材找到合適的素材創新教學,加強對音,形,意的結合教學,提高英語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總之,基於繪本應用的英語自然拼讀教學中,教師應當充分挖掘繪本資源的教學優勢,並將其運用於課程開展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教育指導,強化學生的自然拼讀意識與記憶效率,並深化其閲讀理解能力。此外加強教育指導鍛鍊其邏輯思維能力,並深入拓寬其詞彙認知層面,在滿足自然拼讀教學目的的情況下,推動學生綜合英語實力的全面性提升。

英語閲讀教學總結2

在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孩子對英語的興趣多多少少跟會不會讀英語有關係,孩子學習英語的最大障礙還是在於單詞,不會讀,不會拼,所以想要學好英語首先要解決“根”上的問題。見單詞會讀了,閲讀才會流利,感覺才會愉悦,若讀得結結巴巴,費時費勁,跟楞半倒,一會兒就想把書丟到一旁,還談什麼興趣,還談什麼閲讀與理解。我們可以借鑑自然拼讀法,來從低年級孩子教學中入手,邊實踐邊總結。(自然拼讀法,又稱“Phonics”,它不僅是以英語為母語國家的孩子學習英語讀音與拼字,增進閲讀能力與理解力的教學法,更是以英語為第二語言的英語初學者學習發音規則與拼讀技巧的教學方法。)

在教學中,我們還發現系統化的英語教材發揮了科學化、合理化的諸多優勢,但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了一些的弊端。對於喜好嘗新,對世界充滿無限想象的孩子來説,這近乎千篇一律的教材形式,很容易讓孩子產生厭倦與排斥情緒。特別教材設計中的語言片斷,情景片斷沒有一點趣味性,讓人感覺不真實,太突然,空洞無新意。僅僅是體現了重點的語言,彷彿在那機械操練,沒能給人留下深刻的映像,而且語言的重複性少,想要記住真難!在這樣的背景下,“繪本教學”應運而生。“繪本”那精緻獨特的裝幀,詩意唯美的畫面,一下子便吸引了孩子們的眼球,讓他們愛不釋手了。(“繪本”一詞來自日本,英文名稱為“Picture Book”,指的是文字與圖畫相輔相成的,通過兩種媒介的互動來講述故事,表達特定情感、主題的讀本。繪本的主要特色就是提供讀者在視覺方面的真實的,或是美感的經驗。)

這兩者都對孩子英語學習產生積極的幫助作用,那我們該怎樣將二者有效的結合起來?是我們所要積極思考和探究的問題,通過大膽創新與嘗試,可以自編語音繪本故事,根據學生的特點設計,以情趣和情境貫穿整個課堂,將抽象、枯燥的語音學習轉化為形象、有趣的動態繪本故事。與自然拼讀相結合的繪本故事閲讀資源有很多,有效利用這些資源進行課堂教學,孩子既學會了如何發音,又可以學到趣味故事,懂得故事給人的啟發,還接受了美育教育,一舉多得,體現新課程標準中英語學科的教育功能。再通過多樣的遊戲,歌謠、競賽、合作以及探究和想象等課堂活動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抽象的語音成為學生的“朋友”,讓語音“活”起來,“動”起來,“歡笑着”走進國小生的心裏。

這兩者的有效結合,對我們的孩子是新鮮事物。這只是初步嘗試的剛剛開始,還需要我們不斷去實踐、去反思、去研究。作為國小英語老師,我們要充分發揮自然拼讀法和繪本閲讀教學相結合的作用,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打下良好的英語基礎。為學生的終身學習發展奠定夯實的基礎。

1、繪本教學在自然拼讀教學中的積極作用

(1)繪本教學的優勢

英語繪本具有簡潔明瞭、形象生動、趣味性強等特點,更加符合國小生的天性和特點。同時,繪本故事情節連貫、知識易懂,學生在經過一定的探究後就可以自主完成閲讀,而大量基礎單詞的頻繁出現,還可以幫助學生熟悉以及鞏固英語知識。繪本中擁有大量的插圖,能夠鍛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邏輯思維,激發學生對英語的熱情和興趣,促使學生在繪本情境中靈活使用英語。

(2)繪本教學與自然拼讀教學結合的意義

自然拼讀主要是指在不利用國際音標的基礎上,結合單詞字母將讀音準確讀出來,將拼寫與拼讀充分結合,進而提升單詞讀音教學的整體性和系統性。繪本具有畫面唯美、語境

真實、情節完整以及包裝精美的特點,將自然拼讀教學與繪本教學充分結合,能夠提升學生的趣味性和關注力,促使學生在具體語境中完成學習、鞏固語感。

2、繪本教學與自然拼讀的結合途徑

(1)利用繪本創設情境

英語學習具有較強的整體性和系統性,對於國小生而言,其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接觸英語的機會,在缺少使用情境的基礎上,學生難以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因此,教師要強調情境與語調的充分結合,通過繪本為學生創設具體情境,將單一的、孤立的以及零散的拼讀規則融入到情境中,在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的同時,還能夠培養學生的英語意識,營造快樂而富有生趣的學習氣氛。

例如在閲讀《丹尼和恐龍》這一英語繪本的時候,教師可以結合繪本內容,在課堂中創設具體情境,組織學生按照繪本進行角色扮演,在幫助學生掌握以及瞭解繪本內容的同時,還可以加深學生對讀音的印象。在角色扮演結束後,教師要引入拼音拆寫遊戲,將重點單詞進行總結歸納,並且列舉出繪本的重點單詞組織學生進行讀音學習,例如policeman 、light、 stop 、 dinosaur 、 love 、 long instead等,通過繪本情境強化拼讀規則。

(2)利用繪本強化技能

在國小階段,英語教學的最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感,掌握基礎英語單詞,並且掌握單詞的拼讀規則。閲讀是提升學生英語學習的重要途徑,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掌握單詞拼讀規則,同時還可以促進學生更好的利用英語進行交流和溝通。因此,教師要選擇內容豐富、簡單易讀的繪本,通過繪本故事提升學生的英語交流技能,將實際生活與繪本教學充分結合,不僅鞏固學生的英語單詞發音,將可以促使學生更好在生活中靈活的使用英語。例如在學習字母o發音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汪汪喬治》這一繪本開展教學,將繪本中有關o發音的單詞標註出來,為學生播放繪本的音頻資料,組織學生進行語音練習。同時,教師可以引入角色對話的形式,通過對話豐富學生的單詞儲備量,加深對閲讀內容和課文的理解,進而提升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

(3)利用繪本落實運用

閲讀是語言學習的基本技能,英語教學的目的不僅是傳授給學生英語知識,更是要幫助學生在生活中靈活的使用英語。因此,在具體教學中,教師要通過繪本故事中情景,引導學生將知識應用於生活實際中。同時,教師還要積極引入遊戲模式,提供給學生更多實際運用英語的機會和空間,促使學生靈活運用自然拼讀知識,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造意識。例如在學習sp 、fr以及cl等輔音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英語繪本中的故事情節,對學生創新能力和邏輯思維進行培養,利用層層深入的問題,促使學生在閲讀中,掌握相關輔音的閲讀技巧,加深學生對詞意和語音的印象。英語對於國小生而言比較陌生,在自然拼讀教學中引入繪本,可以幫助學生緩解緊張情緒,在課堂中創設愉悦輕鬆的環境,有助於學生建立英語學習信心。

3、總而言之,將自然拼讀教學與繪本教學充分結合,自然拼讀與英語閲讀是互相促進的關係。可以幫助學生在理解詞意、掌握拼讀規則的過程中,培養其閲讀能力和邏輯思維,因此,教師要結合當代國小生的特點與性格,利用繪本的情境性以及趣味性特點,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能讓他們能更好地閲讀,發展閲讀素養。

英語閲讀教學總結3

在英語教學中,閲讀教學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對農村山區的學生來説,他們缺乏練習口語和聽力的學習氛圍,因而口語和聽力也會被學生和老師忽略,閲讀學習就成了他們學習和教學的重點。同時,閲讀教學作為一種輸入性的教學活動,對學生髮展聽力、口語和寫作能力,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因此,研究英語教學策略就顯得尤為重要了。近期通過學習《英語閲讀教學》這本書,收穫頗多,現將自己所學知識總結如下:

一、閲讀教學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閲讀動機,閲讀教學目標,閲讀教學模式和方法,閲讀準備活動與設計,閲讀教學活動設計,閲讀教學過程設計,閲讀策略和閲讀評價。

二、動機是影響閲讀的關鍵因素。激發閲讀動機才能有效保障教學的效果。

1、教師應該盡力吧閲讀變成學生的一種生活需求,娛樂需求、交流需求,而不只是為了完成學業而不得不讀,這樣才有利於激發學生更大的閲讀慾望和熱情;

2、閲讀內容的約束應該和學生實際生活相聯繫,在閲讀教學活動前,也要做好分析,瞭解學生的語言基礎、興趣愛好、學習動機和閲讀的習慣;

3、教學活動過程的設計,一定要體現一定的層次性,有簡單到難,活動也應當多合作,少競爭,要讓學生體驗成功,快樂“悦讀”;

4、閲讀教學工作要把課內閲讀和課外閲讀結合起來,課外閲讀的生詞量也應該控制在5%左右。

三、閲讀應該以獲取信息為目標,而目標應該包括技能目標、知識學習目標、自主學習目標、圖式建構目標和綜合素養目標。而在設計目標的過程中,要注意學生的學齡階段和認知層次。閲讀目標的設計方法有:教材本位法,學生本位法、話題本位法和層次化目標法。教師應該根據閲讀教學的設計情況,以一種方法為主。一般説來,設計教學目標要注意:領會在前,運用在後,識別在前,表達在後。

四、常見的閲讀教學模式有以下幾種:

1、PWP教學模式:該模式把閲讀教學分為:pre—reading,while—reading,post—reading三大部分。Pre—reading的核心人物是為閲讀做準備,包括背景圖式激活、話題的導入、任務的介紹、興趣的激發和語言、策略的準備。While—reading是核心,要設計有層次性,從知識到領會,從分析到評價的教學或是,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Post—reading側重知識的應用和綜合,是學生對所學知識的一個鞏固。

2、任務型教學模式:一般分為pre—task,while—task,post—task三大階段。任務前主要是任務的準備,包括語言準備和圖式準備;任務中就要強調學生合作完成任務;任務後側重對任務完成情況的評價,可以根據學生所出現的問題,展開聚焦練習。

3、情景閲讀教學模式:主要包括創設情境、確定問題、自主學習和效果評價四個方面。

4、支架閲讀教學模式:核心是對最近發展區的判斷和適當教學的提供。常見步驟分為:進入情境、搭建支架、引導探索、獨立探索、寫作學習和效果評價。

五.閲讀教學模式的選擇必須與教學目標相適應,必須和教學內容相適應,必須適應學習者的需求,必須考慮到教師的自身情況。

六、閲讀準備活動的設計:

1、閲讀前要做好需求分析,要分析目標、文本以及學習者;

2、如果對學生已有知識情況不清楚,就要設計診斷性活動;

3、閲讀前活動要確定核心內容,應該這些內容會影響學生後面的閲讀學習內容;

4、準備活動要適量,不能貪圖多,而要精,活動設計要以學生為主體,也要適應學生的認知差異;

5、常見的閲讀前活動有:頭腦風暴、構建語義圖、話題相關討論、預測、圖片預測、細節摘取討論、預測性信息陳述、多媒體激活圖式和故事法。

七、閲讀教學活動設計:

1、閲讀活動設計要遵循以下原則:循序漸進原則、學習主體原則、搭建適當的支架。合作原則、任務型原則、關聯性原則、真實性原則、情景化原則、評價分享原則、

2、閲讀活動的設計方法:要遵循目標取向、圖式參照、關注閲讀過程、真實定向、注意活動的變化性。

八、閲讀教學過程設計

1、一般的月的教學過程都有這幾個部分,閲讀前準備,閲讀。閲讀後的應用、閲讀後語言教學、閲讀學習效果的評價。而影響月的教學過程主要有:教學理念、活動的組織形式、情感過濾;

2、閲讀教學中互動活動有:合作學習、合作性活動組織、開放性問題、追蹤性問題、正面話語等。

3、閲讀教學與其他教學的關係:閲讀前活動可以通過聽力活動導入話題,以便激發學生興趣並激發學生頭腦中的圖式,閲讀後的“説”可以使對閲讀信息的運用或者轉述,閲讀後“寫”是對閲讀內容的進一步鞏固,是對閲讀文本內容或者邏輯的運用。

4、總而言之,閲讀教學過程的設計要遵循認識發展參照原則、語言要求參照原則、支架原則、層次遞增原則、關係調節原則,同是也要確定教學目標,並對學生的需求進行分析,然後設計系列不同的活動。

5、一般情況下,閲讀活動設計的順序應該是:識別在前,表達在後;再認、領會在前,分析、評價在後;信息、策略、邏輯的認識和語言的學習在前,運用在後;在運用活動中,控制性的活動在前,開放性的在後,準交際的活動在前,任務型活動在後。

九、閲讀教學策略:

1、常見的大意閲讀策略:覽讀;細節理解策略:跳讀;隱含意義理解策略:推理;理解受阻應對策略:詞義猜測;根據舉例判斷;觀點態度理解;閲讀基本技能(自動解碼,關鍵詞閲讀,意羣閲讀,視覺解碼);其他策略(預測,選擇注意點,記筆記,閲讀整理,聯想,視覺化,前後關聯)等。

2、閲讀策略的培養方法有:展示,示範,訓練,評估,擴展。而策略的培養過程一般有:呈現,訓練,應用三大步驟;

3、閲讀策略培養應當遵循:顯性原則,持久性原則,輔助性原則,認知與元認識原則。

4、常見的閲讀策略培養活動有:大意閲讀策略培養,觀點態度閲讀策略,細節閲讀策略培養,預測策略培養,自我監控策略,體裁本位閲讀策略,元認知策略培養,目的性閲讀,詞義猜測。

十、閲讀教學評價方式主要分為,終結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評價必須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必須照顧學生的認知差異,同時也要課前課後,要關注評價結果,更要注重過程。

總而言之,閲讀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協調各個閲讀教學環節的時間,精心設計每一個環節的活動,真正地做到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掌握一定的閲讀方法和技巧,讓閲讀真正成為學生今後獲取信息的手段,滿足他們的生活和工作需求!

英語閲讀教學總結4

一、通過多種途徑,增加學生的詞彙量

多年的英語教學使我認識到,學生閲讀存在障礙,最基本、最直接的原因在於學生的詞彙量不夠,他們無法理解閲讀文章所傳達的信息。因此,擴大詞彙量成為解決學生閲讀問題的'一個重要部分。如何擴大詞彙量呢?

1.學生必須有識記單詞的意識。學生可以給自己定一個計劃,每天必須背下來15-20個新單詞,這個任務可以在早晨晨讀的時間完成,當然也可以留在課後,日積月累,逐漸地詞彙量就會增加上來。

2.利用好閒散的時間,學生可將單詞記在卡片上,隨身攜帶,隨時隨地都可以拿出來,這樣單詞背得就更加紮實了。

3.單詞背誦要講究方法。學生可以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例如具體的句子或段落中來記憶單詞,這樣不僅能將單詞的意思記下來,更能掌握該單詞的用法。同時,學生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構詞法,因為很多英語單詞都是由加了前綴和後綴而變來的派生詞。因此,教師要向學生多介紹一些前綴和後綴的知識,如否定前綴in-、un-、dis-、il-,動詞後綴-en、-ify,名詞後綴-ness、-tion、-sion、-ment,形容詞後綴-ful、-less、-ive等。單詞的背誦要採取聯想的方法,如同義詞、近義詞、反義詞等,背到單詞“gain”時,我們就會想到“win、obtain、ac-quire”等單詞。

二、在教學過程中傳授學生閲讀方法,培養閲讀技巧

在語篇閲讀過程中,困擾學生的不僅僅是詞彙的問題。有的學生詞彙量已經達到了一定的程度,但是面對一篇閲讀材料時卻一臉茫然,不知道從哪裏下手,對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也不夠透徹,甚至會脱離作者的觀點,時間浪費了很多,卻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其實閲讀是有法可循的,只要按照正確的方法去閲讀,學生定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麼怎麼做呢?

1.指導學生鎖定文章的主題段及主題句。多數情況下,一篇文章的主題段往往位於一篇文章首段或尾段,而文章每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後一句又往往是該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主題段和主題句後,對文章的體裁、題材以及文章的中心思想會有一個整體的把握,有助於增加學生的自信,為下一步展開閲讀做好鋪墊。

2.培養學生查找關鍵詞的能力。閲讀文章的時候,一定不要把注意力平均到每個詞或短語上,因為每一篇文章都有一些重要的詞或短語,這些詞或短語更有助於我們理清文章的脈絡、線索,所以我們必須有查找關鍵詞的能力,如敍述類文章裏time、place、person等就是關鍵詞,要好好把握。

3.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學生所接觸到的閲讀題,並不僅僅只是那些停留在閲讀材料表面上的東西,有一些東西需要在對材料理解的基礎上進行邏輯推理,這就要求學生必須把握好表示邏輯關係標誌的詞,如although、de-spite、but、whereas等,通過邏輯詞來理清段與段、句與句的邏輯關係,達到更好推理的目的。

4.培養學生猜詞的能力。大學聯考閲讀題中並不是所有的單詞或短語考生都能認識,有一些單詞不影響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但有些單詞或短語則要求考生必須通過上下文猜測其含義,否則會影響學生對文章的理解。這就要求學生在閲讀過程中養成猜測詞義的習慣,閲讀過程中通過上下文中的同義詞、關聯詞、解釋等信息,恰當地猜測出詞或短語的意思。

5.對學生進行限時閲讀訓練。有些學生存在着做閲讀題慢,效率低而且準確率不高的現象。教師可以給學生300詞左右的文章,要求在8分鐘時間內完成,當然時間也可根據材料的難易而調整,這樣可以使學生做閲讀時更加集中注意力,提高速度和準確率。

三、鼓勵學生做適當的課外閲讀

眾所周知,英語的語感是經過長期的反覆的實踐才形成的,讀得多,知道的就越多,閲讀能力提高的就越快。所以,教師平時應鼓勵學生進行廣泛的閲讀,但同時也要注意一些問題。首先,閲讀材料選取時難易要適中,材料太簡單,達不到閲讀訓練的效果,材料太難,學生讀起來費力,會使學生失去閲讀的興趣,有害而無益。一般情況下,選擇生詞率在3%-4%為益,以後隨着閲讀能力的提高逐漸增加生詞率。其次,閲讀材料獲取的途徑要廣泛。可以是來源於網絡、英語期刊、英文報紙雜誌等等,體裁可以是記敍文、議論文、説明文、也可是應用文,選材可以是小説、寓言、科普,也可是新聞時事性文章。簡而言之,就是要選取那些能夠極大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文章,從而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

四、總結

總之,學生英語閲讀能力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逐漸的過程,只有課上充分利用好教材,不斷地擴大詞彙量,注重閲讀方法和技巧,課後進行大量的閲讀,學生就一定會攻克閲讀的難關,享受閲讀理解給英語學習帶來的樂趣。

英語閲讀教學總結5

**工作室於20xx年7月正式展開了延安市“十二五”基礎教育科研課題——《基於語篇的英語閲讀教學行動研究》的研究工作。課題研究實際從20xx年3月已經開始,現將我課題組前階段工作進行總結,並進一步明確接下來的工作方向與思路。

一、進行理論學習,提升理論素養,為開展課題研究提供理論支撐。

課題組主要通過集中學習與自學相結合的方式,不斷提升課題組成員的理論素養,同時提升瞭解決問題的能力。

1、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如建構主義的相關理論等。

體現形式:學習材料、學習筆記、心得體會、論文等。

2、英語教育教學理論。主要學習了韓禮德的主述論、胡壯麟等語言學家的語篇分析論的系統理論、top-down理論等,尤其是重點學習了由葛炳芳主編的《中學英語教師閲讀教學研究叢書》。另外,課題組組織成員認真研讀了國中和高中的《英語課程標準》。

體現形式:學習研討會議記錄與研討材料、心得體會、論文與音頻視頻資料。

3、參加培訓研討。課題組成員多次參加英語教學教研的培訓與研討,如縣、市、省上培訓活動,參加名師大講堂等。

體現形式:學習筆記及交流材料。

二、深入調研,找出課題研究的切入點,確定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課堂調研活動主要在20xx年3月至5月間進行,調研的方式主要是直接觀察閲讀課教學課堂、觀看閲讀課課堂實錄以及課堂教學案例。

1、課題組成員共進入課堂觀察閲讀課教學共60多節,主要以課題組成員內部聽課為主,同時也聽評子長縣中學及秀延中學其他英語教師的閲讀課,課後與授課教師進行口頭交談,瞭解具體的教學目的與意圖,以及從聽課人與授課人不同看角度目的的達成程度。

體現方式:聽課筆記及心得體會。

2、觀看名優教師的在線課堂實錄和課題組成員錄像課。觀看名優教師的在線課堂實錄主要以自學為主,然後交流心得體會。課題組在20xx年4月29日至30日在子長縣中學進行了高中組同課異構換班上課的教學交流活動,共進行了5節課並錄製了視頻,活動後,各位老師又不斷研讀錄像評析優缺點,在交流中不斷提高課題組教師的教學水平,改進教學行為。

體現方式:視頻及學習筆記。

3、英語閲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閲讀教學處於一種淺層閲讀狀態,即:“梳理文章信息——語言知識講解”的教學模式。

(2)、分離式語言技能訓練即對聽説讀寫技能進行分別訓練,缺乏把語言技能看成整體而進行系統訓練的整體教學思路。

(3)、忽略語境的語言知識傳授的教學理念占主導地位。

4、確定了具體的研究思路與實施辦法。

通過前期大量調研,我們課題組成員一致決定在語篇分析論的理論指導下,進行英語閲讀教學的教學行動改進研究,研究的對象為課題組的八位成員的課堂教學行為。

具體研究思路是:

閲讀教學應是以篇章為基本單位的教學方法。教師應立足於整篇文章的分析理解和掌握,從篇章的整體出發,分析理解篇章結構,如題材特點、體裁等,然後分析句子間、段落間的銜接及邏輯思維的連貫性,使學生在通覽全文的同時掌握文章的主體並掌握句子在表達篇章整體意義上的所起的作用,同時將聽説讀寫滲透和貫穿在其中,更加註重語言的語用性。

三、實施進展情況

從20xx年5月至今,本課題組一直按計劃實施研究活動。現就前階段的主要活動及成果作一總結匯報:

1、20xx年6月在子長縣秀延初級中學進行了5節同課異構換班上課的活動。我們在開課前,先用語篇分析論對教材進行了集體解讀,然後在課前與課後對學生的進行了問卷調查與測試。

體現形式:教案、會議記錄、問卷調查、課堂視頻。

2、課題組成員把語篇分析論應用於日常教學活動中,並就此開展主題交流活動。我們先後進行了5次主題交流活動,如代詞在語篇銜接中的作用、主述論在閲讀教學中的應用等。

體現形式:交流材料、會議記錄、微課

3、開發了完整的基於語篇分析論的現階段八年級與高中必修一與必修三的閲讀課教案,以及部分典型課件、論文、反思、微課等。

4、課題組成員教學能力迅速成長。課題組王文靜、閆凱、白娟老師已走出了學校,進入了縣、市的賽教。張小梅老師已成為子長中學骨幹教師,選拔成為影子工程的培養對象。

體現形式:榮譽證書、培訓通知等。

5、課題組建立了自己的博客和網站,博客與網站更新及時,均為原創作品。

體現形式:網站

四、研究中存在的問題

1、研發課程資源系統性不夠。在教學資源開發中,如教案、課件、習題集未編成系統序列,有較大的隨意性。

2、缺乏對課題組成員的課堂教學行為的系統研究,跟蹤性改進不夠及時和系統。

五、今後工作方向

1、繼續加強理論學習,並將理論應用於教學實踐中,進一步加強主題研討交流活動。

2、加強課題組成員閲讀課互聽互研活動,促進組內教師的業務成長。

3、繼續堅持教學資源開發,併力爭做到連續和系統性。

英語閲讀教學總結6

該課題實施一年多來,得到學校領導的關心和教研室的指導,全體課題組成員認真開展研究工作,在課題研究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課題組教師的業務能力水平和課堂教學效率有了較明顯的提高。為了使我們的研究工作能更順利地開展工作,更有成效達到預定研究目的,現將上階段研究工作作如下總結:

一、開題工作

1、課題研究組成員:劉春梅、陳惠賢、黃竹、張雪英(一年多來,由於組員積極開展課題研究,本組員的熱情積極帶動了英語科組的課研活動,並發展和吸收了幾位新成員,分別是:温惠芳、王良羣、樑啟毓)。

2、針對課題研究,撰寫開題報告;問題提出;理論依據;課題構想、結果、分析與討論。

3、舉行開題儀式;宣讀課題通知;介紹課題申請情況及課題組成員情況;介紹課題整體實施方案。

4、課題組成員工作分配。

二、課題研究準備階段

1、瞭解學生的學習現狀,調查影響國中生閲讀速度及閲讀效果的原因,以便有針對性地進行研究。

2、課題展開研究:結合英語課堂教學實際,充分探討英語閲讀教學的規律,提出並實施“提高學生閲讀速度及閲讀效率”的策略。

3、收集相關的課題資料,瞭解現階段國內外教學趨勢,提出研究目標,制定研究方案。並集中進行理論學習,學習國中英語閲讀教學方法的指導資料;對國中英語課程改革的新理念及英語新課程標準進行深入學習與討論。

4、研究:分析學生學習現狀,找出學生在英語閲讀中的困惑和不足,有效地指導學生進行閲讀,並利用英語閲讀課逐步指導並幫助學生提高學生英語閲讀的速度與效率。

三、課題研究實施階段

1、根據計劃及實際情況,在教學工作中對閲讀的內容、方法、策略等方面進行探索實踐。

2、在研究過程中,及時作出記錄,收集材料,積累閲讀訓練案例,確定閲讀策略研究。

3、針對農村國中學生英語學習,採取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如:情景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等。

四、課題研究成果

1、課堂教學課題組成員每人每學期上一節課題研討課,重點運用所總結的教學方法、策略指導教學,並對研討課進行反饋、交流;而且課題組成員每人每學期寫一篇閲讀教學論文或教案,本階段形成研究論文6篇,教案2篇。

3、積極開展課外活動:朗讀比賽、講故事等。

4、指導學生學會利用一些閲讀技巧來提高閲讀速度和學習英語的興趣。

5、這階段的研究,教師的教學能力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也得到了提高;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推動了本校英語教學研究工作的開展。

五、存在的困難與問題

1、教學研究不夠按時。

2、對教學研究不夠及時總結整理。

3、研究上升不到新的程度。

4、在研究中新的教學理念和課題的結合體現落實不夠。

六、下階段研究的設想與建議

1、加強理論學習,瞭解課題研究方面的新動向和新成果,結合本課題研究多借鑑新研究成果。

2、幫助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3、改進教學方法,提高閲讀效率。

4、結合研究內容,指導課堂實踐,有效地改變英語閲讀教學模式,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英語閲讀教學總結7

一、激發學習動機,這是培養學生閲讀能力的前提

在教學中我們要充分考慮到高中生的心理特點、生理特點與認知規律,為學生營造愉悦的教學氛圍,調動學生閲讀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與學習動機,讓學生以最佳的學習與思維狀態投入到閲讀活動中來。在教學中我精心設計導入,以巧妙而新穎的導入來吸引學生的眼球,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對閲讀產生濃厚的興趣與強烈的激情。如利用多媒體的圖文聲像效果來為學生營造真實的情境,將枯燥靜止的英文字母轉換成逼真的畫面、生動的圖片、動聽的音樂,這樣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學生的思維與注意力集中在文章本身上來,從而使學生以最佳的學習與思維狀態進入短文的閲讀中來,有了學生閲讀的激情與動力,就會產生一系列積極的閲讀行為,從而為學生閲讀能力的培養與教學的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擴大詞彙量,這是培養學生閲讀能力的基礎

詞彙是語言的基本要素,是英語學習的基礎。正如威爾金斯所説:“沒有語法人們表達的事物會寥寥無幾,而沒有詞彙人們則無法表達任何事物。”這指出了詞彙在整個英語學習中的基礎性地位。如果沒有一定的詞彙量為基礎,提高閲讀能力從何談起?詞彙量的增加能提高閲讀速度,降低閲讀理解的難度。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加強詞彙的教學,幫助學生積累大量的詞彙量。

(一)運用構詞法

龐大的詞彙體系是有一定的內在規律可循的。因此在學習詞彙時我們要突破某個單詞的侷限,通過單詞間的內在規律,從一個單詞的學習延伸擴展出去,讓學生由一個新單詞掌握更多的單詞。如派生詞,通過加前綴或後綴使單詞的詞性、詞義發生變化而掌握一類新的單詞。如前綴anti-表反對、反抗;dis-表示顛倒、相反;後綴-able,-ible,-ble等置於動詞、名詞後構成形容詞;-ance,-ence,-ity等置於動詞、形容詞後構成名詞。

(二)結合語境

呂叔湘先生説過:“詞語要嵌在上下文裏才有生命。”在英語學習中如果只是機械而枯燥地進行單詞的識記,會降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利於學生對詞彙的真正理解、掌握與運用。只有將詞彙的學習與語篇、語境結合起來,才能寓教於樂,讓學生快樂而高效地學習詞彙;同時也利於學生閲讀速度與質量的提高。因此在閲讀中遇到不認識的詞彙時,教師不要讓學生停下閲讀的步伐或求助於工具書,而是要將單詞與句子、與語境結合起來,讓學生結合生活經驗與具體的語言環境來進行大膽的猜測。

三、增大閲讀量,這是培養學生閲讀能力的關鍵

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學生閲讀能力的培養與提高並不是有了興趣、擴大了詞彙量就可以實現的,而是需要學生將學與練結合起來,在大量的閲讀實踐中來提升。只有具有了足夠的輸入,才能擁有高效的輸出。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堅持精講多練,為學生提供更多閲讀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具體的閲讀實踐中來提高閲讀能力。

(一)立足課內閲讀

教師要充分利用好英語教材,指導學生就教材展開充分而認真的閲讀。現行英語教材所選入的文章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非常符合高中生的心理特點與認知規律,是高中生學習英語的最好例子。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以讀為主線,以讀來貫穿教學,在讀中增強學生的語感,幫助學生理解。對於一些精彩段落,要讓學生達到熟讀成誦。

(二)延伸課外閲讀

課堂時間是有限的,教材內容也是有限的,而學生閲讀能力的培養是建立大量閲讀的基礎之上。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向課外閲讀延伸,為學生開闢全新的閲讀平台。當然課外閲讀也不是盲目的,而是要堅持“兼顧基礎,突出語篇,強調應用,注重實際”的原則,進行有目的、有針對性的閲讀訓練。閲讀的內容更為廣泛、題材更為多樣。這樣既可以增加學生閲讀的量,同時又可以增強學生的語感,豐富學生的見聞,讓學生了解更多與英語相關的文化背景與知識,更利於學生閲讀能力的提高。

四、培養英語思維習慣,這是培養學生閲讀能力的核心

英語是一門語言,對於母語非英語的高中生來説,英語學習最大的障礙來自於母語的干擾,這是困擾廣大教師,制約教學效益的重要因素。在教學中我們要為學生營造全英的學習環境與氛圍,摒棄以母語為中介的翻譯式教學,最大限度地避免母語的干擾,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直接用英語思維的習慣,這是提高學生閲讀能力的核心環節。

(一)教師用英語教學

我們要儘量用英語來進行教學,即使對於一些學生難以理解的語法、詞彙等內容,也儘量用英語來解釋,可以輔之以一系列肢體語言,採用多媒體等為學生營造真實的生活場景,讓學生置身其中,結合具體的情景來理解,這樣更利於學生拋開母語的干擾,用英語來思維。

(二)鼓勵學生用英語

教師要突出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鼓勵學生在真實的交際情景中開口説英語、用英語。這樣學生可以將具體的語境、語意結合起來,更加利於學生英語思維能力的培養,利於學生英語綜合素養的提升,這正是培養學生閲讀能力的重要途徑。

五、總結

總之,學生閲讀能力的培養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中之重。在具體的教學中我們要變以往的分析式教學為啟發式教學,激起學生強烈的學習動機,以擴大詞彙量為基礎,在大量的閲讀實踐中培養學生用英語思維的良好習慣,切實推進學生閲讀能力的全面提升。

英語閲讀教學總結8

一、課題:

《八年級英語閲讀教學策略研究》

二、本月的工作目標

1、利用課餘時間認真研讀《英語課程標準》,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xx年版)案例式解讀和《農村教師專業發展導引》等理論書籍,來豐富自己的理論知識,並用科學的理論,先進的教學理念來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和課題研究。

2、與八年級學生進行深入的交流溝通,深入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之中。瞭解他們企盼和對英語課程,特別是八年級教程中的閲讀部分的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希望教師採取什麼樣的方式教學,思考自己今後的教學策略。

三、本月所做的工作

本月主要是進行有關課題理論的學習和研讀,與學生廣泛接觸和交流溝通,瞭解學情,今後在教學中應採取的對策。

四、本月取得的成果

通過學習《新課程標準》、《教學案例研究》豐富了理論知識和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應該如何設計課堂教學,課堂教學中,怎樣才能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怎樣才能使課堂教學實際中做到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

五、存在的問題

由於開心時間和校園網絡等問題,自己的課題研究有點滯後,在後面的課題研究中,應加快步伐,彌補不足,使研究能按時開展和完成。

六、努力方向

進一步加強對專業知識理論的學習,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向骨幹教師、教學能手多請教、多交流,以此來提升自己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水平,為自己的教育教學和課題研究做更充分的準備。

英語閲讀教學總結9

閲讀是英語教學中的重要環節,提高學生閲讀理解能力也一直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目標。閲讀理解是一種複雜的認知心理過程,它要求學生利用已經掌握的閲讀方法技能,領會作者通過語言符號表達的信息,從而達到與作者進行思想交流的目的。我在日常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分析影響閲讀理解的因素,並在此基礎上總結應對方法。

影響閲讀理解的因素很多,在這一認知活動中,學生的語言基儲學習方法、文化背景知識、閲讀習慣、智力水平、興趣愛好和個性特徵等都是影響閲讀理解的因素。語言知識包括詞彙、語法、語篇等不同層次,是理解語言的基矗要教給學生在閲讀時不能一個詞一個詞地理解,有效的閲讀,應該更多地關注關鍵詞和語意羣。背景知識是影響閲讀理解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學生的已有知識、經歷、概括能力、理解模式、情感、情緒以及其他種種非智力因素構成了學生的認知模式,這些因素相互影響,從而使學生在閲讀理解能力方面存在着差異。我們教師就要通過有效教學逐漸縮小這種差距,我在教學中總結出以下幾點體會:

一、教學中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閲讀習慣

傳統的教學模式一直把重點放在詞彙意義上,課文常常被看作是用來教給學生詞彙及其用法的,讀文章就是為了記住所有的單詞、詞組以及語法結構,結果學生形成了在閲讀中一個個詞、一句句話讀的習慣。這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閲讀效率,老師需要做的就是要改變這種狀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

首先,使學生不要過多地關注每個單詞的詞義,而是要引導學生識別意羣和關鍵信息。這樣,在閲讀中,他們才能讀得很快,更好地記住關鍵的信息。老師可以教學生練習劃分意羣或拿一些已經劃出意羣的短文給學生讀,關於基本句型的知識也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長難句中的重要信息。英語基本句型的知識在高中開始階段應教給學生,並在平時的教學中反覆強化鞏固,這是能夠準確分析理解長難句的基本前提,而近幾年的大學聯考題中長難句的增多越顯示出這一點的重要性。另外,長難句的分析也離不開主從複合句的相關知識。我們教師在課文教學中要多設置針對性較強的閲讀理解題幫助學生強化這種閲讀技巧,當然,一定量的詞彙是閲讀的前提,只有在掃清詞彙障礙的前提下才能講求方法和技巧,但只有詞彙短語句式的理解與記憶是遠遠不夠的。

其次,強化指示詞、連接詞的知識和練習也是必要的,這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句與句、句與篇的關係。教師必須想辦法讓學生了解到一篇文章是怎樣通過不同方式使眾多的句子以及多個段落構成一個完整的、有一定主題的篇章。掌握了這些,對大學聯考題中的段落大意、主旨大意題就會迎刃而解,也有利於做閲讀填空題,即七選五這類題,同時有利於學生們寫作水平的提高,一舉三得。

再次,語篇知識對閲讀的作用也不可忽視,老師應通過講授或練習教給學生常見的篇章結構和模式,平時教學中多練習寫綱要或縮寫,這是一個比較有效的方式。高中英語課本中有許多的對話形式的文章,多要求學生改寫也是一個不錯的途徑。

最後,學生應學會識別文章的功用即作者的寫作意圖,作者寫作此文章是為了描述、議論、勸説還是僅僅是為了娛樂?他是在擺事實還是發表個人看法?是直截了當地表明觀點還是通過正話反説或雙重否定等方式?所有這些問題對於理解都是很關鍵的。老師必須教給學生常用的標識符號以及怎樣通過各種暗示識別作者的意圖。

總之,老師應該通過各種手段改變學生拘泥於一詞一句的習慣,將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更高的語言層次上,學會從客觀上把握文章的意思。

二、教學中注重閲讀技巧的訓練

閲讀沒有固定的模式,需要依據不同的情況靈活變化,一個高水平的讀者能根據不同的閲讀目的調整自己的閲讀技巧和速度。一成不變的閲讀方法只會在很多時候浪費過多的時間,而且會由於是眉毛鬍子一把抓而抓不住真正重要的信息,久而久之學生也會失去閲讀的信心和興趣,導致無法有效提高閲讀理解能力。因此,老師有必要教給學生不同的閲讀方法和技巧,並引導學生靈活應用,運用不同的策略應對不同的文章。

常提到的閲讀方法有預讀、略讀、瀏覽、依上下文猜測、推測等等。教師不僅要教學生怎樣依據不同的閲讀目的或閲讀任務選擇不同的策略,而且要使學生自如地進行策略的切換和綜合運用。也要教給學生不同的文章使用不同的閲讀技巧,比如帶有小標題的文章的閲讀技巧在平時的教學中要灌輸給學生,因為我們的課本中有許多這樣的文章,這類文章也是大學聯考常見的文章之一。再比如閲讀細節題可用找關鍵詞法返回原文中找依據或答案本身。另外,理論要和實踐相結合,方法和技巧不能只是停頓在理論層次,要有大量的實踐,即多練習,尤其注重限時閲讀才能真正地運用一定的方法技巧提高閲讀理解能力。

三、閲讀教學中要把背景知識融入

背景知識在閲讀中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它可以由老師來灌輸,也可以通過閲讀材料本身給出。背景知識是一個複雜的概念,包含專業知識、社會文化知識等。因此,在教學中除了要介紹相關專業、文化知識以外,社會背景也不能忽視,因為閲讀中造成誤解的往往就是由於欠缺相關背景知識引起的。同時要求學生在平時要閲讀不同領域的書籍來拓寬知識面,多積累文化背景知識。在進行閲讀教學時,教師可在講課前為學生提供一些背景知識,增強學生的感性經驗。如高中課文中涉及中美文化交流所碰到的問題,圍繞着中國人和英美國家的人在訪友、道謝、恭維時的不同做法,談到美國人習慣於從小到大、從特殊到普遍的思維方式,如寫信就是一個例子。另外美國人個性獨立、不拘禮節、言談直率也是眾人皆知的,以及英國人的紳士風度等。學生頭腦中有了這些感性認識再理解相關文章就比較容易了。

四、教學中融入情感、社會等其它非智力因素

新課標要求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相互討論、相互競爭等,老師要在教學中適時鼓勵並組織小組活動,使學生在合作競爭的同時努力提高自己,與此同時,老師也有必要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自我調節。比如,告訴學生遇到生詞或難句時不要慌張,保持冷靜,也不要急着查字典,應該採取恰當的猜測、斷句、推斷等技巧來解決具體問題;同時也可以引導學生設定階段性的學習目標,記錄自己的學習成績,適時地從正反兩面鼓勵自己等等。

總之,教師在教學中注重閲讀訓練很重要,這對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閲讀效率有着積極的意義。老師的職責不僅僅是提供知識,而且是提供可供學生自己從文章中提取所需信息的策略和方法以及技巧。這就是“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道理,學生良好的閲讀習慣是可以培養的,有了良好的閲讀習慣,學生再能夠自如地運用各種方法和技巧,閲讀理解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提升。提高學生的英語閲讀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但只要堅持培養學生廣泛的閲讀興趣,在閲讀中不斷積累詞彙,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學生的英語閲讀能力就一定能夠得到提高。

英語閲讀教學總結10

一、瞭解和明確新課改的重點和閲讀教學的目的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英語教育規模不斷擴大,教育教學取得了顯著的成就。然而,英語教育的現狀尚不能適應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與時代發展的要求還存在差距。因此,新課改的重點是:要改變英語課程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彙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培養的傾向,強調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識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新的教學途徑,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

我國現行“九年制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對閲讀教學目的的要求主要有:

1.通過課本學習語言知識,瞭解中西方的語言文化差異,掌握一定的語言技能。語言技能是構成語言交際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聽、説、讀、寫各方面的技能以及綜合運用的能力。

2.獲取更多的信息,拓寬視野,逐步培養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創造能力。要求學生對英語學習表現出積極性和初步的自信心。能聽懂有關熟悉的話題的語段和簡短的故事。能就有關的話題交換信息,能參與簡單的角色扮演等活動。www.  英語課程的學習,既是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和實踐活動,逐步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過程,又是他們磨礪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視野、豐富生活經歷、開發思維能力、發展個性和提高人文素養的過程。

二、閲讀過程中的能力和技巧

在國中階段,閲讀能力包括:接受能力,解碼能力和創造能力。

接受能力:指了解課文提供的事實和創作意圖。閲讀首先是一個感覺的過程,作者通過語言符號來刺激讀者產生感知和理解,讀者對語言符號作出區別新的視覺反應,眼睛隨着符號移動,同時感知某些符號,產生一個單詞辨認過程。

解碼能力:指對課文內容,包括句子﹑詞語的理解。閲讀的關鍵在於理解,僅能辨認語言符號而不能理解是不夠的。

創造能力:運用作者提供的知識和觀點去解決問題,或在其觀點的基礎上提出新的觀點,發表新的看法。閲讀是語言與思維相互作用的過程,是一種語言交際的行為,是由閲讀者以書面符號線索為基礎重新建立意義的推理活動。

如果不具備接受能力和解碼能力,學生便無法對文章所提供的知識和觀點進行評價和運用,也就談不上創造能力的培養。

三、閲讀技巧

近兩年來,筆者對閲讀課的教學模式進行了積極地探究。其基本思路是:1、重視每個單元的topic。從話題入手,訓練學生的認知圖式。一是通過討論引導學生調用自己已有的認知圖式;二是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擴展自己的認知圖式。在此過程中,應該讓學生“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教師應避免頻頻糾正學生的語言錯誤,要將重點放在對學生思維的引導上來,有意將學生引入課文的話題。

2、每個單元中間的閲讀是教學的重點。培養閲讀素質應以語言知識為基礎,同時,文化背景知識也舉足輕重,因為在閲讀過程中,讀者不是被動獲取閲讀材料中的信息,而是運用已經具備的背景知識(包括已學過的語言知識和英語國家的文化),根據上下文去預測和理解意思。語篇知識是培養閲讀素質的重要手段。精讀與泛讀應相互結合。另外,完形填空、短文改錯、寫作等訓練是培養閲讀素質的必要補充。在每個單元的具體操作中,我們可以採用“討論—限時自讀—導讀—復讀—討論”的基本模式。

(1)討論。在對話及單元話題引導的基礎上,結合課文標題、圖片、配套的閲讀訓練,書後的完形填空等材料讓學生講行討論。這主要是為了使學生能及時調用其認知圖式,有利於其自上而下,由整體到一般地感知、理解課文。

(2)限時自讀。依據大綱規定的閲讀速度,在規定的時間內要求學生完成自讀,初步理解全文內容,對疑難問題做好記號。教師則準備一些檢測學生整體理解的問題或討論題。

(3)導讀。教師通過多種方式和途徑,着重訓練學生的速度、略讀等閲讀技巧,重視語篇的宏觀結構、作者的謀篇方法、體裁與風格、修辭手段、信息的分佈規律、主題段落、主題詞、語篇標記等等,引導學生抓住中心和關鍵,把握全文,理清思路,幫助學生掃清理解障礙,並提高閲讀能力。

(4)復讀。在這一階段,教師讓學生復讀全文,以檢查理解程度,提出疑難問題,鼓勵查閲詞典等工具書,以解決理解的障礙。導讀時尚未解決的問題,也可在這一階段解決。同時,教師也可適當講解一些語言要點。

(5)討論。在每一篇課文後,我們應儘可能安排一些開放式的討論題,以提升主題,並給學生一個真正進行主動交流的機會。學生討論過後再進行寫作,一是讓學生覺得這僅僅是重新組織自已已有的而已,覺得有話可寫;二是有利於學生創造性的學習。

3、重視課外閲讀,大量閲讀可以幫助學生擴大詞彙量,鞏固語言知識,豐富學生的認知圖式。教閲讀的最主要目的,還是為了讓學生學會閲讀。如果能處理好課外閲讀,則可以形成一種“良性循環”。閲讀是一種技能,雖然可以通過培訓學習一些技巧,但要真正獲得技能,畢竟是要通過大量的課外閲讀來完成的。

四、教學策略

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是語言教學的真正目的,因為學習語言的真正目的就是為了交流。閲讀一篇文章不是單純為解決某個語言或是回答幾個問題而進行的,最終目的是為利用所獲取的信息知識進行交流,這種交流不是被動地掌握語言形式或語言結構,而是有交際願望和交際目的的。為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達到交際的目的,我們在閲讀教學中可採用以下方法:

1.視圖複述這是國中英語閲讀的基本要求,即讓學生結合簡筆畫或掛圖,根據關鍵詞﹑句,用自己的話把文章的主要情節和內容簡明扼要地表達出來。有時教師也可以也反過來用:讓學生根據內容畫出簡筆畫,並把自己的畫描述出來。

2.分角色表演這個可以視閲讀內容而定,也就是讓學生將文章內容改編成對話形式,加上動作表演出來,讓學生有親臨現場的感覺。

3.創新思維讓學生大膽自行發展文章或讓學生髮散思維與文章有關的問題。這就要求老師在備課的同時,要提前給學生設計一個經典的話題。“不怕想不到,就怕做不到”。只要給學生充分的空間去想象,他們就能根據所學的知識信息,將自己的觀點表述出來。

4.閲讀後的書寫鞏固

心理學家認為書寫是大腦神經和手部肌肉相結合的一種運動,可以進一步鞏固已獲取的語言信息知識,這對學生的記憶訓練﹑思維訓練都有很大的幫助。老師可以根據文章內容,把語言形式和語言意義相結合起來,靈活設計筆頭練習,可以是對話填空,可以是聽寫填空,也可以是根據首字母完成單詞填空。

總之,在閲讀教學過程中,學生應始終是學習的主體,而教師則只扮演一個導演的角色。教師有效地引導是必要的前提和基礎,學生的理解是保證,學生運用能力是關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是昇華。只有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提高課堂效率和質量,真正達到閲讀教學的目的。

標籤:閲讀教學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