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彙編15篇)

校園3.68K

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需要寫一篇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在寫觀後感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彙編15篇)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

真誠是藝術的第一要義,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自己相信才能説服別人。

這幾天,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火了,不僅吸引無數觀眾深夜守候,垂涎不止,更讓許多人流下感動的淚水。本來,無論從選題還是從播出時間來看,《舌尖上的中國》都只能算是熒屏上的“弱者”。它出乎意外地走紅熒屏,卻帶給我們超越美食的思考。

哲學家費爾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東西。“從一開始,《舌尖上的中國》就不只是一部關於吃的紀錄片。“看着筍挖出來,火腿吊起來,漁網裏閃閃發亮,揭開蒸籠白花花、冒着蒸汽的饅頭,拉麪摔打在案板上的脆響……都讓人激動得落淚。多可愛的中國。”從舌尖上的中國,到味蕾中的故鄉,影片所展示的厚重感,體現了該片的獨特性——通過美食這個窗口更多地看到中國人、人和食物的關係、人和社會的關係。

看這部充滿温情的紀錄片,有人想起了小時候“媽媽的味道”,有人體會到了“粒粒皆辛苦”的不易,也有人昇華到了“愛國主義”的境界,還有人上升到了“文化輸出”的高度……一部作品為何能在不經意間獲得超越話題的巨大影響?

“不是空洞地宣揚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從美食背後的製作工藝和生產過程入手,配合平常百姓的生活,在情感上引起共鳴。”一位網友的評價,指出了該片的成功所在:真誠的態度,真實的力量。反觀當下許多作品,高投入、高科技、大場面……什麼都不缺,卻惟獨少了真實。什麼都盡心盡力,卻惟獨沒有真誠。

有一個不太悦耳的説法:美國人喜歡拍科幻片是因為找不到歷史,中國人喜歡拍穿越劇是因為不展望未來。這樣的武斷結論值得商榷,但它提出的問題卻發人深省。如果滿足於閉門造車,沒有對現實的觀照,或者只關注少數人錦衣玉食的奢靡,卻無視普通人豐衣足食的願望,不管是穿越歷史,還是暢想未來,都不可能有打動人心的力量。

文化體制改革正在深入推進。轉型的挑戰、創新的壓力,考驗着每一個文化從業者。然而,有一些人依然故我,在陳舊空洞的説辭中打轉。有一些人以種種束縛為由,在改革創新中趑趄不前;也有一些人在遭遇批評質疑時,歸咎於觀眾的“審美取向”和論者的“外行身份”。作為商業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告訴我們,即便是“愛國主義”的宏大主題,也可以充滿細節與温情;即便是對外傳播中國形象,也應該展示普通中國人的喜怒哀樂;即便是純粹的商業類節目,也可以實現藝術與經濟的雙贏。

“帶着對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這個紀錄片。”導演陳曉卿這句話令人印象深刻。真誠是藝術的第一要義,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自己相信才能説服別人,這是該片走紅的“祕訣”,也是每個文化創作者應該深思的問題。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2

美味珍饈不僅出現在高檔飯店,也擺在每一箇中國人家中的飯桌上。在本週五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第四集中就為大家講述了家常菜的魅力,惹得許多網友都十分懷念媽媽的味道,這也正好和將要到來的母親節相呼應。除了關注美食之外,美女也是網友們關心的重點。據悉,本集導演是一位靚麗的妹子。作為《舌尖2》年紀最小的導演,胡博(胡蘿蔔)可謂女漢子與萌妹子的完美結合。拍片時,她是阿童木,勇往直前、鋭不可當;生活裏,又是小丸子,活潑可愛、笑料頻出。

家常菜,在每日的煎炒烹煮中,藴藏着中國人最平實質樸的生活期許與處世之道。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第4集《家常》,將走進一户户平凡人家,與他們一同品味日常生活中的人間百味。其實,真正的美食存在於我們生活之中,《舌尖上的中國》就很好的詮釋了這一點。不論是《時節》中的新疆“瑪仁糖”、手抓飯還是吳江七都醃桂花無不都是我們平常百姓的家庭食物。《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展示了製作各地美食的技藝以及製作過程,還有老百姓們的生活,在觀眾心中引起了美妙的共鳴,這也是《舌尖上的中國》受歡迎的原因之一。

陳曉卿説:“正如紀錄片文案中寫的那樣,‘當今的中國,每座城市外表都很接近。唯有飲食習慣,能成為區別於其他地方的標籤。’城市變得極為相似,唯一的不同就是樓宇森林之間烹飪的食物和空氣中食物的香氣。”食物不只是食物,食物是故鄉的密碼,食物的味道、食物製作的程序,和方言、地理性格、禮儀一樣,是我們隨身攜帶的、小規模的故鄉。就像作家林東林説的:“八大菜系中的每一種,都是對我們飢餓感的一種深層滿足,在吃飽的基本屬性之外,還有味道的滿足、地理的滿足、空間的滿足、心理的滿足和文化的滿足。地道的‘八大菜系’,不但食材、水和作料要取自當地,就連生火的柴火也要是當地的,廚師也要是當地的,唯此才能結合當地的地氣和人氣,彌補多重層次的飢餓。”

第一季中,麪食那一集,伴隨着陝北老農近乎無爭生活的,是窯洞窗前的陽光裏,一聲慵懶的貓叫;豆類那一集,米豆腐作坊的姐妹,在鏡頭前相擁而笑。到了第二季,養蜂人千萬裏遷徙,為的竟是這種生活“比較自由”。從廣州流水線上,為了收玉米和修繕房屋,返回貴州老家的苗族婦女,重新換上苗裝,一絲不苟地用繁瑣程序製作飯食。而在這一集結束的時候,他們深深凝視鏡頭,或微笑,或肅穆,像是北野武電影裏出現過的場面:人們凝視鏡頭,似乎要把一生交託出去。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3

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自己相信才能説服別人。

這幾天,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火了,不僅吸引無數觀眾深夜守候,垂涎不止,更讓許多人流下感動的淚水。

本來,無論從選題還是從播出時間來看,《舌尖上的中國》都只能算是熒屏上的“弱者”。它出乎意外地走紅熒屏,帶給我們超越美食的思考。

哲學家費爾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東西。從一開始,《舌尖上的中國》就不只是一部關於吃的紀錄片。“看着筍挖出來,火腿吊起來,漁網裏閃閃發亮,揭開蒸籠白花花、冒着蒸汽的饅頭,拉麪摔打在案板上的脆響……都讓人激動得落淚。多可愛的中國。”從舌尖上的中國,到味蕾中的故鄉,影片所展示的厚重感,體現了該片的獨特性——“通過美食這個窗口更多地看到中國人、人和食物的關係、人和社會的關係”。

看這部充滿温情的紀錄片,有人想起了小時候“媽媽的味道”,觀後感有人體會到了“粒粒皆辛苦”的不易,也有人昇華到了“愛國主義”的境界,還有人上升到了“文化輸出”的高度……一部作品為何能在不經意間獲得超越話題的巨大影響?

“不是空洞地宣揚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從美食背後的製作工藝和生產過程入手,配合平常百姓的生活,在情感上引起共鳴。”一位網友的評價,指出了該片的成功所在:真誠的態度,真實的力量。反觀當下許多作品,高投入、高科技、大場面……什麼都不缺,卻惟獨少了真實;什麼都盡心盡力,卻惟獨沒有真誠。

文化體制改革正在深入推進。轉型的挑戰、創新的壓力,考驗着每一個文化從業者。然而,有一些人依然故我,在陳舊空洞的説辭中打轉;有一些人以種種束縛為由,在改革創新中趑趄不前;也有一些人在遭遇批評質疑時,歸咎於觀眾的“審美取向”和論者的“外行身份”……作為商業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告訴我們,即便是“愛國主義”的宏大主題,也可以充滿細節與温情;即便是對外傳播中國形象,也應該展示普通中國人的喜怒哀樂;即便是純粹的商業類節目,也可以實現藝術與經濟的雙贏。

“帶着對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這個紀錄片”。導演陳曉卿這句話令人印象深刻。真誠是藝術的第一要義,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自己相信才能説服別人,這是該片走紅的“祕訣”,也是每個文化創作者應該深思的問題。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4

最近這幾周在寢室觀看《舌尖上的中國》每一集看完後都有不同的感受。因為這部紀錄片,記錄着美食以及每到菜品身後的故事。其實,《舌尖上的中國》記錄的都是些生活裏常見的美食,它彙集了大江南北的美食,表面上描述一個個食物,實際上在表達的是美食背後的故事——辛勤勞作的人們。每看一次,我就會有一種垂涎三尺的感覺,即使我吃不到美味,哪怕找些東西來填飽肚子,都會有一種滿滿的幸福感,美食對於人的誘惑是非常的大的,我相信這些感受也並不是我一個人的,而是所有觀看過這部美食紀錄片的人的感受,或許正因為這極大的誘惑,才會讓這部紀錄片火遍大江南北。

每一集都有着獨特的名字,每個名字都是有着幾個具體的故事來支撐的,每一個故事也都是以一個家庭來進行描述的,首尾呼應,將每一集都做到了最好的闡釋。在這每一集中,都會有幾個令人感到的故事,在這裏,要表現的就是隱藏在食物身後的人文關懷。從雲南的鹿茸到浙江的冬筍,從南方的水磨年糕到北方的麪條,從發酵的腐乳到醃製的臘肉,不得不説,這部美食片是我國大江南北的美食的縮影,它將差異的地域和多樣的美食協調般的組合在一起,不僅讓人們領略到不同食材在採集與加工中的獨特的魅力,也讓人們領略到了隱藏在食物身後的人文關懷。故事中的每一位平凡主人公在日常生活的片段中,真實地向大家講述了食材最返璞歸真的做法,同時也折射出了當地人們的生活環境和習俗,表達了對平凡老百姓的關注和尊重。

《舌尖上的中國》在端上視覺饕餮盛宴的同時,更記錄了中國千年沉澱下來的文化,以及一菜一羹背後的人情温暖。這一部紀錄片取代多部熱播電視劇,成為熱點話題。該劇被譽為“吃貨必追劇”最大原因,莫過於它在讓觀眾們“一解眼饞”的同時也隨着電視機的鏡頭走遍中國各地,踏上了尋找讓中國人為之幸福且引以為傲的美食之旅。這部紀錄片不僅在娛樂性上做得很成功,更加富有現實意義。“它把美食當做文化來寫,不僅僅停留在‘吃’這一表面現象上,更多的是揭示這方水土、這方人情,把它引申到文化傳承的意義上來。”所探討的問題並不只是“吃”這麼簡單,從傳統勞作到食物創新,生活的艱辛和幾代人的智慧結晶,中國人“吃”的傳承和變化已經逐漸凸顯出它特有的國人氣質。

帶着對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這個紀錄片”。導演陳曉卿這句話令人印象深刻。真誠是藝術的第一要義,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自己相信才能説服別人,這是該片走紅的“祕訣”,也是每個文化創作者應該深思的問題。

真誠是藝術的第一要義,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自己相信才能説服別人。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5

舌尖上的中國,我認為最吸引人的,不是他告訴了你什麼好吃,而是告訴你,怎麼吃,和誰吃,在哪裏吃,應該用什麼樣的心情吃。我不希望我是為數不多的,看舌尖上的中國看哭的人,不是為了吃不到的美味,而是為了他的那一句家鄉味。

舌尖上的中國的文案一直很棒,你難以想象的動人,頑固,竟然都可以成為味道的形容詞,我們這才不止一次的覺得,原來,味覺也是情的來源。加上背景永遠“勾人”的`男聲,畫面的質感和清晰度是一如第一季,給人身臨其境和心曠神怡的曼妙感受。所謂生活,除了柴米油鹽,全都是人情世故。所以當看到為生計奔波,遠走他鄉的國人的時候,誰沒有那麼一刻把自己帶入了進去,誰沒有設身處地的想想,然後鼻尖一酸?

舌尖的成功遠遠不止是吃那麼簡單。這部超脱了紀錄片意義的紀錄片實在是給人了大於更實際的現實的震撼。雖然你知道這是擺拍,但是你能感受到每一張淳樸的臉上的每一絲感情,都是不摻假的真實。偶爾的背景音還是在不斷的提醒着我們,中國的現狀,雖然傷感,可是越是這樣,傳遞出的人文關懷也就越加的濃烈,不同於那些新聞裏的,法制頻道里的唸白,人們在這種打開心靈和感官,專注於感受的時候,傳遞出的這樣的情懷,這樣的信息,才更加被人接受,更加讓人印象深刻,也更容易勾起人們的惻隱之心。

“爸爸,你太厲害了。”

“當爸爸的很能幹的。”

“無論腳步走多遠,在人的腦海中,只有故鄉的味道,熟悉而頑固,它就像一個味覺定位系統,一頭鎖定了千里之外的異地另一頭則永遠牽絆着記憶深處的故鄉。”

“這是鉅變的中國,人和食物比任何時候走得更快,無論他們的腳步怎樣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歡,來得有多麼不由自主,總有一種味道,以其獨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們,認清明天的方向,不忘,昨日的來處。”

舌尖上的中國給了我異樣的感動,不管腳步有多遠,心永遠都朝着故鄉的方向,不管生活有多難,都要記得一種永恆的感動,家,是最最温馨的港灣。

我不是個合格的吃貨,不然就不會美食當前還有時間拿着手帕紙流淚。但是我是個有感情的文藝的吃貨,所以,舌尖就是這樣的,在每一個抑揚頓挫的聲調之間,把不僅僅是如何吃,更加是對於中國的熱愛,對於社會的關愛嗎,對於家鄉的思念,全部勾引出來,讓你欲罷不能,又沉醉其間。

所謂的根正苗紅,若是做到這樣,倒也真真是,不負恩澤。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6

今天老師花兩節課的時間,讓我們看了兩集舌尖上的中國。它不僅給了我們視覺上的衝擊,也給了我們靈魂上的衝擊!最開始看是是陶醉於那誘人的食物當中,接着看下來是欽佩與勞動人民的不是當中,最後是感歎於中華五千年的飲食文化當中!

在看第一集的時候,看着那些誘人的食物,不得不勾起我們的興趣認真的去傾聽每道食物的神奇與誘人之處。在此片當中,它都有詳細的介紹,每道食物的具體做法,它的講述也是蠢蠢欲動。讓我們邊看邊驚歎,甚至還留着口水。在觀看那些美食的同時,那些樸實的勞動人民的勤勞與智慧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通過觀看這部片子,我瞭解到每一道美食都伴隨着辛勤的汗水。就像春筍的挖掘,那些有經驗的勞動人民就知道在什麼時候挖的春筍最鮮嫩可口,知道什麼地方可以挖出春筍,挖出春筍後又該如何的保護好那些竹子的根系。知道挖出的春筍該如何保存。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的辛勤勞作,才出現了世界上各種各樣的美食。正是因為他們勤勞的智慧,才能使得每一道食物完美的呈現在我們眼前,我由衷的佩服他們!

當然,在這部片中,我也感歎中華民族五千年悠久的飲食文化。就像那些傳統的習俗,在除夕晚上,北方人喜歡自己做饅頭,包餃子吃。通過自己的手工製作,做出可口的食物。這樣的習俗一代接一代的傳下來,雖説,在當今這個機械化的社會,自己親手和麪蒸饅頭、包餃子的人越來越少,但是還是有人傳承下來了,在這裏我也希望不要讓這種文化消失,有着更多的人可以傳承這種習俗。繁衍中華民族的悠久文化。

在片中我也看到了,勞動人民的艱辛,他們為了生活,為了讓孩子上學,不得不離開自己的家,用自己的體力換取一些錢。就像片中的挖藕兄弟,每年九月,他們都會來到湖北的嘉魚縣挖取大自然所賦予我們的一種長在水裏的美食——藕。説到這裏,我們也可以看到大自然對於我們人類的厚愛,我也希望作為人類的我們不要鼠目寸光,肆意的虐取!從他們兄弟兩上看到了他們的艱辛勞作與樸實。他們説在大街上看到藕,就有一種親切感,就感覺那些藕是通過自己的雙手挖出來的!由此可見,他們是多麼質樸的人,如今的我們在餐桌上隨處可見藕,卻不知道這些藕的背後有着多少故事,流了多少勞動人民的汗水。當我們在享受餐桌上的每一道美食上,我們都要想到那些勤勞的勞動人民,感謝他們的雙手,讓我們享受如此美味的佳餚!

雖説還只看了兩集,但是這兩集卻讓我受益匪淺!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7

中國有着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同時,豐富複雜的地理環境也成就了中國豐富多彩的飲食文化,多種多樣的食物原材料造就了各地區各具特色的美食,我們把它叫做大自然的饋贈。然而中國人也學會了用自己的雙手勞動換取這饋贈,他們遵循着大自然的規律,打撈,採摘,挖掘,在收穫的同時也埋藏着新生,用這樣的方式迎接着下一輪的饋贈。懷着對大自然的感激,懷着對大自然的憧憬以及對大自然的無線依戀……

《舌尖上的中國》這部紀錄片以“大自然的饋贈”“主食的故事”“轉化的靈感”“時間的味道”“廚房的祕密”“五味的調和”“我們的田野”七個專題全方位的將中國文化與中國飲食結合在一起,使得兩者合二為一,使人獲益匪淺。

然而,其中猶使我印象深刻的便是中國人對食材的靈感,創造與改進。用牛奶做成奶豆腐,配上醇香的奶豆腐,喝上一口,彷彿聽見了遠方草原上的悠長粗獷的牧歌。

就連原來簡單到極致的食材,豆腐,讓我驚訝的是,那份清寡竟然也是一種境界,一種氣質……古人稱讚豆腐有“和德”,吃豆腐的人能安於清貧,做豆腐的人也懂得“順其自然”。這讓我重新認識了豆腐這種食物,也讓我懂得了什麼叫真正的恬靜與寡慾。進而,人們從豆腐中又衍生出毛豆腐,油豆皮等等美味的食物。這便是轉化的智慧。

然而,食物的美味從某一程度上講也是時間的作品,時間是食物的摯友,時間也是食物死敵。可是智慧的人們創造出風乾,醃臘,糟醉和煙燻這樣的方法,讓鮮食相比更加有風味的美味。它們便是時間的產物。然而,我從中也學到了中華民族對世道人心的一種感悟。我想時間的味道也是人情的味道,這些味道與故鄉,親情,堅忍深深融合在一起,紀錄片中的一句話覺得説的特別好:“才下舌尖,又上心尖,讓我們分不清哪一種是滋味,哪一種是情懷。”

廚房是創造美食奇蹟的載體,沒有人會想到各種或精緻,或樸素,或鹹,或淡,或酸或辣的食物都是從那一方小小的隔間裏製作出來。然而,這樣的藝術品並不僅僅是調料食材的簡單搭配,而是製作者內心情感的宣泄與對用餐者的深深祝福吧。然而我也想用紀錄片本集結尾當做這段的結尾:“廚房的祕密,表面上是水與火的藝術,説穿了,無非是天地萬物之間的和諧關係。因為土地的無私給予,因為人類對美食的共同熱愛,所以廚房的終極祕密就是——沒有祕密……”

人與食物,人與文化,其實就是一個大整體,人依靠食物獲取身體上的康健,依靠文化獲取精神上的康健,而食物呢?又依靠着人的創造力煥發出極致的價值,文化靠着人的傳承一直經久不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得不説,二者中和起來真正形成了一個國家的質感與內涵,也使一個國家真正做到了內外兼修。這應該就是《舌尖上的中國》這部紀錄片所想達到真正效果吧!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8

央視紀錄片頻道的美食節目《舌尖上的中國》最近十分火。我一口氣將七集全部看完,還意猶味盡。這檔節目確實做得非常成功,很好看,打破了傳統意義上的紀錄片模式,整部片子唯美真實,充滿了人情味,讓觀眾看到了久違的人們對大自然饋贈的珍惜和情感,攝影更是此部片子的一大特色。

《舌尖上的中國》在呈現各色美食之外,展示的是人和食物的關係、人和自然的關係、人和社會的關係,是普通中國人的人生百味,所謂“天人合一”,在這裏也能完美體現。誠意麪對食物,精心烹飪,然後有感情地把菜端上桌子,給心愛的人,這是廚房和美食的祕密。一位澳門76歲老阿婆和老伴兒做了50年蝦醬,老伴兒去世了,老阿婆自己默默製作蝦醬,食物裏滿是對老伴兒的懷念。其實,這就是節目想告訴我們的,有感情的東西才是美食。

每一道美食背後,都包含着古老的文化傳統和關於食物樸素而精彩的故事,通過美食讓更多的人瞭解中國傳統文化和悠久的歷史。中國人熱愛美食,是源於對生活的熱愛。

該片的總導演陳曉卿,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項目運營部主任,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美食專欄作家。1965年生於安徽靈璧,中央電視台高級編輯,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主修攝影,同年被推薦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攝影美學,畢業後進入中央電視台。他的美食理念:“美食不是技術,絕對來自民間”,做紀錄片的理念:“擺事實,不講道理”。

看完了陳曉卿的資料,對於此片在攝影上的成就也就有了完美的答案——只有具備極高美學修養和熱愛生活的導演才能做出如此專業的片子。陳曉卿説一部好看的片子決定於題材、預算和創作者,三者缺一不可。此部片子的題材關於“吃”,與所有人息息相關,必然會受到關注。一個好的製作團隊更是這部片子成功的關鍵所在,所謂天時地利人和然也。這樣想來,《舌尖上的中國》能出自這樣的團隊之手也是理所應當的。

“吃”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舌尖上的中國》給我們詮釋了一個精彩的美食世界。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還有許多方面,希望有更多更廣的傳統題材展現在觀眾面前,諸如:歷史、自然地理、旅遊、文化、宗教禮儀、文房書畫、收藏等等,希冀中國未來能湧現出更多優秀的導演和專業的團隊,帶給國人更加好看的作品,摒棄商業利益,更多地傳承和發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和風土人情,不僅可以愉悦我們的眼球,更能淨化和感染我們的精神和心靈,讓我們感恩於祖先並且熱愛養育我們的這片土地。

相信只有這樣的節目才純淨、質樸、感動,才更有生命力,為觀眾所喜愛。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9

“每一寸土地都不能交給別人,誰知道那上面能長出啥好吃的。”

雖然有些玩笑的成分在內,但是卻直白地體現了中國的飲食文化。

俗話説,民以食為天。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有一個傳統的飲食文明與其它文明共同在歷史中輪迴。在東方一個擁有悠久文明歷史的國度,那裏有令人垂涎的山珍,那裏有令人迴腸的美味,無時不刻的觸動着億萬人的神經和味蕾。

在觀看《舌尖上的中國》過程中,彈幕時不時飄過遠在大洋彼岸正在留學他國的學生對故鄉的思念故鄉的食物最能代表故鄉,也最寄託了遊子的思念。介紹一些菜系時,也總有“這是我家鄉菜”之類的話,盛滿了對故鄉的驕傲與自豪。幾千年來,中國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遼闊的地域也帶來了各地飲食的差異。但即使差異再大,飲食中也有家的味道,故鄉的味道。我想,很多人看舌尖上的中國,不僅僅是因為它激起的口水使我們興奮,也因為從各地的飲食中我們“看”到了家裏的味道。

越是彌足珍貴的美味,外表看上去,往往越是平常無奇,從來也是如此。極致的美食只留給最勤勞的人們,只要對自然懷着不變的信任和尊重,每一家人,都會獲得甘甜的回報。有一千雙手,就有一千種味道,中國烹飪,無比神祕,難以複製,從深山到鬧市。廚房裏沒有祕密,注滿了愛的就是珍貴佳餚。

哲學家費爾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東西。《舌尖上的中國》也不只是一部關於吃的紀錄片。

“看着筍挖出來,火腿吊起來,漁網裏閃閃發亮,揭開蒸籠白花花、冒着蒸汽的饅頭,拉麪摔打在案板上的脆響……都讓人激動得落淚。多可愛的中國。”從舌尖上的中國,到味蕾中的故鄉,影片所展示的厚重感,體現了該片的獨特性——“通過美食這個窗口更多地看到中國人、人和食物的關係、人和社會的關係”。

中國人講吃,不僅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飢,它往往藴含着國人認識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吃的文化早已經超越了“吃”本身,獲得了更為深刻的社會意義。正因為此,中國的飲食文化也代表了一部分中國傳統文化。

每個平凡的人,都在某個瞬間,參與創造了舌尖上的非凡史詩。祖先的智慧,心覺和領悟,美味的每一個瞬間,無不用心創造,代代傳承。從手到口,從口到心,中國人延續着對人生特有的感知。

看着每一集結束時那些可愛的人自然而又真切的笑容時,才真正感受到中國人的偉大和智慧,融入了飲食,融入了心。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0

《舌尖上的中國》為中國中央電視台播出的美食類紀錄片,主要內容為中國各地的美食生態。通過對中華美食的多個側面,來展現食物給中國人生活帶來的儀式、倫理等方面的文化;見識中國特色食材以及與食物相關、構成中國美食特有氣質的一系列元素;瞭解中華飲食文化的精緻和源遠流長。

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著名紀錄片學者張同道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説,這部片子之所以火爆,首先在於其選材具有高度的大眾性,所謂“食色性也”,不分階層、不分民族、不分年齡的人們都離不開食物,所以它能獲得最廣泛的認同,也就有了最廣泛的觀眾基礎。但是該紀錄片從文化角度探討了“吃”並不簡單,從傳統勞作到食物創新,生活的艱辛和幾代人的智慧結晶,中國人“吃”的傳承和變化已經逐漸凸顯出它特有的國人氣質。另外,《舌尖上的中國》也是對中國勞動人民的頌歌,它所展現的是手工挖蓮藕、兩小時採竹筍、全中國只剩5人繼承的高蹺式捕魚,70多歲吉林“魚把頭”、賣黃饃饃的陝北老漢、陪外婆製作年糕的浙江慈城小姑娘等等。它當中並無美食大賽等等,而是講述了一道道美食製作中的傳統精良的手工藝,來歌頌勞動者的智慧與勤勞。

“鄉愁”是中國人固有的情懷,記憶會消退但味道卻永遠在味蕾中存留。食物,對中國人而言並不僅僅是填飽肚子的作用,而是對鄉愁的一種留戀與執着,媽媽的味道是任何美食都代替不了的,而媽媽做的飯本身就是美食。它所講述的美食,就像是發生在我們每個人身上的真真切切的故事,每年年末春初的匆匆腳步,父母為我們烹飪時的滴滴講解,還有一頓頓在不同地點時間和不同的人一起品味的三餐,這些已經不是美食,這些就是我們的生活。而如今因為在外流浪的人太多,這片子用最常見的東西勾起了人對於故鄉風物,親人朋友的回憶。片中的食物並不是吸引人的最關鍵點,重要的在於片中平淡的小事,平實的小人物,不浮華,不虛榮,不張揚,沒有一般商業片的噱頭和造勢,只有人與人之間持久存在的愛和尊重。

相比較生活節奏較快的大城市,《舌尖上的中國》所選取的素材一般都是農村的傳統美食,我們也能從中發現城市和農村生活的差異。它通過美食這個角度也是對農村生活現狀的一些展現,農村生活的慢節奏、人情味與世代傳承下來的智慧,都是中國人的財富,激起了中國人固有的文化情懷,體現了中國崛起中的某種文化自覺,它會讓世界改變對中國文化的觀察角度,凸顯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舌尖上的中國》中的美食只是一個開口,它所展現的並不僅僅是中國的美食文化,它向我們呈現的是中國普通家庭的日常、中國對自然的敬重、中國人的智慧結晶以及更深層次的文化內涵。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1

其實每看完一集後,靜心回想一下內容,總會羞愧難當。“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從小就會背誦,但是不經歷田頭勞作的辛苦,怕是永遠不能理解這句話的含義。影片最起碼告訴了我們在今後吃飯的時候一定要懷有一顆敬畏之心。在你品嚐鮑魚等海味的時候,要知道潛水員的工作之危險,在吃藕的時候也要想到那挖藕人的辛苦,在吃魚的時候也要明白這可能是漁民苦苦等待數月的一次運氣的成果。

其實能夠有和自然接觸的生活經歷是幸福的。小的時候,爸爸總是要我去農村住段時間體驗生活,那個時候不懂什麼是生活,誤把電視,乾淨的廁所和沒有蚊蟲的夜晚當成美麗的生活。幼小的年紀即被這些現代化的東西俘虜了,更可憐的是把這種俘虜還當作是一種享受。現在明白了爸爸當初的良苦用心,可是為時已晚,我這樣一個沒有多少在農村童年生活的人註定是一種不健全的人生。爸爸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從農村長大的他深深地明白那齊腿根深的泥土意味着什麼。

我們這代人,最起碼像我這樣的人是無法挽回了,可是我們的下一代呢,他們連一個叫他們去農村體驗生活的爸爸都沒有啊。我們出生在高樓間,不知道鄰里的熱情,也不知道泥土的芬芳,不懂得協作的精神,更不明白取捨的智慧。佔有的慾望充斥着我們的大腦,自私的念頭無時無刻不在摧殘我們的心靈,我們還能有父輩那種背朝黃天面朝土的質樸嗎,我們還可以有收穫的喜悦和感恩的心嗎。想起了普利策克獎得主王澍提出的質疑“再過二十年,我們還能叫我們自己中國人嗎,我們周圍的一切都不是中國的。”是啊,我們甚至拋棄了養育我們千年的土地。鋼鐵怪獸的牢籠裏的你我甚至已全然沒有勇氣去找尋我們自己本來的面貌。

一個懷揣設計大師夢想的我還在學生階段,但是不得不去思考這個問題並嘗試去尋找答案。

全劇的結尾説的好:“無論埋頭種田,還是低頭吃飯,他們總不會忘記抬頭看一看天。”看着每一集結束時那些可愛的人自然而又真切的笑容時,才真正感受到中國人的偉大和智慧。苦難是一種磨練,是上蒼的饋贈,而收穫更是一種喜悦,是自然的禮物。

最後一集的張桂春留給我很深的印象,他似乎提供了一種答案。生活在高樓大廈中我們真的就不能重新拾回自我的本真了嗎。自然總是無私的,只要你願意投入她的懷抱,他必然會敞開她的胸懷給你最温暖的擁抱。

我又想起了我以前寫過的一句話:“如果説土地是母親的話,那麼中華民族就是集體戀母的民族,男性堅強的外殼裏是一顆温柔而善良的心。”我們的血脈裏流淌着這樣性格,只要我們願意去拾回,就會有屬於我們的明天。哀莫大於心死,我激勵自己前行。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2

在吊足人們胃口之後,CCTV於上週五終於開始播出《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我因為有事沒趕上首播,今天有點閒暇就迫不及待地在騰訊視頻補看。第一集《腳步》里人物、故事和美食都來自農村和底層老百姓,編劇為什麼這樣選擇,一種可能因為編劇來自農村有強烈的鄉下情節,也可能是因為比較偏愛不經繁複處理簡單加工的的食材本初味道,不過這只是我的猜想,也許後面幾集中會有變化。故曰:名曰中國,實則故鄉!

舌尖上的中國這麼受觀眾歡迎,在我看來,不僅僅是因為其中的美食美景,更多是因為那些美食是人們記憶中的故鄉的味道,以及伴隨故鄉味道的親情故事,惹起人們對故鄉的無限眷戀之情。該片就是抓住這一點在撩撥着遠離故土的觀眾的離情,撫慰着他們的別緒,讓人慾罷不能。甚至有人誇張地説是:一邊流口水,一邊流眼淚。故曰:名曰舌尖,實至心頭!

不管怎樣,這一集電視片中還是讓我們看到農夫、麥客、漁民和養蜂人的辛苦勤勞和樸實無華,農民工和留守兒童分別時的酸楚和遠離後思念,具有遠超出美食之外的寓意。趕場為主顧割麥的麥客們,因為收割機械的競爭也許會成為最後一撥職業割麥人,這個古老的行業逐漸會退出歷史舞台。在機械競爭面前失去賴以掙錢養家餬口的工作機會,雖然有些許的悲涼,但也是無可奈何之事。這些都是在歌舞昇平的春晚類節目裏不大能看得到的。故曰:名曰美食,實關民生!

第一集中印象比較深的另一個情節是,養蜂人老譚的妻子在他們星夜轉場到下一個放蜂地的時候不無感概地説:“養蜂的樂趣就在於自由,不受人約束,我們就是享受這點自由。”。養蜂人工作的餐風露宿和遷徙辛苦是不言而喻的,但四處漂泊的自由自在這一點卻又讓人心生羨慕而心馳神往。除了少數生活中的幸運兒,安逸舒適和自由自在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只有根據個人的需要和偏愛而取捨和選擇了。

該片的總導演陳曉卿説:我們正經歷太多的歡樂與痛苦,但中國人能苦中作樂,把喜悦通過美食呈現。我們在關注生存的同時,更注重人們對生活的熱愛。”中國有句古諺:民以食為天。當人們衣食無憂之後,下一個目標就是對自我意識和自由選擇的追求。“無自由,毋寧死”的聲音曾經震耳發聵,生存和自由,同樣重要,不過最好是由此及彼的和平漸進關係,正處於這個轉變過程中的中國現在可以説是亂象環生,不過人們珍視自由、追求夢想的一天也不會太遠了。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3

憑着各大網站和網友們的強勢推薦,我也觀看了《舌尖上的中國》這部極具美感的紀錄片。伴隨着色澤圓潤的畫面,一段段故事也隨着鏡頭偏轉娓娓道來。倘若不看標題,你些許會認為這是一檔旅遊節目,美麗的山川,充滿人文氣息的旁白,無知無覺中便將你引向寬廣中國的某個細微之地,大美山川,一方水土下造就的子民,以他們獨特的方式與自然結合,為了生存與天相爭,同樣也是為了生存他們竭力保護這片土地、菏澤、山川。

這是一部人文氣息十分濃厚的紀錄片,這也使它區別於傳統飲食節目快餐文化。影片把觀眾帶入一種經驗的體驗,結合民風俗韻,或是上山採摘、下河捕魚亦或大海遠行。記錄的是一種最純碎的生存狀態,取食材之出處,經過經驗的加工,讓每道野味見證大自然與人類最親密的接觸。

這同樣也是一部馥郁濃香的自然哲學饕餮,你會體味到在不同環境中,人們如何學會適應自然,廣闊天地間,工業文明的轟鳴突然銷聲匿跡,最原始的人力勞作才賦予這些勞作者生的希望。反思現代社會的急功近利、浮躁喧譁,我們本以為脱離了那看似骯髒的土地,便容易產生一種妄念,正是這種虛幻,才使得我們藉助現代工具,無限制的開發自然,竭澤而漁。終有一日,我們才會幡然醒悟脱離開鋼筋水泥、高樓大廈,什麼才是我們真正的根基。從影片可以看出,西方的環保理念並不比我們早,但真正做起來,我們便相差甚多。舉例來説,你在歐美會看到最純潔、最乾淨的自然,在瑞士河流清澈見底,瑞士人為了保護河流,連雨水都要收集起來,經過處理再匯入河中。影片透露着天人合一、萬物共生的自然哲學,也希望藉助這份對生命感動,喚醒人們自心底對自然的敬畏之情。

有人説看了此片發現自己更愛的家鄉了,也有人因為它愛上了別人的家鄉,總之,它會通過每個人的味蕾,喚起每個中國人內心,濃濃的鄉土情懷。中國很大,但中國的城市往往千城一面,僅存的幾點區別的就是那巷子裏飄散出的、還未泯滅的鄉土氣息。前不久,遇到一個驢友,要遊覽我的家鄉,當我還在向他解釋這條街道破舊的原因時,他www.説他所要尋找的就是這樣的街道,最原生態、最市井的,那樣才能找到這個城市的味道。另外,每個人味蕾中總有種味道一息尚存、揮之不去,可能是母親的味道也可能是愛人的味道。因為,飯,盛滿了愛,那個愛你的人把她的心思也一同融入其中,你出門在外久久未歸,還是那個愛你的人為你留着那口飯。中國人見面打招呼見面常説,吃好了嗎?吃好了,便身強力壯;吃好了,便心寬體胖。

一部紀錄片,記錄着的是悠久回憶,同樣讓我們借古明今。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4

看《舌尖上的中國》第二集,看得時候又鼻子酸酸,眼泛淚光。晚上躺在牀上,翻來覆去了很久都睡不着,掉下不少眼淚。

復活節假期,回家了一趟。五年沒有回家過過清明瞭,今年媽媽使盡渾身解數,把江南的春天隆重地給我過了一遍。

鮮竹筍蒜苗紅燒肉;刀魚用筷子去腸,筍尖葱姜滾水魚下鍋,吃剩的魚骨油炸;剛上市的小青菜做成的翡翠燒賣;冒芽的韭菜炒蛋炒飯;剛長出來的新葱做成的燒餅;蘆蒿炒臭幹;新蒜和新香菜用來下面;路邊生機勃勃的各種野菜——黃花菜,菊花秧,採來蒸,煮,配肉配魚,怎麼都好吃……

臨走時媽媽説,你以後,清明假期都回來吧,春天真好啊。於是,第二集裏那句“中國人用食物的變化感受四季的更替”深深戳中了我的淚點。 因為現在的我,住在一個都市裏,一年四季超市賣的菜都是一樣的。 越來越覺得,我被撕裂,被硬生生從故土扯開。痛苦不堪。

我深深依戀故土的生活,物象便是食物與味道。回家的那些天,每天早晨我都會和媽媽去逛菜市場。人們挑選,購買,討論食物,熱火朝天。總是能在菜市場上遇到各種熟人,寒暄以後總是要介紹一番今天要做些什麼菜。似乎這些就是一切的生活。我迷戀着這些熱鬧的場景,貪婪地尋找,觀察,勾勒。

我不止一次地想,如果,我只知道這個世界該有多好,我永遠停留在這個世界有多好。可是,我卻有另外一個世界。

我不止一次地寬慰自己,故土,可能只是自己臆想出來的桃花源。可是,當我看到屏幕上,那些人,用心耕種採摘果實,鄭重為家人制作食物,品嚐味道而滿足的神情,我便想要流淚。這不就是我的故土嗎?這些踏踏實實的日子不就是我迷戀的故土嗎?這些從來不是桃花源,而是真真切切地存在啊。

許許多多的味道和記憶被這部紀錄片喚醒。

放學回來,外婆説,今天包餃子。記憶裏的廚房便是一片永遠也散不去的霧氣;端午,外婆和媽媽會坐在廚房的門後,包粽子。大高壓鍋裏是用醬油醃製好帶着褐色的糯米,青花瓷碗裏照例是肥瘦得宜的豬肉。那年大學聯考,每天的早餐都是一個粽子;夏天,外婆煮黃豆,發酵。在盛夏時節滿院子的醬缸;蟹肥時節,女人們圍坐在家裏的八仙桌前,把一隻一隻的螃蟹蒸煮,肢解,剔骨取肉,熬成的蟹油可以吃一年;冬天,把老豆腐浸上水,數九寒天放在院子裏就可以做凍豆腐,火鍋或是燉肉,都是無上的美味;……

我也會是片中所説,那些過年過節才回家的孩子。我也將會成為一個飄泊的,永遠的異鄉人。故土不再是故土,食物和味道卻已經成為我的烙印,他們促使我自己學做飯,尋找我自己的歸屬感和身份認同感。我願,我的後代,不要再與故土分離。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5

4月18日晚,暌違兩年的《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終於被端上電視熒屏的餐桌。一以貫之的解説詞、熟悉的配樂、行雲流水般的旁白和畫面,都讓《舌尖2》維持了上一季的精良和考究。有觀眾直呼“觸動靈魂”,口水和淚水齊飛。

如果説《舌尖1》開創了國產紀錄片的歷史,那麼,《舌尖2》無疑仍在繼續創造更多的第一。央視1套每週五晚九點的首播,央視多頻道多時段的重複播出,每週只播一集的“追劇”範兒,大型綜藝節目般的廣告投放,不菲的國內國外版權收入,以及大型電商同步跟進的營銷大戰,都將國產紀錄片的市場地位,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我們開始意識到:好的紀錄片,相比肥皂劇與娛樂秀,不僅收視率可以更高,經濟效益也可以更大。“舌尖上的中國”之所以會成為一個響亮的品牌,不只是名字取得有新意,也不只是因為“吃貨”越來越多;而是因為,這是一部對美食充滿了敬意的紀錄片,它滿溢着對自然饋贈的感恩,對草根勞作的歌詠,和對中國飲食文明的禮讚。

相比第一季,第二季更為鮮明地加強了對社會文化層面的挖掘:從人開始,敍事起興,入眼觀感,入心情感,美食成為背景,靈魂感受觸動。雖然也會有人覺得,故事略顯喧賓奪主,對食物描述太過匆忙,但是一部主題為“探討人與食物關係”的紀錄片,本來就不只是一場美食盛宴,它不是“天天飲食”的菜譜,更不是“美女私房菜”。

《舌尖》躍出屏幕之外的,有一種媽媽的味道、兒時的味道、故鄉的味道。就像第一集“腳步”中的養蜂人逐花而行,很多人都遠離故土成為異鄉之人,擁有幾千個味蕾的舌頭,卻頑強保存着來自兒時、來自故土的味覺記憶。《舌尖》讓人有種衝動,想要回家再吃一頓媽媽做的飯,跟媽媽學做一道家鄉菜,奔波路上永遠帶一點家鄉美食,認真對待我們的一日三餐。

對家庭温情和血緣親情的渲染,也是《舌尖》的動人之處。這是一部美食紀錄片,卻看不到酒店的名廚,只有民間的廚房。用一種平視而非俯拍的角度,講述着市井美食與草根生活,市井味與人文味的和諧混搭,讓人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

以美食見人生,將美食寄託在人物的情感和故事當中,既是《舌尖》的最大特點,也是其最為成功之處。真正流連“舌尖”的美味,不是價格昂貴的“高大上”美食,而是藏在自然深處溢滿草根味道的食材,以及那些親近它的人,春夏秋冬的辛勤勞作,苦辣酸甜的生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