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薦】《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5篇

校園1.98W

細細品味一部作品以後,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薦】《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5篇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

“民以食為天”,飲食也成為一道獨特的文化風景。中國幅員遼闊,是一個多民族國家,由於地域和文化之間的差異,各地各民族的美食文化也各不相同。美食文化是人們幾千年來養成的飲食習慣,不像其它特色文化那樣容易消失,只要這一地區還有人,那麼這一地區的美食文化就不會消失。

近些天,一部以美食為主題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連續幾個深夜,讓無數人守在熒屏前,看得食指大動、口水漣漣。然而,作為紀錄片,它不同於以往的影像素材裏,以“烹飪大師”或“美食名家”結構,展現的是“精湛的廚藝”和“繁複的過程”,亦或是能夠在電視節目中看到的 “比賽”形式。在本片中,中國美食更多的以輕鬆快捷的敍述節奏和精巧細膩的畫面,向觀眾展示中國的日常飲食變遷,中國人在飲食中積累的豐富經驗,以及那千差萬別的飲食習慣和獨特的味覺審美。

中國人常説“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地區的人吃什麼,這其中涵蓋着歷史和文化的因素。人與食物的關係已經達到密不可分的境界。《舌尖上的中國》用一個個具體的人物故事串聯起祖國各地的美食生態,這其中,有製作的技巧,有艱辛的勞作,有相濡以沫的真情,有端上桌的美食,也有食物的演變過程,有方寸間的方桌廚房,也有廣袤的祖國山河……人文關懷貫穿其中,用最質樸的表現手法展現那些貫穿於日常生活的東西。

(1)自然的饋贈。對於餐桌上的美食,我們在品嚐美味的同時,還要感謝大自然的饋贈。本集選取生活在中國境內截然不同的地理環境中的具有代表性的個人、家庭和羣落為故事主角,以及由於自然環境的巨大差異,所帶來的截然不同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為故事背景,展現大自然是以怎樣不同的方式賦予辛勤勞動的人們神奇的食物。

(2)主食的故事。從北到南,從西到東,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風貌,唯一相同的是作為中國人對主食樣貌、口感的追求。主食是餐桌上的主要食物,是人們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從遠古時代賴以充飢的自然穀物到如今人們餐桌上豐盛的、讓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一個異彩紛呈、變化多端的主食世界呈現在你面前。

(3)轉化的靈感。由豆腐、到酒、到醬,再到泡菜,那芳香濃郁的味道令人難忘。一罈罈、一罐罐的發酵,敏鋭又果斷地打造出食物的新境界,這種味道是人與微生物攜手貢獻的成果,它逾越了障礙,營造了條件,把握了機緣,經歷了失敗。祖宗傳下來的方法,自己掌握到的技術,轉化的靈感是最大的智慧!

(4)時間的味道。醃臘、風乾、糟醉、煙燻,藴藏着中華民族對於滋味和世道人心的某種特殊的感觸。鹽的味道,它來自時間,也來自人情。它已經在漫長的歲月裏和故土、鄉親、念舊、勤儉等感情交雜在一起,才下舌頭,又上心頭,讓我們幾乎分不清哪個是滋味,哪個是情懷!

(5)廚房的祕密 與西方“菜生而鮮,食分而餐”的飲食傳統文化相比,中國的菜餚更講究色、香、味、形、器。由炊具的變化到菜式的變化,水火本是兩家人,對立卻又互相牽制,對於廚師而言,水火關係的調控,是他們技藝的展示。而廚房的祕密無非就是人類對美食的共同熱愛!

(6)五味的調和。甜苦鹹酸辣,五味是評定一道“藝術”的關卡,亦是人生的滋味。甜是收穫,是被認定的喜悦與幸福,不僅僅是對一道菜,更是一位廚師,一種文化的認可;苦是苦盡甘來,化腐朽為神奇的魔術;鹹是吃得苦中苦,厚重的味道也能得到味蕾的認同;酸是不堪糾纏而難以言説的苦難,然而在菜裏它卻是不可或缺的“畫龍點睛”之筆;辣是堅韌與果斷,尤以川菜聞名。

(7)我們的田野。不管是高山、平原、湖泊、海洋,城市還是鄉村,不管是糯稻、海蔘、河蟹、芋頭、青稞,農田還是菜園,不同地域的中國人,用自己的智慧,適度、巧妙地利用自然,獲得質樸美味的食物。“他們在埋頭種地和低頭吃飯時,總不會忘記抬頭看看天!”從餐桌迴歸大地,頗似頭尾呼應的手法,也為《舌尖上的中國》畫上圓滿的句號……

美食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獨特文化,美食文化的發展與保護關係到一個國家文化發展的根本。但美食文化的發展與保護不同於其它文化,美食文化是一種大眾文化。所以,美食是不分廚師等級,不分國界的,但是請別在接納他國美食文化的同時,丟棄了屬於你自己的鄉土人情!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2

彷彿一夜之間,一部叫《舌尖上的中國》的紀錄片轟動了。

本來,近幾年的經驗使我對中國的影視行業中陡然而火的玩意兒都保持一種謹慎的敬鬼神而遠之的態度,可鑑於這次的導演是央視著名紀錄片導演、吃貨、有色人種、網絡名人陳曉卿老師,倒使我實在鬧不清楚這部片子的紅火究竟包含有多少誠意,又有多少營銷的成分在內,於是毅然決定,還是先看一看再説。

平心而論,片子拍得並不沉悶,甚至用“引人入勝”的考語來形容也不算謬讚,但幾集看過,隱約總覺得什麼地方差着點兒意思。於是扭頭問一同觀看的妻,有什麼想法。她倒是毫不猶豫的説了句:主題很散。。。。。。是嘛,主題很散。一共七集,雖然每一集都有各自的主題,但有很多內容總覺得似乎是強扭到一起,關係並非那麼緊密和理所當然,而有些內容又是重疊的,重複的,有些東西明明就是累贅,看着宂長又多餘,這些東西,給熟悉中國的我們看起來,似乎理解起來毫不費力,因為講述的都是自己身邊發生的故事,有很多時候,還會因為各種鄉愁引爆淚腺,但給其他文化背景的人看,恐怕就未必能達到同樣的效果。常年在國外,我們也都喜歡看各種紀錄片節目,所以看到類似的節目,總是免不了會設想一下,假如同樣的題目,discovery會怎麼拍,BBC會怎麼拍。對比之下,其間確實還是有高下的分別,不論是地理類,人文類還是歷史類節目,哪怕分支劇情再複雜,並行線索再繁瑣,BBC的紀錄片總是會給人一個很清晰的線索,相較之下,《舌尖》就好比我們國小時候應付差事的作文,各種含混不清,各種眉毛鬍子一把,各種泥沙俱下,各種一鍋亂燉,但是不要緊,最後總會喊出一個時代的最強音用來總結了賬,統一主題。

全集看下來,還讓我發現,拋開那些令人感動的選題優點之外,這部片子的的確確是央視嫡傳,有着最純正的新中國紀錄片科班印記,又帶着明顯的舊中國血統淵源。確切的説,就是高高在上,假裝親民;宏大敍事,空洞造作;裝神弄鬼,語焉不詳。片子彷彿是切入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但其實卻又是遊離的,其遊離的神色,恰與魯迅在一開始調侃的“船上文豪”感慨農家之樂時的姿態相似彷彿;而解説詞中,類似“這不僅是一種因地制宜的變通,更是順應自然的中國式生存之道。”這類莫名其妙的屁話更是俯拾皆是;至於裝神弄鬼,你只需要看一看這部片子裏,“神奇”“神祕”這類用詞究竟出現過多少次,心裏也就會有數了。在第三集“轉化的靈感”中,按説發酵過程的生化原理本該是這部紀錄片的一個重頭戲,但在這部分當中,科學的理性成分被“中國人最早利用發酵菌”“發酵菌歡樂的歌聲”“中國人能從黃酒中品出剛柔兩重境界”這類煽情、似是而非、感性瀰漫、民粹主義的解説詞徹底湮滅了,從而使一部本可以很精彩很理性很純粹的紀錄片,變成了一部夾帶大量民族強心劑成分的宣傳片。尤其令我難以承受的,是幾乎每一部片子中出現的那些刻苦勞動的普通人,應導演的要求,手捧自己作品流露的一張張笑臉,那些笑臉是滿含誠意的,是發自內心的,但在片子中流露出的題外之意卻讓我不忍卒讀......  在看片過程中,另有一個令我很不解的事是,很多周圍的人,看過之後的反應是很餓,似乎只有我感觸的是中國民生的多艱。在片中,除了第二集末尾出現的央視員工一家,似乎每個人的生活都不是那麼容易,離鄉背井,承受着極繁重枯燥的勞動,45歲仍要重裝潛水,對他們而言,最大的幸福就是忙碌一年之後的全家團聚,而收入對比與他們所做的付出,是那麼微不足道。對比BBC所做的一些人文類節目中,那些保留傳統技藝的西方古老手工業者的生活狀態,他們當中的很多人,只能説是在生存的邊緣掙扎,由他們手裏生髮出來的財富,絕大部分被流通環節攫取,極端的情況下,他們當中的一些人,甚至無緣享用從自己手中流出後,被抬到了天價的那些美食。而他們對着電視所説的套話,竟是對這種狀況感到很“自豪”,我不相信!以我的理解,每一個正常的人,面對這種狀況很難感到自豪,但他們的那些話説出來,聽上去卻是那麼的誠懇,我想,正如這部片子的整個基調一樣,這真是一種有央視特色的誠意......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3

最是那一口吃食,流轉縈繞,生生不息。最是那一舌觸蕾,包裹吸吮,孜孜不倦。最是那一喉味道,葉落歸根,痴痴不悔。

千呼萬喚使出來的《舌尖兒2》終於在20xx年4月18日晚9點,羞答答的掀開了蓋頭。

老話説,民以食為天,人類生存的基礎是各類食物的能量、營養補給。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不單體現了人們飲食習慣的巨大差異,也道出了食材分佈各從其屬的特點。比如,你想吃哈密瓜,一定會聯想到新疆,想吃牛羊肉,蒙藏地區是不二之選,想吃熱帶水果,那三亞又是你忽略不了的座標。尋常人家也有傳世美食,帝王將相也有難捨美味。吃,從來就是件離不了人的事兒,《舌尖兒上的中國》把吃這件事兒,放在了電視的案板上,只待品賞。

依舊是水墨古韻風的`開卷,隨着卷軸推展開第一集的主題,腳步。片中串聯了原始森林野蜂蜜、陝西小麥、浙江海鮮、江西野生小花菇、東海望潮和跳跳魚、山東大煎餅、雲貴高原苗族的雷山魚醬,福建泉州蘿蔔飯這些食物,由食材和食物牽扯出一撥人,這撥跟隨食材而顛沛流轉的人身上,揹負了各式酸甜苦辣的故事。忘不了《舌尖兒1》通過對食材尋找、加工、食用的挖掘紀錄,呈現出來的那份對自然饋贈的深深感恩和感動,它讓這份情感在心內積蓄了足足一年。第一季舌尖兒留給我一個感悟,即:若在某種食材的前面,加上一個地名作為形容詞來修飾的話,應算是人們對其莫大的敬重,也是其莫大的光環榮耀,且這份榮耀無關權錢地位,僅是感人至深的情懷。

全球一體化發展的劇變中,中國城市化進程也不甘寂寞的飛速前進着,人,作為最微小的推動力單位,無法逆流而行,回身看看留守在身後故土的孩子和老人,他們思念外出務工的爸媽或兒女,卻又無力挽留。

《腳步》一集中,鏡頭用食物作彈跳點,勾畫出食物與人的牽絆,味道與思緒的關聯。

這節關於食物和人的故事中,麥客和苗族小姑娘的經歷最令我動容。麥客,作為中國古老的職業,在機械化和效率競爭的當代社會,被收割機隆隆前進的滾輪猛烈的衝擊着,也隨着那輪轍,走近一撥撥即將被收割殆盡的命運。常想為何總説現在人情冷漠,從前是人與人,人與土地的溝通,這過程中或多或少都帶着一定情愫在內,機械化廣泛推進的普及的今天,人們越多的面對機器,就愈發的冰冷無情。可是工業革命和科技進步,是歷史前行必然的結果,我們在這過程裏得到了一些,也終會失一些。具備人文情懷的手藝、職業、古蹟越往後走,就越適合被陳列近博物館,放進玻璃櫥中供腳步匆匆來不及停歇的人們,偶爾駐足懷念感慨一翻。

城市化進程披星戴月如火如荼,越來越多的農村勞動力湧進城市,他們也許並不奢望能夠在城市中擁有什麼,他們可能僅僅是祈願通過自己的雙手,帶給家裏的孩子和老人一份穩定的生活。用自身的舟車勞頓和顛沛流離,換來身後家族城堡的牢固。不走,就只能望着一畝三分地歎息勞力換不來對等的報酬,看着自家孩子重蹈祖祖輩輩走不出大山的覆轍;當面對兒女迎接自己回家時的眉飛色舞和送別自己時的空聊落寞對比,加之手捧兒女為自己準備的一小壇魚醬,淚,陡然酸楚流進心室。如果親耳見到女兒抽泣着説:“爸爸媽媽他們回來我很開心,但是我知道他們又要走。我沒有辦法讓他們留下來。”會不會肝腸都碎落一地?無從拾起。

作為一名拋棄電視至少有八百年的觀眾,居然頗具儀式感的在還有三分鐘開播的時候,屏住呼吸,目 不斜視的守在被打入冷宮良久的電視前。因為深知,美食不僅是口腹之慾,更是一場讓人百感交集的普渡。

某種程度上,小時候吃過的味道,會是一個人一生都割捨不掉的故鄉記憶的一部分。不論你身在何方,小時候你最喜歡的那個味道由口入胃,便好像自己也跟着這味道回到了家裏。在路途上不停歇流轉的食材,在非本鄉人來看,只不過是一道嚐鮮的菜餚,但對於身在他鄉的遊子來説,輾轉得來的家鄉食材,意味着思鄉之情的安慰和故土親眷的接連。

食物之味的牽引,拴着我們每個人異鄉客的胃,掌控我們每個漂泊者的腦,在味蕾與家鄉的味道相遇那一刻,胃得到寬恕,腦得到重啟,安慰和思念盪漾開。感動和懷戀交織盤亙,千里之外的至親曾留給你的飯食味道,就這麼輕易,成了餌,掛上了鈎。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4

“民以食為天”,飲食也成為一道獨特的文化風景。中國幅員遼闊,是一個多民族國家,由於地域和文化之間的差異,各地各民族的美食文化也各不相同。美食文化是人們幾千年來養成的飲食習慣,不像其它特色文化那樣容易消失,只要這一地區還有人,那麼這一地區的美食文化就不會消失。

近些天,一部以美食為主題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連續幾個深夜,讓無數人守在熒屏前,看得食指大動、口水漣漣。然而,作為紀錄片,它不同於以往的影像素材裏,以“烹飪大師”或“美食名家”結構,展現的是“精湛的廚藝”和“繁複的過程”,亦或是能夠在電視節目中看到的“比賽”形式。在本片中,中國美食更多的以輕鬆快捷的敍述節奏和精巧細膩的畫面,向觀眾展示中國的日常飲食變遷,中國人在飲食中積累的豐富經驗,以及那千差萬別的飲食習慣和獨特的味覺審美。

中國人常説“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地區的人吃什麼,這其中涵蓋着歷史和文化的因素。人與食物的關係已經達到密不可分的境界。《舌尖上的中國》用一個個具體的人物故事串聯起祖國各地的美食生態,這其中,有製作的技巧,有艱辛的勞作,有相濡以沫的真情,有端上桌的美食,也有食物的演變過程,有方寸間的方桌廚房,也有廣袤的祖國山河……人文關懷貫穿其中,用最質樸的表現手法展現那些貫穿於日常生活的東西。

1)自然的饋贈對於餐桌上的美食,我們在品嚐美味的同時,還要感謝大自然的饋贈。本集選取生活在中國境內截然不同的地理環境中的具有代表性的個人、家庭和羣落為故事主角,以及由於自然環境的巨大差異,所帶來的截然不同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為故事背景,展現大自然是以怎樣不同的方式賦予辛勤勞動的人們神奇的食物。

2)主食的故事從北到南,從西到東,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風貌,唯一相同的是作為中國人對主食樣貌、口感的追求。主食是餐桌上的主要食物,是人們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從遠古時代賴以充飢的自然穀物到如今人們餐桌上豐盛的、讓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一個異彩紛呈、變化多端的主食世界呈現在你面前。

3)轉化的靈感由豆腐、到酒、到醬,再到泡菜,那芳香濃郁的味道令人難忘。一罈罈、一罐罐的發酵,敏鋭又果斷地打造出食物的新境界,這種味道是人與微生物攜手貢獻的成果,它逾越了障礙,營造了條件,把握了機緣,經歷了失敗。祖宗傳下來的方法,自己掌握到的技術,轉化的靈感是最大的智慧!

4)時間的味道醃臘、風乾、糟醉、煙燻,藴藏着中華民族對於滋味和世道人心的某種特殊的感觸。鹽的味道,它來自時間,也來自人情。它已經在漫長的歲月裏和故土、鄉親、念舊、勤儉等感情交雜在一起,才下舌頭,又上心頭,讓我們幾乎分不清哪個是滋味,哪個是情懷!

5)廚房的祕密與西方“菜生而鮮,食分而餐”的飲食傳統文化相比,中國的菜餚更講究色、香、味、形、器。由炊具的變化到菜式的變化,水火本是兩家人,對立卻又互相牽制,對於廚師而言,水火關係的調控,是他們技藝的展示。而廚房的祕密無非就是人類對美食的共同熱愛!

6)五味的調和甜苦鹹酸辣,五味是評定一道“藝術”的關卡,亦是人生的滋味。甜是收穫,是被認定的喜悦與幸福,不僅僅是對一道菜,更是一位廚師,一種文化的認可;苦是苦盡甘來,化腐朽為神奇的魔術;鹹是吃得苦中苦,厚重的味道也能得到味蕾的認同;酸是不堪糾纏而難以言説的苦難,然而在菜裏它卻是不可或缺的“畫龍點睛”之筆;辣是堅韌與果斷,尤以川菜聞名。

7)我們的田野不管是高山、平原、湖泊、海洋,城市還是鄉村,不管是糯稻、海蔘、河蟹、芋頭、青稞,農田還是菜園,不同地域的中國人,用自己的智慧,適度、巧妙地利用自然,獲得質樸美味的食物。“他們在埋頭種地和低頭吃飯時,總不會忘記抬頭看看天!”從餐桌迴歸大地,頗似頭尾呼應的手法,也為《舌尖上的中國》畫上圓滿的句號……

美食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獨特文化,美食文化的發展與保護關係到一個國家文化發展的根本。但美食文化的發展與保護不同於其它文化,美食文化是一種大眾文化。所以,美食是不分廚師等級,不分國界的,但是請別在接納他國美食文化的同時,丟棄了屬於你自己的鄉土人情!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5

舌尖上的中國在中國的熱播,引起了全國人民對“吃”這個詞的連鎖反應——關於美食,關於中國文化,關於吃的歷史引起了大家的廣泛討論,由這部紀錄片引發的“舌尖體”也在網絡上流行起來。這部紀錄片給我們帶來了一場美妙絕倫的視覺饕餮盛宴的同時,也喚起了觀眾和我一種對中國文化的崇敬之情。

在這個片段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年過七旬的魚把頭,在嚴寒中起早貪黑的張網打魚,並在除夕夜當晚,與家中大廚一起,為全家奉上了一桌美味的全魚宴,也為觀看紀錄片的觀眾送上了一次絕美的視覺享受。

這部記錄片的結構是傳統的繪圓法結構,即紀錄片的主題就是一個圓心,以這個主題為圓心,不斷地向外擴充內容。這一集的主題是“自然的饋贈”,整集片子的畫面內容都圍繞着“饋贈”二字展開,片中向我們展示了大自然帶給我們豐富的物產——蓮藕,東北的大魚以及海魚等等。所有的內容都圍繞在主題這個圓心的周圍,將主題不斷地擴展和充實。

隨着記錄片藝術的不斷改革進步,現在的紀錄片不再僅僅追求對一個完整事件的全稱跟蹤記錄,而是在創作過程中追求紀錄片主題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命運化,即紀錄片的主題通過一個完整的故事去呈現,而在故事中要突出一個主要的人物和他的命運發展。在漁船的船長帶領着他的船員們出海捕魚的那個片段中,我們看到了一個重擔在身的船長,他一個人的決定掌握了周圍所有人的命運,他的決定就決定了能不能捕到魚。在這一部分中,導演將人物命運化刻畫的非常的好。第一次打撈,撈起的漁網中竟然沒有魚,而是隻有幾隻水母,這也就宣告了這次捕魚的失敗。在這裏,捕魚失敗是導演有意再造的一個喜劇性場景,其目的就是為了無限的放船長在捕魚失敗後的焦慮和迷茫,從而增強影片的戲劇性。從這一個事件中,就將人物的命運感體現了出來,為觀眾留下了懸念和遐想的空間。導演對於人物命運感的成功塑造,也給觀眾留下了想像的空間,讓觀眾在看美味食物的同時也參與到片中人物的命運中去。導演有意的在片中加入一些“波折”,看似與食物本身無關,但卻是一種深深的情感融入到食物中去。

在片中,導演對於人物的刻畫也比較細緻入微。這部紀錄片看似是一個講述中國美食的片子,但是在每一種美食的背後,都站着一個鮮活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在東北全魚宴的背後,是那個掌握着所有捕魚者命運的魚把頭。導演在刻畫這個人物時,通過用近景、特寫拍攝了很多魚把頭的表情與動作,展現了這個人物的內心變化。例如在冰面上捕魚時魚把頭鎮定的表情;在買福字買對聯時,臉上又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和希望;除夕夜,與家人一起吃全魚宴,臉上則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導演抓住了人物表情的細微變化,也就抓住了人物內心的心理變化,完整的刻畫出了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的形象。

本片對細節的塑造可以説是細緻入微,在片中運用了大量的特寫鏡頭去表現那些精緻的食物。在魚把頭家裏製作全魚宴的過程中,特寫鏡頭無處不在——家中大廚用刀切魚的動作,用手拌餡料的動作,包餃子的動作,都運用了大量的特寫鏡頭,去重點展現人物的行為過程,讓觀眾能更近距離的看清人物一步一步的動作;在做菜的過程中,在全魚宴的餐桌上,也運用了大量的特寫鏡頭,去表現特定的有表現力的東西,以展示表現食物的色澤與細節,這樣近距離的觀察,能讓觀眾更加有品嚐欲。在拍攝這些特寫鏡頭時,導演與攝像也非常注重用光,選擇好的光線條件去拍攝,這樣更能夠為食物的表面增色,達到一種美輪美奐的效果。細節的刻畫不光只是在畫面上,在音響方面的細節處理也是非常的成功的。捕魚時漁網的聲音,馬在冰面上跑的馬蹄聲,製作全魚宴時的切魚聲,煎魚時鍋裏發出的油聲,都被導演有選擇性的錄製下來並放大,讓觀眾能更加真實的感受到這些動作的真實,彷彿是身臨其境。

正如這部紀錄片的導演所説:他是懷着一種對事物的情感和敬意來拍攝這部紀錄片的。導演也是用畫面為我們講述了一個關於事物的故事,更是關於時間空間、關於文化以及關於情感的中國味道。

標籤:觀後感 舌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