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釣台原文,賞析

校園1.49W

釣台原文,賞析1

釣台/夜發嚴灘

釣台原文,賞析

宋代李清照

鉅艦只緣因利往,扁舟亦是為名來。

往來有愧先生德,特地通宵過釣台。

譯文

大船隻是因為謀利才去,小舟也是為了沽名而來。

先生的品德使往來的人慚愧,他們特地趁黑夜悄悄過釣台。

註釋

⑴釣台:相傳為漢代嚴子陵垂釣之地,在桐廬(今屬浙江)縣東南。西漢末年,嚴光(字子陵)與劉秀是朋友,劉秀稱帝(漢光武帝)後請嚴江做官,光拒絕,隱居在浙江富春江。其垂釣之所後人為釣,亦名嚴灘。

⑵鉅艦:大船。

⑶扁舟:小船。

⑷先生德:先生,指嚴光。北宋范仲淹守桐廬時,於釣台建“嚴先生祠堂”,併為之作記,其中雲:“先生之德,山高水長。”

⑸通宵過釣台:嚴光不為名利所動,隱居不出,後人每每自愧不如,故過釣台者,常於夜間往來。明郎瑛《七修類稿》卷三十《趙基嚴台詩》記“漢嚴子陵釣台,在富春江之涯。有過台而詠者曰‘君為利名隱,我為利名來。羞見先生面,黃昏過釣台。”

鑑賞

此詩對漢隱士嚴子陵表示崇敬之情,對為名韁利索所羈的世人作了形象的刻畫。詩人承認自己掙脱不開名韁利索,同時也是不願為名韁利索所羈。

黃墨谷認為:不能忽視這首小詩,正如黃山谷論詩所説“孫吳之兵,棘端可以破轍”。她只用28個字,卻把當時臨安行都,朝野人士卑怯自私的情形,描繪得淋漓盡致。這時,詞人也沒有饒恕自己的苟活苟安,竟以為無顏對嚴光的盛德,所以“特地通宵過釣台”,既生動又深刻地表達愧怒之心。孔子云:“知恥近乎勇。”清照這種知恥之心,和當時那些出賣民族、出賣人民的無恥之徒相比,確是可敬得多了。(《重輯李清照集·李清照評論》)

前兩句“鉅艦只緣因利往,扁舟亦是為名來”,“鉅艦”指得是嚮往財富極力去獲取財富的人。“扁舟”指通過結交認識權貴從而獲取名利的人。這兩句渲染追名逐利的凡夫俗子的多和繁忙。無論是為利,或者是為名,皆是一些嚮往錢財和權力的唯利是圖的人,與隱者嚴子陵不為名利的高尚品德相違背,從而表現出隱者嚴子陵不圖名利的.高尚品格。

後兩句“往來有婉先生德,特地通宵過釣台。“先生德”指嚴子陵不圖名利,在釣台隱居的高尚品德。句中使用了“用典”的手法,引用嚴子陵過釣台的典故,從而突出嚴子陵的淡泊不仕的情操。

創作背景

此詩另題作“夜發嚴灘”。公元1134年(宋高宗紹興四年),李清照由臨安去金華避亂,途經嚴子陵釣台,作此詩。

釣台原文,賞析2

釣台

作者:李清照

朝代:清朝

鉅艦只緣因利往,扁舟亦是為名來。

往來有愧先生德,特地通宵過釣台。

註釋:

⑴釣台:相傳為漢代嚴子陵垂釣之地,在桐廬(今屬浙江)縣東南。西漢末年,嚴光(字子陵)與劉秀是朋友,劉秀稱帝(漢光武帝)後請嚴江做官,光拒絕,隱居在浙江富春江。其垂釣之所後人為釣,亦名嚴灘。⑵鉅艦:大船。⑶扁舟:小船。⑷先生德:先生,指嚴光。北宋范仲淹守桐廬時,於釣台建“嚴先生祠堂”,併為之作記,其中雲:“先生之德,山高水長。”⑸通宵過釣台:嚴光不為名利所動,隱居不出,後人每每自愧不如,故過釣台者,常於夜間往來。明郎瑛《七修類稿》卷三十《趙基嚴台詩》記“漢嚴子陵釣台,在富春江之涯。有過台而詠者曰‘君為利名隱,我為利名來。羞見先生面,黃昏過釣台’。”李清照詩即化用此詩意。

賞析:

此詩另題作“夜發嚴灘”。公元1134年(宋高宗紹興四年),李清照由臨安去金華避亂,途經嚴子陵釣台,作此詩。

釣台原文,賞析3

原文:

釣台/夜發嚴灘

宋代:李清照

鉅艦只緣因利往,扁舟亦是為名來。

往來有愧先生德,特地通宵過釣台。

譯文:

鉅艦只緣因利往,扁舟亦是為名來。

大船隻是因為有利可圖才來往,小舟也是為了追逐名利才來。

往來有愧先生德,特地通宵過釣台。

先生的品德使那些追名逐利的人羞愧,他們只能趁黑夜悄悄過釣台。

註釋:

鉅艦只緣因利往,扁(piān)舟亦是為名來。

鉅艦:大船。扁舟:小船。

往來有愧先生德,特地通宵(xiāo)過釣台。

先生德:先生,指嚴光。

賞析:

此詩表達了作者對漢隱士嚴子陵的崇敬之情,作品主要對為名韁利索所羈的世人作了形象的刻畫。詩人承認自己掙脱不開名韁利索,同時也是不願為名韁利索所羈。

前兩句“鉅艦只緣因利往,扁舟亦是為名來”,“鉅艦”指得是嚮往財富極力去獲取財富的人。“扁舟”指通過結交認識權貴從而獲取名利的人。這兩句渲染追名逐利的凡夫俗子的多和繁忙。無論是為利,或者是為名,皆是一些嚮往錢財和權力的唯利是圖的人,與隱者嚴子陵不為名利的高尚品德相違背,從而表現出隱者嚴子陵不圖名利的高尚品格。

後兩句“往來有婉先生德,特地通宵過釣台。“先生德”指嚴子陵不圖名利,在釣台隱居的高尚品德。句中使用了“用典”的手法,引用嚴子陵過釣台的'典故,從而突出嚴子陵的淡泊不仕的情操。

一二句“鉅艦只緣因利往,扁舟亦是為名來”對三四句“往來有愧先生德,特地通宵過釣台”起到了反襯作用,並描繪出當時社會追逐名利的現象。

全詩通過一二句和三四句的對比道出了詩人自己掙脱不開追求名利貪圖錢財的社會,同時也是不願為追求名利貪圖錢財的社會所束縛,體現出詩人潔身自好,不圖名利的情操。

釣台原文,賞析4

釣台二首原文

桐廬江中秋水清,富春山中秋月明。

釣竿千尺無恙在,持竿我欲從先生。

先生豈是傲當世,鄙夫患失滔滔是。

狂瀾既倒挽之回,持報故人惟此爾。

袞衣不博一羊裘,事往台空江自流。

遂令千古重名節,於乎先生真漢傑。

【富春山】。在浙江桐廬縣南。一名嚴陵山。前臨富春江,山下有灘稱嚴陵瀨,為漢隱士嚴光遊釣處。山腰有二盤石,稱東西二釣台。各高百餘米,巍然對峙,聳立江湄。東稱嚴子陵釣台,西為宋處士謝翱哭文天祥處。《後漢書·逸民傳·嚴光》:“﹝嚴光﹞乃耕於富春山,後人名其釣處為嚴陵瀨焉。”李賢注:“今杭州富陽縣也。本漢富春縣,避晉簡文帝鄭太后諱,改曰富陽。”唐李白《古風》之十二:“長揖萬乘君,還歸富春山。”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浙江二·嚴州府》:“富春山,縣(桐廬縣)西三十里,一名嚴陵山,前臨大江,漢子陵釣處,人號嚴陵瀨,有東西二釣台,各高數百丈。”釣台二首註釋【富春山】。在浙江桐廬縣南。一名嚴陵山。前臨富春江,山下有灘稱嚴陵瀨,為漢隱士嚴光遊釣處。山腰有二盤石,稱東西二釣台。各高百餘米,巍然對峙,聳立江湄。東稱嚴子陵釣台,西為宋處士謝翱哭文天祥處。《後漢書·逸民傳·嚴光》:“﹝嚴光﹞乃耕於富春山,後人名其釣處為嚴陵瀨焉。”李賢注:“今杭州富陽縣也。本漢富春縣,避晉簡文帝鄭太后諱,改曰富陽。”唐李白《古風》之十二:“長揖萬乘君,還歸富春山。”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浙江二·嚴州府》:“富春山,縣(桐廬縣)西三十里,一名嚴陵山,前臨大江,漢子陵釣處,人號嚴陵瀨,有東西二釣台,各高數百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