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幼兒園科學教案通用15篇

校園1.62W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科學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科學教案通用15篇

幼兒園科學教案1

活動目標:

1、在操作中探索、感知沙子的基本特徵。

2、嘗試製作水泥沙,初步瞭解沙子的功用。

3、喜歡科學探索活動,樂意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發現。

4、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

5、大膽説出自己的理解。

活動準備:

每組一盆沙子,人手兩個杯子、攪拌棒。

沙畫圖片、水泥、水若干。

活動過程:

一、玩沙、引起幼兒的興趣

(出示沙)這是什麼?你以前見過嗎?請你去輕輕地摸一摸、聞一聞、看一看、玩一玩這些沙長的什麼樣?(幼兒操作)

教師通過幼兒的回答小結:沙子是細細的、一粒一粒的,摸在手裏軟軟的------

二、進一步探索沙子的特徵

剛才,有的小朋友説沙子會流的,請你來演示給小朋友看看(一個幼兒操作)教師操作:原來沙子會流動的,請你想一想還有什麼東西也會想沙子一樣流動的?(幼兒根據生活經驗講述)

我們以前做過糖和鹽的小實驗,還記得糖和鹽放在水裏會怎樣嗎?如果沙子放了水會不會溶解呢?(幼兒猜測)我們一起來試一試(交代要求,幼兒操作)

三、瞭解沙子的功用

小朋友,你們知道沙子有什麼用嗎?(可以玩、畫畫(出示沙畫)

出示水泥沙,這是什麼?(幼兒猜測)老師告訴你們這是用沙子做的`,請你來摸一摸有什麼感覺。為什麼沙子是軟軟的,而這個確實硬硬的。原來軟軟的沙加了水泥和水,太陽一曬就會變成硬硬的水泥沙,沙子是造房子必不可少的材料。

小豬想要請我們小朋友為他做一間堅硬、牢固的房子,你們想幫他嗎?(交代方法、要求)

活動延伸:

你們的水泥沙做好了嗎?現在把他放到太陽下曬一曬,就會變的堅硬,可以給小豬造房子了。

小百科:沙(砂)子的用途很廣泛:它除了用於建築、修路、過濾、養殖美化、當冶煉的速容劑外、還是製造玻璃的主要材料它含硅元素、在體育運動上除了沙池外還可做練拳的沙包、防洪用的沙包它功不可沒!

幼兒園科學教案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知小草的特徵,培養幼兒探索自然的興趣。

2、使幼兒學會愛護小草。

活動準備:

在散步和户外活動時,有意識地引導幼兒觀察小草。

選一塊安全的自然狀態的草地。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小草的特徵。

“這是什麼地方?你看到了什麼?請你拔一根小草看看是什麼樣的?在草地上爬、滾,趴下聞聞,感覺是怎樣的?你還在哪裏看到過小草?(凡是有泥土的地方就有小草)

2、引導幼兒討論小草與人及動物的關係。

“你喜歡小草嗎?為什麼?你喜歡在草坪上幹什麼?為什麼人們要在公園裏、學校裏種上小草?我們應該怎樣愛護美麗的小草?長在河邊的小草有什麼用?請你扒開小草,看看下面有什麼?它們為什麼藏在草叢裏?還有誰喜歡小草?為什麼?

3、小結。

草對人和動物都很重要,許多動物都要吃草,沒有草就會餓死,人們種了很多草坪,讓大家休息。我們要愛護草坪,使草坪更美。 插入交流分享。

1、幼兒坐下來休息,説説小草的特徵與感受。

誰來説説剛才你和小草是怎麼做遊戲的?你的腳(手)碰到小草有什麼感覺?

(1)請幼兒回答,孩子們共同感受小草的特徵:小草是軟綿綿的、小草的尖尖頭碰到手時還感到有點刺刺的、癢癢的。

(2)感受小草有彈性的特徵。

教師:剛才我看到你把小草輕輕地壓下去,你發現小草會怎麼樣?(彈起來)小草真厲害壓下去,還會彈起來。我們也來試一試時,看看小草會不會彈起來。

(3)感受在草地上運動時不容易受傷又很快樂。

教師:你和小草是怎麼做遊戲的?在小草上打滾感覺怎麼樣?

小朋友,你們知道踢足球的叔叔阿姨們都在哪裏舉行足球比賽的嗎?(出示圖片)為什麼一定要在草地上踢足球?是呀,草地就像綠色的大牀、綠色的地毯,我們在上面玩又舒服又不容易受傷。

(4)感受小草的清香味。

教師:誰聞到小草的味道了?我們一起聞一聞,感覺怎麼樣?老師告訴你們,小草發出的清香味還能使我們身體健康。所以幼兒園裏有許多草地,還有許多地方也有草地,想想,你們在哪裏見到過草地呢?(小區、公園等。)

活動反思:

孩子們來到了草地上,他們脱掉了鞋子踩在青青的草上,一下子都大叫起來:“我的腳好癢”,有的孩子説:“我的腳痛痛的”,他們有的跑,有的'不敢再往前走。然後我也光着腳和孩子們一起走,邊走邊唱兒歌,這時他們的興趣也隨之上升了。孩子們親身到大自然中感受春天的小草,對於他們來説是非常有益的,這會給他們帶來一種直接的經驗。

當他們遇到問題時,老師的出現帶動了他們的積極情緒。當我把觀察的要求提出後,孩子們紛紛去找小草,並把小草的樣子告訴老師,秋宇叫着:“老師,小草是細細的”,子浩説:“小草長長的,頭上是尖尖的”,孩子們大膽的用語言來描述自己觀察到的物體的特徵。在活動中我講述了故事《我是一隻羊》,這個故事又一次引發了孩子們的討論:小草也有年齡嗎?小草在冬天會枯萎,春天長出來的還是原來那棵草嗎?小草、小羊和人們身上的毛衣存在着什麼樣的關係?小草的生長會對環境產生影響嗎?孩子們開始更多地關注有關生態平衡和環境保護的知識……

我給孩子們看了有關的電視錄像,孩子們神情嚴肅地討論起如何改善環境的問題,小草對保護環境的特殊作用逐漸被孩子們所理解,對草的認識也進一步加深了。

幼兒園科學教案3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誰在水裏不見了

教學目標:

1、在動手操作中比較觀察瞭解溶解現象,產生觀察的興趣。

2、能初步記錄與交流自己實驗結果,樂意把自己的發現告訴大家。

教學準備:

1、教師操作材料:糖、黃沙、赤豆若干, 一張大記錄紙。

2、幼兒操作材料:分別裝有糖、黃沙、赤豆的盒子若干,水杯、分類盒、小調羹若干,記錄板、記錄紙、粘貼紙人手一份。

3、實驗記錄:用貼標記的記錄形式。

誰在水裏不見了 姓名:

我的實驗材料 糖 黃沙 綠豆

我的猜想

我的實驗

4、科學術語及詞彙:溶解。

5、時間安排:20~25分鐘。

教學過程:

一、幼兒認識材料,激發實驗興趣。

教師出示裝有糖、黃沙和赤豆的盒子,讓幼兒通過看一看,摸一摸,嘗一嘗,認識實驗材料。

師: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了幾樣小禮物,看看它們是什麼?

二、幼兒實驗操作——誰在水裏不見了

(一)、幼兒猜想,到集體記錄板上記錄猜想結果。

1、師:今天,三種寶寶要和我們玩捉迷藏的.遊戲,請它們藏到水裏面會怎樣呢?你覺得哪個寶寶在水裏會不見了?

2、幼兒獨立思考、進行猜想,交流講述。

3、幼兒到集體記錄板上用粘貼小紅花記錄猜想結果。

4、教師小結:有的小朋友覺得糖寶寶到水裏會不見,有的小朋友則認為黃沙寶寶,還有的小朋友認為是赤豆寶寶。大家的想法都不一樣,待會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做一做,看看到底是哪個寶寶在水裏不見了。

(二)、幼兒實驗,在自己的記錄板上記錄結果。

1、教師介紹實驗材料,交待實驗步驟。

師:①請小朋友選擇一種寶寶,放在紅色盒子裏的小水杯裏,用調羹攪拌一下,看一看發生了什麼?它是不是在水裏不見了?②如果這個寶寶在水裏不見了,就把看到的結果用小紅花粘貼在“我的實驗”裏。③記住,試一種記錄一種,然後再去試另外一種,記錄一種。

2、幼兒證實猜想:將糖、黃沙和赤豆分別投入水中,觀察誰在水裏不見了。

3、幼兒實驗記錄:引導幼兒用粘貼小紅花的方式將實驗結果記錄到自己的記錄板上。

4、幼兒自由交流:大家的遊戲做完了,哪個寶寶到水裏去不見了呀?它們到哪裏去了?請小朋友看着你的記錄表把自己的發現告訴好朋友。

5、幼兒交流,教師記錄結果在大記錄紙上。

教師小結:我們發現糖寶寶放在水裏會不見,化掉了,這就是溶解。

三、經驗拓展。

教師提問:還有哪些東西會像糖寶寶一樣放進水裏也會不見呢?我們回去再問問你們的爸爸媽媽吧!

幼兒園科學教案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發現有趣的靜電現象。

2.使幼兒獲得粗淺的靜電知識。

活動準備

小紙片、塑料尺子、化纖製品。

活動過程

一、引發幼兒好奇心

1.出示兩個小盤(一個是空的',另一個有碎紙片。)

教師:老師這裏有兩個小盤子,請小朋友想一想,不能用手拿紙片,

用什麼辦法可以讓小紙片跑到這個盤子裏面呢?

2.鼓勵幼兒大膽想出各種辦法,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怎樣實施想出的這些辦法。

二、引導幼兒發現靜電現象

1.引發興趣

教師:現在老師給小朋友們變一個魔術,不用手接觸小紙片,就能把小紙片運到另一個盤子裏,

小朋友們想不想看?

2.教師實驗,幼兒觀察。

教師拿出塑料尺子和滌綸布

--讓幼兒觀察,沒有和滌綸布摩擦過的尺子吸不起小紙片。

--然後再用尺子和滌綸布摩擦,能吸起小紙片。

3.幼兒實驗

(1)教師告訴幼兒是怎麼做的,然後讓幼兒動手操作。

右手拿着小尺子,左手拿着小布,左左右右來回擦,然後把尺子放到小紙片上方就可以把小紙片吸起來了,

把吸起的小紙片運動另一個盤子裏上就可以了。

(2)給幼兒尺子人手一把,小紙片每人一小盒。

(3)提問:小朋友知道,為什麼尺子和滌綸布經過磨擦後能吸起小紙片嗎?

(4)教師:是因為,尺子和布經過摩擦後,會產生靜電,所以就能把小紙片吸起來了。

三、結束

請幾名小朋友到前面給大家表演。

活動延伸

把教具放到活動區,並且放些不同材料的東西,讓幼兒找一找有哪些東西經過摩擦可以產生靜電,哪些東西經過磨擦不能產生靜電。

幼兒園科學教案5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關心、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2、使幼兒知道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應該保護它們。

3、引導幼兒瞭解一些在某一方面能稱得上“之最”的動物。

4、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現現象,並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5、初步瞭解其特性。

【活動準備】

1、課件-動畫片:大象有個長鼻子。

2、ppt課件:動物之最。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觀看動畫片,引起興趣。

小朋友最喜歡看動畫片了,現在呢,老師請小朋友看一個很有趣的動畫片,看完以後呢,給老師和小夥伴講講動畫片裏演了什麼故事。

2、你在動畫片裏看到了什麼動物?

(1)大象。

(2)長頸鹿。

(3)鴕鳥。

(4)河馬。

二、展開。

1、這些動物有些什麼特點呢?(讓幼兒互相説一説)

2、引導幼兒討論動物身上最明顯的特點。

它們都有各自的本領和特點,那麼,它們身上最明顯的特點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想一想吧。

3、ppt課件:動物之最

通過課件演示,引導幼兒説出的.動物之最,進行歸納:

(1)脖子最長的動物是:長頸鹿;

(2)鼻子最長的動物是:大象;

(3)耳朵最長的動物是:兔子;

(4)跑的最快的動物是:獵豹;

(5)最兇猛的動物是:老虎;

(6)嘴巴最大的動物是:河馬;

(7)唱歌最好聽的動物是:百靈鳥。

4、請幼兒同桌兩人互相説説自己喜歡哪個動物,它有什麼本領?還有哪些動物之最?

5、請幼兒表演動物之最。

如:表演大象:就做出長鼻子的樣子,並説:“我是大象,我的鼻子最長。”

【活動延伸】

學唱英語歌:大象有個長鼻子。

師幼一起邊看動畫片,邊唱英語歌,根據幼兒的興趣,反覆跟唱。

【教學反思】

幼兒有一定的基礎,但是認知不全,記錄自己認知的能力需要進一步培養。對教師現場用簡筆畫記錄的方式感興趣。總體説來,教學內容對幼兒有吸引力,但是幼兒交流分享的習慣和方法需要培養。

小百科:動物是生物的一個種類。它們一般以有機物為食,能感覺,可運動,能夠自主運動。

幼兒園科學教案6

活動目標:

1、通過看、聞、嘗,瞭解水是透明的,是無色無味的;

2、在操作過程中,感知水具有流動的特徵。

3、在科學活動中,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兩個玻璃杯(一杯清水、一杯醬油),兩個托盤;

2、幼兒每人三個透明的杯子,一個勺子;

3、漏勺、塑料小籃子、塑料袋、有洞的容器若干,小籮筐若干,小毛巾4條。

4、PPT課件活動過程:

1、教師導入課題,感知水是透明的。

(1)師:今天,我要給小朋友們變個魔術。(出示兩個杯子,一杯清水、一杯醬油)。

(2)教師繼續以魔術的形式,將兩顆玻璃珠放入杯中。

提問:變出了什麼?

珠子在哪個杯子裏呀?它是什麼顏色,什麼形狀的?

這個杯子裏面是什麼啊?

為什麼珠子在醬油裏面看不清,在水裏面卻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的啊?

(3)小結:原來水是沒有顏色,透明的;所以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出水中物體的形狀、顏色。

2、瞭解水--無色無味這一特徵現在,水寶寶要和我們玩躲貓貓,它啊就在你們跟前都有三個杯子,水寶寶就藏在其中的一個杯子裏,你可以用看一看、聞一聞、嘗一嘗等辦法把水寶寶找出來。

①幼兒操作,教師巡迴觀察。

②提問:你們用了什麼好辦法找到水寶寶的?

水寶寶是什麼顏色的?它聞起來,嚐起來是什麼味道的?

③教師小結:水是沒有顏色沒有味道的,我們也可以説是無色無味的`。

④教師驗證實驗結果。

3、幼兒進行嘗試操作--幫水寶寶搬家,感知水的流動性。

師:水寶寶想請我們幫她一個忙,你們願意嗎?就是幫水寶寶搬個家。

①教師出示搬水工具:塑料小籃、有洞塑料袋、有洞小容器,請幼兒説説它們的名稱並嘗試用這些材料進行活動。

②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③提問:你用什麼東西來幫水寶寶搬家的?

在幫水寶寶搬家時,水寶寶怎麼了?

④小結:原來水是會流動的。

4、延伸活動

(1)在生活中,你在哪裏見過水寶寶?

(2)觀看PPT,聽水寶寶自述。

幼兒園科學教案7

目標:

1、通過幼兒實驗操作,使之了兒解有的物體有被水溶解的特性,溶解了的物體雖改變了原有模樣,但性質不變。

2、通過實驗活動,激發幼兒觀察事物變化的興趣,訓練幼兒手腦並用的能力。

3、豐富詞彙:溶解、結晶體、固體、粉末狀、鹽、味精、調味品等,促進幼兒邏輯思維與連貫講述能力的發展。

準備:

1、實驗用具、用品。每個幼兒一隻小碗、一隻食用匙;每組三隻小碗,分別裝有結晶體的果珍飲料、方糖、紅糖;一盆熱開水。

2、 教師準備一隻玻璃杯、一段蠟燭頭、六支長蠟燭、一盒火柴、一隻塑料桶、幾隻熱水瓶。

3、 將雨花石、鵝卵石等物浸泡在水中放在自然角。

過程:

1.觀察引導,激發興趣。

(1) 教師出示一小段蠟燭,再將其放入裝水的玻璃杯中,讓幼兒觀察有什麼變化。

(2)請幼兒思考:蠟燭在水是沒發生什麼變化,那麼其他東西放入水中會發生什麼變化呢?

2.觀察瞭解實驗用品。

(1) 教師:請小朋友看看桌上放着什麼實驗用具和用品?

(2) 請幼兒觀察:碗內的果珍、方糖、紅糖各是什麼樣子(形狀),什麼顏色,什麼滋味?(豐富詞彙:結晶體、固體、粉末狀)

3.開始做實驗。

(1)讓幼兒從上述三種食品中各取少許放在自己的小碗中,再加些熱水。

(2)引導幼兒觀察:不攪拌飲料,看看有什麼變化?(提示:顏色怎樣,滋味如何?)用食匙攪拌後,又有什麼變化?然後讓幼兒將自己配製的飲料喝完。

(3)請每組幼兒就以上問題展開議論,請幾個幼兒小結,教師補充,同時學習“溶解”一詞。

4.舉一反三。

(1)教師提問:還有什麼食品也是用開水沖泡解後飲用的.?

(2)教師提問:媽媽燒菜時用哪些東西使菜更有滋味?(豐富詞彙:鹽、味精、調味品)

(3)教師提問:媽媽平時做家務時還使用哪些會溶解的東西呢?(如洗衣粉、肥皂等)

5.教師小結:世界上有許多東西在一定條件下都會發生變化。有的原來是固體狀或粉末狀的東西,遇到水就會改變它原來的樣子。人們可以利用這些東西的特點來創造美好的生活。

6.觀察熔化實驗,激發探索科學奧祕、學習新知識的慾望。

(1) 請幼兒思考:是不是所有的東西放在水裏都會溶解?(提示浸在水中的蠟燭)

(2)請幼兒討論:蠟燭在水是不會變化,那麼用什麼辦法可以使它發生變化呢?

(3)教師點燃六支蠟燭,分給每組一支,供幼兒觀察:蠟燭在點燃後發生什麼變化?(啟發幼兒觀察火焰下熔化了的燭油)

(4)教師:小朋友做的實驗和老師做的實驗有什麼不同?糖的溶解和蠟燭的熔化需要什麼不同的條件?請小朋友活動後自由討論,老師下次再告訴大家。

幼兒園科學教案8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瞭解及動手操作,使幼兒掌握理解海綿的性能,知道海綿的用途。

2、學習詞語:軟軟的、輕輕的、吸水、彈性等。

3、激發幼兒探索科學奧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人手一塊海綿和2—3根細橡皮筋

2、海綿變化圖示兩張

3、彩色顏料水每組一盤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海綿,幼兒交流經驗

1、你們是怎麼玩海綿的?幼兒相互交談議論。

2、請幼兒講講:玩起來與別的積木有什麼不同?

3、請位幼兒説一説見聞:你在哪些地方見過海綿。

二、操作遊戲,感受海綿的特性

1、海綿寶寶變成小青蟲遊戲

教師出示毛毛蟲圖示和細橡皮筋,引導孩子用橡皮筋把海綿分若干節,並與原形比較。請幼兒思考:可以讓海綿變回原來的`樣子嗎?幼兒再動手做一做。

小結:我們能把海綿變成各種形狀引導孩子捏成一團),馬上鬆開,它又能恢復原樣,説明海綿有彈性。

2、海綿寶寶喝水遊戲

1)教師提供顏料水分組活動,提示幼兒思考:海綿寶寶能幹什麼?

2)待幼兒活動幾分鐘後,請幼兒説一説你是怎麼玩的,發現了什麼?如:“我把海綿放在顏色碗裏,碗裏的顏色水少了,而海綿變顏色了”。

教師肯定幼兒的做法和語言表述,表揚做的好的幼兒。

教師小結:海綿能把顏料水變少,説明海綿能吸水,具有吸水的功能。

聯繫生活,整理活動: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海綿的用途也很廣,如我們做操用的體操墊、睡覺時鋪的海綿墊等。引導幼兒把吸水的海綿拿到陽光下曬一曬,整理桌面的操作材料。

活動延伸:

1、讓幼兒仔細觀察社會上、家庭裏還有什麼東西是用海綿做的。

2、數小時後,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去收海綿。

幼兒園科學教案9

設計思路:

長期以來幼兒園的科學活動涉及物理和生物方面的內容比較多,而關於化學實驗的內容非常的少,其實化學活所涵蓋的內容是非常豐富的,不少的內容是與幼兒的生活息息相關的。醋和蘇打反應產生大量的氣泡讓孩子非常感興趣,這一點給了我啟發,我嘗試在礦泉水瓶蓋上打洞,插吸管,然後再把醋放進礦泉水瓶裏,加入蘇打後立刻蓋上瓶蓋,果然和預期的一樣,反應中產生的氣體將瓶中的液體通過吸管擠了出來,噴的很高。我又利用了孩子最喜歡的動畫片,喜洋洋和灰太狼這一素材,編了一個打倒灰太狼的故事背景,讓孩子在遊戲中學習。大班幼兒隨着年齡的增長和知識經驗的日益豐富,已不滿足於瞭解某種現象,他們更對探究事物變化規律的實踐過程感興趣,而且也更樂意利用這些想象進行一些更進一步的活動。作為教師,我們要要善於發現幼兒生活中的突發事件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支持探索的興趣,促進活動發展。

活動目標:

1、通過小實驗知道蘇打水和醋可以產生氣泡、學會記錄。

2、進一步瞭解醋、小蘇打與泡泡之間的關係。

3、培養幼兒觀察和動手操作能力、調動學習積極性。

活動準備:

1、每兩個人用6個杯子,一個勺子,一個透明塑料瓶,一個插好吸管的蓋子,一個小臉盆,一塊抹布,一個透明漏斗,一個碗

2、醋、蘇打粉、冰紅茶、橙汁、醬油

3、教師記錄表。

4、PPT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以羊村長的口氣:各位小朋友們,早上好!我是慢羊羊村長。歡迎你們來到我的羊村,今天,除了來了你們這羣小朋友以外,看還有很多客人老師也來到了羊村,我們回過頭去和她們熱情的打個招呼。(這時電話鈴響了,播放報警錄音)咦,電話鈴聲響了,我來聽聽是誰?(接電話)天吶!灰太狼即將要帶着他的新武器來攻打我們青青草原了。小朋友,請你們幫我一個忙,也發明一個新武器來對付灰太狼,好嗎?好的,那首先想一想要製造一個什麼樣的武器呢?(幼兒回答)那我們就來製造一個威力巨大的,會冒泡泡的氣泡彈。

二、小實驗

師:要想製造氣泡彈就一定要用到蘇打水,可是蘇打水和哪個好朋友相聚在一起會冒出泡泡呢?今天我給大家準備了蘇打水,還有許多不同的材料,有醋寶寶、醬油寶寶、冰紅茶寶寶和橙汁寶寶,等着小朋友們去尋找這個答案。如果有泡泡冒出來,就説明我們找到了想要的答案。現在就請小朋友們安靜地走到桌子邊找答案吧!

有一組小朋友已經找到了答案,我請一個小朋友來回答蘇打水和什麼寶寶相聚在一起會產生很多氣泡啊?(幼兒回答:醋)

三、實驗一

師:小朋友很聰明,找到了答案,下面我們就要正式開始製造我們的氣泡彈了。這裏有一段喜羊羊的爸爸,羊博士送來的視頻,教我們在座的小羊如何製造氣泡彈,請仔細觀察視頻哦!(觀看)

看完視頻了,我請一個小朋友來説一説如何製作氣泡彈,小朋友説,我來操作。(先加入50毫升的醋,看好刻度線,瓶子上有一個數字50,只要把醋倒到數字旁邊的線就可以了,為了防止醋不倒在外面,我們可以使用這個漏斗。(教師示範後方旁邊)。然後我們再來製作蘇打水,挖一勺蘇打粉到水裏攪拌均勻,利用漏斗倒入瓶中,迅速把吸管插入瓶中,蓋子蓋緊,不要留下空隙)

看來小朋友們都會了,我這裏還有一張實驗流程圖,如果記得不清楚的小朋友可以看着圖操作。在操作的時候,如果有小水珠噴出來,觀察完後拿一塊抹布把桌子擦乾淨。還有一個要求就是實驗結束要求小朋友來記錄你的實驗結果,有沒有成功。我們來看一下記錄表。介紹記錄表

好,現在請小朋友們開始操作吧!

四、講解第一次結果,查看分析記錄表,總結出不成功。並做第二次試驗

師:實驗做完了,誰來説説你觀察到什麼現象?(瓶子裏有泡泡產生?沒有從吸管裏冒出來嗎?)啊呀,我們第一次做的氣泡彈沒有打倒灰太狼,聽聽灰太狼還發出了奸詐的笑聲。不行!看來我們要把實驗改良一下。剛才説了,瓶子裏泡泡不多,所以沒有從吸管裏冒出來。那這次我們加大劑量,試一試倒70毫升的醋,加2勺蘇打粉會不會產生很多很多的'泡泡。請小朋友再做一次科學家吧!

五、講解第二次結果

師:看着小朋友的笑臉,看到記錄表上這麼多的勾,我知道一定有好結果了,你們一定是成功了。小朋友來説説你觀察到了什麼?(泡泡從瓶子裏冒出來了)哇!小朋友們都很聰明,我們把氣泡彈製造出來了,看看灰太狼什麼反應呀?

六、總結

看看這張表格,我們可以得出一個怎樣的結果呢?(醋比第一次用的多,蘇打粉比第一次用的多,冒出的泡泡也就更多)

今天每隻小羊們都很棒,大家團結協作,開動腦袋,做出了氣泡彈,打走了灰太狼,那我們就來唱首歌慶祝一下吧!

活動實施效果:

用醋和小蘇打製作的氣泡彈配上喜洋洋和灰太狼的主題,小朋友們都非常喜歡,熱情十足地開展了活動。在活動中,我設計了三次實驗,讓孩子們清楚地瞭解到醋和小蘇打能起反應,冒出泡泡,並且醋和小蘇打加的越多,泡泡冒得越多。在實驗結束後,記錄實驗結果也是本節課的重點,讓孩子們學會看懂記錄表,並能從記錄表中看出實驗的結果。實驗不能由一個人完成,需要兩個夥伴互相幫助,商量後再行動,兩人實驗也能確保每個人都能進行操作。我設計了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故事背景,孩子們激情洋溢地參與了每次實驗,也取得了相應的效果,在孩子們打敗灰太狼歡樂的氣氛中結束本次活動。

幼兒園科學教案10

自制圖書活動〈影子和我〉

活動目標:

1、與同伴合作製作圖書,進一步瞭解圖書的構成。

2、啟發幼兒集體為畫面配上簡單的文字,進一步瞭解畫面、文字之間的關係。

不錯的'

活動過程:

一、講述自己與影子的故事,並分組討論圖書的內容。

二、幼兒分組製作圖書。

三、裝定成冊,共同閲讀。

幼兒園科學教案11

【設計思路】

探月衞星一次次成功發射,實現了深空探測“零”的突破。作為無數中國人智慧和力量的結晶,嫦娥一號奔月之成功,不但預告了中國載人登月成功的前景、科學技術更為精湛高超的前景,也預告了祖國進一步富強昌盛的前景、中國人對人類做出更大貢獻的前景。身為中國人舉國上下為之歡呼和沸騰,孩子們身邊隨處可以撲捉到人們為之驕傲和自豪的歡聲笑語,報紙上、電視上、網上等等,來到幼兒園他們隨時會將自己聽到、看到‘嫦娥奔月’的新聞與老師、小夥伴滔滔不絕的説個不停,我便設計了《火箭升空》的活動,給孩子們提供更多延展的空間、交往溝通空間、表達體驗的機會、充分感受參與活動的樂趣。

【活動目標】

1、通過觀看火箭升空的過程,幫助幼兒瞭解探月的新聞。

2、激發幼兒熱愛祖國的情感,為我們祖國的科技進步而驕傲自豪。

3、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結合《火箭升空》的內容。活動前請家長與幼兒共同蒐集製作親子小報,為幼兒傳遞有關嫦娥奔月的新聞。

2、課件《火箭升空》

3、班級設計火箭升空牆面,將親子小報和有關航空知識佈置場景

【活動過程】

一、談話討論:火箭升空

提問:

1、你們知道我們國家的火箭又一次發射成功的好消息嗎?

2、這架火箭的名稱是什麼?它是幾月幾日發射升空的?

小結:10月24日18時05分,搭載着我國首顆探月衞星嫦娥一號的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在西昌衞星發射中心三號塔架點火發射。

3、你還知道有關‘火箭升空’的什麼知識?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二、教師播放《火箭升空》課件

觀看嫦娥一號升空的過程,幫助幼兒瞭解探月新聞。

三、請幼兒談一談觀看課件後的感受

教師小結:激發幼兒熱愛祖國的情感,為我們祖國的科技進步而驕傲自豪.

活動結束:幼兒自由結伴觀看《火箭升空》的.知識、親子小報,幼兒間相互傳遞更多有關嫦娥奔月的新聞。

【活動反思】

《火箭升空》的活動深受幼兒喜歡。在活動開展期間孩子們夠認真傾聽、討論、參與人們喜聞樂見的話題中。在親子自制小報時,孩子與家長共同蒐集圖片信息積極主動,增進了親子間的溝通交流;觀看課件時,孩子們流露出認真專注的傾聽狀態,通過討論交流獲得同伴的經驗;在話題討論時氣氛活躍,充分體現了孩子們參與討論的積極和踴躍和輕鬆的交往氛圍。

幼兒園科學教案12

課題常識:《你認識我嗎?》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瞭解秋天是水果成熟的季節。

2、引導幼兒用簡短的句子説出自己愛吃水果的名稱、形狀及顏色。

活動準備實物水果:蘋果、梨、橘子、香蕉、石榴等若干,籃子一個,圖片一幅。

重點難點

重點:是幼兒能説出幾種水果的名稱、顏色及味道。

難點:是讓幼兒知道這些水果是在秋季裏成熟。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談話:小朋友你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秋天裏樹上的葉子變黃了,有的'變紅了,被風一吹就會怎樣?秋天裏也是水果成熟的季節,你們知道果園裏都有哪些水果成熟了?

二、基本部分

1、教師出示謎語:黃金衣,包銀條,中間彎彎兩頭翹。謎底:(香蕉)。

教師出示實物香蕉讓幼兒觀察後提問:果皮是什麼顏色的?什麼形狀的?(教師講解:是長柱形的,稍有稜。)吃起來是什麼味道?

2、教師逐一出示蘋果、梨、石榴等水果,讓幼兒觀察後説出它們的形狀、顏色及味道,讓幼兒知道它們都是秋季裏成熟的水果。

3、教師小結:剛才小朋友認識的這些水果都是秋天裏成熟的水果,它們的形狀分別有圓形、橢圓形、長柱形的;它們的顏色分別有紅、黃、綠等;有的剝開皮吃,有的用水洗洗就可以吃,味道有酸有甜,它們的水分很多,又有營養,希望小朋友們每天吃個水果,這樣身體就會茁壯成長。

4、出示圖片,讓幼兒連線。

5、做遊戲:《猜猜我是誰》。

三、結束部分

教師簡單講評,下課!

幼兒園科學教案13

一、目標:

1、在中體驗學習的樂趣

2、通過遊戲,已學過的顏色:紅、黃、綠,嘗試認識紫、金黃色。

二、活動準備:

1、請一名大班扮成聖誕老公公

2、蘋果、香蕉、香梨、葡萄、桔子實物各一小袋,裝於大口袋,紅、黃、綠、紫、金黃色頭飾與幼兒人數相等。

三、活動過程:

1、歡迎聖誕老公公引題:

①師:小朋友看誰來啦?

②與聖誕老公公互相問好

2、複習紅、黃、綠,學習紫、金黃色

①聖誕老公公派發禮物,引導幼兒複習已學習的顏色;紅、黃、綠

②聖誕老公公再次送禮物,引導幼兒認識紫色、金黃色

3、遊戲:顏色寶寶找朋友

①介紹遊戲玩法:a、帶上頭飾。b、找找與自己顏色一樣的`朋友

c、一起説:我們是ⅩⅩ色寶寶,我們是好朋友。

②幼兒遊戲,師重點紫色、金黃色寶寶的對話。

4、結束:

①送顏色寶寶回家。②與聖誕老公公道別。

幼兒園科學教案14

設計意圖

我班的自然角里飼養着幾條泥鰍,前段時間,孩子們在給泥鰍換水時不小心把泥鰍掉在了地上,幾個孩子們手忙腳亂地抓了起來,“呀,真滑啊!”“真不好抓。…“太滑了,抓不住。”孩子們在自由地交流自己的發現。我知道孩子們對泥鰍不容易抓的現象產生了興趣,於是,自然生成了——《泥鰍》這一科學活動。

活動目標

1.感知並瞭解泥鰍的主要特徵,體驗抓泥鰍的樂趣。

2.在探究活動中發現粗糙材料易抓泥鰍的現象,激發幼兒探索身邊科學現象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幼兒已初步瞭解了魚類知識。

2.泥鰍、盆、棉手套和塑料手套等。

3.介紹泥鰍主要特徵及黏液作用的相關錄像。

活動過程

1.觀察感受泥鰍,瞭解泥鰍的外形特徵。

師:請小朋友仔細看看泥鰍是什麼樣的,有沒有特別的地方或有趣的事情,待會兒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為便於幼兒觀察,事先在幾個大臉盆中放若干泥鰍和水) 幼兒觀察後自由講述自己的發現。 幼:眼睛小小的。 幼:嘴邊有鬍鬚。幼:背上有鰭,尾巴上也有,遊起來很靈活。 師:是呀,這一點和誰一樣啊? 幼:和魚一樣。 師:是的,因為它也是魚家族中的一員啊。你們有沒有發現泥鰍有趣的事情呢? 幼:它身上很滑。 幼:它滑溜溜的,老從我手裏滑走。 幼:它身上很粘。 師:這些滑滑的、粘粘的是什麼呀? 幼:叫黏液。 師:這些黏液對泥鰍有什麼好處? 幼:能幫它逃走。 幼:因為很滑,別人不容易抓住。 師:除了幫它很快逃脱,黏液還會有什麼好處呢,你們猜一猜?(幼兒可能回答不上來),好吧,老師請你們看一段錄像,看了就知道了。 看錄像,梳理有關泥鰍的知識。 師:剛才我們説的,錄像中都説到了。現在你們知道了吧,泥鰍的黏液還有什麼作用呀? 幼:能幫它的皮膚呼吸。 幼:能幫它在泥地裏很快地行走。 師:黏液對泥鰍的好處真不少啊。

2,嘗試體驗、比較發現粗糙材料易捉泥鰍的現象。

幼兒徒手嘗試捉泥鰍後集體交流。 師:剛才小朋友説泥鰍身上滑滑的,不好捉。現在你們去試一試,是不是真的很難捉。 師:你捉到泥鰍了嗎?你怎麼捉的? 幼:我捉了很長時間才捉到兩條。 幼:真不好捉啊,我先用一隻手沒捉到,後來用兩隻手才捉到的。 師:泥鰍在你手裏是怎樣的? 幼:我剛把泥鰍捉到,它就馬上從我手裏滑走了。 幼:它在我手裏時拼命扭動,要從我手裏逃走。師:泥鰍這麼難捉,是什麼在幫它的忙啊? 幼:是黏液在幫忙。 師:哦,有了黏液,泥鰍真不容易捉啊。剛才我還看見幾個小朋友用老師給你們擦手毛巾在捉掉在地上的泥鰍呢,這個辦法也挺好。老師也準備了一些材料,請你們用這些材料試試捉泥鰍。 出示材料,交待要求:每一樣都試一試、抓一抓,看看有什麼有趣的事。幼兒嘗試、比較、發現不同。 師:用這些材料捉泥鰍,你們有沒有發現有趣的事情呢? 幼:用棉手套好捉,我捉了好多呢。 幼:我覺得塑料薄膜手套太滑,捉不到泥鰍。幼:我用毛巾把泥鰍身上的黏液吸掉就好捉了。 師:為什麼棉手套捉泥鰍容易些,塑料手套捉就不容易?棉手套和塑料手套有什麼不同? 幼:棉手套粗糙、塑料手套光滑。 師小結:粗糙的棉手套捉泥鰍時,阻擋泥鰍滑走的力量變大了,泥鰍就不容易滑走了。塑料手套自己也是滑滑的,它捉泥鰍時,阻擋泥鰍滑走的力量還是很小,所以不容易捉到泥鰍。 3.聯繫生活,知道如何用粗糙材料防滑。 師:剛才我們捉泥鰍,把地板弄得很濕。瞧,地板變滑了,為什麼我們在濕濕的地板上沒有滑倒?誰在幫忙? 幼:我們穿了鞋子。 師:為什麼穿了鞋子就不滑了? 幼:因為鞋底有花紋,很粗糙的。 師:這個道理和我們用棉手套捉泥鰍是一樣的。還有沒有其他方法讓滑滑的.地板變得不滑呢? 幼:可以鋪些紙板。 幼:放塊地毯。 幼:放塊厚棉布。 師:生活中還有好多地方是滑滑的,有些危險的,請小朋友回去找一找,然後想想辦法解決吧!

評析

我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立足於泥鰍主要特徵的觀察和感知,在活動一開始,就讓幼兒自由觀察泥鰍的外形特徵,瞭解外形特徵與其生活環境的密切關係。在這個環節中,我讓幼兒帶着“泥鰍長得什麼樣?他有什麼有趣的地方?等問題進行探究,活動中始終讓幼兒處於一個寬鬆、和諧、自由的觀察氛圍,不要求幼兒獲得完整知識,只要是幼兒有自己的觀察與發現就行了。在觀察感知的基礎上,再讓幼兒將自己的發現與同伴、老師交流,讓幼兒在活動中主動地建構相關知識,而教師此時只是一位積極的引導者、支持者與合作者。在幼兒描述自己的發現時,我們針對“黏液”這一難點展開分析、設疑,讓幼兒自己發現、猜想,而後在操作實踐和觀看錄像中得到答案。 孩子們對活生生的泥鰍不易抓是抱有濃厚探究興趣的,我始終從幼兒的興趣出發,在活動中以抓為主線,在抓的過程中發現泥鰍因為黏液的幫忙而容易逃脱的現象。在此基礎上,材料的出現使探究活動又上升了一個層次。在這個過程中,我重在讓幼兒比較粗糙材料與光滑材料捉泥鰍的不同現象,只有發現奇特的現象,才能激發幼兒探究的慾望,讓幼兒發現事物間的關係,獲得新經驗。在活動中,幼兒在親自操作和體驗中自然地發現了棉手套易捉泥鰍的現象,同時,幼兒認識了兩種材料的特點,發現了材料特點與捉泥鰍難易程度的關係,從而讓他們自發地建構起粗糙的材料具有防滑作用的經驗。在這一過程中,我的任務是觀察孩子用材料嘗試捕捉泥鰍的過程,提供適時的幫助,引導幼兒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發現,共同探究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有助於幼兒重新思考自己的探究過程和發現,促進概念和思維水平由低到高的不斷髮展。 科學活動應來源於生活,更應迴歸於生活。本次活動的延伸也是繼續探索的起點,正如《綱要》中説的,孩子們在科學活動中所面對和需要解決的是有關周圍事物和生活中出現的問題,通過解決這些問題的探究活動,孩子們不僅能學會學習,還將發展在社會生活中所必要的能力和行為。所以,我從捉泥鰍的現象中生成活動,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讓幼兒知道之所以探索這個現象,探討這個問題,是為了幫助我們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是為我們的生活所服務的,為幼兒理解科學對人們生活的實際意義提供了直接經驗和實踐背景。

幼兒園科學教案15

目標:

⒈積極探索,大膽試驗,感知風力大小與物體移動之間的關係。

⒉結合生活經驗大膽、誇張地表現有風天氣的各種事物變化。

準備:

⒈羽毛,樹葉,紙,石頭、磁塊,小木棒,金屬勺、回形針、記錄單等材料每組一份。⒉扇子,吹風機。

重點:

積極探索,大膽試驗,感知風力大小與物體移動之間的關係。

難點:

大膽、誇張地表現有風天氣的各種事物變化。

過程:

一、談話導入——風兒在哪裏?

師:有時,風兒不知躲到哪裏去了?樹枝,樹葉都不動搖了,我們有什麼辦法能使風兒快快出現?(幼兒討論)

師:當風兒出現的時候,會發生什麼現象?

二、幼兒操作,感知風兒能使有些物體移動。

提供每組一份操作材料:羽毛、樹葉、紙、石頭、磁塊、小木棒、金屬勺、回形針等材料每組一份。

(給每位幼兒提供了操作的機會,葉瀾教授認為,教學活動應該讓每個參與活動的幼兒人人都能夠喚起內在的激情。)

⒈幼兒猜測。

師:請你猜一猜朝他們吹氣時他們是否會移動?怎麼動?

(此段設計從生活中選取學生熟悉的素材,既“吊”起了幼兒探索的“胃口”,同時在幼兒的元認知和新知的建構之間搭起了“橋樑”為後面的學習探究拉開了成功的帷幔。

科學活動最基本的特點是從幼兒身邊的事物開始學習活動,以形成對科學進行探究的態度、技能,並從中獲取科學知識。因此,適當的問題是探究的起點。)

⒉幼兒操作。引導幼兒將物體有序擺放,一次一個孩子逐個向不同的物體吹風,記錄吹動後物體移動的路線。

(第一次操作簡單易行,很好的幫助了幼兒感知梳理風力大小對不同物體的影響,讓幼兒在親身體驗中獲得有關風力大小與物體移動之間的關係。

通過親身操作活動促進幼兒積極的情感態度,讓幼兒在活動中學習,在遊戲中愉快體驗。)

⒊交流。請幼兒説説哪些物體被風吹動了,哪些沒有吹動?為什麼呢?它

移動的路線是怎樣的?

(活動中,更重要的是通過知識的傳授去激發幼兒的主動性、自主性和創造性。在這裏組織幼兒討論、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結果顯得尤為重要,唯有交流才能讓幼兒盡力表達的更清楚,推理得更嚴密。)

⒋出示一個重物,如一塊磁鐵或一塊石頭,引導幼兒製造風,想辦法使其移動。

(讓幼兒學會解決一個問題的能力遠遠要比讓他們去牢記100個問題的答案來得重要。第二次操作,讓幼兒的原有經驗得到提升,在第一次初步感知物體能否移動和風的關係的基礎上,嘗試解決問題,思考風力的大小和物體移動的.關係。)

三、表演“風來了”情景。

⒈幼兒以組為單位:每位幼兒認領組中的一種實驗物品,假設自己就是這一物品,然後其它幼兒對着他吹氣,這一“物品”模仿剛才的運動情形,進行相應的表演。

幼兒逐一進行遊戲表演。

⒉全體幼兒表演

幼兒假設自己是風,教師鼓勵他們象風一樣的行動,如在高空吹,在地上吹,做一股強風,做一陣輕風,慢慢的安靜的下來然後開始颳風。

(以遊戲的形式開展,不僅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即讓幼兒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發展應用意識,而且再次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使活動再次達到高潮。)

四、延伸活動。

⒈帶領幼兒到户外觀察風吹到植物上植物的變化,及吹到人們身上,人們的動作,並用身體動作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