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國小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課題總結

校園7.85K

總結是對某一特定時間段內的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明確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彎路,少犯錯誤,提高工作效益,為此我們要做好回顧,寫好總結。總結怎麼寫才能發揮它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小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課題總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小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課題總結

國小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課題總結1

張豔《國小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應該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向他們提供充足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同時獲得廣泛數學活動經驗”。然而,在以往的國小數學教學中,教師非常重視數學知識的教學,而很少關注這些數學知識和學生的實際生活有哪些聯繫。學生學會了數學知識,卻不會解決與之有關的實際問題,造成了知識學習和知識應用的脱節,感受不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因此,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從生活實際中引出數學問題,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在情景中學習數學是最有趣的,為生活而學數學是最有價值的,從而體驗到數學的魅力。有力地推進了課題研究的全面展開,真正實現了將數學服務於生活,來源於生活的科研之路。經過一個學年的親身體驗、實踐探索,取得了豐碩的階段性成果:

一、研究的理論依據

1、建構主義理論

學生是在自己的生活經驗基礎上,在主動的活動中建構自己的知識。即學習者利用現有知識經驗進行推論的智力潛能,通過新經驗與原有生活知識經驗的相互作用,來充實、豐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識經驗。

2、“生活教育”理論在生活教育理論中,“在生活裏找教育,為生活而教育”的觀念相當明確,他的“社會即學校”學説,更是告訴我們,教育源於生活,適應生活的需要,因而教學更不能脱離生活,脱離生活的教學就失去兒童主動學習的心理基礎。

3、活動建構的理論

教學應讓學生從生活中,從各種活動中進行學習,通過與生活實際相聯繫,獲得直接經驗,主動地進行學習,他認為教師的職責在於引導學生直接從外界事物和周圍事物環境中進行學習,同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從而使他們獲得有用的知識。

二、課題研究的目標與內容

1、研究的目標

⑴、探索出“數學教學生活化”的途徑和方法,將生活中學生實際事物和數學知識有機的結合,尋找創造生活情景、組織教材開展活動的有效手段,尋找教學策略及指導學生學習的最佳方法。

⑵、使學生從思考周邊事物,到自主構建“來源於生活提煉為數學模型應用於實際”的學習體系,達到培養學生創造性地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熱愛數學的情感,推動學生素質的發展

⑶、初步建立數學生活化的評價方法,讓學生能夠體會到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繫,從而瞭解數學的價值,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2、研究的內容:

(1)教材內容生活化:

①導入生活化。教師在教學前,要善於捕捉學生身邊的事例中的數學問題,結合所要學的新知,讓學生感到親切自然,易於接受。

②例題生活化。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已有的生活經驗,學生的生活中提煉出數學素材,將它服務於教學新知,吸引學生參與研討,能達到更良好的教學效果。

③練習生活化。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類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以一些實際應用型的題目讓學生鞏固所學,增強其解決問題的能力。

(2)教學過程生活化:

①運用多種手段創設生活情境。採用語言直觀、實物演示、遊戲、多媒體教學、社區數學實踐等手段,創設生活情境,溝通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②在生活化的教學過程中發展學生數學能力。努力創造條件,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實踐能力、計算能力、概括能力等等。

③在生活化的教學過程中發展學生非智力因素。藉助生活化的教學,培養學生愛學的情感、頑強的意志、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行為習慣。

④養成學生生活自主性學習的學習品質。培養學生在生活中自主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使之內化為自身的需要。

三、研究步驟

1、準備階段:加強理論學習和實踐,並進行課題研究論證,形成研究方案和實施計劃。

2、實施階段:撰寫階段性研究報告,召開中期成果彙報活動。

3、總結階段:着重對獲得的成果進行總結,以利於今後工作的開展。

四、課題研究的內容

(一)挖掘生活化內容的途徑

1、從教材中挖掘

《國小數學課程標準》強調書本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繫,要求“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真正體現“人人學有用的數學”的基本理念。遵循這一理念,我們在保證科學性的前提下合理改組了部分教材,給數學課本增加“營養”,體現教學內容的生活性。如在教學《千克的認識》時,課的開始我拿出兩個同樣規格的盒子,問學生,這兩個外形一樣的盒子,哪個重,生紛紛舉手,生1:我認為兩個盒子一樣重,因為我看這兩個盒子一樣。生2:我反對,盒子是一樣,但一個新,一箇舊,我認為新的輕,舊的重。生3:我反對,要知道兩個盒子哪個重,不能只用眼看,你要用手去掂一掂。師:還有什麼辦法?生4:也可以去稱一稱。教師賦枯燥的內容以“生命”,使學生積極主動投入學習,同時也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生活中間”。

2、從生活中挖掘

(1)挖掘社會生活中的數學資源

社會生活是學習數學的大課堂,學生可以從報紙、雜誌、電視等新聞媒體上了解到很多信息,還可以從與家長聊天談話中捕捉到一些有用的信息,甚至小夥伴之間的遊戲有時也會成為數學學習的第一手資料呢。如在教學“認識對稱圖形”時,讓學生在上課之前,到生活中去找一找,使學生感到生活數學無處不在。

(2)挖掘校園生活中的數學資源

校園生活是學生們最熟悉、最感興趣的內容,把校園中的數學問題搬進課堂,使學生感到真實有趣,感到數學就在身邊。如在教學計算問題時:我們根據班級數,男、女生人數等提出問題進行計算;幾何方面:教室裏可以找到哪些圖形?這些圖形有什麼特徵,親手去摸一摸,比畫比畫,並給它們歸類。

(3)挖掘家庭生活中的數學資源

家庭:學生生活的場所,又是學生學習知識的搖籃,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數學現象已經進入到他們的生活領域成為他們的數學活動經驗。如學習分類“整理書包”這節課給“書本分類”這一生活情境,學生在家都有和家長一起收拾家裏的物品的經驗,學生能根據自己的經驗和實際需要找到不同的分類方法,有的學生按大小分,有的`學生按學科分,有的學生按顏色分等等。學生通過分類感受到“分類”能給生活帶來方便。整節課,學生學得主動,學得高興,覺得數學就在自己生活中。

(二)經歷生活化的學習歷程

1、創設生活化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主動學習。

(1)創設直觀性情境

根據國小生的年齡特點,課堂上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用看得見,摸得着的身邊事物創設教學情境,使數學知識成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展開想象。例如教學《線段》時引入:通往小猴家的路有兩條,一條路是直的,一條路是彎的,小猴走哪條路可先到家,這裏面有什麼數學奧祕呢?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下子被調動起來,進入學習的最佳狀態。

(2)創設描述性情境

所謂描述性情境,主要是指以文字描述、語言表達的方法,為學生描述一段新鮮而熟悉的生活事例,來引導學生積極探索。例如教學《平面圖中的方向與位置》時,教師課前談話:國慶期間,你們出去旅遊了嗎?誰來説説你去什麼地方旅遊的?生1:我去。生2:我去師:你還知道哪些景點?(生交流)師:老師帶你們去好嗎?”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有趣的情境,教師的談話激起了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愉悦的氛圍中開始了學習。

(3)創設欣賞性情境

欣賞性情境是指在課堂上通過錄像或多媒體課件,展示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生活素材,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數學美,從而引發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從生活中捕捉數學問題,分析思考數學知識的發生過程。例如在教學《找規律》時,用多媒體形象的展示找規律的方法,學生在欣賞了美麗的圖片的同時獲得了知識。

(4)創設體驗性情境

在教學中也可以讓學生走進社會,變“小課堂”為“大課堂”,通過學生身臨其境的現場體驗,再變“大課堂”為“小課堂”。例如教學《軸對稱》時,例題呈現給學生的是靜態的老師分鉛筆的一幅畫面,學生在生活中有分東西的生活經驗,把學生的這種經驗作為學習的基礎,讓學生動手去分一分,學生有感性的認識,對理解軸對稱就有了更深的影響。

2、設計生活化的練習,創造課外的精彩

(1)處理書上練習,使之更加豐滿。

如果教師能創造性地對教材中的練習進行還原和再創造,將數學練習融合於生活中,就可以使原有的練習為我所用。例如教學《有趣的七巧板》時,把玩具和圖形結合起來,學生在動手中品嚐拼圖的快樂。讓學生課後回家動手拼拼貼貼,在班級評出創意獎。這樣不僅讓學生有了展示自己的機會,更能體現新課程下的作業的獨特性。

(2)課堂延伸,開闢“第二課堂”。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例如教學《千克的認識》時,讓學生掂一掂一千克蘋果等水果的重量,枱秤面上的1就是1千克,2就是2千克,但5千克對準的卻是0,學生有疑惑,不知是5千克,還是0千克,為了讓學生對台秤有更深的瞭解,讓學生課後,調查瞭解究竟是怎麼回事,通過了解學生髮現現實生活中用的枱秤和書上介紹的枱秤有所不同,但當枱秤指針轉了一圈後就是5千克。

(三)實現生活化的教學評價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評價的目的是為了全面瞭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體現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如在我的課堂上,常能聽到這樣評價“你越來越聰明瞭”、“你的表現讓老師感到特別驚喜”、“你的想象力真豐富”。真誠的讚賞帶給學生成功的體驗,讓學生的臉上始終洋溢着自信的笑容。“如果你能大膽一些就更好了”,鼓勵的話語帶給學生愛和希望,促使孩子們努力走近老師期待的目標。教師的一顰一笑,一個動作,一個手勢,一個眼神,往往都能產生作用。在課堂上,當學生有較好的表現時,我總忘不了給他一個真誠的微笑,一句讚賞的話語、一陣熱烈的掌聲,以示鼓勵。在鼓勵和表揚下,讓他們感受到學習的快樂,產生積極的學習慾望和情感,從而主動地去求知。

五、存在的問題及努力方向

1對課外學生信息的收集及現實生活中問題的解決缺乏及時有效地指導與評價,仍需進一步探索。

2、在日常教學中,“生活經驗”常常是被具體的“生活情境”所代替,有時學生沉醉在遊戲引起的興奮之中,而把相關的數學思考拋在了一邊。面對生活情境,學生往往被豐富多彩的外在的一面所吸引,而真正有價值的數學思考卻淹沒其中,不為學生所關注了,我們不禁要思考,該如何有效的呈現“生活情境”,該如何處理好“生活經驗”與“生活情境”兩者之間的關係。

國小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課題總結2

數學源於生活,尤其是國小數學,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因此,國小數學應用題教學改革,應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以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為出發點,要拓展對基礎性的理解,基礎性不應僅僅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它還應包括: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利用工具處理信息的能力,學習過程中的策略意識,創造性的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三次全教會提出必須把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作為素質教育的重點。這給課堂教學提出改革要求和方向。陶行知説:“教育只有通過生活才能產生作用並真正成為教育”。所以數學課堂的生活化是加強學生實踐能力推進素質教育的必要途徑。因此,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鞏固課改成果、推進課程改革持續發展的關鍵。我校於xxxx年10月申報了省級課題《國小數學應用題教學生活化的研究》的立項,並列為“江西省重點課題國小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的子課題。立項啟動以來,課題組成員按照課題研究實施方案要求,認真開展課題研究和實驗。目前,課題研究工作進展順利,已完成第一階段目標任務,取得了階段研究成果,現將本課題第一階段研究工作總結如下:

一、轉變觀念,樹立正確的教學觀

(1)轉變教師教育意識是數學課堂生活化的前提。

服務意識。服務是一種資源,優質服務是創設舒心環境,獲取最佳效益有有效手段。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者服務學生,旨在點撥、引導、創設情境,必須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精湛教學藝術,科學的教學方法,“潤物細無聲”地引導學生探究、獲取知識,學會思維。生活意識。眾所周知,從生活實踐中培養創新能力這一點上,美國“木匠教學法”很成功。“木匠教學法”的核心就是注重知識來源於生活,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取知識,讓學生自我發現問題和自我解決問題,充分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現在國小數學教材知識系統太強,與學生密切聯繫生活太少,使教材知識結構與學生認知結構無法達到同步,導致教師為達到教學目標而搞題海戰術,反覆機械訓練,阻礙學生思維發展。所以在教學中要注重生活實際,重視學生直接經驗,把教學歸樸於實踐,歸樸於生活。

(2)善於研究生活中的數學是數學課堂生活化的基礎。

知識是前人在生活中積累的經驗或是提示出的規律,而教學目標是為了掌握規律及學習發現規律的方法。若教者只是讓學生掌握知識,那就是把學生頭腦當成了知識的容器,“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點燃的火把”。因此,教學中必須讓學生了解知識發生的過程,但40分鐘畢竟有限,因此教者要引導學生善於書捕促、獲取、積累生活中的數學知識。

二、深入學習,理解本課題實驗所依據的現代教育理論的內涵

1、蘇霍姆林斯曾説過:“在人的心理深處,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孩子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

2、認識學派的學習理論認為:學習者是活生生的人,他們有思想、意識、傾向、動機、興趣、能力等方面的不同,而學習者的這些心理成分不同程度上影響着學習者的學習。

3、實踐性教育理論認為:學生的學習是為社會實踐和生活實踐服務的。離開了實踐活動,學習就沒有任何實際意義。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把科學文化知識應用與生活實踐中去。使學生在實踐中產生學習的慾望與衝動,穩定而持久的參與學習活動。

4、弗賴登塔爾(荷蘭著名數學教育家)的數學教育理論。弗賴登塔爾主張“現實的數學”,主張“數學源於現實,寓於現實,用於現實。”5、素質教育理論。素質教育實質上就是“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教育。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三、明確目標,突出本課題研究的中心內容

所謂“生活化”,即在數學教學中,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聯繫生活講數學,把生活經驗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體現:“數學源於生活、寓於生活、用於生活”的思想,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現實生活中其他學科學習的問題;形成勇於探索、勇於創新的科學精神。

1、研究的目標

⑴、探索出“數學教學生活化”的途徑和方法,將生活中學生實際事物和數學知識有機的結合,尋找創造生活情景、組織教材開展活動的有效手段,尋找教學策略及指導學生學習的最佳方法。

⑵、使學生從思考周邊事物,到自主構建“來源於生活提煉為數學模型應用於實際”的學習體系,達到培養學生創造性地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熱愛數學的情感,推動學生素質的發展。

⑶、初步建立數學生活化的評價方法,讓學生能夠體會到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繫,從而瞭解數學的價值,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2、研究的內容:

(1)教材內容生活化:

①導入生活化。教師在教學前,要善於捕捉學生身邊的事例中的數學問題,結合所要學的新知,讓學生感到親切自然,易於接受。

②例題生活化。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已有的生活經驗,學生的生活中提煉出數學素材,將它服務於教學新知,吸引學生參與研討,能達到更良好的教學效果。

③練習生活化。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類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以一些實際應用型的題目讓學生鞏固所學,增強其解決問題的能力。

(2)教學過程生活化:

①運用多種手段創設生活情境。採用語言直觀、實物演示、遊戲、多媒體教學、社區數學實踐等手段,創設生活情境,溝通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②在生活化的教學過程中發展學生數學能力。努力創造條件,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實踐能力、計算能力、概括能力等等。

③在生活化的教學過程中發展學生非智力因素。藉助生活化的教學,培養學生愛學的情感、頑強的.意志、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行為習慣。

④養成學生生活自主性學習的學習品質。培養學生在生活中自主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使之內化為自身的需要。

四、課題實驗的階段性成果。

1、傾心投入,初見成效

從準備申報課題之日起,課題組成員就以極大的熱情傾心投入,認真做好調查:當前的國小生,很大程度上存在着數學知識與生活實踐相脱節的現象,導致學生感到數學學習枯燥乏味或數學應用能力薄弱,失去了學習數學的意義。真實反映國小生的數學學習現狀,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策略。組織講座、理念學習,課題組組長作《國小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講座,為課題組全體成員注入活力。同時課題組成員通過公開教學開展教學研討活動。課題組成員緊緊圍繞數學課程新理念,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撰寫論文、教學反思、教學實錄等,提出了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好策略好方法。

2、有序推進,持續發展

課題研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課題組成員在與不同學校的老師互動、交流、對話,吸取寶貴建議,不斷調整,不斷反思。正視研究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緊緊圍繞數學課程新理念,為學生精心創設生活情境或實踐活動,激發學生探索和經歷的興趣,引發數學思考,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去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和應用數學。讓原本抽象的枯燥的數學知識,變得形象生動;原本被動的學習,變得積極主動;不再為了學習而學習,而是為了內在的渴望與需求而學習,學習有趣的、有用的數學。整體上提高了課堂教學的實效,喚發數學課堂生命活力,喚起學生親近數學的熱情,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服務。我們堅信,只要做課題研究的長跑者,一定會找到更適合數學學習的好途徑,從而不斷提升國小數學的教學水平。

五、存在的問題。

1、課題研究的持續性不夠,時有時無。實驗中的過程性記錄和材料收集不太及時。

2、課題研究的力度也不夠,部分老師認為實用性不強,研究積極性不高。

3、課題的輻射面不廣,部分課題組成員只管好自己的課堂,沒有起到示範作用。

4、客觀原因:

課題成員基本上是所在學校的教學骨幹,承擔的任務多,負擔重。再加上日常的教學工作,工作繁重,沒有更多的時間用在課題研究上。記錄、

反思、總結,集料的收集等工作無法及時進行,影響了課題的開展。這也是課題活動少的主要原因。

六、下階段的工作。

1、要求課題組的老師把“課題”實施到底。持之以恆,實踐課題成果,形成獨特的教學風格。加強理論學習,進一步做好課題研究,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問題為主線,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同時提高實驗教師自身的業務水平,培養創造性人才。

2、希望得到領導的支持,首先要給課題組的老師減壓,給他們留下更多的時間來做課題研究。其次,再燒一把“火”,加大課題的推廣力度。建議可以開展如下活動:

①實驗教師開展課堂觀摩與經驗講座相結合;

②結對子幫帶,實驗教師指導某位非實驗班;

③以年段為單位,開展課題研討活動;

④實驗班教師和非實驗班教師開展同課同構,或同課異構的課堂教學研討活動。

回顧幾個月的課題研究,不難發現有很多的閃光點,總之在課題研究工作任重道遠,我們課題組將在實踐中摸索,克服困難,總結經驗,樹立必勝的信念,今後的課題工作我們會進行得更加紮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