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這樣愛你剛剛好》讀後感(通用25篇)

校園2.48W

讀完某一作品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這樣愛你剛剛好》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這樣愛你剛剛好》讀後感(通用25篇)

《這樣愛你剛剛好》讀後感 篇1

從幼兒園一直到國小以來,雖談不上以你為榮,但我自認為上天還是比較眷顧我們的。你從小伶俐聰慧、虎頭虎腦、真的是人見人愛。青春期的你,因爸媽的錯愛大意,讓你走了些許彎路。《這樣愛你剛剛好,我的九年級孩子》,爸媽看到這本書時,已愧疚憐然,真的相見恨晚。還好上天冥冥之中又眷顧了我們一次——讓我們把你送到了同升湖。讓我們更明智的認識了你,也更清晰的認識了我們自己。

還你得你剛進江永一中時,爸媽認為那是本地最高學府,理應有比較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育風格。所以我們把你的一切都交給了學校,而讓自己束之高閣。我們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我們忘了你現在正處在一個生理、心理上以及角色轉換的成長期。我們因藉口自己忙碌就把你交給了一個我們自認為不錯的學校,卻不常常對你管顧。直到有一天,老師找上門來,我們才你恍然大悟。原來父母也與你一樣也需要與你共同度過人生以及角色的轉換期。隨之後,我們又才匆忙上法説服你,讓你自己走出去讀書。還好你也認識到你自己的癥結所在,小努力了一把。

也許爸媽總是因自己的忙碌而一直在找藉口,我們又忘了精神陪伴給予你在學習生活上的重要性,老在秉承獨立長大的固性教育風格,總認為你應該懂事了。所以,在思想方面的溝通教育上我們又少寫了一撇一捺,而致使你任性的性格一瀉而無底。慌亂之中,我們又片面的只懂得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方略。匆忙上位逼迫你只抓學習,天真的認為只要抓好學習了,你就沒時間去管顧其它事兒。卻不懂得學習是要以品德教育、思想素質教育、體育教育為基礎的過程。忘了必須先要有了好的習慣、好的心態、好的身體,學習才會象水到渠成般的好起來。

也許是爸媽從小受過的苦比較多,所以給予你更好更多的愛常表現在讓你在物質上的更豐盈,也常常以愛的名義,對你的有些方面橫加干涉,缺少對你在思想上、品德上的教育,也沒有完全認識和理解你心裏面的真實想法。現在爸媽懂了,懂了怎麼去愛你、怎麼去好好教育你、怎麼去與你共同規劃你的未來藍圖;怎麼讓你認識自己的未來理想藍與做好當下的辯證聯繫;怎麼樣去制定近期小目標又如何處理與未來長遠奮鬥歷程之間的聯繫。

最後,爸媽與你共同努力,一起牽手、一同度過我們人生的第一個轉換期,不管未來如何,只要我們自己努力過,只要我們為之真心付出過,相信你的未來一定會越來越精彩,你的人生將會不斷向更高、更深的理想靠近,你的努力將不負你未來燦爛的人生。

《這樣愛你剛剛好》讀後感 篇2

轉眼間我已經上八年級了,已經不需要父母過多的照顧,自己也能照顧好自己。但是每次我跟父母待在一起的時候,總覺得他們很煩,又是管這裏又是管那裏:玩手機的時候,他們總説“離手機屏幕遠點,天天就知道玩手機,去寫作業。”吃完飯,總是叫我收拾碗筷,洗碗,明明哥哥也可以做,但每次都是叫我做,我抱怨時,他們總説“你是女孩子,要學會做家務。”八年級的我,也有點叛逆,總覺得父母偏袒誰,總是對我這裏不好那裏不好,總覺得他們對我管的很嚴,給我的學習壓力很大……他們每次對我説“我們這是為了你好。”我當然知道這是為了我好,但現在這個階段,我也很不喜歡跟父母接觸,每次他們回來,我總是刻意地回到房間裏,不跟他們見面,不跟他們接觸,有什麼事也不跟他們説,總是覺得他們不理解我,他們問我的時候我也總是迴避。

這次學校説要閲讀這本書,我跟父母看了,我覺得父母也會慢慢的理解我,我也希望父母多關注我。

我趁這次機會,跟爸爸媽媽好好的談了一下,也明白了父母對我們的愛一樣的,我也瞭解到了父母也在默默關注着我,但我卻什麼都不知道。我也慢慢的理解他們,也知道他們所做的都是為我好,他們只希望我們不像他們那樣生活特別艱難,希望我們過得好。

我也知道,父母工作很累,我也應該慢慢地學會給他們分擔,我也應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學校,只有一個月才能和父母見一面,我也很想他們,很希望見到他們,其實在這短短的幾天,以前的我都是在玩手機,現在,我懂了,我需要多陪一陪家人,畢竟跟他們在一起的時間很少很少,我應該珍惜跟他們在一起的時候。其實只要我懂事一點,為他們倒一杯水,錘一下背,陪他們説一説話,他們就很滿足了。我也這麼大了,也應該成熟一點了,應該懂事一點了,學會孝順他們。父母賺錢也很不容易,而我不懂他們的辛苦,只是一味地向他們索取,卻不懂得付出,我應該懂得節省,為他們減輕負擔,讓他們不那麼辛苦。

通過閲讀這本書,以及我跟父母的談話,今後我會有所改變,讓父母不那麼累。這本書告訴我,父母對孩子的愛是偉大的、無私的。

《這樣愛你剛剛好》讀後感 篇3

世界上有這樣一種教育,它既能讓孩子受益終生,又能讓家長輕鬆百倍,它就是家庭教育。

可能很多人認為家庭教育只是家長的事,與小孩無關,其實不然,一個孩子在家庭中起很大的作用,就像一朵花,它的生長不僅需要園丁的照顧,也需要自身的努力。而這本書就告訴我們怎樣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家庭現象與自身現象,它就像一座橋,連接起了我們與家長的心靈彼岸。

這本書適合親子閲讀,所以一般閲讀這本書時,我都是與媽媽一起看,每看一篇,我就會反思自己,而對照媽媽的行為,結果大多數是她做到了,而我卻需要加強。

首先第一章,少年正值青春期。這一大章主要是告訴我們少年進入青春期應當注意什麼,又會有哪些變化,這些都一一介紹了,還簡單地説明了親子關係,讓我對此書有了初步瞭解。

第三章,引導少年邁上學習新台階。裏面所描述的問題也是我所想所遇到煩惱的事情——學習。此章帶領我們瞭解到如何解決諸如此類關於學習的問題。到了新的寄宿制學校,沒有了國小走讀的輕鬆,也沒有了媽媽的嘮叨和教導,我的精神狀態飄忽不定。每一科都有每一科的重難點,這一點還未弄懂,下一點就來了,所學的知識讓我有點應接不暇,不知如何下手,唯一能幫我忙的媽媽也只有週六小休下午過來幫我好好捋捋思路,可這畢竟不是長久之計,有了這本書,我找到了學習方法,相信成績會有所提升。

第四、五、六、章講的都是我們進入國中,踏入新校園的小煩惱。第四章,鼓勵少年融入新校園,我媽媽會給我講一些鼓勵我的話,因此我也沒有像很多同學那樣牴觸新環境,我自身交際能力還不錯,這一點是沒問題的。第五章,人際關係。每個班都會有個別孩子不受歡迎,相反,也會有個別孩子受歡迎,在國小,也許我會為這些事而操心,調解類似這樣的問題,可國中不一樣,我既不是太受歡迎,也不會被“孤立”,我會以一顆平常心面對任何人,無論他對我好壞與否,關鍵是做好自己。一學期相處下來,久而久之,我就會與班級甚至學校很多人結為好友。

第六章,特別是“做情緒的主人”這一小片段,我認為我做得還不夠好,所以我特意多看幾遍,確實做得有些不妥,甚至比書中所説的現象還嚴重,我必須要有所改變。

第七章,主動調解親子關係。爸爸曾和我説過這樣的一句話:“家庭做重要。”他説的這句話雖然只代表個人觀點,卻也不無道理,愛家才愛國,有家庭責任感才會有社會責任感、國家責任感。在家中,一個我們孝順的小細節,就足以讓勞累一天的父母親感到温暖,如果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這麼做,你的家庭一定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家庭,長輩一定是世界上最幸福的長輩。因此,我也要朝這些方面努力,要與家人和諧相處,我相信行動就是最好的詮釋。

讀完這本書,我收穫很大,身為孩子的我們,應該做到並完善我們應當做到的事情,這才是所謂的“好少年”。

《這樣愛你剛剛好》讀後感 篇4

寒假有幸和孩子一起閲讀了這本《這樣愛你剛剛好,我的九年級孩子》。其內容覆蓋了九年級這個年齡段孩子身上會出現的所有問題,很值得我們家長去拜讀。我讀完之後感觸頗多。

孩子,無論長到多大、長得再高,在父母的眼中及心裏仍舊是“孩子”。做父母的總是會擔心他是否會按時吃飯,天氣轉變時是否會添減衣服。所有的擔心與叮嚀,到頭來在孩子心裏卻成為了囉嗦或是煩躁的源頭。我不禁要問“難道我們錯了嗎?”。讀完這次的親子教材,我找到了這個問題的答案。

我常常安慰自己,等孩子長大了就能理解我們了,卻忽略了他們的思維也會隨着長大而日漸改變。就如同幼時需要蹲下和他們才能平視,到如今卻只有抬頭才能注視。原來我家少年已長成!他不再是那個追隨在身後詢問“媽媽!媽媽!我的XXXX在哪兒?”的懵懂孩童,而是不斷答覆“媽媽!這些我都知道了,你不要再説了!”的堅定少年。在高速發展的網絡時代,他有着自己的好友羣,有着可以一起暢玩遊戲、抒發情感的“閨蜜”。父母在他們的心中存在感正漸漸的變淡,因此叛逆情緒油然而生。如何正確的引導孩子及化解與孩子之間的矛盾,就成為了父母的必修課。對於上網我也曾一味的嚴令禁止過,但效果並不理想;只因我太過於將自己的主觀意識強加給了他,並沒有從他的角度去看待問題。或許孩子也同樣需要被“尊重”!

學習階段的孩子最主要的還是學習。無論是你長得再高,身體素質再好,是第二個姚明的不二人選;還是你風姿綽約,歌舞全能,是下一個能霸屏“小宇宙”;現階段你也只能是一個學生。

只有在知識的沉浸下,你才能最終發光發熱!作為父母並不要求孩子們個個都是學霸,在未來個個都是金字塔頂端的人材,因為那是不切實際的想法。十個手指頭還有長短呢?如果説一位名人的成功有百分之一是天賦的話,那麼就有百分之九十九是努力。只要自己努力過,哪怕是隻能收穫到一點點的成就,也是值得的。昨天收穫一點點,今天收穫一點點,明天再收穫一點點……在成長的過程中每天都收穫的“一點點”,聚集在一起就是你“大大的成就”。

從我的這些言語中,也許有人會反駁“這是樂天主義”。沒有壓力的學習還能學好嗎?的確!沒有了壓力,單純的努力會有效果嗎?那就需要幫助孩子們將壓力去轉化成學習的動力。只有孩子自己願意去學了,主動去學了才能更加的努力。加油吧!孩子!相信你從這次的親子閲讀中也學到了許多,我們的溝通也可以更加的順暢。你也可以把我當成你的好友,我們之間的稱呼也可以用上“親”。只要是對你的成長有益,我們可以去嘗試。希望你揚帆遠航的途程中,我可以是那一縷助力的清風,而不是那折杆的狂風。我們一起努力吧!

《這樣愛你剛剛好》讀後感 篇5

這個假期,我在家閲讀了《這樣愛你剛剛好,我的九年級孩子》這本書,感悟頗多。這本書主要針對九年級這一年齡段孩子普遍出現較多的問題進行解答釋疑,並且告訴我們父母教育是極其重要的。

這本書從“幸福”出發提出幸福教育是幸福人生的基礎,教育本來就是增進幸福的重要途徑。所以家庭應該和學校、社區一起,努力創造讓孩子幸福成長、快樂學習的環境。把童年還給孩子,把幸福還給家庭。

本書分別從九個方面闡述現實教育中出現的問題,並且舉例説明。通過事例分析,引發大家的反思。

這本書提出教育理念比方法更重要,但並不意味着方法沒有價值,只有好的方法才能讓好的理念真正落實。在教育中,父母的成長是孩子成長的前提。家庭教育不只是簡單的教育孩子,更是父母的自我教育。沒有父母的成長,永遠不可能有孩子的成長。與孩子一起成長,才是父母最美好的人生姿態!對孩子的撫育過程,是父母自身成長曆程的一種折射。教育是父母最關注的問題,但家庭教育卻在父母的焦慮中常常脱離正確的軌道。父母對孩子的愛,再多也不嫌多。怎樣愛孩子和怎樣教育孩子關係到家庭和諧與幸福。

我認為父母應該多多關注孩子,要主動和孩子溝通交流,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舉個例子,例如孩子犯了錯,不要動不動就指責孩子怎麼怎麼的,要先和孩子溝通交流,準確瞭解孩子的想法,才能有效化解這一問題,不使孩子和父母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

其次,父母和孩子之間的相互學習也是極其重要的。父母和孩子之間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代溝,父母要了解孩子最近在學什麼、在看什麼,和孩子多多交流,不要讓孩子覺得父母像一座大山,可望而不可即,從而產生畏懼心理,這樣就得不償失了。但是父母和孩子在打成一片的同時孩子也不能對父母太過放肆,要保證孩子對父母要保有一定的尊敬和愛戴。

另外,我們在這一時期也要注意調控好自己的情緒,不要動不動就發脾氣,注意把心思放在學習上,不要再想着什麼王者榮耀之類的遊戲,或是把注意力放在一部超級好看的電視劇上,不要因圖一時之快,而耽誤一輩子,馬上就要會考了,要做長遠打算,努力考上一個好高中。多説無益,總之希望大家都各自努力,將來莫要後悔莫及啊。

《這樣愛你剛剛好》讀後感 篇6

讀了這本書,我感覺收穫很多,其中培養孩子專注習慣這一點,我覺得很有借鑑意義,與大家一起分享。

一、培養孩子,父母先行

要想培養孩子的專注習慣,首先父母得做到做事專注。父母可以與孩子提前約好完成一件事情的時間,並引導孩子在規定時間裏認真做事,培養孩子的時間意識。

如果孩子很好地完成了,父母要及時表揚,強化孩子專注的行為。如果孩子在同一時間專注某事(如專心寫作業、專心朗讀等),事後父母應該給予孩子及時的鼓勵和肯定。這可以讓孩子明白專心做事是正確的、值得肯定的。

如果孩子只能專心10 分鐘,父母可以鼓勵他“要不要再延長5分鐘”,慢慢可以延長到15 分鐘、20 分鐘。可在書桌前放定時器或鬧鐘,幫助孩子瞭解自己目前的“定力”。

二、投其所好,事半功倍

孩子具有將注意力集中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上的能力。你可能會發現,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孩子是不會厭煩的。在對這些東西的探索中,孩子能體會到最多的樂趣,所以能保持驚人的耐心、細緻。

因此父母要允許孩子自主地探究事物,讓他們將注意力完全集中到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上。當孩子能夠自己完整地、不被打擾地看一本書、玩一個玩具,和朋友有始有終地下一盤棋、拼一個拼圖,他才會慢慢地把握事物的內在規律性,保持探究的慾望和耐心,哪怕是孩子正專注地觀察一隻蝸牛,我們都應該支持他,鼓勵他,因為他覺得很有趣。

三、過分關注,反成干擾

其實,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很多時候是父母的不良習慣造成的,這個壞習慣就是——打擾孩子。我想問一下羣裏的爸爸媽媽們,當孩子正專注做一件事的時候,你們是否有過以下舉措:一會兒問“你要不要喝水啊”,一會兒又問“你要吃點兒水果嗎”,一會兒又説“該吃飯了”。

試想一下,在這種不斷被打擾的情況下,孩子能專注做事嗎?更遑論培養孩子的專注力了。如果孩子真的能專心做一件事,只要事情合理安全,父母都應該支持他,不要去打擾他。堅持不懈,孩子的注意力就被培養起來了,晚吃一會兒飯、少喝一口水又算得了什麼呢?您説是不是?

四、父母有規,孩子有律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父母要先從自己做起,父母專注,才能給孩子做出榜樣。如果在孩子面前父母從來不能定下神來專注地做一件事,孩子又怎麼可能專注呢?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個小小的案例:

有一位父親從女兒很小的時候就經常帶着她做模型,孩子只是在旁邊看着,間或也會去玩別的,但是爸爸坐在那裏做模型幾小時不挪窩。爸爸這個時候不需要告訴孩子:“你看爸爸多專注啊,你也應該像爸爸一樣。”他只需要這樣去做就可以了,孩子看到的是爸爸用了幾小時做出了一輛漂亮的卡車,由此懂得了專注的價值,這就是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不知道大家看完這個案例有何感想?我自己看完這個案例的第一反應,腦海裏出現了四個字:言傳身教。“言傳身教勝過一切説教”。

《這樣愛你剛剛好》讀後感 篇7

在班主任老師的推薦下,讀了《這樣愛你剛剛好》三年級冊,這本書從生理學、心理學、社會學、教育學等多個角度科學地分析了這個年齡段孩子的身體特點、智力發育特徵、心理情感的特殊性,讓我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通過行之有效的應對辦法,科學地陪伴孩子成長,感觸多,收穫更多。

一、愛的方式應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而改變

孩子上三年級後,我發現孩子對外界信息的接收和傳遞越來越豐富,他喜歡探索新奇,喜歡錶達自己,想象力與創造力顯著提升。在互動的過程中,他表現出反叛和不聽話,他常常委屈地説“你不相信我”。看了這本書才知道,我應該換種方式與孩子相處,換種方式來愛孩子。孩子一般在10歲左右自我意識開始崛起,生理成長決定了這個時期是孩子情感、情緒的突發期。書中説,這一時期的孩子,他們對事物有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並且總是固執地認為自己才是對的,但由於生活和社會經驗的不足,孩子的觀點和看法往往是不全面的,或是錯誤的,因此,這種矛盾讓孩子的情緒、情感會發生很大的變化。他們強烈需要父母的尊重,需要父母把他們當作大孩子,突出表現為“讓我試試”、“請為我點贊”。當我們仍把孩子當小孩子看待時,就會發生衝突,衝突的背後隱藏着孩子渴望父母對他的理解、尊重和信任。

二、善用科學的方式去表達愛

通看這本書,讓我明白了愛的表達有科學的方式可以學習、可以借鑑。“善於表揚與獎勵,適時批評與懲罰”這章節,祥細地介紹了什麼時間誇孩子和批評孩子,以什麼樣的方式去誇孩子和批評孩子,倡導“自然懲罰是首選”,認為要少用邏輯結果去罰懲孩子,而多用自然結果去幫助孩子。當事情發生之後,多和孩子一起想辦法,“發生了,確實很可惜,很難過!現在有什麼辦法呢”,協助孩子在找到方法的過程中,學會承擔後果、學會改善的方法,通過一件一件事情的累積推動孩子的成長。同時,書中表達了要重視健康養育,給孩子一個乾淨、整潔、有秩、温暖的家,對早餐、零食、飲品以及餐桌教育進行了祥細的闡述。營養、運動、睡眠對一個孩子的成長來説非常重要,對身為醫生的我來説,感動於編者是如此用心、細心地把這一部分作為獨立的一個章節進行闡述。

三、愛的能力需要學習需要作出榜樣

這本書告訴我,父母對孩子的愛是偉大的、無私的,同時這種愛的能力需要樹立正確的觀念,需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自我完善。10歲左右孩子交往的重心已經由家庭轉移到了學校,同學之間的關係和友誼將成為影響孩子精神的重要因素。父母對孩子情緒的理解和認同,以及允許孩子自由表達悲傷和軟弱,是給予孩子最大的愛,這將構成孩子心理安全感的重要基石。面對科技產品對孩子在時間、精力上的爭奪帶來手足無措感,這本書在“做關注科技的現代父母”章節,告訴我們正確地認識科技產品,倡導“帶孩子一起探討科技新事物”,給我們提供了正確的理念、正確的方法。我們的孩子終將走上社會,本書將“誠信”、“有教養”、“勞動”,以及如何看待“分數”,四篇獨立成章,讓我們父母作誠信、作有教養的榜樣,讓我們全面看待一個人的全面發展和綜合素質,這推動了作為父母的我們,要不斷自我完善、不斷自我修行、不斷自我提高。

“孩子是因你而來,不是為你而來。你的子女,其實不是你的子女。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藉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看完這本《這樣愛你剛剛好》,我想,我們作為父母需要更加努力,努力做到知在先、思在先、行在先,讓因我們而來的孩子,在我們正確的、科學的呵護和關愛中,成長為最好的他自己。

《這樣愛你剛剛好》讀後感 篇8

天空讀懂雄鷹,方能給其博大的舞台;大地讀懂小草,才能給其肥沃的土壤;父母讀懂孩子,才能給其健康的成長環境。手捧這本父母教材——《這樣愛你剛剛好,我的七年級孩子》,內心激盪,受益匪淺,我更加堅信懂孩子的愛才是真正的愛!

這本書從正確認知七年級少年所處階段特點、如何幫助該階段的少年適應成長變化以及父母如何主動轉化教育方式等方面進行了細緻具體的闡述,集理論與實操、科學與生活為一體,為正處於該階段的父母帶來了更清晰地指導。書中涉及的很多內容正是我在與孩子相處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比如《做情緒的主人》、《孩子發育早,為身體變化而苦惱》、《孩子沉迷漫畫書,怎麼辦》等章節我反覆看了幾遍,作為一名國中班主任和兩個孩子的媽媽,這些不僅是我和自己孩子相處中遇到的問題,也是很多家長反饋的普遍問題。

隨着孩子慢慢長大,學習與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父母正處於事業的巔峯階段,當孩子成長遇到一些問題時,很多父母不能很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緒,無形之間會給孩子的情緒帶去負面的影響

久而久之,孩子的負面情緒越積越多,終究會爆發出來,於是家庭就會陷入無休無止的紛爭當中,親子相處的不和諧會導致父母苦口婆心的教育費力不討好。當然,並不是家長的負面能量不傳遞給孩子,孩子心中就沒有負面能量了,畢竟孩子有自己的思考和固定的活動場所,有自己的同學和老師,自然也會有其他負面能量。幫助孩子清理負面能量唯一的方式就是讓孩子説出來,就像很多女性喜歡嘮叨一樣,其實嘮叨的過程就是清理自己心中的負面垃圾的過程,所以要常常地清理、常常地溝通,不要隨便指責抱怨孩子,不要在孩子傾訴的過程中訓斥和教育孩子。所以,父母要學會傾聽、做孩子的朋友,學會換位思考、懂得照顧孩子的感受,這些對青春期特別是剛進入國中的七年級孩子而言非常重要。

我一個朋友家的小孩,在家裏被爸爸媽媽多次提醒:“你要多看看書。”“給你買了這麼多的書,你怎麼就是不喜歡看呢。”這孩子閲讀慾望不夠強烈,對閲讀提不起興趣,面對這樣的孩子,很多父母恨鐵不成鋼,心中充滿了困擾。當孩子到了12歲或12歲以後,爸爸媽媽要尊重孩子的閲讀取向,當孩子的閲讀取向或者閲讀興趣發生偏差的時候,不要一味地給孩子提要求,要平等地與孩子溝通,先建立信任關係,不要激發孩子的逆反情緒,孩子一旦逆反,教育功能就喪失了,家庭就會陷入無休止地對抗當中,影響孩子的成長關鍵期。如果孩子養成了良好的閲讀習慣,有自己的閲讀計劃,爸爸媽媽可以跟孩子偶爾分享分享閲讀體會,加強親子交流,感悟人生真諦,這是最好的教育。很開心我的孩子很喜歡和我分享,每當她讀過一本好書或一篇好文章時總會滔滔不絕地談自己的感受,眼睛瞪得大大的,彷彿看到了一個神奇的未知的世界。孩子的感受童真而質樸,但當我們靜下心來傾聽的時候,我們做大人的也會深受啟迪。所以,我們要想培養孩子有好的習慣,先從培養孩子的興趣開始,尊重孩子的童心,認可孩子的世界,這是對孩子興趣保護最基本的原則!

我的孩子上學比同齡人早,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曾走過彎路、犯過錯誤,不能很好地控制情緒,用不懂孩子的方式扼殺了我的“小天使”很多天性,但慶幸的是經過我的不斷閲讀、不斷反思,我的教育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現在的我深深地感受到讀懂孩子是多麼重要!

懂了,路就通了,路通了,自然就能達到你理想的目的地!

《這樣愛你剛剛好》讀後感 篇9

最近我閲讀了《這樣愛你剛剛好,我的四年級孩子》一書,是《這樣愛你剛剛好》系列叢書的其中一本。叢書由朱永新、孫雲曉、劉秀英主編,從多個角度科學地分析了各個年齡段孩子的身體特點、智力發育特徵、心理情感特性,給予我們啟迪。叢書主基調定位於“愛”,實際上就是家長對孩子的“溺愛”“錯愛”等現象的逐一釐清。書中提供的一些解決方案有一定借鑑作用,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不宜機械套用,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我教過兩屆四年級的孩子,他們上四年級後,對外界信息越來越關注,尤其喜愛探索新奇事物,樂於向他人表達自己。值得注意的是,這個階段的男孩子開始表現出不聽話的現象。孩子一般在10歲左右自我意識開始崛起,這一時期的他們對事物有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並且會固執地認為自己才是對的,不過因為生活、社會經驗的不足,他們的觀念往往是不全面的,甚至是錯誤的,這種矛盾讓孩子的情緒產生尤為明顯的起伏變化。他們強烈需要父母及周圍人羣的尊重,需要他人將他們當作大孩子。當我們仍把孩子當小小孩看待時,就會發生衝突,衝突的背後其實是孩子渴望獲得信任、理解和尊重。

讀完本書,我恍然大悟:面對身心迅速發展的孩子,應該換種方式來愛他們。我們對孩子情緒的理解和認同,以及允許孩子表達悲傷和軟弱,是給予孩子最大的愛,這將構成孩子心理安全感的重要基石。愛的表達,可以用科學的方式學習。當糟糕的事情發生之後,多和孩子一起想辦法,“發生了,確實很可惜,很難過!現在有什麼辦法呢”,協助孩子在找到方法的過程中,學會承擔後果、學會改善方法,通過一件一件事情的累積推動孩子的成長。

“孩子是因你而來,不是為你而來。你的子女,其實不是你的子女。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作為老師、父母需要比孩子更加努力,努力做到知在先、思在先、行在先,讓孩子,在正確的、科學的呵護和關懷中,成長為最好的自己。

《這樣愛你剛剛好》讀後感 篇10

既許兒女以摯愛當盡此生之慷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大抵是天下父母共同的心願。優秀的子女,家庭的教育都是相同的,有問題的學生,家庭教育各有各的失敗。

作為一個父親,最大的樂趣就在於:在其有生之年,能夠根據自己走過的路來啟發教育子女;最大的成功則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培養出優秀的子女,既能傳承自己的優點,又能夠彌補自己一生的不足。儘管這種事情從來就不容易,但是,卻值得一生去追求,這比事業的成功,要偉大得多。

女兒龔雨寒國小六年,一直在一所全託寄宿學校讀書,每月放假4天,三年級以前,我們作父母的都在浙江打拼事業,女兒基本交給學校和爺爺奶奶照顧。女兒四年級時,隨着事業的穩定和向好,妻子才有條件從浙江脱身,開始全職照顧女兒和兒子。七年級起,女兒進入了湖南長沙同升湖實驗學校學習,這是一所辦學特點明顯細節管理到位而且比較注重發展學生特長的學校,女兒好動,活潑,陽光的特點在這裏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和展示,但是缺乏自信和自控力、缺乏學習自覺性的缺點也一樣明顯。

寒假期間,按照學校的要求,我們細讀了《這樣愛你剛剛好,我的七年級孩子》這本親子教材,不得不説,書中的很多觀點解決了我對子女教育方法不足的問題,幫我走出了對此階段孩子認識的誤區。記下以下文字,算是我們讀完此書後的一些總結和感想。

《這樣愛你剛剛好》讀後感 篇11

這段時間拜讀了教育專家孫雲曉主編的《這樣愛你剛剛好》這本書,從中我受益匪淺。這本書針對各個年齡段孩子和家長普遍關注的重點問題,幫助父母瞭解孩子在各個成長階段可能出現的變化和問題。讀了這本書,讓我意識到父母愛我並不是簡單的事,他們也要學會怎樣愛;學會怎樣愛我剛剛好。

現在我是一名九年級的學生,書中所説的我成長中會出現的一些問題,有我意識到的,也有我爸媽意識到的。比如“是否應該陪寫作業”這個問題,我一直持否定的態度,從我有作業開始,我就不喜歡別人盯着我寫作業。因為我覺得,家長大部分不是陪孩子寫作業,而是盯着孩子寫作業,這樣做,父母累,我們更累。這本書讓我明白了陪伴的目標不是陪,陪伴的目的是讓我們獨立。首先,父母不能單純的陪同,這樣空間太小了,容易讓孩子產生依賴心理,並且要學會放手,在我們想獨立的情況下,逐漸減少陪同時間,使我們真正的獨立,這樣才是愛我們剛剛好。

對於“叛逆期”這個問題,我和父母都很苦惱,然而,這本書中給父母的方法是部分忍讓,不要硬碰硬。如果以硬碰硬,無異於杯水車薪,只會使孩子更加叛逆,部分忍讓也會激發出孩子心中的童真,使孩子也會隱現出忍讓,從而將父母與孩子間的冷戰扼殺在搖籃中。

所以,我很感謝這本書的編者,讓我能迅速成長起來。

《這樣愛你剛剛好》讀後感 篇12

前兩天,班主任讓孩子帶回一本書《這樣愛你剛剛好》,要我看完之後寫份讀後感,藉此我來和大家分享一下,讀了這本書之後的感悟和啟發。

我們都知道一年級對孩子至關重要,對他們日常行為習慣的養成和未來的學業規劃起決定性因素。老師呼籲我們家長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不管多忙、事業多麼重要,都要花點兒心思教育孩子,不能把孩子推給老人。可問題是:父母該如何愛孩子?孩子又需要怎樣的陪伴、引導、鼓勵和支持呢?帶着這些疑問,我在這本書裏逐一找到了答案,這也是我推薦大家閲讀的主要原因。

傳統的教子觀念“棍棒底下出孝子”,隨着時代的發展、法律意識的提高和教育觀念的改變,顯然是行不通了。這本書教給了我們一個新的育兒理念--“智慧愛”,教會了我們如何做到不批判、不溺愛,做到《這樣愛你剛剛好》。

我們這代人因各種原因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長大後意識到各方面的欠缺,不希望孩子走自己的老路,所以對孩子要求特別高。這種心情可以理解,也應該得到鼓勵,但父母也要捫心自問,我們在要求孩子的同時又為孩子做過哪些努力呢?羨慕別人家孩子的同時你有沒有想過別人家的父母是怎麼做的呢?

父母的陪伴就是言傳身教的沃土,愉快的相處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人格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它體現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交流中的言行舉止。比如夫妻的和睦、民主的氛圍、幽默的互動,這些都有利於培養孩子自信、寬容的性格。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幫助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這就是最棒的家庭教育。

什麼才是高質量的陪伴?我們從幾個淺顯易懂的實例中來感受一下:如果你每天早上叫孩子起牀是這麼説的:“趕快起牀,要遲到了,等會兒老師又要讓你罰站啦……”那麼請你馬上改正,這麼美好的早晨你已經在給孩子散播負能量了。目不轉睛的盯着作業本,一旦發現字寫的不好或題目做錯,便大聲指責,甚至給孩子佈置一些重複枯燥的作業。這種看似很負責任的做法,其實是對孩子專注力的打擾,在這種緊張焦慮的氛圍中,孩子會無心學習,滿腦子就一個想法--爸媽啥時候才能離開。幫孩子檢查作業,如果你是單純的簽名那麼請跟我一起檢討吧!

從今天起,我們試着寫詳細一點,比如:“孩子的學習態度很認真,自覺性較高,請老師放心。”這樣不僅可以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鼓勵和支持,也能跟老師達到很好的互動。接孩子放學,回家路上要多問“好”問題,別問“壞”問題。我們可以問:“今天在學校發生了哪些有趣的、有意思的、新鮮的事兒……”孩子會很樂意講述一天中的所見所聞,並把歡樂同父母分享,即使有不開心的事兒,這會兒也都煙消雲散了。相反,你如果一見孩子就問:“今天有沒有犯錯誤,有沒有人欺負你……”這樣容易讓孩子聯想起種種的不愉快,對學校產生牴觸情緒。許多父母包括我自己,喜歡問孩子:今天在學校學了什麼?其實,學習並不是他們最關心的事兒,有沒有人一起玩兒才是孩子心裏最重要的事情。我們要鼓勵孩子交朋友,甚至為他們創造交朋友的機會,引導她和老師、同學以及周圍的人和諧相處,培養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前期的陪伴是為了以後能更好的放手,父母要結合孩子的自身特點,在孩子的“最近發展區”制定她容易達成的目標。要學會欣賞孩子,用鼓勵、給予幫助、降低難度等辦法,讓孩子不斷獲得成功體驗,增強自信,讓他們始終保持對知識的渴求,從而養成勇於探索的學習品質。

幽默也是一種教育能力,幽默讓家庭教育變得輕鬆有趣。父母多一分幽默,子女就多一分笑聲,多一分快樂,多一分力量。幽默可以緩解緊張情緒,愉悦身心,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孩子喜歡幽默的大人,因為孩子不是不懂道理,而是不願接受生硬的説教。

對一年級孩子來説,老師是絕對的權威。他們崇拜老師,無條件地信任老師。作為父母,要成為孩子和老師之間的情感橋樑,多對孩子講老師的好話。比如“老師特別認真負責,媽媽沒檢查到的錯誤都被老師發現了,你可要認真哦……”引導孩子體察老師的關愛,發現老師的優點,讓孩子喜歡上老師從而喜歡上學習。請記住,沒有什麼比老師的格外關注更能激勵一個孩子的了。家庭教育貴在養育人性,學校教育則在培養人才,二者的交集在於達成人生成功和幸福的共同目標。缺少任何一方的努力或者目標不一致,都無法保證教育的效果。

最後我要倡導大家響應學校的親子閲讀,把故事和遊戲還給孩子的童年,讓孩子們不再迷戀電視和網絡,這是對童年最真實的珍惜,是孩子最值得做的功課,是最合乎生命規律的學習。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她的閲讀史,培養孩子好讀書,引導孩子讀好書,是每個家長必修的課題。

成長是每個人都需要自己走的路,誰都會犯錯,誰都會經歷挫折,只有經歷過這些,才能真正成長。孩子犯了錯誤可以懲罰,但懲罰的方式應該是尊重的、健康的、能達到教育目的的,而不是讓孩子痛苦和難受的。有些錯誤本該我們和孩子一起接受懲罰,那麼就讓我們和孩子一起坦然迎接成長的陣痛和喜悦吧!

《這樣愛你剛剛好》讀後感 篇13

夜幕降臨,喧囂初靜的睡前時光是柔和而美好的,温暖的燈光下,手執書本,凝視身邊的小人兒,直覺得歲月靜好,現世安穩。然而,白天的不快又湧上心頭,孩子三年級了,他帶給我的以不只是歡愉,似乎煩惱,問題正接踵而來,有時搞得我束手無措。好在老師推薦了《這樣愛你,剛剛好》。

這本由湖南教育出版社聯合眾多業內名家精心打造的家教類重磅力作,它根據孩子的年齡段劃分,從孕期到大學,每年1種,共20種,其中孕期1種、學前6種、國小6種、中學6種、大學1種,旨在幫助父母瞭解孩子在各個年齡段成長經歷的一些變化、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針對新生代父母的難點和疑點,解疑釋惑,建言獻策,為中國新生代父母成長提供科學的指導。書中內容以理論和案例交互呈現,既具備理論的高度,又具有實操的温度,兼具可讀性、趣味性、實用性。書中作者皆為著名育兒專家,他們在分享多年育兒經驗和心得的同時,手把手傳授讀者和技巧,實乃一套不可多得的實操性家教百科。

三年級是孩子生命成長的一個關鍵期,預示着發展的多種可能性。一方面,隨着孩子的大腦發育,三年級(8歲左右)時,大腦約重1400克,已接近成人腦的重量。大腦對信息的接收和傳遞越來越趨於定向選擇,孩子的思維越來越靈活、反應越來越快,行為也越來越敏捷。另一方面,隨着孩子生活接觸面的擴展,他們的社會性興趣獲得進一步發展,喜歡探索新奇,想象力與創造力不斷顯現,在成長過程中更多地需要他人的肯定和鼓勵。

進入三年級,孩子將迎來成長的新機遇,我們與孩子也可能遭遇新的問題與挑戰。比如孩子成績的波動、孩子自理能力的養成以及孩子提出的各種“千奇百怪”的問題等等。對於我們家長來説不僅需要學會科學的教育方法,更需要一份積極健康的好心態。

書中關於孩子衞生健康習慣的培養,我覺得很受用,最為家長我們首先要以身作則,為孩子營造一個健康衞生的家庭環境,這對培養孩子的衞生習慣很有幫助 。歌德有句名言:“誰不能主宰自己,誰永遠是一個奴隸。”讓孩子從國小會自己主宰自己,就是為了使孩子今後不成為自身的奴隸,不成為客觀的奴隸,不成為他人意志的奴隸,從而為孩子奠定健康的人格基礎。日常生活中,家長要創造讓孩子獨立生活的機會,讓孩子用自己的智慧去思考解決問題,用自己的雙手去幹力所能及的事情。並教給孩子做事的一些基本方法,如教孩子怎樣整理自己的房間,怎樣愛護書本等等。但三年級的孩子受生理髮展水平的侷限,在肌肉力量、動作精確性和靈活性等方面還未成熟,加之生活經驗缺乏,雖然做事情時的態度積極,但常把事情搞糟,帶來一些混亂,甚至會給家庭生活帶來影響和損失,這是不可避免的。此時假如因為孩子做得不好,給大人添亂,便不給孩子自己動手,家長全部包辦代替,那麼,孩子就會漸漸失去自己做事的興趣和實踐的機會,慢慢養成依賴大人的壞習慣,所以家長要寬容孩子自理過程中的失誤,堅持讓孩子學習自理,逐步提高自理能力。

此外書中還介紹了關於如何對待科技產品的問題,我想這也是每個家庭所面臨的問題。對此,家長要清楚地認識到科技產品已成為我們生活的必需品,絕對的排斥和杜絕是不現實的,我們要教會孩子怎麼樣不被其“奴隸”。我想家長的以身作則是最主要的,我們是原件,孩子是我們的複印件,所以我們平時對待電子產品的態度就影響到我們的孩子。其次,要正確的引導孩子有效的利用電子產品,而不是過分依賴於他們。

總之孩子是上天賜予父母的禮物,但他沒有自帶成長説明書。對於家長來説,初為父母的喜悦尚未平復,對孩子成長的諸多憂慮可能已接踵而來。作為父母,你需要學習的東西,還真不少,《這樣愛你,剛剛好》給我們指明瞭方向,值得一讀。

《這樣愛你剛剛好》讀後感 篇14

很感謝學校推薦《這樣愛你剛剛好,我的七年級孩子》。這本書從生理學,心理學,社會學,教育學等多個方面角度科學的分析了這個年齡階段孩子的身體特點,智力發育特徵,心裏感情特殊性,讓我知其所然,通過有效的的應對方法,科學地陪伴孩子成長,感觸多,收穫更多。

書中説,七年級是一個偏科現象發展的一個關鍵點,新科學,新環境,如果沒有好的開端很容易造成偏科現象的發生。因此,做父母的應多肯定他們的努力。記得孩子剛進國中的時候,每週的數學週考成績都不理想,有一次竟然沒及格,想到她在國小時,數學可是她的強項。心中暗暗焦急。每次她打電話回來,我總是反覆叮囑她認真學習,雖然每次她都答應得非常好,但考試成績還是沒有起色,有時候看見成績當真的想把她臭罵一頓,後來靜下來想想也不能全怪她,誰不想成績好。可是她學習方法不對,後來孩子打電話回家時,我都是同她一起找不足,給予她肯定,慢慢地,他的數學成績有了提升,雖然是緩慢的,但是她也是在努力,一句肯定勝過十句嘮叨。

其實,對於我的女兒,離家千里,寄宿於學校,真的無法從每一週的通話中獲取孩子的思想波動,最擔心的就是早戀,看完這本書後,再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想想自己也是從懵懂少年走向成熟的。與孩子分享年少時的情感,可以拉近親子距離。讓孩子坦然地面對朦朧的,難以言説的異性情感,以平常心與異性相處。

看完這本書,我想:我們作為父母需要更努力做到知在先,思在後,行在先,讓我們的孩子,在我們的正確的科學的呵護與關愛中,成長為最好的自己。

《這樣愛你剛剛好》讀後感 篇15

陪伴孩子成長,是父母的另一次成長:寒假伊始,孩子從學校裏帶回來這本書,讓我細細品讀。目光觸及此書的名字,就被它深深吸引。愛孩子這個話題從來都不缺少,溺愛、協愛、惜愛、順愛、吝愛,但是究竟如何去愛?卻是門大學問。此書恰時抓住了這點,從生理學、心理學、社會學、教育學等多個角度科學地分析了這個年齡段孩子的身體特點、智力發育特徵、心理情感的特殊性,讀後讓我茅塞頓開,以前一直糾結、煩悶不知所以然的問題一下子就迎刃而解,讓我知道陪伴孩子成長是為人父母必修之課,孩子的成長也是父母的另一次成長。

九年級的孩子正好處於會考升高中這個特殊關鍵時期,學習的壓力、住校寄宿自理、情緒的變化、同學之間的相處等等問題接踵而來。而這時就非常需要家長站出來,亦近亦遠認真觀望,適時與孩子溝通,瞭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發現不對及時疏導,陪伴孩子一起走過這段人生路程。

而如何愛孩子?如何陪伴孩子?卻是感觸頗多。

回憶孩子兒時,因忙於工作,忽略了對孩子的陪伴,導致孩子喪失了最好的學習、生活養成習慣。孩子一天天的長大,每一段時期都是不可逆轉,錯過就是永遠的錯過,你再想回頭來補救已是不可能。這世上的時間不能等着你,孩子的成長、學習也有個時效期,它也不能等着你。陪伴孩子成長,是父母的責任。是低質量的陪伴還是高質量的陪伴?取決於聰明的父母。

發展心理學的觀點認為,兒童期、少年期的孩子主要任務還是學習。

怎樣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做到高質量的陪伴呢?

荷蘭教育家伯納德曾説過,“孩子對他周圍環境的感知越是無意識,這種感知滲透進靈魂的就越多。”

女兒眼睛粉塵蟎過敏,經常去湘雅醫院找一位教授看病,這位老教授對待病人非常有耐性,來找教授看病的病人永遠都是那麼多,一個接一個圍在他身邊,多的時候把他堵得水泄不通。再多的病人,他的態度總是那麼和藹,不會皺着眉頭抱怨、呵斥病人,也沒有半分厭煩情緒,他的眼裏只有眼前的病人,細緻的問病情,認真的做檢查,囑咐病人用藥。在喧鬧的環境中,你只要看着教授,你忽然心就靜了,就安穩了,你就知道你的病一定會好。他的身邊有一位漂亮的年青女醫生協助他,也是同樣的好性格,兩人配合非常默契,這一老一少就這樣讓整個病房感覺温暖異常,疾病也似驅散了一半。

後來與醫院的一位朋友談起這位令人尊敬的教授,她告訴我,那位年青的女醫生是老教授的女兒。忽然間就頓悟了,父亦此女怎差!我相信,在教授的家庭裏,父親與女兒日復一日的陪伴、生活中,女兒在父親的潛移默化之下,愛上了醫學,也想成為像父親一樣受人尊敬、治病救人的醫生,從而走上了醫學之路,成為了一名真正的醫生。

我想這位教授已經很好的詮釋了愛孩子、陪伴孩子的最好做法。孩子的成長從家庭生活開始,最後還是回到家庭。家庭教育對於孩子的一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説孩子人格、性格的培養離不開家庭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成長是孩子成長的前提。家庭教育不只是簡單的教育孩子,更是父母的自我教育。沒有父母的成長,永遠不可能有孩子的成長。與孩子一起成長,才是父母最美好的人生姿態!對孩子的撫育過程,是父母自身成長曆程的一種折射。

文末,憶起龍應台的一段話,送給奮鬥在會考一線的九年級孩子,共勉之。“孩子,我要求你讀書,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這樣愛你剛剛好》讀後感 篇16

拜讀了由朱永新、孫雲曉、孫宏豔主編的《這樣愛你剛剛好,我的九年級孩子》,這是一本講家庭教育的書,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一個家庭的根本方向。

親情就是不需要彼此的解釋,不需要多言,不需要廢話,不需要張揚,都會心心相印的。那是一種最温柔、最愜意、最暢快、最美好的意境。但現在許多人到了十四五歲開始叛逆、自己的情緒控制不好,嚴重影響了學習、生活、與家庭的和睦。常常可以看見孩子與父母爭吵,吵的面紅耳赤,互不相讓。

在九年級中我們出現了別的時期沒有的教育難題,這本書看似是寫給父母的,但孩子看了有利於改善自己的情緒或成長問題。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娛樂圈有很多男明星年少時非常叛逆,有的甚至因誤交損友做壞事坐過牢,而今浪子回頭成就了一番事業。年少時的鄧超脾氣暴躁、不愛學習,成天打架鬥毆,幾乎沒有學校願意收留他,後來在父母的關愛下,他開始發憤學習,最終踏入演藝圈,多年的打拼已成內地80後演員的扛鼎人物,同時也還是一位好丈夫好爸爸。

大家都認識的成龍大哥小時候很喜歡打架,經常被鄰居和同學的父母投訴,無奈之下父母只好將他送到京劇武生於佔元師傅門下,通過十餘年的勤學苦練,成龍學到了一身好本領,然後跟隨師兄們一起進入演藝圈,從龍虎武師開始做起,一步步打拼成今天的國際功夫巨星。

我的爸爸媽媽喜歡給我寫東西是寫在紙上的家常話,因此如山間潺潺清泉,碧空中舒捲的白雲,感情純真、質樸,令人動容。對於長大的孩子,希望他茁壯成長,向外發展,但又不忍孩子遠離身邊。其實家長都是這樣的,從八月懷胎到十月分娩,家長辛辛苦苦,一步步將我們哺育成人,為的就是希望子女才有所用,以後不至於露宿街頭。作為我們,應該體會、理解父母的苦心,讓父母看到他們想看的一幕——我們快快樂樂的生活,努力學習,健康成長。

在傅雷小時候曾經對他的父親極度叛逆,但經過時間的累積與兒子傅聰、傅敏的誕生他終於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父母都是為我們好,為我們着想,雖然有時會太過激動但事後應該換位思考,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思考問題。在九年級有許多成長上的難題,但是隻要家長與孩子共同努力,相互理解,親子的關係一定會很和睦。

我們班上有位同學微課堂中的一段話講得很好:幸福是什麼?如果説幸福是一種形態存在的話,我覺得它是玻璃,它沒有什麼,但把它放在太陽底下,它會折射出最耀眼的光芒,會比任何東西都強調它的存在。親情也末過於此,父母對自己好不要覺得是理所當然的,不懂得回報、感恩。不要在失去當時追悔莫及。

在書中有一篇讓我印象深刻,讓我深刻的原因是因為孩子在自己的日記中幻想凌虐母親的畫面,我自己都不敢相信,那是一個九年級的女孩寫自己的媽媽嗎?讀者都感到痛惜,那位母親看後不知是什麼反應。在家庭中,家長應該與孩子一同成長!

這本書裏有很多類似的小故事與問題分析,是一本很好的教育圖書。在書中我學到了許多:有怎麼把學習壓力變成學習動力等等。在有些故事中我雖然無法感同身受但深深感到了父母們的痛心。

多讀讀這本書,借鑑一下里面的人或事,讓家庭問題不再是頭疼之事。

《這樣愛你剛剛好》讀後感 篇17

我的情緒,我做主!這個假期,我看了《這樣愛你剛剛好,我的八年級孩子》這本書,雖然這是一本家長讀物,但我讀它也是受益匪淺。書一共有九章,講了“分水嶺”上的少男少女、領航家庭成長的父母、完整的生命教育……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成就幸福人生的關鍵——必備的情緒管理能力。

情緒管理能力是一個人成功的必備能力,它也是一個人成才的深層驅動力。在兒童成長過程中,雖然智力因素每時每刻都起着一定的作用,但非智力因素即情商往往在關鍵時刻起着決定性的作用!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戈爾曼在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成功的80%在於情商,智商只佔20%。卡耐基也曾説過,一個成功的管理者,專業知識所起的作用是15%,而情商卻佔85%。高情商的人能將自己有限的天賦發揮到極致,羅斯福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羅斯福"智力一般,但極具人格魅力"。他之所以能當上美國總統,成為人生的真正贏家,這與他積極樂觀的性格有着極大的關係。他真誠、堅強、富有人情味。在羅斯福走向成功的過程中,情感因素起到了非常典型的作用。情商中的各項能力在他身上得到了近乎完美的體現。

現在我們正處於八年級這個幼稚與成熟並存的人生階段,生理和心理的變化引起了許多情緒困擾,而有情緒並不是件壞事,情緒永遠沒有錯,很多行為的深層驅動力來自情緒,情緒中藴藏着巨大的能量。因此,我們要在父母、老師的幫助下一起體察和調節情緒,找到情緒驅動力,從而調節自己的情緒,掌控自己的行為。我是一個容易受情緒影響的女生,我常常因為一件小事而影響了自己的心情,因為自己的任性影響與他人的關係,影響自己的學習。通過學習《這樣愛你剛剛好》,我認識到:我們要自覺瞭解自己的情緒狀態並能清晰描述、努力探尋情緒正面意義從而主動調節自己的情緒,我們不但要轉化負面情緒,更要運用情緒的正面價值,還要提高自身抗挫心理能力、情緒調控能力並提高自己的情商。

如何處理情緒問題呢?我從書中學到了幾種方法:第一種就是倒着和跳着數數“20、19、18、16、12”這可以緩解憤怒、緊張的情緒。第二種“自由書寫”找張紙和一支筆,寫“我現在情緒很糟糕,因為……”儘快的把自己想法和情緒寫下來,隨着表達,情緒會平復下來。第三種“補充零食”,當我們在情緒失落時,能撥通一個電話進行傾訴是十分重要的支持。親人的照片、朋友間聊天都有助於恢復平和狀態。第四種“抽離法”,把自己想象成第三方,想象自己在空中可以看到自己在內的現場所有人,不良情緒便會快速消除。

中學生的我們不僅有情緒,還會有壓力。我們要認識到壓力並不是只有壞處,其實它還是我們個體成長不可或缺的力量。我們要正確認知壓力、學會調節壓力併科學管理壓力,化壓力為動力。因此,我們應該多給自己一些正面暗示,讓自己更加自信。

我知道情緒的調控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情商的提高也不能一蹴而就,但我會堅持努力,努力讓自己成為情緒的主人而不是情緒的奴隸,努力成長為一個高情商的人。

這就是我閲讀《這樣愛你剛剛好,我的八年級孩子》這本書受到的啟迪。

《這樣愛你剛剛好》讀後感 篇18

愛孩子不是簡單的事情,要學會智慧的愛,科學的愛。不能一味地遷就孩子,讓愛變成“溺愛”,要學會“讓愛剛剛好”。

假期裏讀了一本書《這樣愛你剛剛好,我的八年級孩子》。書中的每一處都幫助家長了解孩子在各個成長階段可能出現的變化和問題,並向父母提出需要注意的事項以及引導孩子的方法。

奠定幸福人生的基石-----完整的生命教育。第一眼就被這章所吸引。“生時願如火花,燃燒到生命最後一刻。死時願如雪花,飄然落地,化為塵土!”瓊瑤這種“珍惜生命,尊重死亡”的生死觀深深打動了許多人。可正處於青春期的我們,情緒容易波動,一點小事不如意,便會打發脾氣。有時也會通過自殺等極端方式來進行“對抗”或實現“解放”。常常把“死”掛在口邊,記在心上。這都是“輕視生命”的表現。因此,父母要關注孩子,培養其健全人格,教會孩子珍愛生命。

也會有許多人恐懼於死亡,不敢正式這個話題。然而,死亡是無法逃避也無法消除的。如果沒有正確科學的生死觀,就不可能有正確而堅實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本書父母和孩子一同閲讀,這更好地拉進了彼此的距離。“人類個體的生命都會消失,但是羣體的生命會延續,個體生命最有價值的精神會通過羣體生命延續永存。”我想,這是對死亡最好的詮釋吧!

愛的能力需要學習,更需要做出榜樣。父母的愛自然是偉大的,可隨着孩子年齡不斷的增長,這份愛也需要有相應的變化。這樣才能更好地去愛孩子,這個學習的過程。是對自身精神的昇華,挑戰未知,合作學習,也應該是非常幸福的。

紀伯倫的《致我們的孩子》中,曾寫到“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渴望自身的兒女。他們因為你而出生,卻不是因為為你而來。雖然他們和你在一起,卻不屬於你。”我想讓我們共同品味《這樣愛你剛剛好,我的八年級孩子》一書,讓我們對自己,對孩子,對世界,都能愛得剛剛好。

《這樣愛你剛剛好》讀後感 篇19

時間過得太快了,彷彿轉眼之間,我的孩子已經是八年級的少年了。八年級真的是孩子學習和生活的“分水嶺”,“七年級不分上下,八年級兩極分化,九年級天上地下。”這句話説得非常好,八年級的孩子在思想品德、學習成績以及個人能力等方面都出面兩極分化的趨勢,也面臨了不少令人苦惱困惑的情況。是最為變化動盪的時期,是孩子發展的“危險期”,自然也是教育的關鍵期。讀完《這樣愛你剛剛好,我的八年級孩子》,感觸頗多,只能從成長的角度闡述一下本人的觀點。成長不是孩子一個人的事情,是父母與孩子共同的事情,沒有父母的成長,永遠也不會有孩子的成長。

家庭是成長之源。人,一生下來就是家庭的一員,就與家庭有着非常密切的'關係。人生從家庭出發,最後還是要回到家庭。孩子的成長,最初是從家庭生活中得到物質以及精神的滋養。父母作為家庭天然的領導者,更要注重自身的自我教育和角色承擔。首先是陪伴,父母的角色是獨一無二、不可替代的。父母對孩子的發展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親子關係對身為父母者本身也有重大影響。陪伴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成長禮物。

兒子經常跟我提起他四、五歲時候的一件事,就是一家三口窩在我們小小的卧室裏看電視,他想吃東西,爸爸就用微波爐幫他去烤魷魚,結果魷魚烤糊了,東西沒吃上,但他一直記得這件事,而且每每提起,總是説那時候好幸福。其次,父母要做好榜樣,以身作則。説到這個,我覺得我自己做得不夠好,很多時候只想去教育孩子,而忽略了自己的榜樣作用。記得孩子在上幼兒園的時候,有一天回家的路上,孩子對我説:“媽媽,我同桌的媽媽真好!從來不對他發脾氣!”聽了孩子的這句話,我忽然意識到,我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了孩子的脾氣和情緒。自那以後,在孩子面前我會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正如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所説:“教育孩子的實質在於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則是父母影響孩子最有力的方法”。所以,父母一定要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為孩子撐起健康成長的生命之帆,為孩子點亮人生道路的明燈。最後,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有的父母會因為孩子表現好或者學習好,就對孩子寵愛有加,如果孩子表現不好或成績下滑,就對孩子冷漠,這都是不對的,就像書中所説的:父母要讓孩子知道,父母對孩子的愛不取決於孩子的行為態度,而是完全無條件的、永不改變的。不管孩子怎樣,永遠都對他不離不棄,並通過父母的話語和行為來讓孩子感受愛的承諾。

學習是成長之路。當今社會,知識更新和轉化的速度日益加快,最近30年人類新增加知識的數量已超過過去2000年人類所積累知識的總和。因此,不僅孩子需要學習,做家長的也要從各方面加強學習。我認為第一是要幫助孩子共同設立學習目標,八年級的孩子有了很強的自主性和獨立性,父母每學期開始可以與孩子共同設立一個學習目標,激發孩子學習的內在動機,從而積極主動的學習。第二是與孩子共同探討學習方法,學會怎樣學習,這是比學習什麼更重要。學會學習,包括了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思維、學習意識等等。作為父母,我們要做的是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提高孩子的學習意識和督促孩子的學習態度。對孩子的學習要多鼓勵、多肯定和多表揚,讓孩子充分認識自己的長處和短板,從而讓孩子擁有自我發展的能力。

總之,家庭教育,不是簡單的教育孩子,更是我們父母的自我教育。成長,不僅是孩子的事情,更是我們自己的事情。與孩子一起成長,才是家庭教育最美麗的風景,才是父母最美好的人生姿態!

《這樣愛你剛剛好》讀後感 篇20

這個寒假應學校要求拜讀了教育家朱永新、孫雲曉、孫宏豔主編的《這樣愛你剛剛好,我的七年級孩子》這本書,感覺受益良多,這本書針對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家長普遍關注的重點問題,幫助家長了解孩子在這個成長階段可能出現的變化和問題,並向父母提出需要注意的事項以及幫助孩子的方法,讀了這本書,讓我清楚的瞭解到這個年齡孩子的一些明顯的變化,以及和她之間的各方面應該怎樣去溝通和相處,讓父母的愛做到剛剛好。

孩子在這個年齡正好步入青春期,心理和生理上都有了新的變化,在行為上也有了明顯的變化,這讓做為父母的我們有點措手不及。在這本書中就學到了好的方法,比如書中寫到的當孩子步入少年期後父母要做的不是養育而是支持,不是保護還是指導,不是社會化還是指明方向,對一個12~13歲的少年來説,少年期的一切都處在轉折當中,生活充滿了不確定性,但是,這又是他們生命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他們特別需要父母的正確指引以安然度過轉折期,並獲得成長。因為當孩子由國小進入國中,由童年期步入少年期,父母需要做好顧問和引路人。

另一個問題就是如何正確面對孩子的早戀問題。孩子早戀是很多父母頭疼的問題,生怕孩子在這個階段出現早戀的問題而影響到學習,所以就會經常去猜想她有沒有什麼不正常的行為或者就像書上所説的總想通過各方面去了解她的隱私,最後發現我們越想去挖掘她的隱私她就藏得越深,有時候甚至連打電話都躲得遠遠的。看完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學會了如何正確對待孩子的早戀,書中提到應該尊重孩子的隱私,留出祕密的空間,這對於孩子走向獨立也非常重要。

這本書告訴我們,父母的教育素養,直接影響甚至決定孩子的發展。在教育中,家庭是成長之源,父母的成長是孩子成長的前提。家庭教育不只是簡單的教育孩子,更是父母的自我教育,沒有父母的成長,永遠不可能有孩子的成長。與孩子一起成長,才是家庭教育最美麗的風景,才是父母最美好的人生姿態!

如今,教育是父母最關心的問題,但家庭教育卻在父母的焦慮中常常脱離了正確的軌道。總認為把孩子送到一個好的教育環境就可以了,往往忽視了家庭教育。這是一個錯誤的認知。我們父母應該建設一個匯聚美好事物的家庭,自身也該成為美好的人,從而幫助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

父母對孩子的愛,再多也不嫌多,隨着時代的變遷,愛的方法也在不斷改變,我們以“智慧愛”的理念,探索着充滿智慧的、恰到好處的愛的方法,讓我們對自己、對孩子、對世界,都能愛到剛剛好。

《這樣愛你剛剛好》讀後感 篇21

這段時間拜讀了教育首席專家孫雲曉主編的《這樣愛你剛剛好》這本書,感覺受益良多。這本書針對各個年齡段孩子家長普遍關注的重點問題,幫助家長了解孩子在各個成長階段可能出現的變化和問題,並向父母提出需要注意的事項以及幫助孩子的方法。讀了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愛孩子不是簡單的事,更學會智慧的愛,科學的愛,不能一味遷就孩子,讓愛變成“溺愛”,要學會“讓愛剛剛好”。

我的女兒已經七年級了,書中所説的孩子成長中會出現的一些問題,有我意識到的,也有我沒有意識到的。比如“是否應該陪寫作業”這個問題一直困擾着我。從女兒有作業開始,我都是坐在旁邊陪着她,因為我怕她寫作業拖拉、姿勢不對,更怕她寫作業注意力不集中、錯誤多‥‥‥孩子累,我自己也身心俱疲,“陪”不知不覺變成了“盯”。怎樣解決好這個問題呢?這本書讓我明白“陪伴的目標是不陪”。

首先,家長不能單純的陪同,緊盯着孩子的作業轉,這樣容易讓孩子形成依賴心理,碰到問題就會問家長;給孩子一定的空間,減少對家長的依賴。其次,孩子寫完作業後,不要直接幫她檢查作業,而是要養成孩子自我檢查的習慣;通過事後隨機檢查孩子的作業,並對出現的錯誤進行必要的懲罰性的訂正,讓孩子認識到獨立作業必須認真面對。最後,要學會放手,在孩子能夠獨立寫作業之後,逐漸減少陪同時間;要將“陪”更多地用在課外閲讀上,用“陪”來享受一段温馨的親子時光,借“共讀”走進一個屬於孩子的世界。

還有,生活習慣上的“分牀問題”,這是我沒有意識到的。作為母親,我原來一直認為女兒想跟母親一起睡,是母女感情親近;所以到現在女兒十一歲了,還跟我一起睡。但書中指出到了該分牀的時間就要分,這是一種獨立生活的能力,這種能力直接關係到孩子以後學習和生活。

書中還強調在與孩子分牀睡的習慣培養過程中,肯定會有反覆,比如孩子自己睡一會兒後,往往又會跑到父母的牀上來了;這時候,父母一定要堅持原則,不能破例;即便夜裏孩子迷迷糊糊地自己過來,父母切記當時不必與孩子較真,但是等孩子睡着之後,一定要把孩子抱回自己的牀上。書中還提醒我們,孩子形成一個新的習慣往往是一個艱難的過程,父母要有思想準備,不僅要堅持,更要有耐心,在孩子反覆的時候,不能輕易責備孩子,強迫孩子,使這個過程成為孩子痛苦的回憶。

七年級是孩子國中階段的一個關鍵期,這本書讓我認識到七年級孩子開始從被動學向主動學轉變,孩子會逐漸出現個性和能力的明顯差異,他們會在一道難題面前“死磕”,會為集體和同學的事投入過多的時間和精力,還會向我們成人“討要説法”,不再處處言聽計從。面對學習任務日益加重,身心發育漸趨成熟,人際交往逐步深入,雖然開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是辨別是非的能力還極其有限,社交經驗也缺乏,經常會遇到很多自己難以解決的問題,表現出不安的情緒。這是需要父母密切注意,及時引導孩子解決問題、克服不安;如此,孩子可以安然度過這個不安期,綜合能力也能得到健康、快速的提高。

書中反覆強調,對於父母而言,任何事業的成功也不會彌補孩子教育的失敗。工作忙不是忽視孩子教育的藉口,特別是在關乎孩子一生的關鍵時期;孩子的教育不一定要花費太多的時間,但父母卻需要時刻具有尋找教育時機的意識。

《這樣愛你剛剛好》讀後感 篇22

這本書很適合用於我現在這個年齡閲讀,裏面有許多我們青少年在遇到問題時該怎麼面對,怎麼解決的策略。同時這本書不僅對我們有用,而且對家長也很有用。

書中一共有九章,我覺得在我身邊最普遍的現象就是第二章的第一節——“外貌成為關注的焦點”的闡述。是的,在班上會看到幾個女生拿一面小鏡子,在下課或下課的時候對着鏡子照,有時臉上冒出幾個小痘痘就會大呼小叫,然後不停的在那照,生怕痘痘會長大那麼一點點。

甚至有些人還會因為外貌特意地改變自己,比如:趕潮流、捲髮、減肥之類的。其實沒必要,只要長成自己喜歡的樣子就了,不必在乎別人喜不喜歡你的樣子,畢竟你又不是為別人長的。雖然外貌是自我認識的主要成分,但是太在乎外表也不是一件好事。書中説“他們會把自己與同伴比較,並因比較結果而感到高興或苦惱。他們更加關心自己是否有吸引力,在乎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這表明了我們對外貌的在乎和看法。

書中有許多包含了許多深刻道理的句子,我們一定要細細的看。這本書還教會了我許多,比如:在面對父母的責罵和質疑,我要怎樣去做?面對成績的下滑,我要怎樣去面對?還有就是如何與老師成為亦師亦友的關係等等。

反正有很多很多好的方法,讀完這本書之後,我真的受益匪淺,感想挺多的。於是就寫了這樣的一篇文章。

《這樣愛你剛剛好》讀後感 篇23

這次假期,我閲讀了由孫雲曉主編的《這樣愛你剛剛好》這本書,感受頗多,這本書主要是針對在青春期的我們,家長對我們的教育和關注問題。讓父母更好地教育我們,關注我們,改善我們之間的關係。能讓我與父母像朋友一樣交流,瞭解到父母的不容易。也產生了來自我深刻的感受。

步入叛逆期的我們,正好與父母產生了劇烈的矛盾。

一、他們總是過於關注我,反而我越加厭煩他們,連幾句話都難以溝通。

比如,當我專注寫作業時,一會兒問“你要不要喝水啊”,一會兒又問“你要吃點兒水果嗎”。過幾分鐘,又問“你要不要休息?”。就讓我很煩躁,無法認真完成一項作業。其實我認為:他們應該相信我,儘量不要打擾我,我知道他們是為了我好,也希望他們理解我。

二、父母總以為我在書房是在看電腦,不相信我在寫作業等等。

在書中,提到八年級的中學生自我認知有明顯的波動。的確,我國小成績好一些,一到中學,學習開始下降,總是認為自己學習態度不好,產生自卑現象。父母及時發現後,經常幫助我放鬆壓力。才沒有讓我自暴自棄。這個時期,我們應該保持樂觀,積極面對任何事情,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也讓家長放心。

有時候,我難免會有情緒,書中告訴我一些應急情緒自衞術。第一種是“倒着數數”;第二種是‘自由書寫’;第三種是“補充情緒零食”;第四種是“抽離法”。讓我明白到:只有情緒穩定下來,才能認真做一件事和交流。減少一些不必要的衝突。

其實我經常有負面情緒,這本書給我的最真實的感受是:學習帶給我的壓力很大,也許換個角度看世界,對壓力的感受是不同的。比如:我要不斷得自我暗示,“我是可以的”,就會是一些健康的想法。如此以來,我會更充滿自信。在學習方面,大部分原因是自身的負面情緒太多,影響了考試。所以,當我鬱悶時,換位思考,世界將是另一個樣子。

通過此書,不僅提高了我的語文水平,還建立了良好的心理,我與父母之間的關係也有所改變,他們也會給予我適合的關注和“愛”。有時候不要死學習,學習方法比勤奮更重要,更影響學習效果。希望我和父母在以後的生活中理解雙方,共同行走!

《這樣愛你剛剛好》讀後感 篇24

女兒,轉眼間你就上八年級了,看着你一天天長大,一天天懂事,作為媽媽,我是多麼幸福啊。你和哥哥是上天賜給我和你爸最好的禮物。擁有你們,我們無限幸福。可是,你不知道,我們有多愛你。多少次你説媽媽對學生更好,對別家的孩子更好。但你是我女兒,我怎麼不愛你?!可正因為你是我女兒,我無法把握愛的尺度。太寵了,怕你失去上進的動力,軟化了你奮飛的翅膀;太嚴了,又會引起你更多的反感;想把你放在身邊細心呵護,怕耽誤你的前程;把你放在遠處鍛鍊你,又照顧不了你;心中虧欠你太多。多少次就這樣在矛盾與自責中醒來,不知如何是好?

這個假期,你帶回了學校佈置的閲讀讀本——《這樣愛你剛剛好》,雖然年關時節,太忙,但我們母女還是時斷時續地讀完了這本書。即使不能完全消化了解其精髓,但也可以説深受啟迪,受益匪淺。

這本書對處在分水嶺的八年級孩子,從人生規劃,到學習、交友,必備的情緒管理能力,應該享有的權利和人生必需具備的人際關係、面向未來的學習能力、良好的社會適應性等都做了系統有序的指導。有理論有案例有指導意見,是一本實用性極強的家長讀本,是幫助父母成長的最好教材。

曾經面臨日益長大、脾氣變大的你,我無所適從;顧及工作、顧及家事、更顧及你,真不知如何是好!通過學習,我雲霧撥開,決定從以下兩方面來做母親,也可以説就是我的心得體會吧。

(一)好好愛自己,做你們堅強的後盾。

我從小深受父母的寵愛成長起來,那時農村貧窮,缺衣少食,父母拼命勞作,節衣縮食送我上學,讓我成為我們村裏第一個大學生。可我大學畢業沒幾年,你外公就走了,留給我無窮的思念和無盡的悔恨。

我從父輩那裏繼承了對兒女無私的愛;但我更明白:不能不顧自己的身體來愛你們,那不是愛,是傷害!愛你們首先要好好愛自己,一個連自己都不能好好愛惜的人怎能好好地愛孩子呢?又怎麼有能力好好的愛孩子?眾所周知:健康是1,學習、金錢、地位、榮譽等都是1後面的0。沒事有健康的身體,就沒有一切!

從現在起,我會好好愛自己。堅持鍛鍊、保持平和的心態,堅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和作息習慣,讓身體和思想能一起遠行,為你們的成長構築起堅固的愛的長城。

女兒,你經常提醒我:“時代變了,我也要改變自己。”為了好好地愛你們,我更要好好地愛自己!

(二)與時俱進,做學習型的母親。

社會飛速發展,新鮮事物日新月異,知識更新和轉化的速度日益加快。學會學習,是未來最具價值的能力,“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我長期工作在鄉鎮,視野閉塞。然而,我知道,因為有你,因為你還未長大,因為我還要陪你走的更遠,我不能停下學習的腳步。

我要養成終身學習的觀念,爭取生命不息,學習不止,活到老學到老。工作上努力學習,多向網絡、多向經驗豐富的專家學習,更多向年青人學習,讓自己工作遊刃有餘。生活中善於學習,多接觸新鮮事物,多旅行,多交友,從不同方面感受高科技給我們帶來的巨大變化和便利,享受生活、社會的美好。

聰明的你,一定也知道學習的重要性,更知道學會學習的重要性,對吧?

親愛的女兒,爸媽對你的愛,再多也不多。但你求學於省城,我們相隔幾百公里,不能隨時陪伴在你的身邊照顧你、呵護你;我只能這樣不斷學習,努力做最好的自己來陪伴你。相信你能理解!

就讓我這樣做最好的自己陪伴最好的兒女吧!

《這樣愛你剛剛好》讀後感 篇25

作為一個父親,最大的樂趣就在於:在其有生之年,能夠根據自己走過的路來啟發教育子女;最大的成功則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培養出優秀的子女,既能傳承自己的優點,又能夠彌補自己一生的不足。儘管這種事情從來就不容易,但是,卻值得一生去追求,這比事業的成功,要偉大得多。

女兒龔雨寒國小六年,一直在一所全託寄宿學校讀書,每月放假4天,三年級以前,我們作父母的都在浙江打拼事業,女兒基本交給學校和爺爺奶奶照顧。女兒四年級時,隨着事業的穩定和向好,妻子才有條件從浙江脱身,開始全職照顧女兒和兒子。七年級起,女兒進入了湖南長沙同升湖實驗學校學習,這是一所辦學特點明顯細節管理到位而且比較注重發展學生特長的學校,女兒好動,活潑,陽光的特點在這裏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和展示,但是缺乏自信和自控力、缺乏學習自覺性的缺點也一樣明顯。寒假期間,按照學校的要求,我們細讀了《這樣愛你剛剛好,我的七年級孩子》這本親子教材,不得不説,書中的很多觀點解決了我對子女教育方法不足的問題,幫我走出了對此階段孩子認識的誤區。記下以下文字,算是我們讀完此書後的一些總結和感想。

一、認識孩子的特獨性

一個父親勝過一百個老師,父親是孩子在人生中接觸的第一個男性形象,肩負着幫助孩子正確認識世界,瞭解社會的重任。父親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的大格局,孩子才能健康茁壯成長,才能為家庭的興旺積蓄後備力量。

在教育孩子中,父親的大格局體現在不給孩子貼標籤,不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比較,懂得孩子的品格比能力更重要。

女兒有時學習不自覺,也不用心,作為父親,我一直對子女有一個很高的期望和要求,對他們的教育也比較嚴格,有時批評和教育孩子時我喜歡拿別人來作比較,原來我以為這是給孩子樹立一個榜樣,看了這本親子教育書後,我才意識到每個孩子的內心都不喜歡去和別人比較,因為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別人無法複製的特點。所以在以後的教育中,我們父母會把關注的目光回到孩子自身,不能再拿孩子的缺點去和人家的優點比較,從而傷害孩子的自尊。每個父母眼裏都有一個或幾個優秀的“別人家的孩子”,都會羨慕那些出類拔萃的孩子,其實,自己的孩子也有別人看來非常優秀的品質,只是父母的觀察角度不同或者心態問題而熟視無睹。我們也要認識到,每個孩子,同時也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孩子,絕非神童,普通家庭生出神童的概率跟中千萬彩票的概率一樣。既然是普通孩子,就多給他一點學習、成長的時間,抱怨,謾罵,打擊和過多的批評沒有任何幫助。被父母傷害的自尊心,長大後要花上很多年才能修補,也可能補不好。

二、幫助孩子樹立自信

其實每個父母也都知道,孩子總歸要離開我們,走上社會,用自己的頭腦和雙手創造自己的人生。我們可以在他年幼時提供舒適的生活,極致的呵護,但不可能陪他一輩子。總有一天,他要獨自面對這世界,自己解決一切難題,自己承擔所有風雨,自己搏殺條條血路。所以,如果父母真的愛子女,就該在子女離開你之前,教會他和世界相處的能力,這是你對他的最大幫助和保護,為人父母的終極使命,其實是培養出適應社會的孩子。孩子能在社會上活得開心、順暢、如魚得水、遊刃有餘,才是作為父母的最大成功和最高榮譽。

女兒龔雨寒,在學習新事物時,往往信心不足,害怕失敗,害怕別人的負面評價。讀完《這樣愛你剛剛好,我的七年級孩子》後,我充分認識到了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的無比重要。在這個寒假,我特別安排了兩個項目來幫助女兒樹立自信心。

一是每天早餐後,我都會帶領兒子女兒妻子到後花園草坪裏,教他們打排球,排球對孩子來説是第一次接觸,女兒興趣不大信心不足,起初很不願意,甚至都不願意穿戴裝備......在我的鼓勵和示範下,女兒墊了幾次球,都沒有成功,而排球砸在她細嫩手腕上的疼痛讓她次次都想放棄。我的一再示範和鼓勵,她試着按我的講解墊球,一個,兩個的墊球成功,每墊球成功一次我們一家都會大聲誇她,妻子就會把她墊球的視頻錄下,我詳細的講解和一次次的示範,我們不吝的讚美和誇獎,女兒完全忘記了手腕的疼痛,一次又一次的把球墊起,很快就掌握了正確的方法,並且在第二天鍛鍊時就能墊到20個以上了,妻子把女兒墊球的視頻發到了她C1705班的微信羣和我們的家族羣裏,引來了很多讚美,女兒開心極了。第三天起,女兒墊球的信心就樹立了,墊球越來越好,並且主動要求和我比賽……

我告訴女兒,打排球,重要的不一定是我要你具有這個特長,而是那份面對新事物的信心和努力的精神!面對新事物,有信心征服,遇到困難,堅持不懈的精神,才是人生最大的財富!

二是每天上午10點,我會給女兒講解7年級下冊的數學。數學是女兒的弱項學科,面對數學,女兒信心不足,畏難怕錯,所以總把數學作業放在最後做甚至不敢去做。寒假裏,我給她講了兩章數學:《相交線和平行線》和《實數》。

我上學時,數學是我的強項,但是由於時代的發展和知識的更新,很多東西有了調整和充實,但是基本內容一樣,在給女兒上課前,我仔細研究了很久,作了詳盡的備課,找了典型的例題,準備了權威的參考書。

每講完一個概念和知識點,我都會講一個例題,然後留一個類似題給女兒親自做,如果女兒做了,我會給予很多讚美和表揚,如果做錯了,我會和她一起分析概念、知識點及解題方法……一次又一次,我告訴女兒,數學並不難,你完全可以學好,你有學好所有學科的潛質,只是方法不對,只是用心不夠……10多天的堅持,我發現女兒對數學的信心有了很大的提高。

我告訴女兒,輕易地放棄會留下一生失敗的記憶,堅持下去,走出一個瓶頸期之後,你會越來越有自信,因為,風雨過後是彩虹,越過高山是平川!

三、與孩子共同成長認識未來之路

相信大部分人都有過這樣的感歎:“道理我都懂,為何還是過不好這一生?”同樣的,在育兒路上,雖然我們也學習並“懂得”了很多“先進”的育兒理念,可是,面對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種種"問題",我們依然不知道該怎麼辦,我們依然會生氣、焦慮、抓狂甚至崩潰《這樣愛你剛剛好,我的七年級孩子》這本書告訴我們:世界上根本沒有唯一正確的育兒觀,要培養好孩子,最重要的是父母和子女的共同成長和良性互動。我們要相信孩子是完美的種子,父母自身的成長可以對子女產生影響,但父母不能決定子女的命運。學校是孩子這顆種子種植的土壤,父母的共同成長和良性互動是種子破土而出需要的養份,而老師的教育則是種子開出鮮豔花朵的水份。只有父母的參與、學校的管理、老師的教誨三者完美的結合,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才能期待孩子長成參天大樹!

《這樣愛你剛剛好,我的七年級孩子》,內容全面,對七年級學生的剖析非常到位,對父母如何處理此階段孩子的問題提供了特別實用的方法,的確是父母的育兒寶典和知心朋友,值得反覆閲讀吸收。感謝湖南長沙同升湖學校推薦了這本好書。

既許兒女以摯愛,當盡此生之慷慨!我們父母,一定要用愛和孩子一起成長,陪同子女走向最廣闊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