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幼兒認知活動教案(通用11篇)

校園1.37W

【導語】認知,是指人們獲得知識或應用知識的過程,或信息加工的過程,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過程。 下面關於幼兒認知活動教案,祝您生活愉快!

幼兒認知活動教案(通用11篇)

幼兒認知活動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讓幼兒能區分紅、黃兩種顏色,學習簡單的顏色分類。

2、讓幼兒初步認知“紅色”、“黃色”、“red”、“yellow”.

3、初步培養幼兒的顏色辨別能力和反應能力。

教學準備:

1、蘋果、梨實物若干。

2、紅蘋果、黃雪梨卡片若干(總數與幼兒人數相同)。

3、“紅色”、“黃色”、“red”、“yellow”字卡各一張。

4、紅、黃色小筐各一隻,紅、黃色玩具若干。

教學過程:

1、開始部分:律動穩定幼兒情緒,組織幼兒坐好。

2、基本部分:

1)引入部分:

組織遊戲:蘋果雪梨來做客。

請兩名教師扮演“蘋果姐姐”和“雪梨姐姐”,來班級做客,請幼兒觀察蘋果、雪梨的顏色(紅、黃),再請小朋友們吃蘋果和雪梨。(即給每位幼兒胸前掛一張紅蘋果卡片或黃雪梨卡片)

2)鞏固對紅色、黃色的認識,培養幼兒的反應能力。

A、啟發幼兒説説掛在自己胸前的是什麼。

B、遊戲:請幼兒聽口令出示卡片。如:教師説:紅蘋果舉起來,幼兒即舉起胸前的紅蘋果卡片。

3)學習簡單的顏色分類。培養幼兒的顏色辨別能力。

A、談話活動導入:教師與蘋果姐姐、雪梨姐姐談話。

B、教師引導幼兒一起尋找玩具,卻發現紅色、黃色的玩具都混在一起了。引導幼兒一起想辦法將玩具寶寶送回家。

C、幼兒操作:將紅色玩具送至蘋果姐姐處,將黃色玩具送回雪梨姐姐處。

4、結束部分:

“蘋果姐姐”、“雪梨姐姐”請幼兒一起玩玩具、吃水果餐。

5、課後延伸;

請幼兒回家後和爸爸媽媽一起探討還有什麼水果是紅色(黃色)的,並將探詢結果反饋個老師。

幼兒認知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操作活動,複習鞏固大小、長短、前後、上下的概念。

2.培養幼兒動作靈敏、反應迅速、動手動腦的能力。

活動準備:

大、小球(與幼兒人數相同)、大小盆各一個、長繩短繩各一條、長短毛線繩與幼兒人數相同、長橋短橋各一座、玩具娃娃(娃娃前放有8片雪花片,後放有8個易拉罐)、大樹一棵(樹上有與小圓點幼兒數相同的小果子,樹下有與大圓點幼兒數相同的大果子)大圓點、小圓點的粘貼各為幼兒人數的一半.附兒歌《大家拍手笑哈哈》。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幼兒自由選擇大圓點、小圓點進入活動場地。兒歌《大家拍手笑哈哈》導入。簡單説明户外活動要求。

(二)基本部分:

1.複習鞏固區別大小。

出示許多大小球大盆小盆讓幼兒觀察。

師:場地上放有許多球,請小朋友仔細觀察一下,這些球有什麼不同?

幼:有的球大有的球小。

師:請大花把大球拿起來,放到大盆裏,請小花把小球拿起來放到小盆裏。

幼兒邊操作,教師邊指導.如:某某小朋友你拿的是大球還是小球?再交換活動一次。

幼兒之間互相比較,誰的大誰的小。

2.複習鞏固區別長短。

出示二根繩子,一根長繩,一根短繩。

師:場地上放有兩根繩子,請小朋友仔細觀察着兩根繩子有什麼不同?

幼:一根繩子長,一根繩子短。

師:請大花走長繩小花走短繩。

幼兒邊活動,教師邊指導.如:某某小朋友仔細觀察一下,你走的是長繩還是短繩?再交換活動一次。

幼兒每人取一根毛線繩,互相比較長短。説出誰的長誰的短。

3.複習鞏固區別前後。

出示玩具娃娃讓幼兒觀察哪是前面哪是後面。

師:請大花去娃娃前面玩,請小花到娃娃後面玩。

幼兒邊活動,教師邊指導.如某某小朋友你在哪裏玩.幼:我在娃娃的前面玩或我在娃娃的後面玩.再交換活動一次。

遊戲:看誰反應快。師:小花站到老師前面,大花站到老師後面。再交換活動一次

幼兒認知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啟發幼兒探究圖形奧祕的興趣。

2、培養幼兒初步的觀察、判斷、分類的能力。

3、鞏固幼兒對圖形的認識,按圖形的兩種特徵進行分類。

活動準備:

圖形拼貼的圖樣一幅。不同形狀、顏色圖形卡片每個幼兒一套。

各種幾何圖形頭飾。《找朋友》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談話

小朋友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張好看的圖畫,我們來一起看看。

2、看圖找形

教師出示拼貼圖樣引導幼兒觀察,啟發鼓勵幼兒看圖説説圖中每種物體都是由哪些幾何圖形拼成的?如:房子是由三角形、圓形、長方形、正方形拼成的。引導個別幼兒看圖回答。

3、複習鞏固

幼兒對各種圖形的認識。教師分別出示幾何圖形,幼兒觀察説出它的名稱、形狀、特徵等。

4、操作活動

①幼兒把自己手中的幾何圖形,根據圖形特徵將圖形卡片按形狀、顏色在桌子上進行分類活動。

②教師巡迴指導,隨時糾正。

③請幼兒回答操作結果。

5、遊戲活動

(1)《送圖形回家》:在認識圖形的基礎上,讓幼兒把圖形送回家。幼兒每人一張圖形卡片,按圖形的不同特徵把三角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橢圓形、半圓形、梯形的小卡片分別放在相應的圖形房子內。一起檢查送的結果。

(2)《聽音樂找朋友》:10名幼兒分別戴上圖形頭飾,在音樂聲中找朋友,找到與自己頭飾形狀、顏色相同的為好朋友。遊戲依次反覆進行,鞏固幼兒對幾何圖形兩種特徵的分類。

6、活動延伸

在區域活動中進行圖形添畫。

活動反思:

幼兒園的數學活動相對於其他活動枯燥、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為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展,所以本次活動中我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境,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使幼兒能獨立的操作材料,。並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的自主性,選擇性,獨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通過一系列的遊戲活動,達到了主題總目標預設的要求。開展的拼圖遊戲環節,比較符合幼兒的興趣和經驗,激勵了幼兒自主探索。

中班數學《給圖形分類》是要求幼兒能夠按形狀、顏色特徵進行圖形分類與排隊的一次活動,為了更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提高活動的興趣,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用幫圖形寶寶排隊的情景激發幼兒的興趣,使幼兒在輕鬆愉悦的氣氛中學習,激發了幼兒的探索慾望,在組織形式上,我採用集體活動、遊戲活動、小組操作。在活動中,幼兒的的思維很活躍,能把自己的發現主動的用語言表達出來。使幼兒的能力得到多方面的發展。在活動中我通過個別回答和集體回答提高表達的機會,提高幼兒口語表達能力,反應能力和觀察能力能得到發展。

在拼一拼這個環節,有很多幼兒拼出了房子、汽車、大樹等,並且能講述是用圓形做輪子、用長方形做車廂,來拼一輛貨車。我感覺的幼兒的自主性、獨立性、創造性得到了發揮。進一步鞏固幼兒對圖形的認識。

不足之處:

教師在電子白板上操作演示的活動由於提前沒有做好準備,有點讓幼兒冷場,此時應該立刻變通,讓幼兒自己拿着卡片操作。操作活動結束後,我設計的是讓幼兒把圖形寶寶都收了起來,不僅鍛鍊了幼兒的動手能力,還培養了幼兒良好的學習。但是由於時間緊張,這一環節就沒有實施。

在授課後,也從授課過程中折射出一些自己平時沒注意的習慣,比如,最大的就是我在語言方面不夠幽默,幼兒操作時間不夠充足,沒有創設幼兒交流的機會。在以後的活動中,我應該多多注意,加以改進,向有經驗的老師多請教。合理安排活動時間,為幼兒預留充分的自護空間,日常活動中規範語言,為幼兒傳遞良好的語感。

幼兒認知活動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讓幼兒認識自己的性別,進一步認識自我,發展自我意識。

二、活動準備:

⒈男孩子、女孩子卡片各一張。

⒉裙子、短褲若干(與班的男、女幼兒人數相等)

三、活動過程:

(一)出示男、女孩子卡片,讓幼兒知道自己的性別。

⒈“今天,我們班來了兩位客人,他們是誰?”(一個男孩子,一個女孩子)

⒉“那麼,你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呢?”(教師幫助幼兒區分自己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 )(二)請幼兒選服裝,進一步認識自己。

⒈“這兒有許多漂亮的衣服,我們來看看哪些是女孩子穿的哪些是男孩子穿的?”

⒉“請小朋友一起選出你愛穿的衣服。”(教師進一步幫助幼兒區分性別)

(三)組織幼兒結合性別,學會自己上廁所。

⒈“剛才,小朋友都知道自己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了,那誰知道,男孩子、女孩子是怎樣上廁所的呢?”

⒉組織幼兒上廁所,教師給予適當的幫助。

活動評價:

能夠知道自己的性別,並會用正確的方法上廁所。

託班親子活動計劃

活動目標:

1、樂意與同伴、家長一起參加遊戲活動,增進家園、親子情感。感受與父母、同伴共同活動的樂趣。

2、體驗新年愉快、熱鬧的氣氛。

活動準備:

1、提前頒發通知,請家長安排好時間,準時參加活動。

2、活動道具(紙、水粉顏料、木珠、紙團、雪花片、黃豆、小勺、動物圖)、小禮品、獎狀。

活動安排:

一、分班班區角活動展示

展示內容:給動物穿衣、下雪了、穿木珠、給瓶寶寶餵飯。

二、分班親子游戲:

1、送綵球寶寶回家

目標:練習走、跑、蹲、站、抓的動作,提高幼兒全身動作的協調性。

準備:紅、黃、藍、綠的紙箱各一個;紅、黃、藍、綠的海洋球各十個。

玩法:(1)將海洋球四散放在場地一圓圈內,幼兒和家長拿一個紙箱站在圓圈外的場地上。遊戲開始前家長請幼兒説説認認紙箱的顏色,準備參加遊戲。

(2)活動開始後,請幼兒去撿和自己紙箱一個顏色的球,家長站在紙箱邊等待。若看見自己的孩子撿錯了請幼兒放回去重撿,一直到撿完球結束。

規則:一共為十個球,以先撿完的幼兒獲勝。

2、送水果

目標:體驗與親人、同伴一起遊戲的快樂。

準備:自制的大樹二棵,自制的水果圖片若干

玩法:(1)將大樹上掛滿水果並放在場地的一端(終點),家長和孩子在場地的

另一端(起點)面對面的站立,同時幼兒將自己的腳踩在家長的腳上,家長用雙手提住幼兒的雙肩準備。

(2)遊戲開始後,幼兒與家長一起往前走,到達果樹後家長抱起幼兒摘下一個水果,兩人一起手拉手往回跑,以先回到起點為勝。

規則:在前進的過程中幼兒的腳必須踩在家長的腳面上。

以上兩個遊戲兩班可以交錯進行。

三、親子游戲“找寶寶”

準備:每位家長自己準備一塊紗巾

玩法:家長蒙上紗巾站在圓圈中間,幼兒坐在圓圈的蘭色點子上。音樂聲起家長就矇眼尋找自己的寶寶,音樂結束後家長拿掉紗巾,看看自己是不是找對了寶寶。

規則:寶寶不能發出聲音或做任何動作來表露自己在哪裏。

此遊戲為兩班一起玩。

四、請園領導頒發獎狀。

五、請一位老師扮成新年老人為幼兒分發新年禮物,大家一起唱《新年好》,活動結束。

小小班音樂教學活動:大拇指

音樂:大拇指

目標:

1、學會分辨大拇指和小拇指,並熟悉它們的名稱。

2、初步學習跟唱歌曲,能根據歌詞內容做相應的手指動作。

準備:

1、錄音機及錄有《大拇指》的磁帶。

2、雙手的大拇指與小拇指分別畫上逼真的笑臉。

過程:

1、出示畫有笑臉的大拇指和小拇指,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兩位客人,你們想知道是誰嗎?那讓我們先請出第一位客人!它是誰?

大拇指:“我叫大拇指,小朋友們好!”幼兒:“大拇指好!”

師:第二位客人也來了,看看是誰呢?

小拇指:“我叫小拇指,小朋友們好!”幼兒:“小拇指好!”

2、採用拇指對話表演的方式熟悉歌詞。

(1)熟悉第一段歌詞。師:大拇指和小拇指今天要來我們班找朋友,你們知道它們想找誰做朋友嗎?(幼兒自由發言)它們要找另外一個大拇指和另外一個小拇指。到底有沒有找到呢?我們來看看吧!(師邊表演邊朗誦歌詞。)

(2)提問:大拇指找到朋友了嗎?它們見了面,是怎樣打招呼的?(小拇指的提問同上)

3、初步學唱歌曲。

(1)聽錄音範唱一遍。師:大拇指找到朋友後,可開心了,還唱起了歌呢,我們一起來聽聽看!

(2)師範唱一次。師:哇!它們唱的好聽嗎?王老師也想唱了,你們聽聽王老師怎麼唱的吧!

(3)幼兒初步學唱,並能初步根據歌詞內容做相應的手指動作。

師:你們想學大拇指唱歌嗎?那我們一起來學學!

(4)個別幼兒表演。

4、學唱“小拇指”。

小拇指:你們唱的真好聽,我也要唱,我也要唱。

師:你們聽,小拇指也想唱了,讓我們一起陪小拇指和它的朋友唱唱吧!

5、遊戲《找朋友》。(請一幼兒躲起來,集體幼兒邊唱邊問,該幼兒邊唱邊做答)

親親小腳丫

活動目標:

培養幼兒對自己小腳丫的認識,喜歡自己的小腳丫。

知道小腳丫的用處,並能正確的穿鞋。

3、體驗用自己的小腳丫跳舞的快樂。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知道自己的身體部位有兩隻小腳丫,喜歡自己的腳丫子

材料準備:腳丫模型若干、大腳板棒冰圖片、白豆子若干、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引出活動主題,激發幼兒的興趣

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麼?出示腳丫模型,幼兒回答。

是小腳丫。

誰能説説我們的小腳丫長得怎麼樣啊?幼兒自由回答

它最主要的特點是什麼呢?它的裏面邊是怎麼樣的?像什麼?它的內側是像彎彎的小路一樣、像豆板、像大腳板等

它的外邊又是怎麼樣的呢?請幼兒觀察

它有幾個腳趾頭啊?(認識自己的小腳丫)

請小朋友説説自己小腳丫的用處,並學習怎麼樣正確穿鞋

請小朋友來説説我們的小腳丫有什麼用處?我們怎麼樣能穿對自己的鞋子呢?

讓幼兒嘗試,用模型穿鞋子。教師觀察幼兒穿鞋,給一定的時間,看誰能穿對

如果有發現不正確的找出來,讓幼兒説説穿的對嗎?(穿的不對的鞋子寶寶在叫好難受啊)看誰能幫助他穿正確。

再次嘗試用自己的小腳丫穿鞋子。看誰又快又正確的穿好鞋子

我們的小腳真能幹,請幼兒用自己的小腳跳快樂舞

或者是一起念兒歌:我有兩隻小腳丫,穿上鞋子暖暖啦,我會脱來又會穿,兩隻小腳踏踏踏

小小班慶“三八”家園同樂活動

活動時間:2006年3月8日

活動地點:本班教室

活動對象:媽媽或奶奶、外婆、幼兒、教師

活動目標:1、知道三月八日是婦女節,是媽媽、奶奶等婦女的節日。

2、通過親子活動,萌發關心長輩的情感,增進與長輩之間的感情。活動準備:大鼓、球、佈置節日氣氛的教室、旺仔饅頭、橘子、桂圓、勺、氣球、面具等

活動過程:

一.遊戲:寶寶找媽媽――媽媽們戴上面具,孩子們分別去找自己的媽媽。

師:寶寶們,媽媽都戴上面具了,我們一起去找找自己的好媽媽,

找到了就請媽媽坐上你的小椅子。

二. 談話:“媽媽(奶奶)真辛苦”

師:每年的3月8日是婦女節,就是媽媽、奶奶、外婆、阿姨等等女性的節日。今天,我們小朋友都把自己的媽媽請到我們幼兒園裏過媽媽的節日了,開心嗎?

——請幼兒媽媽向幼兒介紹自己從早上起牀到晚上睡覺這一天中自己所做的事情。重點説説在家忙許多家務,關心寶寶;在單位還有繁重的工作。

——幼兒互相説説自己媽媽或奶奶、外婆在家怎麼關心自己的。

三.幼兒表演環節

師:媽媽每天都這麼辛苦,我們愛不愛媽媽?媽媽好不好?那現在我們

就一起唱首《世上只有媽媽好》的歌送給媽媽,祝媽媽節日快樂!好不好?

四.互動環節

(1)擊鼓傳花

遊戲規則:老師背對擊鼓,當鼓聲停止時,花球落在哪個小朋友手裏,哪個小朋友就和媽媽表演一個節目。遊戲反覆進行。

(2)小腳踩大腳

遊戲規則:小朋友的腳穿上鞋套踩在媽媽的腳上,一步一步往前走,看哪一隊先走到終點,先到終點的那一隊為勝。遊戲可反覆進行。

(3)踩氣球

遊戲規則:幼兒在腳上系兩個氣球,媽媽去踩其他幼兒的氣球(一分鐘),最後看誰剩下的氣球多為勝利。

(4)“揪尾巴”

遊戲規則:媽媽遊戲規則遊戲將自己的孩子背起來在保證自己孩子不從自己的背上掉下來的同時去揪別的家長的尾巴,揪掉尾巴的家長取消遊戲資格。一次8組家庭參加逐漸淘汰。

(5)媽媽找寶寶

師:一開始我們寶寶玩了找媽媽的遊戲,寶寶們都很幫,一下子就找到了媽媽,那我們現在也考考媽媽,好不好?矇住媽媽的眼睛,讓媽媽來找我們好不好?但你們一定不可以有聲音哦。

(6)剝橘子、桂圓,用勺喂媽媽吃旺仔饅頭

師:媽媽平時很辛苦,以前在家裏,都是媽媽剝橘子給我們吃,現在我們長大了,會做很多事情了,今天讓媽媽好好兒休息一下,我們自己來剝橘子給媽媽吃,好嗎?看一看,哪個寶寶最會剝橘子,剝的最快。

(7)贈送禮物媽媽

將自己畫的,粘貼的,剪的等作品送給自己的媽媽,讓她們看到自己的本領,認識到我們在長大。

五.活動結束

師:今天我們寶寶和媽媽歡聚一堂共度媽媽的節日,開心嗎?我們寶寶以後要做讓媽媽天天開心的寶寶,最後我們在一起送媽媽一首《媽媽節》的兒歌,祝所有媽媽們青春永駐、幸福永存!

小小班顏色分類:豆乖乖要回家

一、教學目標:

1、能根據顏色(紅、黃、藍)給豆子分類,樂意並大膽地動手操作。

2、學説“X豆豆你回X色的家”,培養幼兒良好的講述習慣。

二、課前準備:

1、教具:(圖片)大房子一間、各顏色大豆豆;哭和笑的豆豆各一。

2、幼兒操作材料:(圖片)小房子、各顏色小豆豆(若干)人手一份。

3、課前讓幼兒認識小豆豆及其名字:豆乖乖。

三、過程:

1、出示(哭的)豆乖乖,引起幼兒探索的興趣

“咦?豆乖乖它為什麼哭得這麼傷心呀?”(引導幼兒説出豆乖乖迷路了,激發幼兒送豆乖乖回家的願望)

2、引導幼兒觀察豆豆跟房子的顏色

先出示紅豆豆和房子,引導幼兒發現問題:這麼多房子到底那一間是紅豆的家呢?(幼兒思考)後教師小結並示範,提醒幼兒送豆豆回家時要説:“X豆豆你回X色的家 ”再提出問題:那藍豆豆跟黃豆豆又要回哪個家呢?(請幼兒上前嘗試)

四、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1、講述幼兒操作時情況

五、結束部分:

出示(笑的)豆乖乖:“豆乖乖回到了家,它高興極了,説要請小朋友到它家作客呢!”(幼兒有序離開教室)

效果分析:

通過活動,幼兒從原有的'基礎上練習顏色分類,並得以鞏固。大部分幼兒都能專注於活動,並大膽回答問題。操作常規較好,能按教師提出的要求進行。但操作時幼兒開口講述較少,今後需加強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良好操作習慣。

生活創新活動:動手剝

活動內容:動手剝

活動目標:

1、學習剝-些食品的皮、殼、包裝紙,提高動手能力。探索不同的開啟方式。

2、能把剝下來的殘渣堆放在指定處。

三:活動準備:

1提供若干帶皮、帶殼、帶包裝紙的食品。

2提供若干帶皮、帶殼、帶包裝紙的食品。

活動過程:

一.操作探索:打開食品容器。

有許多好吃的東西藏在了不一樣的盒子、瓶子、袋子裏,它們都躲了起來,快去找一找!找到了,想辦法打開來!

二.交流協調——食品容器的開啟方式

1.你是怎麼打開的?(個別講述)

*小結:剛才你們有的是拉、有的是擰、還有的是掰……

2.原來,打開不一樣的東西可以用不一樣的方法,你們真會動腦筋!

三.品嚐食品

(1)食品外包裝的開啟方式

a、你拿一樣東西,剝開來嘗一嘗。

b、吃到了嗎?吃到了趕快過來,哎,你是怎麼吃到的?

結合實物,隨機小結幼兒開啟方法:你們都吃到了好吃的東西,有的用剝的方法,有的用撕的方法,有的用……

(2)食品的特徵

告訴我你吃到了什麼?你吃到的東西是什麼味道的?(幼兒自由講述)

四.互換分享

好東西,分着吃.同時也可分給客人老師吃.有了好東西大家一起吃多開心呀!

五.收拾整理

l.那我們把吃好東西的果皮,袋子應該放在哪裏啊。

2.請小朋友把垃圾放入垃圾籮筐裏。

幼兒認知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 認識幾種常見的筆,瞭解它們的不同結構、作用以及書寫姿勢。

2. 初步瞭解筆的演變,感受科技的變化,能大膽想象並設計出未來能給人們生活帶來更大方便的筆。

活動準備

課件,鉛筆、毛筆、鋼筆、蠟筆、水彩筆等;圖畫紙、顏料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入

1. 教師請幼兒觀看課件①《用筆寫和畫的作品》。

教師:這些作品是用什麼來寫或者畫的?

2.請幼兒説説自己認識的筆。

(二)觀察各種筆,瞭解不同筆的特徵和用途。

1. 教師逐一出示各種筆,從材料、結構等方面探索筆的不同特徵。

2. 教師示範各種筆的握法和書寫姿勢。

(三)瞭解筆的演變過程

1.談話:在很久很久以前,古代的人們還沒有筆,他們是怎樣記錄事情的呢?

2.觀看課件②《筆的演變》,教師一邊講解。

3.觀看課件③,教師向幼兒介紹幾種新型的筆,感受科學技術的進步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1) 掃描筆:使用者只要將筆頭輕掃紙面,文字就會自動輸入到各類電腦文檔中,免除了打字輸入的麻煩。

(2) 翻譯筆:使用者輕輕一掃即可翻譯,避免查英文字典的麻煩,從而省時省力。

4.請幼兒説説“你想設計一支怎樣神奇的筆?”

(四)幼兒發揮想象,為人們繪畫設計更方便的筆。

幼兒認知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嘗試用自己的方法表徵動物的明顯特徵,並能運用已有的經驗進行判斷。

2、體驗猜想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各種常見動物的照片和卡片(儘可能是動物的照片,卡片上的動物形象不宜是卡通形象)。

2、展示板:前面貼有五張動物照片(兔子、斑馬、馬、熊貓、狗);後面貼有與幼兒人數相等的動物卡片。

【活動過程】

一、第一輪遊戲

(一)出示展示板前面貼的五張動物照片(兔子、斑馬、馬、熊貓、狗)。

【設計意圖:遊戲剛開始,就讓幼兒能看到五個動物,幼兒猜動物時除了可以運用自身的已有經驗,還可以用排除法、對應法來猜動物,這樣的方法或許對幼兒來説更方便。】

(二)介紹玩法:讓幼兒從五個動物中選定一個自己喜歡的動物,不能直接説出動物的名字,要想辦法讓同伴猜出是什麼動物。

主要提問:

1、想一想,有什麼辦法可以讓大家猜出你喜歡的動物呢?

2、你還有其他方法讓大家來猜嗎?

3、猜動物的小朋友,你們知道他(她)選的是什麼動物嗎?

【設計意圖:選擇這五個動物是為了便於幼兒使用不同的方式來表徵,如幼兒會用“汪汪汪”的叫聲來表徵狗;雙手在頭頂做成“耳朵”狀,用一蹦一跳的動作來表徵兔子;用單腿在前的跑的動作表徵馬。但是,如果選的是斑馬如何用動作表示呢?怎樣區分馬和斑馬呢?也許幼兒會用語言來描述斑馬的皮毛顏色——黑與白,這恰巧又和熊貓的皮毛顏色相一致,幼兒又會如何表達呢?教師有意識地選擇這五個動物就是想為幼兒設置障礙,提高遊戲的可玩性和難度。】

主要關注:

活動中幼兒是否理解並遵守遊戲規則:幼兒是否能運用不同的方法表徵。

教學策略:

當有的幼兒一下子想不出表徵的方法時,教師可鼓勵其他幼兒幫助這名幼兒。

【設計意圖:這樣的策略既緩解了幼兒表徵不出時的尷尬,又使遊戲能繼續進行,還能加強同伴間的互動。】

二、第二輪遊戲

利用展示板後面的動物卡片玩猜動物。

玩法:請幼兒到展示板後面,悄悄選定一個動物,然後再到前面來讓大家猜(不能直接説出動物的名字,要想辦法讓同伴猜出這是什麼動物),大家猜對了,就把這個動物貼到展示板前面,幼兒集體驗證。

【設計意圖:展示板後面的動物卡片和前面的五個動物形象不重複;當幼兒看不到動物卡片時,他們只能運用自身經驗來猜動物,這樣就增加了遊戲的難度,而且更有神祕感和趣味性。】

主要提問:

1、現在動物們都躲起來了,你能用什麼辦法讓大家猜出這是什麼動物呢?

2、如果他(她)做的動作(或説的話)還是沒能讓你們猜出這是什麼動物的話,你們想不想問問他(她)呢?

【設計意圖:鼓勵猜動物的幼兒提問、質疑,增加他們互動的機會;也為教師提供了了解幼兒的已有經驗和思維方式的機會。】

主要關注:

1、幼兒運用了哪些已有經驗來進行判斷和猜想。

2、幼兒之間的互動是否存在理解上的誤差。

教學策略:

1、及時肯定能運用不同方式或多種方式表現動物特徵的幼兒。

2、當幼兒因互動中存在理解上的誤差而猜不出來時,教師要採用鼓勵和正面引導的方法:

(1)及時公佈答案,大家共同出主意尋找合適的表徵方式。

(2)鼓勵幼兒追加提示:先不把答案説出來,想想還有什麼辦法能讓別人繼續猜?

(3)鼓勵猜動物的幼兒使用各種方法猜出動物。

三、延伸遊戲

幼兒可以自己想一種動物(卡片上沒有的),讓大家來猜。

主要提問:

這次要增加難度了,請想一種卡片上沒有的動物,然後想辦法讓大家猜出來,行不行呀?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可以放在多次遊戲之後。有的幼兒喜歡或瞭解的動物卡片上沒有,通過延伸遊戲能進一步滿足幼兒的個體需要,以及創造各種表徵方式。】

幼兒認知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有勇氣在同伴面前大聲説話。

2、能用“我叫XX,今年X歲,我是X孩子,喜歡XX”句式介紹自己。

2、瞭解男女面貌中的性別特徵,學會判斷性別。

活動重點、難點:能用“我叫XX,今年X歲,我是X孩子,喜歡XX”句式比較連貫説話。

活動準備:男、女布娃娃

活動過程:

一、觀察、談話導入

出示男女兩個布娃娃,請幼兒説説性別,並説出自己是怎樣判斷的。

二、認識自己

1、請個別幼兒説説自己:姓名、性別、年齡、喜歡什麼?

2、請全體幼兒找到旁邊的同伴,相互説説自己的姓名、性別、年齡,告訴同伴自己喜歡什麼?

三、遊戲互動

幼兒在活動室自由站起, 在《找朋友》歌聲裏,隨歌詞提示找一個同伴,歌聲停止後相互介紹自己。遊戲重複多次,引導幼兒找不同的朋友相互介紹。

四、結束活動

1、幼兒隨歌聲找凳子做朋友回到座位。

2、採訪個別幼兒:你在遊戲裏認識的新朋友有誰?叫什麼名字?幾歲?喜歡什麼?

3、任務:回家請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介紹自己。

反思:

少一半的幼兒對教師的提問能積極反應,大部分幼兒比較被動,需要鼓勵和再次引導。大多數幼兒能簡單自我介紹,在遊戲互動環節裏,幼兒都能參與活動,在旦表述時語句單一,缺完整、連貫説話的表達能力。所以,有勇氣在同伴面前大聲説話、用比較完整的句子表述還需要在不同的領域教學中滲透能力培養,多給幼兒表達的機會。

幼兒認知活動教案 篇8

【活動設計背景】

本班的孩子,年齡比較偏小,新生居多,對平面的東西不是很感興趣,因此為了讓孩子們更好的認識各種圖形,我設計了這次活動。

【活動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讓孩子認識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圓形。

2、能不受影響準確找到各種圖形。

3、通過遊戲,培養孩子願意與人合作,助人為樂的品質。

【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遊戲和動手操作,正確認識各種圖形。

2、會區分正方形和長方形。

【活動準備】

1、剪好的各種圖形的模板。

2、卡紙製作的被沖壞的小路。

【活動過程】

1、活動導入:

談話:下雨的時候是什麼樣子,你觀察到些什麼?突然,電話響了(事先請個老師在這個時候打電話)。

師:咦?不好意思我的電話響了,我接個電話。(通過接電話讓孩子知道下雨的時候把森林裏的一條路沖壞了,小動物想讓小朋友去幫助它們修路)。

2。出示被沖壞的路面和被沖掉的大石頭(各種圖形)

1)逐個出示圖形,引導孩子觀察思考:

(1)。這是什麼圖形?它有幾條邊幾個角?你覺得它像什麼?

(2)。重點出示正方形和長方形,比較思考:它們有什麼相同的地方?有什麼不同的地方?你是怎麼區分它們的?

小結:相同點,都是四條邊,四個角,四個角都是一樣大的。

不同點,正方形的四條邊是一樣長的,而長方形只有兩對邊一樣長。

2)引導幼兒觀察被沖壞的路面,沖壞的地方都是由什麼圖形組成?和孩子一起思考觀察,找出圖形放入路面。

3。幼兒操作

請幼兒自己找出圖形把沖壞的路面修好。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孩子注意各種圖形的特點,正確認識各種圖形

3、遊戲:

師:我們已經把通往森林的小路修好了,現在我們就一起走過小路到森林王國去做客。

放音樂,和孩子們一起通過小路,踩在圖形上的時候就説出這種圖形的名稱。

4、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1、課堂氣氛活躍,孩子們對幫小動物們修路這個主題很感興趣。整節課孩子們的思維都是跟着我走。通過這節課,孩子們認識了這幾種圖形,對它們的特徵都能有了一定的瞭解,也能正確區分各種圖形。

2、但是也有很多不足,在活動過程中還應多加入遊戲,在各個環節上時間的控制也不是很好

3、活動中還應該和孩子一起找找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東西是這些形狀的?

幼兒認知活動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認識紅、黃、綠三種顏色。

2.能説出自己喜歡的顏色。

活動準備:

用卡紙做的紅、黃、綠大門各一扇(分別貼在三把椅子背後),紅果子、黃果子、綠果子卡片(與幼兒人數相同)。

活動過程:

一、 組織遊戲:做客。

1、教師扮演顏色媽媽,招呼幼兒到紅顏色家做客,並請幼兒吃紅果子,即請每位幼兒拿一個紅果子。

2、教師招呼幼兒到黃顏色家做客,請幼兒吃黃果果,即請每位幼兒拿一個黃果果。

3、教師招呼幼兒到綠顏色家做客,請幼兒吃綠果果,即請每位幼兒拿一個綠果果。

二、啟發幼兒説説手上拿着什麼顏色的果子,喜歡什麼顏色。

三、請幼兒聽口令舉顏色卡片。

四、請小動物吃果子,送指定顏色的果子給指定的小動物吃。

活動反思:

顏色的認識對於託班的幼兒來説是一個容易混淆的事情,一連幾周來我們多在引導幼兒進行認識和練習,但是能力強的幼兒能很清楚的分辨,但是大多數幼兒還是分不清。在今天的活動中,我是讓幼兒在認識的基礎上,來找出自己身上相同的顏色。在難度上給了幼兒一個遞進。這個活動中幼兒能積極地參與活動,正確的分辨出紅色和綠色,而對於今天認識的黃色,有的幼兒容易把它和綠色混淆。在顏色方面在以後的活動中還有待進行練習。

幼兒認知活動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通過遊戲,進一步鞏固對於正方形、三角形、圓形的認知。

2.培養幼兒觀察事物和比較的能力。

3.增強朋友之間應該相互幫助的情感共鳴。

活動準備:

教具:貓媽媽頭飾、小貓頭飾。不同圖形的小貓

學具:三角形、圓形、正方形的圖形餅乾、幼兒活動材料《數學》第13頁

活動過程:

一、引出話題,激發幼兒興趣

1、教師扮演貓媽媽,帶領小貓咪們在教師裏睡覺

2、音樂響起,小貓們醒來了,隨着節奏刷牙、洗臉。

二、小貓喂餅乾,根據小貓不同的嘴巴圖形喂送餅乾

1、小貓咪們洗完臉覺得好餓啊~他們説肚子好餓,好想吃餅乾。可是小貓咪們太小了還不會自己吃,那讓我們能幹的小手來給小貓咪們喂餅乾吧。

2、小貓咪只能吃一種圖形的餅乾,看這隻長着三角形嘴巴的貓咪就只能吃三角形的,長了圓形嘴巴的貓咪就只能吃圓形的,正方形的就只能吃正方形的,不然它們可要肚子疼的哦~

三、幼兒操作

1、打開《數學》第13頁

2、講解要求:小貓咪肚子吃得飽飽,它突然想起來今天還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它有很多朋友的照片,今天他要給那些照片都塗上一個美麗的相框。可是小貓咪一個人太辛苦了,我們小朋友來幫它一起完成吧。小朋友幫助小貓咪用油畫棒把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空白的邊框塗上顏色吧。

3、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四、再次鞏固對圖形的認知。

1.小貓咪覺得幾天的餅乾真好吃,它想回家告訴媽媽它吃了什麼餅乾,可是它又不認識,小朋友告訴小貓咪這個是什麼形狀的餅乾?

2.小貓咪還有話説:“那你們給我的好朋友塗的是什麼形狀的相框啊,我也要回去告訴媽媽~”幼兒逐一回答。小貓咪:“嗯,謝謝小朋友們今天的幫忙,我要回家去了,再見~。”小朋友説再見。

幼兒認知活動教案 篇11

設計背景

幼兒拿着玩具説:“這個是圓形,這個是正方形”。幼兒對身邊的事物有着敏鋭的觀察力,為了提高幼兒對圖形的興趣,設計了這節以認識圖形和圖形分類為主,貫穿遊戲的活動課。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圖形的認識,並學會分類。

2.使幼兒能夠將生活中近似幾何圖形的物品與幾何圖形建立關係。

3.通過活動幼兒學會遊戲,感受遊戲的樂趣。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5.培養幼兒敏鋭的觀察能力。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讓幼兒給圖形分類。

教學難點:使幼兒能夠將生活中近似幾何圖形的物品與幾何圖形建立關係。

活動準備

三角形、圓形、正方形食物若干件、盆子1個。

活動過程

一 .摸一摸

1.教師:老師這有個百寶盆,裏面有好多好多老師帶來的寶貝,小朋友想不想看呢?

2.教師:好,下面我們一個一個把他們請出來好不好!

3.教師:那誰願意來幫老師請他們出來呢?

4.教師:這是什麼?(蓋子)什麼形狀的?(圓形)

5.請幼兒分別摸出盆子裏的物品,並説出物品名稱、形狀。

二.圖形分類

1.教師:我的這些寶貝們啊會變魔術,他們變成了漂亮的圖形寶寶,藏在了一個地方,藏在哪呢?你們猜猜看?

2.教師:我告訴你們吧!藏在你們的凳子下面呢!把他們都請出來吧!

3.教師:你拿的圖形寶寶是什麼形狀的?

4.教師:圖形寶寶們出來好久了,他們想回家了。

5.教師:三角形寶寶的家應該是什麼形狀的?圓形、正方形呢?

6.遊戲:圖形寶寶回家。

三.連一連

1.教師:韋老師這裏還有一些寶貝沒回家,你們來幫幫他們好嗎?

2.連線練習題。

3.幼兒操作書本練習題。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基本達到活動目標,2個小遊戲的互動加深了孩子對幾何圖形的認識,激發了孩子的好奇心、積極主動性,課堂氣氛比較活躍。不足之處:活動過程中,感覺自己語速有些快,環節有些趕。圖形寶寶的“家”做得有點小,出示在黑板上連線的圖片太少,因為準備的圖片太大了,排在黑板上排不下了,所以數量就減少了。第二環節如果能讓幼兒找找教室裏的物體形狀,那教學效果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