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七年級語文《山市》教案

校園1.52W

清代文學家蒲松齡為我們寫下的《山市》,描繪了山中蜃景,與我們所説的海市蜃樓略有不同。山市是一種科學現象,它到底有怎樣的奇觀呢?讓我們走進這山市,去感受這山市的奇妙吧!

七年級語文《山市》教案

 教學目標:

1、反覆誦讀課文,學習積累一些文言詞語,理解課文大意;

2、體會“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壯麗的幻景;

3、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學原理,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的科學精神。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教師講述海市蜃樓的現象,創設情景,引起學生的興趣:許多人都聽説過海市蜃樓,卻無緣目睹這種神奇的現象。有道是“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飄渺間”,清代文學家蒲松齡為我們寫下的《山市》,描繪了山中蜃景,與我們所説的海市蜃樓略有不同。山市是一種科學現象,它到底有怎樣的奇觀呢?讓我們走進這山市,去感受這山市的奇妙吧!

二、整體感知

1、教師引導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學習文言文,“研討與練習”所列字詞:孤塔聳起插青冥 碧瓦飛甍 歷歷在目 風定天清 一切烏有

直接霄漢 黯然縹緲

2、檢查預習,大屏幕出示字詞,學生識記,並自學課下注釋。

 三、教師知道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和步驟

教師導讀:閲讀文言文須掌握合理的方法步驟。方法適當,可以提高閲讀效率。(大屏幕出示方法)

1、 通覽全文,瞭解全貌:識記生字詞、斷清句層次、朗讀按標點、難句找出來。

2、 逐詞逐句,通懂其義:分析理解詞語、省略補出翻譯、精讀分析理解、畫批圈點小結。

對以上方法加以解釋指導,引導學生懂得好文不厭百回讀,在誦讀中理解,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古文多誦讀的道理。引導學生“初讀通語句,再讀明大意,三讀有感悟,四讀品內涵,五讀得啟迪”,在誦讀中展開聯想和想象。

 四、朗讀課文,疏通文意

1、學生在自由誦讀和教師的學法指導下,自由地進行初讀、再讀、三讀後開展競讀。每小組推薦同學進行朗讀比賽,各組對每組參讀的同學進行評價。教師參與學習過程。

2、 學生看註釋講內容,直譯即可。各小組互相幫助,理解句子的含義。

3、 學生講述內容後,各組之間相互質疑,相互解答。教師適時點撥,並加以補充。

 五、理解課文內容

引導學生探究想象,學生討論完成以下問題:

1、 山市出現的'全過程可分為幾個階段?從開始到最後是怎樣一步步變化的?

2、 為什麼那時候有人把“山市”稱為“鬼市”?結尾的作用是什麼?

3、 怎樣欣賞感受這神奇的山市,能否用科學解釋其中的道理?

4、 想象一下,山市是怎樣一幅神奇的畫面。

學生相互研究討論後,教師可幫助明確:縱觀山市的出現分三個階段:初現孤塔宮殿,再展城郭恢宏,又看危樓出現。結尾照應開頭,這裏説的“山市”跟“海市”一樣,是一種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景象,它美麗而又奇特,多少年也難得出現,少數人偶遇,多數人難得一見。那時的人們缺乏科學知識,稱它為“鬼市”。此是作者根據目擊者的敍述所寫,令人回味無窮。山市到底會是一幅什麼美景呢?可以讓繪畫好的同學畫出,在班裏展示欣賞。

 六、拓展練習

1、 請用自己的話向別人描繪一下美麗神奇的山市。

2、 繼續收集有關山市或海市蜃樓的故事。

3、 讀讀蒲松齡的其他文章,瞭解其創作風格。

 教學建議:

1、 教師課前可蒐集有關資料做成多媒體課件,導人中或結束時能講清“山市”形成的原理。

2、 學生藉助工具書認識生字詞,反覆閲讀。愛好美術的同學可用繪畫展示“山市”的美景。

3、 文章語言精煉生動,可以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去揣摩、理解。通過研讀對這一現象進行適當探究。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流

  探索月球奧祕

  一、活動目標

1、 初步瞭解月球的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培養科學興趣和探索奧祕的能力;

2、 學習利用圖書館和互聯網獲取資料的方法;

3、 能用科學的語言條理清楚地介紹科學現象;

4、 能展開聯想與想象,進行寫作練習。

 二、活動準備

1、 學生自行收集關於月的亮詩、詞、文,傳説、寓言、歌曲、圖片等(此項內容要在本單元開始學習時就佈置學生課後準備)。

2、 每人將所收集資料裝在資料袋裏,帶到班裏交流、欣賞,互通有無,對所收集資料進行再次豐富和整理。

3、 把資料袋交給老師,打分後再進行一次專題活動課。

4、 教師準備與月球有關的科學文字、圖片和錄像資料。

  三、活動過程

男女擂台,男女生各一名主持

利用課餘時間學生先裝飾黑板,在黑板正中寫上“明月千里寄相思——探索月球奧祕”幾個字,黑板的右上方畫一個散着清輝的滿月,黑色的天幕上有幾顆星星散佈在各處,有幾艘飛船正向月球飛去,同時VCD放出《水調歌頭,中秋》這首歌,上課了,主持人宣佈主題,活動開始。

 第一課時 科學探索

  第一輪

男女同學各選一名代表陳述對月球某個方面知識的瞭解,各自説五個問題,一個問題一分,説不出和説錯的就不給分。男女各10分。

1、你知道人類是什麼時候登上月球的?(1969年7月21日11時56分20秒)

2、哪個國家的哪個宇航員第一次登上月球?(美國、阿姆斯特朗)

3、關於月球的來源有哪些説法?(月球被俘獲説、地月同源説、地球分裂説、月球—宇宙飛船説)

4、你知道月球上有哪些可以利用的資源?(土壤、巖石、硬金屬、放射性物質、磁場等)

5、人造月亮是怎麼回事?(用巨大的反光鏡反射太陽光到地球背光面)

6、月球和地球相距多遠?(38萬多公里)

7、月海是海嗎?(不是,是平原)

8、最大的月海叫什麼?(風暴洋)

9、月球與地球的年齡哪個大?(月球大)

10、月球的半徑是多少?(1738公里)

 第二輪

分別請五人上台接龍,也是談關於月球的科學知識,這五人的問題可以獨立成題,只要是關於月球的知識就行。每人限説一分鐘,超出時間和説錯就不給分,在規定的時間內答一個問題給一分。男女各10分。

1、 為什麼會發生日食現象?(要求學生根據地理課知識回答)

2、 月球上大大小小的坑是怎麼回事?(隕石坑)

3、 人到了月球上為什麼那麼輕?(因為月球引力小)

4、 月球為什麼會有圓缺變化?(是由於日、地、月三者的運行造成的自然現象)

5、 在月球上能看到地球上的什麼建築?(萬里長城)

6、 月球是行星嗎?(不是,它是地球的衞星)

7、 你能説出哪些天文儀器?(天文望遠鏡、射電望遠鏡)

8、 天文台為什麼建在山上?(地勢高、視線好、便於觀察)

9、 天文台為什麼是圓的?(觀察面廣,便於確定位置)

10、我國戰國時代著名的《甘石星經》的作者是誰?(甘德和石申)

 第三輪

相互提問。男女可分別提五個我國古代的天文問題考對方,每題2分,答不出就不給分,男女各10分。

1、 歲差現象是由誰發現的?(虞喜)

2、 祖沖之編定的歷法叫什麼名字?(《大名歷》)

3、 唐朝是誰主持測定了午線長度?(僧一行)

4、 我國古代最精確的歷法是由誰編定的?這個曆法叫什麼?(郭守敬、《授時歷》)

5、 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鐘是什麼?(水運儀象台)

6、 水運儀象台是在哪部書中記載的?(《新儀象法要》)

7、 《新儀象法要》的作者是誰?(蘇頌)

8、 祖沖之在自己編定的歷法中把一年定為多少天?(365天)

9、 《甘石星經》發現了哪些行星的運行規律?(金、木、水、火、土)

10、《甘石星經》記錄了多少顆恆星的方位?(120)

所有答案正確與否由主持人評判,如果出錯由主持人更正,男方出錯由男主持人更正,女方出錯由女主持人更正,問題不重複,已解答過的問題不重提,每輪提問或答問的學生不重複,儘可能讓每位學生都有表現機會,評出“月球專家”。

 第二課時 藝術薈萃

  第一輪

一分鐘內誰能説出月亮的幾個別號?(玉兔、夜光、素娥、冰輪、玉輪、玉蟾、桂魄、蟾蜍、顧兔、嬋娟、玉弓、玉桂、玉盤)

 第二輪

在5分鐘內看誰説出的帶月的詞語多,説多少算多少,每個一分,男生先説。

(月黑風高、月色朦朧、月光皎潔、年年月月、風花雪月、一彎新月、皓月當空、月如銀盤、明月如鏡、月明星稀、望月思鄉、月下獨酌、月下老人、新月如鈎、月中帶影、嫦娥奔月、日月如梭、月薪、月暈等)

  第三輪

在5分鐘內看誰背出的關於月的詩句多。背出一句給一分,組內誰都可以背,但不能兩人一起背。女生先背。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獨酌》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靜夜思》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李白《關山月》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水調歌頭》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張九齡《望月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