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2015年七年級語文期中測試卷(人教版)

校園1.41W

  一、積累•運用(30分)

2015年七年級語文期中測試卷(人教版)

1.閲讀下面語段,把文中拼音寫漢字或給加點字注音。(2分)

當陽光燦爛時,遠處方山如píng( ),秦淮似帶;近處村舍相田pǔ( )縱橫,道路津樑,行人車馬,無不纖( )細入微,彷彿眼前展開了一軸工筆長卷。而當日出日沒之際,在晨煙夕霧的迷濛中,城猶潛蛇,山若伏鼈,館閣樓台,隱約參( )錯,遠峯近樹,依稀可辨,人們又好像面對着大幅的潑墨山水。

2.在下列各小題的橫線上,寫出相應的詩文名句或作家作品。(10分)

(1)、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牆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 ,

(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2) ,潭影空人心。 (常建《 》)

(3)在這四年裏,我歷盡艱苦, ,我咬緊了牙,

(阿累《一面》)

(4)是她那對世界無私的愛豐富了我 , 。( 《童年的朋友》)

(5)、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 ,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兩小兒辯日》)

(6)也不必説鳴蟬在樹葉里長吟, ,,輕捷的叫天子(雲雀)忽然從草間

直竄向雲霄裏去了。(魯迅《 》)

3. 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3分)

A.不少學者認為《讀點經典》叢書對中學生的影響將是潛移默化的。

B.近日,北京、大連鼓勵和引導大學生到廣大的中西部就業,兩地學生已蠢蠢欲動。

C.蘇州園林建築屋宇與周圍自然景觀相輔相成的格局,在貝聿銘的建築設計中 都有跡可尋。

D.在藝術品投資市場風起雲湧之時,與之相適應的資訊服務機構卻一直處於混沌狀態。

4. 下面語段中劃線的三個句子都有表達錯誤,請找出並改正。(3分)

①鹽河不僅是淮安的一條通海航道,而是蘇北地區的水運幹線。近年來,②淮安加快了

鹽河航道整治工程,打通了一條連接淮安和連雲港的高速航道。③隨着鹽河航道的正式

通航,將對推進長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產生巨大的作用。

第 處,改為:

第 處,改為:

第 處,改為:

5. 名著閲讀題:(6分)

他開始講他小時候的事,乾瘦的身體輕輕地晃着,説得非常流利。他的綠眼睛放射着興

奮的光芒,紅頭髮抖動着,嗓音粗重起來:“啊,我説,你可是坐輪船來的,坐蒸汽來的。”

“我年青的時候得用肩膀拉着纖,拽着船往上走。船在水裏,我在岸上,腳下是扎人的石塊兒!

沒日沒夜地往前拉啊拉,腰彎成了是,骨頭嘎嘎地響,頭髮都曬着了火,汗水和淚水一起往下流!

親愛的阿遼少,那可是有苦沒處説啊!我常常臉向下栽倒在地上,心想死了就好了,萬事皆休!

可我沒有去死,我堅持住了,我沿着我們的母親河伏爾加河走了三趟,有上萬俄里路。第四個

年頭兒上,我終於當上了縴夫頭兒!”

我突然覺着這個乾瘦乾瘦的老頭兒變得非常高大了,像童話裏的巨人,他一個人拖着大貨船逆流而上!

他一邊説一邊比劃,有的時候還跳上牀去表演一下怎麼拉縴、怎麼排掉船裏的水。

1.聽外公講述自己的童年之後,他對外公的看法有了什麼變化?(用文中原話回答)為什麼會發生變化?

答:

2.外公為什麼要向阿廖沙講述自己的過去經歷?(結合小説內容推測一下)

答:

3.站在讀者的角度看,外公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答:

6、閲讀下面一則新聞,用簡潔的語言概述其主要內容。(不超過25字)(2分)

今年的4月22日是第43個“世界地球日”。為進一步增強廣大師生關愛地球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東海縣中國小開展了以“我是地球小主人”為主題的系列實踐活動。

一是利用國旗下講話、校園廣播、宣傳欄等形式向師生介紹“世界地球日”

的來歷以及當前地球面臨的嚴峻形勢,瞭解保護地球的重要性;二是召開主題班會,

教育學生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張紙,樹立節約的綠色風尚;三是要求學生利用網絡

、書籍查找資料,開展環保調查,辦一張以“保護地球”為主題的手抄報;四是開展“我是

清潔小衞士”活動,倡議學生每人制作一個小布袋,自覺撿拾校園及周邊的垃圾,營造整潔、優美的生活環境。

答:

7.考試結束不久,你作為學校廣播站一名小記者去採訪一位英語考滿分的同學,原先設想的問題是:

“你的父母是否具有輔導你學英語的能力?”但看到他的父母也在場,你發現這個問題不合適,

就改變了原先設想的問題。(4分)

(1)原先設想的問題不合適的原因是什麼?(2分)

(2)怎麼問才比較恰當,請你重新設計這個問題。(2分)

  二、理解•感悟(60分)

(一)詩歌欣賞(6分)

8.讀下面一首詩,回答問題。(6分)

登嶽 陽樓

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1)請賞析詩句“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3分)

(2)“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一句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感?(3分)

(二)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題。(18分)

普少習吏事,寡學術,及為相,太祖常勸以讀書。晚年手不釋卷,每歸私第,

闔户啟篋取書,讀之竟日。及次日臨政,處決如流。既薨,家人發篋視之,

則《論語》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雖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齷齪循默,

普剛毅果斷,未有其比。嘗奏薦某人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復奏其人,亦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