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彷徨的滿分讀後感

校園1.05W

閲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彷徨的滿分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彷徨的滿分讀後感

這是一篇名為彷徨的《彷徨》書評,重讀《彷徨》是因為考研考場上的一道題,要求答出呂偉甫的出處及性格特徵。讀過《彷徨》再看到這樣的一道題,我不否認我興奮了,連右手也迫不及待地想要證明她自己,然後我就看到她穩操勝券地在答題卡上寫下了《上西樓》三個大字。

在拎起右手問她一句“小老妹兒,你怎麼肥四?”和重讀《彷徨》之間,我選擇了後者。話説“事有一利,必有一弊”,原本學漢語言文學專業是想走進文學作品,沒想到走進文學作品的同時也相對地遠離了我自己。學漢語言文學最大的弊端就是讀完這些經典篇章,腦子馬上反射性地浮現出關於書中分析人物形象、社會背景、中心思想的文字,方方面面,明明白白。然後認命地在各種現當代文學複習資料的夾縫中堅強地獨立思考着。

十幾歲的時候讀《彷徨》和現在二十幾歲的時候讀《彷徨》,心境和感慨大有不同,相同的是我一直堅定不移地確定這是一本好書。對於“好書”的定義,書友們眾説紛紜,但是我堅信一本既揭露民國時期中國社會的醜態又表現二十一世紀中國社會現狀的書,是一本永不過時的好書。《祝福》《肥皂》《弟兄》以及剩下的任意一篇文章,都是對現在的中國社會無比寫實的描述。

少年的天真與魯迅先生的深刻並不契合。記得第一次在語文課本上讀《祝福》,儘管老師和參考書都説可怕的是病態的社會和病態的人們,我卻依然固執認為最可怕的是狼。現在讀《祝福》,再看一看社會新聞,民國時期的喜歡圍觀取樂的人們彷彿被複制,然後粘貼到了二十一世紀。

看完《肥皂》,我好像穿越時空聽到了民國許多夫妻的無奈心聲和現在的'夫妻們心裏的那一句“湊合着吧!日子還是要過下去的。”一對夫妻的相處模式既具有民國時代特徵,又具有二十一世紀的時代特徵,無數湊合的夫妻組成了無數湊合的家庭,培育了無數將繼續在婚姻裏湊合的孩子。即使孩子並沒有從“湊合”中獲得任何好處,也依然要背起“湊合”當中最大的那口鍋。

《弟兄》是我最喜歡的一篇,歡喜之餘又意猶未盡而心生惶恐,連忙買了一本《三閒集》以做寬慰。我不是一個八卦的人,卻也對周樹人、周作人的兄弟失和有過好奇,是因為什麼失和呢?事實果真如周作人所説嗎?兄弟倆的真實關係到底如何呢?這一切都在《弟兄》中得到了解答,我一向認為這篇以兄弟關係為題材的小説要比周作人許多許多的回憶錄更能凸顯現實。不同於周建人的自學成才和自立門户,周作人一輩子都在以寫魯迅的生平回憶為生,如果放到今天,他的行為就是一種炒作和對他人的消費。無論是以前的兄弟,還是現在的兄弟,正如沛君和靖甫,兄弟之間,愛是愛的,而愛在利益之間又算得了什麼呢!

就像一個改不掉缺點而磕磕絆絆上路的孩子,與中國優秀的政治制度和經濟發展速度不相匹配的是滯於舊時代的社會意識,這大概是考研政治多年來都要考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的原因。這本書時至今日的熱銷就足以證明今天的中國仍舊需要魯迅先生怒其不爭的關懷。社會是類似的愚昧,時代是相仿的彷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