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彷徨》讀後感

校園7.71K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彷徨》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彷徨》讀後感

《彷徨》讀後感1

彷徨是苦悶的,彷徨時迷茫的,彷徨時無處宣泄的,彷徨就像遊走在荒野上的孤魂,不知該何去何從,不光是身體的無歸無依,更是靈魂的無法寄託。

二十年代的中國,黑暗、混亂、動盪不安,滿目蒼夷,熱血青年奮起反抗,期望着改變這個千瘡百孔的舊世界。“有的隱退,有點高升,有的前進。”魯迅當時像布不成陣的遊勇那樣“孤獨”和“彷徨”。曾經,他看不到有更好的出路,出路似乎總是在未來,而不是在現在。他在《彷徨》的書扉頁上用了《離騷》的詩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又表現了魯迅先生是十足的智者,是堅強的鬥士,雖然彷徨,雖然苦悶,但仍然求索,不輕眼放棄,仍然在鍥而不捨地抨擊着封建社會,表現了對生活在封建勢力重壓下的農民及知識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關懷。他的人生是一個圓,有彷徨,有苦悶,但沒有放棄。

其實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都是如此,在生活的重壓下,總是會有那麼一點多多少少的沉重感。壓力來源於責任,和期盼,承受,是我們面對壓力的唯一方法,我們承受着親人的與好友對自己寄予的熱望和要求,我們承受着人生變故中的各種打擊和煎熬。

生活在一個比較民主,相對自由的世界的我們,承受着我們這一代的“承受”。有悲傷,有淚水,有歡樂,有笑顏,但作為中國的花朵,我們應該抬起頭,挺起胸,呼吸一口新鮮空氣,向我們的魯迅先生一樣勇敢地前行!

《彷徨》讀後感2

週末一口氣看完,一句話總結就是“憑什麼好人就必須要經過九九八十一難才能取得正經,而壞人只要放下屠刀就能立地成佛”。

另外有幾點個人觀點跟大家交流和分享:

1,不知道這樣講會不會太腹黑個人覺得如果把長峯的身份轉化為警察的話會更加突出本書的立意。

2,關於告密者,告密者應該是兩個人,第一個肯定是誠,第二個告密者應該是織部,從情感上來講,當他看過長峯寄到警局的書信時從心底就認為應該從某種程度上幫長峯復仇。另外就是他在最後通知長峯的時候以為對方還是像往常一樣不會接電話,從而讓對方聽到自己真正的聲音。這也是為什麼他會射殺長峯的原因吧。

3,關於大眾的冷漠,人們一般只有在這個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時才會有所體會,當這個事情事不關己時大家只會把它當做茶餘飯後的談資,就像長峯的信被公開時電視台的街頭拜訪所顯示的結果一樣,但如果這種情況真的是發生在你身上呢?可能最理想的狀態就是將來能有N多個和佳美的出現。

4,家庭教育,東野先生的書很多描繪的不僅僅是警察於案件的鬥爭,更多的是在折射當今社會的問題,比如當家長的都不知道孩子跟什麼樣的人交朋友,如果當孩子有某些不正常的地方時父母能夠給予足夠的關懷,那肯定就不會有自殺少女,不良少年的跟風者(類似於敦也和誠)的出現了。

歡迎大家多交流,換書

《彷徨》讀後感3

今年,我讀了魯迅的小説集,名字叫彷徨。

《彷徨》是魯迅先生繼《吶喊》之後的又一部短篇小説集,收集了他從1924年到1925年創作的11篇作品,集中反映了那個時期作者的思想苦悶。1933年,魯迅為彷徨題詩寂寞新模範,平安舊戰場,兩間於一卒,荷戩獨彷徨。“這便是”彷徨“的來由

主要內容是通過祥林嫂一生的悲慘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後的中國的社會矛盾和舊社會勞動人民的苦難揭示了鞭撻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指出徹底反映封建的必要性,同時,也表現出作者對壓迫婦女深深的同情。

魯迅先生通過細緻的描寫,向讀者展示了當中國農村的真實面貌。小説的主人公祥林嫂是典型的舊中國農村勞動婦女。她勤勞。善良。質樸。頑強。但卻無法掌握自己命運,反而成為了被踐踏。被迫害。被愚弄。被鄙視的對象,最終被舊社會所吞噬。

文章的主要感情是悲哀的,它取材於現實世界,體現了魯迅先生對現實世界辛辣的諷刺和深刻的批判。這本書帶給了我深深的震撼。讓我彷彿回到了從前的世界,去體會那個世界和那個時間裏的喜怒哀樂,去思索當今社會所反映的一切問題。

《彷徨》讀後感4

“正義存在於人心底,還是空洞的條文中?法律保護的是受害之人,還是兇手?”

東野的第n+1本,因為不想透露一丁點兒劇情,所以今天就聊聊這本書所涉及到的未成年人保護法的問題。

幾乎所有國家的法律對未成年人犯罪都有所寬恕。相較中國,日本對其保護的更為厲害。最著名的相關案例為1997年發生在日本的“酒鬼薔薇聖鬥事件”。一名僅14歲的少年連續殺死了兩名,重傷了3名國小生。還進行了分屍,寄送挑戰信等兇殘犯行。而正像《彷徨之刃》裏快兒和敦也那兩個混蛋一樣,他的身份司法程序的保護,嚴禁被公開。僅7年之後,他就被釋放重返社會。甚至還因名義上出版案件相關書籍而賺了一筆版權費。但這次事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日本司法改革––無罪年齡由16歲降到了14歲,再後來日本也曾判過情節嚴重的未成年人罪犯死刑。“一將功成萬骨枯”司法的不斷改進不知還要犧牲多少像長峯這樣的無辜家庭。

我一直都相信“人性本善”,但是有些未成年人真的是陰暗到令人髮指。他們還沒有建立完整的三觀,內心卻有着不符合年齡的兇殘,這種有複雜因素形成的心理會簡單的因為法律的寬恕而改變麼?還是他們就有着自己是未成年人受法律保護可以為非作歹的念頭?若他們表面承認錯誤內心仍生長着惡魔的種子怎麼辦?即使他們真心悔改,曾經犯下的錯誤帶給加害者親屬無可言表的痛苦又怎麼算?顯然,對這樣一羣人做出最後的判定,不是單單的法律條文可以改變的。

《彷徨》讀後感5

最早聽到《彷徨》一名是在學《祝福》的時候,《祝福》中的祥林嫂這一命運悲慘的婦女形象已是深入人心,那句:”我真傻,真的單知道下雪的時候有食吃,會到村裏來,我知道春天也會有,“這在魯鎮早已聽膩了的訴苦聲裏卻包含着祥林嫂無盡的痛苦與悔恨,可這又説明了什麼呢?難道祥林嫂的悲劇不正是封建式會所一手造成的嗎?

而《在酒樓上》中的呂緯甫,一個飛了一圈又飛回來的小角色,在封建社會的壓迫下無聊、窒息、頹廢。

魯迅在徹底的反封建、反傳統,那麼他便不會放過對衞道士們的批判,《肥皂》中的四銘,一副道貌岸然的樣子,對行乞的女乞丐心存憐惜,並心存稱讚,其為孝女,還想着用肥皂洗滌後,女乞丐也一定很漂亮,封建衞道士的虛偽是無處不在,親兄弟也如此,沛君對待靖甫的是出於私心,魯迅將傳統衞道士的面具一把扯下來,撕的粉碎而《抓獨者》中的魏連更是一個一腔熱血,追求理想的人,在封建社會的壓迫下步步走向墮落,走向滅亡,死成為它的終結。

人的愚昧,有時有一個眼神足以,儘管愛姑如何厲害,在見猶大人之後,不也乖乖答應了九十元的離婚費嗎?

儘管子君為了愛情,喊出”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但同居後的”只知道捶着一個人的衣角的她,最終被消生拋棄了,於是無碑的救營也成了他最終的歸宿,這難道是可悲的嗎?

魯迅總喜歡用極小的事牽引出巨大的思想,不得不折服先生的思想的獨特獨立,這也將吸引更多的瞭解他,愛她。

《彷徨》讀後感6

總之,東野圭吾這個名字已經是質量保證了。全文在少年法維護青少年改正自新的權利,而受害人家屬為受害人討取公道兩條線行進。文章的內容環環相扣,説是懸疑小説,但從一開始所有的線索都是鋪陳開來展現在讀者眼前。作者圍繞着當下的社會矛盾,筆鋒直指,入木三分。少年法對犯罪的青少年從輕處罰,意在讓誤入歧途的孩子能有機會走回正道,而這樣的“道德主義觀念”卻恰恰傷害了受害人的權益,法律作為國家機器,如果加入過多偏激的“主義”,必然會帶來殺傷性的後果。因為法律不懲治加害人,受害人不得以命換命討回公道。其實這個社會秩序的維護有一個基本原則——各司其職。教育交給學校和家庭,懲戒交給司法和執法,然後把整個相對公平的大環境交還公民,這才是健康的社會秩序。不然,憑什麼好人家教養出來的孩子要成為缺乏教養的'孩子改邪歸正的墊腳石?如果不給應當得到教訓的人足夠的懲戒,法律的威嚴何在。當然,人類社會在進步的過程中必然會有被“道德主義”綁架的時候,偏激的本本主義者甚至有時會影響到大局,但是造物的規律本就如此,不可能事事完美。

《彷徨》讀後感7

迫不及待地看完,心是很沉重的。終於明白這本書為什麼叫彷徨之刃---遊走在法律與犯罪之間。當法律無法聲張正義,是否應該為了正義而去犯罪?這裏留下了幾個問題,小到家庭關係,子女教育,大到國家法律法規制度社會體系。

作為小市民的我們要懂法,要教育好子女的同時更要教子女保護自己。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價值觀,人生觀。

再説東野圭吾,之前看過很多類似題材的影片,心裏並沒有那麼震撼,看這本書的同時也去搜索了一下影片,韓國版,日本版,並都看了,還是覺得原著特別好看,從文字細節中體會到人物的心理變化,發人深省。書裏雖然沒有迂迴曲折的推理卻有扣人心絃的情節,雖然不算是佳作精品但是也步步引人入勝,所以叫迫不及待地看完,這就是好的文字所帶來的樂趣吧。

keep moving......

個人覺得,應該讓長峯殺了快兒。可是為什麼書的結局卻是長峯死了,而快兒卻活着?經歷了那麼多,不能讓報仇淋漓盡止,卻一盆水澆滅了熊熊烈火。也許是要留給讀者一個懸念吧,日本電影版的結局是長峯的槍裏沒有子彈,他只是想讓快兒在死亡面前知道自己的所犯下的罪行,未來日子裏好好改造重新做人。也許作者是想在絕望的故事中留下的一絲絲希望吧。

《彷徨》讀後感8

初次拿到這本書,之前沒有聽説過苑子文苑子豪弟兄,是看這本書快一半的時候才瞭解到他們二人的,青春這種東西真的不知道怎麼形容,世界上沒有如果,看完這本書有一種後悔,有一種衝動,想想自己也是從大學走來的,雖然我的大學不像大家通常所説的這樣是在偶像劇跟被窩度過的,但是在碌碌無為的生活中毫無成就感可言。看到高潮處,還是想要再説一次,如果再給我一次高中,我會拼命努力,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學……相信很多人在剛畢業之初的時候都會找不到自己的定位,當然我也不例外,即使現在我還是很迷茫,不知道自己的方向……看到兄弟二人高中生活的拼搏,一路互相鼓勵,共同奮鬥,永遠都能給自己清晰的定位,相信我們大多數人不成功都不是因為做不到,沒有很好的去定位自己,沒有奮鬥的目標,看到這裏,怎樣定位自己,這恐怕是我們大多數人遇到的問題,眼高手低這應該是大家的通病,有想法才能去實施,我想首先要客服的是自己,首先要自信,敢想才能敢做,自己永遠不知道自己的潛力有多大,不逼自己一把永遠不知道自己潛力有多大,青春之路很苦,也很累,但是不苦不累就不能稱之為青春了,在我們痛苦、彷徨、勞累的青春路上揮灑我們的汗水這應該是我們所要做的。

《彷徨》讀後感9

這本書寫的特別好!少年法,更多的不是為了保護受害人,而是為了拯救少年犯罪者,因為小,覺得因為給他們改過自新的機會,所以不會給和成年人相等的懲罰。從某個角度看,這也可以理解。但,受害人家屬的心情呢?他們的孩子,遭到侵害,而施害人卻沒過幾年就又能逍遙自在地過自由生活,受害人家屬的心情可想而知,特別是書中快兒那樣的男孩,感覺不是一般的壞小孩,壞到骨子裏了,就算以後住監獄出來了,估計也會繼續幹壞事,很難改變(當然不排除改過自新,重新做人的人,咱不能一竿子打死了,但快兒應該很難)所以很理解這位父親的做法,我在看書過程中也很希望他能復仇成功,可惜……不是那個和佳子,説不定就復仇成功了。不知道和佳子事後,會怎麼過,她本想拯救他才通知的警察,卻造成了他的死亡,我想她在那之後一定也會後悔自己的決定,飽受心裏的痛苦折磨。東野圭吾曾説:這本書要講的問題,你説不定以後也會遇到。這本書讓我們思考少年法,以及其他法律的不完善之處,站在受害者家屬的立場上看待這個問題,很心痛,也無奈。東野也説,其實書寫到最後,他也沒想出這個問題的答案,因為這個沒有答案,人生本就是充滿矛盾,在矛盾中成長。

《彷徨》讀後感10

前幾天,母親帶我去書店帶我買回了一本名為 《吶喊·彷徨》的書,令我感觸頗深。

此書是著名革命家魯迅先生的經典之作。這些作品真實的描繪了從辛亥革命到五四時期的社會生活,深刻地揭示了種種的社會矛盾。它收集了魯迅1918年至1922年,與1924至1925年的短篇小説。無論是家喻户曉的《阿Q正傳》亦是抨擊批判的《狂人日記》,都表現了對生活在封建勢力重壓下的農民及知識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關懷。《弟兄》裏張沛軍是真的兄弟情深,毫無私心,還是顧及別人的批評兩面三刀的虛偽?若是前者,為何在考慮弟弟後事時,先想到的就是如何省錢?又為何他想到弟弟去世後子女們的就學問題時,想到的是讓自己的孩子上學,不讓弟弟的孩子上學?這明顯不符合常理 。因此,他筆下張沛軍的夢,實際上是張沛軍內心真實想法的隱晦揭露******很顯然,張沛軍這個人非常可怕!諸如此類的文章還有《祝福》,《狂人日記》等《祝福》裏最讓人難忘的,恐怕就是那個充滿着悲劇色彩的人物——祥林嫂了罷。她是一個被封建禮教和封建迷信毀滅的悲劇形象。在她第二次到魯鎮時,丈夫和幼子的死對她的打擊可想而知,可是在魯鎮,不僅沒有人傾聽,同情她的遭遇,反而冷言冷語,看不起她,導致了最終悲劇的上演******

總而言之,《吶喊·彷徨》是一本難得的好書,希望大家去閲讀,瞭解。

標籤:讀後感 彷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