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盜夢空間》觀後感7篇

校園6.27K

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吧,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後感。你想知道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盜夢空間》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盜夢空間》觀後感7篇

《盜夢空間》觀後感1

盜夢空間劇情概要:柯布和妻子梅爾有能力創造夢境,兩人可以共同生活在夢境裏。但梅爾把夢境當成了現實,願意一直生活夢境裏。柯布卻開始厭倦了夢境,想法讓妻子與他一起回到現實,於是在她的意識植入了“現在是在夢境中”的思想。她妻子終於和他一起通過在夢境中卧軌自SHA而回到了現實。但悲劇是妻子回到現實之後意識裏還保留着“現在是在夢境中”的思想,她執意要繼續回到現實,於是要柯布陪她一起繼續自殺。柯布妻子死了,但柯布認為當前生活就是現實,沒有選擇死。梅爾死後,柯布被當成了殺人犯被通緝,於是出境逃離。在境外幫其它公司用“盜夢”的技能獲取商業機密。一次盜夢失敗,柯布被迫協助一家公司去搞垮另一家公司,通過在夢中植入意識的方式讓那家公司的繼承人做出解散公司的決定……

盜夢空間的宣傳鋪天蓋地,關於夢的解釋和傳説目前為止科學界也沒能給出一個很好的解釋吧。

現實中的夢肯定是一個人現實想法的一個真實映照,或者説是對潛意識的一種放大,就像劇情。我們在一個潛意識的框架裏增刪了很多東西,在夢境裏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是一流的導演,(勵志名言)只是現實中的我們並不能像電影中的那樣用植入想法的方式來控制劇情的發展,夢境中遇到危險後我們的身體就會發出危險信號,為了不讓我們高速運轉的大腦崩潰而讓我們醒來,按照電影中説的,醒來就是穿越,醒來意味着夢境中的死亡。

因為在夢境中只有死亡才穿越的更徹底,當然還有其他的穿越方式,另一種就是靠外界的力量,讓我們現實中的身體劇烈的震動,而形成穿越!

我想説的就是這個震動!

説到震動,我要説我們幾乎每個人都穿越過。我們每個人幾乎都有趴在桌子上睡覺的經歷,或者説是小憩,但就在那小憩的幾分鐘裏我們就完成了一個夢境,我們算不算是造夢師呢?

我們總會在快醒的時候突然間夢到很危險的事情,比方説夢到下樓梯突然一下踩空身體急速下墜,我們就會突然間醒來。醒來的瞬間身體劇烈的震動,桌子都快被我們晃散架了,我們也完成了穿越,一次成功的穿越!

現實中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我們經過一個地方或者看到某個人、某個事物突然間感覺這個場景很熟悉、簡直就像昨天發生在眼前的事情,一幕一幕都是那樣的清晰,感覺像做夢,好像我們曾經給自己植入過一個場景一樣,像極了從現實穿越到了夢境中。

導演或許就是抓住了現實中的一些細節,放大後放到了夢境中,放到了電影當中,給了我們神奇的觀影效果,讓我們深思現實中的夢!

看了電影后突然間就會想:迷方向感覺就像做夢一般,現實中的迷方向會不會是另外的一種穿越方式呢?迷方向是我們在同一個時間潛意識覺得到了不同的地方。好像是我們給我們自己植入了一個思想,我們以為我們自己在另一個地方,所有的東西都變換了位置,唯一沒有變的就是東西本身,當然沒有變的還有方向。

電影中的主線唯一沒有變的就是一個字“愛”。

對妻子的愛,對子女的愛。對妻子的愛最終卻因為妻子的迷失而害了妻子,當主人公醒悟之後,對之女的愛讓他回到了現實,因為在很多次穿越之後他終於在結尾的時候看到了孩子永遠揹着自己的童真笑臉。

電影終歸有他的啟迪意義,這部電影的意義也許就是要告訴我們,夢境總歸是夢境,我們不能把現實中的許多不好的或者是我們不敢面對的東西永遠的囚禁在夢境當中。

現在網遊穿越火線很火爆,看過電影后突然間發現我們能穿越的不只有火線,還有夢境!

《盜夢空間》觀後感2

克里斯托弗·諾蘭,一個被譽為“當今好萊塢最具王者氣質的天才級導演”,在短短十二年間創造了六部電影的神話。他的片子看得不多,因為太辛苦。情節撲朔、邏輯複雜、主調陰暗,讓人連喘息都緊張侷促。

今年,諾蘭又拍了一部堪稱好萊塢最難懂的電影———《盜夢空間》。一如既往的精密紛繁,詭異怪誕,難以理解。諾蘭用鋼筋水泥澆鑄成迷宮,虛幻與現實,夢境和回憶,陰謀與愛情,迷失或掙扎……陰晴變幻,盤根錯節,相互膠着。在你以為總算清醒時,仍深陷其中,甚至滑入更深一層的夢境。

其實,電影的情節大綱並不複雜,剝去層層外衣,我們可以清楚地拎出它的母題———迴歸。以穿越夢境竊取潛意識商業機密為生的大盜柯布被政府以謀殺妻子的罪名通緝,一心想與孩子團聚的他積極尋找回家之路,因此接下日本富商齊藤提出的意識植入的艱鉅任務,帶着自己的盜夢團隊踏入了一個沒有回頭路的深沉夢境。

如此簡單的一個故事,卻被天才導演諾蘭講述得複雜無比又扣人心絃。他嫻熟地運用敍事技巧,把原本平鋪直敍的故事揉成一團,翻來倒去,在不同的時空穿梭跳躍,讓你雲裏霧裏地跟隨故事一路發展。

這個有着縝密邏輯結構的重疊夢境究竟有幾層?在這裏我們不去細究也細究不了,不如放棄思考,單純享受影片給我們帶來的愉悦心情。作為一部好萊塢商業大片,《盜夢空間》敍事非常流暢,節奏感極好,畫面構圖也足夠宏大震撼:巨大而空曠的水泥鋼筋城市、迷宮般永遠看不到盡頭的迴廊、行色匆匆擦肩而過的陰鬱冷漠的人羣;巴黎街頭紙片般紛飛的爆炸、摩天大樓詭異地轟然倒塌,車輛在空中怪譎地逆行;柯布與妻子構築的鱗次櫛比的夢幻世界,在轉瞬間層層坍塌傾入大海,宛若世界末日;酒店走廊全方位360度來回旋轉,亞瑟與意識防護者在失重的空間翻滾搏鬥,有如黑色海藻般纏繞蜿蜒……諾蘭以其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向我們呈現極具震撼力的視覺效果。

某位著名影評人在微博上説,影片出完字幕後,會響起陀螺倒下的聲音。很多人信了,於是在劇終時不肯離場,執着於所謂的“終極音效”。結果沒有人聽到。其實我們不必如此糾結。這個世界很混沌,夢境能夠欺騙我們,只因它比殘酷的現實更加温暖。結尾處柯布在機場取行李的時候,一臉茫然無措的表情———所有的驚心動魄都恍若隔世。對於曾經滄海的人來説,迴歸平淡才是最美妙的人生。當柯布最終看到孩子可愛的笑臉,與孩子流淚相擁的時候,夢境還是現實,又有什麼關係呢?

《盜夢空間》很好看,但它真正的魅力在於無論夢境或現實多麼兇險,都會有些温暖讓你感動。明知妻子已經逝世,柯布卻在潛意識中竭力模糊現實與夢境的界線。輾轉萬千風景,有些傷痛是無法泯滅的,有些記憶是無法消褪的,有些人是無法釋懷的。因此電影中不時穿插閃回温馨浪漫的過往,柯布時常莫名湧現的痛苦幻覺,他內心所有的鬱結始於愛情也終於愛情。他們手牽手,走過熟悉的街道、沙灘,走在專屬於兩人的記憶時空裏,一起從花樣年華走到垂暮之年。“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大抵如此。它與人類生死存亡的宏偉命題無關,只關乎個人的小迷失、小情愛與小幸福。

走不出夢境,回不到現實,愛要多深才能足夠,心有多痛你不會懂。所有的悲愴、愧疚和深情,細若遊絲卻震撼無比,如劍一般直達內心,讓人感動唏噓。推開歲月的門,許多年華漸次擱淺,很多時光流離失所。有種真愛,超越時空,無始無終的永恆,名叫至死不渝。

《盜夢空間》觀後感3

如果僅僅從電影故事敍述的角度、情節的環環相扣、以及故事主角情感的掙扎等方面來説,這部電影是成功的。至少讓你覺得對着諾大的銀幕140分鐘不走神這本身就是一件比較難得的事情了。

但是如果從普通的觀映者來看,我想有一半觀看的人可能搞不懂影片的意思,除非你對此電影的相關知識做了事前的研究,當然這並不妨礙看這部電影的樂趣。所以我不看好他在中國市場能有多大的業績。

下面,就以我的角度來‘觀看’這個電影吧:

首先,關鍵詞:潛意識,這是個始終貫串在電影中的關鍵詞語,因為主角的感情線始終是圍繞這個的,影片中他再各個夢境中都會意外的見到他妻子,其實就是主角潛意識的體現,用一句話來形容他的潛意識就是:意外出現,頑固而又不可抗拒。同時,潛意識在夢境中會有很大的防禦性,這就是為什麼影片中他們在進入越來越深的夢境中受到的武裝抵抗的力量越大的原因。

第二,穿越,在第一層夢境的設計中,只是通過簡單的死亡從夢境中甦醒來,但是當在深入到下一層或更深的夢境時,就是越接近潛意識的深層就越讓人難以分辨夢境和現實,所以死亡這個方法不在適用,只能用穿越來同步實現,所謂的‘穿越’在影片中的體現就是‘墜落’。(這就是通常人在做夢時體會到的`夢中的墜落,是代表轉換另外一個夢的體現)

第三,時間,因為是深入到夢中夢的問題,所以在時間上就存在着相對論,影片在敍述,就是現實中的一天是第一夢境中的一週,是第二夢境中的6個月,是第三夢境中的10年。這樣你就可以理解最後三個夢境場面交替出現時保持清醒的思維了。(第一夢境中他們在車上遇到襲擊,在車從大橋上跌落到水面的過程中這短短的幾秒,在第二夢境中就給到組員‘阿色’幾分鐘的時間,和第三夢境中他們在雪山行動的一小時。)

第四,同步,因為時間的相對論,所以在同步上依然遵守規則,在影片中有段‘阿色’在酒店走廊裏面的失重狀態的打鬥場景,這是影片中比較經典的設計之一,它就是遵守同步的原則,因為這時在上一層夢境中,他們都是在車中從橋上墜落,反映到第二層夢中就是‘失重’狀態。同時,同步也體現在他們在每層夢境中都要留守一個人看守,比如第一層中的司機(藥劑師),第二層中失重打鬥的‘阿色’,因為這樣,大家才可以在收到音樂信號後從不同夢境中實現同步穿越。

第五,陀螺,這是個很強烈的符號,主角經常在夢境中行走,就會產生幻覺,所以就必須有個對象來判斷,他的對象就是陀螺,在夢境中陀螺是不會停止的。

影片的最後有個特寫,就是桌子上旋轉的陀螺,雖然他成功和孩子團聚了,但是鏡頭沒有説那個陀螺停止了沒有,這仍然可能是個夢!(典型的好萊塢劇本的開放式的結局,好比‘阿凡達’最後睜開了眼睛,為拍續集準備!)

第六,感情,感情的穿插使得這影片故事的敍述更人性話了,主角一直糾纏在自己負罪感的潛意識裏,是他變向的造成妻子的自殺和自己的流亡,所以他需要救贖,這也是夢境中他妻子總是無意出現破壞計劃,這是他潛意識裏的負罪感的體現。影片不斷穿插的温馨記憶也表達了這些。

第七,幽默,基本上你理解了上述六個詞語,看懂這電影是絕對沒問題了,如果再能理解語言的幽默感就容易使得你享受電影的樂趣,那就是導演帶來的小共鳴。比如:‘偽裝者’在夢境中把‘皮克叔叔’認錯時,他説:‘不好意思,我把你當成我的一個朋友了’時,‘皮克’的回答就很幽默,他説:我想你的那個朋友一定很帥!呵呵!

《盜夢空間》觀後感4

只有到達這種“失神顏真赤苦悶”般搜腸刮肚思索的境地,你才能夠説你是真正地融入了《盜夢空間》的世界;相信我,只要你還有一點點好奇心,你都會不由自主地一頭栽進去的,問題是你會在什麼時候選取放下——或者説——“懂得”放下。

因為,對於電影的全面欣賞,要求我們既能“融進去”,還能“跳出來”,適當的“難得糊塗”是值得鼓勵的。況且,如果諾蘭僅僅是滿足於設置迷宮來困住觀眾,那本片還是脱不了機巧的嫌疑,電影也會顯得過於注重形式與結構而缺乏豐滿的感覺。《盜夢空間》在情節細節上帶給的,的確是個能夠令人沉迷的結構;但正因為如此,它也相當於故意設置了一種全盤把握的障礙:它讓你執着於將巔峯的“99”變成完滿的“100”,不少影迷將超多的精力花在對結尾的完美解釋上,以為是在追尋某個經常“雄軀巨震”的老師所提的“逝去的一”;其實,過分執着,也可能因為那個“一”而變得“一葉障目”。所謂“逝去的一”的終極奧義,就在“逝去”二字:你得感悟到“有所失才能有所得”——正因為留有“1”這個口子,才有無限想象空間;這種創造無限想象空間的思維本身,才是那“逝去的一”。

按照這種思路,在適當的時候,不妨跳出諾蘭構造的電影資料,將電影作為一個整體來看,你會體會到諾蘭以往沒有表現出來、或者沒有表現如此充分的元素——情感。更為關鍵的是,他讓你無論怎樣構建自我對劇情邏輯的解釋,都會發現無法繞開感情這個核心。大致説來,片中有三種愛,一種奠定了整個過程的經驗前提(沒有這個,“種夢行動”之多重夢境的設定就無法完成,同時過程也不會變的如此複雜與緊張),另一種則是促成種夢行動得以發生的動機,還有一種,則是完成行動所能利用的最佳心理邏輯;單單是看似作為利用道具展現第三種情感,其曲折與細膩的程度,也令人既拍案叫絕又心有慼慼焉。

而且,當你發現繞來繞去,始終都得繞回男主角的內心隱痛時,你也會逐漸體會到片中的他為什麼無法釋懷的心境,這時候,你才會意識到,電影在劇情結構上的超複雜細緻設定,還不止是讓電影顯得很吸引人這麼膚淺,而是在創造一種與表現資料“同質化”的體驗:你能夠解不開紛繁複雜的線索,但你會更加認同影片的情感主線;在適當的時候,你或者因為找到了自圓其説的解釋而釋然;或者因為領悟到所有這一切都但是是因為那段難捨的愛而感動,至於這種愛引起的是怎樣的行動過程,對你來説已經不重要了;或者,你兩種體驗都能感受到,你能夠清晰地分辨它們但你可能不願意那樣做,因為在資料、形式、風格與結構上能如此完美融合的感覺,是一個影迷夢寐以求的終極體驗。是的,《盜夢空間》的情感核心,畢竟不像“心靈雞湯”類影片那樣容易把握,它需要你在欣賞編導玩弄觀眾預期的過程中去體會隱含的好處。一部分觀眾,可能喜歡直擊人心的東東,不太願意要經歷一番曲折琢磨之後才能有所觸動。可我個人認為,歷經頭腦風暴的情感,才是真正縈繞纏綿的。因為你想過,辨別過,才能篩選到真正有價值的。

《盜夢空間》觀後感5

首先,片中一共有六層世界。如果我們把片子中小組計劃的現實世界作為參照物的話,按照做夢依次向上分別是:現實世界,第一層夢境,第二層夢境,第三層夢境,第四層夢境,limbo(迷失域)。

2. 正常人活動在現實世界,做夢的時候在第一層夢境。如果要進入第二層夢境,也就是夢裏的夢,必須要服用一般性藥物。在服用一般性藥物的情況下,要從夢中醒來(不管是第一層還是第二層)有兩種方法:第一種就是所謂的‘kick’,也就是重力下墜的衝擊。第二種就是被殺死。當然,等藥物效果過期也是一種不是辦法的辦法。

3. 如果要進入第三層夢境,也就是夢裏的夢裏的夢,一般性藥物就無效了,必須要加強型藥物。但是加強型藥物的副作用是如果在夢裏被殺死不能醒來,而會進入Limbo(後面解釋什麼是limbo),所以只能用 Kick的方式來蘇醒。

4. 所謂的Synchronize a kick (協同刺激),也就是説要在各層同時刺激才能把夢中人喚醒。比如説對於在第四層夢境活動的人需要在第一至四層同時Kick(刺激)才能使其在第一層甦醒;如果只在第三和第四層Kick(刺激)則其會在第三層甦醒;而如果中間有某層沒有同時Kick(刺激),比如只在第一,第二和第四層Kick(刺激)或者只在第一和第二層Kick(刺激),則活動在第四層的夢中人不會甦醒,這也就是所謂的Miss a kick (錯過刺激)。所以當片中小組計劃侵入深層夢境的時候,每一層必須留人醒着負責Kick(刺激),而且用音樂的結束來協調同時Kick(刺激)的時刻。

5. 層與層之間的時間以大約二十倍的數量延緩。在台詞中給出的約數是現實世界十小時的航班,在第一層夢境是大約一個星期,在第二層夢境是大約六個月,而在第三層夢境是大約十年。

6. Inception的片名,直譯是開啟,在電影裏面是一個盜夢術語,不是指在夢中偷竊情報,而是指把某種想法植入目標人物使得他覺得這想法是自己本來就有的。而Inception必須至少要在第三層完成。這是有原因的,我們可以在片中目標人物的夢中看到,第一層夢境很淺,意識很多,是整個城市,第二層是一個酒店,到了第三層只有白茫茫大雪裏的一個堡壘。在意識越少的夢境裏面植入效果越強。

7. 每個夢都有一個夢主(Dreamer),他和別人分享自己的夢境。夢境中的場景可以由專門的設計師設計然後告訴夢主的,所以設計師不一定是夢主。理論上來説進入這個夢境的人都會帶來自己的一些意識投影,但是除了目標人物之外其他人都知道自己在做夢所以意志不會被迷惑。而設計師設計的夢境不能太離譜有不現實的場景,否則目標人物就會意識到自己在做夢,他的投影會對侵入到他夢境的其他人發動進攻。當然,如果目標人物的投影是經過特殊防盜夢訓練的話,即使夢境場景很真實侵入者也會被投影圍攻。

8. 迷失域(Limbo)不是一個夢境,也不因人而異。只有在服用加強型藥物而且又在夢境中死去時才能進入。Limbo裏面時間無窮盡。而且這個世界裏只有之前到過這裏的人留下的一些場景碎片,在日本人去之前只有leo夫婦到過,所以開頭結尾日本人的迷失域裏的房子和之前leo對他進行盜夢時給他造的一樣。進到迷失域裏面如果死亡會回到現實,但是問題是在迷失域記憶會喪失記不得這種方法,所以進入迷失域是不得已的選擇。

《盜夢空間》觀後感6

這部電影,看過三次,才覺得看懂了一些,也想大加讚賞這部影片。幻想中完美融入、突出了人的三大感情,愛情、親情、友情。夢境這個話題是很吸引人,夢是怎麼回事,還是沒有定論的,給了影片很多想象的空間,虛幻中無論怎樣的思想,最終都指向了人的感情與期望,充滿奇特與藝術,來表達了人的心之所向。觀眾所得到的感動與收穫,是多少説教都不能達到與帶來的。

柯布,是一個造夢師,卻做一些違法的事情,從別人的夢境中偷取有用的信息賣給有所需要的人,像是商業上的間諜活動。但在柯布的內心無法克服潛意識中的妻子。妻子在現實中已經自殺,為此柯布無法原諒自己,潛意識中一直受到妻子的干擾。

柯布與妻子都是造夢師,兩個人去到了夢中過了五十多年,一起慢慢變老,達到了潛意識的邊緣,但妻子不想再回到現實中來,把夢中的世界當成了現實世界。為此,柯布給妻子植入了一個想法,讓她又重新覺得所在的是夢中世界,於是他們回到現實世界。當他們回到現實世界之後,妻子被植入的想法並沒有改變,真正的現實世界,在她依然覺得是夢中世界。於是妻子自殺,以為能回到自己以為的那個真實世界。妻子太愛柯布,留了遺言,造成柯布是殺人犯的假象,以為這樣柯布就能去找她了。柯布逃亡,不能回到洛杉磯的家中。

柯布非常自責,責怪自己給妻子植入的那個想法,而因此失去了她,但在他的潛意識中妻子一直存在着,每次進入造夢世界,妻子都會出來干擾。

齊藤請柯布把一個新的想法植入一個富翁兒子的頭腦中,就是毀掉兒子繼承的富翁父親的集團公司,齊藤就能在商戰中獲勝。齊藤答應柯布,做成這件事就用自己的能力讓柯布回到洛杉磯的家中。

於是,在造夢師朋友們的幫助下,柯布等人進入重重夢境。富翁兒子與父親的關係一直不好,直到父親病危,還是聽到父親説很失望。但在夢境中,富翁兒子看到了保險櫃中父親一直留着的紙風車,也終於知道父親為什麼説失望,父親是希望兒子走自己的路,而不是希望他繼承自己的成果。而兒子説這也是自己一直想走的路,原來卻誤會了父親,以為父親失望是因為自己不能像父親那樣優秀。

無論富翁兒子的這個想法是植入的還是他原有的,這一線索表現的是真正濃濃的親情,父親不是想留給兒子多少財產,而是希望他能找到自己生命的價值,擁有屬於自己的東西,真正的獨立。

而柯布在夢境中來到了潛意識的邊緣,見到了妻子,又看到了他們共同建造的夢中之家,重温愛情,難捨難分。但為了回到孩子們的身邊,讓自己從夢境與自責中醒來,柯布必須要把已經到達潛意識邊緣的齊藤帶回現實世界,柯布才能在齊藤的協助下回到現實的家中。

經歷了幾層夢境的掙扎,柯布、齊藤、富翁兒子和造夢師朋友們,一起在現實中醒來,齊藤遵守了自己的承諾,柯布安然回到了孩子們身邊。

這部電影,不但故事讓人感動,電影場景多樣、動作讓人熱血噴張,更重要的是考驗人的思維。視覺效果、音樂效果、劇情、人物,在這部電影中都是非常好的。電影的主演就是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泰坦尼克號》中的傑克,永遠的男神。觀看這部電影,一定要聚精會神,好好思考經歷了幾層夢境,至今有些疑點我還是沒有找到答案。

《盜夢空間》觀後感7

首先,片中一共有六層世界。如果我們把片子中小組計劃的現實世界作為參照物的話,按照做夢依次向上分別是:現實世界,第一層夢境,第二層夢境,第三層夢境,第四層夢境,limbo(迷失域)。

1、正常人活動在現實世界,做夢的時候在第一層夢境。如果要進入第二層夢境,也就是夢裏的夢,必須要服用一般性藥物。在服用一般性藥物的情況下,要從夢中醒來(不管是第一層還是第二層)有兩種方法:第一種就是所謂的‘kick’,也就是重力下墜的衝擊。第二種就是被殺死。當然,等藥物效果過期也是一種不是辦法的辦法。

2、如果要進入第三層夢境,也就是夢裏的夢裏的夢,一般性藥物就無效了,必須要加強型藥物。但是加強型藥物的副作用是如果在夢裏被殺死不能醒來,而會進入Limbo(後面解釋什麼是limbo),所以只能用Kick的方式來蘇醒。

3、所謂的Synchronize a kick(協同刺激),也就是説要在各層同時刺激才能把夢中人喚醒。比如説對於在第四層夢境活動的人需要在第一至四層同時Kick(刺激)才能使其在第一層甦醒;如果只在第三和第四層Kick(刺激)則其會在第三層甦醒;而如果中間有某層沒有同時Kick(刺激),比如只在第一,第二和第四層Kick(刺激)或者只在第一和第二層Kick(刺激),則活動在第四層的夢中人不會甦醒,這也就是所謂的Miss a kick(錯過刺激)。所以當片中小組計劃侵入深層夢境的時候,每一層必須留人醒着負責Kick(刺激),而且用音樂的結束來協調同時Kick(刺激)的時刻。

4、層與層之間的時間以大約二十倍的數量延緩。在台詞中給出的約數是現實世界十小時的航班,在第一層夢境是大約一個星期,在第二層夢境是大約六個月,而在第三層夢境是大約十年。

5、Inception的片名,直譯是開啟,在電影裏面是一個盜夢術語,不是指在夢中偷竊情報,而是指把某種想法植入目標人物使得他覺得這想法是自己本來就有的。而Inception必須至少要在第三層完成。這是有原因的,我們可以在片中目標人物的夢中看到,第一層夢境很淺,意識很多,是整個城市,第二層是一個酒店,到了第三層只有白茫茫大雪裏的一個堡壘。在意識越少的夢境裏面植入效果越強。

6、每個夢都有一個夢主(Dreamer),他和別人分享自己的夢境。夢境中的場景可以由專門的設計師設計然後告訴夢主的,所以設計師不一定是夢主。理論上來説進入這個夢境的人都會帶來自己的一些意識投影,但是除了目標人物之外其他人都知道自己在做夢所以意志不會被迷惑。而設計師設計的夢境不能太離譜有不現實的場景,否則目標人物就會意識到自己在做夢,他的投影會對侵入到他夢境的其他人發動進攻。當然,如果目標人物的投影是經過特殊防盜夢訓練的話,即使夢境場景很真實侵入者也會被投影圍攻。

7、迷失域(Limbo)不是一個夢境,也不因人而異。只有在服用加強型藥物而且又在夢境中死去時才能進入。Limbo裏面時間無窮盡。而且這個世界裏只有之前到過這裏的人留下的一些場景碎片,在日本人去之前只有leo夫婦到過,所以開頭結尾日本人的迷失域裏的房子和之前leo對他進行盜夢時給他造的一樣。進到迷失域裏面如果死亡會回到現實,但是問題是在迷失域記憶會喪失記不得這種方法,所以進入迷失域是不得已的選擇。

標籤:觀後感 盜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