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暑假關於保護環境社會實踐報告(精選6篇)

校園2.43W

社會實踐又即將告一段落了,想必你學習了很多新技巧,該好好總結一下過去這段時間的社會實踐了!怎樣寫好社會實踐報告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暑假關於保護環境社會實踐報告(精選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暑假關於保護環境社會實踐報告(精選6篇)

暑假關於保護環境社會實踐報告1

暑假的一天,我參加了小區裏組織的社會實踐活動,活動的資料是幫忙小區的清潔工叔叔阿姨檢小區內的垃圾。

雖然天氣很熱,但是我很早就來到了居委會門口,原本以為我是最早的,可到了以後發現好多小弟弟小妹妹們早就在那裏等候多時了。看到寒風中小弟弟小妹妹們被凍紅的面孔,我身為一個合格高二的學生深感慚愧。社會活動是建設共產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步驟,我們就應犧牲自我的學習時光休息時光以及一切的利益為之奮鬥。在居委會的門口,我自責的低下了頭,等待居委會大媽的批評。

在各位大媽大叔僅僅半個小時的動員後,我們的鬥志完全被激起了!像衝鋒的戰士一樣像哪一個個垃圾堆跑去,有人帶着紅色手套,有人拿着白色的塑料袋,戴手套的同學撿垃圾,拿塑料袋的同學收垃圾,大家配合的十分默契,工作效率十分之高,不到兩個小時一百平方米草地上的垃圾就差不多被檢光了。雖然有着刺骨的寒風,但同學們的臉上都流下了一滴滴汗水,可依然努力工作,只有在去倒垃圾的路上才會稍微休息,聊兩句話。

據瞭解,大多數同學都是沒有吃早飯,空着肚子來參加社會活動的。當時已時至中午,可那些同學雖然肚子已經控制不住的在唱着合唱曲,但他們沒有一絲怨言。還有的同學放下自我一天10小時的補課時光,還有的同學放下每一天僅有的6個小時睡覺時光來參加這次活動,我大為震驚!自我的思想覺悟根本不配做一名社會主義國家的高中生啊!看到了那些同學的表現,我徹底明白了什麼叫做差距!

一個小時以後,戰役差不多結束了,我們看着那坑坑窪窪的草地,還有居委會大叔大媽們依舊和藹的笑容,一種莫名的快樂油然而生,嘴角都掠過了一絲小小的微笑。

這天我參加了小區裏組織的社會實踐活動,活動的資料是幫忙小區的清潔工叔叔阿姨檢小區內的垃圾。

雖然天氣很冷,但是我很早就來到了居委會門口,原本以為我是最早的,可到了以後發現好多小弟弟小妹妹們早就在那裏等候多時了。看到寒風中小弟弟小妹妹們被凍紅的面孔,我身為一個合格高二的學生深感慚愧。社會活動是建設共產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步驟,我們就應犧牲自我的學習時光休息時光以及一切的利益為之奮鬥。在居委會的門口,我自責的低下了頭,等待居委會大媽的批評。

還好居委會大媽是一個很和藹的中老年婦女,她本着共產黨員良好的素質,世界領先的思想覺悟,發揚者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寬容的傳統,原諒了我因為睡到6點還沒起來導致沒有提早兩個半小時到的到的生活作風錯誤,對大媽沒有提前集合時光的行為我十分感動。此刻這個國家真是個很講規矩的法制健全的社會啊!

在聽了大媽三刻鐘的如何撿垃圾和安全教育以後,我,然後和那些祖國未來的期望們,被分成了若干個小組,由不一樣的大媽大叔帶到不一樣的地方,然後準備和那些沒有自覺消失的在馬路上堆積了幾天都不肯走的煙火殘骸們,還有那些滿地被主人拋棄的可憐的瓜子果皮之類的東西決一死戰,為了建設我們完美無缺的和諧社會,我們務必在這滿地的垃圾被那些圖謀不軌的破壞分子曝光之前把他們徹底清除!!

在各位大媽大叔僅僅半個小時的動員後,我們的鬥志完全被激起了!像衝鋒的戰士一樣像哪一個個垃圾堆跑去,有人帶着紅色手套,有人拿着白色的塑料袋,戴手套的同學撿垃圾,拿塑料袋的同學收垃圾,大家配合的十分默契,然後工作效率十分之高,不到兩個小時一百平方米草地上的垃圾就差不多被檢光了。雖然有着刺骨的寒風,但同學們的臉上都流下了一滴滴汗水,可依然努力工作,然後只有在去倒垃圾的路上才會稍微休息,聊兩句話。

一切認識都來源於實踐。實踐是認識的來源説明了親身實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後但是並不排斥學習間接經驗的必要性。實踐的發展不斷促進人類認識潛力的發展。實踐的不斷髮展,不斷提出新的問題,促使人們去解決這些問題。而隨着這些問題的不斷解決,與此同步,人的認識潛力也就不斷地改善和提高!認識在實踐的基礎上產生,但是認識一經產生就具有相對獨立性,能夠對實踐進行指導。實踐,就是把我們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客觀實際中去,使自我所學的理論知識有用武之地。只學不實踐,那麼所學的就等零。理論就應與實踐相結合。另一方面,實踐可為以後找工作打基礎。透過這段時光的實習,學到一些在學校裏學不到的東西。因為環境的不一樣,接觸的人與事不一樣,從中所學的東西自然就不一樣了。要學會從實踐中學習,從學習中實踐。我們不只要學好學校裏所學到的知識,還要不斷從生活中,實踐中學其他知識,不斷地從各方面武裝自已,才能在競爭中突出自已,表現自已。

暑假關於保護環境社會實踐報告2

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生產與生活的基本條件。黨和政府把環境保護作為一項基本國策。伴隨着基本國策、伴隨着新的世紀正邁着希望的腳步,作為地球村的重要成員,草木葱蘢,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空氣清新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家園。地球是人類唯一居住的地方,人類要在地球上安居樂業,就要愛護地球,愛護大自然。地球是茫茫宇宙間唯一一艘載有生命的航船,我們人類是這艘船上的乘客。當船漏水的時候,誰能説拯救地球與我無關?山不孤獨水孤獨,所以水繞着山;夢不孤獨心孤獨,所以夢把心牽住;樹不孤獨鳥孤獨,所以鳥在樹上住;我們不能讓水孤獨,不能讓心孤獨,自然環境是人類棲息之地,也是人類生活的物質之源,又是人們的遊賞對象。古往今來的旅遊者,都將觀光賞景視作一種休養生息、調節生活、消除疲勞的樂事。因此,有不少的旅遊者,為了能充分地享受大自然的美。他們不辭窮苦,爬山涉水、尋幽探勝,留連於清溪碧流之間、忘返於奇山異峯之中、逗留於濱海沙灘之畔、漫步於林蔭綠地之下,而沉浸在優美的意境裏,滋生一種超塵拔谷的情懷,自由邀翔的靈性,去盡情地領受大自然賜給人類的美,以陶冶情操、愉悦心情、啟迪睿知,得到享受。可見一個羣峯巍峨,清泉飛濺,林海綠浪,鳥語花香的優美環境,能吸引人們前去遊玩、攬勝、搜奇和觀賞。反之,一個污水橫流,垃圾遍地、黑煙瀰漫,嗓聲刺耳的惡劣環境,怎會是人們嚮往的旅遊之地呢?因此,保護好優美的自然環境和旅遊資源,是發展旅遊業的先決條件。尤其在當前,隨着歷史的進步,時代的前進,經濟建設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加激起人們的旅遊興趣。在新的旅遊熱潮的情況下,我們更應重視搞好環境保護工作。現就發展旅遊與保護環境的關係,談幾點初淺的看法。

一、只有環境美,才有旅遊價值

大自然是美的源泉,無論是山川的自然風光,還是田園的秀麗景色,或是濱海的波濤浪花,都是美好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優美的環境,既可使人們留連忘返,沉浸在美的意境裏,也可使人們得到陶冶情操,激發熱情,充滿活力。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就是形象地説明了大自然的美對人們的精神感應作用。因此,人們通過遊覽風景區,欣賞自然風光,瞻仰名勝古蹟,讚歎能工巧匠的高超藝術,享受大自然的美,而獲得精神生活上的滿足。

當然,由於旅遊者的種類、年齡、性別、職業、閲歷、性格及思想意識、文化素養、宗教信仰、審美水平、具體環境等的不同,對美的要求也有很大的差異,正如孔夫子所説智者樂山,仁者樂水那樣。如有一些旅遊者在遊覽名勝古蹟時,常常會對一些古代建築、文物古蹟,以及與文化傳説有聯繫的風物,感到特別的興趣。對這些人文景緻的欣賞,實際上包括了對古代人們改造自然,創造美好生活的讚美。旅遊者在優美的自然環境中進行遊覽,既增長知識,又獲得美的享受。這種知識的獲得和美的欣賞,往往是聯繫一起的,從而進一步增添了遊覽的興味。

但是,大自然的美,都與綠色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因為綠色是生命之色,綠色的環境能引起人們愉快的精神狀態,並使人們得到良好的休息,而保持旺盛的精力;綠色還有淨化空氣,改變自然環境的作用。所以通過綠色植物的生命活動,可以達到維護生態平衡,為人類創造合理的生存環境,為人們提供較多的接近自然美,享受自然美的機會。因此,保護好綠色森林資源,就是維護優美環境的關鍵。因為森林一旦破壞,綠色生命之美也隨之銷聲匿跡,呈現在人們眼前的,將是一幅荒山禿嶺、窮山惡水、垃圾遍地、嗓聲刺耳的淒涼衰敗的景象,是人們所不願一顧的厭煩之地。

因而,只有環境美,才具有旅遊價值。所以,我們這一代人不僅負有保護和利用好現有的環境,為開發、建設更多、更好的旅遊區,發展旅遊業的任務;而且更負有為我們的子孫後代留下更多、更好的生存、生活環境,以創造更多的旅遊財富的責任。

二、開發與保護並重,才能確保環境美

要加快發展旅遊業,必須一方面在修葺原有旅遊景點的同時,開闢新的旅遊景點;另方面在合理地開發新的旅遊資源時,應注意加強環境保護工作,切忌對旅遊環境進行建設性的破壞和破壞性的建設。

首先,要依照法律來保護環境。建設旅遊風景區、開發旅遊資源時,要充分利用現行的許多法規條例,以確保風景旅遊區的環境免受污染的破壞。如利用森林法,既可制止對森林的亂砍濫伐,防止水土流失,又可直接保護自然環境,保護風景旅遊區的旅遊資源;又如利用水污防治法,對保護江、河、湖、海水體免受污染的危害,對維護旅遊用水環境等,都有重大意義。因此,我們要充分運用法律武器,對風景旅遊區的環境加強管理;以保護旅遊資源,為發展旅遊業創造條件。

其次,要樹立防重於治的新觀念。保護旅遊風景區環境的目的,是為了促使風景區的自然生態系統向良性循環轉化,為人類的休養生息,創造越來越好的條件。因此,必須貫徹樹立防重於治的思想,做到防患於未然。要避免重走資本主義世界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無論是山林、水體、風景名勝,只要是已闢為旅遊區,或計劃要開發為新的旅遊區,都應事先就其環境保護方面,制定規劃,採取措施,按其重要程度,實行分級管理,分級保護。不能等到問題成了堆,再來補救、治理,而處於被動局面。

再次,要加強治理已受破壞的環境。由於各種原因和條件的限制,我國有不少的旅遊風景區的環境已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有許多風景名勝古蹟受到程度不同的污染危害。如奇秀甲東南的武夷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再配上獨特的九曲溪及兩岸蒼翠、挺拔的植被,而成為著名的風景旅遊區。但在前幾年,人們卻對武夷山上的森林,進行掠奪式的砍伐,使其精華的九曲溪的水位急劇下降,而嚴重威脅武夷山的旅遊景觀價值。所以,對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壞的環境,必須及早進行必要的治理和搶救,使之儘快地恢復其本來面貌,以適應我國旅遊業的發展,迎接更多的旅遊者前來觀賞。

三、搞好環境保護,促進旅遊業發展

為了讓更多的遊客都能飽覽我國奇妙絕倫而綽約丰姿的旅遊資源,我們必須在從事旅遊業工作中,注意旅遊風景區環境的保護和管理,特別在當前仍有很多人尚未充分認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時,把保護風景區環境作為發展旅遊事業的一項主要工作來抓,就顯得更為重要。

暑假關於保護環境社會實踐報告3

一、調查背景

我省在農村經濟發展、農民收入大幅度提高的同時,由於農村生活污水、垃圾排放量增大,種植養殖業廢棄物逐年遞增,化肥農藥施用量居高不下,城市工業污染逐漸向農村轉移等原因,導致農村地區環境狀況日益惡化,環境質量明顯下降,不僅影響廣大農民羣眾的.生存環境與身體健康,也制約着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雖然在20xx年5月25日,福建省龍巖市人民政府頒佈了《關於印發龍巖市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示範項目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但農民們的環保意識還是比較薄弱,比如問卷中第6題所問的是否知道長期使用農藥等化學殺蟲劑的後果,只有7%的農民知道並且清楚,而且還有21%對此表示無所謂的態度,可見,農民的生活水平上去了,環保意識卻沒有得到提高。發展固然重要,但在一個良好的環境下生活才是我們最希望的。我們決不能走西方國家“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而應該提前把環境保護放到一個重要的位置。這既是歷史的教訓,也是我們面臨的必然選擇,在環境危機日益深化的情況下一種被動選擇。

二、調查問題分析

1、農民的環境保護意識薄弱

從調查問卷中可以發現,對環境保護知識的瞭解程度:有10%的人非常瞭解,有30%的人表示瞭解一些環境保護知識,60%的人表示不太瞭解;對環境保護重視程度:在看報紙和雜誌時,如果遇到有關環保方面的報到時,有14%的人會很認真的看、聽,有65%的人只看標題和結果,還有17%的人選擇跳過去,甚至有3%的人沒有看過和聽過;對保護環境的認識程度:23%的人認為是每一個人的事,自己也有一份責任,48%的人表示是政府的事,19%認為是環保人員,還有10%的人不知道。農民的環境保護意識非常薄弱,但也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由於受傳統觀念影響,温飽即足,只顧眼前利益,沒有長遠打算;另一方面,農民的文化水平低,農民的環境意識和維權意識普遍不高,對環境污染和破壞的危害性認識不足,即使認識到環境的危害性,也不知自己擁有何種權利、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

2、環保機構不健全,管理力量薄弱

加強鄉鎮環保機構建設意義重大,尤其是在履行環境保護的行政管理和執法、專攻整治、環境投訴調處、環境宣傳等工作中,鄉鎮環保機構將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一是設立鄉鎮環保機構,是健全環保監管組織體系,是環境保護工作重心下移、向農村延伸的有效途徑。二是設立鄉鎮環保機構,將強化鄉鎮環境保護監控和對環境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實施了面對面監管,增加了監管頻次,彌補了監管空白,有效打擊了環境違法行為。三是設立鄉鎮環保機構,能有效地提升對基層環境事故和環保糾紛的調處能力。一些因環境問題引起的社會矛盾在基層得到了及時調解,羣眾環境信訪處理

滿意率增高,同時避免由於情況不掌握,與羣眾溝通不及時而使矛盾激化,引起羣體的性事件。四是設立鄉鎮環保機構,會大力提高工作效率和環保部門為民服務的形象。很多基礎性工作由鄉鎮環保機構完成,為廣大羣眾和企業提供了工作方便,提高了環保部門的服務和公眾形象。五是設立鄉鎮環保機構,在擴大環保宣傳面,切實提高了全社會的環保法制觀念和環保意識有積極作用。

3、農村污染防治資金匱乏、設施不到位

近年來,在連城縣廟前鎮,已經再也找不到幾條清澈的河流了,溪流江河成為消納生活垃圾的場所之一,農村散養畜禽、生活垃圾和人糞便污染,面廣量大,治理困難,縣鄉財力無法承擔垃圾處理的費用。據調查,建設一座無害化垃圾填埋場投資在數千萬元以上,建設一個污水處理廠的費用更高,一般鄉鎮(甚至縣級)都難以承擔鉅額建設資金。例如在呂坊村因為地理因素,建立污水處理廠耗資巨大,縣裏不敢要省裏撥給的建廠經費,因為縣財政無力配套經費。不少縣鄉財力有限,即使建了污水處理廠,由於運行成本過高,也難以正常運轉。大部分鄉鎮和村垃圾均為露天堆放(或簡易填埋),一些鄉鎮環衞基礎設施相當薄弱,沒有專用的環衞車輛,缺少垃圾中轉站和固定的環衞人員隊伍。

三、解決對策

從調查結果我們可知,萬丈高樓平地起,進一步提高人民羣眾的環境意識,是當前我市、我縣的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環境宣傳教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環境保護工作起着先導作用羣眾環境意識的高低是衡量一個國家與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環境宣傳教育工作是環保工作的推進劑革命時期需要走羣眾路線,今天的環保工作同樣需要走羣眾路線。只有羣眾先了解、認識環保,才能積極地投身於環抱,只有得到人民的支持,依靠人民的力量、社會的力量,才能做好這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而羣眾從無意識到有意識地保護環境,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也是一個環境宣傳教育的過程。首先,加強對農村幹部羣眾和學生的環保意識教育,開展農民環境保護技能培訓活動。

暑假關於保護環境社會實踐報告4

摘要:

從學堂到現在第二次參加社會實踐,這讓我明白大學生社會實踐是引導我們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接觸社會,瞭解社會,投身社會的良好形式;是培養鍛鍊才幹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養性,樹立服務社會的思想的有效途徑。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可以讓我們明白更多社會經驗和知識,有助於我們在校大學生更新觀念,吸收新的思想與知識。近一個月的社會實踐,一晃而過,卻讓我從中領悟到了很多的東西,而這些東西將讓我終生受益。社會實踐加深了我與社會各階層人的感情,尤其是農村人們,拉近了我與社會的距離,也讓自己在社會實踐中開拓了視野,增長了才幹,瞭解了農村的現實問題和殘酷,進一步明確了我們青年學生的成材之路與肩負的歷史使命,讓我更有信心學習努力,也讓我懂得社會才是學習和受教育的大課堂,在那片廣闊的天地裏,我們的人生價值得到了體現,為將來更加激烈的競爭打下了更為堅實的基礎。我在實踐中得到許多的感悟!對我的成長有促進作用,讓我明白了學生不能只是以前那樣“兩耳不聞天下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傳統思想,而是我們要學以致用,投身於實踐當中,為社會作貢獻,為社會的發展奮鬥一生。積極建設和諧社會。

關鍵詞:

環境、衞生、農村現狀、生態環境

實踐目的:

為了提高自己社會實踐能力,增長自己見識,體驗作為一個志願者所要付出的汗水,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我才決定要做這次動的志願者,雖然我們沒有什麼回報,但是我收穫了作為一個志願者的喜悦。

實踐內容:

一、農村生態環境的變遷

(一)農村生態環境的變遷概況

新中國成立以來,農村經濟的發展與農村環境的惡化基本上是同步的。農業生產水平提高了,農民收入水平提高了,農村經濟發展了,但農村環境被嚴重破壞了;而且,發展的速度越快,環境破壞的力度也越大;進而已經開始制約了農村經濟發展,影響了農民生命安全。20世紀60年代前,土地改革和農業合作化運動調動了廣大農民生產積極性,農業生產水平比解放前大大提高,但基本上還處在以人、畜力,有機肥為代表的傳統農業階段;由於興建大型骨幹水利工程和進行農田基本建設,農村生態環境較解放前還有改善。三年自然災害,農業生產遭到重大損失後,到70年代,農業生產基本上穩步發展,農業生產實行有機肥與化肥並重,較大面積開始使用化學農藥,產量不斷提高。農村基本上還是青山綠水,生態環境良好。80和90年代,國外有機運動興起,倡導在農業生產過程中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也不採用基因工程和輻射技術;並學習和宣傳中國傳統農業的精華技術。在改革開放的大好形勢下,中國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經濟迅猛發展;雖然,已開始發展綠色食品、有機產品,但是,中國廣大農民卻拋棄了優良傳統,反而不再積造有機肥料,大量施用化學肥料和農藥;養殖業發展,廢棄物未能綜合利用;再加之鄉鎮企業發展,工業“三廢”排放;農村人口增多、生活改善,生活垃圾增多……農村的環境污染也迅猛發展。二十一世紀,中國加入WTO,面臨國際市場競爭的新形勢,中國開始發展質量安全農產品,提出“堅持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農產品‘三位一體、整體推進’的發展思路”;廣大農民開始注意環境保護,但是,農業生產、農民生活造成農村環境污染局面還未根本扭轉。

(二)農村生態環境現狀

1、鄉鎮工業造成的環境污染逐年增加。目前,鄉鎮工業化學需氧量、粉塵和固體廢物排放量佔全國工業污染物排放總量的比重均接近或超過50%,已經成為環境保護的突出問題。

2、畜禽糞便污染呈加劇趨勢。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絕大多數沒有相應的配套耕地消納其產生的畜禽糞便,形成了比較嚴重的農牧脱節。

3、農村及城鎮生活污染日益突出。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嚴重滯後,絕大部分城鎮的生活污水未經處理而直接排入河道,成為農村內河水污染的主要來源。大多數村鎮沒有無害化垃圾填埋場,生活垃圾被隨意拋棄在河塘或低窪地,不僅影響環境衞生,而且造成河道淤積,污染水體。

4、化肥、農藥以及地膜污染危害加劇。化肥流失加劇了湖泊和海洋等水體的富營養化,造成地下水和蔬菜中硝態氮含量、農藥殘留量超標,影響土壤自淨能力。農藥污染破壞生態平衡,威脅生物多樣性。農膜殘片難以自然降解,影響土壤的滲透性,造成糧食減產。

5、農作物秸稈焚燒或廢棄污染嚴重。大量的秸稈被焚燒或拋棄於河湖溝渠或道路兩側,浪費了大量的資源和能源,污染大氣和水體,影響農村的環境衞生。

6、土壤有機質大幅度下降和養分不平衡。不秸稈還田,不施用有機肥料,大量施用化肥,特別是過量施用N肥,造成土壤質地下降;為了高產,更要加大化肥用量,進入了惡性循環。

7、生活垃圾到處亂扔,沒有固定的回收地方,影響人們正常生活。

農村生態環境狀況已嚴重影響了廣大農民的生活和身體健康;影響了農業生產,特別是質量安全農產品的生產;影響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農村可持續發展。

(三)農村生態環境問題存在的原因

農村生態環境問題可歸結為三類:一是生態破壞問題。主要是由於不合理開發利用農業自然資源,包括水、土地、生物資源等,造成生態失衡,難以自我修復與更新所導致的後果。二是農業的自身污染問題。農業的集約化、產業化對農藥、化肥、農膜、調節劑、飼料添加劑等的高量投入以及養殖業發展帶來的畜禽糞便污染等。三是農業的外源污染問題。主要指鄉鎮企業、城市工業的轉入及農村社區生活垃圾等排放的“三廢”污染。農村生態環境問題存在的原因如下:

1、鄉鎮工業污染治理未嚴格執行相關的法律法規。以犧牲環境的代價換取眼前的經濟效益。

2、村鎮建設規劃設計不科學或實施不到位。農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處理不當。

3、生態農業技術未能推廣、普及。根據農業生態學原理和生態農業技術,在農業生產中完全可以做到不用或少用化學農藥和化學肥料,很多農業廢棄物完全可以資源化利用,變污染為產品而提高農業效益。

農村生態環境問題存在的原因,歸納起來就是農業生態學知識未能真正被廣大農民和農村幹部理解、認識,並在生產、生活中利用。

二、農村生態環境與農民生存

(一)農村生態環境對農民生命安全和生活質量的影響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以人為本、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當前農村經濟有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但農村的生態環境狀況令人擔憂,環境污染日趨嚴重。農村的環境污染直接影響農民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

1、農村生態環境對農民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的影響

隨着農村工業化、城鎮化及農民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和農村環境惡化,農村人口結核病、肝炎等傳統型傳染病仍佔有較大比例;腸道傳染病、微量營養素缺乏病、婦女孕產期疾病、地方病和寄生蟲病等在農村仍未得到有效遏制;惡性腫瘤、高血壓、心腦血管病、糖尿病等嚴重疾病的患病人數不斷增加,成為威脅農民健康的主要病種。加之農村人口流動性加大,更是增大了疾病輸入的潛在威脅,農村面臨新老傳染病、本土和輸入傳染病的雙重夾擊。農村疾病譜已經轉變,老傳染病、新發傳染病與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意外傷害、環境與職業危害等並存的疾病模式,嚴重威脅農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嚴重影響了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制約着農民脱貧致富奔小康的進程。

2、農村生態環境對農民生活質量的影響

生活質量是關於人們滿足生存和發展需要而進行的全部活動的各種特徵的概括和總結,是反映人類生活發展的一個綜合概念,是對社會發展包括人類自身發展進程的一種標識。生活質量從根本上將取決於物質生產發展的程度。隨着物質生產的發展,人們的精神需求也會發生新的變化,從而把生活質量推向更新、更高的層次。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要求是: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也是生活質量全面提高的標準,是文明程度的具體體現。農村生態環境,不僅影響了生產發展、農民致富,也直接影響了村容村貌、社會風貌。

(二)加強村鎮文明建設,促進農村環境保護和環境恢復

什麼是文明?文明是指人類社會進步狀態。文明的實質就是平等,就是人與人在各方面都平等;包括物質分配平等、政治地位平等、精神狀態平等,也包括人與自然的平等。生存競爭的殘酷造成動物之間只有野蠻,而沒有平等。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就是從不平等逐步向平等,從野蠻向文明過渡的歷史。人類從動物分離出來後,一直在從野蠻向文明進化,人類發展史就是從動物到文明人的進化史。

1、實行計劃生育,是保護生態環境的首要措施

多年來,由於人口的增加,對農產品的需求量急劇增長,加之對合理利用資源認識不足,因而在不同程度上對資源採取掠奪式開發經營,致使資源衰退,破壞了人與資源的平衡關係,人口、資源、環境三者之間的矛盾更加突出。實行計劃生育,降少人口數量,提高人均資源佔有量,降低人口對資源的壓力,是保護生態環境的首要措施,根本措施。

2、提高人口素質,是保護生態環境的必要措施

人口素質包含思想素質、文化素質、身體素質等。各個人的素質具體反映在對待事物的態度和處理事情的能力。提高人口素質就是提高人的文明程度。農村人口素質,主要包括文化素質、科技素質和勞動技能素質等。

(1)要提高農村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使九年義務教育在農村真正落到實際行動上,努力掃除青壯年文盲,並不斷提高農村人口的受教育程度。

(2)要大力開展農業技術培訓。提高農村人口的生產技能,使它們更好地認識和改造自然。

(3)要加強生態、環境知識的教育和普及,認識到我國農村生態環境惡化的現狀及其嚴重的危害,有危機感,緊迫感和責任心。樹立生態意識和環境意識,在提倡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時,提倡生態文明。

3、提高幹部素質,村幹部應帶頭成為文明人

每個村幹部要在不斷提高自身文明程度做文明人的同時,帶動周圍的其他人不斷提高文明程度。文明人的文明程度主要表現於:創新、無私和生活質量

(1)創新:人類的發展、進步是各時期文明人利用頭腦進行創新思維,利用肢體進行創新勞動的結果。文明人對社會生產力發展的貢獻均源於創新。創新是生產力發展、社會文明進步的基礎。

(2)無私:自私是動物的本性,無私是文明人的特性。動物為了自身的生存和本種羣的生存,始終處於激烈的生存競爭之中,自私成為動物生存競爭中的必然要求。同樣,“人不為已,天誅地滅”成為某些人的信條。這只是動物本性在一定時期,在一部分人身上的反映。在農村當前狀況下,文明人的表現應成為“共同富裕”的帶頭人。

(3)生活質量:一般人出於動物的本能,只追求物質生活高標準,不惜破壞資源環境,浪費生活資料,更無所謂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文明人追求科學、優良的生活質量,主要包括物質生活、精神生活、政治生活和生存環境質量4個方面,體現了各個人在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態文明方面的水平。

物質生活質量:崇尚科學節儉的物質生活,豐衣足食而不奢侈浪費。掌握科學的生活常識,崇尚節儉的物質生活。飲食採用合理的食物結構,不求過飽過精,吃得安全、吃得健康。穿着以舒適為首要條件,不求奢華,不慕名牌,服裝得體大方。居家住宅、日常用品以適用、夠用為原則,不鋪張、不浪費。

精神生活質量:追求高雅豐富的精神生活,終生學習各類文化知識。精神生活質量與終生學習緊密相關。讓學習伴隨終生,不斷拓寬知識面,提高各方面的知識水平,提高各方面技能,具備多方面興趣和愛好;不追求低級趣味,不參與對身心健康不利的活動。

政治生活質量:堅持正直向上的人生態度,敢於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平等是人類文明的實質,文明人在社會中一要爭取平等,二要以平等的精神對待一切人。以正直向上的人生態度處理所接觸的人和事;言而有信、實事求是,不弄虛作假,不瞞上壓下,對自己的言行負責,敢於堅持真理修正錯誤。

生存環境質量:堅持科學客觀的持續發展,努力保護資源保護環境。堅持以生態學理論的指導,堅持可持續發展思想,為了當代人的健康、安全和子孫後代健康和安全,從自我做起,從點滴做起,努力保護資源,努力保護環境。

三、農村生態環境與農民自我意識

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在農村農民的環保意識和健康意識還有待提高,這就嚴重的阻止了農村生態環境的改善,因此,我覺得,我們首先應該從實際出發,用實際的事例教育農村人們,幫助他們改變原有的錯誤觀念,樹立正確的環保意識,村鎮黨委人員應該定期宣傳,教育人們,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環保觀念、科學發展觀。爭取把農民生活環境進行徹底的改善,使他們能夠有一個健康安全的生活環境。如果我們能做到這些,那麼,廣大農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質量提高了,文明程度提高了,也就促進了農村生態環境的全面改善。進而促進了農業生產持續發展、農民生活水平提高、農村生態環境改善的良性循環,建設社會和諧、自然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實踐感想與總結:

我感謝學校社會給了我這次參加實踐的機會,通過這次實踐,讓我明白了一些在課堂中無法瞭解和懂得的道理,讓我對自己的人生目標有了新的認識,對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有了新的界定,讓我懂得了人生的真正價值在於對社會的貢獻,讓我更有信心積極投身於社會學習和課堂學習之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讓自己能在社會發展中起到促進作用,真正的奉獻自己,為留守兒童和孤寡老人撐起一片藍天,讓他們在陽光下生活,讓他們生活得更幸福,從而來實現我的人生價值。

暑假關於保護環境社會實踐報告5

實踐主題:愛撒山林,關注山村希望

實踐地點:

實踐時間:20xx年7月8日—12日

實踐人員:華北電力大學環境學院學生

隊長:崔帥

一、 實踐背景簡介

劉家台鄉黃龍寺村,位於滿城縣西北約50公里,是河北省滿城縣最偏遠、最貧困、海拔最高的一個小山村,為市級貧困村。當地羣山環抱,交通不便,信息閉塞,村中青壯年大都外出打工,只剩下老弱婦孺打理家中大小事務,村民生活水平普遍較低。1995年,為響應中央號召,華北電力大學環境學院與黃龍寺村建立幫扶關係,確立該村為華電支教基地,迄今已有十五年的歷史。

由於設備、師資等各方面情況較差,教師和學生逐年外流,該國小現今只有四個年級、四名老師和十一名學生,教學和學習條件都十分艱苦。並且,這十一名學生幾乎全是留守兒童,其心理狀況欠佳,有明顯的心理關愛缺失跡象。此外,因為大部分家長的文化程度和教育意識的低下,當地學生厭學、輟學的現象很嚴重。為此,在校團委、系領導的殷切囑託與關注下,暑期支教小隊迅速組建起來,準備為大山的孩子們帶去活力與希望。

二、 前期準備

1、 本小隊受到系領導高度重視、殷切囑託,動員大會上,我們的隊員們紛紛表示出色完成實踐活動的決心。

2、 我們倡議全系同學積極捐獻衣物、文具等用品,為黃龍寺的孩子們送去温暖。

3、 支教小隊隊員們分頭行動,蒐集適合國小生的哲理故事、詩詞、歌曲、遊戲等,並根據各自體育課所學課程,充分準備健美操、散打、籃球等相關課程內容,力求豐富支教內容,使支教小隊在短短的幾天中將其作用發揮到最大化。

4、 查閲有關留守兒童的相關資料文獻,借閲圖書館的大量書籍,閲讀了許多相關主題的文章。而後,總結精煉所摘文獻,從生活、學習、心理三方面着眼,以家長、老師、學生本人三個角度出發,做出一份有關黃龍寺國小學生現狀的調查問卷,意在反映本地留守兒童的各方面狀況。

5、 支教小隊隊員們自願集資為黃龍寺國小的孩子們購買足球、籃球、羽毛球等文體用品,豐富他們的課間生活。

6、 考慮到可能會有個別學生與家長在上學讀書和培養子女方面存在觀念上的誤區,隊員們花近一個月的時間閲讀了有關心理疏導與心理教育方面的書籍,掌握基本的心理引導方法,以説服和糾正該錯誤觀念。

6、聯繫報紙、網站等媒體,做好宣傳,等最終的新聞稿寫成後以各種形式進行投稿。

三、 日程安排

7月8日——支教小隊九人前往滿城黃龍寺,與學校校長、村幹部初次接觸,安排食宿

7月9日——為孩子們分發衣物、文具等,與他們一起遊戲

7月10日——召集孩子們到學校來,教授其詩詞、歌曲、英語等知識,並教他們學習散打、健美操、籃球等體育項目,增進與孩子們的交流,完成調查問卷。

7月11日——隊員們在一國小生的帶領下到部分學生家中進行走訪,深入瞭解他們的家庭生活狀況。

7月12日——組織一次隊員和孩子們共同參與的包餃子活動,午後隊員們開黃龍寺,返回保定。

7月13日——召集全體隊員開會總結,發現亮點,找出問題。對調查問卷進行數據統計與處理,得出初步調研結論。

四、 實踐日誌

1、 初到

7月8日,經過了3個小時的顛簸,中午12點左右我們華北電力大學黃龍寺支教小隊抵達黃龍寺村。村幹部劉會計熱情的接待了我們,把我們安排到學校裏住宿。酷熱的天氣早已讓隊員們又累又渴又餓、筋疲力盡了,經過簡單的休息後,劉會計帶我們到學校附近的農户家裏吃了一頓可口的農家飯。

飯後在與劉會計和學校張校長的交談中,我們瞭解了黃龍寺國小及學生們的大概情況。由於村裏正在搞人口普查,幾名村幹部日常事務繁忙,無暇招待我們,吃飯問題就由我們自己去解決。隨後大家便熱火朝天的收拾起來,打掃住處、收拾牀鋪、刷盤子洗碗、洗菜做飯,忙得不亦樂乎。雖然飯菜遠遠不如家中父母做的那樣好吃,但由於是大家親手做的,隊員們都覺得美味非常。

2、 第二天

一大早,孩子們就十分急切地到來到學校,我們起得也很早,估計我們希望儘快見到對方的心情應該是一致的吧!孩子們到了學校裏,十分主動的自發打掃起了學校的院子,這一情景讓我們的隊員們十分感動,也紛紛加入到他們的行列中去。

老師給孩子們佈置完暑期作業後,我們就迫不及待的走進教室,開始了與這些小朋友們的交流。在做完自我介紹後,為了儘快跟孩子們熟悉起來,我們就做起了預先準備好的小遊戲,擊鼓傳花啊,老鷹捉小雞啊,猜猜看啊等等,校園裏充滿了歡聲笑語。遊戲中我們的隊員們盡顯各自的才藝,唱歌、跳舞、變魔術等,很快把場面推向高潮。逐漸放開拘束感的孩子們也躍躍欲試,為我們唱兒歌、背古詩、講笑話等,大家一起玩得十分開心。

我們帶來了許多華電同學們捐贈的衣物,還有隊員們湊錢賣的文具。事先我們已經把這些衣物分好類,搭配成套,大小兼顧。遊戲過後,我們將所有孩子們集中到一間教室裏,開始給他們分發物品。

領到衣服和文具後,孩子們臉上掛着説不出的喜悦。讓我們感到驚喜和感動的是,最後他們竟然集體向我們行少先隊禮,然後説:“謝謝哥哥姐姐!”多麼可愛的孩子們啊!

在與老師的談話中,我們大致瞭解了孩子們的家庭、學習狀況,對情況比較特殊的幾個孩子進行了重點關注。老師説:“我們這裏經濟落後、教學條件差,這對於孩子們的學業就是個衝擊,但他們學習都很勤奮,這讓我們做老師的多少感到一點安慰。”我們還了解到,幾個孩子的家裏離學校很遠,最遠的達20公里,他們需要每天五點鐘帶着乾糧出發趕往學校上課,晚上8點才能到家。聽到這裏,我們感到一陣心酸與無奈,在心中默默的為這些勤奮、可愛的孩子們祝福。

3、 第三天

再次將孩子們召集到學校裏,進行我們最主要的支教活動環節。

國小課改以後,從三年級開始就有了英語課程,但由於黃龍寺條件較差,無力引進英語教育方面的師資,國小英語的啟蒙教育也就成了空白。我們的隊員們可謂各個都是英語高手,其中口語較好的龔清蓮同學擔當起了小老師的角色,教孩子們學習簡單的英語。孩子們對接觸英語的渴望十分強烈,聚精會神地聽,認認真真地讀,一節課下來,他們已經基本學會了26個字母的讀寫,並學會了幾句最簡單的日常用語。之後,我們還教他們唱《ABC之歌》,通過該英文歌曲加深鞏固他們剛剛學到的字母知識。

文學功底深厚的崔帥同學教孩子們學習了幾首詩詞,並教他們簡單的詩詞鑑賞的方法。“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孩子們在這位小老師的帶領下暢遊詩海,體會着詩歌中描繪的美好意境。佈置給孩子們朗誦時,那一個個轉來轉去的小腦瓜,把隊員們逗得大笑.

在學校學過舞蹈的夏富麗同學當起了孩子們的健美操的老師,李昱霖同學當起了他們的籃球教練,郝思琪、杜雷霞同學成為了他們的散打教練,豐富多彩的內容把孩子們一天的課程安排的滿滿的。這些東西對於這裏的孩子們來説相當新鮮,他們對每一樣都興趣無限,認認真真的跟着我們的隊員們學習,一板一眼、有模有樣的模仿,隊員們也耐心地、一點一點地教會他們。

我們把事先準備好的有關“留守兒童現狀”的調查問卷拿出來,對孩子們逐個進行登記調查,着重關注單親兒童等情況比較特殊的孩子。

期間隊員們對出現心理狀況的孩子們進行簡單的心理輔導,還通過生動的小故事為孩子們講述一些人生道理,教他們體諒父母、尊敬師長、珍惜糧食、用功學習、自強自立、立志奮鬥等道理。由於故事新穎生動,孩子們很容易接受,不住的點頭表示明白了。

一天下來,孩子們學的東西可真不少,唱歌“ABCDEFG……”高高興興地回家去了。隊員們忙乎了一整天都感到累了,可看到孩子們臉上燦爛的笑容,身上的疲憊瞬時消失了,心中充滿了無限的甜蜜。

4、 第四天

一大早,在小朋友劉新的帶領下,我們九人帶着剩下的兩包衣物、文具、食品開始到孩子們家中進行走訪。根據老師提供的學生家境情況,我們先後去了幾個情況比較特殊的學生家中。給大家印象比較深的是在一個叫劉路的家裏,父親去世,母親與三個孩子相依為命,大女兒劉雲在鄉里讀七年級,家中的經濟情況十分拮据。讓我們感到驚訝的是,在與劉雲的交談中,她提到已經跟幾個女同學商量好了,過不久就一起輟學,去縣城裏打工謀生。在她覺得,自己早點出去打工掙錢是很好的出路,將來還回到這大山裏來,祖祖輩輩生活在這也沒什麼不好。聽了她的話,隊員們感到一陣悲哀與無奈,女孩眼裏沒有希望,從來沒有想過走出大山去從此改變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我們耐心的勸阻着這個天真的孩子,也全力説服她的媽媽不能讓孩子輟學,之前我們準備到的心理學方法也全部運用到其中。最終,劉雲的媽媽似乎認識到了孩子上學讀書的重要性和知識改變命運的必要性,表示不會讓孩子這樣輕易放棄學業的。

在對其他學生進行走訪時,類似的情況也出現了,除了無奈和心痛之外,我們深深感慨,山村裏父母的文化素質、認知水平、對孩子的教育關注度等都很大程度地影響了孩子們對於上學讀書的正確認識。

隊員們將剩下的衣物和文具分發給走訪到的幾個孩子手中,並跟他們進行了很長時間的談話,教育和囑咐他們用功讀書,讓他們意識到只有上學才是唯一出路,知識才能改變命運,心存希望,樹立遠大志向。孩子們聽的眼圈紅紅的,像我們保證一定好好學習,將來走出大山,實現理想。

5、 第五天

我們準備好食材,和孩子們一起包餃子吃。先由隊長給大家分工,然後各司其職,忙得熱火朝天。最開心的環節應該就是包餃子了,會包的孩子們都爭着搶着大顯身手,於是,各種奇形怪狀的餃子出現在大家面前。我們的隊員們也都是這方面的高手,還教會了那些不會包的孩子們,可愛的小傢伙們紛紛表示學會了要回家給爸爸媽媽包餃子吃呢!

雖然包的質量不是太好,好多餃子都被煮爆了,但孩子們吃着自己親手包的餃子,還是覺得美味的不得了。

吃完了餃子,我們就收拾東西準備返程了。隊員們顯得戀戀不捨,孩子們見我們要走,有的甚至激動的哭了。幾天來,我們每天都吃着孩子們送來的杏、李子和新鮮的蔬菜,每天都在一起歡樂的遊戲,每一天都充滿着感動,短短的相處我們早已讓親如一家了。孩子們哭腔着請求我們多住幾天,好多隊員都忍不住流下淚來……

下午1點,我們踏上了返回的汽車,向這個可愛的山村、可愛的孩子們揮手告別……

五、 實踐成果

1、 瞭解到黃龍寺村孩子們的基本生活、學習和家庭狀況,,並做好登記記錄。對於孤兒或單親家庭等特殊羣體予以特殊照顧,並着重對其心理缺失的狀況進行了關注,運用所學心理學方法進行心理寬慰和鼓勵,幫助他們遠離自卑、樹立自信。

2、 為孩子們帶去衣物、書籍和文體用具,在一定程度上給予了家庭困難的孩子們微小的援助。作為學生的我們,力量實在微薄,但我們相信這些簡單的物品傳達出了我們對黃龍寺孩子們的關愛。東西不在多,讓孩子們感受到愛的存在是最重要的,我們此行也十分圓滿的完成了此目標。

3、 我們在與孩子們遊戲的同時,還教他們學會了不少新東西,如健美操、籃球、散打、摺紙、詩詞、英語、兒歌等等,豐富了他們的課餘文化生活,為他們的童年增添新的色彩與活力。

4、 瞭解了本村孩子在厭學、輟學等問題上的認識情況,對於有此類心理狀況的孩子進行專門的心理輔導,及時糾正他們的錯誤思想。

5、 通過到學生家中進行走訪,瞭解孩子家長在供子女上學、培養兒女成才方面的思想狀況,對於走進誤區的家長加以及時説服教育,用具體的例子使他們逐漸認識到了原來觀點的錯誤性,這對孩子們來説也是一大喜事。

6、 從生活、學習、心理三方面着眼,以家長、老師、學生本人三個角度出發,針對黃龍寺孩子進行了有關留守兒童現狀的問卷調查,進行數據統計和處理,得出結論,並基於此完成一項有關農村留守兒童現狀的論文,呼籲全社會對於留守兒童的關注。

7、 我們自己親自做飯,鍛鍊了我們獨立生活的能力,也體驗到了當地的生活,更讓我們懂得了要繼承和發揚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養成勤儉節約的生活習慣。

8、 鍛鍊了我們自身的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和溝通能力,提高了自身素質;增強了團體協作精神和團隊意識,積累了豐富的活動策劃和實踐經驗。

9、 此次活動不負學校、系領導重望,展現了新時代大學生的良好精神風貌和綜合素質,發揚“自強不息,團結奮進”的華電精神,增進了與村民的交流,樹立了我校在村民心中良好的形象。

六、 心得體會

在此次實踐活動中,從前期的計劃、準備,到後期的總結、處理,都充分的考驗了我們的策劃和實踐能力,這是我們在學校中無法學到的。每一項內容都要由我們自己去佈置,力求做得思路清晰、有條理,這也增強了大家的動手、動腦能力。在學校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我們這方面的能力鍛鍊的太少,以致在實踐活動中也出現了一些不如意的地方,但總體來説還是蠻有成效的。

在與村幹部、老師、家長和孩子們的交談中,鍛鍊和增強了我們的交際、溝通能力。

幾天來我們天天都在各種複雜的情緒中度過。看到十來歲的孩子們艱苦的學習生活狀況,我們感到陣陣心酸;看到有些孩子家庭命運悲慘,從小缺少關愛,我們萬分同情;看到一些家長錯誤引導、孩子心中沒有理想,我們想幫卻又感到無力;看到每天都有孩子為我們從山上摘來李子、杏兒,送來新鮮蔬菜,我們感動的流下眼……以前在報紙、電視、網絡上經常見到窮山溝裏孩子們的相關報道,但總感覺他們離我們很遠,直到我們眼見了這所有的一切,我們的心靈被這山裏的一個個場景震撼了。作為大學生的我們每天花着父母的錢,過着衣食無憂的生活,幾時想起過那些被困在大山中忍受着生活的“特殊待遇”的孩子們呢?在我們手裏,10元錢可能就只是一頓飯,或者兩杯果汁,或者幾包零食,或者更微不足道,甚至微小到我們都不知道10元錢究竟能幹什麼。但是,在黃龍寺,10元錢是一個國小住校生一星期的生活費啊!這不是杜撰,而是我們大家真真切切感受到的巨大現實反差!

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應該明白自己肩上的重擔,清楚的認識到當今的中國仍存在諸多問題,還有很多很多窮人掙扎在生活的邊緣,還有很多很多像黃龍寺這樣的小山村需要社會的關注,還有很多很多黃龍寺這樣的孩子們迷茫着自己的將來。我們沒有理由再去談享樂,沒有理由再去奢侈和浪費,我們應該做的,是繼承和發揚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保持勤儉節約的生活習慣,並用這些天的見聞時時鞭撻自己。從現在開始,我們要努力的豐富自己、強大自己,等自己將來有了實力,一定去援助那些被生活所困的人們,改變目前類似黃龍寺的這種現狀,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自己最大的貢獻!

暑假關於保護環境社會實踐報告6

人們多有這樣的經歷:一大盒禮品,拆開一看,大部分是用泡沫塑料填充的;去商店買一支牙膏或一盒玩具,售貨員會用一個小塑料袋包裝;去快餐店吃快餐,服務員會遞給你一份用塑料盒裝的飯菜;去農貿市場,可以收集到一大堆塑料袋,蔬菜、水果、肉類、米麪……無一不用塑料袋裝給你,甚至買一頭蒜,也會用一隻小塑料袋裝起來。塑料製品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許多方便,而且價錢也便宜。但是,你可曾想過,它在為人們提供方便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一場“白色災難”。

我們進行了多方面的調查研究,查閲各種資料,並進行分析總結。

一、我們的調查研究:

1、我們在方池路上,姜怡婷家門前的一個垃圾箱口統計了一下,半小時扔大大小小的包裝袋、快餐盒與塑料製品的次數:早上總共扔了210次;中午扔了105次;而晚上則扔了95次,這僅僅是一個垃圾箱,一天之內廢棄的塑料如此多,不難想象全國乃至整個地球上廢棄的塑料,將是一個天文數字。

2、我們在勤儉南路的一家小快餐店裏打聽到:“他們一天中能賣掉快餐250份左右,每份快餐至少需要塑料快餐盒2個,也就是一天至少用掉塑料快餐盒500個。”

3、延續第二項調查,我們又走訪了海鹽縣武原鎮工商所。工商所的王叔叔熱情地接待了我們。我們瞭解到:海鹽武原鎮共有大大小小的快餐店200家左右。照這樣計算,僅武原鎮,一天所產生的廢棄塑料快餐盒就多達1萬個左右。

4、我們去了新華書店,學校的圖書室查閲資料,但關於“白色污染”這方面的資料非常少,看來,我們得找另外的辦法。

5、我們去了海鹽縣武原鎮環衞所。環衞所的蔣叔叔告訴我們,在我們海鹽縣武原鎮,每天有300多名環衞工人為海鹽的環境衞生辛勤地工作着。在那裏,我們還了解到了“白色污染”的真正組成,並初步瞭解了“白色污染”危害。

6、為了擺脱困難,在老師的幫助下,我們利用網絡進行研究。在網上我們尋找到了一片廣闊的空間,使我們對“白色污染”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這對我們撰寫論文起到了很大的幫助。

二、什麼是“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已成為一個眾所周知的新型名詞。那麼,到底什麼是“白色污染”呢?“白色污染”主要指白色的發泡塑料飯盒,各種塑料袋,農用地膜等給環境造成的污染。“白色污染”物的主要成分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聚丙烯(pp)、聚苯乙烯樹脂(ps)。在這些污染物中,還加入了增塑劑,發泡劑,熱穩定劑,抗氧化劑等。

三、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

1、塑料垃圾沒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處置,垃圾沒有實行分類收集,能回收回的不回收利用。

2、許多企業對於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白色垃圾沒有科學地處理,放任自流。

3、我國現有的法律沒有對塑料包裝廢棄物的處理,制定出過硬的相關法規。

4、儘管在創建省級文明衞生城鎮的口號下,我們的縣城變得整潔得多,但是總的來講,人們的環保意識比較淡薄,濫用和隨意亂倒塑料製品現象相當普遍。

四、“白色污染”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