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八年級語文單元綜合複習題

校園1.29W

語文單元綜合複習題

八年級語文單元綜合複習題

一、積累運用(20分)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4分)

⑴浩浩湯湯()⑵薄暮冥冥()⑶浣洗()⑷山餚野蔌()

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及其含義:(2分)

(1)政通人和,百廢俱興:(2)便要還家:

3.根據提示寫出句子。(8分)

(1)《岳陽樓記》中直接概括出遷客騷人“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寫桃源中人們幸福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長相思》中被盛讚為千古壯觀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代詩人鍾情於湖光山色,其中對洞庭湖的描寫屢見不鮮。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中這樣描寫洞庭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試聯繫生活實際對出下聯。(2分)

昔日范仲淹憂樂關乎天下。

5.一位物理老師問學生:“打槍的時候,為什麼要閉上一隻眼睛?”一個學生説:“兩隻眼睛都閉上,怎麼能看見呢?”請問:(1)物理老師提出問題的本意是什麼?(2)學生回答問題思考問題的角度(點)是什麼?(4分)

二、閲讀理解(50分)

(一)閲讀《桃花源記》選段,回答問題(17分)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⑴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説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⑵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6.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古今意義相同的一項是()(2分)

A.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B.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C.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D.不足為外人道也

7.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劃線句子。(4分)

8.從這篇文章的第二、三自然段中理出“漁人”的行蹤,用簡潔的文字概括出來。(3分)

答:

9.寫出本文所出的三個成語。(3分)

10.桃花源中的人們為什麼叮囑“漁人”“不足為外人道也”?談談你的理由。(3分)

11.文章為什麼要以人們未能找到桃花源結尾?談談你的理由。(2分)

(二)閲讀下面的文章,回答問題。(16分)

鳥語

黃明山

向晚時分,我陪愛人到公園去散步。

這是一座新修的穿越城市中心的公園,狹長,半自然,依水築路,頗具水鄉特色。

突然聽到鳥的叫聲,清脆而婉轉。我一驚,這是我今年也是近年以來聽到的最真切的鳥語。如此近距離,不能不讓我生出幾分感動。

“是什麼鳥?”

“黃鸝,兩個黃鸝鳴翠柳。”愛人脱口而出,喜形於色,完全不像久病後的康復者。顯然是鳥語的作用。

鳥語如歌,一隻鳥就是一個歌手,一個大徹大悟的歌手。鳥一生中都在歌唱,不管發生什麼,即便在呻吟,也不放棄,直到翅膀化作泥土。

有鳥語引路,我的面前打開了一片記憶的天空。

最有鄉土情結的要算俗稱叫天子的雲雀,也叫雲燕。光名字就很光彩,很動感。靈如雀,形似燕,飛入雲,叫滿天。初夏時節,小麥抽穗,勞作後稍事休息的牛兒正搖着尾巴,悠閒地吃着農民從麥田裏扯起的燕麥或從溝壟邊割來的青草,這時就有云雀從草叢中“嗖”地射出,像鳴鏑,直衝雲霄。隨着吱嘎吱嘎的叫聲滿天盪漾,大地上全是仰望的`目光。許是雲雀知道人們在看它,又怕因為速度太快看走了神,先是遼遼遠遠地叫,然後一動不動地定格在那兒,像依附着什麼,只把一雙翅膀煽動。雲雀的叫聲裏,溢滿了小麥灌漿的醇香。

唧唧喳喳的麻雀,語言簡短得像方言。麻雀小,盡往有糧食的地方鑽,成羣結夥,吵鬧聲不絕於耳。麻雀的叫聲與趕秧雀的姑娘的歌聲交織在一起,成為稻草人的音樂天地,也是原野的一大景觀。

鳥語給我們幻想,讓我們迷惑。鳥語的情感,鳥語的色彩,使我們始終無法窮盡其奧妙。

對鳥語的模擬,大概是藝術家們激發創作靈感的一條通幽的曲徑。劉天華是一個用手指抵達鳥語的高人。他創作的二胡曲《空山鳥語》是解讀鳥語的一次嘗試。兩根弦,流淌出山與鳥的和諧之源,天籟之音。在鳥語的招引下,我們感受着樂曲音色的聽辨和情緒布陳的風景。空山之空,乃是充盈萬物的無窮之大。置身於鳥語的夢幻中,一切都變得純粹、優雅、安寧。

我到過武漢東湖邊的鳥語林。那可真正稱得上是鳥語天空。那些悦耳動聽的鳥語無疑是世界上最美的音樂。鳥語斑斕,直讓人順利地完成了從聽覺到視覺的過渡。你看,那麼多鳥的花冠,鳥的羽毛,鳥的翅膀與它們個性迥異的叫聲相得益彰,成為大自然天造的傑作。以鳴禽為亮色,組成了一個偌大規模的歌劇院。丹頂鶴、綠孔雀、白鸛、紅腹錦雞、金雕、烏雕,還有來自異國的金剛鸚鵡、黑天鵝、火烈鳥……全都雲集於巨大的鳥類活動網之下,又不捨其飛翔的自由。我十分欣賞鳥語林的設計宗旨:既求鳥類生態環境,又求造園藝術精美。走進鳥語林,你不能不萌生與鳥們交流的意想與慾望。

眾多的鳥語,就像潤物的細雨,構成了一套因地制宜的啟蒙教材。鷓鴣喊雨,喜鵲報喜,布穀催耕,雁過留聲……鳥語的涉及面和包容量之大,遠遠超乎我們的想象。人間四季,天下六合,鳥語,原來是會歌唱、會飛翔的星辰。

或許生態是一個矛盾體。正是一些矛盾的自然消長,才構成了萬物生靈的和諧。從這個意義上講,留住鳥聲,讓鳥語滋潤或者滲透到我們的生活,又成了我們別無選擇的一種責任。

我們行走着,月亮出來了,愛人説:“現在鳥的叫聲好像多起來了。”

月華如水,鳥語沐之。

12.下面這段話中加點的“射出”如果改為“飛出”好不好?為什麼?(3分)

初夏時節,小麥抽穗,勞作後稍事休息的牛兒正搖着尾巴,悠閒地吃着農民從麥田裏扯起的燕麥或從溝壟邊割來的青草,這時就有云雀從草叢中“嗖”地射出,像鳴鏑,直衝雲霄。

13.下面這個句子非常優美,富有韻味,請你作點賞析。(2分)

雲雀的叫聲裏,溢滿了小麥灌漿的醇香。

14.“有鳥語引路,我的面前打開了一片記憶的天空。”在這片記憶的天空中,作者主要寫了哪三件事?(3分)

15.仿照例句寫一個句子。(2分)

例句:鳥語如歌,一隻鳥就是一個歌手,一個大徹大悟的歌手。

鳥語。

16.作者寫鳥語旨在表達自己怎樣的情懷?(2分)

17.閲讀下列鏈接材料,結合上文,談談你的一點感悟。(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