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如何進行生活中的數學教學

校園2.16W

數學的生活化教學

如何進行生活中的數學教學

教師努力創設生活情景

生活就是一個大課堂,它教會了人們很多東西。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多注重創設課堂教學情境,同時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尋找與數學有關的問題。在生活這個大課堂中多積累數學經驗,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老師可以適當組織開展一些數學課外活動,初步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並且可以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從而積累經驗和總結方法。

例如,在學習統計這節課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統計班級中有多少女生,多少男生;統計班級內有多少女生扎辮子;統計班級內有多少同學戴眼鏡,等等。通過實踐教學,就可以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增強將學到的數學知識應用於生活的能力。

鼓勵學生多參加數學實踐活動

只有親身體驗過的事情,學生才會記憶深刻,掌握理解起來也更容易。所以教師應讓學生到生活中去學習、實踐和體驗,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深刻認識。為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應儘量教會學生把所學到的數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的方法。教師要鼓勵學生整理、加工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使學生獲得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活動經驗和方法,讓他們感受到生活與數學之間的密切聯繫。在實踐活動過程中,教師對學生不能太放縱。

由於國小生注意力集中時間不長,學習意識不強,在活動中容易偏離主題,因此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指導,保證實踐活動的有效性,從而真正達到活動的目的。例如,教師在教長方形和正方形時,可以讓學生用尺子量一下桌椅板凳,觀察一下它們的尺寸有什麼不同及相同之處。這樣做既讓學生進行實際觀察,又讓學生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動口敍述,多種感官參加活動。在活動中他們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在動中學,在無負擔中學”。整節課,課堂氣氛活躍,教法靈活,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很大的提高,數學學習效率大大提高。

數學課堂創建生活情境

一、在教學中創設應用情境,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我們知道知識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在教學中創設有效的數學應用情境,使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感受學習知識的必要性,同時也真正地體會到“獲得必需的數學”的重要性. 新課程改革強調進一步關注學生的經驗,就是要求我們的課堂教學要與學生的生活世界和社會、科學世界緊密聯繫,而不能脱節. 數學情境越接近於學生的現實生活就越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效果就越顯著. 例如:在學習“軸對稱”時設置這樣的情境:同學們打枱球時,選擇怎樣的路線才能使主球繞過障礙球而擊中‘目標球’,學生會自然的聯想到“軸對稱”的作用,同時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體會數學的價值

數學與生活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教師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中去營造一種現實而又有吸引力的數學情境,將生活情境與教材內容進行整合,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而且能讓學生在具體的學習情境中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和發展的過程,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體會數學的價值. 例如:我在教學“一次函數”時,在充分理解和領會教材編排意圖的基礎上,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補充一些富有時代氣息,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為學生喜聞樂見的學習材料,讓學生在解決身邊具體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數學的價值.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儘可能創設一些生動、鮮活的生活情境,從學生平時看得到、摸得着、感覺得到的事物入手,把生活中的數學原型展現在教學中,使學生眼中的數學不再是簡單的數學,而是富有情感、具有活力的知識.

三、結合生活經驗,在活動中學習數學

《數學課程標準》中很重要的改革就是注重學生的情感與態度的培養. 寓數學知識教學於遊戲活動和生活情境中,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學得有趣,學得愉快,學得輕鬆,學得主動,學得深刻. 將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作為教學活動的切入點,學生能迅速進入思維發展的“最近區”,掌握學習的主動權. 學生的數學知識、數學經驗,必須依賴於學生的實踐活動,使數學知識成為看得見、摸得着、聽得到的現實. 學習內容和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

進行生活化教學

例題講解生活化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識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現代的學生已基本具備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同時他們對周圍的各種事物又充滿了好奇心。然而學生面對的卻是大量的枯燥繁雜的計算題,解答的又是陳舊乏味的傳統應用題,弄得學生筋疲力盡,根本談不上對學習數學有什麼興趣和愛好。因此,在例題教學中,教師要善於用所學知識處理同學們看得見、摸得着、親身經歷的問題,把數學知識融入生活,增添學生學習的情趣,從而更深刻地理解所學的知識。

例如相遇問題是學生初步接觸的兩個物體運動的較複雜的應用題,其中涉及到了“運動方向”、“出發時間”、“運動結果”等新的運動要素,給學生的思維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因此我在教學設計上力求體現:數學問題生活化,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及現代化社會發展的聯繫,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綜合應用知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恰當地把教材中對學生來説缺少生活氣息的應用題改編成了學生感興趣的、活生生的題材,注入了生活情趣,使學生感到應用題在生活中的實際應

練習生活化

數學來源於生活而最終服務於生活,尤其是國中數學知識,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是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由於課堂時間短暫,所以作業成了課堂教學的有益延伸,成了創新的廣闊天地。學生在實際生活實踐中體會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是看得見、摸得着、用得上的。學生在學到知識的同時,自然而然地增加了情感體驗。

如學習“三角形”這章後,請你幫老師製作一副三角板,學生接到這個題目後,忙起來了。起初很多同學把三根木片簡單釘住,不敢把模具拿出來,後來我要求可以向家長、木工師傅請教,但必須自己動手,最後他們完成得很好。通過這個題目,既培養了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又使他們在活動中加深了對我國木工藝術的熱愛之情,一舉兩得。

標籤:教學 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