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教育學專業考研的實例解析

校園6.59K

我們在選擇了教育學專業考研的時候,要了解清楚實例的使用情況。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了教育學專業考研的實例分析,歡迎大家前來閲讀。

教育學專業考研的實例解析

  教育學考研實例:辨析題

▶選擇題

選擇題在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考試試卷中所佔的比重接近三分之一,是分值較大的一部分。但是由於數量眾多且各個科目都有所考察,故在此不方便舉例。但總的來説選擇題以識記和理解內容為主,需要考生在複習時對很多細緻的知識點進行準確的掌握,不要避重就輕。

▶辨析題

辨析題通常以判斷句式為主,且各個科目在不同年份都有考查。

例1:2008年真題

皮亞傑與維果茨基的知識建構觀無明顯差異。

【參考答案要點】

錯誤。(2分)

雖然皮亞傑和維果茨基都認為知識是個體對經驗的建構,但在知識的實質以及知識的建構過程方面兩人仍存在着明顯的理論上的差異。(2分)

通常將皮亞傑的知識建構觀稱為認知的或個體的建構主義。認知建構主義者認為,知識以心理結構的形式存在於學生的頭腦之中,這種知識是通過同化、順化等過程,為個體所建構起來的。(3分)

維果茨基的知識建構觀則稱為社會建構主義。社會建構主義者認為,知識在得以內化之前,以各種社會文化工具的形式存在於社會之中,而知識的內化則是個體與社會環境互動的結果。(3分)

【試題解析】

(1)知識點:考查教育心理學中建構主義派別中不同人物代表觀點的細微差別。

(2)答題思路:列出兩者的不同即可。

例2:2007年真題

教學模式即教學方法。

【參考答案要點】

錯誤。

教學模式是指用於構成課程和課業、選擇教材、提示教師在課堂或其他場合教學的一種範型。(若有其他合理的界定,亦可給分。)教學方法是指為完成教學任務,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相互作用所採取的方式。

教學模式具有概括化、理論化的特點,教學方法則具有具體的、可操作的特點。教學模式包含了一定的教學指導思想、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等,屬於較高層次。

【試題解析】

本題旨在考查考生對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概念及相互關係的掌握程度。設計該題主要考慮教學中學生不易把握這兩個概念的實質,對它們之問的關係更不易理清。領會這兩個概念,理解其問的關係對於掌握教學理論十分重要。教學模式是指用於構成課程和課業、選擇教材、提示教師在課堂或其他場合教學的一種範型。教學模式是反映特定教學理論邏輯輪廓的、為保持某種教學任務的相對穩定而採用的具體的教學活動結構。教學模式具有直觀性、假設性和完整性。最早對教學模式作系統研究的是美國學者喬伊斯、韋爾合著的《教學模式》,書中精選22種教學理論、學派計劃,按其功能和方法論基礎區分為信息、個性、社會交往和行為模式四類。在實際工作中可以建立多種教學模式,以供教師按照實際情況選擇、掌握、使用。教學方法是指為完成教學任務,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相互作用所採取的方式。也是某種教學理論、原則和方法及其實踐的統稱。教學模式包含了一定的教學指導思想、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等,屬於較高層次。教學方法則具有具體的、可操作的特點,低於教學模式層次。

  教育學考研實例:簡答題

簡答題多以考查某一個知識點為主,也是各個科目的必考內容。

例:2009年真題

簡述墨家教育的特色。

【參考答案要點】

(1)代表農民與小工商業者、注重社會和生產實踐的教育團體。(3分)

(2)以教育為“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手段。(3分)

(3)培養能實現“兼相愛,交相利”的社會理想,具有“德行”、“言談”、“道術,二方面素質的“兼士”。(3分)

(4)注重科學技術和思維訓練的教育內容。(3分)

(5)強調主動和創造的教育、教學方法。(3分)

【試題解析】

考生若從其他方面作答,言之有理者,可酌情給分。

  教育學考研實例解析:分析論述題

分析論述題是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試卷中分值最大的試題,每年每個科目基本都有一題,其中教育心理學和教育研究方法是二選一。且近幾年試題的閲讀材料越來越多樣化,閲讀量也在增加,加大了考生對問題把握的難度。

例:2009年真題

評析下述案例中的教育內容、教育方法和師生關係。

某班有個名叫張亮的9歲小男孩,患有輕度小兒麻痺症,是全班捉弄的對象。他鬆不開夾克衫拉鍊,課間休息在操場上做遊戲動作不協調,諸如此類的事情常使他遭到同學的取笑。每當張亮遭到嘲笑和捉弄,就會非常傷心,甚至上課時也會哭泣。

有一天,張亮沒來上學。班主任華老師抓住這個機套,要求全班學生討論一下班級裏存在的這個嚴重問題。學生們聽到老師説這是一個“問題”時,都感到十分驚訝,但他們還是圍在—起展開了討論。

華老師解釋説:有的人得過某些病後,就不能像正常人那樣行動自如。我不知道,如果你們自己做不了一些事情,還被其他小朋友取笑,你們會是什麼樣子?

教室裏一片安靜.華老師説話的語氣不愠不火,充滿了關愛。

有個女孩開始説話了:“小明和小剛取笑張亮的時候,我感到非常難過。”

小明馬上應道:“我不是想傷害他呀。”

討論繼續進行着,幾乎每個學生都發了言。有些學生站在張亮的立場上看問題。鼕鼕説:“如果有人那樣取笑我,我會很生氣,很難過。”麗麗提出了“公平”問題:“那不公平——就像我們做遊戲時那樣,故意跑得那麼快,而張亮沒有辦法跑快,我們是在作弊。”

這是一場充滿感情的討論,但華老師沒有作任何總結就結束了。第二天,張亮回到學校,有好幾個學生主動上前幫他拉夾克拉鍊。課間休息時,張亮和大家玩遊戲,競然贏了三回。日子一天天過去,取笑人的現象再沒有發生。

【參考答案要點】

(1)在此案例中,華老師組織了多方面的內容教育學生。如:給學生講解小兒麻痺症患者動作困難的原因,引導學生設身處地感受殘疾人的處境和心情,啟發學生改正取笑、捉弄殘疾同伴的習慣,學會理解、同情、善待弱小。(10分)

(2)華老師配合使用了多種方法教育學生。第一,説理教育的方法。她向學生具體解釋了張亮動作笨拙的原因,但沒有直接對學生採取道德勸誡,而是循循善誘。第二,移情理解的方法。華老師鼓勵和啟發學生站在張亮的立場看問題。第三,課堂討論的方法。讓學生自由交流各自的看法和感受。(10分)

(3)課堂中呈現出一種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這種關係主要體現在:華老師發現班級中存在的問題,並沒有運用權威教訓學生,糾正學生的錯誤行為,而是運用學生可以理解的知識啟發學生,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和自由討論解決問題。(10分)

【試題解析】

每點答對概括性的説明給5分,闡述視準確、充分的程度再酌情給1-5分;考生的回答若與上述要點不完全一致,但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給分。

中外教育史一直沒有突破比較式的題型

例:2007年試題

請以下述材料為背景,敍述晏陽初和梁漱溟所提出的鄉村教育方案,並比較他們鄉村教育理論的異同。

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在全國範圍內廣泛興起了以改革農村和農民現狀為宗旨的鄉村教育運動,不少學者紛紛提出自己的主張。晏陽初認為:中國鄉村存在四大基本問題,即愚、窮、弱、私。“愚”指人民絕大多數是文盲;“窮”指人民生活的極度貧困;“弱”指缺乏醫療保障,人民健康水平低下;“私”指人民缺乏合作精神和公民意識。梁漱溟則認為:上述問題只是中國社會的表面現象,其深層原因是文化失調。中國文化的根在鄉村,解決中國問題必須從鄉村建設人手,從中國舊文化裏轉變出一個新文化來,以創造新文化來救活舊鄉村。

【參考答案要點】

(1)二者的鄉村教育方案

晏陽初提出“四大教育”:以文藝教育攻愚,培養知識力;以生計教育攻窮,培養生產力;以衞生教育攻弱,培養強健力;以公民教育攻私,培養團結力。“三大方式”:學校式教育,以青少年為對象設置初級、高級平民學校和生計巡迴學校;社會式教育,以一般羣眾和農民團體為對象開展讀書、演講等活動;家庭式教育,以家庭中各成員為對象的生活、生產常識教育。(7分)

梁漱溟提出建立行政系統與教育機構合一的鄉農學校。學校由學眾、教員、學董、學長組成;學校按自然村落和行政級別分村學與鄉學兩級,實行“政教養衞合一”,“以教統政”,將學校式教育與社會式教育合一;學校課程分兩類,其一為以知識教育和“精神講話”為內容的共有課程,其二為各校根據自身生活環境而設的個別課程。(7分)

(2)二者的異同

晏陽初與梁漱溟均注重鄉村教育在鄉村建設中的作用,並將教育與鄉村經濟、文化、道德等方面結合起來共同建設,在方式上均注意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結合。(6分)

對中國問題的認識不同:晏陽初對中國農村問題的分析更多的是對中國“社會病”具體表象的歸結;梁漱溟着力從中國文化尋找中國鄉村問題的病因。(4分)

鄉村教育的理論和方案設計的指導思想不同:晏陽初更注重鄉村具體問題的解決,並引進現代民主意識和西方社會治理模式;梁漱溟則主要借鑑中國古代鄉約制度並加以改造,更注重弘揚傳統道德。(6分)

【試題解析】

(1)知識點:考查中國教育史鄉村教育中晏陽初和梁漱溟的教育方案。

(2)答題思路:答出兩者各自的方案,分析不同之處,注意多點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