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高中歷史基礎知識點的彙總

校園9.52K

高中歷史的學習與國中完全不同,並不是靠上課聽課就能解決問題的。高中歷史更關注的是學生的自主學習,課後要主動複習和鞏固。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歷史知識歸納,希望對大家有用!

高中歷史基礎知識點的彙總

  高中歷史必備知識

一、春秋改革和戰國變法

比較春秋改革和戰國變法的不同,並分析其不同的根本原因。

(1)不同:

春秋改革

①目的是富國強兵,為爭霸奠定基礎;

②內容為任用賢才,改革內政,發展生產,增強軍事;

③特點在維護舊制度前提下進行。

戰國變法

①目的是建立、鞏固地主階級的專政,完成統一;

②內容為廢井田,承認土地私有,廢除奴隸主貴族特權,實現中央集權;

③特點為封建制度取代奴隸制度。

(2)原因:生產力水平不同。春秋時期,奴隸制僅僅開始瓦解;戰國時,奴隸制的土地國有制已經大部分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地主階級力量增強。

二、商鞅變法與孝文帝改革的異同點

相同點:

都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都促進了政權的封建化,都遇到守舊勢力的反對和阻礙,結果都取得了成功。

不同點:

側重點不同:商鞅變法側重於富國強兵;而北魏孝文帝改革側重於制度的更新、遷都和移風易俗。

目的不同:商鞅變法是為了實現富國強兵以在兼併戰爭中取得優勢地位;北魏孝文帝改革是為了緩和社會矛盾,改變鮮卑族的落後狀態。

三、彼得一世改革和亞歷山大二世改革

相同:

起因:都不同程度受到西歐的影響

主觀目的:為了鞏固沙皇統治,富國強兵

結果:有利於俄國社會的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

不同:

彼得一世改革 亞歷山大二世改革

性質 封建性質改革 資本主義性質改革

內容 鼓勵工場購買農奴,強化農奴制,阻礙資本主義發展

廢除農奴制,解放農奴,促進俄國資本主義發展

  高中歷史知識要點

近代科學技術革命

原因:

①生產力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需求;

②人文主義和理性主義的興起解放了人們的思想;

③科學家們的.個人天賦和不懈努力。

(一)經典力學

1、天文學

(1)波蘭天文學家、數學家哥白尼“近代天文學奠基人”:提出太陽中心説,根本上動搖了神學的理論基礎。

(2)意大利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伽利略“近代科學之父”:1610年發現了木星的四顆衞星,為日心説找到了確鑿的證據。他開創了以實驗事實為根據並具有嚴密邏輯體系的近代科學標誌着物理學的真正開端,為牛頓經典力學的創立奠定了基礎。

2、物理學——牛頓的經典力學

(1)英國科學家牛頓被稱為“近代科學開創者”,其三大成就有:萬有引力定律、微積分學和對光的分析。牛頓於1687年出版了他的力學經典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2)意義:牛頓的經典力學,

①實現了物理學史上的第一次大飛躍

②對人類解釋與預見物理現象具有決定性的意義。海王星的發現是證明牛頓力學和萬有引力定律有效性的最成功範例

③牛頓力學是經典物理學和天文學的基礎,也是現代工程力學及與之有關的理論基礎。

④牛頓力學的創立,標誌着人類科學時代的開始。

⑤牛頓力學和熱學引發了第一次工業革命。

⑥還為法國啟蒙思想和唯物主義哲學奠定了科學基礎。

(二)生物學

1、背景:神創論佔統治地位。經過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的洗禮,基督教神學受到重創,面向現實世界、重視實踐、崇尚理性的追求蔚然成風。

17-18世紀的西歐,更是一個狂飆突進的時代。資產階級革命和工業革命的相繼發生,科學技術長足進步,人類視野不斷拓寬,思想文化更加開放。

19世紀,生物學領域迎來重要轉折。細胞學説和進化論是其中兩項最重大的成就,它們同能量守恆定律被譽為19世紀的三大科學發現。

2、主要內容:

1859年達爾文《物種起源》,揭示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1871年,達爾文發表《人類的起源》,進一步論證了人類是從古猿進化而來的觀點。

1863年,英國科學家發表了赫胥黎 《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進一步確立了人猿同祖論。

3、意義:

①生物進化論從根本上改變了19世紀絕大多數人對生物界和人類在生物界中位置的看法,是對上帝造人説的顛覆,為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提供了基礎。

②進化論在處於國家危亡時期的中國思想界也引起巨大震動。晚清,中國先進知識分子對它進行宣傳,喚醒國人,以避免亡國滅種之災。

(三)能源領域

1、“蒸汽時代”的到來

瓦特18世紀80年代研製出新的蒸汽機。從此蒸汽機得到廣泛應用,成為改造世界的動力機械,解決了工業革命的動力問題。它的採用為加快工業步伐,交通運輸業的發展鋪平了道路,加強世界的聯繫。

1807年美國富爾頓發明汽船。1814年英國史蒂芬孫發明火車。蒸汽機是工業革命時最偉大的發明,成為時代的象徵,人們稱這個時代為“蒸汽時代”。

2、“電氣時代”

①背景:1831年英國法拉第發現 “電磁感應”現象。為發電機的研製奠定了理論基礎。

②電力能源的開發:1867年,德意志西門子發明發電機。不久,比利時格拉姆 發明電動機。

③“發明大王”美國愛迪生創造發明達1000多項。電氣方面的發明有電燈、電話、電報、電影等。其中最有影響的是電燈的發明。

④電氣技術發展的作用:以發電機為標誌的電氣技術,提供了更為強大便捷而又廉價的動力,極大的推動了工業生產的發展,掀起了第二次工業革命。將人類推進電氣時代。

3、蒸汽機和電力技術對社會發展的作用

①最直接的變化是社會生產力大幅度提高。

②生產力的發展也改變着社會結構和世界形勢。資產階級由於掌握了先進的生產力,實力日益壯大,開始確立對世界的統治。

③隨着交通運輸的便捷,世界各地的聯繫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為一個整體。

④還增加了社會的物質財富,也使人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高中歷史知識重點

一、“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

1、背景:清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造成統治者愚昧無知;外國資本主義對中國侵略加劇(鴉片戰爭)和中西聯繫的擴大;先進中國人為了解西方,抵禦外來侵略,向西方學習。

2、代表人物:地主開明派/抵抗派:林則徐《四洲志》、魏源《海國圖志》

3、特點:沒有具體實踐,停留在著書上,但是具有啟迪作用。

4、思想:開眼看世界;師夷長技以制夷(表達了時代主題)

5、性質:反侵略的民族革命

二、“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思想

1、背景:19世紀60年代,西學更加廣泛地傳入中國;內憂外患;

2、代表人物: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

3、目的:“師夷長技以自強”、“求富”(鞏固清政府統治)

4、論戰:頑固派vs洋務派

5、實踐:洋務運動

6、結果:19世紀90年代洋務運動的破產,説明“中體西用”思想不能使中國走向富強。

對比——抵抗派和洋務派:抵抗派的目的只是抵禦外敵,而洋務派則希望制外平內(太平天國、義和團等)

三、早期維新思想

1、背景:19世紀60年代,外國資本主義侵略的加深和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

2、代表人物:王韜、鄭觀應

3、主張:最初持“中體西用”的思想,支持洋務運動,中法戰爭後主張改良政治,實行君主立憲制度。 (從器物之學轉入制度之學)

4、特點:尚未形成完整理論,未付諸實踐

四、維新思想

1、出現背景:

①19世紀90年代,民族工業的初步發展和民族資產階級力量的壯大;

②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民族危機空前嚴重;

③西學的進一步傳播。

2、代表人物: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嚴復

3、共同主張:發展資本主義;興民權、設議院、實行君主立憲;倡西學,廢八股;

康有為:《孔子改制考》《新學偽經考》——為維新變法提供了合乎傳統文化價值的理論依據(體現了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保守性)

梁啟超:《變法通議》變法圖存,伸民權,設議院——宣傳民權,用進化論闡述君主立憲的必然性。

譚嗣同:《仁學》批判君主專制和綱常禮教,倡導自由、男女平等。

嚴復:譯著《天演論》,“自由為體,民主為用”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4、與頑固派論戰——資本主義思想和封建主義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鋒

焦點:要不要“變法”;要不要興民權行君主立憲;要不要倡西學,改革教育制度。

5、實踐:戊戌變法,百日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