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朱子家訓優秀讀後感(通用14篇)

校園3.14W

當閲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朱子家訓優秀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朱子家訓優秀讀後感(通用14篇)

朱子家訓優秀讀後感 篇1

《朱子家訓》雖只有寥寥數百字,卻以通俗易懂的文體表達了深刻的治家之道,使儒家的經典之作,幾百年來,為世人所重。

在今天看來,《朱子家訓》更是一部家庭教育,培育子女完善人格,接受傳統文化的讀本。在書中,你可以品味到“事師長貴乎禮也,交朋友貴乎信也”的禮節與信義。“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的睿智。“凡事當留餘地,得意不宜再往”的寬闊心胸……

自古的經典名言都是以理服人,用得教人。這裏有名言警句,也有做人待事,也有人的心境。古人云:“逢人且説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有意栽花花不成,無意插柳柳成蔭。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做人要有分寸,懂得隱藏與收斂,並且不能輕易相信他人。對於我們這樣的青年人,身旁的種種誘惑很容易讓我們在對與錯、是與非中迷失方向。所以説,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不用刻意去與他人成為朋友,因為許多朋友是無意中找到的,那都是與自己心心相印的好朋友。

“人生一世,草生一春。黑髮不知勤學早,轉眼便是白髮翁。”自然界是公平的,每個人只有一次機會,正如草一般,只能生長一個年頭。時間在不經意間溜走,而在一點一滴的實踐中我們又該如何把握時間呢?在我看來,這個時候的年輕人是該用知識來充實自我的。學海無邊而韶華易逝,或許不少人會認為時間還有很多,而把事情留給明天,下一個明天,再下一個明天……但時間過去了無論怎樣都不會回來了。所以,現在就用功學習吧,別等老了再來後悔。

“勿營華屋,勿謀良田”,“得意不宜再往”,不可否認,慾望給了我們前進的動力,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它就像一株生命旺盛的草,只要有適宜的條件,便會恣意生長。大千世界,紛繁複雜,好精彩。於是我們匆忙穿梭於市井繁華,為了名與利奔走,身心疲憊,或許沒有人想過也沒有閒暇去想過要暫停一下腳步,更沒有多少人能明白自己究竟在苦苦追尋着什麼,他們就這樣走着,得到着,得到自己認為他們想要或該擁有的東西。

然而,沒有一個人可以真正擁有所有。

蒙特奎爾曾經説過:“如果我們追求幸福也就罷了,實際上我們追求的是比別人幸福。”不錯,一個小小的“比”字,讓無數架天平失衡了,讓無數顆心勞累了。

應該學會知足,知足常樂。在喧囂奔走中留出一些時間,陪陪為自己操勞了半輩子的雙親,體貼關愛所愛的人,問候一下朋友……有時候,幸福就是這樣。

“當忍耐三思”,“凡事當留餘地”。

大禪師寒山和拾得有過這樣一段對話。寒山問拾得:“世間有人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如何處置?”拾得曰:“只要忍他讓他避他由他耐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

我欣賞這句話。都説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心”字頭上一把刀,倘若不處理好這心與刀的距離,我們便會受到傷害。忍讓了,心胸就多一份寬厚,天地便多一分廣袤。

中國優秀文化,優秀傳統很多都包含在裏面,如果一個民族缺失了自己的文化,而去捧讀外國文化是非常可怕的。

東方悠久的文化,被我們曲解和遺忘得太多了,而在我們的周邊國家卻保存得很好。

要想中國在世界之林有一席之地,就要發揚我們的本土文化,讓老外來學習我們。

有個美國教育家聽説中國2.5億學生在學英語的時候,帶着一種嘲諷的表情,為什麼?因為英語的變化太複雜了,大家都在保留自己語言中那種民族的東西不被人同化和影響。不要説我們的國小生了,就是我們的研究生,博士生也在花很大的功夫,很多時間學習一種不屬於我們自己文化的東西。

記得曾看過胡適先生的一篇關於誦經的文章,説他在讀私塾的時候,也是天天死背四書五經之類的文章,當時對他而言是頗為頭痛的事情,好在人小隻需要背會,不用理解,在走漫漫人生路的過程中,才發現那些枯燥的東西竟成了指點人生的明燈!

當然時代在變,可能古經中的一些內容不適合這個時代,但大部分還是有道理的。人生是有取捨的,書中的內容也可以取捨。避開市井的喧譁,讓我們讀一讀《朱子家訓》,來審視心靈最底層的那一方空間!

假伊始,我開始着手做學校佈置的寒假作業。一開始我把“讀《朱子家訓》寫讀後感”當作是一種任務,但是在認真閲讀《朱子家訓》之後,我發現,“任務”是我們對它的誤讀。

作者朱柏廬在《朱子家訓》中強調勤儉生活、安分守己、寬容待人、不貪財色、少説多做、慎重擇友、讀書報國、以和為貴等方面,闡述了他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

其中,“器具質而潔,瓦缶勝金玉;飯食約而精,園蔬愈珍饈”,“兄弟叔侄,須分多潤寡;長幼內外,宜法肅言辭”,“處事戒多言,言多必失”,“施惠勿念,受恩莫忘”,讓我特別有感觸。

錢財名利畢竟是身外之物,我們應該需求身心愉悦的生活方式,努力提高生活品質,達到修身養性的效果,一家人和睦相處,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而不是物質極盡奢華但精神空虛。兄弟之間能夠互相體諒,互相幫助是家庭團結友愛的保障。如果還能夠做到長幼有序,不包庇,不徇私,那麼這個家庭的幸福就能夠長久。由這樣的小家組成的社會,就能夠長治久安,和諧發展。

除了處理好家人之間的關係,我們也可以通過幫助他人,回報社會,獲得愉悦。但幫助他人並不是為了出名或者希望得到報答,而是通過這樣的行為陶冶自己的情操,實現自我存在的價值。

曾經聽一個同學這樣説他決心讀醫的理由,“當我看到一個個身體欠佳的人通過我的治療慢慢好起來,我覺得自己的存在變得很有意義;我努力學習的動力並不是畢業後能拿多少薪水,不是功成名就後能有多榮耀,而是不想看到病人承受着病痛坐在我面前,我卻束手無策”。

可能當時會覺得這些像大道理,但是現在認真地想一想,我們的存在不僅是為了向社會索取,更多的是為了向他人、向社會付出。在付出愛、不求回報的過程中,我們感受到滿足和快樂。這些是名利無法帶給我們的。

在熱心為他人提供幫助的同時,我們也應該學會寬容。寬容了別人就等於寬容了自己,寬容的同時,也創造了生命的美麗。它不僅是一種雅量,文明,胸懷,是一種仁愛的光芒,無上的福分,是對別人的釋懷,也是對自己的善待,更是一種人生的境界。一個人的胸懷能容得下多少人,才能夠贏得多少人。這種寬容的智慧,就猶如一泓温情而透明的湖,讓所有的一切映在湖面上,天方雲色,落花流水,都蔚為文章。

我想,學校要教導我們的,不僅僅是如何成為一位醫術高明的醫務工作者,不僅僅是如何履行醫學生的誓言,更重要的是讓我們在讀書中受到啟發,感悟人生,是讓我們在人格的殿堂裏閃爍耀眼的光芒,是讓它的學子不光在醫術上受人尊敬,更要在醫德人品上令人讚歎。

這是我們進大學以來的第一份寒假作業,也是我們成人後的第一份心靈答卷。也許《朱子家訓》被掛在第二餐廳牆壁上的時候,我們沒有人去關注它,給予它崇敬的一瞥,但它卻一直在那裏,靜靜的注視着我們的一舉一動。它什麼也沒説,什麼也沒做,卻終於讓這羣逐漸成長起來的孩子,久久的仰望着它,從心底湧出那些青澀的感悟。

這求學的12年來,儘管我們學習了一些科學知識,但在為人處事上,仍然還懂的太少太少。一直生活在學校和父母、親人的庇護之下,我們從來沒有認真地考慮過,今後的路一個人該如何走下去,是時候學會放手了,是時候學會成長了。縱然不斷成長的我們仍然,永遠無法獲得完美的人生,那就讓我們學會接受不完美,學會欣賞和感激。或許長輩們還可以為我們再鋪上那順順當當的十幾年的路,但我相信,能夠讓這一輩子都走得順當的只有我們自己,以及那顆善良質樸的心。

如果“讀《朱子家訓》寫讀後感”還算是任務的話,那沒有比這更令我為之傾服的任務,沒有比這更意味深長的任務,沒有比這更用心良苦的任務。

朱子家訓優秀讀後感 篇2

暑假學校佈置必讀《朱子家訓》,先前覺得很是奇怪,後來才知道這是南醫大的傳統,心裏覺的有點佩服。《朱子家訓》是集為人處世多方面道理的經典著作,學校的安排可謂是頗費苦心!

這篇一百多字的《朱子家訓》原來只是聽説過,卻從未看過。原來以為是很枯燥的文言文,讀後才發現全篇以偶句連成,讀來如金玉落地,頗具韻律之美,不僅不覺得枯燥,還令人愛不釋手。反覆吟讀,更覺得藴涵豐富,深意綿長。

“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既昏便息,關鎖門户。”從第一句我便有一種親切塌實的感覺,進而似乎看見一種田園般的悠然生活,與世無爭,恬然自若,每日清晨,趁着清露沁人的涼爽,持着掃帚將庭院打掃乾淨,把自己也收拾清爽,乾乾淨淨地迎接新的一天,當最後一束陽光被收走,便就着月色進入夢鄉,緊緊的大門將煩擾關在門外,寧靜的是夢中人。這是一種讓人嚮往不已的生活狀態,這樣的生活需要一份怎樣的心情去經營呢?君子的如水心態才能享有這樣的安寧吧!

粥飯思不易,絲縷念維艱。這是一種對勞動的尊重。正如那古詩所講: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節約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即使是在物質已有很大發展的今天仍須大力提倡。經濟的快速發展消耗着大量的自然資源。現在石油煤炭的儲蓄量已所剩不多,更需要我們合理利用,節約資源,使得人類的發展可以延續下來。

《朱子家訓》中主張人要温和理智正直,不貪意外之財,不飲過量之酒。對貧困的人不得落井下石,而要雪中送炭。這種脈脈温情在古代和現代都是難能可貴的。對人刻薄,自己也總究會受到別人的反擊,不守倫理乖僻古怪,很容易為人所棄,在對貧富上,講求“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的氣節,對爭訴,講究温和甚至有點息事寧人的味道,但講究的也不無道理,與人爭訴,難免要結怨,結怨又易招禍災即“訟則終兇”。“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此話也有道理,但細想,似乎又有點古代士大夫明哲保身的味道:中國人身上根深蒂固的朱子理學,儒家孔孟之道讓“明哲保身”這個詞成了一箇中性詞。但為人不搬弄是非,不説三道四就是一種道德操守,現在有些雜誌和八卦,又有研究説明,八卦也是現代人壓力釋放的渠道,所以不八卦,不多言,相當不容易,是要人有很高的自覺,非同一般的自律,否則是很難管住自己的嘴的。 比較有意思的是書中有一句“勿念口腹,而恣殺生禽”,這一句是指不能因為自己的貪念而隨意地宰殺生禽,這句頗有環保意識。

“狎暱惡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則可相依”這句講的是交友,與那些為人不良的惡少交往,長久必會被其所累,與老成有德人交往,危急的時候可以依靠,這也是孔子所説的交友之道。這句對我的啟發很大,對我而言。現在是一個即將跨入大二門檻的大學生,在交友方面有一種困惑,亦覺交友不易,“千金易尋,知音難求”啊!

其實,在處世為人方面,書上給我啟發很更大。“輕聽發言,安知非人之譖訴,當忍耐三思”這是教人不要輕信流言,要想到着也許是別人的陷害呢,要懂得三思而行,正所謂“兼聽則明”嘛!“因事相爭,安知非我之不是”這句就是要人學會反省自己,不要一味怨天尤人。待人方面,“財詩惠勿念,受恩莫忘”對人好不要想得到回報,施恩不求報才是真善。但受到別人恩惠切不可忘記。所謂“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才是君子所為。“凡事當留餘地,得意不宜再往”待人要學會寬容,學會給別人機會,“寬容”一直是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一個寬容的人胸懷必定如大海一樣寬廣,這樣的人才是平和的人,他的心才會常有安寧。為人不可存有妒忌之心,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的人永遠生活在妒忌的箭熬裏,這不僅會傷害別人,更會傷害自己,所以“人有喜慶,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禍患,不可生喜慶心”。

在對待功名利祿的追求中,朱子提醒我們:讀書志在聖賢,非徒科第;為官心存君國,豈計家身。讀書是為了求學問而不是為了追名逐利,當官是為了家國天下,而不是為了自己個人的利益,。這樣的追求現在已經很難實現了,現實總是無情改變人的初衷,再純潔高尚的初衷在現實面前也在無數次的碰壁後變的面目全非。所以堅持自己的初衷是很難的事,而這種艱難必須由堅定的信念克服,道理講千遍萬遍不假,但是要把道理貫徹下來,那是不容易的事。時時追念自己的初衷,監守內心的陣地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吧!

讀完《朱子家訓》,所思所想遠非上文所述的,太多的頓捂,太多的感慨,太多的欣喜。對於一個尚且稚嫩的大學生,在對成人的世界探索中,來自百年之前的老前輩給了我們一點點安慰,也許這些與世俗格格不入,但我不會認為它過時,它是鮮活的,也應當永遠是鮮活的。它幫我尋找到一片靈魂的淨土,教我如何在喧囂的塵世裏保留一點純真,一點真誠,一點文化的堅守。總之,受益匪淺!

朱子家訓優秀讀後感 篇3

今天,我們讀完了《朱子家訓》,深有感觸。

讀了整篇《朱子家訓》,我懂得了整篇文章都是寫朱子教人怎麼做人的。如“人有小過,含容而忍之:人有大過,以理而喻之”就是教人:人要是有犯錯,如果是小錯誤,就可以小事化了;如果是大錯誤,就應該依法懲處。如“處世無私仇,治家無私法”是教人:處事要公私分明。“斯文不可不敬,患難不可不扶”是説:“人有困難一定要互相幫助,勿必要懂得尊敬讀書人”……

《朱子家訓》言簡意賅,內容豐富,就像是一把鑰匙輕輕地打開了我的“不明之門”,我一定會記住它的,並且把它利用在我的生活之中。現在,“退一步海闊天空,讓三分心平氣和”已成了我的座右銘。

讀了《朱子家訓》這一篇教育的文章後,我思緒萬千,不由得拿起筆寫下這篇讀後感。

《朱子家訓》,是古代朱家培育子孫的經驗之談。它讀起來像繞口令,讀了以後又讓人明白了深刻的道理,真讓人回味無窮。

其中,我對“人有惡則掩之,人有善則揚之”和“勿損人利己,勿妒賢而嫉能”這兩句特別感興趣。生活中有的人,犯了錯誤也不改,還欺騙,甚至愈演愈烈。有長處又長埋於心中,不知施展自己的才華,這與現在的社會是格格不入。我想對這些人説:“不錯應該改之,有長處應該善於表現、展示自己的才華。”還有的人,自己的成績不好,他委嫉妒有才華的人,會做出損人利己的事情來。我想對他們説:“你這樣做只是徒勞無功,你最應該做的急起直追,迎頭趕上,加倍努力呀!”

我理解全文後,覺得應該把《朱子家訓》廣為流傳,成為《世界訓言》,成為每位公民做人、做事的準則。

朱子家訓優秀讀後感 篇4

假期裏我閲讀了《朱子家訓》這本經典傳統文化國學。剛開始閲讀時有點理解不了,但隨後搜索註釋後,我一下子就震驚了,文章僅僅用了522個字就闡述了許多做事做人的道理。讓我受益匪淺,其中有幾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文中説“宜未雨而調繆,毋臨渴而掘井”。它的意思是:凡是要事先做準備,沒到下雨的時候要先把房子修補完整。不要口渴了才開始掘井。在平時我總是有點貪玩任性,等到快考試了才發現自己好多學習的漏洞。於是考試前突擊學習,臨時抱佛腳,弄得自己高度緊張,手忙腳亂導致了自己成績的不穩定。讀了這句,我明白了:學習要靠平時一點一點積累起來,只有夯實了基礎,做好了充足準備,成績才能穩定。學習上是如此,在別的方面也一樣。只有平時做好充足的準備,才能有備無患。

如果説上一句是告訴我們做事的道理的警句,那麼這一句就是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的警句,即:與肩挑貿易,毋佔便宜;見貧苦親鄰,須加温恤。它的意思是和做小生意的小販做交易,不要佔他們的便宜;看到貧苦的親戚和鄰居要關心他們,而且要對他們有金錢或其他的援助。這句話就是告訴我們要有愛心。每當看到有人遇到困難時,我們要伸出自己熱情的雙手去幫助他們。在生活中,每當和媽媽外出時,我經常看到街頭有一些殘疾人在乞討,這時,我都會拿出自己的零花錢輕輕地放在他們的手中。每每聽到他們感謝的話語,看到他們感激的眼神時,我自己心中就像盛開了一朵美麗的小花,感覺暖暖的,很開心。

《朱子家訓》就像我的一位老師,教給我許多做事做人的道理,無聲地影響着我,時時刻刻告誡我:治家、齊國、平天下。《朱子家訓》將永遠像一座燈塔,指引着我前進的方向!

朱子家訓優秀讀後感 篇5

《朱子家訓》是由南宋著名理學家、思想家朱熹所著。全文雖僅有寥寥數百字,卻全面闡述了朱熹關於做人的準則:仁、義、禮、智、信。可謂是字字珠璣,是朱熹治家、做人思想的濃縮。

《朱子家訓》倡導家庭親睦、人際和諧、重德修身。對每個人來説,家庭是人生的起點,也是生活的港灣。營造一個温馨的家,創造和睦的家庭生活,無論是過去還是將來,都是人們追求的亙古不變的目標。而朱熹的《家訓》為實現這樣的目標提供了一個理論上的指南。

“父之所貴者,慈也”。《家訓》要求父母對子女要“慈”“教”。所謂“慈”,即父母要疼愛子女。父母對子女的愛必須是至善的愛。但是父母對子女千萬不可溺愛,溺愛是害。如果子孫不肖,對其放縱是不行的,所以朱熹指出:“子孫不可不教也”。特別是當代社會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被父母乃至爺爺奶奶視為掌上明珠,一味遷就、百般疼愛,養成了孩子唯我獨尊、任性的性格,根本不講長幼之序,不懂禮貌。這種性格的養成,對孩子成長會帶來許多負面影響。正所謂:“子不教,父之過。”因此,父母在對子女傾注慈愛的同時,還要加強對孩子的管教。使其懂得禮儀,懂得做人的道理。

“子之所貴者,孝也。”《家訓》要求子女對父母要“孝”。所謂“孝”,是指子女要善待父母。朱熹強調的“孝”是真心實意的孝,是子女為報答父母養育之恩而心甘情願地付出。父母辛辛苦苦將子女養大,在子女身上傾注了無數無私的愛,而作為子女,一旦獨立就應當主動承擔贍養父母的任務,使其安度晚年,不僅在物質上關心父母,更應在精神上關心父母,在父母面前要和顏悦色,平常要多問寒問暖,問疾問安等。

朱熹在《家訓》中還強調兄弟之間要友愛。他指出“兄之所貴者,友也;弟之所貴者,恭也。”這正是所謂的“兄友弟恭”。兄弟之間不能因為一些小事而反目成仇,骨肉相殘,大動干戈。所謂“友”,就是要友愛,互相幫助,患難與共。“恭”則是指尊敬、謙恭。“友”“恭”是兄弟姐妹之間團結的根基,如果連自己的同胞手足都不友愛、不團結,談何友愛、團結其他人呢?

我覺得在這篇家訓中,還有一個十分有用的做人處事的道理。“慎勿談人之短;切勿矜己之長”。這就是説在與人交往中,不要隨便揭人的短處,背後説人家的壞話,傷害別人的感情,也不要因為自己有所長或工作有了成績,就自我顯耀而瞧不起別人,為人應當保持謙遜的本色,切不可驕傲自大,目中無人。當與人發生衝突時,解決矛盾的方法則是“仇者以義解之,怨者以直報之”,仇恨自己的人要用情誼來化解它,怨恨自己的人要用誠心去回報,用平靜的心態、平和的方式去化解矛盾,切不可以仇報仇、以怨還怨,無論在什麼環境下和與人發生不愉快的事時,都要做到“隨遇而安之”,不能為一點小事就記恨在心,爭個你高我低,甚至出口傷人,拳腳相見。在與人交往上,要做到“人有小過,含容而忍之;人有大過,以理而諭之”,要學會理解和寬容,別人有小的過錯要用寬容的態度對待之,別人有大的錯誤,也要做好思想工作,以理服人,用道理使他明白錯誤的地方,促其而改之。

讀完《朱子家訓》,所思所想遠非上文所述的,太多的頓捂,太多的感慨,太多的欣喜。來自百年之前的老前輩給了我們一點點安慰,也許這些與世俗格格不入,但我不會認為它過時,它是鮮活的,也應當永遠是鮮活的。它幫我尋找到一片靈魂的淨土,教我如何在喧囂的塵世裏保留一點純真,一點真誠,一點文化的堅守。總之,受益匪淺!

朱子家訓優秀讀後感 篇6

每晚我和孩子一起聆聽、閲讀《朱子家訓》這一精神寶典,這段最有普眾意義的家訓如説家常,娓娓道來,內心感觸很深。《朱子家訓》是弘揚優秀家風的經驗。它是一部施行家庭教育,培育子女完善人格,接受傳統國學文化教育的優秀讀本。家訓內容包含上輩人對自己人生經驗的總結和對後人的期望,規範家人行為、處理家庭事務,以此教育後人。

它教我們勤儉,倡導勤勞節儉的理念。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勤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任何一件不起眼的物品都是大自然的賜予與人類勞動的結晶,都有它獨特的價值,不可浪費;家訓開篇從日常生活行為上入手,教育子女要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人的日常作息時間要遵守自然規律,與自然的變化一致,做到事事從容不迫,有條不紊。在生活作風上,要珍惜糧食、愛惜衣物、開源節流,過節儉、質樸的生活。要知足常樂,不要一味追求奢華。

很多人都憧憬恬然自若的生活,其實很簡單,每天清晨早起,整理自己,整潔地迎接新的一天,當最後一束陽光被收走,便就着月色進入夢鄉……保持寧靜的心態,認真地對待每一天。

它使我思考着生活中怎樣做人,怎樣持家,怎樣處世,怎樣正確處理家庭關係。當下現實生活中種種病象,社會今天面臨的主要危機究其原因是家風不嚴,道德缺失和信仰危機。在現實生活中,仍出現不少家庭暴力,家庭不和睦。家風不嚴的諸多教訓則警示我們,抓好家風建設,夯實家庭建設基礎是何等重要!好家教培養好孩子,要突出榜樣的作用,構建和諧的家庭,營造良好的家風。

啟蒙是家庭教育的重點,也是家庭教育的原則。父母改變1%,孩子就改變100%。嬰兒一落地只是一張白紙,而這張白紙首先是由家庭教育來定其底色,何況修身修心是每個人畢生的課業。人的品德首先是在家庭裏生根、發芽、成形。那麼,對我們每個人來講,家庭是自己人生的起點,是情感的苗圃,也是愛的歸宿,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也是“鍊鋼爐”,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家庭教育,即“人之初”的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和榜樣,作為孩子生命的引導者,廣大家庭都要重言傳、重身教,教知識、育品德,身體力行、耳濡目染,幫助孩子邁好人生的第一個台階。因此,家庭教育歷來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

朱子家訓優秀讀後感 篇7

自小便生活在武漢,身邊的親戚朋友也是在武漢,印象中家裏沒有什麼家書來往。要説到印象深刻,值得學習借鑑的家書,倒還真有。學生時期大都是圍繞學習來進行閲讀學習的,工作後,一次偶然的機會得到朋友相贈的一本《朱子家訓》,便抱着無聊時看看的想法翻開了。當時心想這只不過是一家之法,但在細細品讀之後,我覺得這樣的家訓下百我們現代社會每個家庭都應該學習的。

在整篇家訓中我最喜歡的一句便是“易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在我想來,做到這一點必須要做到三件事。第一,有足夠的實力。機會隨時可能會出現在我們面前,我們必須要有十足的底氣去面對,我們可以努力地做到在任何情況面前説:“我可以!”第二,做事有準備。所謂不打無準備之仗,我們做什麼事情必須有充足的準備,考慮應該全面,對可能的後果有一定的預測。第三,要勇於承擔。一件事情有時候我們必須要做,但是在我們預見中卻需要付出許多,這就需要我們敢於承擔這樣的損失。獲得的同時我們應該學會接受失去,世間沒有十全十美。

“重貲財,薄父母,不成人子”這句話不能不讓人叫好,“重貲才,薄父母”現在有多少人不是如此?身為人子,父母永遠是第一位的。父母給了我們生命,父母供養我們幾十年,父母教會我們做人,當我們開始獨擋一面時,我們怎可忘卻我們的父母,我們怎可讓錢矇蔽我們的雙眼,我們怎可讓父母孤單寂寞?在學習工作閒暇之餘給父母打個電話,假期時常回家看看,和父母聊聊天。父母所期待的並不是你帶多少錢回去,父母真正在意的是你,只有你!不可否認的是現代生活壓力很大,成為錢的奴隸並不稀奇,我們在忙於自身的同時不可避免的會忽視我們的父母,我們的父母也常常理解我們,因為他們想讓我們過得更好。但是,這句話告訴我們在再大的生活壓力下,我們也必須保持內心的清明,把父母放在心上。

朱子家訓優秀讀後感 篇8

今年暑假,老師推薦我們讀一本好書,我讀的是國學經典《朱子家訓》這本書。

《朱子家訓》又名《朱子治家格》,作者是著名教育家朱柏廬,它是一本以家庭道德為主的啟蒙教材,非常適合我們國小生閲讀的好書。

其中我最喜歡這兩句,一句是:以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意思是“最好未雨綢繆,不要到了渴了就掘井。”讀到了這裏我明白了,做事要做好充分的打算,不要在事情發生的時候才後悔,平時要好好學習,不要等到老來才知道後悔。另一句是“聽婦言,乖骨肉,豈是丈夫;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意思是説,聽從夫人的言論,溺骨肉,這哪裏是大丈夫的作為;偏重錢財,不孝順父母,不是做子孫的行為。從這裏我明白了一個人要有主見,不能總是聽他人的言論,作為兒子我們要孝順自己的父母。平時要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父母累的時候幫父母捶背消除他們的疲勞。

讀《朱子家訓》讓我明白了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知道了父母的辛苦我們要孝順。這本書語言精美,一句就是一個格言,包含了很多很多深刻道理,值得所有的小朋友閲讀品味。

朱子家訓優秀讀後感 篇9

在很多年之前,就聽説過“朱子家訓”,但多年來總是腳步匆匆,從沒有認真看過。隨着年齡的增加,感覺自己能靜下心來看一些想看的書了,於是就在閒暇時間認認真真讀了家訓,讀後感觸頗深,現把一點感想寫出來,與各位分享。

由明末的朱柏廬編寫的“朱子家訓”,字雖寥寥數百,卻通俗易懂,堪稱儒家的經典之作,家訓中不僅表達了正確的治家之道,更是藴含了深刻做人和育人之理,幾百年來,為世人所重。

在我看來,雖然家訓藴理厚重,字字珠璣,但最能給我們日常工作帶來啟迪的則是下面這句話:“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即昏便息,關閉門鎖必親自檢點”也許有人會認為,這句話説得是居家過日子應該秉持的態度,與我們的工作風牛馬不相及。但我覺得不是這樣子的,世界上的事情很多都是殊途同歸的,生活與工作也一樣,必須要有一個好的習慣和態度。

居家應該“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工作中的每個早晨又何嘗不是這樣子呢?每早早來十五分鐘,清潔自己的工作台面,為大家燒一壺開水,然後梳理一下工作思路,擬好每天的工作計劃,你會發現,你自己不僅一整天心舒氣暢,工作也可以有條不紊。相反,如果每天早上都是壓點才到辦公室,如遇突發或者較為急迫的任務,可以想象隨之而來的凌亂無章。

同理,居家應該“即昏便息,關門閉鎖必親自檢點”,難道我們的工作不應如此嗎?每天下班晚走五分鐘,把今天沒有完成明日亟待完成的工作過一下,做好各種應急預案,把容易忘記的事項做好標識置於較為明顯的地方,然後檢查開關插座和門窗,然後安心離開。這樣即使明早遇到突發事件,也可以從容應對。

當然,“朱子家訓”帶給我們的還有很多,比如讓我們淡泊名利,修身齊家,又比如讓我們勤儉持家,謙虛做人等,這些話都不是高高在上的大道理。仔細閲讀,你會覺得好像在與一個睿智的長者進行促膝長談。每一句話,或許都會對你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我想,這也許就是家訓帶給我們最珍貴的東西吧。

朱子家訓優秀讀後感 篇10

讀完《朱子家訓》我感慨良多。它講述一個道理,一個人對他人、對生活應有的態度。全篇以偶句連成,頗具韻律。反覆吟讀,更覺得藴涵豐富,深意綿長。

"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即昏邊息,關鎖門户。"一種田園般的悠然生活,躍然於眼前,每天早晨伴着晨露,把庭院內外收拾的乾乾淨淨,迎接新的一天的到來。當太陽走完一天的行程,灑下最後一束陽光,便關鎖門户,卸下一天的勞累疲憊,準備進入夢鄉。這是怎樣的一種安然,一種恬靜,恐怕只有不被世俗沾染的人才能享受這份安逸吧。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微艱。"看看如今,美國的"次貸風波"引起了世界經濟的強烈波動,且不説其他,就一路飆升的糧價或許就是08年一個籠罩在人們頭頂的經濟陰霾。聯合國前祕書長安南前不久也發出警告:每天晚上地球上有8.5億人飢腸轆轆地入睡。或許一日三餐能吃上香噴噴的白米飯在很多人眼裏成了一種奢望。報紙上那些"饑民"特寫,怎不為我們一次次的敲響警鐘:杜絕浪費,從我做起。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社會的基礎。社會能否達到所謂的"太平盛世"歸根到底就是看每個家庭過的是否幸福如意。但是,總有太多太多的家庭處於不幸之中,隔閡、爭吵和打鬧,日子雞犬不寧,孩子的心沒有依靠,惴惴不安,心存膽怯,平靜的生活總是那麼短暫。一時話不投機,就可能瞬間爆發一場戰爭。對此前人早已告誡過我們,"居家戒爭訟,訟而終兇"是啊,兩個人從相遇、相知、相戀,到最後組建起家庭,畢竟都付出過,努力過,何苦用曾經接吻的嘴説出中傷對方的話呢!"凡事當留餘地,得意不宜再往"做事不能太絕,説話亦然,所謂話説太盡,緣分必定早盡。

可憐天下父母心。是父母把我們撫養成人,為我們創造了基本生活條件。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關心和愛護是最真摯的,最無私的。"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看重錢財,而薄待父母,豈不妄為人子?

讀完全篇我有太多的頓捂,太多的感慨,太多的欣喜。中國優秀文化,優秀傳統很多都包含在裏面。它對於一個剛剛踏出校園尚且稚嫩的青年,在對成人的世界探索中,是一筆不菲的.財富。

當然所處的時代不同了,一些內容可能以不適合這個時代了,其中封建性的糟粕如對女性的某種偏見、自得守舊等是那個時代的歷史侷限,但其大部分還是有道理的。人生是有取捨的,書中的內容也可以取捨。

朱子家訓優秀讀後感 篇11

《朱子家訓》以聊聊數百字能成為儒家經典之作,幾百年為世人説重的原因,也才明白學校老師要求我們學習的良苦用心。

且不説《朱子家訓》藴含豐富,深意綿長,就看它全篇以對偶句連成,實具韻律之美,讀來朗朗上口。

比如裏面的“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既昏便息,關鎖門户,必親自檢點。”

開篇就給人悠然的意境,很多人都憧憬恬然自若的生活,其實很簡單,如作者所説,每天清晨早起,整理自己,乾乾淨淨的迎接新的一天,當最後一束陽光被收走,便就着月色進入夢鄉,緊緊的大門將煩擾關在門外,沉澱自己,沉澱雜念……保持寧靜的心態,認真的對待每一天!

它教我們勤儉。“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這句話已經廣為流傳。勤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物質生活極大的改善後的今天這更是不能丟棄的珍寶。任何一件不起眼的物品都是大自然的賜予與人類勞動的結晶,都有它獨特的價值,不可浪費;生產勞動區別了人和動物,是人類生存的必須。因此,節儉與勤勞是人最基本的美德。

它教我們思考。“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正如“居安思危”,生活中沒有一帆風順,學會思考,有遠見,是成功所需的。

它教我們交友。“狎暱惡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則可相依。”與那些為人不良的惡少交往,長久必會被其説累,與老陳有德人交往,危急的時候就可以依靠,這也是孔子所説的交友之道。可見慎重交友,對自己對他人,都是十分重要的。

它教我們傾聽。“輕聽發言,安知非人之譖訴,當忍耐三思;因事相爭,焉知非我之不是,須平心暗想”是的,我們要善於傾聽,做領導的尤其要如此,但傾聽不等於輕信它教我們寬容。“凡事當留餘地,得意不宜再往。”待人要學會寬容,學會給別人機會,一個寬容的人胸懷必定如大海般寬廣,這樣的人才是平和的人,她的心才會常有安寧。為人不可存有妒忌之心,見不得比自己好的人永遠生活在妒忌的煎熬裏,這不僅會傷害別人,更會傷害自己,所以,“人有喜慶,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禍患,不可生喜慶心。”

《朱子家訓》在此時就不僅僅是家訓了,更是一部鞭策個人行為的箴言,以此訓律自己,規範自己。

朱子家訓優秀讀後感 篇12

在我被各種社會關係弄得疲憊不堪的時候,我最喜歡閉上眼睛,唸叨着所謂的冰心訣,道曰:“心若冰清,天塌不驚;萬變猶定,神怡氣靜。忘我守一,六根大定;戒點養氣,無思無為。上下相顧,神色相依;蓄意玄關,降伏思慮;內外無物,心若冰清。”我喜歡這些話,他們似乎真的將我的心冰凍,使一切煩惱和憂慮都消散殆盡,正是“無思無為”,“內外無物”。

“無”是一種境界,一種至高無上的境界。在朱子的家訓中,我讀出一種古代聖人的“無”的心性。朱子不想把世事都看得那麼複雜,想得太複雜只會讓自己傷心疲憊,他淡漠了世間的許多東西,從而轉變為一種“無”的心性。蒲松齡説過,淡漠是情感的至高點,莫非這“無”也才是品質的至高點?

“自奉必須儉約,宴客切勿流連。”這是對自己的財物的“無”的態度,朱子不因錢財的多斂而認為應當去鋪張,也不認為前使用在別人身上的就小氣,這兩者只做到其中一點那是好品質與壞品質的差別,而做到兩點,是聖人的表現。因為不是真正把財物當成無,節約的人會恐懼請客,老是請客的人又擺脱不了奢侈。想到此,我又不禁感歎現在的一些“啃老族”們。他們的父母似乎就是那第一種人,他們也似乎是那第二種人。俗話説有因必有果,他們一邊在嘲笑父母的摳門,另一邊卻無法理解這種現象,素不知是他們的“因”有了父母的“果”。若是他們可以學習一下朱子的無,則他們的父母也可以無,二者平衡,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古人的訓導在這裏,我們又有沒有看到這些?

“刻薄成家,理無久享;倫常乖舛,立見消亡。兄弟叔侄,須分多潤寡;長幼內外,宜法肅辭嚴。”這是關於家庭地位的“無”的心態。我鄙視家庭內部不斷的紛爭,我有遠親就是如此,他們在酒席上可以為誰是老大誰是老二吵起來,出盡洋相也不肯相讓。還有一些人倚老賣老,自以為是年長的就應該大權在握,不把年輕的人當回事,晚輩稍有不從,便怒火沖天,甚至拿着農藥以死相要挾。另外,網上的婚前婚後的不同,我也非常反感,我不相信相愛的男女會在一夜之間變了臉。為何我們不要和睦的家庭?難道現代的人追求的是精神上的刺激,而不是一個和平安定的社會嗎?當傳説變成真的,無變成有,跨出的一步又是否會成為退後的一步?

“讀書志在聖賢,非圖科第;為官心存君國,豈計身家。”這是基於“人生意義”的“無”的想法。朱子把豐富自己,光大國家當成一種無窮的樂趣,而不是把贏得功名受人吹捧當成一種快樂。人生在世,以學得知識為樂,其餘已經是無了。學不為他,只為樂,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如果上可以將賺錢當成是一種樂趣,一種獲得知識的樂趣,則商不會再是奸。如果官可以將工作好當成一種樂趣,一種自己得到經驗的樂趣,則官不會再是貪和無恥。但一切變成無我們保持一種無的心態,生活又會怎樣?

朱子戀上了“無”,無戀,戀無。而飛速前進的時代,可憐他在戀着什麼,而我們,又在戀着什麼?

朱子家訓優秀讀後感 篇13

學校四年級第二學期的寒假作業就是背誦《朱子家訓》。當我打開這本書的時候,原來以為是很枯燥的文言文,讀後才發現全篇以偶句連成,讀來如金玉落地,頗具韻律之美,不僅不覺得枯燥,令人愛不釋手。反覆吟讀,更覺得藴涵豐富,深意綿長。

"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即昏邊息,關鎖門户。"這一句話彷彿讓我在晨曦的薄霧中看到了一個在清掃庭院的淡淡人影,那青色的長衫在風中輕輕地搖曳着;彷彿讓我在漫天晚霞中看到了一個靜看落日的人影,那青色的衣衫上染上了絢麗的色澤,他在最後一縷陽光消散之後慢慢關上了門窗,把煩惱不安也關在了門外,在如水的月光中進入了夢鄉,夢見了那隻蝴蝶自在地在身邊飛舞。這是一種多麼規律、健康的生活狀態啊,日出而做,日落而息。這是多麼閒適、安寧、平淡和樸素的生活狀態啊。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這一句話和"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樣表明了對勞動的尊重和對勞動成果的珍惜啊,浪費無疑是可恥的這在任何時代都是一樣的。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見富貴而生諂,容者最可恥;遇貧窮而作驕態者,賤莫甚。""與肩挑貿易,毋佔便宜;見窮苦親鄰,需加温恤"……這些質樸的格言早已超越了文字,幻化為賢者心靈的法則。

若説處世為人我最欣賞的是"輕聽發言,安知非人之譖訴,當忍耐三思;因事相爭,焉知非我之不是,須平心暗想"這句,是的,我們要善於傾聽,做領導的尤其要如此,但傾聽不等於輕信。話語是人們在工作和社會生活中的最常用最廣泛的交流溝通傳媒,那麼怎樣對待這洶湧澎湃的話語的波濤?矛盾是無處無時不在的,大是大非有但對於平常百姓生活究竟

有多少?怎樣處理?那麼我們就好好琢磨琢磨朱柏廬這句話吧!

"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居身務期質樸,教子要有義方。"

這幾句都表明對子孫的教育是多麼的重要,用好的教育方法才有用,不光要讓子孫讀好書,好讀書,還要以身作則,用自己淳樸的品質教化子孫才行,這樣後代才能長盛不衰啊,否則只會使三代而衰這句話應驗啊。

雖然有寫話我讀不懂,但它幫我尋找到一片靈魂的淨土,教我如何在喧囂的塵世裏保留一點純真,一點真誠,一點文化的堅守。總之,受益匪淺!

朱子家訓優秀讀後感 篇14

《朱子家訓》是一部儒家經典之作,以前聽語文老師提過,但從未見其真面目,聽説它幾百年來都廣為流傳,而且能告訴人們怎樣做人,怎樣做一個正直的人、高尚的人,它為什麼會具有如此大的魅力呢?帶着疑問,今天的班會課,我讀得認真,聽得仔細,課後,感觸很深。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這一句話和"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樣表明了對勞動的尊重和對勞動成果的珍惜啊,浪費無疑是可恥的,這在任何時代都是一樣的。作為青年學子,更應該珍惜擁有,懂得父母之艱辛。

"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也許有人會説未雨綢繆未免操之過急,而世事變化無常,不可能找到一種解決所有問題的方法啊,可是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臨渴掘井是行不通的,非但不能解決問題,而且有可能是飲鴆止渴,使得問題變得更糟,這句話特別值得借鑑,想想我們作為職業高中的學生,肩負着勞動一線的重任,深受國家的恩惠,卻每天在這裏揮霍時光,總以為自己很了不起,不要讀書也能事業有成,可是,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在什麼都是自動化、電子化、信息化的今天,臨渴掘井怎能行得通呢?

"器具質而潔,瓦缶勝金玉;飯食約而精,園蔬愈珍饈。"作者喜歡這種平淡、樸素、簡單的生活,幾隻青瓦和陶土做的器具擺放在桌上,投下了一片陰影,而在碗裏盛着賞心悦目的綠色,那蔬菜還滴着露的時候就從菜園裏採摘下來了,新鮮極了,比油膩的魚肉更美味。我想,在物慾橫流的今天,在一切向錢看的今天,這樣舒心愜意的田園式的生活是很難實現的。

"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居身務期質樸,教子要有義方。"這幾句都表明對子孫的教育是多麼的重要,用好的教育方法才有用,不光要讓子孫讀好書,好讀書,還要以身作則,用自己淳樸的品質教化子孫才行,這樣教育出來的子孫才能具有高尚的品質,才能成為社會的棟樑。

《朱子家訓》儼然是一部家庭教育的典範。"刻薄成家,理無久享;倫常乖舛,立見消亡。兄弟叔侄,須分多潤寡;長幼內外,宜法肅辭嚴。聽婦言,乖骨肉,豈是丈夫;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擇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計厚奩。"作者希望子孫後代能理解作為一個稱職父親對家庭的操勞,他希望家庭永遠是那麼的和睦,這樣社會安定,人人安居樂業,這樣,才是真正幸福安樂的生活。

如果人人都能學學《朱子家訓》,在生活和工作或學習中,擁有寬大之懷,努力培養自己的情操,學會為人處世之道,那麼,何愁家庭不和睦?何愁社會不安寧?何愁國家不興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