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八年級語文期中模擬試題含答案解析

校園7.38K

八年級的學生將要參加期會考試,所以平時要多做一些語文模擬試題,爭取在考試中獲得一個好成績。小編為大家力薦了八年級語文期中模擬試題以及參考答案,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閲讀!

八年級語文期中模擬試題含答案解析
  八年級語文期中模擬試題

一.積累與運用

1.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

A.寒喧 甘拜下風 矯揉造作 一籌莫展

B. 既然 委曲求全 銷聲匿跡 草 菅人命

C.鬆弛 自命不凡 無精打彩 走投無路

D.贋品 循序漸進 翻雲覆雨 變本 加利

2.下列各組詞中加點的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要挾(xié) 不屑(xiè) 機械(jiè) 邂逅(xiè)

B.自詡(xǔ) 酗酒(xù) 體恤(xù) 體癬(xiǎn)

C.絢爛(xuàn) 渲染(xuàn) 噱頭(xué) 戲謔(xuè)

D.湮沒(yān) 筵席(yàn) 夢魘(yǎn) 腮靨(yè)

3.選出下列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 )

A.南大街工貿大廈前的流動採血車在人潮中格外引人矚目,等候獻血的羣眾在車外排起長隊,成為節日街頭一道亮麗的風景。

B.這場比賽可謂波瀾不驚,奧運會與世錦賽雙料冠軍王楠苦戰五局,終於擊敗對手沃西克,獲得最後勝利。

C.在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週年之際,我們希望日本政府尊重亞洲人民的感情;妥善處理教科書和歷史問題,採取切實措施防止軍國主義死灰復燃。

D.信中,龐女士對來南通採訪時受到的無微不至的熱情服務表示感謝,並由衷地稱讚南通美麗的城市風景與日新月異的發展速度。

4.下列標點符號使用有錯誤的一項是(2分)

A.今天想來,她對我的接近文學和愛好文學,是有着多麼有益的影響!

B.很多市民向記者打聽:水城水鄉國際旅遊節有哪些旅遊項目?可以品嚐到哪些美食?

C.中醫認為,薺菜味辛甘,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祛病養生功效。

D.客居在外的梅葆玖先生用“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的詩句,表達了他的思鄉之情。

5. 下面文學常識表述有錯的一項是( )

A. 劉禹錫、柳宗元都是唐代人,文學成就為後人傳頌,劉、柳二人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內。

B. 范仲淹、蘇軾都是宋代人,在文學成就上,蘇軾更突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 《左傳》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記事詳備、文辭優美的編年體史書,具有很高的文獻價值。

D. 《論語》《孟子》都是儒家經典著作。

6.下面語段劃線的三個句子中兩句有語病,請找出並修改。(4分)

①法國作家雨果曾撰文譴責英法聯軍劫掠併火燒圓明園,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也曾在英國發表聲明斥責日本的侵華行為。②正因為這樣,他們才贏得了我們的崇高敬意,不僅在文學上、物理學上,更在人格精神上。君子是一些什麼樣的人?就是雨果這樣,就是愛因斯坦這樣,③不僅僅對自己的專業有判斷力,更有對是非善惡的判斷力,卻能公開地站在正義的一邊,用自己的力量,增加正義的勝算。

(1)

(2)

7.請説出下面選段出自哪部名著。

(1)每當有重要官職空缺,不論是原官員過世還是失寵撤職(這是常有的事),就會有五六位候補人員呈請皇帝准許他們給皇帝陛下及朝廷百官表演一次繩上舞蹈;誰跳得最高而又不跌下來,誰就接任這個職位。重臣們也常常奉命表演這一技藝,使皇帝相信他們並沒有忘記自己的本領。

作品:《 》

(2)他什麼也不知道了,只茫茫地覺得心有點熱氣,耳邊有一片雨聲。他要把車放下,但是不知放在哪裏好。想跑,水裹住他的腿。他就那麼半死半活地,低着頭一步一步地往前拽。坐車的彷彿死在了車上,一聲不出地任憑車伕在水裏掙命。

作品:《 》

(3)説時遲,那時快,薛霸的棍恰舉起來,只見松樹背後,雷鳴也似一聲,那條鐵禪杖飛將來,把這水火棍一隔,丟去九霄雲外,跳出一個胖大和尚來,喝道:“灑家在林子裏聽你多時!”兩個公人看那和尚時,穿一領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起禪杖,掄起來打兩個公人。

作品:《 》

(4)親愛的孩子,你走後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可是沒一天不想着你, 每天清早六七點鐘就醒,翻來覆去的睡不着,也説不出為什麼。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親獨自守在家裏,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 一樣,我和你媽媽老是想着你二三歲到六七歲間的小故事。

作品:《 》

8、茶文化綜合性學習。(6分)

茶文化是中國一個特殊的文化形式。集天地之精華的杭州,是著名龍井茶的發源地。為了弘揚茶文化,學校要開展以“弘揚茶文化”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參加。

(1)感悟茶哲理。(2分)

趙勇向同學們講了一個茶故事:一位失意的年輕人請得道高僧釋圓指點迷津。釋圓拿出兩個裝着同樣茶葉的杯子,用温水衝了其中一杯,叫年輕人喝。年輕人細細品了一下,發現一點香味也沒有。釋圓又用沸水衝了另一杯,只見茶葉在杯子裏上下翻滾沉浮。一會兒,一絲淡淡的清香緩緩地從杯中飄出。年輕人聞着沁人的茶香,端起杯,細細品味了一番,滿意地點點頭,並向釋圓深鞠一躬,感 激地説:“我懂了。”若干年後,年輕人功成名就。

請問:年輕人從高僧泡出兩杯不同的茶中,悟出了怎樣的人生哲理?

(2)話説茶功用。(2分)

“柴米油鹽醬醋茶”,開門七件事,是我們居家過日子必不可少的。請你用一句話説明茶的一種功用。

(3)解讀茶對 聯。(2分)

茶聯是中華茶文化的一部分。有些茶聯意味深長,值得一讀,如“看《水滸》想喝大碗酒,讀《紅樓》思品小盞茶”。看《水滸》為什麼想喝大碗酒?讀《紅樓夢》為什麼思品小盞茶?請你選 擇其中一個問題回答。

五、閲讀下面這首古詩,回答後面的問題。

納涼    秦觀

攜杖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牀。

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

註釋:胡牀:亦稱“交牀”,“交椅”,一種可以摺疊的輕便坐具。

9.前兩句中,“ ① ”字尋覓清涼之地的願望,“倚”字寫出了詩人“ ② ”的心境。

10.“風定池蓮自在香”寄寓了詩人怎樣的志趣?

項籍字羽,下相人也。家世楚將,封於項,故姓項氏。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去。樑怒之。籍曰:“書足記姓名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耳。”於是樑奇其意,乃教以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樑嘗有櫟陽 逮,請蘄獄椽曹咎書抵櫟陽獄史司馬欣,以故事皆已。樑嘗殺人,與籍避仇吳中。吳中賢士大夫皆出樑下。每有大徭役及喪,樑常主辦,陰以兵法部勒賓客子弟,以知其能。秦始皇帝東遊會稽,渡浙江,樑與籍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樑掩其口,曰:“無妄言,族矣!”樑以此奇籍。籍長八尺二寸,力扛鼎(11),才氣過人。吳中子弟皆憚籍。

----節選自《漢書》

11.解釋下面 加點的詞。(2分)

①封於項 ②乃教以兵法

12.翻譯 下面的句子。(2分)

書足記姓名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耳。

13.從選文中可以看出項羽是哪些與眾不同之處。(2分)

14.李清照《夏日絕句》和杜牧《題烏江亭》對項羽“烏江自刎”的看法大相徑庭,你認同哪種?説明理由。(2分)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夏日絕句》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題烏江亭》

水鄉的橋

陳從周

提起“江南水鄉”,不由使人想到“户藏煙浦,傢俱畫船”一些水鄉景色,每當杏花春雨,秋水落霞,更令人依戀難忘了。這明秀柔美的江南風光,是與形式豐富多變的水上橋樑有所分不開的。它點綴了移步換影的景色,刻畫了水鄉的特徵,同時又解決了交通問題。我們的祖先是如何地從功能與藝術兩方面來處理了複雜的水鄉交通,美化了村鎮城市的面貌。

在水道縱橫、平疇無際的蘇南、浙北地帶,橋每每五步一登、十步一跨,觸目皆是。在綠滿江南的鄉村中,一橋如帶,水光山色,片帆輕櫓,相映成趣。但在城鎮中,橋又是織成水鄉城鎮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每當舟臨其境,必有市橋相迎,人經橋下,常於有意無意之中,望見古塔鐘樓,與夾岸水閣人家。數篙之後,又忽開朗,漸入柳暗花明的境界。

這些水鄉的橋,因為處於水網地帶,在建造時都是運用了“因地制宜”與“就地取材”的原則,在結構與外觀上往往亦隨之而異。例如,在涓涓的水流上,僅需渡人,便點一二塊“步石”,或置略高出水面的板樑,小橋枕水,縈洄村居。在一般的河流上,大多架樑式橋,或拱橋,因河流的廣狹及行船的多寡,又有一間(拱)、三間(拱)乃至五間(拱)的。上海青浦的放生橋,橫跨漕港,是上海地區最大的石拱橋。江南水鄉,河流縱橫多支,為了適應這種情況,往往數橋相望,相互“借景”成趣;亦有在橋的平面上加以變化來解決這個矛盾,浙江紹興宋寶佑四年(公元一二五六年)建的八字橋,因為跨於三條河流的匯合處,根據實際需要,在平面與形式上有似“八”字。為便利行船背纖用的“挽道橋”,多數是較長的,像蘇州的寶帶橋建於明正統七年至十一年(公元一四四二——一四四六年),為聯拱石橋。計孔五十三,其中最高三孔以通巨舟。這類長橋中著名的還有吳江的垂虹橋(建於元泰定三年,公元一三二六年),而於紹興尤為常見。長橋卧波,若長虹,似寶帶,波光橋影,為水鄉的綺麗更為增色。

橋的形式以拱橋變化最多,有弧拱、圓拱、半圓拱、尖拱、五邊形拱、多邊形拱等。青浦普濟橋為宋鹹淳元年(公元一二六五年)建造,迄今已快七百年了,古樸低平,共拱券結構,不失為我國橋樑發展中的重要物證。紹興廣寧橋為多邊形拱橋,重建於明萬曆二年(公元一五七四年),雄偉堅挺,橋心正對大善寺塔,為 極好的水上“對景”。在建築材料方面,不論樑式橋與拱橋,皆以石料為主,不過亦有少數磚木混合結構與木結構的。磚木混合結構橋,去冬在青浦發現一座元代橋樑,名為迎祥橋,可稱是比較有代表性的,它巧妙地運用了石柱木樑及磚橋面,秀勁簡潔,宛如近代橋樑。除了橋的本身外,尚有用附屬建築來豐富美化它,蘇州橫塘古渡的亭橋便是平添一景。寶帶橋橋邊,還置小塔、石獅,橋堍又建石亭,使修直的橋身起了輕勻的節奏。

水鄉的橋是那麼豐富多彩,經過了漫長歲月的考驗,到現在還發揮其作用,不論在藝術的造型上,風景的點綴上,都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這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力量的結晶。如今,我國橋樑工作者正從這些寶貴的遺產中,推陳出新,創造着不少既有民族傳統,又適合今日功能的新型橋樑。

15.本文主要抓住了水鄉的橋的什麼特點進行説明的?(2分)

答:

16. 文章是按照這樣的説明順序展開的:先談江南風光與水鄉橋的關係 橋與環境 、 、 。(3分)

17.第三段畫線句子採用了什麼説明方法?有何作用?(4分)

答:

守山人

張小萌

甘河鎮的山,初見的人定時不會喜歡的,偏大的土包罷了,不巍峨,不崢嶸。時間久了,就明白這山的好了,一座連着一座,彷彿是看不到頭的遠。她是安靜的,平和的,像母親的懷抱,温暖舒適。山與山之間有時會出現一處緩坡,往往有溪水流過,一股炊煙在大山深處的山腳下突兀而出,青天白雲下,十分扎眼,一座木製的房靜靜地立在小河旁。

“老康呦,我退休了,明個兒回鎮上。”看不見人影,蒼老的聲音從密林深處傳來。屋裏的老康聽到這話,頓了一頓,發出一聲歎息,出了屋子,半倚在門上,看看前方的樹林,又是一聲歎息。恰 好林間的小路上現出個人影,頭髮花白,顫顫巍巍的行着,弓着腰,看到老康,直了身子,衝他一笑。“哈哈,你那點蘑菇是留不下了吧,我可是把我養了一年的雞都帶來了,哈哈——”老朱笑得很開心,快走幾步,奔着老康去了。“哼, 你這死老頭子,沒多大個出息,除了吃,你還有啥念想?給你吃,都給你吃,可是隻怕你的牙無福呦。哈哈……”老康也離了門,走向老朱,兩個人擁抱在一起。

“老康,我老了啊。”

“老朱,我也老了。”

山間的風很少,這一刻卻是舞動着,搖動着這山上的樹,松樹,楊樹,樺樹,高的,矮的,發出嘩嘩的聲響。

兩人拍了拍肩膀,不願分開。良久,老康接過老朱手上的雞,進屋去了。老朱一屁股坐在樹樁上,光滑油亮,樹是蓋房子時伐的,好大的樹,當年他們數了數年輪,大概百年多吧,決不是一百年,他們卻是沒數清的,這樣的樹在這裏好多,數不清的多。掏出煙袋子,裝上一袋煙,火一燃,藍色的煙霧飛了起來。“老康啊,我是不中用了,咱們仨上山那年,跟着魏大叔山上山下地不知跑了多少趟,雖然累但是有勁啊,現在是又……”

“閉上你的臭嘴,哪三個,不就咱們倆嗎?哪三個,哪裏有三個?”老康放下手裏的松枝,不看老朱,卻是一臉的不高興。老朱的煙槍停在了空中,不一會老朱呵呵地笑了,把煙槍放到嘴裏大口地吸了起來。

也不知過了多久,老朱惦記的小雞燉蘑菇發出誘人的香味。老康也坐在樹樁上,折幾個柳條,遞給老朱一雙,自顧自地喝了起來,老朱笑了笑,也不示弱,自己也喝得歡。他倆之間,也有個樹樁,也有過打磨的痕跡,只是不像他倆坐的那般油亮。 “夥計,你算算咱們來了多少年了?”聞聽此言,老康放下酒杯,看着鐵鍋,一言不語,老朱眯上眼,筷子停在空中。

“三十七年了。”老康説。

“三十七年啊!”老朱説。

“大家都沒忘啊。”老康頓了一下又説道,“我總是不願正視他的離去,你也要走了,我就想想過去吧,當年,咱們仨剛來,我至今還記得 這鎮上的人的好。”

老朱點了點頭,“這裏的人淳樸,風景也好,當時魏大叔讓咱們來守山,咱們還不願意,這裏真是好地方……”

老康喝了口酒,接過老朱的話,“大叔帶着咱仨走遍了山,這裏的好東西真多,蘑菇,木耳,以前哪見過這麼大的.,野果也好多,山丁,山杏,榛子,吃也吃不完。”老康看着鍋中的菜,唏噓不已。

“你真的捨得?”老朱不説話,只是喝了杯中的酒,“都走了,走了好啊。”老康似乎是 哭了。

第二天清晨,老康爬上了山,看着老朱走的方向,不一會兒,一個老人走了出來。今 天老朱走得很直,像松樹一樣挺拔,象山楊一樣沉穩。老朱確實走了,走的時候,向着山頂揮手,像是知道老康在這裏,或許他在向大山告別。

藍天,白雲,清翠的樹林。一個月過去了,老康的房前多了兩個年輕人。

“老康叔,老康叔——”老康聞聲而出,那日沒白盡的頭髮,已經全白了。“你們是……”老康顯然是不認識他們的。“老康叔,我叫朱明澤,你大概聽過我的名字,父親回去後,不到半月就去世了,他得了癌症,他告訴我,這裏還有山,還有樹,讓我來幫您。”明澤的眼圈紅了,轉過頭,看着山,又是那麼堅定。

“老康叔,我叫陳遺志,當年父親為了救火犧牲的時候,我還沒出生,母親給我起名遺志,告訴我長大後,幫父親看着這山。”遺志也看着這山,他的父親就埋在這裏。

老康看着兩個青年,笑着哭了……

18.請根據提示,簡要概括文章的故事情節。(4分)

1三人在魏大叔的帶領下守護山林。

2在一場山林火災中,陳遺志的父親殉職。

3

4

19. 14和19段中兩次寫到老康“哭了”,但原因不同,第一次是 ,第二次是 。(2分)

20.結合語境,賞析文章第15段中的畫線句。(3分)

今天老朱走得很直,像松樹一樣挺拔,象山楊一樣沉穩。

21.第16段畫線句子是什麼描寫?有什麼作用?(3分)

22.文章17-19段耐人尋味,請分析其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八年級語文期中模擬試題答案解析

CBBCA

【答案】(1)①句中成分殘缺,在“圓明園 ”後加“的罪惡行徑”或“罪惡”或“暴行”;(2)③句中關聯詞語誤用,“卻”改為“並且”或者“而且”

(1)《格列佛遊記》 (2)《駱駝祥子》 (3)《水滸》(或《水滸傳》)

(4)《傅雷家書》

(1)同樣的茶葉,一杯索然無味,一杯卻散發清香,關鍵在於用水不同。茶要沸水衝擊才有濃香,人生也要經歷磨練後才能成功。

(2)以茶會友,增進友情。

(3)示例一:《水滸》多用“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情節來表現英雄豪情,讀《水滸》時大碗喝酒,才能讓自己胸中豪氣陡生,感覺痛快,與作品產生共鳴。

示例二:《紅樓夢》具有隱喻暗寫、一語兩意的特點,只有像品茶那樣,細細品讀,才能讀出味道來。

追;(納涼時)悠閒自在。

寄寓了詩人遠離世俗紛擾,保持高潔品性的志趣。

①在②於是

讀書能夠寫自己名字就可以了,學劍只能對抗一人,不值得學,要學就學能與萬人抗衡的本領。

項羽身高體壯,有膽有才,抱負遠大。

答案示例:杜牧認為大丈夫應能屈能伸,忍辱負重,以求東山再起,成就霸業。項羽做法不可苟同。

功能與藝術 (交通、審美及建築藝術價值)

“因地制宜”與“就地取材” 橋的形式的變化 建築材料和建築藝術

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 通過舉例子、列數字具體正準確地説明了長橋“長”的特點,通過打比方生動地説明了長橋的藝術美。

答案:

③老朱因為退休離開了山林,山上只留下了老康叔。 ④朱明澤、陳遺志接過了父輩的守山任務來到山上。

為老朱的離去而傷心和不捨;因守山後繼有人而高興,流下了感動的淚水。

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1分)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老朱離開工作崗位時自信、堅定的形象,表明他對自己守護山林的默默奉獻無怨無悔。

環境描寫。(1分)表現出了山林的美麗,暗示人物歡愉的心情;(1分)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為兩個年輕人的出現作鋪墊。(1分)

①交待老朱離開山林後的人生最後時光,補充交待陳遺志的父親犧牲的情節,使故事情節更完整,人物形象更豐滿。(2分)②揭示並深化主題,謳歌了默默奉獻、自我犧牲的守山人,他們代代相傳守護着山林。(1分)③呼應上文,老康的“頭髮已經全白了”呼應了捨不得老朱離開的情節。(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