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語文《秋聲賦》練習和答案

校園1.82W

《秋聲賦》練習

語文《秋聲賦》練習和答案

1.下列各組加點字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A.悚然(sǒnɡ) 蕭颯(fēnɡ) 淅瀝(xī lì)

B.慄冽(lìn liè) 吹拂(fú) 肅殺(sù)

C.殺戮(lù) 戕賊(qiānɡ) 黟然(mò)

D.飄泊(bó) 丘墟(xū) 渥然(wò)

2.下列各組詞語字形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禮上往來 秋高氣爽 皎潔 零落 B.豁然開朗 秋毫無犯 慘淡 煙霏

C.挺而走險 卓有成效 寂寥 葱蘢 D.豐富多彩 貽笑大方 悽切 針貶

3.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虛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①悚然而聽之 ②乃其一氣之餘烈?

B.①此秋聲也 ②故其為聲也?

C.①其色慘淡 ②其氣慄冽?

D.①常以肅殺而為心 ②夷則為七月之律?

4.請解釋下列加點詞語。

歐陽子方夜讀書

常以身翼蔽沛公

又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

君有疾在腠裏,不治將恐深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 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

又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

又兵象也,於行用金

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

天之於物,春生秋實

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

5.將文中畫線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

(1)聞有聲自西南來者。

(2)其所以摧敗零落者,乃其一氣之餘烈。

(3)宜其渥然丹者為槁木,黟然黑者為星星

6.有人認為童子是個矇昧無知的孩子,他對於主人要求“汝出視之”只是敷衍了事,亦不能應答主人的問話,只知“垂頭而睡”,在文中出現只是用於陪襯歐陽子的形象;也有人認為童子天真無邪,既無“百憂感其心”,亦無“萬事勞其形”,更無憂思“動於中”,所以是作者倡導的人生境界。你怎麼看?

7.對於《秋聲賦》的主題,有兩種不同的看法。一種認為這是一篇典型的悲秋之作,如《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所説的“這是一篇以悲秋為主題的賦體散文,抒發了作者在政治上不能有所作為的鬱悶心情”。另一種認為“同以往的許多‘悲秋’之作相比,本文既無失意的惆悵,又無身世的感傷,體現了作者豁達超然的情懷”。你認為哪一種觀點能夠成立?

8.閲讀下面的詩,回答問題。

豐樂亭遊春 歐陽修

紅樹青山日欲斜,長郊草色綠無涯。遊人不管春將盡,來往亭前踏落花。

這首詩寫了暮春怎樣的特徵?遊人對此懷着什麼樣的情感?

9.閲讀下文,回答後面的問題。

陶淵明的詩文辭賦給人最突出的印象是真率自然,每一篇都是他的肺腑之情的自然流露,沒有絲毫的矯揉造作。他的田園詩風格平淡樸素,清新雋永。但他也寫過一些歌頌神話傳説中的犧牲者和歷史上反抗暴政的壯士的詩,風格悲壯豪放,被魯迅先生稱譽為“金剛怒目式”〔《題未定草(六)》〕的作品。陶淵明重在“寫心”“寫意”,並不着意描摹物象。但他一旦對景白描寫生,只須 ① 的幾筆,便能捕捉住景物最突出的特徵,妙攝其意態、神韻,並自然融入自己的主觀情感。他的詩文語言生動精練,明白如話而情意深厚,猶如“大匠運斤,無斧鑿痕”,於質樸中含有文采,貌似枯槁實則豐腴,這就是宋代文學家蘇軾所指出的“質而實綺,癯而實腴”(《與蘇轍書》)境界。例如:“ ② ”,詩人用一個“ ③ ”字表現盛夏樹木清蔭的濃郁,使無形無狀的涼意,頓時可見可觸,成了貯積在濃郁中的一汪清潭。又如“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十個字,不僅寫出雪的 ④ ,而且傳出雪野在靜穆中彷彿發出微妙的聲音。再如“有風自南,翼彼新苗”“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把迎風拂動的禾苗寫得生意盎然,活潑可愛,彷彿有性靈,有生命。

(1)在①④處填入的詞語,最恰當一項的是( )

A.①疏疏朗朗 ④輕虛潔白

B.①疏疏朗朗 ④輕盈潔白

C.①蕭疏簡淡 ④輕虛潔白

D.①蕭疏簡淡 ④空靈潔白

(2)在②③處填入的詩句、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

A.②青松在東園,眾草沒其姿 ③沒

B.②桑竹垂餘蔭,菽稷隨時藝 ③餘

C.②藹藹堂前林,中夏貯清陰 ③貯

D.②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 ③繞

(3)下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藹藹堂前林”,藹藹是樹木稀疏的樣子。

B.“孟夏草木長”,孟夏是初夏時節。

C.“有風自南,翼彼新苗”,“風”是春風,“翼”是比擬手法。

D.“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的意思是:遠風掠過平曠的田野,秀美的禾苗飽含新的生機。

(4)下列説法有誤的一項是( )

A.陶潛的詩不是一味飄逸,也有“金剛怒目式”。這説明評論作品要“知人論世”。

B.“大匠運斤,無斧鑿痕”這一比喻説法既是讚美陶詩藝術造詣之高,又是對其真率自然詩風的肯定。

C.陶詩的風格是表面質樸而實際華麗,表面單薄而實際豐滿。

D.“寫心”“寫意”,實質上就是魯迅先生提倡的白描手法。

(5)下列陶淵明的詩句,屬“金剛怒目式”的兩項是( )

A.晨興理荒穢,戴月荷鋤歸。 B.揚楫越平湖,泛隨清壑回。

C.刑天舞干鏚,猛志固常在。 D.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

E.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 F.雄髮指危冠,猛氣衝長纓。

《秋聲賦》練習答案

1.下列各組加點字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D )

A.悚然(sǒnɡ) 蕭颯(fēnɡ) 淅瀝(xī lì)

B.慄冽(lìn liè) 吹拂(fú) 肅殺(sù)

C.殺戮(lù) 戕賊(qiānɡ) 黟然(mò)

D.飄泊(bó) 丘墟(xū) 渥然(wò)

2.下列各組詞語字形全都正確的一項是(B )

A.禮上往來 秋高氣爽 皎潔 零落 B.豁然開朗 秋毫無犯 慘淡 煙霏

C.挺而走險 卓有成效 寂寥 葱蘢 D.豐富多彩 貽笑大方 悽切 針貶

3.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虛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C )?

A.①悚然而聽之 ②乃其一氣之餘烈?

B.①此秋聲也 ②故其為聲也?

C.①其色慘淡 ②其氣慄冽?

D.①常以肅殺而為心 ②夷則為七月之律?

4.請解釋下列加點詞語。

歐陽子方夜讀書 在夜裏

常以身翼蔽沛公 像鳥張開翅膀一樣

又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 快速地

君有疾在腠裏,不治將恐深 小毛病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 憎惡

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 快

又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 士兵

又兵象也,於行用金 戰爭

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 兵器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 戰略物資

天之於物,春生秋實 結果實

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

使……感(勞累)

5.將文中畫線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

(1)聞有聲自西南來者。???

定語後置句

(2)其所以摧敗零落者,乃其一氣之餘烈。

(3)宜其渥然丹者為槁木,黟然黑者為星星

主謂倒裝句

6.有人認為童子是個矇昧無知的孩子,他對於主人要求“汝出視之”只是敷衍了事,亦不能應答主人的問話,只知“垂頭而睡”,在文中出現只是用於陪襯歐陽子的形象;也有人認為童子天真無邪,既無“百憂感其心”,亦無“萬事勞其形”,更無憂思“動於中”,所以是作者倡導的人生境界。你怎麼看?

7.對於《秋聲賦》的主題,有兩種不同的看法。一種認為這是一篇典型的悲秋之作,如《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所説的“這是一篇以悲秋為主題的賦體散文,抒發了作者在政治上不能有所作為的鬱悶心情”。另一種認為“同以往的許多‘悲秋’之作相比,本文既無失意的惆悵,又無身世的感傷,體現了作者豁達超然的情懷”。你認為哪一種觀點能夠成立?

8.閲讀下面的詩,回答問題。?

豐樂亭遊春 歐陽修

紅樹青山日欲斜,長郊草色綠無涯。遊人不管春將盡,來往亭前踏落花。

這首詩寫了暮春怎樣的特徵?遊人對此懷着什麼樣的情感?

9.閲讀下文,回答後面的問題。

陶淵明的詩文辭賦給人最突出的印象是真率自然,每一篇都是他的肺腑之情的自然流露,沒有絲毫的矯揉造作。他的田園詩風格平淡樸素,清新雋永。但他也寫過一些歌頌神話傳説中的.犧牲者和歷史上反抗暴政的壯士的詩,風格悲壯豪放,被魯迅先生稱譽為“金剛怒目式”〔《題未定草(六)》〕的作品。陶淵明重在“寫心”“寫意”,並不着意描摹物象。但他一旦對景白描寫生,只須 ① 的幾筆,便能捕捉住景物最突出的特徵,妙攝其意態、神韻,並自然融入自己的主觀情感。他的詩文語言生動精練,明白如話而情意深厚,猶如“大匠運斤,無斧鑿痕”,於質樸中含有文采,貌似枯槁實則豐腴,這就是宋代文學家蘇軾所指出的“質而實綺,癯而實腴”(《與蘇轍書》)境界。例如:“ ② ”,詩人用一個“ ③ ”字表現盛夏樹木清蔭的濃郁,使無形無狀的涼意,頓時可見可觸,成了貯積在濃郁中的一汪清潭。又如“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十個字,不僅寫出雪的 ④ ,而且傳出雪野在靜穆中彷彿發出微妙的聲音。再如“有風自南,翼彼新苗”“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把迎風拂動的禾苗寫得生意盎然,活潑可愛,彷彿有性靈,有生命。

(1)在①④處填入的詞語,最恰當一項的是( )

A.①疏疏朗朗 ④輕虛潔白 B.①疏疏朗朗 ④輕盈潔白

C.①蕭疏簡淡 ④輕虛潔白 D.①蕭疏簡淡 ④空靈潔白

(2)在②③處填入的詩句、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

A.②青松在東園,眾草沒其姿 ③沒 B.②桑竹垂餘蔭,菽稷隨時藝 ③餘

C.②藹藹堂前林,中夏貯清陰 ③貯 D.②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 ③繞

(3)下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藹藹堂前林”,藹藹是樹木稀疏的樣子。

B.“孟夏草木長”,孟夏是初夏時節。

C.“有風自南,翼彼新苗”,“風”是春風,“翼”是比擬手法。

D.“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的意思是:遠風掠過平曠的田野,秀美的禾苗飽含新的生機。

(4)下列説法有誤的一項是( )

A.陶潛的詩不是一味飄逸,也有“金剛怒目式”。這説明評論作品要“知人論世”。

B.“大匠運斤,無斧鑿痕”這一比喻説法既是讚美陶詩藝術造詣之高,又是對其真率自然詩風的肯定。

C.陶詩的風格是表面質樸而實際華麗,表面單薄而實際豐滿。

D.“寫心”“寫意”,實質上就是魯迅先生提倡的白描手法。

(5)下列陶淵明的詩句,屬“金剛怒目式”的兩項是( )

A.晨興理荒穢,戴月荷鋤歸。 B.揚楫越平湖,泛隨清壑回。

C.刑天舞干鏚,猛志固常在。 D.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

E.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 F.雄髮指危冠,猛氣衝長纓。

1.答案:D

2.答案:B

3.解析:A項,第一個為代詞,代秋聲;第二個為結構助詞,的。B項,第一個表判斷;第二個是句末語氣助詞。D項,第一個是動詞,作為;第二個相當於判斷詞,是。C項,兩個“其”均為代詞,代秋聲。?

答案:C?

4.答案:作者對秋聲直接評價的語句有:(1)噫嘻悲哉!此秋聲也。(2)故其為聲也,悽悽切切,呼號憤發。?

5.答案:(1)這是秋天的聲音。它是怎樣發出來的?(2)秋天衰敗零落的原因,是秋風的餘威(造成)的啊。

6.

7.答案:示例1:這首詩寫暮春時節一望無際,鬱鬱葱葱的美景,寫出了遊人對春天的眷戀不捨之情。

示例2:這首詩寫了暮春時節草木青翠、落紅滿地的特徵。遊人對此懷着喜愛和戀戀不捨的感情。

8.解析:回答時應從文章內容出發,並結合作者生平經歷。從這篇文章中讀到的是歐陽修的一種超然情懷,但這種超然不同於那種從容地面對現實,襟懷曠達的人生態度,而是歷盡滄桑之後的一種透悟,一種淡泊的心境。歐陽修為人剛正,敢於直言,但他的一生歷盡艱辛,宦海沉浮20多年,29歲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主張被貶夷陵;39歲再度因參與“慶曆新政”被貶滁州。他本來體弱多病,40歲就白髮蕭疏了。雖然自至和元年開始結束貶謫外放的生活,重新獲得朝廷重用,官職也一路升遷,但長年的政治鬥爭使他感到心力交瘁,所以在這篇53歲時寫成的《秋聲賦》裏流露出了這種希望與世無爭,修身養性的思想。?

9.1.C 2.C 3.A 4.D

標籤:秋聲賦 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