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觀九蘭觀後感(精選5篇)

校園2.69W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後,從中我們收穫新的思想,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觀九蘭觀後感(精選5篇),歡迎大家分享。

觀九蘭觀後感(精選5篇)

觀九蘭觀後感1

電影《九蘭》日前在北京市昌平區十三陵水庫大壩舉行發佈會,張勇手、陶玉玲、袁霞、李文玲、常戎等主創出席。導演朱丹表示,影片除了要還原當年建設十三陵水庫時的真實歷史面貌,更主要的是,“想探尋這些十三陵水庫建設者的初心。”該片目前正在熱拍中。

《九蘭》主創們在拍攝現場交流

十三陵水庫修建工程1958年1月21日破土動工,於當年7月1日在十三陵水庫舉行了盛大的落成典禮,工程建設總計用時160天,完成了一項震驚世界的水利建設工程,被國際上譽為“人間奇蹟”。

在十三陵水庫建設工地上,由九個名字都帶“蘭”字的年輕姑娘組成的“九蘭組”,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成為新中國建設時期的傑出代表和一個時代的符號。“九蘭”的名字,從燕山腳下的昌平,飛往祖國大地,享譽中外。

陶玉玲老師(穿紅衣服者)在片中擔任主演

影片《九蘭》以十三陵水庫的建設者梅月蘭祖孫三代的家庭故事為脈絡,由三代人的文化和思想觀念上的衝突,引發觀眾對於“什麼是真正的’初心’,如何追尋、堅守初心”的問題的思考和追問。

十三陵水庫建設者、電影《九蘭》原型之一的金淑蘭老人講述了自己對影片的期待以及對影片背後故事的追憶,“希望影片能夠給觀眾們帶來精神上的激勵。”

為了精準再現當年十三陵水庫的建設場景,導演朱丹帶領影片美術、置景等專業人員,到昌平區檔案館查找一手資料,在浩如煙海的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片庫中,找到大量的珍貴彩色影像資料;還走訪了依然健在的“九蘭組”老人們,做了大量的基礎工作。另外,還尋找到了50多年前的施工設備、極具時代特點的服裝等素材,希望通過藝術創作的手法,將“九蘭精神”挖掘出來。

觀九蘭觀後感2

提起十三陵水庫,對於昌平的居民來説都不陌生,如今碧波萬頃,風景如畫的十三陵水庫,62年前還是一片荒蕪。

近日,以十三陵水庫建設這一真實歷史事件為背景的電影《九蘭》在昌平拍攝完成。影片將再現來自全市的工、農、商、學、兵以及外國友人、駐華使節等40萬民眾在短短160天建成十三陵水庫這一壯舉。

其中由九個名字都帶“蘭”字的年輕姑娘組成的“九蘭組”引出了這段故事。她們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成為新中國建設時期的傑出代表和一個時代符號。

日前,電影《九蘭》導演朱丹、演員楊磊以及電影原型人物金淑蘭做客第88期讀書匯,與現場觀眾共同分享《九蘭》背後的故事。

朱丹是地道的昌平崔村香堂人,昌平是他的家。電影原型人物金淑蘭阿姨和朱丹住對門,他從小就想把這段歷史拍成電影。

正是因為這份對家鄉的眷戀,朱丹把目光聚焦在家鄉的土地上,把昌平的景色和歷史融入電影中小湯山的温泉、1937年的南口戰役、明十三陵等專屬於昌平的歷史文化資源都曾被朱丹拍成了電影,如今終於如願拍攝完成了《九蘭》。其實,影片除了要還原當年建設十三陵水庫時的真實歷史面貌外,對朱丹來説更主要的是想探尋這些十三陵水庫建設者的初心。

整個創作團隊鉚足了勁下足了功夫。朱導反覆強調一個詞就是“初心”,“五十年代九蘭精神就是初心,是需要傳承的勞動人民的精神。”朱丹談起挑選演員的難度,“因為演員要符合那個年代背景,光好看不行,不要瓜子臉,尖下巴,所以九個蘭高矮胖瘦各不相同。”開拍一個星期以後,“九蘭”才從140位演員中精挑細選出來。不管是服裝還是道具以及場景,要“穿越”回五十年代。

電影《九蘭》的另一重要角色“駱玉明”的扮演者楊磊,在現場向大家展示了一個珍貴的物件,當時修水庫的勞動人民遺留下來的,一個五十年代生鏽的口琴。“拍攝的時候雖然口琴發出的音已經不準了,但是還是用這個走音的口琴演奏,所以拍攝的時候感染了所有人,非常有年代感,那種無問西東的執着與奉獻精神。”“駱玉明”這一角色其實就是四十萬修建十三陵水庫勞動人民的縮影。這種勞動人民的精神,在當今這個時代依然非常需要繼承和發揚的。演員楊磊還給現場的觀眾朋友們演唱了電影主題曲《革命人永遠是年輕》。他用一個“愛”字總結了自己對電影《九蘭》的感觸。

影片主創團隊為了精準把握歷史建設時期的鮮活面貌,特意尋找到50多年前的施工設備、極具時代特點的服裝、場景等素材,耗費大量資金和物力進行了忠實還原。將通過藝術再現的方式,第一次呈現在大銀幕上,讓電影觀眾親歷建設時期人民羣眾的火熱風貌。

當讀書匯現場大屏幕上播放電影原型人物九位姑娘的照片,電影的原型九姑娘金淑蘭老人也來到了讀書匯現場,並向觀眾介紹了老照片中的“九蘭”。當年她修建水庫的時候只有17歲,“我們九個人正好名字裏有蘭字,互相都不認識,只想着埋頭苦幹,早日建成水庫。”金淑蘭説起那段歲月,打夯、挑土,鉚足了力氣幹活。幹活的時候太苦太累,就會唱打夯歌。“喲嗬嗨嗨!喲嗬嗨嗨……”已經耄耋之年的金淑蘭聲音洪亮地在現場唱起了打夯歌,感動了在場的觀眾,迎來了熱烈的掌聲。

時光荏苒,十三陵水庫的水依舊清澈,正如每一位建設者的初心永恆。那份堅毅與執着從燕山腳下的昌平,飛往祖國大地,激勵着每一代建設者們不忘初心,繼續以高昂的熱情和自我奉獻的精神,譜寫新時代的壯歌。據悉,電影《九蘭》預計2021年五一勞動節前後在全國院線上映。

觀九蘭觀後感3

7月7日,建黨百年獻禮影片《九蘭》在昌平舉行研討會,電影專家學者們在觀看了影片後,充分肯定了影片的藝術水準,稱《九蘭》是一部“創造歷史的建設者們的頌歌”,對主創人員在疫情期間“炙熱”的創作精神,以及影片所表達的“九蘭”在當下的現實意義也給予了讚許。

《九蘭》由朱丹執導,謝芳、陶玉玲、高岫楠、楊磊、梅儷兒等出演,以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十三陵水庫建設為背景,將曾經揚名國際的“九蘭”故事首次呈現在大銀幕。

主創團隊深知影片創作的巨大壓力,在道具服裝化粧層面,做到了忠於歷史的真實還原。片中建設十三陵水庫時期勞動者穿的服裝、採石用的鐵鍬等道具,都基於十三陵水庫博物館的實物進行設計複製。“九蘭”原型、如今已經81歲高齡的金淑蘭老人,為影片重新演唱錄製了“勞動號子”,精準再現了當年建設者旺盛的勞動精神。

原國家廣電總局劇本策劃中心常務副主任高爾純坦言,拍攝這樣這段真實歷史事件的電影創作難度非常大,但看完影片後就放心了。“我被《九蘭》所營造出的歷史創造者的建設精神深深打動。影片虛實結合、濃淡相宜,拍出了九蘭突擊隊當年的沖天氣概,讓人動容。”

著名導演丁蔭楠曾執導過《周恩來》(1992年)、《鄧小平》(2002年)等影片,他就影片在藝術層面的創新和人物角色的塑造上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九蘭》通過三代人的家庭故事,傳承出了自強不息的時代精神。相信這樣正能量的電影,能夠激勵年輕觀眾積極向上,為國奉獻,也一定能夠獲得他們的喜歡。”

而中國電影評論學會名譽會長章柏青認為,影片《九蘭》在人物塑造上非常成功,片中每個角色都個性鮮明,形象生動,並稱影片“再現了一段壯闊的歷史,極富炙熱的情感”。

觀九蘭觀後感4

影片《九蘭》以十三陵水庫的建設者梅月蘭祖孫三代的家庭故事為脈絡,由三代人的'文化和思想觀念上的衝突,引發觀眾對於“什麼是真正的’初心’,如何追尋、堅守初心”的問題的思考和追問。

十三陵水庫建設者、電影《九蘭》原型之一的金淑蘭老人講述了自己對影片的期待以及對影片背後故事的追憶,“希望影片能夠給觀眾們帶來精神上的激勵。”

為了精準再現當年十三陵水庫的建設場景,導演朱丹帶領影片美術、置景等專業人員,到昌平區檔案館查找一手資料,在浩如煙海的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片庫中,找到大量的珍貴彩色影像資料;還走訪了依然健在的“九蘭組”老人們,做了大量的基礎工作。另外,還尋找到了50多年前的施工設備、極具時代特點的服裝等素材,希望通過藝術創作的手法,將“九蘭精神”挖掘出來。

觀九蘭觀後感5

9月16日,由導演朱丹執導,以十三陵水庫建設中的佼佼者“九蘭組”為原型的電影《九蘭》在全國公映。電影基於新中國成立初期十三陵水庫建設真實事件進行創作,以“初心未改志不移,九蘭花又開”為主題,傳達“九蘭精神”所代表的“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的現實意義。這部影片再現了全市工、農、商、學、兵及外國友人、駐華使節等羣體團結一心建設十三陵水庫的壯舉,着重表現了9位昌平姑娘組成的“九蘭組”巾幗不讓鬚眉,在十三陵水庫建設工地上艱苦奮鬥、挑土打夯的英勇事蹟。其中,塵封半個多世紀的珍貴彩色影像資料,首次通過大銀幕和觀眾見面。

昌平地標性建築——十三陵水庫堪稱中國水利史上的奇蹟。1958年1月21日工程開工之後,40萬勞動大軍揮汗如雨,230萬立方土石肩挑人抬,不到半年時間即用義務勞動完成蓄水量達6000多萬立方米的水庫建設。在水庫建設過程中,毛澤東等國家領導人齊聚工地,以普通勞動者身份同羣眾一起勞動,並親筆題詞,為後人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參與水庫修建的無私奉獻者,鉚足幹勁,以排山倒海的氣勢,同各種惡劣天氣及技術難題作鬥爭,先後湧現出“九蘭組”“七姊妹”“十大姐”“尖刀隊”等2872個先進單位、20409名勞模和先進工作者。種種驚人數據的背後,一種以“艱苦奮鬥、眾志成城”為主體的“十三陵水庫精神”催人奮進,歷久彌新。

近年來,昌平區委黨史辦聚焦主責主業,更加註重地方黨史資料挖掘收集,在專題組稿方面取得了較大成果,其中以十三陵水庫為主題的《十三陵水庫史事摘編》一書就是其中的典範。影片《九蘭》中的很多歷史細節,比如,水庫建設大軍打夯時的調子《打夯歌》、國家領導人毛澤東等親臨水庫現場時人聲鼎沸的場景、工程進展迅速的數據、國際友人的聲援助威等,在上書中均有記載及體現。

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昔日風華正茂的“九蘭組”,如今已到了耄耋之年,甚至有些人已魂歸故里。但斯人已逝,精神長存,電影《九蘭》以藝術再現的表現手法向中共黨的二十大獻禮,帶領全國觀眾一起重温了那一段驚心動魄振奮人心的歷史,而艱苦奮鬥、眾志成城的“十三陵水庫精神”也像水庫大壩一樣歷久彌新,屹立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