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關於人格心理學的讀後感範文

校園2.9W

人格心理學為心理學的分支之一,可簡單定義為研究一個人所特有的行為模式的心理學。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人格心理學讀後感,僅供參考。

關於人格心理學的讀後感範文

  人格心理學讀後感篇一

這個寒假,我呆在家裏潛心閲讀了《人格心理學》。雖然我對心理學有一些興趣,但平時都只是看一些心理學現象和結論,並未認真讀過一本心理學方面的書。這次藉助寒假,我讀完了《人格心理學》,並從中學到了很多知識。

該書對人格的定義為穩定的行為方式和發生在個體身上的人及過程。人格的形成與遺傳有關,也與後天的環境有關係。影響人格發展最重要的是一個人出生的前五年。六大人格心理學流派爭論的主要焦點在三個問題上:(1)遺傳對環境的影響,(2)意識行為決定還是無意識行為決定,(3)自由意志與決定論。人格研究方法有許多種,比如假設檢驗方法,個案研究法,數據的統計分析以及人格評價。人格心理學者通過科學研究來考察人格過程。這些研究多數採用的是假設檢驗法,其中的假設來源於理論推斷。它們在實驗中得到驗證而原來的理論則得到或得不到支持。任何科學的發展都是經歷假設,論證,繼而繼續向前發展。任何事物的發展過程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而是螺旋式上升的。從我的感覺而言,心理學這門科學,不像化學和生物那麼直觀。化學和生物分析的東西很多都是可以觀察到的,比如DNA的內部結構,分子原子等等。而心理學主要是分析人的一個心理過程,這個心理過程是反映在人的大腦中的,是一個看不見,摸不到的東西。它不會像生物化學那樣可以看到物質的內部結構,只能通過人們表現出來的現象去猜測心理狀況,因而我感覺對心理學進行研究的難度比較大。

前幾年看過一部很火的電影——《盜夢空間》。這部影片講述由萊昂納多扮演的造夢師,帶領約瑟夫·高登-萊維特、艾倫·佩吉扮演的特工團隊,進入他人夢境,從他人的潛意識中盜取機密,並重塑他人夢境的故事。影片劇情遊走於夢境與現實之間,被定義為“發生在意識結構內的當代動作科幻片”。影片由克里斯托弗·諾蘭執導,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瑪麗昂·歌迪亞等主演。後來我自己查閲了該影片的相關資料,該影片根據弗洛伊德的夢理論改編,反映了潛意識和顯意識的關係,潛意識對顯意識有很大的推動作用。我是一個科幻迷,同樣也很喜歡《盜夢空間》這部電影,因而便想多瞭解一些關於弗洛伊德的知識。弗洛伊德對心理學的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弗洛伊德是奧地利猶太心理學家、精神病醫師。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曾在維也納大學醫學院學習,1881年獲醫學博士學位。次年起作為臨牀精神病學家獨立工作。早期從事催眠治療工作,後創造精神分析法。1936年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通訊會員。1938年奧地利被德國侵佔,赴英國避難,不久因頜癌逝世。他把人的心理分為意識、潛意識和無意識,後又分為意識和無意識(包括被壓抑的無意識和潛伏的無意識)。認為存在於無意識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動力,是支配個人命運、決定社會發展的力量;並把人格區分為自我、本我和超我三個部分。其學説被西方哲學和人文學科各領域吸收和運用。弗洛伊德的主要著作有《夢的解析》、《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學》、《精神分析引論》、《圖騰與禁忌》、《精神分析引論新編》等。

《人格心理學》的第三章至第六章都是對弗洛伊德的理論進行講解。弗洛伊德發現了意識,他認為意識是人格的最表層部分,它由人能隨意想到、清楚覺察到的主觀經驗構成。它的特點是具有邏輯性、時空規定性和現實性。潛意識位於意識和無意識之間,有那些雖不能即刻回想起來,但經過努力可以進入意識領域的主觀經驗組成。弗洛伊德認為,意識和潛意識雖有區別,但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潛意識的東西可以通過回憶進入意識中來,當意識中的東西沒有被注意時,也可以轉入潛意識中。潛意識的主要作用是檢查作用,即不許那些使人產生焦慮的創傷性經驗、不良情感,以及為社會道德所不容的原始慾望和本能衝動進入意識領域,而把它們壓抑到潛意識中。潛意識是人格最深層的部分。它是不曾在意識中出現的心理活動和曾是意識的但已受壓抑的心理活動。主要成分是原始的衝動和各種本能、通過遺傳得到的人類早期經驗以及個人遺忘了的童年時期的經驗和創傷性經驗、不合倫理的各種慾望和感情。潛意識的主要特點是:無矛盾性、無時間性、非現實性、活躍、能量大、易變形和替換等。後期,弗洛伊德對自己的人格理論提出的較大的修改,提出了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結構説。本我是人格中最難接近、但又是最有力的部分,它又由先天的本能、原始的慾望所組成。自我是人格中理智的、符合現實的部分。它派生於本我,不能脱離本我而單獨存在。自我在本我與現實之間、本我與超我之間起調節整合作用。超我是人格中最文明、最有道德的部分。它由兩個部分內構成:自我理想和良心。超我是社會道德的化身,按照"道德原則"行事,它總是與享樂主義的本我直接衝突和對立,力圖限制本我的私慾,使它得不到滿足。弗洛依德把自我比喻為三個暴君統治下的臣民,它要盡力滿足專橫的本我的欲求,要應付嚴酷的現實環境,還要遵從神聖的超我的規範。自我在三個暴君之間周旋、調停,力圖使三者的要求都得到滿足。

在書的最後十多章分別講述了六大人格心理學流派從不同角度對人類的行為進行解釋。從本質上看,不同理論對人類行為的解釋過程都是心理治療師治療過程的一部分。心理學家很少能找到一個統一的答案解釋人類行為。心理學還在向前發展!

這是我第一次潛心閲讀心理學的書籍,我從本書中學到了很多的知識。包括潛意識,顯意識,自我,本我等等。人格的發展是一個漫長而複雜的過程,在這個發展過程中,有很多變量都在起作用,不可能用一些簡單的理論就解釋清楚。我是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平時大部分的時間都盯着電腦或者學習和計算機有關的知識。通過這次閲讀心理學的書籍,我感覺自己收穫了很多,同時意識到要多看看不同學科的知識,增加自己的知識面,努力為未來奮鬥!

  人格心理學讀後感篇二

人本主義心理學興起於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美國。由馬斯洛創立,以羅哲斯為代表,被稱為除行為學派和精神分析以外,心理學上的“第三勢力”。人本主義和其他學派最大的不同是特別強調人的正面本質和價值,而並非集中研究人的問題行為,並強調人的成長和發展,稱為自我實現。

在教育教學中,不同年級的學生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徵,處於不同的成長髮展階段,出現一系列的問題是成長的必修課,研究問題行為,糾結問題行為產生的原因,不如把焦點放在成長的目標,以及可以做到可以實現的成長點。換個説法,就是用積極的態度關注學生,促進學生人格的整體全面發展,促進學生充滿信心和希望地面對未來。

人本主義的理論假設人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主要責任。我們有時會對環境中的刺激自動地作出反應,有時會受制於無意識的衝動,但我們有自由意志,有能力決定自己的命運和行動方向。

從這個意義上來説,人本主義有助於學生關注自身,遇到問題去尋找內因,有助於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並培養學生的責任心責任感。從這個意義上來説,人本主義為課程標準對學生能力的要求提供了理論依據。

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是分層次發展的;他按照追求目標和滿足對象的不同把人的各種需要從低到高安排在一個層次序列的系統中,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逐級遞升,分別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歸屬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最低級的需要是生理的需要,這是人所感到要優先滿足的需要。

所以,在教育教學中,我們首先需要關注的就是學生的吃喝拉撒睡等基本的生理需求,這就需要合理的安排學生的作息時間表。所以,每個學段的一年級學生都會有一個新生適應的問題,而這個問題很重要,包括環境適應、人際關係適應等各方面,要滿足的就是學生對安全的需求。然後,對班集體的建構滿足的是學生情感和歸屬的需求,同時,每個學生之間的關係、師生關係達到一個融洽的氛圍,也會促進學生對尊重的需求:平等民主的溝通關係,是當代教育中需要具備的師生關係。情感和歸屬的需求最重要的是對家庭的情感和歸屬。最後是最高層次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只有前面的所有都做到以後,學生才能心無旁騖地學習,追求更高的成就目標,實現成績和名次的飛越,尤其是對自我的超越。

在現實中,我們可以看到,不能專心學習的孩子在智力上存在問題的非常少,有很多是生理的需求沒法滿足,比如運動的需求,現實的教育中為了追求分數,要求孩子少説話,要求孩子從早到晚地坐在書桌前、凳子上,根本無法滿足孩子們天然的運動的需要。有很多是問題家庭帶來的,問題家庭的孩子普遍缺乏安全感、缺少尊重、缺少情感和歸屬的需求。在中學為什麼有那麼多過度異性交往的現象,和這樣的家庭息息相關。

反觀我們的教育,在學校制定的教育政策和教學常規的安排上,經常無視孩子們這些需求,被牢牢的束縛在教室裏,這麼多的需求不僅得不到滿足,而且隨着學制和年齡的增長,學校變態的束縛日益嚴重。我們的理論怎麼才能真正的在學校教育中實踐,怎麼才能讓教育教學的管理者和政策的決定者真正意識到:低層次需求的滿足應當是高層次成就目標實現的基礎,甚至有時會事半功倍。這是一個仍然需要探索的課題。

羅傑斯的主要觀點:在心理治療 實踐和心理學理論研究中發展出人格的“自我理論”,並倡導了“患者中心療法”的心理治療方法。人類有一種天生的“自我實現”的動機,即一個人發展、擴充和成熟的趨力,它是一個人最大限度地實現自身各種潛能的趨向。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問題家庭有可能出現一個“好孩子”。比如,當今社會比較普遍的留守兒童問題,有很多兒童也可以健康的長大成人、順利度過人生的每個階段。其實,我們要相信兒童有自我成長的能力。每個學生都天生的擁有自我實現的動機。所以,父母老師們不要輕易地給一個孩子貼標籤、下定論。年輕的他們擁有無限的可能。

羅傑斯認為心理學應着重研究人的價值和人格發展,他們既反對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把意識經驗還原為基本驅力或防禦機制,又反對行為把意識看作是行為的副現象。關於人的價值問題,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大都同意柏拉圖和盧梭的理想主義觀點,認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惡是環境影響下的派生現象,因而人是可以通過教育提高的,理想社會是可能的。

這也應該成為每個老師的教育信念,也是教育的價值之所在,也要求我們用善的眼光去看待每一個孩子,去發現每一個孩子的善,真正實現教育的社會功能,為社會培養人格健全、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合格的社會人,促進家、國、世界的和諧有序發展。

  人格心理學讀後感篇三

關於人格的定義在學界莫衷一是,比如,Burger(2008)將人格定義為“源於個體身上的穩定行為方式和內部過程”(p. 3);Santrock(2010)則將人格定義為“個體身上持久穩定的特徵”(p. 409)。比較兩者的定義,相似之處在於兩者定義均強調了人格的穩定性,而不同之處在於前者凸顯了人格的內隱(intrinsic)特徵。在Burger(2008)的人格定義中,特別強調了人格的內部過程,他認為個體的情緒、動機和認知過程將影響人格的外在(extrinsic)表現。情緒有高漲有低落,動機有善意有邪惡,認知有正確也會有偏差,這些內部過程的正面負面特徵也會影響人格的外在表現,這也就不難理解在美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IV-TR(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00)中有對於人格偏差(Personality Disorders,)的診斷內容。在Burger(2008)人格心理學一書中,刪除了原來對於邁爾斯﹒布里格斯(MBTI?)(Myers, McCaulley, Quenk, & Hammer, 1998)的介紹。MBTI?性格類型理論強調其十六種性格的區分並沒有好壞之分,每種性格類型都有優勢與盲區,且性格是與生俱來穩定持久的。Burger(2008)則指出,人格的定義中穩定的行為方式和內部心理過程雖然都是在個體身上發生的,卻不等於説外部環境對人格沒有影響(p. 3),其中早期父母的教養方式影響着孩子將來養成怎樣的人格類型;青少年期同伴的關係促進或抑制了孩子的人格發展;而孩子的認知模式則將決定我們人格的外在表達方式,即行為。

Burger(2008)的人格心理學對於精神分析理論、特質流派理論、生物學流派利潤、人本主義流派理論、行為主義流派理論,以及認知流派理論分章節展開了一定程度的討論,這些流派對於人格的詮釋與演繹,基本與該流派所構建的心理諮詢的干預方法所對應。比如,精神分析流派認為成人的人格在生命最初的五六年裏形成,同時對於早期人格發展的解釋主要圍繞性的主題(Burger,2008,p. 32)。與此相對應,精神分析流派在處理成人人格障礙時,均會幫助來訪者回到人格發展的早期,將潛意識中人格發展早期的重要事件意識化來尋求治療。

特質流派認為人格是由很多人格維度所構成的,特質流派的學者將組成人格的人格維度命名為“特質”(trait)(Burger,2008,p. 94),比如外向、樂觀、謹慎、自尊、成就等。每個個體的特質的外顯表現程度可以通過統計的方法來衡量,其中大部分人在特質上的表現處於平均水平,而也會有少部分人處於特質的極端位置,這就是心理測量中經常提到的特質的正態分佈。比如,如果我們把外向定義為一個特質,則大部分人在該特質上處於中間水平,而有少部分人會顯得非常外向(其極端為張揚),也會有少部分人顯得非常內向(其極端為自閉)。很多心理疾病患者在接受心理測評時,都會發現在某些人格特質上有着極端的.表現。大五人格是特質流派中比較著名的理論(McCrae& Costa, 2003)),大五人格理論將人格的主要維度定義為“開放度”(openness),“內省度”(conscientiousness),“外向度”(extroversion),“親和度”(agreeableness),以及“神經質”(neuroticism)。Santrock(2010)在回顧了近年來對於大五人格的研究後指出,(1)內省維度(conscientiousness),是預測學生學業水平的最佳特質維度(Noftle & Robins, 2007);(2)從五年級到八年級,內省維度(conscientiousness)與較好的人際關係有着極為緊密的正向聯繫(Jensen-Campell & Malcom, 2007);(3)無酗酒及行為問題的成人比較起那些有酗酒及行為問題的成人來看,前者有着較高的內省度(conscientiousness)。這些研究結果對於我們根據人格特質進行學業規劃與心理治療的早期干預有着極其重要的實際意義。

早期行為主義流派把對於人格的描述侷限在可觀察的行為層面上(Burger, 2008, p. 218),而目前比較為學界所接受的對於人格的描述通常包含認知的過程。行為主義強調個體的內心體驗不過是對於情境的條件反射而已。由於每個人都有獨特的經歷,這使得我們形成了具有個人特點的對刺激的反應方式,所以每個成年人就形成了不同的人格(Burger, 2008, p. 219)。這些對於刺激的反應方式形成了所謂的圖示(schema),在悄無聲息地指導着我們應對人生中的各種問題。因為人格的穩定性,也造成了我們行為的穩定性。如果要改變某種行為,比如,克服對貓狗的恐懼,則必須切斷刺激物(貓狗)與行為(恐懼導致逃跑)的聯繫。行為主義流派的諮詢師,會通過將貓狗與來訪者正面情緒建立聯繫的方式來改變既有的圖示。認知行為流派的諮詢師,則會增加對於來訪者進行理性情緒分析的方法,以改變來訪者的認知來促進新的行為的形成與鞏固。如果換成了精神分析流派的諮詢師,可能會追根究底地去探尋來訪者懼怕貓狗的內心深處的原因,希望通過挖掘來訪者的潛意識來根治恐懼的外顯行為。

那麼,人格到底是穩定的還是變化的呢?中國的諺語有所謂“三歲看到老”或者“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的説法,無不希望證明人格的穩定性。讓我們來看看西方對於這一主題的研究結果。在Roberts, Walton, and Viechbauer(2006)在通過對於92個縱向研究的元分析中發現,個體人格變化最大的階段在成年早期(20歲到40歲之間)。McAdams and Olson(2010)的研究也發現個體在成年中期以後,相比較成年早期與青少年時期,人格有着較強的穩定性。在Mroczek, Spiro and Griffin(2006)的研究中發現,個體所處的社會環境,新的生活經歷,社會歷史的變化也會對於人格的變化產生影響,但是其對於成年中期或後期個體的影響通常沒有對於成年早期的個體影響那麼大。這些研究結果可以從統計學的角度來對於人格的變化做出一個基本的判定,即青少年時期與成年早期是人格形成的時期,人生經歷與生活事件對於這段時期人格的發展仍然有着極為重要的影響;在成年中期與後期,隨着年齡的增長與閲歷的豐富,個體的人格發展趨向於相對的穩定。但是,在個體層面上,人格的穩定性也有區別。比如,研究發現,婚姻穩定且職業發展穩固的個體有着較好的社交能力,更加內省,且人格穩定(Roberts & Wood, 2006)。

研究人格的意義是多個層面的。人格的研究是諮詢心理學的一個重要領域,發展心理學,心理諮詢操作,決策心理學,職業諮詢這些領域的研究,都會多多少少涉及到人格對於該領域研究的影響。在實用層面上,人格研究之於心理健康人羣的積極作用在學業規劃,職業輔導,以及招聘選拔中已經有着很深層次的運用,比如利用人格測評輔助專業選擇與職業選擇。而在人格研究之於心理不健康人羣的實踐中,基於人格異常標準區分病與非病以及基於特質分析預測個體壓力反映與易感人羣,也是人格研究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