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觀看青春版崑曲牡丹亭觀後感

校園5.13K

《牡丹亭》是崑曲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牡丹亭》通過杜麗娘和柳夢梅的故事傳達了互換個性解放的思想。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牡丹亭的觀後感,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觀看青春版崑曲牡丹亭觀後感

  牡丹亭觀後感篇一

在中國劇院觀看了有前線文工團新排的舞劇《牡丹亭》,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美麗的愛情故事一直在我心中迴盪!

如在全劇的《序》中所寫,將崑劇《牡丹亭》改編成為舞劇,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但我以為,此劇中用舞蹈手法所表現出的劇情相對簡單,矛盾衝突不夠明顯。一般的古典愛情故事主線都是從男女主人公由相識、相愛到受到父母反對,終不能抵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最終的悲劇結局大都是兩人各自受盡相思之苦的折磨而魂歸冥界,或是一人終去,一人抱憾終身,也有些敢於表現自我理念、顛覆陳舊禮教的作者所著的喜劇結局則是二人衝破傳統婚姻觀念的禁錮而得到最終的幸福。

而此劇中並未表現出杜麗娘的父母對她們二人的感情有任何反對之意,杜麗娘的單相思使自己魂魄歸去讓父母傷心欲絕,然而她追求幸福的意識強烈,經過磨難後感動了冥府判官,重新獲得了生存與愛情的權利,重回人間。父母見此情形自然欣喜若狂,想必杜麗娘無論提出何等條件,他們自然也是一概應允了,才使得二人有了之後的幸福生活,典型的先斬後奏,也可謂高招了。

以上是我自己的感受,只代表我個人意見,不對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

  牡丹亭觀後感篇二

上週三,我們在文學鑑賞課上觀看了青春版《牡丹亭》。

通過觀看青春版《牡丹亭》和老師的介紹,我深深體會到崑曲的韻味。在青春版《牡丹亭》的視頻裏,我有以下的感想:

第一:我對它的燈光運用和環境的營造印象深刻。極簡的舞台設計加之抽象化的表達方式,有時確實很難讓人察覺到劇中環境的變化。但是這部崑曲運用到電影手法,用燈光在同一舞台上營造不同的環境,這樣既方便了演員情緒的抒發,也使觀眾能更清楚地覺察到場景的交替。刻意地為了創新而創新往往會落得個不倫不類的境地。所以適當的利用現代劇場的種種概念,來襯托這項古典劇種,使其既適應現代觀眾的視覺要求,同時亦遵從崑曲的古典精神。傳統的東西是不能變的,時代在變,美學在變,説故事的方法也在變,而我們所能做的是把古典中好的東西保留下來。

第二:我認為青春版《牡丹亭》充滿朝氣,非常賞心悦目。每場杜麗娘和柳夢梅的服飾都沒有重樣,服飾還要與人物的情緒相吻合。春香在做侍女時穿的是褲子,在麗娘死後,她被收作杜家的義女,便換做裙裝。編劇不止注意到身份地位的變化還注意到了年齡的變化。桌圍椅披都不能出絲毫差錯,需與人物服裝色彩相適宜。十二花神每一位身上的花都不同,然圖案又在相互區分中有着統一,其細微處用心如此。

第三:2001年,崑曲被列入“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列入“文化遺產”本身有兩個含義,一個是認為它很寶貴,另一個是認為它的生存出現了危機。有人説現在學生都不愛看傳統戲曲,因為節奏太慢,現在的年輕人不會有興趣。在大學裏,讓同學們經常接觸文化經典、藝術經典,這對於國家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是極其重要的。如果年輕一代都變成“讀圖”一代,我們的民族就會變成一個沒有深刻思想的、膚淺的民族。不讀經典,不讀《老子》、《孔子》,不讀《紅樓夢》,我們的民族還有什麼前途?

因此,我們的媒體要加強對崑曲、京劇等中國傳統藝術的宣傳力度。要在校園裏不斷培養有關於傳統文化的課程,應該強調大學生,甚至中國小生,要接觸民族文化的精華,而且到了大學,就應該多讀讀經典。如果拋棄了民族文化經典和藝術經典,中華民族的偉大傳統很難繼承下去。我們自己文化的經典怎樣承傳下去?不讀這些經典,不研究這些經典,我們的“魂”都沒有了。“民族魂”在哪裏呢,就在這些經典裏。經典代代傳下去,才成了整個民族的文化。如果有一天,我們的京劇表演藝術家、崑曲表演藝術家的名聲高過了那些流行歌曲,就標誌着國民素質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牡丹亭觀後感篇三

崑曲歷史悠久,一直以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在2001年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後來,中國又發展出了許多不同的劇種,但是有很多劇種都是在崑劇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此崑曲有了 “中國戲曲之母”的雅稱。

而《牡丹亭》作為“崑劇之母”,是每位崑曲迷的必看之作,它也使中國戲第一文庫網 範文頻道劇得以在世界揚名。然而,是什麼原因使得《牡丹亭》竟然能讓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成長的外國人也如此的痴迷,讓它轟動全世界呢?《牡丹亭》的魔力究竟在哪裏?

在觀看《牡丹亭》前我一直有這個有這個疑惑,為什麼它有如此大的魅力,但當我觀看完《牡丹亭》後,我才瞭解了其中的原因。

《牡丹亭》主要講的是貧寒書生柳夢梅夢見一位佳人立在一座花園的梅樹下,跟他説他倆之間有姻緣之分,從此之後柳夢梅經常思念她。南安太守杜寶又一女名麗娘,才貌出眾,知書達理,喜歡讀書。她讀了《詩經·關雎》後傷春尋春,從花園回來後在睡夢中見到一書生持半枝垂柳前來求愛,兩人在牡丹亭畔幽會。杜麗娘從此相思成疾,一病不起。她在死前要求她的母親把她葬在花園的梅樹下,並囑咐丫環春香將她的自畫像藏在太湖石底。其父升任淮陽安撫使,委託陳最良葬女並修建“梅花庵觀”。三年後,柳夢梅赴京應試,借宿梅花庵觀中,在太湖石下拾得杜麗娘畫像,發現杜麗娘就是他夢中見到的佳人。杜麗娘魂遊後園,和柳夢梅再度幽會。後來柳夢梅掘墓開棺,杜麗娘起死回生,兩人結為夫妻,前往臨安。杜麗娘的老師陳最良看到杜麗娘的墳墓被髮掘,就告發柳夢梅盜墓之罪。柳夢梅在臨安應試後,受杜麗娘之託,送家信傳報還魂喜訊,結果被杜寶囚禁。發榜後,柳夢梅由階下囚一變而為狀元,但杜寶拒不承認女兒的婚事,強迫她離異,糾紛鬧到皇帝面前,杜麗娘和柳夢梅二人終成眷屬。 《牡丹亭》全篇的魅力,就在於一個字“情”,又因情之奇,奇於夢。

杜麗娘與柳夢梅的相識相愛是在夢中,這也是《牡丹亭》的獨特之處,自古以來在中國的歷史上有許多的愛情故事:崔鶯鶯與張生在佛殿“驚豔”;王瑞蘭與蔣世隆“踏傘”相愛;李千金先於“牆頭馬上”相識裴可俊;霍小玉因紫釵而與李益結親„„但是他們都是在現實中相見相愛的,唯獨杜麗娘、柳夢梅是在生前從未蒙面的,甚至根本不知是否有對方的存在。但就是在夢中才使得杜麗娘擺脱一切禮教的束縛追求自己的真愛,她的愛真可謂轟轟烈烈,激情洋溢,直到愛到了死,讓我想到了一首歌《死了都要愛》,杜麗娘直到死後還是愛的如此纏綿,如此真切。

杜麗娘不同於比她早幾百年的劉蘭芝和崔鶯鶯,也不同於比她晚一百多年的林黛玉。她並不像崔鶯鶯那樣,不滿包辦婚姻,要求郎才女貌的結合;不像林黛玉那樣,要求男女雙方思想、道德、感情一致的婚姻;也不像劉蘭芝那樣以死而殉情。她對愛情的理解很簡單,就是要求女人應當得到自己的權力,即對男性的需要,簡而言之,就是認為女人天生要有性愛的權力。所以,她是一個近代啟蒙運動歷史前孕階段體現追求人性解放的藝術形象。

無疑,杜麗娘是作者的光輝創造,而《牡丹亭》主題的基本傾向也就從中體現出來。杜麗娘的形象告訴我們,情愛決不僅僅是要一個稱心如意的丈夫。她之所以愛柳夢梅,並不像崔鶯鶯愛張君瑞那樣,僅僅因為他“年少多情”、“一品人才”,而是因為兩個人對人的本性有共同的追求。杜麗娘的父母反對他們相愛,也恰恰因為他們要求天然本性的自然發展。也就是説,在她父母看來,作為一個姑娘,自己想男人,有情愛要求,本身就犯了天條。鶯鶯的母親並沒有這種思想,只認為她找的女婿應門當户對。所以,杜麗娘追求的是人的自然要求,“天然之情”,也就是“欲”:性慾、情慾,而不僅僅是男歡女愛的美滿婚姻。她父母恰恰不允許她有這種“欲”,不准她有人性、人的權利。雙方發生衝突,杜麗娘於是要反抗,甚至以生命來抗爭。這一衝突,矛頭直指封建禮教和程朱理學,直指壓制人性的封建意識,所以,《牡丹亭》所寫的愛情,遠遠超出了愛情的範圍,它公然倡導人性的復甦與迴歸,表現出追求人性,要求個性解放的傾向,即:滅天理,頌人慾,大聲疾呼衝破理學禁錮的枷鎖,以求得對活生生的自然的人的體認與尊重。w應該説,這才是《牡丹亭》主題的真實含義。

杜麗娘令人感動,不但因為她吐露了內心的情懷與對幸福的憧憬,還敢於起而行,走入夢的世界,去追求夢中情人,去實現她對幸福與快樂的嚮往。夢醒之後,她並不甘心放棄理想,還要去“尋夢”,還把自己的生命投入理想愛情的追索,為“情”而死,而且“雖九死而未悔”,在冥界也不曾忘情,終能因情痴而衝破生死界限,還魂復生,實現了理想的幸福,與夢中情人結合。 杜麗娘的執著與百折不撓的信念,跨越千年,跨過地域,與所有等愛的人發生共鳴。縱使社會環境不容納,道德不允許,但在我們的內心世界裏,幸福的想像卻可以翱翔,可以像湯顯祖筆下的杜麗娘那樣去經歷美好的憧憬。“但是相思莫相負,牡丹亭上三生路”,就算此生無法得到,或許,還有來生吧?

但在現代生活中,已經如此開放的社會,像杜麗娘這樣開放的女子也不多見。可能是現代生活的誘惑太多太多了,愛的真正意義理解的人也越來越少了,人們追求的愛已不再那麼的“純潔”和“奔放”,我們這種年紀的人可能對愛還不是很瞭解,但是如果有機會,我還是想像杜麗娘那樣轟轟烈烈的愛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