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李白《君子有所思行》原文、翻譯及賞析

校園2.33W

導讀

李白《君子有所思行》原文、翻譯及賞析

這是一首寫對自然的認識以及表達作者生活態度的五言古詩。其原文如下:

君子有所思行

李白

紫閣連終南,青冥天倪色。

憑崖望咸陽,宮闕羅北極。

萬井驚畫出,九衢如弦直。

渭水銀河清,橫天流不息。

朝野盛文物,衣冠何翕赩?

廄馬散連山,軍容威絕域。

伊皋運元化,衞霍輸筋力。

歌鐘樂未休,榮去老還逼。

圓光過滿缺,太陽移中昃。

不散東海金,何爭西飛匿?

無作牛山悲,惻愴淚沾臆。

君子有所思行翻譯

紫色台閣連綿直到終南山,天際一片青冥色。倚憑丹崖遠望咸陽城,宮闕羅列北極。

街道如萬井畫出,九衢如弦筆直。

渭水如銀河清秀,橫垣天際奔流不息。

朝野文花鼎盛,衣冠光色鮮豔。

廄馬散佈連山,軍容威震絕域。

文有伊皋大運元化,武有衞霍貢輸筋力。

歌舞鐘樂日日不休,但歎榮華逝去老來歲月相逼。

月光猶有圓缺盈虧,太陽也已過中午。

散盡東海那麼多黃金,也難以不讓夕陽西下。

何必作牛山之悲,惻愴之淚沾滿衣襟,要遵守自然規律。

君子有所思行字詞解釋

1、紫閣句:言終南諸峯,連綿不斷。紫閣,終南山山峯名。以日光照射,呈現紫色而得名。在陝西户縣東南。終南山,秦嶺主峯之一。在陝西西安市南。

2、青冥句:謂青蒼幽遠的山色,直接天邊。青冥,青蒼幽遠的山色。

3、宮闕句:言皇城中宮殿羅列。北極,本是北極星,後以喻帝居。宮闕,即帝王宮殿。帝王宮門有雙闕,故名。闕,城門、宮門兩邊的高台。

4、萬井句:謂房廊屋舍,鱗次櫛比,繁華如畫,使人吃驚。井,古制八家為井,後因指鄉里、人口聚居處。

5、九衢:四通八達的道路。

6、渭水句:言渭水清如銀河。

7、朝野二句:言從地方到朝廷,文士、百官眾多,衣冠華美,呈現出太平景象。文物,文人、學士。赩赩(xīxí),光色盛美的樣子。

8、伊、皋二句:謂文臣掌管教化,武將捍衞疆土。伊即伊尹,商湯臣,佐湯伐夏桀,致於(達到)王道。見《史記·殷本紀》。皋即皋陶(gāoyáo),舜之臣,掌管刑獄之事。《史記·五帝紀》:皋陶為大理。元化,帝王之德化。衞、霍,指漢武帝名將衞青、霍去病。輸筋力,以武功報效朝廷。

9、歌鐘二句:謂在無休止的.娛樂中,不知不覺已到老年。歌鐘,本指編鐘,後泛指樂歌。榮去老還逼,青春易逝,衰老易來。

10、圓光二句:謂月圓則虧,日中則昃,喻物盛則衰。

11、不散二句:謂不應愛惜金錢,隨時光的流轉而死去。東海金,《漢書·疏廣傳》:疏廣,東海蘭陵人也。為太守五歲,上疏乞骸骨(因年老請求退職),上以其年篤老(甚老),許之,加賜黃金二十斤,皇太子贈以五十斤。廣既歸鄉里,日令傢俱設酒食,請族人故舊賓客,相與娛樂。數(shuò)問其家,金銀尚有幾所(幾許),趨(疾走)賣以共具。曰:“此金者,聖主所以惠養老臣也,故樂與鄉黨宗族共享其賜,以盡吾餘日,不亦可乎?”

12、無作句:謂不要因怕死而痛哭流涕。《晏子春秋·內篇諫上第一》:(齊)景公遊牛山,北臨其國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滂(流蕩)去此而死乎?”淚沾臆,淚沾胸。臆,胸。

君子有所思行賞析

此詩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社會的一種認識及基於這種認識所持的生活態度。詩人認為, 月圓則虧,日中則昃,物盛則衰,人壯則老;故勿積財,勿懼死,有酒當飲,及時行樂。

詩分兩段。“輸筋力 ”以上十四句為第一段,是寫景敍事部分。寫京城長安山河壯麗, 宮闕巍峨,市井繁華,道路整飭,武備充分,文治武功。 反映出盛唐時期太平樂年,國力強盛的景象。這一部分又分為兩層。“流不息”以上八句寫山川形勝,城闕市容。青蒼幽遠的終南山既是長安的背景,又是詩人遠眺長安的處所。以下景物,盡是遠眺所見:宮闕羅列,萬户櫛比,道路筆直,渭水清澈,如河漢在天。“輸筋力”以上六句寫國力強盛,文治武功。廐馬連山,軍容壯偉,代表武備不懈,國防強大;文臣如伊尹、皋陶,武將似衞青、霍去病。“歌鐘”以下八句是議論抒情部分。前四句 言人生易老,物盛則衰。“不散”二句勸人勿吝金錢,及時行樂。末二句言面對死亡,應慷慨無畏。

全詩的主旨由議論表明,描寫敍事則是議論的基礎。本詩是詩人對自己觀點的表白,是對眾人的奉勸,也是對當政者的警告。唐王朝的命運,充分證明了詩人的遠見卓識。唐開元、天寶間確是如日中天,但當安史亂起,頃刻間土崩瓦解,一蹶不振。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在中國歷史上,被稱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天水市),隋朝末年,遷徙到中亞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楚河州之託可馬克市),李白即誕生於此。其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他善於從民歌、神話中汲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麗絢爛的色彩,是屈原以來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峯。

後世將李白和杜甫並稱“李杜”。他的詩歌總體風格清新俊逸,既反映了時代的繁榮景象,也揭露了統治階級的荒淫和腐敗,表現出蔑視權貴,反抗傳統束縛,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積極精神。

李白生活在唐代極盛時期,具有“濟蒼生” 、“安黎元”的進步理想,畢生為實現這一理想而奮鬥。它的大量詩篇,既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繁榮氣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統治集團的荒淫和腐敗,表現出蔑視權貴,反抗傳統束縛,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積極精神。在藝術上,他的詩想象新奇,感情強烈,意境奇偉瑰麗,語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邁的藝術風格,達到了我國古代積極浪漫主義詩歌藝術的高峯。存詩900餘首,有《李太白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