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高中化學複習資料

校園1.48W

氨是化學篇一:高中化學複習,氨與銨鹽

高中化學複習資料

高中化學複習,氨與銨鹽

[知識要點] 一、氨氣

1、物理性質:無色、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易溶於水(1︰700)。 2、化學性質:

(1)與水的反應:NH3+H2O (2)鹼性:NH3+HCl=NH4Cl

催化劑

(3)氨的催化氧化:4NH3+5O2=====4NO+6H2O,生成的NO可進一步氧化成NO2。

NH3.H2O

NH4++OH-

3、氨氣的實驗室製法

二、 銨鹽的性質:

1.物理性質:銨鹽都是易溶於水的白色晶體。 2.化學性質

(受((銨鹽

氨氣+酸)、NH4NO3分解複雜,會發生爆炸。)

[例題與習題]

1、關於氨水的敍述中,錯誤的是( )

A、氨水的溶質是NH3·H2O B、氨水可使酚酞指示劑變紅

C、氨水中含三種分子和三種離子 D、氨水中溶質的質量分數越大,溶液密度越小 解析:NH3 溶於水時有反應:NH3+H2O

NH3.H2O

NH4++OH-

H+ + ClO-

Cl2溶於水時有反應:Cl2 + H2O = H+ + Cl- + HClO , HClO

2、可用來乾燥氨氣的有( )

A、濃硫酸 B、鹼石灰 C、氯化鈣D、五氧化二磷 解析:P2O5+3H2O=2H3PO4

(注:酸性氣體:酸(HCl)或溶於水後與水反應生成酸的物質(CO2、SO2、NO2、Cl2)) 3、為了更簡便製取乾燥氨氣,下列方法中適合的是

A、NH4Cl和H2SO4(濃)混合加熱,生成的氣體用鹼石灰乾燥 B、

N2 + H2 → NH3 ,用燒鹼乾燥

C、加熱濃氨水,氣體用鹼石灰乾燥 D、加熱NH4HCO3,氣體用P2O5乾燥 解析:化學實驗室製取氣體的常見三種裝置(根據反應物的狀態與反應條件) (1)實驗室可以用B或C裝置製取氨氣,如果用C裝置,

通常使用的藥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氣體的性質是氣體收集方法選擇的主要依據。下列性質與收集方法無關的是___(填序號,下同)。

①密度 ②顏色 ③溶解性 ④熱穩定性 ⑤與氧氣反應

(3)、下圖是某學生設計收集氣體的幾種裝置,其中不可行的是________。

(4)、若用A裝置與D裝置相連製取收集X氣體,則X可能是下列氣體中的________。

①CO2②NO ③Cl2 ④H2

5、如右圖裝置可以用來發生、洗滌、乾燥、收集(不考慮尾氣處理)氣體。該裝置可用於( )。

A.二氧化錳和濃鹽酸生成氯氣 B.鋅和鹽酸生成氫氣

C.碳酸鈣和鹽酸生成二氧化碳 D.Cu和濃硝酸反應制NO2氣體 6

(1)他兩種氣體的是________(寫分子式)。

(2)根據表中所列制氯氣的實驗原理,從下列裝置中選擇合適的氣體發生裝置________。

(3)若用表中製備O2的裝置製備NH3,則選擇的試劑為____ ____。

7、實驗室可以按如圖所示的裝置乾燥、貯存氣體M,多餘的氣體可用水吸收,則M是( )

A.氨氣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氯化氫

解析:由氣體M用乾燥管幹燥、向下排空氣法收集、用防倒吸裝置吸收,可知氣體M密度比空氣小,且在水中溶解度非常大,符合此條件的氣體只有氨氣。

8、(實驗題)某化學實驗小組同學利用以下裝置製備氨氣,並探究氨氣的性質(部分儀器已略去)。請回答:

(1)實驗室製備氨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裝置B收集氨氣時,應選擇氨氣的進氣口是________(選填“a”或“b”),並説明選擇的理由是:。

(3)打開裝置B中的止水夾c,若觀察到燒瓶內產生了紅色噴泉,則説明氨氣具有的性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為防止污染環境,以下裝置(盛放的液體均為水)可用於吸收多餘氨氣的是________(填序號)。 △

解析:(1)實驗室製取氨氣的方程式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2)氨氣比空氣的密度小,可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導氣管要伸入燒瓶底部。 (3)能形成噴泉,證明氨氣極易溶於水,酚酞變紅,説明水溶液顯鹼性。 (4)①不利於氨氣的吸收,②、④能防止倒吸,③會發生倒吸。 [課堂習題]

1.有關氨氣的實驗較多,下面對這些實驗原理的分析中,正確的是( )

A.氨氣極易溶於水,可以用來做噴泉實驗

B.氨氣的還原性可以解釋氨氣與氯化氫的反應實驗 C.NH3·H2O不穩定,實驗室可用NH4Cl和石灰水製取氨氣 D.NH3液化時放出大量的熱,因而,不能用氨作製冷劑 2.[雙選題]關於銨鹽的敍述中不正確的是( ) .

A.都是晶體B.都易溶於水

C.銨鹽都能與鹼反應,不能與酸反應 D.所有銨鹽中,氮元素化合價都是-3價

3.如圖的裝置中,乾燥燒瓶內盛有某種氣體,燒杯和滴管內盛放某種溶液。擠壓滴管的膠頭,下列與實驗事實不相符的是

A.CO2(NaHCO3溶液)/無色噴泉 B.NH3(H2O含酚酞)/紅色噴泉 C.H2S(CuSO4溶液)/黑色噴泉D.HCl(AgNO3溶液)/白色噴泉 4.下列方法適合實驗室製取氨氣的是( )

A.N2和H2催化加熱製取氨氣 B.加熱NH4Cl製取氨氣

C.將濃氨水向鹼石灰固體中滴加D.將NH4Cl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 5.能鑑別Na2SO4、NH4NO3、KCl、(NH4)2SO4四種溶液(可以加熱)的一種試劑是( )

A.BaCl2溶液 B.Ba(NO3)2溶液 C.Ba(OH)2溶液 D.AgNO3溶液

6.已知A、B、C、D為氣體,E、F為固體,G是氯化鈣,它們之間的轉換關係如右圖所示:

(1)D的化學式(分子式)是________,E的化學式(分子式)是__。 (2)A和B反應生成C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和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現象是_____________。 7.(已知氨可以與熱的氧化銅反應得到N2和金屬銅,用如圖中的裝置可以實現該反應。

回答下列問題:

(1)A中加入的物質是___。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加入的物質是,其作用是。 (3)實驗時在C中觀察到的現象是,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實驗時在D中觀察到的現象是,D中收集到的物質是________,檢驗該物質的方法和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噴泉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其產生的原因是存在壓強差。

( 例題與習題第8 題( 4 )圖 )

(1)製取氨氣並完成噴泉實驗(圖中部分夾持裝置已略去)。

①用圖1裝置進行噴泉實驗,上部燒瓶已充滿乾燥氨氣,引發水上噴的操作是________。該實驗的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只提供如圖2的裝置,請説明引發噴泉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圖3裝置,在錐形瓶中,分別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質,反應後可能產生噴泉的是________。 A.Cu與稀鹽酸B.NaHCO3溶液與NaOH溶液 C.CaCO3與稀H2SO4 D.NH4HCO3與稀鹽酸

(3)在圖3錐形瓶中加入酒精,把錐形瓶放入水槽中,水槽中加入冷水後,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質,結果也產生了噴泉。水槽中加入的物質可以是________。

A.濃硫酸 B.食鹽C.硝酸鉀

D.硫酸銅

(4)從產生噴泉的原理分析,圖1、2是________上部燒瓶內的壓強。圖3是________下部錐形瓶內氣體的壓強(均填“增大”或“減小”)。人造噴泉及火山爆發的原理與上述裝置圖________原理相似。 [答案]

1A 2CD 3A4C 3A、解析:氣體與液體易發生反應或易溶即可形成噴泉。

CO2→NaHCO3溶液,不反應,難溶,無噴泉;NH3→H2O(酚酞),易溶,顯紅色,形成噴泉; H2S→CuSO4溶液,反應,黑色沉澱,形成噴泉; HCl→AgNO3溶液,反應,白色沉澱,形成噴泉。

6、解析:框圖推斷題的關鍵是找準切入點,由題目提示知A、B、C、D為氣體,E、F為固體,由D+C―→E可知E為銨鹽,再由E+F―→D知D為氨氣,且F為鹼,又知“G為氯化鈣”推出F為Ca(OH)2,C為HCl氣體。

點燃

答案:(1)NH3 NH4Cl (2)H2+Cl2=====2HCl (3)HCl+NH3===NH4Cl 產生大量白煙

7、解析:(1)由題中信息知A裝置為製取NH3的裝置,故A中加入的物質是NH4Cl和Ca(OH)2固體,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是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2)B裝置的作用是乾燥NH3,所用藥品為鹼石灰(或CaO)。 △

(3)裝置C中發生反應為2NH3+3CuO=====N2+3Cu+3H2O,觀察到的現象是黑色固體粉末逐漸變紅且右管口有水珠出現。 (4)D中冰水的作用是冷卻,得到無色溶液氨水。若檢驗NH3: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若變藍則説明有NH3存在;也可以用蘸有濃鹽酸的玻璃棒放在容器口,若有白煙出現,也説明有NH3存在。若檢驗H2O的存在,則用無水CuSO4,若變藍則説明有水存在。

答案:(1)固體NH4Cl和Ca(OH)22NH4Cl+Ca(OH)2=====CaCl2+2NH3↑+2H2O(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鹼石灰(或CaO) 除去NH3流中的水蒸氣 (3)黑色粉末變為紅色 2NH3+3CuO=====N2+3Cu+3H2O (4)出現無色液體 氨水 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若變藍則説明有NH3存在;也可以用蘸有濃鹽酸的玻璃棒放在容器口,若有白煙出現,也説明有NH3存在;用無水CuSO4,若變藍則説明有水存在。

8、解析:(1)圖1引發噴泉,只需打開止水夾,擠壓膠頭滴管即可,圖2則需先打開止水夾,用熱毛巾捂圓底燒瓶,發現有氣泡冒出後,移去熱毛巾即可。

(2)能在錐形瓶內反應產生氣體,壓強大於圓底燒瓶內壓強方可,故應選NH4HCO3和鹽酸。其他要麼不反應,要麼反應不生成氣體或產生氣體很少。

(3)濃H2SO4溶於水放出大量熱,使瓶內酒精汽化也會發生噴泉。(4)圖1、2導致上部壓強減小,圖3導致下部壓強增大,人造噴泉及火山爆發均與圖3原理相似。

答案:(1)①打開止水夾,擠壓膠頭滴管 NH3溶於少量水中,使圓底燒瓶內壓強減小,燒杯內水噴入圓底燒瓶 ②打開止水夾,用熱毛巾捂住圓底燒瓶至有氣泡從水中冒出,移去熱毛巾 (2)D (3)A (4)減小 增大

氨是化學篇二:氨的教學設計

關於 氨 的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本節選自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一第四章第四節《氨、硫酸和硝酸》第一課時—氨。新教材有意地引導學生從氨氣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及其發現歷史入手,促使學生有興趣去了解這種物質。教材通過富有趣味性的實驗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探究氨及銨鹽的性質後,教材還安排了氨在化工上的廣泛應用和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環,教材內容貼近學生生活,符合學生學習、生活和未來發展的需要。

二、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1) 認識氨的物理性質和用途,掌握氨和銨鹽的主要化學性質;

(2) 理解“噴泉”實驗中噴泉產生的原理;

(3) 能夠應用所學基本知識和化學基本技能去檢驗銨離子;

(4) 瞭解氨的用途及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2.能力目標

(1) 學生通過收集、整理及加工資料,初步學會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並進一步掌握獲取課本以外化學信息的技巧;

(2) 學生通過對實驗的觀察和分析,加強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應用化學實驗發現學習新知識的能力;

3.情感目標

有效的教學必須確保學習主體的參與,使課程變為學生“自己的課程”,喚起學生自我需求,引發學生求知的興趣,產生愉快學習的心理體驗。學生通過對氨的學習,可以增強環保意識、關注社會的意識和社會責任感,並且學生通過一系列的實驗操作,學生可以養成嚴謹的科學態度及主動參與交流、團隊合作的精神。

三、 教學思路設計

(1)通過“噴泉實驗”和觀察法,推出氨的物理和化學性質;

(2)氨的物理性質及化學性質;

(3)銨鹽的化學性質

(4)氨的用途以及氨的實驗室製法。

四、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氨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及銨鹽的化學性質

2.難點:

(1)

(2)

對“噴泉”實驗的理解。 氨氣的實驗室製法

五、 教學方法

情景導入→自主探究→歸納小結。通過語言講授及實驗、多媒體的應用,以實驗法、討論法組織整個學習過程。

六、 教學教案

七、板書設計

一、 氨氣

1、物理性質:

無色、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易溶於水(1︰700),易液化。

2、化學性質:

(1)氨與水的反應:NH3+H2O

(2)氨與氧氣反應:4NH3+5O2催化劑△ NH3.H2O 4NO+6H2O; NH4++OH-

氨是化學篇三:化學必修一 氨 講課稿

在農業生產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氮肥,在氮肥的生產過程中又要用到氨,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氨的性質。

板書:第四章 第四節 氨 硫酸 硝酸

一、氨

首先來了解一下氨的物理性質

氨是無色,有特殊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而且易液化。 氨極易溶於水,一體積的水中大約可以溶解700體積的氨(1:700) 板書:(一)氨的物理性質

1.無色,有特殊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

2.易液化

3.極易溶於水(1:700)

那麼下面我們來看課本上的噴泉實驗,

我們剛才講到氨是一種極易溶於水的氣體,在做噴泉實驗的時候,我們想一下操作步驟,我們是將收集滿的氨氣的圓底燒瓶,塞好塞子,下面燒杯盛有滴有酚酞溶液的水,將膠頭滴管中的水擠入圓底燒瓶中,那麼大家想一下,在這個過程中,由於氨是極易溶於水的氣體,當把膠頭滴管中的水擠入圓底燒瓶後,圓底燒瓶內的氨就有一部分溶於水,使得圓底燒瓶中的壓強小於大氣壓強,形成內外壓強差,

從而使得燒杯中的水被壓入燒瓶,進而溶解更多的氨氣。從而形成了噴泉實驗。 並且能看到燒瓶內溶液變紅。

現在有個問題要大家思考,如何解釋實驗中燒瓶中的水會變紅這個現象?

一定要注意這個問題,因為這個紅色是由於氨溶於水形成了一水合氨,而一水合氨可以電離出少量的銨根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氫氧根離子呢,當然就表現有鹼的性質。燒杯中的水呢滴有酚酞,遇鹼就變紅了。

下面我們來看看氨的化學性質

首先是氨與水反應

板書 :(二)氨的化學性質

1.與H2O反應

氨溶於水會生成一水合氨,而一水合氨呢又可以電離成氨根離子和氫氧根離子,這是我們剛才講的噴泉實

驗裏面出現的現象的本質。

氨還可以與酸反應

板書 2. 與酸反應

如果説濃氨水和濃鹽酸相遇,就可以看到大量的白煙,主要是因為反應生成了氯化銨顆粒。 氨和硝酸反應也有白煙。我們做實驗的時候可以用蘸有濃氨水的玻璃棒和蘸有濃鹽酸的玻璃棒相互靠近,但是不能接觸,就能看到白煙的現象。氨和硫酸作用將生成硫酸氨,氨和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作用可以生成碳酸氨或者碳酸氫氨,那麼本質上是氨和氫離子結合生成氨根離子,有這一系列的變化過程。

氨與酸反應生成銨鹽,如氯化銨,硫酸銨等,那麼銨鹽有哪些性質呢?

板書:三、銨鹽

1.物理性質:易溶於水,無色晶體

2.化學性質

(1)受熱易分解

非氧化性,易揮發的酸組成的銨鹽,加熱分解生成氨氣和相應的酸或其分解產物,

高沸點,難揮發性的酸組成的銨鹽在加熱時,只有氨氣逸出,而酸保留下來。

(2)與鹼反應

氨氣與鹼反映的實質是氨根和氫氧根反應生成一水和氨,而一水和氨不穩定,在受熱和濃溶液反應的情況下,就寫成氨氣和水的形式,而稀溶液不加熱,反應就寫成一水和氨的形式。

那麼氨呢和鹽在有些時候也能反應,比如説,一水合氨和鋁離子作用生成氫氧化鋁和銨根離子,氨還可以與可溶性的鎂鹽作用,生成氫氧化鎂和銨根離子。

學過氨的性質之後氨有哪些用途呢

我們還可以利用氨的一個重要性質,就是氨液化的時候會放熱,液化的氨汽化時會吸熱,利用它吸熱的過程可以做製冷劑,另外呢氨在很多地方是用作制氮肥的,許多化肥都是用它制的。當然我們有一些有機合成中也用到氨,比如合成化學纖維。還有一個重要的用途是制硝酸,硝酸是由氨的催化氧化制的的。

板書:四、NH3的用途

1、製冷劑

2、制化肥:硫胺、硝銨、尿素等

3、制硝酸

實驗室怎麼樣來制的氨呢

板書:五、實驗室制NH3

1.實驗原理:

2.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氣法

3.乾燥劑:鹼石灰

4.檢驗:(1)蘸有濃鹽酸的玻璃棒靠近試管口---白煙。

(2)濕潤紅色的石蕊試紙靠近試管口----變藍。

我們用氯化銨和消石灰在加熱的條件下反應制的氨,由於氨極易溶於水,在製備過程中儘可能不與水接觸,減少氨的損失,防止出現倒吸現象。製備裝置與實驗室製氧氣的裝置類似,用向下排氣法收集氨氣,收集的試管口放一團棉花,防止空氣對流,瞭解完製取和收集的方

法,如何進行乾燥和驗滿呢?一般是用鹼石灰進行乾燥,我們用蘸有濃鹽酸的玻璃棒靠近試管口,可以看到有白煙出現,説明已經收集滿了,當然,我們也可以用濕潤紅色的石蕊試紙靠近管口,試紙變藍,也説明收集滿了。

關於固氮這個知識,我們要注意,所謂的固氮就是把空氣中或其他地方遊離態的氮轉變成氮的化合物的方法。固氮實際上就是把單質的氮轉化成化合物的氮。分為生物固氮和化學固氮。 板書: 六、固氮

七:強調的問題

要強調幾個問題:第一,固體的銨鹽和固體的鹼反應不能寫離子方程式,也就是説剛才講的氯化銨和消石灰製取氨的反應我們不能寫離子方程式。第二,銨鹽溶液與強鹼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有三種寫法。稀溶液不加熱我們就寫成一水合氨,濃溶液不加熱我們寫成氨氣和水,無論是濃溶液還是稀溶液加熱都有氨氣出來。三種寫法都要注意。

從前面學的知識我們知道,氨是一種特殊的氣體,因為它溶於水,可以顯鹼性,所以呢氨的水溶液可以使酚酞試液顯紅色,另外氨溶於水之後得到的不是很純淨的物質,由於生成一水合氨,而一水和氨又發生電離,因此氨水雖然顯鹼性,但氨水是一種混合物,希望大家注意。另外,關於氨的製取要注意,氨是我們中學階段學習的一種帶有鹼性氣體,它表現的反應與其他不同,因為氨氣極易溶於水,所以可以用它做噴泉實驗。而且由於氨的噴泉實驗在中學階段也是一種特殊情況,同時用到了物理知識和化學知識,也請大家注意,今天的課程我們就講到這兒。

[高中化學複習資料]相關文章:

1.高中化學知識

2.關於高中化學酸鹼知識

3.高中化學總結與反思

4.高中化學複習方法

5.高中化學重要知識點總結

6.高中化學基礎知識要點彙總

7.人教版高中化學知識要點總結

8.高中化學必修一知識重點精簡

9.高中化學易錯知識點彙總

10.高中化學知識重點總結歸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