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王羲之草書的特點風格特徵

校園2.45W

王羲之字逸少,漢族,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王羲之草書的特點簡介,希望能幫到大家!

王羲之草書的特點風格特徵
  王羲之草書的特點

王羲之在草書方面的建樹,並不是舊體的章草,而是新興的今草。後人肯定的、 崇拜的,就是他增損古法、裁成一體、變古制今的今草。 王羲之的今草書,是在揚棄張芝章草書的過程中生成的。與張芝的章草相比,王羲之的今草使轉靈動,點畫放縱,筆勢流暢遒逸。雖然王羲之筆勢的連屬飛移多體現在一字之內,但其所呈現的,是神采上的貫通,而非形式上的連屬,即是唐太宗所謂的‘狀若斷而還連’。這樣,章草書體字字獨立的形態與今草書體流暢縱逸的筆勢,這看似不協調的兩端,在王羲之的今草書中得到了融匯貫通,別出新貌。

王羲之的今草書,在用筆和結構的變化上,都達到了極致。用筆以方折為主,斬釘截鐵,乾淨簡捷,從容不迫。‘一畫之間,變起伏於峯杪;一點之內,殊衄挫於毫芒’(唐孫過庭《書譜》)。點畫的‘形’與‘勢’,有偃有仰,有正有斜,或長或短,或方或圓,近乎絕技,自然天成。

《十七帖》是王羲之今草書的代表作品。《十七帖》是稱情疾書的尺牘。尺牘既是一種文體,又是一種形式,是魏晉以來文人書法的主要載體。北齊顏之推説:‘真草書跡,微須留意。江南諺雲:“尺牘書疏,千里面目也。”’(《顏氏家訓·雜藝篇》)北宋文學家歐陽修説:‘餘嘗喜覽魏晉以來筆墨遺蹟,而想前人之高致也!所謂法帖者,其事率皆吊哀候病,敍睽離,通訊問,施於家人朋友之間,不過數行而已。蓋其初非用意,而逸筆餘興,淋漓揮灑,或妍或醜,百態橫生,披卷發函,燦然在目,使驟見驚絕,徐而視之,其意態如無窮盡,使後世得之,以為奇觀,而想見其為人也!’(《集古錄跋尾》)《十七帖》正是這樣一種堪稱法帖的'尺牘。通篇不假修飾,結構在疾書的情狀下隨勢生髮,隨機變化。技法與才情,理性與感性,自然地融為一體。

  王羲之的書法風格

王羲之的《蘭亭集序》為歷代書法家所敬仰,被譽作“天下第一行書”。王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採眾長,備精諸體,冶於一爐,擺脱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其書法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世人常用曹植的《洛神賦》中:“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鬆。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一句來讚美王羲之的書法之美。傳説王羲之小的時候苦練書法,日久,用於清洗毛筆的池塘水都變成墨色。後人評曰:“飄若遊雲,矯若驚龍”、“龍跳天門,虎卧凰閣”、“天質自然,丰神蓋代”。有關於他的成語有入木三分、東牀快婿等,王羲之書風最明顯特徵是用筆細膩,結構多變。

王羲之書法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書苑。唐代的歐陽詢、虞世南、諸遂良、薛稷、和顏真卿、柳公權,五代的楊凝式,宋代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元代趙孟頫,明代董其昌,這些歷代書法名家對王羲之心悦誠服,因而他享有“書聖”美譽。 (圖冊資料 [9-12] )

  王羲之的歷史評價

庾翼:“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紙,過江顛狽,遂乃亡失,常歎妙跡永絕。忽見足下答家兄書,煥若神明,頓還舊觀。”

蕭衍:“①子敬之不迨逸少,猶逸少之不迨元常。” “②王羲之書字勢雄逸,如龍跳天門,虎卧鳳闕,故歷代寶之,永以為訓。”

唐太宗:“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餘區區之類,何足論哉!”

虞龢:“羲之書雲:‘頃尋諸名書,鍾、張信為絕倫,其餘不足存。’又云:‘吾書比之鐘、張當抗行,張草猶當雁行。

孫過庭:“且元常(鍾繇)專工於隸書,伯英(張芝)尤精於草體,彼之二美,而逸少兼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