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八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單元複習教案(精選6篇)

校園7.81K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八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單元複習教案,歡迎閲讀與收藏。

八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單元複習教案(精選6篇)

八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單元複習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思路,能按照要求篩選相關信息並概括文章要點,提高語言概括力。

2、理清文章的説明順序,引導學生有條理地説明事理。

3、揣摩語言,體會本文語言生動優美的特點,增強語言感悟能力。

4、學會在生活中運用物候知識,激發學生熱愛自然進而認識和了解自然的熱情。

教學重、難點:

1、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思路,能按照要求篩選相關信息並概括文章要點,提高語言概括力。理清文章的説明順序,引導學生有條理地説明事理。

2、學習本文準確、生動、典雅的語言,體會本文説明文語言的生動性。

教學方法

合作討論法、點撥法、品味法

課型:講讀課

教學手段:多媒體

課時

1課時

教學設想:

因為前一個單元已經進行了説明文的學習,學生對説明文的特點,説明順序和説明方法已有一定了解。但本單元説明文是事理説明文,事理説明文所遵循的是邏輯順序,因此,在教學本文時應引導理清段落間的邏輯順序。《大自然的語言》一文語言生動形象,是之前沒有接觸過的,所以也要讓學生體會本文的語言特點。全文用一個課時進行教學。先引導學生分析課文,從總體上把握課文的內容和結構。再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深入細緻的討論和研究,以進一步掌握本文的説明順序和語言特點。

這是一節説明文閲讀課,採用主問題教學方法,設計了四個主問題:

一、默讀課文,快速準確地篩選出所需要的信息:(提示:在文中圈點勾畫)

1、什麼是物候?什麼是物候學?

2、物候觀測對農業有什麼重要意義?

3、決定物候觀測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學有什麼意義?

二、理清順序:

1、分析本文的説明順序

2、研讀第6——10段這幾個段落順序能否調換,為什麼?

三、體會語言:

1、文章為什麼以“大自然的語言”為題?

2、朗讀1—2自然段,對本文生動的語言細細咀嚼,認真品讀。

四、拓讀運用。教學線索清晰,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出示春夏秋冬四季的圖片,教師導入:微風輕撫,燕子呢喃着春的消息;烈日炎炎,盛開的荷花告訴我們夏天已來臨;田野金黃,落葉送來了秋的請柬;大地蒼茫,飄飛的雪花講述着冬天的故事。人有語,物有聲,大自然也會説話。自然界就像一個智者,用他獨特的語言向人類傳遞着季節變化的種種消息。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16課去聆聽《大自然的語言》吧。

【設計意圖】激情導入,通過優美的畫面,優美的語言,讓學生的情緒完全融合在這美妙的課堂意境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二)初讀,整體感知

1、初讀文章,解決生字詞。

2、默讀課文,快速準確地篩選出所需要的信息:(提示:在文中圈點勾畫)

1、什麼是物候?什麼是物候學?

2、物候觀測對農業有什麼重要意義?

3、決定物候觀測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學有什麼意義?

學生進入自學,在文中勾畫所需信息

【設計意圖】通過自學,勾畫這幾個問題的答案,把握文本內容,引導學生搜索、篩選相關信息並提取、概括文章要點,訓練學生概括信息的能力。

(三)互動交流展示成果

學生自學結束後,進行展示交流。1、3、4小題非常明確,從文中很容易就能找到,直接在班內展示即可。2小題對學生來説有一定難度,先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然後班內展示,教師視情況進行點撥。

【設計意圖】通過互動交流,使學生更清楚的掌握文章內容,在交流中理清文章思路。

(四)再讀,理清順序

1、分析本文的説明順序

2、研讀第6——10段這幾個段落順序能否調換,為什麼?

這兩個小題都有一定難度,所以我先給學生思考的時間,讓學生深入文本,靜靜思考,然後組內互動,最後班內展示。

明確:

1、本文的説明順序是邏輯順序

2、6——10段這幾個段落順序不能調換,因為這幾段是按由主到次的邏輯順序來説明的。

【設計意圖】通過這一環節,理清説明順序,體會文章條理性,讓學生明白,這種條理性不僅表現於文章的整體,也表現在文章的局部,文章的段與段之間都會有不同的邏輯順序。

(五)品讀,體會語言

1、文章為什麼以“大自然的語言”為題?

2、朗讀1—2自然段,對本文生動的語言細細咀嚼,認真品讀。

【設計意圖】通過這一環節,品味本文生動形象的語言,增強學生語言感悟能力。讓學生明白説明文的語言風格有嚴謹質樸也有生動形象。

(六)拓讀,學會運用

作家郭沫若先生曾有過這樣的疑惑,你能幫他解決一下嗎?

兩個月前,在廣州,看見了玉蘭花開;兩個月後,在北京,又看見了玉蘭花。玉蘭花呀,我説,你走得多慢哪!費了兩個月工夫,你才到了京華。

——郭沫若《玉蘭和紅杏》

【設計意圖】學會在生活中運用物候知識,激發學生熱愛自然進而認識和了解自然的熱情。

結語:同學們,大自然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基礎,它不但絢麗多彩,而且奧妙無窮。我們只有做一個細心人、有心人,才能讀懂它的語言,才會聽懂它的傾訴,才能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七)佈置作業

以“大自然的語言”為題,以春夏秋冬某一個季節的特點為內容,寫一篇小短文,能適當描述“物候現象”,文體不限,不少於300字。

【設計意圖】充分發揮學生的認知力與想象力,訓練學生邏輯思維、組織材料和語言的能力。

八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單元複習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能力:

⑴朗讀課文,歸納要點,把握文章,訓練學生概括理解能力。

⑵瞭解大雁的生活習性,體會作者對大雁的喜愛之情。

2、過程與方法:

⑴在快速閲讀的基礎上,進行概括、討論、歸納。

⑵體會本文生動描寫的特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作者的珍愛動物的情感,激發學生保護野生動物,傾心大自然,迴歸大自然、與自然和諧發展。

【教學重點】

1、理解説明對象和特點;

2、理解作者的情懷;

【教學難點】

對文中一些表意含蓄的句子的理解感悟。

【教學方法】

1、讀、悟、賞教學法。

2、合作探究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教學圖片。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大雁是春天的使者,當第一羣大雁來到我們面前,就宣告春天到了,它們歡呼着旅行,喧鬧着聚會,寂寞了一冬的沼澤地因此增添了許多情趣和生機。美國論理學家利奧彼德對大雁情有獨衷,他把大雁看作與自己平等的生命,看作宇宙智慧的創造物,看作宇宙之美的展示者,他懷着對大雁喜愛、欣賞的心情,觀察大雁的種鍾活動情景。下面就讓我們隨着作者的筆觸走進大雁的世界。

二、整體感知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理解文章大意:

1、教師指名學生朗讀,其他學生聽讀,感受文章主旨。

明確:文章描寫了三月大雁的歸來,覓食前後的鳴叫,孤雁四月間羣居沼澤時的鳴叫,即歸來、覓食、集會。

2、領悟文章的主旨:

明確:作者從大雁身上感受到了善性、友情、親情、聯合的觀念,找到了大自然的詩意。

三、品讀課文,感悟理解

探究思考:

1、作者筆下的大雁有那些特點?

2、找出文中作者對大雁的觀察和描寫的句子,體會其作用

3、朗讀下面句子,説説這些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⑴一隻燕子的來臨説不了春天,但當一羣大雁衝破了三月暖流的霧靄時,春天就到了。

⑵一觸到水,我們剛到的客人就叫起來,它們濺起的水花使那脆弱的香蒲抖落掉身上的冬天。

學生討論、交流、最後明確:

1、⑴來的季節是三月天

⑵飛行的路線是筆直的

⑶三月的大雁一觸到水就鳴叫

⑷十一月份的大雁一聲不吭

⑸愛覓食玉米粒

⑹常六隻列隊飛

2、作者使用了打比方、擬人等説明方法,使文章充滿生動性、趣味性。例如;烏鴉通常被認為是筆直飛行的,但與堅定不移的向南飛行200英里直達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飛行就成了曲線。

又如:第一羣大雁來到這裏,它們便向每一羣遷徙的雁羣喧嚷着發出邀請。

3、⑴這一句寫出了大雁給人們帶來春天的氣息,她是春天的使者。

⑵這一句表達了人們對大雁的喜愛與期盼。

小結:濃郁的抒情彩是本文的一大特。文章字裏行間注滿了愛鳥之情。他對大雁的遷徙飛翔由衷欽佩,對大雁的種種叫聲由衷喜愛,有時即使不是直抒胸臆,筆墨中也飽含愛意。

四、賞析課文,深刻領悟

品味文章的形象性。讓學生再找幾個擬人句,進一步體會其特點。明確:本文多用擬人手法描寫大雁,大雁的形象在作者筆下躍然紙上,聲情並茂。如春雁的來時的低語,覓食前後的鳴叫,返回後的論述,晚上大雁的集會等形象的描寫,讓人如見其形,如聞其聲。

五、學生質疑問題,合作研討,釋疑存疑

學生選取語段閲讀,提出一個最急於解決的問題,大家討論作答。

六、拓展訓練

讓學生回顧學過的詩歌,積累有關雁的詩句。

如:

1、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王維《使至塞上》

2、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

七、課堂小結

《大雁歸來》為我們唱響了一曲田園牧歌,引人嚮往,發人深省,一種平靜的較高的生活水準是否值得以犧牲自然的、野外的和無拘束的東西為代價?曾幾何時,我們遠離了自然,躲在了水泥鋼筋作成的閣樓裏,生活簡化的只剩下自己,環境濃縮得只剩下公園,一切純樸的本質的自然的東西,從我們的視野中悄然離去。感謝利奧彼德,他讓我們明白了:熱愛自然,是人類共同的情感。動物是我們的朋友,世界因為有了它們的存在才有瞭如許的生機和情趣。我們要與自然和諧共處,這才是人類在這個世界上最恰當的定位。

八、佈置作業

1、完成研討與練習

2、閲讀《大自然警鐘常鳴》一文,談一談自己的感想。

【板書設計】

大雁歸來

知識性保護動物

大雁歸來抒情性和諧共處

趣味性熱愛自然

八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單元複習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情懷,學習作者的描寫手法。

2、過程與方法:品味形象、生動、優美的語言。

3、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受到熱愛自然的薰陶。

【重點】

學習本文的描寫手法。

【難點】

形象性、知識性、抒情性的結合。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敬畏自然》中寫道:再也不應該把其他生物僅僅看做惡魔的美食佳餚,而首先應該把它們看做是與我們平等的生命,看做是宇宙智慧的創造物,看做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首先應該敬畏它們,就像敬畏我們自己一樣。利奧波德,這位美國論理學家,他對大雁是這樣,他懷着喜愛的心情,欣賞的心情,觀察大雁種種活動情景,他對大雁感同身受的情感體驗,能讓我們走近大雁。

二、課前熱身

1、生字識記:

霧靄(ǎì)

緘(jiān)默

狩(shòu)獵

凋(diāo)零

2、詞語識記:

目空一切

瀰漫

滑翔

遷徙

籌碼

3、預習效果反饋:

作者對大雁作了哪些描寫?這些描寫突出了大雁的哪些個性特點?

三、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作者描寫了南飛的大雁,描寫了冬季的大雁,描寫了孤雁,描寫了4月間大雁羣居的鳴叫,作者在大雁身上找到了善性、友情、親情、找到了聯合的觀念,找到了大自然的詩意。

四、合作探究

1、仔細體會下面的句子,説説這些句子所表述的理想感情。

⑴一隻燕子的來臨説明不了春天,但當一羣大雁衝破了三月暖流的霧靄時,春天就來臨了。

大雁是春天真正的使者,大雁給人們帶來了春天的生機,春天的希望,春天的喜悦。

⑵一觸到水,我們剛到的客人就會叫起來,似乎它們濺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蒲身上的冬天。

歸來的大雁讓香蒲乃至萬物從此迎來春天,欣欣向榮。語言生動形象。

2、閲讀課文第6——10自然段,探究下列問題

⑴選文對大雁作了哪些描寫?

選文對大雁到玉米地的旅行,春雁的集會秩序以及集會中的激烈辯論等作了生動的描寫。

⑵與秋天一樣,我們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作一次旅行這句反映了怎樣的事實?

反映了季節的更替及春雁的覓食習性。

⑶作者筆下的大雁有思想,有家庭,有歡樂也有不幸,他是怎樣表現這一切的?

作者往往用諸如低語問好邀請旅行喧鬧咕噥激烈辯論發言等頗具有人性化的語言,使得大雁了思想,有了家庭,有了歡樂也有了不幸,展現了一個生動活潑的畫面,具有特別強的感染力。

五、達標反饋

1、字詞見課前熱身。

2、課文結構見整體感知及板書設計。

3、仿照例句的格式續寫兩句話。例句:如果你是一朵鮮花,就給人們帶來一分温馨;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給人間增添一分春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六、學習小結

1、內容小結:

本文是一篇優美的散文,涉及人與動物的關係,充滿環保意識,讓我們跟着一起去領略了人與動物相伴的樂趣。

2、方法歸納:

⑴抒情散文,形象性,知識性,事情性的完美結合。

⑵觀察細微,筆觸細,本文用擬人手法寫大雁,形象生動

3、延伸拓展:

利奧波德以充滿喜愛的筆調向我們描繪了一羣歸來的大雁,你能否用充滿感情的言語再現一種可愛的小鳥呢?請就此寫一個片斷。

【板書設計】

大雁歸來

歸來(喜愛)

(抒情散文)

雁隊和孤雁(感傷)

珍視動物

鳴叫(辯論—誤論—喜愛)

保護自然

聯合的觀念(讚美)

八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單元複習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訓練用普通話正確朗讀的能力學習圈點批註的讀書方法。

2、理解關鍵語句的含義。

3、體會中心與段落層次的關係。

4、通過學習課文引導學生觀察父母的生活與情感,主動為父母分憂解難。

教學重點

1、理解關鍵語句的含義。

2、體會中心與段落層次的關係。

教學難點

課文2、3兩段對於表達中心的作用是本文的難點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導入新課,介紹相關文學常識。

2、檢查預習情況,初步感知全文。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導入

〖課前準備〗在上課前,在大屏幕裏放事先用FLASH做好的《父親》這首歌,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師】(激發情感,創設氛圍)在我的記憶中有這樣幾首歌詞:“在我心中有一座山,險峯萬里它最偉岸,爸爸,親愛的爸爸,你就是我心中的山”;“父親是兒那登天的梯,父親是那拉車的牛,想兒是一封家書,千里寫叮囑,盼兒歸,一袋悶煙,滿天數星斗”。這些飽含深情的話語充滿了對父親的愛戴之情,同時也是父親最真的寫照,

今天,我們就來學一篇文質兼美的紀實散文,其中也刻畫了一位疼愛兒子的父親,這篇散文就是朱自清的《背影》。〖板書課題〗

二、解題

1、《背影》是一篇著名的紀實性散文,也可以説是回憶性散文,本文寫於1925年,至今已六七十年,一直被廣大讀者所傳誦,多少年來也一直被選入教材,哺育了幾代人。對於這樣的名篇,我們應認真閲讀、學習。

2、作者簡介(看投影片)

朱自清,字佩弦,號秋實。江蘇省揚州市人,著名的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創作成就最大的是散文,細膩清麗、意境雋永、於樸素中見真情、洋溢着一股清新氣息。

三、朗讀訓練

1、聽錄音朗讀(選一段節奏舒緩情調感傷的音樂)

要求:將那些自己讀不準的字標出記號;將自己不能理解的詞語框出來

2、檢查課前預習情況

給加點的字注音(出示課件)

奔(bēn)喪(sāng);差(chāi)使(shi);狼(láng)藉(jí);簌(sù)簌(sù);妥(tuǒ)貼(tiē);躊(chóu)躇(chú);迂(yū);蹣(pán)跚(shān);箸(zhù);拭(shì);瑣(suǒ)屑(xiè);晶(jīng)瑩(yíng)

3、朗讀

可以分為四個部分:1-3段、4-5段,6段,7段分別找不同的小組讀。6段齊讀。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學,圈點批註與整體閲讀訓練。

教學內容和步驟:

圈點批註與整體閲讀訓練

1、閲讀全文,用規定符號進行圈點批註

【師】批註要點

1)、詞語:不能理解的用橫線,認為用得好的用框框

2)、關鍵語句(或寫得好的語句)用波浪線

3)、有疑問的地方,用括號再加問號

4)、用雙豎線和單豎線劃分文章層次

(這一環節主要用於學習讀書方法,形成不動筆不讀書的習慣,既是對課文內容的進一步熟悉,又是個種發現式的學習過程,當然畢竟是國中的學生,不能做太高的要求,能夠有所批註,不論對錯都是可貴的)。

2、(稍停)找幾位同學簡要説説批註的地方並理由(找成績好的同學,旨在給其它的同學做出示範,教師可在學生閲讀時巡視,找那些批得較好的同學發言。教師可根據此收集反聵信息)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討論講解全文。

2、理解關鍵語句的含義。

3、體會中心與段落層次的關係。

4、通過學習課文引導學生觀察父母的生活與情感,主動為父母分憂解難。

八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單元複習教案 篇5

一、學習目標

1、記住巴金、郭沫若、高爾基、紀伯倫

2、能讀會寫單元字詞,記住成語意思

3、記住課文內容要點

二、導學提綱:

(一)記住本單元文章題目、作家作品、出處和體裁。讀課文,完成下表:

第二單元課文題目作者出處、代表作體裁

(二)認真閲讀“字詞表”,記住單元字詞的音形義

(三)記住單元課文內容要點:

1、《雪》描寫了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並在對比中表現了自己的感情傾向:江南的雪平和恬靜的美固然能讓人喜歡,但更崇高的沒應該像北方的雪那樣,在孤單的境遇下,敢於獨自抗爭,在悲壯的戰鬥中得到昇華。

2、《雷電頌》課後練習一:對風雷電的呼喚與歌頌,表現了詩人對黑暗世界的強烈憤懣和摧毀黑暗的願望,也表現了詩人對光明未來的熱烈追求。

象徵意義:風雷電——人世間追求正義、光明的變革力量;土偶木梗羣像——無德無能、欺民惑眾的官僚統治集團;洞庭湖、東海、長江——人民羣眾

反覆的修辭方法

3、《日》和《月》——作者寫日,為什麼用主要篇幅來讚美飛蛾撲火?(這裏的飛蛾已比僅僅是一個生物,它寄託了作者的理想,成為了為了追求光明不惜犧牲自己生命的美好人格的象徵,作者寫的雖然是日,但主要表達的卻是飛蛾努力追求日,追求光和熱的行為)

4、《海燕》海燕是勇猛堅強、樂觀自信、富於獻身精神的無產階級革命先驅者的形象;讚美海燕,表現了作者抑惡揚善、愛憎分明的情感態度。

象徵意義:

象徵革命高潮時廣大人民羣眾的力量;象徵着席捲一切的革命高潮;象徵英勇善戰的無產階級革命的先驅者;象徵形形色色害怕革命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等象徵着腐朽、黑暗的反動勢力。

5、《浪之歌》《雨之歌》

海浪是一個浪漫的女性的形象,也是一個人間世界的守護者的形象。

雨是奉獻着和使者的'形象

三、自主性練習題

1、根據拼音寫漢字或給加點的字注音:

2、作家作品:

(1)《海燕》一文的作者是俄國文學家創作的散文詩,全文高度讚揚了海燕的戰鬥精神。

(2)《日》《月》的作者是,原名,現當代文學家。

3、閲讀分析

(一)在蒼茫的大海上,狂風捲集着烏雲。在烏雲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

一會兒翅膀碰着波浪,一會兒箭一般地直衝向烏雲,它叫喊着,——就在這鳥兒勇敢的叫喊聲裏,烏雲聽出了歡樂。

在這叫喊聲裏——充滿了對暴風雨的渴望!在這叫喊聲裏,烏雲聽出了憤怒的力量、熱情的火焰和勝利的信心。

海鷗在暴風雨來臨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們在大海上飛竄,想把自己對暴風雨的恐懼,掩藏到大海深處。

海鴨也在呻吟着,——它們這些海鴨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戰鬥的歡樂:轟隆隆的雷聲就把它們嚇壞了。

蠢笨的企鵝,膽怯地把肥胖的身子躲藏在懸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飛翔!

(1)開頭第一段對海面景物的描寫有什麼作用?

(2)從描寫方法看,文中畫線句子屬於描寫,其作用是什麼?

(3)文段主要運用了什麼樣的表現手法?有什麼好處?

(4)文中的海燕象徵什麼?除了文中的象徵意義外,你認為現在我們身邊還有哪些人與海燕精神有共同之處?

八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單元複習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通過本單元的複習,讓學生熟練掌握議論文閲讀的方法。

2.通過複習,學生的文言知識得到很好的鞏固。

3.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重難點:

1.掌握議論文的閲讀方法。

2.文言文的複習。

時間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孔子曾經説過這樣一句話:‘有朋自遠方來,下半句是……’學生答:‘不亦樂乎!’

好,今天,我這位陌生的朋友很高興來到這裏,和大家一起來複習語文第二單元的內容。大家有沒有信心上好這節課?”“有!”

好,下面大家打開課文目錄,看看這個單元的課文屬於什麼文體?(議論文)

二、複習議論文閲讀的有關知識。

1.議論文:是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闡明自己見解和主張的文體。

2.議論文有哪三要素?

板書:論點、論據、論證

3.什麼是論點?

論點就是作者對論述的問題所持的觀點和主張,是議論文的靈魂。

4.請大家打開第二單元的課文,找一找各篇課文的中心論點。

第九課《人的高貴在於靈魂》的中心論點是第一自然段的“人的高貴卻在於他有靈魂生活”。

第八課《多一些寬容》的中心論點是“要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最重要的是要豁達大度,善於容納與自己志趣、風格不同的人”。

第七課《敬業與樂業》的中心論點是“但我卻信‘敬業樂業’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5.看了這幾篇課文,你們發現它們的中心論點都在課文的哪裏提出來的?(開頭)

一般情況下,作者在議論文的開頭就提出了中心論點;也有的課文在的結尾歸納出論點;有的中心論點偶爾也出現在的中間部分。

考試的時候,題目叫我們找出一篇的中心論點,我們先在開頭找,找不到就到結尾找,結尾找不到就到中間部分去找。

6.聯繫課文,説説我們在議論文中提出的中心論點,語言要達到什麼要求?

論點必須旗幟鮮明,支持什麼,反對什麼,態度應十分明確,不能含糊,模稜兩可。比如:……

7.什麼是論據?

(論據就是作者用來證明論點的依據。)

8.論據包括哪兩種?

(包括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事實論據主要指事例、史實數字等;道理論據包括經典著作、名人名言及科學原理。)

9.在第二單元的課文中找出它們的各種論據。

第九課的論據:

第八課的論據:

第六課的論據:

10.什麼是論證?

論證是用論據來證明論點的過程與方法,是論點和論據之間的邏輯關係紐帶。)

11.議論文有哪些論證方法?

(1)舉例論證

(2)道理論證

(3)對比論證

(4)比喻論證

12.在課文中找出各種論證方法。

第六課:

第七課:

第八課:

第九課:

13.議論方式有兩種:立論和駁論。

14.議論文的基本結構:提出問題(引論)——分析問題(本論)——解決問題(結論)

15.議論文的語言特色。

富有概括性,具有強烈的感情色彩,用詞鮮明、生動、嚴密。

16.議論文中的事例和記敍文的事例有什麼不同?

17.小結。

18.議論文閲讀練習。

三、複習《陋室銘》

1.複習重點實詞與虛詞。

名:出名。

斯:這。

馨:指品德高尚。

鴻儒:大儒,博學的人。

白丁:平民。這裏指沒有學問的人。

絲竹古今意義的區別。

2.這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描寫陋室環境的句子。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4.表現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5.作者寫這篇的目的是什麼?

表現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追求高尚情操的情懷。

6.你們覺得劉禹錫是否是十全十美的人?你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7.小結。

8.課堂作業。

四、總結。

字詞聽寫題:

狹隘;熱忱;純粹;派遣;鄙薄;殉職;熱忱;毋寧;啁啾;翌日

篤信;寬宥;窒息;灼熱;殉職;旁騖;褻瀆;胸襟īn;摒bìng棄

迥iǒng異;芥iè蒂dì;嫉í妒dù;緬iǎn懷;揣chuāi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