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呼蘭河傳的讀後感15篇

校園2.81W

閲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呼蘭河傳的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呼蘭河傳的讀後感15篇

呼蘭河傳的讀後感1

一座小城,天寒地凍,小團圓,外祖父……這是每當我想起《呼蘭河傳》這本書時,腦海裏就浮現出來的詞語。

初讀,是一種無以言表的悲傷。“他們看不見甚麼是光明的,甚至根本也不知道,就像太陽照在了瞎子的頭上了,瞎子也看不見太陽,但瞎子卻感到實在是温暖了。”這是蕭紅對家鄉百姓世世代代悲哀的描寫。在呼蘭河小城中,二伯是多麼努力要強,他想出人頭地,奈何封建的社會不斷用打壓來磨滅他的信心;小團圓媳婦是那麼乖巧懂事,卻總遭到婆婆的毒打——她狠心地虐待一個幾歲的女孩,甚至活活用開水將她燙死。

讀到這裏,胸口有一股憤怒油然而生。我恨不得將封建社會的條條框框撕碎,讓小城裏的人都享有平等發展的機遇,讓他們發自內心去敬畏生命,不再冷漠自私,不再重男輕女。

再讀,則帶有一種淡淡的懷念。“花開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在天上似的。蟲子叫了,就像在説話似的。”在祖父的後花園裏,一定是人性善良的最美詞彙。蕭紅的童年是與祖父一起度過的,祖孫在藍天下一起嬉戲玩鬧,玩累了則仰頭大睡,自由自在,這是蕭紅在小城中少有的歡樂。這不禁讓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在我小時候,爸爸媽媽外出打工,把小小的我留給祖父母照顧。祖母很疼愛我,但凡我磕着碰着,她總會小心翼翼地為我擦藥,唸叨我太不小心了。祖父也常常帶我去玩鬧——我們去果園摘水果,到溪邊喂小魚,去田中種菜捉蝶。那時候的我是多麼快樂自在!讀到這裏,我眼中的熱淚悄悄流了下來。

如今,我在書中讀到的,是對人性的思考。都説黑暗的社會會抹殺人性,我覺得貧窮更是人性泯滅的重要原因。因為貧窮,母親不會擔心自己孩子受凍的腳,而是害怕孩子將家中唯一勞動力的父親的鞋子穿壞。“像老虎撲食一樣,搶過孩子腳上的鞋”,任憑孩子在後面一路哭着回家。讀到這裏,我很慶幸在自己生活在這個時代,現在的我們不會因為貧窮而迷失自我,不會因身份低微而無法出人頭地。但同時,我們也應該珍惜當下的生活,努力向上,將來為故鄉貢獻自己的力量……

對故鄉既愛又恨,説到底還是情之深,愛之切。

呼蘭河傳的讀後感2

一座普普通通的城,一羣普普通通的人,一段普普通通的故事。

在這座再普通不過的小城裏,有兩條從南到北五六里長的街,再就是有些小衚衕,街上為人而做的設施不多——幾家碾磨房,幾家豆腐店,一兩家機房、染缸房,東二道街上唯一的文化設施是兩座國小校,西二道街還有一個設在城隍廟裏的清真學校。東二道街還有一個赫赫有名的、全城引為光榮與驕傲的五六尺深的大泥坑,在這裏上演了一幕幕讓人啼笑皆非的悲喜劇。

在這羣普普通通的人中,也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別緻之處,但他們都是有一個共性——他們對生活都抱着麻木不仁的態度,生老病死皆聽天由命,卻對於鬼神有着極大的依賴。在他們之中,又有幾個再普通不過的人生。團圓媳婦的悲慘故事,馮歪嘴子的輿論人生,有二伯的“絕後”傳言,這些在這座小城裏都是大家習以為常卻又愛作為飯後談資的東西,是這羣“混日子”的普通人裏典型的例子。

在這一段普普通通的故事中,主人公總是愛和她的祖父享受這座小城裏的閒暇時光,後院總是“我”的快樂源泉。除此之外,大泥坑、豆腐店、染缸房、漏粉店也都是充滿着故事,日復一日,每日似乎都沒有什麼新奇的地方。

但是,這樣普通的三者在蕭紅筆下,相互碰撞,又生出了令人難忘的新穎。整篇小説樸素流暢,宛如你與作者在一個美麗的繁星當空的夜晚,聽她娓娓講述着呼蘭河—她美麗的家鄉.儘管悽婉,儘管優鬱,卻仍然美麗得動人。恰如茅盾所言,比象一部小説更為誘人。

除了那些看似普通的日常故事,令人難忘的還有蕭紅不一樣的筆觸——呼蘭河這座普通的小城擁有着不普通的美景。呼蘭河的火燒雲特別的奪目耀眼,照得小孩子的臉是紅的,把大白狗變成紅色的了。紅公雞變成金色的了,黑母雞變得紫植色的了。小白豬變成小金豬了。紅堂堂、金洞桐、半紫半黃,半灰半白合色、藺萄灰、大黃梨、紫茄子……真是色彩繽紛,絢爛至極。不僅那晨景圖,火燒雲,不僅那園子的蝴蝶,小白菜,狗尾草……使我歷歷在目。

就這樣,我記住了這座有着不同的人情風俗的小城——呼蘭河城。

呼蘭河傳的讀後感3

呼蘭河是一座普通的小城,只有兩條大街,街上僅有數得過來的幾家店鋪,兩家學堂,裏面住着普普通通的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合起書本,我心裏久久不能平靜,我彷彿又看見人們自娛自樂的活動,跳大神、扭秧歌、放河燈、野台子戲、野台子戲、四月十八的娘娘廟大會;彷彿看見了河面上的白菜燈、西瓜燈在漂移;彷彿聽見笙、管、笛、簫的聲音盪漾在街道上,彷彿又想起了那性情古怪的有二伯……

我看到了當時社會上的黑暗,與人們的無知。小團圓媳婦原來是一個樂觀的十二歲姑娘,卻因為人們帶以開玩笑的態度而被滾燙的水燙死了,一個叫“磨官馮嘴子”的人,與同院的王姑娘成家,卻因大家的羨慕和嫉妒、冷嘲熱諷、在絕望中離去。

書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小團圓媳婦》文中小團圓媳婦實在是太可憐了。開始,胡家因為她的開朗總是無緣無故的打她,只是單純想來了下馬威罷了。更可悲的是鄰居竟支持説該打。終於她被折磨的生病了,可左鄰右舍卻還看熱鬧,提議用滾燙的熱水醫,可憐的小團圓媳婦啊!硬生生的被折磨死去。

心痛着,歎息着不由自主地對比起我們現在的生活,我們身邊不免也有這樣的人,看見別人落難,不及時伸出援手,反而幸災樂禍;也有這樣的人看見別人的好而眼紅、冷嘲熱諷!是啊,這個文章中的愚蠢無知的人們與灰諧的小城在每個年代的生活中都會有,但隨着社會的進步,我們的社會漸漸步入文明年代。

我們的童年是美麗的、快樂的,像一首輕快的歌,一幅美麗的畫,我們的童年無憂無慮、自由自在。跟《呼蘭河傳》的作者蕭紅比,蕭紅的童年雖然也有快樂,熱鬧。但是社會的落後,人們的愚昧無知迷信……作者缺少了陪伴,她是多麼寂寞、失落啊!

現在的我們幸福多了,所以我們應該珍惜,把握當下。作者用生動、細膩文筆向我們反映了當時人們生活的態度和情景,也同時在告知我們心懷夢想就要努力去實現。

呼蘭河傳的讀後感4

五年級語文課本下冊第2課《祖父的園子》,節選自蕭紅的自傳體長篇小説《呼蘭河傳》,描述了“我”在祖父的園中那段自由快樂的童年生活。這個暑假,我讀完了一整本《呼蘭河傳》,從中感受到了文中的“我”在童年時期的心靈,充滿了夢幻色彩。

小説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把狗尾草當成穀穗留下的那一段。

祖父鏟地,我也鏟地……也認不得哪個是苗,哪個是草……把狗尾草當成穀穗留着……等祖父發現我鏟的那塊滿留着狗尾草的一片,就慢慢地把我叫過去,講給我聽,説穀子是有芒針的,狗尾草則沒有,只是毛嘟嘟的真像狗尾巴……

看到這裏,我不禁大笑起來。雖然這只是小説裏記述的一個生活場景,卻處處體現了祖父對“我”的寵愛,也間接表現了作者蕭紅熱愛生活,懷念童年的情感。而“我”與祖父嬉戲的歡快場面,讓我想起了兩年前發生的趣事。

三年級暑假,一個天藍雲白的早晨,大姑開車帶爺爺、奶奶和我一起去巢湖一日遊,再順道去碧桂園小區她家小院玩。

路經八百里巢湖時,大姑把車停在岸邊。那天,風挺大,湖水用力地拍打着巖石,我不由得喊出了蘇軾的一句詞:“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而遠處的幾葉扁舟,在這風浪裏顛簸搖曳,面對這景象,八十歲的爺爺,竟背出了范仲淹《江上漁者》裏的詩句:“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奶奶笑了,大姑也笑了。

到了大姑家,我們戴上了各色的防曬帽,走進小院菜地。爺爺左手拿着袋子,右手小心翼翼地摘下一個個綠油油還泛着亮光的辣椒,生怕把辣椒枝折斷了。奶奶一手拿着剪刀,一手把着菜苗,“咔嚓”一聲,嫩綠的空心菜就被剪了下來。大姑在一旁掐着貓耳菜,汗水一滴一滴地流淌了下來。我看着一個個像小燈籠似的西紅柿,不禁口水流下三千尺,卻不知從何處下手。這時,爺爺笑眯眯地對我説:“有句俗話:柿子撿軟的捏呀!”哈哈!我們不禁大笑起來。

可以説,比起蕭紅,我的童年差不多每天都是這樣充滿自由快樂的。

然而童年會一去不復返的,儘管我們是多麼希望喚回她,在書本上、在生活裏、在記憶中。所以,我們更要格外珍惜她。

呼蘭河傳的讀後感5

它讓我傷心,它讓我感動,它讓我開心。它---就是《呼蘭河傳》。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快樂的,傷心的,多樣的,美好的。。。。。。   在呼蘭河,人們的開心與傷心,孩子們的天真與快樂,牢牢地抓住了我,與他們一起感受悲歡離合。     作者蕭紅雖然祖母對她不好,但她有她的祖父對她的關愛、陪伴...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快樂的,傷心的,多樣的,美好的。
在呼蘭河,人們的開心與傷心,孩子們的天真與快樂,牢牢地抓住了我,與他們一起感受悲歡離合。
作者蕭紅雖然祖母對她不好,但她有她的祖父對她的關愛、陪伴。在大花園中享受,充滿了快樂。
可是書中小團圓媳婦的命運就沒有這麼好了。住入老胡家,天天牽馬去井邊飲水。過了沒幾天,老胡家就打起團圓媳婦了,打得厲害,説是給團圓媳婦個下馬威,左鄰右舍竟然很同意。沒多久,團圓媳婦就一病在牀。老胡家就去請人來治,沒治成,最後反倒團圓媳婦被折磨死了。她才12歲,還沒有成年,但是......唉!可是她的婆婆心酸的是她的錢,不是團圓媳婦,她還覺得這是個賠本的買賣。我真替團圓媳婦傷心!
這本書作者把對家鄉的懷念寫了出來,讓人感受到她的寂寞與快樂。在童年中,她也是個天真活潑的小女孩,與祖父一起玩耍。自然,她對祖父的感情最深。這本書也寫出了她與祖父在一起的快樂,也寫出了她對祖父的思念,對童年的懷念,對家鄉的想念!
讀完了這本書,我深受感動,遲遲留戀在作者的童年回憶中。我又彷彿身臨其境,與作者一起玩耍,一起分享快樂!

呼蘭河傳的讀後感6

這幾天,我讀了蕭紅的代表作——《呼蘭河傳》。

有人説,《呼蘭河傳》像蕭紅的一本自傳而又不是自傳。而茅盾所認為,《呼蘭河傳》不是一本嚴格意義的小説,而是一首敍事詩,一幅多彩的風景畫,一首悽婉的歌謠。

這些都是別人眼中的《呼蘭河傳》,真正看完《呼蘭河傳》後,我則覺得,《呼蘭河傳》是蕭紅在為自己兒時的家鄉——呼蘭河所代言。借蕭紅手下的筆,描述出了以兒時蕭紅眼中形形色色的呼蘭河。

這不僅僅是蕭紅自己的一本自傳。這是以一個小女童的視角所看到的呼蘭河的風土人情。

蕭紅如林海音一般,用精湛的寫法再現了當時呼蘭河的情景。將每一個人的性格都真實地反饋在紙上。讓我們看着書,就很容易聯想到當時小蕭紅所在的呼蘭河,當時小蕭紅身邊的人或事。雖性格不同,但他們純樸的民風在蕭紅筆下可是一點也沒少的。讓人讀着讀着就會想到自己的童年。

讀《呼蘭河傳》時,我很容易將自己帶入其中。看到好笑的地方我會笑起來,看到可憐人是我也會替他傷心。在其中我更少讀到了各種風俗,更近地瞭解到了他們的生活。而在裏面讀到了曾經學過的兩篇課文的原著——《火燒雲》和《祖父的園子》,更是意外之喜。

茅盾曾寫到:“《呼蘭河傳》給我們看蕭紅的童年是寂寞的。”是的,蕭紅也多次在《呼蘭河傳》中提到“荒涼”“寂寞”,但我覺得,蕭紅的童年是無憂無慮的。小城生活有寂寞,必有開心,雖單調,但每天都在發生新事情。

在作者童年的後花園裏,她與她的祖父一起玩耍,一起幹活,生活充滿了樂趣。有一次祖父和作者在後花園裏剷草,她認不得哪個是苗,哪個是草。往往把韭菜當做野草一起割掉,把狗尾草當做穀穗留着。作者小時候真是幼小而又無知。

《呼蘭河傳》這部作品寫了人們的無知、愚蠢。蕭紅通過這部作品,描述了一個灰色的天空,灰色的道路,灰色的城市,灰色的社會。那時候的人們再善良,也拋不開那些有害的舊思想。

《呼蘭河傳》讀完了,而我還久久地沉浸在那一片灰色的畫面當中。

我沒有茅盾那麼有文采,文學。如果實在讓我用一句話概括,評價《呼蘭河傳》的話,我只能説:“這是蕭紅純真的孩童回憶。”

呼蘭河傳的讀後感7

呼蘭河傳,講述了20世紀初作者的童年。

首先講了呼蘭河傳的冬天,以寒冷的環境描寫了一系列的事,主要寫我和祖父在祖父的菜園裏愉快地玩耍的快樂也是“我”在童年裏永遠也無法忘記的記憶。雖然祖父的身體老了,但他還是有一顆童心,這也應該是“我”為什麼在祖父和祖母之間更喜歡祖父的原因了吧!並且祖父也非常喜歡跟小孩子玩,經常小孩子一來,祖父就把他們的帽子藏起來,但總是藏一個地方,就像跟他們約定好了一樣。“我”就放在這,你們來拿。

而這也是整本書中最温暖的回憶。

呼蘭河傳是一個非常信鬼神的地方,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燈、四月十八娘娘廟大會等等都體現了人們的迷信。

跳大神,大神是治病的,她們會穿着一些不尋常的衣服。而且他們會把招牌弄得非常舊,就會體現她一年跳的次數多,生意就會更興隆,賺的錢也更多。

放河燈,七月十五日,呼蘭河上會放河燈。這是為了讓死了的冤魂怨鬼從地獄裏脱生。

四月十八日娘娘廟大會,人們會去呼蘭河附近的兩座廟拜祭,表達了人們對神的尊重。

小城中的人們,大部分都是看客,他們愚昧無知,冷酷無情,對生命漠視,這就是呼蘭河的人才。

老胡家的小團圓媳婦就是被他們活活整死的,讓我們看到了人性醜惡,封建的思想以及喪失的良知啊!讀此,我感到十分悲哀,為小團圓媳婦而悲哀,也為他們沒有自己獨立的'思考而悲哀。

萬幸,在馮歪嘴子身上看到了希望。他在王大姐死後,一個人獨自帶着兩個孩子,生活雖然很艱難,但他沒有放棄,該幹嘛幹嘛,面對生活的困難的時候,他沒有屈服,雖然他的眼裏常含淚水,但當他看到自己的兩個孩子正在慢慢長大,他就立刻把那含着淚水的眼睛笑了起來。

沒錯,只要有希望,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我們要相信,沒有到不了的明天。我相信,這也許是作者的期望吧。

呼蘭河傳的讀後感8

童年,在我們的眼中,充滿快樂,充滿幸福,所以人們常説,童年是人生中最令人難忘的日子,我想作家蕭紅也是這麼覺得的吧!

在作家蕭紅的筆下,她的爸爸媽媽對她很冷淡,祖母也對她不好,她最快樂的時刻,就是在花園裏和祖父玩樂。祖父很慈祥,在我眼裏蕭紅有一個疼她的人,至少她的童年還是幸福的。

但是團圓媳婦就不同了,12歲就送到了呼蘭河名聲很好的老胡家,剛來到這裏就天天拉車,還要遭婆婆的打罵,最終年紀輕輕去世了,原本人丁興旺的老胡家,因此慘遭滅門。

比起現在的生活,簡直是天壤之別。現在有好多家長都會溺愛孩子。

週末,我去公園,剛進入大門,就被一大家子吸引住了,孩子被媽媽抱着,奶奶用好聽的話哄着,爸爸陪他玩着,爺爺拿着零食逗着,熱鬧得想個小王國。隨着“幸福”的一大家子,我來到了玩樂場所,“寶寶,坐蹺蹺板好不好?”奶奶殷勤地説。“不要嘛,我不玩。”兩隻小手拍在媽媽的肩上。“好,我們不玩。”爺爺附和道。“寶寶,玩滑滑梯好不好。”好像打動寶寶似的,嘴裏唸叨着:“好吧,我要玩這個。”這可忙活了幾位“大臣”,爸爸把寶寶抱上了滑梯,奶奶在下面盯着看,眼睛一眨不眨的。爸爸媽媽在下面接,人多手雜,寶寶被彈了屁股,哇哇大哭起來。奶奶揉屁股,爺爺罵爸爸不中用,媽媽拿零食給寶寶壓驚。

看到這兒,我只能苦笑一陣。難道這就是愛?雖然蕭紅沒有太多人關懷,但她懂得珍惜祖父對她的愛,在“小天地”中享受美好的生活。現在大多數人家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嬌生慣養,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根本不珍惜家長的愛,對家長指手畫腳,一點都不孝敬長輩。而家長過於溺愛孩子,使孩子養成了許多不良的習慣。

愛,會讓人感到温暖,愛,會讓人感到幸福。愛的方式有很多種,請家長不要選擇溺愛。享受愛的方式也有很多種,讓孩子們有一個值得懷念,有意義的美好童年吧。

呼蘭河傳的讀後感9

蕭紅文筆細膩、清新,在她的表述下,我走進了一個衰落的村莊。蕭紅的童年是歡樂的,也是寂寞的,周圍的故事是灰色的,這裏的村民,活着的目的僅僅因為活着,生的普普通通,死的平平淡淡。我想蕭紅寫這本書是內心並不是平靜的,但她所有的描述卻都是平靜的。

文章中作者寫到“我家的院子是很荒涼的”,為裏面人物的悲劇埋下了伏筆。文章中團圓媳婦是一個美麗可愛的小姑娘,她才12歲,本該是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年齡,而她卻被過早的賣給了一户人家做童養媳,剛來時是那樣的健康活潑。可婆婆為了讓她更懂事、聽話,動不動就要打罵她,沒多久她就匆匆離開了人世。但在她的婆婆和丈夫看來,這是一個買賣——只不過是一樁賠本買賣而已。

磨坊裏上演的馮歪嘴的愛情童話,馮歪嘴是作者童年記憶裏熱愛的一個人物。勤懇忠厚、愛妻,馮歪嘴在他的磨坊裏與趕車老闆的女兒王大姑娘私自結婚生子,成了小城人們茶餘飯後的笑料談資,但他從被人們的言論所左右,和老婆孩子踏踏實實過日子。然而終究他的老婆還是沒了,人們預料也期待着他又要整夜整夜的坐下來抽煙——他沒有,因為他還有兩個孩子。但人們也只是繼續冷漠、,麻木的脱下薄衣、穿起棉衣來的一天天過着日子。悲劇看多了,心也就麻木了——這也許是那個時代人們的內心最真實的寫照。

結合作者的個人經歷,我想作者回憶這一切時心情大約是悲涼、痛苦甚至絕望的,但她是用最平和的語氣描述着這一切,所以我一遍遍的閲讀了這本書,想更明白清晰的去了解那個時代人們的內心,想更深層次的瞭解這位在我眼中有着無限睿智與魅力的作者。然而讀完整本書卻也找不到什麼形容詞表達自己的心情,這個時候,不由的想到了茅盾先生對它的評論“一篇敍事詩,一幅多彩的風景畫,一串悽婉的歌謠。”

呼蘭河傳的讀後感10

蕭紅筆下的呼蘭河城並不繁華,語句中有着一絲絲悲涼,有因迷信而造成的人生悲劇,有東二道街的“大泥坑”,有大大的祖父家的後花園……這篇小説十分樸素,但從言語中聽到了蕭紅講述着呼蘭河的故事,儘管有些憂鬱,卻依然美麗動人。從兒童的視覺,寫明瞭呼蘭河這座樸實的小城。

呼蘭河裏住着普普通通的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平平淡淡,偶爾會翻起一些小事。如東二道街上的大泥坑淹死的豬,賣豆芽菜半瘋的王寡婦,染缸房內死了一個人,買麻花的一家人,變化極多的火燒雲……呼蘭河城裏的人們日復一日的辛勤勞作,只有在大型的盛會上,人們才會忘記生活的勞苦,一同狂歡!無論高貴卑賤,都一起享受。最開心的還是小孩子們,在集市上買自己喜愛的東西,好吃的好玩的都有。蕭紅筆下的祖父更體現出了濃濃的祖孫之情,調皮的蕭紅總給祖父增添了不少“麻煩”,但祖父一直笑呵呵的。祖父、後花園已經成了蕭紅每天不可缺少的了。蕭紅特別調皮,所以祖母並不喜歡她,同樣,蕭紅也不喜歡兇巴巴的祖母。祖母去世後,蕭紅仍然調皮的將祖母的遺物翻了一遍,祖父也不介意。

迷信是呼蘭河這座小城裏的人給我的另一個印象。胡家的團圓媳婦,因為折磨而生了重病,胡家的人聽信了整座小城的各種偏方,花了多少吊錢啊!最後還是徒勞無功,團圓媳婦被開水燙了三次後悲慘的死去了。這就是迷信的造成的惡果!

呼蘭河城裏還有一個特點:愛湊熱鬧。湊熱鬧只為一時歡樂,就像今天所説的“吃瓜羣眾”,還有一點迷信的説法使得事情越發複雜。

呼蘭河是作者蕭紅的童年記憶,這中間有悲有喜,但更多的還是呼蘭河城裏人們的特點,他們樸實善良,雖然十分平凡,但他們不放棄對生活的希望,頑強地活着,給我以深深的震撼。

呼蘭河傳的讀後感11

呼蘭河這座小城,實在“安靜”得很。

大事不過跳大神,放河燈,野台子戲等四五件。除去這些,便剩下這家妯娌與婆婆鬧矛盾,那家又為雞毛蒜皮的小事爭來吵去此等卑瑣平凡的實際生活。封建舊疾在當地老人眼裏固不可徹,兩家訂下娃娃親,待子女成人後,若一方家境衰落,婚約定是要被取消的。若取消的是男方則相安無事,若是女人,出門上街便少不了被指指點點、議論非議,往後也再難婚配,而且對丈夫百依百順的妻子才能稱之為良妻。誰家裏人生了病,不先去藥鋪就診,反而聽從鄉人空口無憑的偏方,等到病情刻不容緩時,再請大神來家裏跳上一段,美其名曰驅趕鬼魂,現如今想想實在荒唐了些,那病自然石沉大海了。生活在這樣的小城裏,蕭紅應該是無趣寂寞的。

呼蘭河這座小城,有時靜謐美好。

斜陽細碎斑駁,庭院下嫣然一片,黃瓜、冬瓜、小麥鍍上粼粼金波,盈盈閃爍,“賣豆腐哩,新鮮的豆腐”,街市上由遠及近的冷硬的叫賣聲劃破小城的寧靜。大户小户的門聞聲即開,清香的豆腐香潛入深巷,在飄忽不定的叫賣聲中倏地爆發,沁入人心。有錢人家呢,便解囊買下幾塊,拌上葱花,嫩白嫩白的點綴上淺綠的花邊,入口即化。待到盛夏傍晚,坐在門檻上,與鄰居暢談時舀上幾嘴,那真是炎日裏最幸福的事。沒錢的人家呢,光聞聞味,便心滿意足了。

呼蘭河這座小城,住着她的祖父。

星光漫天,留給夜空獨有的温柔,漆黑的幕布下,祖孫倆倚在小牀一隅,她纏着祖父念古詩:“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詩韻飄香,悄然潛入小丫頭的美夢中,靜謐的夜裏,傳來甜甜的鼾聲,祖父握着煙頭,柔柔地注視着女孩,煙霧四溢,朦朧中老人渾濁的眸中閃過一明一滅的清明。小蟲細碎的祕語,泛淡白色清輝的皎月,郁郁青青的庭院似全都沉溺在這一刻的美好中,睡吧,醒來便知花落多少……

呼蘭河傳的讀後感12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快樂、悲慘、幸福、痛苦……每一個人的命運都是不同的,不同的生活給人帶來不同的感受。

本文的作者蕭紅,小時候的她就跟着祖父生活,祖父,慈祥、温和,給予了蕭紅温暖,蕭紅在祖父的園子裏,過着快樂的生活,無憂無慮、自由自在……

在蕭紅的筆下,有二伯、小團結媳婦、馮歪嘴,都是社會的底層人物,他們的生活十分悲慘。

例如:小團圓媳婦,原本是一個天真、活潑、健康的姑娘,後來,每天被婆婆欺負,打着打着,便打出了毛病來,接着被庸醫,雲遊真人、跳大神的不斷折磨、摧殘。

有一次,天一昏,老胡家就打起鼓來了,大缸、開水、公雞,都早已預備好了。看熱鬧的人,絡繹不絕地來看。不知是哪兒來的偏方,病得跳神趕鬼的,不一會兒工夫,就洗起澡,小團圓媳婦洗得吱哇亂叫。大神打着鼓命令她當眾脱衣裳,她本來是十二歲的小姑娘,卻要如此對待她,婆婆卻一點都不心疼,人事間,還有真情嗎?很快她們便把小團圓媳婦抬了進去,她在大缸中,叫着,跳着,好像要逃命似的。你們對這麼一個十二歲的女孩這樣,在我們十二歲時,還是爸爸媽媽的掌上明珠,是一個幸福的小熊,而她卻要受如此燙的水,洗澡,若是你們,你們受得了嗎?每一個人都是媽媽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呀!每一個人都有她活着的價值,這樣虐待她真的好嗎?

這時看熱鬧的人越來越多,小團圓媳婦被一次次燙燒,最後死了,有的人落下了心疼的淚水,有的人卻覺得好戲似乎還未看夠呢!

小團圓媳婦死了……

小團圓媳婦是封建愚昧思想與惡俗的犧牲品。小團圓媳婦的死沒有人在意,而蕭紅卻記在心底,一直記着……

這個小故事反映了社會底層人物,在人們心中,毫無意義,毫無價值,人心都是肉長的,當時的他們難道沒有一點同情嗎?小團圓媳婦與那些社會底層人物的命運真悲慘是掌控在別人手中的,這真是一串悽婉的歌謠……

呼蘭河傳的讀後感13

呼蘭河,一片長殤之地,一場漠然故夢,呼蘭河傳讀後感600字2篇。舊憶如窗,推開便難使人合上。更何況蕭紅,但她以女子的細膩加上才女的靈氣,便糅合做了這一回思鄉,但又沾染了些許諷筆。無可奈何,她並不是那些愚鈍的鄉民,她是具有覺醒意識的。

冰封之所,雪花紛飛,她最先帶給人的是活潑的生氣與爽朗的人民。我寫文章喜歡運用細緻烘托温情,要不就使嚴寒緊逼大軍。可蕭紅沒有,她筆下的冬就是豪放,豪放一如這裏的居住者們。

開始是較歡快的語調,但很快反諷出來了。可能會讓走馬觀花的讀者笑笑就過了,卻會使細心之人重視起,並迅速掀起了蓋在沉重面孔上的小丑面具。

語調讓人讀者很順溜,可是在這文字下的是一個又一個悲劇呢!

比如跳大神。

神附在大神身上,大神就會站起亂跳,二神交給她圓鼓,便一唱一和起雙簧來。有時大神還可以拿雞,得布,估計那時大神可幸福呢,頂多算半個戲子,演一回,唱一回,跳一回,就有錢啦。心情不好多鬧一回,還得雞呀,有布呀。説不定那時有大神日日吃着雞肉,喝着雞湯,啃着雞骨。衣也不愁呀,紅布染完了,做衣裳穿便好了呀。天天有人圍觀我演戲喲,爽呀,估摸着我成了戲台子上名角那樣人物啊!

可笑可悲的幸福日子,哈哈……

這種愚昧多得是,如天上明閃閃繁星,數不盡數不清喲!

但蕭紅憶起的,還有美好。唸詩,燒鴨子、儲藏室,都是美妙的。但美妙是在當時喲,長大了之後回憶起來,她也變得悲切切了。

可是書中,還不是哀傷到了極點,也有鮮明,也有快樂。

苦中樂,樂中苦。

這究竟是苦是樂啊?誰都不清,恐蕭紅更不清了。

又是多少載,晚風漸涼,楓葉紅了滿面的秋霜。呼蘭河這一場盡殤的故夢裏,多少人生如戲場?

但也只有蕭紅,帶着殤去了他鄉,遺忘。

呼蘭河傳的讀後感14

一到冬天大雪便封了路,而最繁華的地方是東西和南北走向交匯的十字街,呼蘭河就是這樣一個略顯荒涼的小城。蕭紅的童年在這裏度過。沒有華麗的語言,沒有激昂的評判,我們只是隨她用六七歲孩子的眼光看着這世界。

“我”最愛的地方是後園。後園裏有果實,有雜草,玉米如果願意,能長到天那麼高。一顆櫻桃樹,一顆李子樹,雖然不開花,不結果,卻寄予了“我”美好的期望。祖父是“我”最好的朋友,他總是掛着慈愛的笑容,帶“我”去地裏掰苞米吃。下午在後園裏除草,任“我”給他戴了滿頭鮮花,還以為是今年雨水好,自家玫瑰香飄十里。

“我”在祖父的庇護下一天天長大,卻也看到周圍的悲歡離合。“我”看到扎花店的夥計把給死人燒的房子丫鬟粘的漂漂亮亮,自己卻終日待在昏暗的店裏,活得沒有人樣;“我”看到賣粉絲的人住在風雨飄搖的家,能享受到的美味是雨天房頂上長起的蘑菇,一年到頭為温飽而忙碌,卻在陽光下流着眼淚唱起歌;“我”看到老胡家的小團圓媳婦初來時健康開朗,黝黑的面容上連一雙大眼睛都在笑,卻最終受害於封建禮教和思想,在眾多“善人”的“關懷”下悽慘死去;“我”亦看到磨坊裏的馮歪嘴子冷靜堅強,獨自撫養兩個年幼的孩子微笑面對生活。

“我”的生活裏有封建,有善良,有無奈,有樂觀。蕭紅的筆觸簡單卻也真實,一點一滴,是那個年代的人間百態。

這使我想到了我的童年,同樣是與祖父祖母生活在一個小鎮。仍記得,那時放學後,爺爺騎車載我穿梭在大街小巷,經過慣常買豆腐的一家,那阿姨便裝了豆腐出來,順便給我切了一小塊兒吃。白豆腐吃在嘴裏並沒有什麼滋味,但坐在自行車上啃着豆腐,看西山一點點吞了那火紅的太陽,卻是無比的快活。更不能忘了的是朗朗上口的古詩和一個人的意識流。你一定不會想到我在傍晚的堂屋裏看見“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茫茫敕勒川,亦想不到我在大院的台階上感受那“煙花三月下揚州”的浩瀚與清涼;更不會想到我經過鄰居家的籬笆,看到流連在黃四孃家的蝶子棲息在碗大的黃花上。

童年的事,現在想來,時常感動,偶爾神奇。總想着要把那些浪漫的事一一寫下,害怕時間一久,竟忘了那時簡單的快樂。

呼蘭河傳的讀後感15

灰色的色彩,平靜的敍述,黯淡的畫面把我們帶到了二十世紀 初的小城呼蘭河 ,這個小城並不繁華,春夏秋冬 ,一年四季來回循環地走。在故事發生的小村莊裏,到處都顯得那麼蕭條:灰色的天空,灰色的畫面,灰色的人生。整個村莊就像是籠罩在一片黑暗的天地中,烏雲蔽日,見不得半點陽光。在這裏,到處可見由於人們的無知、愚昧而引發的一場又一場的災難,人們只是為了活着而活着,為了死去而死去。一個又一個畫面,一個又一個悲劇地出現,讓我不知道該如何去評判哪個更值得我同情,哪個更值得我痛恨……

在東二道街上有個大泥坑,六七尺深,人們和家畜 無論是在晴天,還是在下雨天 都會遭受到災難,淹死過小豬,用泥漿 悶死過狗,悶死過貓,雞和鴨也常常死在這裏邊。人們説拆牆 的有,説種樹的有,但從來沒有任何一個人想過把泥坑填平。這是在文章的第一章所出現的一個鏡頭,它讓我感慨:多麼愚昧的人民呀!在他們的腦海裏就要順應社會,順應天 意,人是不能違抗天命的,這不能不是他們的悲哀!

作者在文章中一直寫到“我家的院子是很荒涼的”,這就為裏面人物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文章中的團圓媳婦是一個美麗可愛的小姑娘,她才十二歲,本該是一個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年齡,()而她卻被過早地賣給了一户人家做童養媳 ,剛來時是那樣的健康、活潑,一個人孤單地生活在一個陌生的環境裏,盡心盡力地做事,可動不動就會遭受到婆婆的打罵,在人們眼裏,婆婆打她是為了讓她更聽話、更懂事。沒多久她就匆匆地離開了人世,讓她的家人辛酸的不是她的死,而是自己為了她用了那麼多的錢,使了那麼大的勁,這是一個賠本的買賣。與其説團圓媳婦的死是被嚇的,還不如説她的死是被封建社會 害的。我不知道在這個村莊裏,在這座城市裏,在舊中國 這片土地上,還有多少像團圓媳婦這樣受到迫害的人,一個團圓媳婦死去了,還有更多的像團圓媳婦這樣的女人在受着迫害!王大姑娘的死,胡家媳婦的死……在那個年代裏,她們的遭遇在人們看來是司空見慣 的,是自作自受 的,是沒有人可以挽救的。這不由得讓我想到了我們的新社會,人們在知識中變得更加的睿智,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自己美 好的生活,沒有男女的不平等。

標籤:讀後感 呼蘭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