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慈善讀本》的讀後感

校園1.73W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一定有不少感悟吧,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讀後感。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慈善讀本》的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慈善讀本》的讀後感

《慈善讀本》的讀後感1

有了愛心,就有了慈善,就會去關愛別人;而當你需要關愛和幫助的時候,也有人來關愛你、幫助你。因為有了愛心,有了慈善,我們感到做人的尊嚴和幸福,感到社會的温暖和公正,懂得珍惜生命,愛護地球,關愛別人。這就是愛心慈善的魅力。晚上,我捧着一本《慈善讀本》,看得眼角濕潤了。

愛有很多種,如母愛。這是一種強大的愛,我看了一篇文章《記住,我愛你》,是説5·12汶川大地震中的故事。一位女性死在大地震中,而她是雙膝跪着,雙臂着地支撐着身體死的。女人的身體底下,有一位小孩還活着,被包在一條紅色帶黃色的小被子裏,只有三四個月大。在母親庇護下,孩子毫無損傷。被子裏發現一部手機,屏幕上是母親給孩子留下的短信:“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記住我愛你。”

讀完這篇文章,你一定會淚眼模糊。沒有人不會被這一幕所感動,因為我們都知道母愛比山還高,比海還深。但是,我不但不領情,還怨恨……有一次,我踩單車過馬路,媽媽突然説:“下車,過馬路要下車!”我沒有聽媽媽的,以為媽媽要跟我搶跑,就怨恨她的自私。結果,我差點就撞人了,是媽媽拉住我,不然……

愛是生命的源泉,是關懷和愛護,是讓我們感到温馨和希望的家園。羅曼·羅蘭曾説:“愛是生命的火焰,沒有它,一切變成黑夜。”愛是一位無言的精靈,有一顆美麗而善良的心。我們都是愛的種子,等待春風吹醒、甘露來滋潤。

《慈善讀本》的讀後感2

太陽有落下地平線的時候,但,我相信,愛,是沒有地平線的。

——題記

書中的字字句句,都包含着愛,包含着感動。

生於世界的那一刻起,我們就被賦予權力,那是無限的、偉大的。這,就是愛與被愛的權力。在日落的海邊,在熱鬧的大街,在靜謐的教室,處處都洋溢着愛的味道——

在公車上,一位婦女站起來給老人讓座,臉上帶着甜甜的笑;雨幕中,一位小夥子將手中的傘遞給一位手中提着蔬菜的大娘,自己卻淋着雨跑開了;在為災區人民募捐的時候,一位胸前掛着紅領巾的小朋友,將自己的 壓 歲 錢 放 入 了 募 捐 箱,他的臉上寫着“堅定”二字;一位老師在走廊上,手中的一摞作業本不小心散落了,旁邊的一些學生手忙腳亂地幫她撿起來……

這些,都是愛的表現。

書中的一個事例令我差點兒落下淚來: 5·12大地震後,地上一片狼藉。救援人員在搜救時,在垮塌下來的房子裏發現了一具女性遺體。她的身體已經被壓得變形了,但是雙膝依然保持跪着的姿勢,整個身子向前匍匐着,雙臂着地支撐着身體。救援人員確認她已經停止呼吸,是被垮塌下來的房子壓死的。

但是,當救援人員都感到絕望之時,救援隊長似乎還在期待什麼。他費力地把手伸進女人身子底下,突然喊出令人激動的話語:“有人!有個孩子!還活着!”所有人集攏過來,經過一番努力,人們小心翼翼地把廢墟清理開,看到在女人的身子下,還躺着一個孩子。孩子被包在一條紅色帶黃花的小被子裏,大概有三四個月大。在母親身子的庇護下,孩子毫髮未損。當救援人員抱出孩子的時候,他還在靜靜地睡着,彷彿什麼事都未發生過。他根本不知道,這個世界發生了怎樣的天崩地裂,他更不知道,是母親給了他第二次生命。他熟睡的臉讓所有在場的人都為之動容。

隨行的醫生在包裹孩子的被子中發現了一部手機,手機屏幕上是這位母親給孩子留下的短信:“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者,一定要記住我愛你。”

這位母親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孩子的生命,相信那個孩子,在看到母親留下的短信後,一定會揹負着母親的生命,揹負着母親的愛與期望,好好地活下去的吧!

我相信,愛,像一輪沒有地平線的太陽,永遠不會落下,永遠照耀世界,遍佈每一個角落!

《慈善讀本》的讀後感3

我騎在馬上越過祖國的山川冰河,穿過大街小巷。收集了一馬車的愛心,迎來春天送走冬天,我繼續前行……

馬兒越跑越慢,我的行囊就像噴泉一樣快要溢出來了,下面我將這些沉甸甸的愛分發到世界各地。

他們需要關愛,在讀本中看到這一系列的專題。我看到了貧苦孩子們的廢棄不堪的學校,只能作為簡單躲避的地方,風雨交加的日子,同學們只能在泥濘不堪的教室聚集,看着他們一雙雙求知的眼神,他們需要關愛。讓我想到了前幾天看的感動中國20xx的那位駐守大山36年的鄉村教師支月英。她將所有的愛和精力奉獻給大山深處的同學們。為她這樣堅持無私奉獻鼓掌。

在我們身邊就發生許許多多感人的慈善事蹟。從新聞上得知寧波一位匿名的慈善家—順其自然,他在近十七年內陸續捐贈金額六百多萬,每一次捐贈者隱瞞自己的真實身份,將這些金額全部捐給貧困地區的同學們。

受到了這本書的啟發,心中萌發了慈善的種子。平時學校和社區組織的捐贈物品給貧困山區的同學們,比如:書籍、玩具、衣物……走進大山深處,和大山的同學交朋友,在學習上要多幫助他們。

世界上的愛有很多很多,我們的年紀還小,只要我們做些力所能及的有愛的事,我相信有紅領巾的地方就會有光芒。

《慈善讀本》的讀後感4

中國人把“慈”的本意為父母之愛,後引申為“愛別人”而“善”的本意是“吉祥”、“美好”,而後來人們把慈善並用為一詞,指憐憫幫助他人。

今天,我在《慈善讀本》中讀到一個故事,它的名子叫,《點亮心燭》,本文講述了二戰期間,英國小説家雪爾。羅伯斯照例來到墓地拜訪一位英年早逝的文友臨行前去看到的墓碑上寫着一句話:“全世界的黑暗也不能使一支小蠟燭失去光輝!”這句話就如同火柴一樣點燃了羅伯期,他開始奮筆疾書,並發表文章。故事傳開後,如希望的火種,鼓舞着人們為了勝利而擬着前近的腳步。N年後,讀大學的布雷克讀到了這篇文章,並且讀出了它的神隨,在他畢業後,放棄了幾家企業的高薪聘請,毅然決定去非洲扶貧。無論親朋好支怎麼勸説,他都堅定的回答:“如果黑暗籠罩了我,我決不害怕,我會點亮自己心中的蠟燭。布雷克去了非洲,並且用他們的燭光照亮了天空,並因此被聯合國授予“扶貧大使”的稱號。

讀了這篇文章,我心久久不能平靜,是什麼力量支撐着他去往那貧困的非洲呢?是什麼力量讓他有勇氣去非洲呢?……一個一個的問題出現在我的腦海中,僅僅是因為羅伯斯的那篇文章,不,這僅僅是一部分,那因為布雷克心中有着慈,有善;更有着憐憫之心,羅伯期的文章只能算作一個引子,一把火柴,而布雷克的憐憫之心就如同乾柴,把它點燃了,正是因為有慈善憐憫作為布雷克精神支柱。讓他有勇氣魄力,踏上了這塊充滿着危險,貧窮的土地,最終獲得了“扶貧大使”的稱號。

我敬佩他,因為他有勇氣去非洲,我學習他,因為他是千萬個扶貧人的縮影,我讚美他,因為他在為我們人類造福。

《慈善讀本》的讀後感5

慈善,慈善是什麼?也許很多人會回答,慈善就是把自己的錢捐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在之前,我的想法也是這樣的,但在我看完“慈善讀本”這本書後,我對慈善的看法改變了。

慈善不是把錢捐給需要的人就可以了,慈善是一顆心,一顆温暖,無私的愛心。你是否注意過,有的捐助人喜歡和受助者一起舉起紅包合影,可你是否知道,此時的受助者臉上總是帶着尷尬的神情;有的學校在食堂專門闢出向貧困學生提供愛心午餐的窗口,但在這個窗口前往中出現幾個躲躲閃閃的身影;有的老師會在班裏為家中突發意外的同學組織現場捐款,而那位受助學生卻低着頭一聲不吭。這些善行確實給予了受捐者一定的幫助,但我們是否注意到他們臉上露出的不是開心的笑容,而是尷尬的表情。在這時,我們是否知道他們的心裏也需要別人的尊重。我們不應該只是一味地給他們物質上的幫助,他們的心裏也渴望得到我們的尊重與關愛。

慈善,是給予別人尊重。慈善不僅是給別人捐助錢,它更是一種尊重。也許在受助人的心中,他們更需要的是尊重, 而不僅僅是手中沒有温度的物質,在他們的心中,只要你給他們一個微笑、一個擁抱、一句問候,他們的`心中就會感到無比温暖。

慈善是無限的,慈善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慈善是分享、是給予、是尊重,慈善是一顆愛心,讓我們一起尊重慈善,認識慈善!讓慈善在我們之間傳遞下去吧!

《慈善讀本》的讀後感6

我讀了慈善讀本,讀了之後,我有許多的話要説出來。

愛是從小生命誕生的那一刻就來了,父母們在我們出生後努力地保護着我們,但是我們太小了,不知道感恩,但父母見我們沒事,也會高興。現在我們長大了,是否應該報恩呢?父母的愛是最無私的了。在汶川大地震裏,一位母親把嬰兒(她的孩子)緊緊抱着,孩子完好無損,母親卻赴了黃泉,在被子裏有一個手機裏面有一條短信:親愛的寶貝,如果你活着,一定要記住我愛你。

愛也能從歌裏面表達出來。我想大家應該聽過《感恩的心》這首歌吧!背後的愛大家知道嗎?有個小女孩,她天生失語,爸爸也去世了,她媽媽和她相依為命,有一天,媽媽很久也沒回來,她順着媽媽每天回來的路,走了很遠,終於走到了,她搖了很久媽媽,她想媽媽可能死了。她一遍一遍用手語做着感恩的心。這個感人的故事,讓我的情腸觸動着。

愛心還能從圖片中表現出來。同學們,每當你吃着美味的大餐時,喝着美味的飲料時,可曾想過災區的孩子們呢?災區的孩子們,不能吃到好吃的東西,也沒有水,曾經有一名南非記者凱文·卡特去蘇丹採訪,此時,有一幕令他十分震驚,有一個十分瘦弱的小女孩前往食物救濟處,可是她走到半路卻走不動了,後面有一隻碩大的禿鷹正盯着小女孩,可能它是等着這個奄奄一息的小女孩作為它的美餐吧!他趕緊搶拍了這一張照片,1993年3月26日,《紐約時報》刊登了這一張照片,諸多媒體紛紛轉載,這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關注,喚起了不少人的慈善之心。因此,其實圖片能夠真實地反應事情的場景,告訴人們那些人需要愛心,可以傳遞愛的心聲,並且能動員更多的人關心慈善。在鄉村,有許多孩子上不起學,即使能上,環境也不好,有些孩子與我們同齡,但是他們卻不能上學,家裏條件不好,上學是他們的夢想。有些孩子為了上學,需要翻過兩座山,去賣菜,他們這麼可憐,我們是否應該去關心他們呢?

愛的故事是非常感人的。人們博大的愛被寫成了故事,流傳給後人看,讓後人也學會愛。詩人屈原小時候就很善良,他家鄉的人經常吃不飽、穿不暖,時常有人沿街乞討,啃樹皮、食埃土,他就把米放進石頭縫裏,村民們很高興,紛紛來接,後來屈原的父親發現真相後,告訴了村民,村民都十分感激他,屈原救濟了不少的災民,長大後,屈原為人們盡心盡力,後來被人歌頌。有一些人專為人們做好事。一些人生活在貧民窟,其中一個名叫特蕾莎姆姆,她教孩子們認字、算術,並且還教他們與婦女們如何講衞生,這樣的貢獻能幫助許多人。大家是不是聽了之後很感動呢?沒錯,世界上其實有許多那樣的好心人。其實我們也能幫一幫別人,節約水電,水電我們節約了,就能給災區的小朋友了。我們還要節約用錢,大家想一想,家長一個星期給你20元,如果一個星期存1元的話,一年就能存68元,把這68元捐給那些貧困的小朋友,你是不是作了貢獻呢?

讓我們行動起來,一起為慈善獻一份我們的力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