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君子之道》讀後感

校園1.07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君子之道》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君子之道》讀後感

文化人類學認為,一切重大文化的核心機密是集體人格。餘秋雨進而認為,中華文化的人格理想是君子之道,中國文化的鑰匙也在其中。瞭解君子之道,是在追蹤中國人的精神家園和人格世界的底藴。

全書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介紹君子之道的輪廓,縷析儒、道兩家在君子之道上的九項要點和四大難題,同時探討君子如何處理與世間、名譽、偽君子、自由的關係;

第二部分闡述了作者面對人生問題從佛學中得到的修行感悟,得益於三個“無”,精進於三個“少”,以自如、自在、自由之心化解難題;

第三部分為當代中國願意做君子的年輕人,提供更充分的國際視角,在故事中介紹國外思想家和藝術家的人生價值和終極關懷,互為觀照,互相滋養;

第四部分彙集了作者的幾十篇短文,着眼於君子人格的構建,呼應全書主旨。

試讀

中國人的人格理想

中國人的集體人格應該是什麼樣的呢?這個問題,既帶有歷史性、現實性,又帶有理想性。

顯然,這種集體人格必然與其他民族很不一樣。

我可以再借一個外國人來説明這個問題。

這個人我説過多次,就是那位十六世紀到中國來的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他對中國文化進行了數十年精深和全面的研究,很多方面已經一點兒也不差於中國文化人,但我們讀完長長的《利瑪竇中國札記》(China in Sixteenth Century:The Journals of Mathew Ricci)就會發現,最後還是在人格上差了關鍵一步。那就是,他暗中固守的,仍然是西方的“聖徒人格”和“紳士人格”。

與“聖徒”和“紳士”不同,中國文化的集體人格模式,是“君子”。

中國文化的人格模式還有不少,其中衍伸最廣、重疊最多、滲透最密的,莫過於“君子”。這也可以説是一個龐大民族在自身早期文化整合中的“最大公約數”。

“君子”,終於成了中國人最獨特的文化標識。世界上的其他民族,在集體人格上都有自己的文化標識。除了利瑪竇的“聖徒人格”和“紳士人格”外,還有“騎士人格”、“靈脩人格”、“浪人人格”、“牛仔人格”等等。這些標識性的集體人格,互相之間有着巨大的'區別,很難通過學習和模仿全然融合。這是因為,所有的集體人格皆如榮格所説,各有自己的“故鄉”。從神話開始,埋藏着一個遙遠而深沉的夢,積澱成了一種潛意識、無意識的“原型”。

“君子”作為一種集體人格的雛形古已有之,卻又經過儒家的選擇、闡釋、提升,結果就成了一種人格理想。儒家先是謙恭地維護了“君子”的人格原型,然後又鮮明地輸入了自己的人格設計。這種在原型和設計之間的平衡,貼合了多數中國人的文化基因和文化選擇,因此儒家也就取得了“獨尊”的地位。

不少中國現代作家和學者喜歡用激烈的語氣抨擊中國人的集體人格,揭示醜惡的“國民性”。看似深刻,但與儒家一比,層次就低得多了。儒家大師如林,哪裏會看不見集體人格的毛病?但是,從第一代儒學大師開始,就在淤泥中構建出了自己的理想設計。

這種理想設計一旦產生,中國文化的許許多多亮點都向那裏滑動、集中、灌注、融合。因此,“君子”兩字包羅萬象,非同小可。儒家學説的最簡捷概括,即可稱之為“君子之道”。甚至,中國文化的鑰匙也在那裏。

對中國文化而言,有了君子,什麼都有了;沒有君子,什麼都徒勞。

這也就是説,人格在文化上收納一切,沉澱一切,預示一切。

任何文化,都是前人對後代的遺囑。最好的遺囑,莫過於理想的預示。

後代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中國文化由儒家作了理想性的回答:做個君子。

做個君子,也就是做個最合格、最理想的中國人。

我一直認為,中國文化沒有淪喪的最終原因,是君子未死,人格未潰。

中國文化的延續,是君子人格的延續;中國文化的剛健,是君子人格的剛健;中國文化的缺憾,是君子人格的缺憾;中國文化的更新,是君子人格的更新。

如果説,文化的最初蹤影,是人的痕跡,那麼,文化的最後結晶,是人的歸屬。

標籤:讀後感 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