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蠟燭賞析

校園1.76W

一.複習上節課內容,評價導學案完成情況,導出本節課內容。

蠟燭賞析

同學們,上篇文章《蘆花蕩》是一篇戰爭題材的文章,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另一篇戰爭題材文章《蠟燭》。課前老師檢查導學案,可喜地發現同學們完成地都很認真,只是應該在學習目標的揣摩和思考題題目的分析上再細緻一點,相信大家會做得更好。

二.自主學習,課前延伸。夯實基礎。

1.研讀學習目標,瞭解學習任務。

學生集體朗讀黑板上的展標,教師作簡單講解。

2.“蠟燭”古今往來都是寄託感情的象徵物,有着多種象徵內涵。請大家大聲的朗讀收集的關於蠟燭的古詩句,另外幾位同學將收集的精美詩句寫在黑板上。其他同學注意補充,抄錄到導學案上。互相談一談蠟燭的象徵意義

生1展示:蠟炬成灰淚始幹→奉獻

生2展示:何當共剪西窗燭→友誼

……

師小結:蠟燭有多種象徵義,大家收集的很詳細,下面我們學習《蠟燭》,來具體瞭解本文中蠟燭具有怎樣的象徵義。

3.小組合作解決字詞的識記。李雅凡同學上黑板板演並帶領同學學習字詞。

把握重點字詞的音、形、意,其他同學進行記錄和補充。

三.合作、討論、探究、

1.在全體同學認真完成導學案的基礎上將問題分配到組,準備展示。

2.各組領到任務後在組內進行研討。

3.教師在學生討論過程中巡視,加入學生的討論。

四.展示討論的成果,培養全面的能力

(一)整體感知:複述故事情節,説説課文表現了什麼主題

(本題由唐理浩同學代表“穿越”組進行展示)

1.唐理浩上黑板板書複述提綱和主題概要:

提綱:德軍轟炸,戰士犧牲→克服萬難,埋葬烈士→插上蠟燭,守護魂靈

主題:讚美了反法西斯陣營軍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誼。

2.唐禮浩上台,複述並講解主題:

二戰期間,蘇軍先要攻佔南斯拉夫一座橋,遭德軍炮火猛烈轟炸,一位戰士犧牲在橋上,住在橋下地窖裏的一位老婦人發現了他的遺體並克服重重困難埋葬了他,老婦人又拿出珍藏多年的喜燭點燃在他的墳頭,守護着他。文章通過這件事表達了老婦人對紅軍戰士的敬愛之情,讚美了反法西斯陣營軍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誼。

3.其他同學點評,補充。

生1:唐理浩同學聲音洪亮,儀態大方,只是口齒再清楚些就更好了。

生2:唐裏浩同學的複述也應注意詳略得當,應把老婦人克服困難的情節介紹的更完整才好。

……

4.教師點評:通過複述我們知道了文章寫了什麼事和為什麼寫,下面,我們就要注重解決“怎樣寫”方面的問題。

(二)研讀課文

(1).你覺得老婦人是個怎樣的人?找出課文中對哪些內容反覆進行不厭其煩的描寫。

(本題由肖婷同學代表“希望”組進行展示)

1.肖婷同學上黑板板書發言提綱:

描寫:動作:三跪 三趴 肖像:黑色的圍巾 環境:炮彈轟炸,環境險惡。

年老體衰的老婦人在炮火紛飛的險惡環境下,艱難地埋葬了一位犧牲在炮火下的紅軍烈士,老婦人將生死置之度外,克服重重困難埋葬了紅軍烈士遺體,以表達對紅軍的敬愛之情。

2.肖婷同學上講台進行展示並提請其他組同學補充。

肖婷:文章抓住老婦人的動作進行反覆描寫。三次寫到我的“爬”:①我從地窖裏爬出來,想招呼那五個紅軍到我那裏去——我認定,我自己住的地方比較安全。②然而我剛爬出一半,一顆炮彈落在近旁炸開了。③老婦人想了半天,然後,伸手在我那惟一的衣袋裏摸出件什麼東西,揣在懷裏,慢慢地爬出了地窖。三次寫到我的 “跪”:①老婦人跪在那坑裏,用手掌舀出那些水。②休息夠了,老婦人跪在死者旁邊,用手在死者身上畫了十字……③我默默地走過那些紅軍身邊,在墳旁跪下,從黑色大圍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蠟燭來三次“爬”寫出了老婦人年老力衰,三次“跪”寫出我行動不便以及我對犧牲戰士的沉重哀悼,很好地表現了人物的性格特徵。

3.其他同學的補充。

生1:對老婦人的動作描寫還有“拖”遺體,“舀”水,這些動作,也體現了老婦人對烈士的敬愛之情。

生2:文章對德軍炮火的環境描寫,不僅寫出了環境的險惡,也體現了德軍的兇殘。

……

4.教師點評:人物描寫,突出老婦人年老體衰,環境描寫,暗示當時環境艱險,二者結合,更加突出了埋葬紅軍戰士的不易,也就突顯了本文的主旨,體現了老婦人對紅軍戰士母親般的憐愛之情。

(2).這是一支什麼樣的蠟燭?作者共寫了幾處?有什麼象徵意義?

(劉曦旻代表日暉組進行展示)

1. 劉曦旻上黑板板書發言提綱:

“珍藏”四十五年的當年的喜燭。

作者共寫了8處燭光,具體見書。

燭光象徵了生命之光,寄託了哀思,表達了情誼。

2. 劉曦旻同學上講台進行具體分析,展示。請其他組進行補充。

劉曦旻:文章共對蠟燭進行了八次描寫,下面請同學們隨我一道在課文中查找……

全體同學共同朗讀結尾“這一點火焰是不會熄滅的。它將永遠燃着,正像一個母親的眼淚,正像一個兒子的英勇,那樣永垂不朽”。這一句像抒情詩,讓人久久不能忘懷。

燭光,是紅軍烈士的生命之光;燭光,寄託着南斯拉夫人民對紅軍烈士的哀思;燭光,是來拿各國任命戰鬥情誼的象徵。

3. 其他組進行補充。

生1:我認為蠟燭還是光明的象徵。以老婦人為代表的勞動大眾飽受戰爭之苦,他們渴盼解放,追求光明。

生2:我認為蠟燭還象徵了紅軍戰士永垂不朽的精神,正是這種精神的鼓舞,一定會帶來勝利的曙光。

4. 教師點評:點在烈士墳頭的蠟燭是老婦人珍藏45的喜燭,寄託着對烈士的哀思。表達了對解放的希求和對和平生活的嚮往,表現了戰鬥的`情誼。

(3).文章最後兩句話是什麼意思?你認為課文哪些地方最感人?

(沈楷然代表競標組進行展示)

1. 黑板板書發言提綱:

不會熄滅→永遠燃着→永垂不朽

母親的眼淚→兒子的英勇

文章感人的地方見文章的具體內容

2.沈楷然上台展示

.沈楷然:請同學們朗讀最後一段嗎(學生齊讀)

我們看到,作者説“這一點火焰是不會熄滅的”,這點火焰真的不會熄滅嗎?當然不是。這是文章點出了蠟燭的象徵意義。“永遠燃着的是母親的淚,這是告訴我們,以老婦人為代表的勞動人民對紅軍戰士的敬愛之情不會改變,“正像一個兒子的英勇,那樣永垂不朽,指的是紅軍戰士浩然長存,英勇無畏的精神永垂不朽。

3.學生的點評補充豐富多彩,着眼點都在“感人之處”,難能可貴的是指出感人之處,還分析感人原因。

4.教師點評:引導學生分析人物名稱的變化。

老婦人育乞西→老婦人→南斯拉夫母親→母親

蘇聯士兵→死者→蘇聯青年→兒子

人物名稱的變化,將老婦人對紅軍烈士的感情昇華到母親對兒子的憐愛與痛惜,以小見大,反映了呼喚和平,反對戰爭的偉大主題。

五.當堂檢測

五分鐘時間學生討論,完成導學案題目。

甘雨晨代表追風組進行彙報展示。其他各組成員進行補充。

六.課堂小結

全體朗讀小結內容,加深對本文的理解,引發對“戰爭”的深刻反思,激勵不忘戰爭,追求和平。

七.佈置作業

將導學案的相關內容進行補充,認真對本節課進行反思。

標籤:賞析 蠟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