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死亡詩社讀後感

校園6.05K

閲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死亡詩社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死亡詩社讀後感

死亡詩社讀後感1

看完後,一直在問想,為什麼會取名為死亡詩社?基頓先生的新穎的詩學課程,讓我很受感觸。他用很形象的行為來表達抽象的理論,比如讓學生站在桌子上,來説明換一個角度,看到的世界就會不一樣;用自己的步伐走出真實的自己,在真實的基礎上,需要走的與別人不同,因為用平庸的大眾的眼光,看到的任何的世界都是一樣的。

做你自己,換角度思維,其實是江澤民的“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的細化的內容。而在這些細化的內容中,我看到了真實,也看到了不論是做任何一個超越大眾思想的行為,都是會受到很多的質疑。而如何在質疑中堅持自己?堅持自己的想法?基頓先生毫無疑問地被這個社會保守思想所驅逐。可是,他的光輝在於,他的思想永駐於“古詩人社”成員的心中。校長先生的保守,是家長和社會利益的代表,他們從社會的最基礎的思想出發。看過片子,會讓人覺得,他們的思想,是為社會創造平庸者。

是的,他們也一定會有自己的一套理論和説服工具,一套會讓社會認可的理論。可是,影片讓我們覺得他們在代替年青一代人的思考。他們用他們固有的經驗設定來年青一代的未來。這時我恍然感覺,我以前就是用這種方式來教導我的弟弟......是的,我沒有讓這種方式,讓弟弟成為悲劇,就象安德烈一樣。因為我還沒有成熟地掌握這種方式來教導弟弟時,遇到了極大的阻礙和困惑時,我重新思考了,我敬愛的老師廖老師給了我指導,讓我從這個錯誤中走了出來。是的,我不能以這種方式來扼殺年青一代的創意和理想。

雖然我並不是年老者,可是社會的價值觀培養了我用這種成年人的思考來去教育弟弟,現在的解脱,或許是對弟弟、對我的最大的安慰。真正有價值的'電影,他總是讓我從中找到自己,猶如文學作品。死亡詩社,你也一樣。

死亡詩社讀後感2

第一次看《死亡詩社》是在南師學習期間,當時邊做功課邊看,不是很專心,加上是純英文版的,看得半懂不懂的,印象最深的就是教師約翰基丁與眾不同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比如讓學生撕掉書上枯燥的對於詩歌的割裂開的數字化的評價方法,運用充分調動起學生感官和激情的方法引導學生學會欣賞詩歌,進而創作詩歌,充分尊重了詩歌的本質和學習的本質。再比如:他讓學生站到講台,用不同的角度去看這個世界,正如站的越高,看的更遠,更客觀。他提倡他們要堅持自己的腳步,走自己的路,正象他所朗誦的詩句那樣:“兩條路在森林分叉,我選擇人少的那條。”

這次再看《死亡詩社》,除了對基丁教授的崇敬(崇敬他敢於衝破傳統,崇敬他能真正為了學生的發展服務,崇敬他的智慧和幹練……)更多的是對現實殘酷的一種感懷。尼爾是一個有夢想但卻完全屈服與父親威嚴的孩子,他在基廷老師的課堂上被點燃尋覓生命意義的激情,重組了死亡詩社,他揹着父母去演出話劇,他年輕的生命藉着“仲夏夜之夢”的精靈飛揚。然而當帷幕落下,他還得回到現實,面對父親嚴厲冰冷的目光。終於,不幸的事發生了,在一個飛雪的寒夜,他最後一次帶上精靈的荊冠,踏着冰涼如水的夜色,向着天堂去尋覓自己的夢想……這讓人感到顫慄和無奈,現實就是這樣強力地阻撓着有夢想的人,最後基丁被以灌輸給學生消極思想而撤職,他的教育夢想也許和尼爾一樣。人的夢想和激情就是這樣被現實擊碎的。

終於明白了為什麼人——尤其是孩子們,為什麼天真爛漫、活潑快樂、滿懷希翼地來到世界,來到校園,最後大多沉悶、古板、麻木空虛地離開。沒有夢想和激情就沒有生活,不要太多的禁錮,需要更多的鼓勵和幫助,這才是健康的教育和生活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