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課堂數學教學反思

校園2.37W

導語:高中數學新課程對於學生認識數學與自然界、數學與人類社會的關係,認識數學的科學價值、應用價值、文化價值,提高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維,發展智力和創新意識具有基礎性的作用,下面是小編帶來的課堂數學教學反思,歡迎參考!

課堂數學教學反思

  課堂數學教學反思

《數學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學有價值的知識,有實用性的知識,促使學生的發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國小數學高效課堂教學反思。高效課堂可以歸納為高效果、高效率、高效益。實行高效課堂是給學生一個自己的舞台,給老師一種新的希望,給學校一個更美好的未來。對自己的數學教學有以下幾點反思:

一、高效課堂來自多姿多彩的情境創設

1、情境創設應目的明確。

每一節課都有一定的教學任務。教學中及時引導學生從情境中運用數學語言提煉出數學問題。如果是問題情境,教師提出的問題則要具體、明確,有新意和啟發性,不能籠統地提出諸如你發現了什麼等問題。

2、教學情境應具有一定的時代氣息。

當今的信息社會裏,學生可以通過多種渠道獲得大量信息,教師創設的情境也應具有一種時代氣息。

二、學生的自主學習很重要

以學生的自習課時間和其他時間內通過學生的主動學習、提前預習,來提高我們的課堂效率,導學案起到非常明顯的作用。我們的數學課堂正是通過:基礎知識填空的完善、典型例題的學習、課堂同步練習的訓練、幫助學生預習新課、解決新課中的大部分簡單問題,把以往學生在課堂上的任務放在課下課前提前解決,讓學生帶着問題聽課,經過這麼長時間的的推行,覺得效率還是不錯得。

三、高效課堂來自貼近學生生活的問題設置

力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與童話世界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感興趣的數學問題,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數學教學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景,使學生從中感悟到數學的樂趣,產生學習的需要,激發探索新知識的積極性,主動有效地參與學習。

四、課堂展示,展出自信和魅力

課堂教學的核心是調動全體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全過程,使學生自主地學習、和諧地發展。教師要發揮組織者、引導者、點拔者的作用,帶動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讓學生進行探究學習。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展示學生個性,從而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發展。使數學課堂教學真實高效。

1、課前展示:應該在上課之前安排某一個同學根據本節課的需要,有針對性的安排學生進行激情展示。若需要激趣,可安排學生介紹歷史人物、故事等;若學生有能力可説突破難點,可安排學生有梯度的複習需要的知識等。

2、學生課堂激情研討: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帶着問題對課文進行預習,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課前學生的自主學習是學案教學的重要環節,而問題設計的好壞也直接關係到教學目標完成的狀況。上課學生對問題的激烈討論,更能知識能條理化、系統化和整體化,同學間互相幫助,增進學生間的感情,與此同時,在講題中,學生更能找到自信。

3、課堂展示,讓學生在有限的黑板空間,使學生能很好的表現出書寫功底和概括能力。

4、激情點評,最好是脱稿,此環節讓學生有了對題相應的知識點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在講的過程中做到條理清晰,環節明確,達到對題的方法的總結和對知識點的歸納。鍛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概括能力。增強學生得自信心和勇氣,使學生對學習有興趣。

五、高效課堂來自不斷地教學反思。

教無定法,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一堂課不會十全十美。我們自己每上一節課,都要進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對每一個教學環節預設與實際吻合、學生學習狀況、教師調控狀況、課堂生成狀況等方面認真進行總結,找出有規律的東西,在不斷反思中學習。促進課堂教學質量,教學效果也一定會更好。

總之,對於高校課堂我雖然也抱有過懷疑的態度,也怕學生雖然上課討論的很積極,不知道他們是否真正能融入到新課堂中,是否真正的討論過導學案中的問題。但是經過實踐,我如釋重負,學生的整體水平不但沒有下降,還稍有提高。另外,改革就難免有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比如導學案的編寫我自己還有很多困惑的地方;課堂上一些問題解決課、鞏固練習課、迴歸複習課具體操作還有很多瑕疵和不足;一些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沒有提高上來;怎麼能讓那些愛學習的學生更加喜愛學習並幫助那些積極性不高的同學等等很多問題。但是我相信,既然有了好的開端,我就會一如既往的努力下去,只要有努力就有收穫。

  課堂數學教學反思

一、明確數學思想,構建數學思維

隨着教育對學生綜合能力要求的提升以及各個學科間的知識滲透更加深入和普遍,學習數學最重要的是要學會數學的思想,用數學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對於教師來説,他不僅要能“做”,而且需要教會學生去“做”,這就要求教師不僅有紮實的專業知識和能力,而且更應該有對數學學科的整體理解從而構建學生良好的數學思維。

二、尊重學生的思想,理解個體差異

以往教育觀點老是忽視學生的認知情感,把學生當作承受知識的容器,不斷增加新知識,同時又要鞏固舊知識,導致新舊積壓,新的學不好,舊的學不紮實。同時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也是顯而易見的,同樣的一塊地裏的莊稼也有高低之分,學生也是如此,作為教師,不僅要善於播種施肥,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學生,給每個學生充分的發展空間和發展的動力,不能顧此失彼,這才是真正的以人為本。

三、應用心理戰術,從教入手

所謂從教入手,最重要的就是課堂導入,因為導入新課不僅是新的教學活動的開始,也是對舊的教學活動的總結和概括,好的導入往往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興趣盎然,對新知識的渴望也更高,教學活動當然就進行的更加順暢。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J·Piaget)認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須以某種興趣為先決條件”。濃厚的興趣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啟迪智力潛能並使之處於最活躍的狀態。教學中,由於教學內容的差異以及課的類型、教學目標各不相同,導入的方法也沒有固定的章法可循。下面本人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對幾種常用的課堂導入方法談談自己的粗淺認識。

1、矛盾激趣

矛盾即問題,思維始於疑問,在教學中設計一個學生不易回答的懸念或者有趣的故事,可以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起到啟示誘導的作用。在教授等差數列求和公式時,一位教師講了一個小故事:德國的“數學王子”高斯,讀國小時,老師出了一道算術題1+2+3+…+100=?,老師剛讀完題目,高斯就在他的小黑板上寫出了答案5050,而其他同學還在一個數一個數挨個相加呢。那麼,高斯怎麼會算的這麼快呢?正在學生百思不得其解時,老師引出了要講的等差數列求和方法的內容。

2、重點、難點設疑

教材中有些內容既枯燥乏味,又艱澀難懂。如數列的極限概念及無窮等比數列各項和的概念既抽象,又是難點。為了更好地講解本課內容,一位教師在教學時插入了一段“關於分牛傳説析疑”的故事。傳説古代印度有一位老人,臨終前留下遺囑,要把19頭牛分給三個兒子。老大分總數的1/2,老二分總數的1/4,老三分總數的1/5。按印度的教規,牛被視為神靈,不能宰殺,只能整頭分,先人的遺囑更必須無條件遵從。老人死後,三兄弟為分牛一事而絞盡腦汁,卻計無所出,最後決定訴諸官府。官府一籌莫展,便以“清官難斷家務事”為由,一推了之。鄰村智叟知道了,説“:這好辦!我有一頭牛借給你們。這樣,總共就有20頭牛。老大分1/2可得10頭;老二分1/4可得5頭;老三分1/5可得4頭你等三人共分去19頭牛,剩下的一頭牛再還我!”真是妙極了!不過,後來人們在欽佩之餘總帶有一絲疑問。老大似乎只該分9、5頭,最後他怎麼竟得了10頭呢?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探究熱情,也給教師的導入新課創造了良好的時機,無形之中將學生帶入自己設計的教學情境之中。另外教學中也要重視教學的延續性,一堂課的好壞不僅僅體現再前奏合過程,結尾也同樣重要,也就是我們所謂的昇華階段。

曲盡而意存,課完而回味無窮。在一堂課結束時,根據知識的系統性,承上啟下地提出新的問題,一方面可以將新舊知識有機地聯繫起來,同時又可以激發起學生新的求知慾望,為下一節課的教學作好充分的心理準備。我國章回體小説就常用這種妙趣奪人的心理設計,每當故事發展到高潮,事物的矛盾衝突激化到頂點的時候,讀者急切地盼望故事的結局,而作者卻以“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結尾,迫使讀者不得不繼續讀下去!課堂教學如此,則二者必有異曲同工之妙。

課堂教學作為一門無形的藝術,有其自身的發揮空間,如何把握住學生的心理與知識內容的特點,才是萬變不離其“宗”,只要教師用心,科學地將教育教學規律應用於現實的教學之中,讓學生積極地投入到課堂學習裏,感受知識與人文的魅力,課堂教學必將煥發迷人的色彩

四、理性與感性疊加,完善學生的情知模式

言傳身教不只是傳遞知識和技能,其實更重要的是一種人文的關懷,情感的共鳴,傳遞者站在經驗的基礎上使學習者感受以往失敗的挫折感,同時也有成功的成就感,這樣的教育才更加有真實性,在不知不覺中讓學生進入到理想的情景中,品嚐人生的酸甜苦辣,再失敗與成功中崛起,再理性與感性中昇華。

不管是數學教學還是其他學科,我們的教學都不能僅僅停留在已有的基礎之上,認識教育的新規律並適時地將其應用於實際的教學中,這樣我們的教學才更有成效,教育的投入才能真正變為學生的成就,古人云,學而時習之,做為新時期的教育工作者理當為了教學而學習新的理論知識,當然也要時“思”之。

  課堂數學教學反思

一、充分認識新課改下教材發生的變化

1、新教材結構體系發生了變化

變化不僅在知識性、趣味性甚至在印刷版面上都做了有益的探索,如增加了名人科學家的.知識背景簡介、閲讀材料、插圖等新內容,使學生開闊視野,貼近生活,理論聯繫實際,還增加了不少與現代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

2、新教材對原有的數學知識體系進行調整

對原有的繁難問題進行了刪減,對學生難以理解的重點內容進行了分散處理。新教材最重要的編寫體現以學生為主體,強調學生能動地學習和掌握知識,本質是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創新。

3、新教材重視教學方式的多元化

教材就知識講解分為“問題提出、抽象概括、分析理解、思考交流”。因此,首先,教師要更新觀念,教學設計時刻突出一個“變”字,這也是教學中最為關鍵之處,教學方法要不斷創新,突出問題的提出和解決的方法上,教師提出問題允許學生質疑,不唯書本,不唯教師,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其次,要重視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多媒體教學不僅以其生動、直觀、形象、新穎的特徵優化數學課堂教學,給學生提供更多的直觀形象、生動活潑的數學背景,如講授正弦曲線、餘弦曲線的圖形、稜錐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都可以用多媒體來演示,同時能減輕教師板書的工作量,提高講解效率。在教學中,對於板演量大的內容,如立體幾何中的一些幾何圖形、一些簡單但數量較多的小問答題、文字量較多應用題、複習課中章節內容的總結、選擇題的訓練等等都可以藉助於多媒體課件來完成,教學時省時省力。通過教學方法的“變”,使學生在動態的教學過程中,個性得到發展,思維品質得到優化,達到會學習的目的。

二、充分突出課堂知識重點、化解難點是教學的重要內容

每一堂課都要有一個重點,而整堂的教學都是圍繞這個重點來逐步展開的。為了讓學生明確本堂課難點,教師在上課開始時,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將這些內容簡短地寫出來,以便引起學生的重視。講授重點內容,是整堂課的教學高潮。教師要通過聲音、手勢、板書等的變化或應用模型、投影儀等直觀教具,刺激學生的大腦,使學生能夠興奮起來,對所學內容在大腦中留下強烈的印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新知識的接受能力。

如講解《橢圓》第一課時,其教學的重點是掌握橢圓的定義和標準方程,難點是橢圓方程的化簡。教師可從太陽、地球、人造地球衞星的運行軌道,談到圓的直觀圖、圓蘿蔔的切片、陽光下圓盤在地面上的影子等等,讓學生對橢圓有一個直觀的瞭解。

為了強調橢圓的定義,教師事先準備好一根細線及兩根釘子,在給出橢圓在數學上的嚴格定義之前,教師先在黑板上取兩個定點(兩定點之間的距離小於細線的長度),再讓兩名學生按教師的要求在黑板上畫一個橢圓。畫好後,教師再請剛才兩名學生按同樣的要求作圖。學生通過觀察兩次作圖的過程,總結出經驗和教訓,教師因勢利導,讓學生自己得出橢圓的嚴格的定義。這樣,學生對這一定義就會有深刻的瞭解。

在進一步求標準方程時,學生容易遇到這樣一個問題:化簡出現了麻煩。這時教師可以適當提示:化簡含有根號的式子時,我們通常有什麼方法?學生回答:可以兩邊平方。教師問:是直接平方好還是恰當整理後再平方?學生通過實踐,發現對於這個方程,直接平方不利於化簡,而整理後再平方,最後能得到圓滿的結果。這樣,橢圓方程的化簡這一難點也就迎刃而解了。同時也解決了以後將要遇到的求雙曲線的標準方程時的化簡問題。所以在一堂課上,教師要同時使用多種教學方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只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助於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有利於所學知識的掌握和運用,有利於重點突出、難點化解都是好的教學方法。

三、充分關注學生課堂表現,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隨時瞭解學生對所講內容的掌握情況。如在講完一個概念後,讓學生複述;講完一個例題後,將解答擦掉,請中等水平學生上台板演。有時,對於基礎差的學生,可以對他們多提問,讓他們有較多的鍛鍊機會。同時教師根據學生的表現,及時進行鼓勵,培養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能熱愛數學,學習數學。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圍繞學生展開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自始至終讓學生唱主角,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成為學習的領路人。根據課堂教學內容的要求,教師要精選例題,關鍵是講解例題的時候,要能讓學生也參與進來。教師應騰出十來分鐘時間或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做做練習或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或解答學生的提問,以進一步強化本堂課的教學內容。若課堂內容相對輕鬆,也可以指導學生進行預習,提出適當的要求,為下一次課做準備。

眾所周知,近年來數學試題的新穎性、靈活性越來越強,不少師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難度較大的綜合題上,認為只有通過解決難題才能培養能力,因而相對地忽視了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學。教學中直接把公式、定理、推論拿出來,或草草講一道例題就通過大量的題目來訓練學生。其實,定理、公式推理的過程藴含着重要的解題方法和規律,教師沒有充分展示思維過程,沒有發掘其內在的規律,就讓學生去做題,試圖通過讓學生大量地做題去“悟”出某些道理。結果是多數學生“悟”不出方法、規律,理解膚淺,記憶不牢,只會機械地模仿,思維水平較低,有時甚至生搬硬套,照葫蘆畫瓢,將簡單問題複雜化。如果教師在教學中過於粗疏或學生在學習中對基本知識不求甚解,都會導致在考試中判斷錯誤。不少學生説:現在的試題量過大,他們往往無法完成全部試卷的解答,而解題速度的快慢主要取決於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熟練程度及能力的高低。

由此可見,在切實重視基礎知識的落實中同時應重視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培養。

以上是我在教學中的一些反思,要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新課程理念就是要讓學生充分“動”起來,培養學生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扮演引領角色,學生才是主角。只有學生充分“動”起來,我們的課堂才能“活”起來,數學課堂教學才會有聲有色,新課程教學才得以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