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江蘇大學聯考化學重點知識點歸納

校園2.71W

江蘇的考生此時開始了大學聯考備考,在複習的過程中同學們所面臨的壓力是很大的,知道化學這門科目需要鞏固好哪些知識點嗎?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學聯考化學必備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用!

江蘇大學聯考化學重點知識點歸納

  大學聯考化學易錯知識點

常錯點1:錯誤地認為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屬氧化物,非金屬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金屬氧化物一定是鹼性氧化物。

辨析:酸性氧化物與非金屬氧化物是兩種不同的分類方式,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屬氧化物,如CrO3、Mn2O7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屬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和NO2等。

鹼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屬氧化物,而金屬氧化物不一定是鹼性氧化物,如Al2O3是兩性氧化物,CrO3是酸性氧化物。

常錯點2:錯誤地認為膠體帶有電荷。

辨析:膠體是電中性的,只有膠體粒子即膠粒帶有電荷,而且並不是所有膠體粒子都帶有電荷。如澱粉膠體粒子不帶電荷。

常錯點3:錯誤地認為有化學鍵被破壞的變化過程就是化學變化。

辨析:化學變化的特徵是有新物質生成,從微觀角度看就是有舊化學鍵的斷裂和新化學鍵的生成。只有化學鍵斷裂或只有化學鍵生成的過程不是化學變化,如氯化鈉固體溶於水時破壞了其中的離子鍵,離子晶體和金屬晶體的熔化或破碎過程破壞了其中的化學鍵,從飽和溶液中析出固體的過程形成了化學鍵,這些均是物理變化。

常錯點4:錯誤地認為同種元素的單質間的轉化是物理變化。

辨析 同種元素的不同單質(如O2和O3、金剛石和石墨)是不同的物質,相互之間的轉化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是化學變化。

常錯點5:錯誤地認為氣體摩爾體積就是22.4L·mol-1

辨析:兩者是不同的,氣體摩爾體積就是1 mol氣體在一定條件下佔有的體積,在標準狀況下為22.4 L,在非標準狀況下可能是22.4 L,也可能不是22.4 L

常錯點6:在使用氣體摩爾體積或阿伏加德羅定律時忽視物質的狀態或使用條件。

辨析:氣體摩爾體積或阿伏加德羅定律只適用於氣體體系,既可以是純淨氣體,也可以是混合氣體。對於固體或液體不適用。氣體摩爾體積在應用於氣體計算時,要注意在標準狀況下才能用22.4 L·mol-1

常錯點7:在計算物質的量濃度時錯誤地應用溶劑的體積。

辨析:物質的量濃度是表示溶液組成的物理量,衡量標準是單位體積溶液裏所含溶質的物質的量的多少,因此在計算物質的量濃度時應用溶液的體積而不是溶劑的體積。

常錯點8:在進行溶液物質的量濃度和溶質質量分數的換算時,忽視溶液體積的單位。

辨析:溶液物質的量濃度和溶質質量分數的換算時,要用到溶液的密度,通常溶液物質的量濃度的單位是mol·L-1,溶液密度的單位是g·cm-3,在進行換算時,易忽視體積單位的不一致。

常錯點9:由於SO2、CO2、NH3、Cl2等溶於水時,所得溶液能夠導電,因此錯誤地認為SO2、CO2、NH3、Cl2等屬於電解質。

辨析:(1)電解質和非電解質研究的範疇是化合物,單質和混合物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

(2)電解質必須是化合物本身電離出陰、陽離子,否則不能用其水溶液的導電性作為判斷其是否是電解質的依據。如SO2、CO2、NH3等溶於水時之所以能夠導電,是因為它們與水發生了反應生成了電解質的緣故。

常錯點10:錯誤地認為其溶液導電能力強的電解質為強電解質。

辨析:電解質的強弱與溶液的導電性強弱沒有必然的聯繫,導電性的強弱與溶液中的離子濃度大小及離子所帶的電荷數有關;而電解質的強弱與其電離程度的大小有關。

常錯點11:錯誤地認為氧化劑得到的電子數越多,氧化劑的氧化能力越強;還原劑失去的電子數越多,還原劑的還原能力越強。

辨析氧化性的強弱是指得電子的難易程度,越容易得電子即氧化性越強,與得電子的數目無關。同樣還原劑的還原性強弱與失電子的難易程度有關,與失電子的數目無關。

常錯點12:錯誤認為同種元素的相鄰價態一定不發生反應。

辨析:同種元素的相鄰價態之間不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但能發生複分解反應,如Na2SO3+H2SO4===Na2SO4+SO2↑+H2O,此反應中H2SO4表現強酸性。

常錯點13:錯誤地認為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質子、電子和中子構成的。

辨析:所有的原子中都含有質子和電子,但是不一定含有中子,如1(1)H原子中就不含有中子。

常錯點14:錯誤地認為元素的種類數與原子的種類數相等。

辨析:(1)同一種元素可能由於質量數的不同會有不同的核素(原子),因此原子的種類數要大於元素的種類數。

(2)但是也有的元素只有一種核素,如Na、F等。

常錯點15:錯誤地認為最外層電子數少於2的原子一定是金屬原子。

辨析:最外層電子數少於2的主族元素有H,屬於非金屬元素。

常錯點16:錯誤地認為離子鍵的實質是陰陽離子的靜電吸引作用。

辨析:離子鍵的實質是陰陽離子的靜電作用,包括靜電吸引和靜電排斥兩種作用,離子鍵是這兩種作用綜合的(平衡)結果。

  高中化學選修四知識點

化學反應與能量轉化

化學反應的實質是反應物化學鍵的斷裂和生成物化學鍵的形成,化學反應過程中伴隨着能量的釋放或吸收。

1、化學反應的反應熱

(1)反應熱的概念:

當化學反應在一定的温度下進行時,反應所釋放或吸收的熱量稱為該反應在此温度下的熱效應,簡稱反應熱。用符號Q表示。

(2)反應熱與吸熱反應、放熱反應的關係:

Q>0時,反應為吸熱反應;Q<0時,反應為放熱反應。

(3)反應熱的測定

測定反應熱的儀器為量熱計,可測出反應前後溶液温度的變化,根據體系的熱容可計算出反應熱,計算公式如下:

Q=-C(T2-T1)

式中C表示體系的熱容,T1、T2分別表示反應前和反應後體系的温度。實驗室經常測定中和反應的反應熱。

2、化學反應的焓變

(1)反應焓變

物質所具有的能量是物質固有的性質,可以用稱為“焓”的物理量來描述,符號為H,單位為kJ·mol-1。

反應產物的總焓與反應物的總焓之差稱為反應焓變,用ΔH表示。

(2)反應焓變ΔH與反應熱Q的關係。

對於等壓條件下進行的化學反應,若反應中物質的能量變化全部轉化為熱能,則該反應的反應熱等於反應焓變,其數學表達式為:Qp=ΔH=H(反應產物)-H(反應物)。

(3)反應焓變與吸熱反應,放熱反應的關係:

ΔH>0,反應吸收能量,為吸熱反應。

ΔH<0,反應釋放能量,為放熱反應。

(4)反應焓變與熱化學方程式:

把一個化學反應中物質的變化和反應焓變同時表示出來的化學方程式稱為熱化學方程式,如:H2(g)+

O2(g)=H2O(l);ΔH(298K)=-285.8kJ·mol-1

書寫熱化學方程式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化學式後面要註明物質的聚集狀態:固態(s)、液態(l)、氣態(g)、溶液(aq)。

②化學方程式後面寫上反應焓變ΔH,ΔH的單位是J·mol-1或 kJ·mol-1,且ΔH後註明反應温度。

③熱化學方程式中物質的係數加倍,ΔH的數值也相應加倍。

3、反應焓變的計算

(1)蓋斯定律

對於一個化學反應,無論是一步完成,還是分幾步完成,其反應焓變一樣,這一規律稱為蓋斯定律。

(2)利用蓋斯定律進行反應焓變的計算。

常見題型是給出幾個熱化學方程式,合併出題目所求的熱化學方程式,根據蓋斯定律可知,該方程式的ΔH為上述各熱化學方程式的`ΔH的代數和。

(3)根據標準摩爾生成焓,ΔfHmθ計算反應焓變ΔH。

對任意反應:aA+bB=cC+dD

ΔH=[cΔfHmθ(C)+dΔfHmθ(D)]-[aΔfHmθ(A)+bΔfHmθ(B)]

  高中選修三化學知識點

1、金屬鍵的強弱和金屬晶體熔沸點的變化規律:陽離子所帶電荷越多、半徑越小,金屬鍵越強,熔沸點越高,如熔點:NaNa>K>Rb>Cs。金屬鍵的強弱可以用金屬的原子

2、簡單配合物的成鍵情況(配合物的空間構型和中心原子的雜化類型不作要求)

概念

表示

條件

共用電子對由一個原子單方向提供給另一原子共用所形成的共價鍵。

A:電子對給予體

B:電子對接受體

其中一個原子必須提供孤對電子,另一原子必須能接受孤對電子的軌道。

(1)配位鍵:一個原子提供一對電子與另一個接受電子的原子形成的共價鍵,即成鍵的兩個原子一方提供孤對電子,一方提供空軌道而形成的共價鍵。

(2)①配合物:由提供孤電子對的配位體與接受孤電子對的中心原子(或離子)以配位鍵形成的化合物稱配合物,又稱絡合物

②形成條件:

a.中心原子(或離子)必須存在空軌道

b.配位體具有提供孤電子對的原子

③配合物的組成

④配合物的性質:配合物具有一定的穩定性。配合物中配位鍵越強,配合物越穩定。當作為中心原子的金屬離子相同時,配合物的穩定性與配體的性質有關。

3、分子間作用力: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分子間作用力是一種靜電作用,比化學鍵弱得多,包括範德華力和氫鍵。

範德華力一般沒有飽和性和方向性,而氫鍵則有飽和性和方向性。

4、分子晶體:分子間以分子間作用力(範德華力、氫鍵)相結合的晶體.典型的有冰、乾冰。

5、分子間作用力強弱和分子晶體熔沸點大小的判斷:組成和結構相似的物質,相對分子質量越大,分子間作用力越大,克服分子間引力使物質熔化和氣化就需要更多的能量,熔、沸點越高,但存在氫鍵時分子晶體的熔沸點往往反常地高。

6、NH3、H2O、HF中由於存在氫鍵,使得它們的沸點比同族其它元素氫化物的沸點反常地高。

影響物質的性質方面:增大溶沸點,增大溶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