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大班數學教案圈裏圈外

校園3.93K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圈裏圈外,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數學教案圈裏圈外

大班數學教案圈裏圈外1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數數等探究活動初步瞭解幼兒的數數情況,使幼兒初步學會觀察和數數的方法。

2、使幼兒體會與人合作、交流的快樂,初步培養大班幼兒會聽、會説、會補充的良好學習習慣,初步培養他們的合作參與意識。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每個幼兒0--10數字卡片一套;教學課件。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教師引入談話:

小朋友,你們會從1數到10嗎?數數看。(幼兒數數)老師很高興。我給大家帶來了一樣禮物,你們想看嗎?

2.創設數數情境:

數的兒歌:

我説一,你説一,我説二,你説二,我説三,你説三,

一張紙頭一支筆,身上長着許多二,紅領巾戴胸前,

我説四,你説四,我説五,你説五,我説六,你説六,

屋裏有張方桌子,五星紅旗迎風舞,六一節日多快樂,

我説七,你説七,我説八,你説八,我説九,你説九,

七天就是一星期,一起去幫老大媽,老人節在九月九,

我説十,你説十,十個指頭最能幹。

二、認真觀察,正確數數

2.數圖中的數量

教師在幼兒隨意説的基礎上,引導幼兒按數目從小到大的順序數出圖中的事物個數。

⑴數數量是1的事物。

⑵數其他數量的事物。

⑶認讀1—10各數。

10個數都數完後,教師再讓幼兒讀一讀這些數。如果讀錯了,可以讓幼兒數一數圈裏的人和物,然後糾正讀錯了的數。如果有時間,還可以不按順序指數讓幼兒説數。

三、應用操作,建立數感

1.數教室裏的實物。

教師:教室裏有幾扇門?幾扇窗?幾盞燈?每扇窗上有幾塊玻璃?你左邊這一行有幾位同學?你右邊這一行有幾位同學?

2.認數字卡片。

3.按方位數數。

4.開放性練習。

如:老師手裏最多拿了幾顆彈子?

筆筒裏最多能放幾支筆?

大杯子裏最多能倒進幾小杯水?

四、合理小結,適當引申

活動反思:

在整個練習過程中,讓幼兒運用多種感官,看、猜、想、説、驗,培養估計的意識,使幼兒在相互啟發中體驗成功的樂趣,易於創造性思維品質的形成。

大班數學教案圈裏圈外2

活動目標:

1.認識圈裏圈外的標記圖,學會正確判斷物體在圈裏圈外的空間位置並記數。

2.會按數卡和標記圖,在圈裏圈外正確擺放物體數量,初步學習膩向思維方式。

3.積極參與遊戲活動,體驗合作活動的樂趣。

4.提高數數的興趣和積極思維的能力。

5.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綠色、黃色大呼啦圈各3個,黃色中呼啦圈1個,綠色中呼啦圈6個。

3.標記圖,1~9數字卡片若干,10個紅圓片。

4.幼兒操作材料:看圖判斷圈裏圈外點子數量的作業單、筆。

活動過程:

1.認識標記圖。

⑴師:今天我們來認識兩個標記圖。(出示多媒體標記圖)問:你看到了什麼?這兩個標記圖有什麼不一樣的?

小結:左邊的標記圖表示東西在圓圈裏面,右邊的圖表示東西在圓圈外面。

⑵給圖形做標記。(多媒體)問:這幅圖裏有幾個紅點在圈裏?有幾個紅點在圈外?

2.套圈樂。

⑴請兩位幼兒上來套圈。(用黃綠兩種圈)①教師在地面上放上10個紅圓片,出示黃圈標記圖。

問:地面上有幾個紅圓片在黃圈裏?地面上有幾個紅圓片在黃圈外?請小朋友上來在標記圖上貼上數字。

②出示綠圈標記圖。請小朋友上來貼數字。

⑵請五位幼兒上來套圈。

問:1號圈裏有幾個紅圓片?

問:2號圈裏有幾個紅圓片?

……問:有兩個圈交叉在一起了,他們圈裏到底有幾個紅圓片呢?(如果幼兒套圈沒有出現這種情況,教師可參與套圈,讓兩圈出現交叉部分。)⑶認識第三種標記。(出示多媒體)問:這也是一種標記,誰來説説看,這個標記表示什麼意思?

小結:這個標記表示紅點既在綠圈裏,也在黃圈裏。

⑷再給圖形做標記。(多媒體)問:有幾個紅點在黃圈裏?

問:有幾個紅點在綠圈裏?

問:有幾個紅點既在黃圈裏又在綠圈裏?

3.站圈樂。

⑴請五位小朋友根據標記圖站到綠圈和黃圈裏。下面小朋友做檢查。

⑵幼兒分成三組來比賽,每組5位幼兒。站得又快又對的小組可以得到一朵小花。

第一題--綠圈裏2個,黃圈裏3個。

第二題--綠圈裏3個,黃圈裏3個。

第三題--綠圈裏4個,黃圈裏3個。

(第二題、第三題中教師要提醒幼兒用交叉的方法站圈。)4.幼兒自主操作學習。

⑴教師介紹操作材料。

看圖判斷圈裏圈外點子的數量。

⑵幼兒操作,做完後幼兒間進行校對。

教學反思:

數學來源於現實,存在於現實,並且應用於現實,數學過程應該是幫助幼兒把現實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過程。教育活動的內容選擇應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大班數學教案圈裏圈外3

一、活動目標

1、學習計數兩圈交叉情況下圈內物體的數量。

2、探索按標記圖要求在圈裏擺放相應數量物體。

3、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功感和合作遊戲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白板課件,大、小呼啦圈若干,瓶寶寶10只,幼兒操作用的小兔、圓圈等。

三、活動過程

(一)玩遊戲"老鼠籠",數數圍住了幾隻小老鼠

(二)玩套圈並看標記記錄

1、出示瓶寶寶,引導幼兒數出瓶寶寶的數量,請幼兒玩套圈。

2、出示標記圖,請幼兒説説標記圖的.含義,並記錄圈內瓶寶寶的數量。

3、請幾名幼兒和教師同時套圈,設置兩個圈同時套中一個瓶寶寶的情境,引發幼兒討論:藍圈和紅圈套中了同一個瓶寶寶,這個瓶寶寶該算誰套中的。

(三)學習計數兩圈交叉情況下圈中瓶寶寶的數量

1、白板上演示兩圈套中同一個瓶寶寶的過程,帶領幼兒分析交叉部分瓶寶寶的特徵:既在紅圈也在藍圈,計數兩個圈內瓶寶寶數量時都要將它算進去。

出示圖一(見光盤錄像,下同),教師邊在白板上演示邊講解:紅圈套中一個瓶寶寶,藍圈過來了,和紅圈怎麼樣了?(交叉在一起)現在瓶寶寶在什麼地方?(中間)你們説的"中間"是不是這個地方?(帶幼兒徒手畫一畫公共地方)這是紅圈和藍圈公共的地方,小朋友們仔細看看,公共地方的瓶寶寶在紅圈裏嗎?(將藍色變淺)在藍圈裏嗎?(將紅色變淺)這個瓶寶寶既在紅圈裏,也在藍圈裏,我們數紅圈套中幾個瓶寶寶的時候要把公共地方的瓶寶寶算進去,數藍圈套中幾個瓶寶寶的時候也要把公共地方的瓶寶寶算進去,記住了嗎?

2、分別出示圖二、圖三、圖四、圖五,改變交叉部分瓶寶寶的數量,引導幼兒正確計數紅、藍圈裏各有幾個瓶寶寶。

(藉助白板的拖動、變色、移動等功能,讓幼兒直觀地看到兩圈如何交叉形成一個公共部分,明確所要計數對象的範圍,從而讓幼兒真正理解公共部分物體的特徵,這是本節活動的重、難點所在。)

(四)操作活動:兔寶寶站圈

1、出示標記圖一:紅圈2只藍圈2只,分析標記圖要求:怎樣給3只兔寶寶站圈。

教師設疑:紅圈裏要站兩隻,藍圈裏也要站兩隻,這可怎麼站呀?想想看。白板上演示正確答案,組織幼兒表揚自己。

2、出示標記圖二:紅圈3只藍圈2只,幼兒看標記操作,重點引導幼兒思考兩圈交叉部分站幾隻兔寶寶。

3、出示標記圖三:紅圈1只藍圈3只,怎樣站圈?

(五)合作遊戲:站圈樂

1、幼兒分組自由站圈,説説自己一組是怎樣站的。(白板演示不同結果)

小結:原來4個小朋友站兩個圈有好多不同的站法。

2、分別出示圖一(紅圈裏2人,藍圈裏3人)、圖二(紅圈裏2人,藍圈裏4人)、圖三(紅圈裏4人,藍圈裏4人),幼兒看標記玩站圈遊戲,體驗成功和合作的樂趣。

(3次不同的站圈任務對幼兒要求越來越高,教師注意語言提示的變化。)

師:你們太厲害啦,這麼難的任務都能完成,心裏什麼感覺?那我們一起慶祝一下吧!

四、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五、活動延伸

1、為每組幼兒提供一個可隨意翻動、組合的標記牌,讓幼兒自行翻牌玩站圈遊戲。

2、鼓勵幼兒嘗試5人一組玩站圈遊戲。

活動反思:

在備課前,我就一直構思如何來安排這節課,我班班額過大(77名幼兒,最近常到園的也有70或72名幼兒),對幼兒的分組活動也做了認真的思考,組分多了沒人管理(一個老師、兩個保育員),最終把每個遊戲活動時分成三個組來完成。

在“自由玩圈”活動中,當老師讓幼兒自己想出圈的玩法時,幼兒的積極性很高,每個幼兒都能拿着圈玩,有幾個幼兒表現特別突出,能用圈套自己、手上轉、地上滾,老師請出玩法好的幼兒玩給大家看時,別的幼兒都積極地跟着做,活動中老師説的不多,幼兒能自主練習,每個幼兒都能玩起來。

在“小球鑽圈”活動中,老師分組示範動作後讓幼兒自己嘗試,幼兒躍躍欲試,第一次滾球的時候,老有幼兒滾不到圈裏,老師讓他們多看(看別的小朋友滾)多練,經過嘗試後最終能把小球滾進地上的圈裏,開始距離要遠些,看到幼兒能滾進的不多,及時縮短距離後效果好很多。這個活動中,幼兒參與意識強,看到自己能把球滾進圈裏時都很激動,都期盼能再滾一次。

“過小河”時,老師在講雙腳跳的要領時,幼兒在原地就跟着做,都能雙腳多前一個圈跳進後一個圈,只有少數幼兒能連續跳,幾個年齡小、個子矮小的幼兒跳時不能保持身體的平衡摔在地上,經過老師再次提醒方法以及同伴鼓勵後,能堅持跳完,還有幾個幼兒膽小不敢雙腳跳,在老師的鼓勵幫助下也敢跳了。

“開火車”時,幼兒一個接一個做得非常好,用腳尖走比較平穩,用腳跟走時好些幼兒走不了幾步就掌握不了平衡,這時我縮短了腳跟走的時間,幼兒就走得很好了。

這次活動設計方案時幼兒我沒把人數問題考慮周全,分成三個組活動,幼兒的等待時間都很長,後面沒玩的幼兒玩的興致受到一定的影響,有的幼兒開始不能約束自己,經過老師的提醒後方能管住自己。活動前沒考慮到小班幼兒的能力,第一次滾小球時,距離遠了,幼兒滾球的準確性差,第一輪幼兒基本都沒把球滾進圈裏。

如果現在讓我再上一次,首先我會考慮到人數的問題,儘可能讓每次活動的人數少一些,把幼兒分成兩部分來上,一部分由一名保育員安排在教室做別的活動,每個遊戲活動前把遊戲規則講清楚,讓幼兒在活動時安全方面有保障。活動前多推敲活動方案的可行性,並對教案進行説課,發現問題及時修改。

大班數學教案圈裏圈外4

一、説教材

此次活動《圈裏圈外》來源於一次晨間活動套圈遊戲中,當時有兩個小朋友的圈重疊套住了同一輛小汽車,在計算兩人各自套了幾輛小汽車時,這兩位小朋友為同時套住的這輛小汽車到底應該歸誰發生了爭執。我覺得這個問題很有趣,非常具有探究價值,於是設計開展了"圈裏圈外"活動。根據幼兒思維數學的教育教學目標:大班下學期應培養幼兒尋找物體明顯和不明顯特徵進行多重分類,繼續學習交集分類,交集的概念。例如:大班主題"旅遊商品店"中有一個活動"放蘋果",旨在通過這個活動發展幼兒的空間方位感,提高幼兒的計數能力。但是僅僅通過這樣一次活動,幼兒對於自己空間的方位感和逆向邏輯思維的培養還不夠深入,於是我設計了"圈裏圈外"的數學活動,引導幼兒進一步理解交集的意義。在設計本活動時,我考慮了以下幾個的要點:

1.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隨着年齡的增長,大班幼兒的思維正從直覺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發展,抽象邏輯思維尚處萌芽狀態。幼兒的認知、操作、邏輯思維能力在不斷提高;同時,他們不僅僅滿足於老師所告知、所傳授的,他們更希望通過自己的能力加以證實。所以,本次活動的環節安排是從具象到抽象、由簡單到複雜,逐步過渡,層層遞進。

2.體驗數學學習對促進幼兒多元智能和諧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數學學習並不僅僅是發展幼兒的數理邏輯智能,本次活動的第三個環節"站圈樂"需要幼兒以商量、協作的方式來學習,是一種小組合作學習,正符合新《綱要》中幼兒科學教育的目標要求,引導幼兒"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以此來培養幼兒的人際交往智能。根據以上情況的分析,及"情感與態度"、"認知能力"和"、"創造能力"三個緯度,我確立如下教學目標:

1)認識圈裏圈外標記圖,學會正確判斷物體在圈裏圈外的空間位置並計數。

2)會按數卡和標記圖,在圈裏圈外正確擺上物體數量,初步學習逆向思維方式。

3)積極參與遊戲活動,體驗合作活動的樂趣。

這三個目標中藴涵了概括歸納能力、逆向思維能力和主動探索精神的培養,體現了目標的綜合性和層次性。新《綱要》要求:幼兒能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以及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根據這個要求,我將目標1設為本次活動的重點,重在發展幼兒表達交流信息的能力。將目標2設為本次活動的難點。培養幼兒從不斷探究及體驗中獲得逆向思維的發展。因為逆向思維是人類思維發展過程中一種加成熟的表現;而大班幼兒的思維具有語言在前,動作在後,思維主要依靠語言進行,言語計劃行動,動作實現計劃的特點,尚處於發展過渡階段

二、説教法、學法

為了本次活動能讓幼兒更好的掌握,我採用了以下幾種方法:語言討論法、遊戲法、總結歸納法、遷移法、嘗試操作法。

1.語言討論法:在數學教育中,討論是一種常用的方法。通過不斷的交流討論,加上教師的幫助歸納,使幼兒在自己的頭腦中形成交集的概念。培養了幼兒的表達交流的能力。

2.遊戲法:通過套圈樂、站圈樂的遊戲,高度激發了幼兒的興趣實行"做中學"的教學方法。體現了教育家韋鶴琴先生"活教育"的教育原側,讓兒童積極活動,主動地掌握知識,並發展智力。

3.總結歸納法:在數學活動中總結歸納法是教師非常重要的教學方法之一,是對每個科學依據的小結。在整個活動結束後也要為這次活動的設定的目標做歸納總結。

4.嘗試操作法:幼兒通過自己的操作,真實地得到知識經驗。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的嘗試問題。嘗試過程中幼兒的嘗試和教師的指導是互相依存、親密聯繫的。也充分體現幼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5.遷移法:在第三個環節中能運用前一環節學過的內容來探索解決眼前的問題,體現經驗遷移的過程。讓幼兒感興趣的活動中,在親身參與的過程中,學會遷移,掌握知識,發展抽象思維。

三、説教學流程

(一)課前準備為了更好的開展好本次教學活動,我做了以下課前準備:

1.教具。標記圖(物體在圈裏圈外標記圖,綠圈裏綠圈外有幾個物體的標記圖,黃圈裏黃圈外有幾個物體的標記圖,兩圈交叉部分有幾個物體的標記圖,綠圈裏黃圈裏有幾個物體的標記圖),0~9磁性數字卡若干,綠色、黃色小圈共7個,綠色、黃色中圈各一個。紅圓片若干,綠色、黃色大呼啦圈各4個。

2.學具。①看圖判斷圈裏圈外點子數量的作業單。彩旗4面。

(二)教學過程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本活動的目標要求,我設計了以下四個教學環節:認識標記圖--套圈樂--站圈樂--操作練習。

1.認識標記圖這個環節主要是引導幼兒認識物體在圈裏圈外的標記圖。教師先出示兩張標記圖,再提問"誰願意來説説它的意思?"在讓幼兒充分看懂、討論之後,用語言表達出自己的理解,最後教師做總結。

我這樣設計的理由是:這是整個活動的基礎,用具體可感、鮮明有趣的標記圖,利用大班幼兒好問,求知慾強的特點,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並讓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用較流利的句子表達對標記圖的理解,教師適時、合理地引導幼兒認識兩個不同的標記圖,體現以幼兒為主、教師主導的教學理念,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2.套圈樂這個環節以遊戲形式導入。我先請兩位幼兒上來玩套圈的遊戲,目的是為了讓幼兒來示範遊戲規則。接着請5位幼兒一起玩套圈,其中可能會出現三種情況:一是沒套住圓片,二是各自套住一個紅圓片(沒出現重疊的情況),三是兩個圓圈重疊,同時套住一個圓點的情況。在幼兒玩遊戲的過程中,教師適時地引導幼兒關注第三種情況,接着讓幼兒數圈裏紅圓片的數量,從而幫助幼兒學會正確判斷圓點在圈裏圈外的空間位置並計數。之後,組織幼兒分組討論遊戲出現的情況,在恰當的時候,教師再出示交集標記圖,並由幼兒來解釋這張標記圖的意思,最後由教師總結,引出交集的概念。

我這樣設計的理由是:根據幼兒愛玩的特點,在設計活動時,給幼兒以直觀的感受和親身參與體驗機會,高度激發了幼兒的興趣,正如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所説的"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於興趣"。在遊戲過程中,引導幼兒探究、發現交集的含義,培養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抓住幼兒邏輯思維尚處於萌芽狀態,學會從具象到抽象、從實物到圖譜,逐步過渡,為第三個環節"站圈了"活動作鋪墊;也解決了這次活動的重點。

3.站圈樂這裏我先出簡單的題目,由5位幼兒上來示範玩遊戲規則,接着要求這5位幼兒根據教師出示的標記圖(如,共有5個人,綠圈裏3人,黃圈裏3人),正確的站到相應的圈內。提高了難度,引導幼兒再次回憶交集的概念,邊回憶邊完成遊戲;最後集體分組遊戲,考慮幼兒的個別差異,以及認知水平的不同,教師可引導幼兒與他人商量、協作共同來解決問題;提醒幼兒,知道兩圈交叉部分人數的變化是很重要的,在玩的時候要多想想這部分是怎麼變的。

我這樣設計的理由是:在前一個環節,幼兒對交集的概念有所瞭解,不過還不會熟練運用,從抽象再到具體,這是一個逆向思維過程,對幼兒具有較大的挑戰性,但是運用前一環節學過的內容來探索解決眼前的問題,幼兒在教師、同伴的引導、幫助下,是可以完成的,這也是一個經驗遷移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即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又逐步形成了交際能力。這一環節,解決了本次活動的難點。

4.操作練習我這樣設計的理由是:按標記圖操作練習活動則更是要求每個幼兒運用剛習得的經驗,獨立思考,動手操作,以達到鞏固經驗、解決問題、發展能力的目的。因為大班思維數學的教學原則是以幼兒為主導者,激發幼兒的興趣,從簡單到複雜,從具體到抽象層層遞進的形式進行的。幫助幼兒對所學知識得到了鞏固和深化,又使幼兒的分析、比較、概括能力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