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故都的秋賞析大全

校園2.8W

故都的秋是一篇情景交融的好散文。下面為大家帶來的是故都的秋賞析大全,歡迎閲讀~

故都的秋賞析大全
  故都的秋賞析大全【1】

一、身世命運和性格情趣

作家讚美自然風物,抒發情感,其格調無非是熱烈高亢、平和淡遠和憂鬱低沉三者之中各有選取側重而已。而郁達夫偏偏持最後一種心態來描繪故都秋色,這和他的身世命運以及性格情趣是分不開的。作為一篇以真實為內核的散文,《故都的秋》所反映的這種清靜悲涼心境和郁達夫一生的身世命運以及由此構成的性格情趣是緊密相連的。

首先,從身世命運來看。“郁達夫三歲喪父,家道衰貧”(《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文學》“郁達夫”條,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86版),之後又經兩度婚姻失敗(先與結髮妻孫荃,後與王映霞。作者注),再有兩次喪子之痛(見郁達夫散文《一個人在途上》《記耀春之殤》),此外,郁達夫生活在積貧積弱的舊中國,先後目睹了晚清腐敗、軍閥割據的社會現實,親自經受了政府白色恐怖的威懾(1933年舉家由上海移居杭州,過上流連山水的隱居生活,政治上一度表現消沉即由此而來。作者注),最後親歷抗日烽火,在南洋為日本憲兵祕密殺害。這樣的一生,是悲涼的。

其次,從性格情趣來看,他的身世命運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憂傷壓抑的性格,從而影響着他在創作上的情趣傾向。他在親撰的系列自傳中説:“兒時的回憶,誰也在説,是最美的一章,但我的回憶,卻盡是些空洞。第一,我所經驗到的最初的感覺,便是飢餓;對於飢餓的恐怖,到此刻還在緊逼着我。”又説:“又因自小就習於孤獨,困於家庭的結果,怕羞的心,畏縮的性,更使我的膽量,變得異常的小。”少年時代就沉浸在“水一樣的春愁”裏。(以上引自《郁達夫自傳》,江蘇文藝96版)日本十年留學生活,使郁達夫的性格繼續生長髮育着,自傷之中又添了對國家民族的憂慮及由此而來的自卑感,這一點,在他這一時期的創作中有明顯流露,如小説集《沉淪》和《蔦蘿集》,都充滿了感傷情緒乃至帶有頹廢色彩。他在1920年寫給新婚妻子孫荃的一首詩中説:“生死中年兩不堪,生非容易死非甘。劇憐病骨如秋鶴,猶吐青絲學晚蠶。一樣悲哀悲薄命,幾人憤世作清談。何當放棹江湖去,蘆荻花間結淨庵。”其實,作者這時才24歲。回國後,他説:“1922年,在日本的大學畢了業,回國來東奔西走,為飢寒所驅使,竟成了一個販賣知識的商人……1923年的秋天,一般人對我的態度改變了,我的對於藝術的志趣,也大家明白了……就説我是一個頹廢者,一個專唱靡靡之音的秋蟲。”(《〈雞肋集〉題辭》)為了更明確地顯示郁達夫這種性格情趣,我們不妨來看在1923年寫的《還鄉後記》(《郁達夫散文全編》浙江文藝90版)中的一段文字:

“……只教天上有暗淡的愁雲蒙着,階前屋外有幾點雨滴的聲音,那麼圍繞在我周圍的空氣和自然的景物,總要比此刻更帶有些陰慘的色彩,總要比此刻和我的心境更加相符。若期望再奢一點,我此刻更想有一具黑漆棺木在我的旁邊。最好是秋風涼冷的九十月之交,葉落的林中,陰森的江上,不斷地篩着渺蒙的秋雨。我在凋殘的蘆葦裏,僱了一葉扁舟,當日暮的時候,在送靈樞歸去。小船上除舟子而外,不要有第二個人,棺裏卧着的若不是我寢處追隨的一個年少婦人,至少也須是一個我的至親骨肉。我在灰暗微明的黃昏江上,雨聲淅瀝的蘆葦叢中,赤了足,張了油紙雨傘,提了一張燈籠,摸到船頭上去焚化紙帛。”

這一段文字的意境,竟是如此的陰冷淒涼。

當然,郁達夫也有激進之時,1926年他撰《廣州時事》揭露時弊,之後與魯迅合編《奔流》,直至於1930年加入“左聯”。(最後的從事抗日是更為人所知的)但他在1933年移居杭州(如前文所述),性情一仍其舊,從而在1934年寫下《故都的秋》這樣一篇散文,是很好理解的;這篇文章藴含的情感,與他一生的身世命運及性格情趣也是很相符的。

二、中國文人傳統的悲秋情結

唐人劉禹錫句雲:“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秋詞二首》)這只是偶唱反調而已,其實,反觀歷代中國文人的著述,可知他們寫秋,確實是多為“悲寂寥”的。無論是屈原寫“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湘夫人》),杜甫寫“玉露凋傷楓樹林”(《秋興八首》)、“萬里悲秋常作客”(《登高》),還是蘇軾在《赤壁賦》中“扣舷而歌”,言説人生歲月“逝者如斯”,直到近人王國維還寫詩説:“苦覺秋風欺病骨,不堪宵夢續塵勞。”(《靜庵詩稿·塵勞》他們在耳聽秋風蕭瑟,目睹木葉飄零之際,總是難以自抑,或哀身世,或歎家國,一想到韶華逝去,往往念及個人、國家的凋零,生命在消逝,事業卻難成,內心自然是一幅悲慼圖景。這一種傷逝情懷,是人類永恆性的悲哀,傳統文人們由此習慣性地構成了一種悲秋情結,即便是曠達如蘇軾,也只能是自我安慰罷了。

郁達夫作為一個現代文人,“從少年時代起就愛讀小説、戲曲,對中國古典詩文和小説戲曲有濃厚興趣”,“始終沒有完全擺脱中國舊式傳統文人的積習”,於是,當他寫故都之秋時,就自然地承襲了中國傳統文人的悲秋情結。(亦引自《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文學》“郁達夫”條)

關於這一點,《故都的秋》一文中有明顯的例證,下面舉出三處,略作分析。

一是寫北國槐樹的落蕊。作者細膩地描繪了掃街的掃這一種“像花而又不是花”的落蕊的情狀,並説“潛意識下並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古人所説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大約也就在這些深沉的地方”,為何覺得落寞呢?因為他由槐樹落蕊而想起了“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也就是説他內心此時正瀰漫了傳統的悲秋情緒,這正是文中所謂“深沉的地方”。

二是在寫槐樹落蕊後,寫“秋蟬的衰弱的殘聲”一節。他為什麼要寫這蟬聲呢?因為秋天一來,蟬的生命就漸近終點,這與秋天一來草木便要凋零是一致的。應對動植物這種“生命杯具”,像郁達夫這樣一個文人,心中怎會不聯想到自身的悲哀呢?而且,寫秋蟬殘聲也是古已有之的,比如駱賓王《在獄詠蟬》中的“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西陸,指秋天。玄鬢影,指蟬。作者注),就是再也明顯但是的例子。

三是文中的議論部分。在那裏,作者不僅僅承認“中國的文人學士,尤其是詩人,都帶着很濃厚的的頹廢色彩,所以中國的詩文裏,頌讚秋的文字個性的多”,而且還舉出了“秋士的成語”、“歐陽子的秋聲與蘇東坡的赤壁賦等”例子,同時指出“外國的詩人,又何嘗不然”的事實,最後歸結出凡“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於秋,總是一樣的能個性引起深沉,幽遠,蕭索的感觸來的”這一句中心性話語。如果説作者開始寫槐樹落蕊時的落寞還只是“潛意識下的”,那麼這一段議論則已升至意識層面了。

  故都的秋賞析大全【2】

(一)語言

郁達夫是位卓越的語言大師,或描述,或記敍,或狀物或憶史,都能揮灑自如,遊刃有餘,並且能文隨意遣,無復窒礙,《故都的秋》便充分展示了作者駕馭語言的文字功力,從一個側面表現了他的語言的俊逸的風格。

1、音樂美。説郁達夫的散文是情文並茂是一點也但是分的,因為他的散文,個性是後期的遊記散文,都是象寫詩般的鬥學之作。因而,其語言風格便表現了一種音樂美。這種音樂自然不是鋼琴曲,而是笛簫重奏。“秋天,無論在什麼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開篇這短短的一句,石破天驚,體現出了他語言的本色:清婉樸實而又一唱三歎,既透出了笛聲的清越,又顯出了蕭聲的哀婉。前半句一反常態,大有劉禹錫的“古人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的”氣勢,然而後半句卻又峯迴路轉,一下子進入秋的悲涼氣氛裏,一揚一頓,揚,寫出作者對秋的萬般哀傷,抑,卻又勾起了人的萬般情思,彷彿《明湖居聽書》裏白妞的唱書,又像秋天的雨,下的淅淅瀝瀝,涼的徹頭徹骨,至於篇中那寫秋雨的句子,就更具有音樂般的美妙了“還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雨下的奇,下得有味,下的更像樣。”後半句以“下”這個動詞為基本點,之後用“奇”“有味”“更像樣”依次與之組合,這邊很像音樂中的漸強樂指,越唱越響亮,越唱情越濃。“可不是?一層秋雨一層涼了!”這股都特有的韻律真可謂蕩氣迴腸,結尾處“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跟開頭的句式相應和,這反覆詠唱的格調完完全全是是一種音樂的語言。

當然,説《故都的秋》的語言具有音樂美,並不僅僅僅侷限於以上幾點。能夠説,該文的字裏行間,無不透出一種音樂的節奏美,旋律美,韻味美。

2、遣詞美。《故都的秋》所以清新俊逸,語言美妙,這與作者精心選詞用語是分不開的,描繪北國的秋天時,不用多説,只“清”“靜”“悲涼”就足以淋漓盡致的寫出秋天的韻味,更何況,作者賦予了“秋”以味道。“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但是要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味。”多麼形象的修辭啊!一個“嘗”字便將作者那滿盛秋天的情懷無疑的披露出來。説在南國的秋天裏,“只能感到一點點清涼,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與姿態,總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其中的“味”“色”“意境”“姿態”自然不必論,單單是那個“飽”字便能夠看出對南國秋天的失望,這其實還是寫作者對北國的秋天的懷念與滿足,只但是是從另一個角度來寫而已。一

個“飽”字,力透紙背,韻味全出。綜觀全篇,運用精當之詞不少,但細細品來,唯獨從“味”“嘗”“飽”中能夠看出,郁達夫在故都賞秋,不僅僅是用眼看,還用嘴嘗,用心嘗,故都的秋在郁達夫的眼裏也不單單具有色彩,更為重要的還是

故都的秋那特有的味道和韻律,這幾個詞用得真可謂是字字千斤啊。

(二)圖畫美

郁達夫博學多才,對中國的古典詩文有很深的造詣,尤其是對古詩,他更是痴情過人,因而,在他的散文創作裏,便自覺不自覺的借用了古典詩歌的美學觀,是自己的散文到達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藝術境界。

如果説朱自清的散文《春》是一幅色彩欲滴的油畫,那麼郁達夫的《故都的秋》便是一幅素淡典雅的大幅水墨了,説其大,是因為這幅水墨有必須的連續性,是由幾幅角度不同,濃淡不一的水墨圖組合而成,這彷彿是借用了電影中“蒙太奇”的表現手法,給人以動感。

1、秋園小景:在北國,秋天的夜似乎比秋天的白日來得更清,來得更靜,來得更悲涼,那高掛的殘月,紛飛的蘆花,飄蕩的柳影,西山的蟲唱,合着潭柘寺那清越的鐘聲,更給人一種淒冷的感覺,這幅秋夜小景的色調是素淡的,組合在一齊,展現出很強的立體感。整幅畫,靜中有動,以動襯靜,尤其是那秋風裏的鐘聲,隱隱約約,大有“夜半鐘聲到客船”的魅力。

2、秋晨寫生:月落下去了,東天漏出了幾縷陽光。透過槐樹葉底灑落下稀疏斑駁的影子,照在那纏繞着破牆壁的牽牛花上。人從那破屋裏走出來,踏在那滿地槐樹的落蕊上,頓時添了幾分秋意。作者從高處寫到地處,從物寫到人,從眼中景寫到心中景,使得整幅畫渾然一體而又層次分明,尤其是那藍的或紫的牽牛花,更是惹人眼,看着它,在這秋意濃濃的早晨又怎能不生出幾分淒涼呢?在這牽牛花底下那“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的確是這素雅的秋牛花的陪襯,使得這故都的秋味更濃,也更令人傷感。心緒鬱悶的人兒,在這幅秋調裏,顯的是那般和諧那般勻稱,那般有味。從而也使得這幅秋晨小景添了幾分動感。觀賞着這幅畫,就彷彿喝了一杯味道不烈卻很濃的醇酒,喝過之後芳香猶存,讓人時不時的回味。

3、秋雨濛濛。太陽漸漸的高起來了,整個宇宙都亮堂起來,夜裏、清晨的那些寒意也漸漸遠去,這似乎能叫人暫時忘卻秋天的來臨,然而這些情感瞬間便被那衰弱的蟬聲消退了。聽着那有氣無力的叫聲,人會怎樣想呢?能不感到秋天的味道嗎?更何況,隨着一陣秋風吹過,秋雨便“息列索落的下起來了”。

這淅淅瀝瀝的秋雨忽的使人想起“一層秋雨一層涼”的話來,這幅圖畫是變化着的,作者的筆力側重描摹景色,讀過之後,使人彷彿看到蟬那微微顫動的薄翅,彷彿感受到了那涼絲絲的雨滴,彷彿看到了那“銜着煙管”,袖着雙手,站在橋頭樹底下的閒人,自然也彷彿聽到了他的那近於唱的對白,這幅秋雨濛濛圖,作者側重的不是色彩,而是聲音和感覺,這在繪畫史上倒是很獨特的,就彷彿齊白石老人那幅“蛙聲十里出山泉”的名畫,畫面上僅有幾隻蝌蚪,留在人心裏的卻是那悠揚不絕的蛙聲。

4、秋意棗子圖。初讀《故都的秋》時很不明白,這篇以素淡、淒冷為基調的散文為何著出這麼紅豔的一筆,等細細品過之後,便從中嚐到了秋的真正滋味,棗子樹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在“屋角、牆頭、茅房邊上、灶房門口,它都會一株一株的長大起來”,這其實是作者心中那股鬱積了好久的力量的寫照。棗子由鮮綠到微黃,繼而便是紅豔豔,這紅色是生命的象徵,當這紅豔豔的色彩塗抹在這整幅水墨畫上時,淒冷中便透出一絲暖意,使人禁不住想起那“春天來了,冬天還會遠嗎”的詩句。正因為作者沒有被這秋天的淒涼所淹沒,所以作者筆下的秋才沒有變態,才在冷色調中透出一股欣欣向榮的力量,從而在藝術鑑賞方面,使得這“棗子紅”與前面幾幅畫的素淡在色彩上構成了鮮明的比較,也從而使得整幅水墨在變化之中顯示出“紅杏枝頭春意鬧”的意境。

(三)意境美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説:“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用前人的這一標準來欣賞郁達夫的散文,不難看出,他的散文便屬於“有境界“一類,這從《故都的秋》裏也可領略到。意境分“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這篇《故都的秋》便屬“有我之境”,通篇看似寫景,但通觀全文無有一處不是“以我觀物”,諸“物皆著我之色彩”,真可謂“一切景語皆情語”也。作者為何要頌北國的秋呢?因為當時的作者由於受到的白色恐怖威脅等原因,從上海移居杭州,從鬥爭的前線撤退到遊玩山水的隱逸閒適的生活之間,思想苦悶,其內心世界自然也是以“清”“靜”“悲涼”為主旋律的,因而,他便對合乎這種內心色調的北國的秋天充滿了感情,藉助秋天的“清”“靜”“悲涼”宣泄胸中的苦悶,並且到達了人和物的共鳴、。正因為作者是用真情來描繪物體的,因而便使得一切秋景都蒙上了作者那沉鬱的主觀色彩,使得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景隨情來,情隨景生,到達了一種渾然天成的藝術境界。你看:“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後,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閒,潛意識下並且還覺得有點落寞,古人所説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大概也就在這些深沉的地方。”這是單純的寫景嗎?不,那裏跳動着一顆看似平靜實際落寞惆悵的心!

文章的結尾“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是能夠的話,我願意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是整首樂章的最強音,是整幅畫中最精彩的一筆,言已盡而意未止,在藝術效果上到達“如撞鐘,伸縮有度”的境界,既充分展示了作者藝術上的獨具匠心,而又水到渠成不露雕琢之痕。

最後順便提一下,欣賞故都的秋不可不把南國的秋也放在欣賞之列,只有比較着欣賞才能真正體會到故都的秋味、秋情、秋韻。

標籤:賞析 故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