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劉三姐觀後感怎麼寫

校園1.19W

劉三姐是唐朝時候的人,她是壯族傑出的民歌手,被譽為“歌仙”、“歌聖”。 關於劉三姐的傳説很多,有民間口頭流傳的,也有古籍和地方誌所記述的,流傳於廣西宜山、柳州一帶。 傳説劉三姐家裏貧窮,她和哥哥靠打柴和種田養母。三姐聰明美麗,能歌善唱,財主莫懷仁想娶她為妻,遭三姐拒絕,莫懷仁便請來三位能歌的秀才,企圖唱敗三姐。三位秀才撐船來劉三姐的家鄉——廣西宜州,先遇着在河邊洗衣的三姐之“妹”,聽她唱歌已夠歷害,後來,三秀才與劉三姐對歌,大敗而返。莫懷仁於是在民間強行禁歌,但始終禁不住,惱羞成怒的莫懷仁陰謀暗害三姐,三姐巧扮成乞婦來告訴莫仁懷,説三姐又在巖洞裏唱歌,並領着他去看。當莫懷仁走進洞口時,三姐用枴杖在洞口邊一敲,洞口立即關閉起來,把他夾死了。後來三姐和一青年又到柳州魚峯山、桂林七星巖去唱歌。最後兩人化作一對黃鶯飛上了天。這個故事優美生動,是建國以後對劉三姐傳説最先整理出來的一篇。 劉三姐的.傳説又一説是劉三姐聰明美麗、勤勞、善歌而遠近聞名。她與同村賣柴的歌手李小牛相愛。財主莫懷仁以觸犯禮教之名,把他倆捆-綁丟下河裏。李被淹死,三姐漂到柳州,被老漁人救起,並收為義女。後來,劉三姐在柳州唱歌又唱出了名,莫懷仁請來三個歌手與三姐賽歌,大敗而歸。莫惱羞成怒,叫打手把三姐捆-綁裝進豬籠,沉入河底。三姐死後,人們在其墳前供祭兩條大鯉魚,祭間墳墓裂開,三姐跳出來騎着一條鯉魚上了天,另一條鯉魚變成了“魚峯山”。 劉三姐生在壯鄉,長於歌海,故能出口成歌。劉三姐歌唱的內容主要是人民的生活、思想和願望。據傳, 劉三姐留下不少歌篇於民間,大體有以下三類:一是同秀才對唱的歌,二是情歌,如《相思曲》、《妹相思》等,三是勞動歌。 劉三姐及其山歌對後世的影響深遠,壯族人民稱她為“歌圩”的開創者和領導者。有關她的故事傳説,或加工成詩集,或編成劇本搬上舞台,還拍攝了聞名中外的電影《劉三姐》,深得國內外人士的好評。

劉三姐觀後感怎麼寫

在我記事開始,我的母親在家幹活時經常能聽到她唱起電影《劉三姐》中的唱段,從那時起多少對電影中的唱段有一些的耳濡目染;後來上國小後在學校的電影節中觀看了電影《劉三姐》,使我對電影中情節與唱段又有了進一步的理解;今天在音樂作品賞析課上有幸再次觀看到了電影《劉三姐》,雖然其中的唱段、唱腔與21世紀受到西方流行音樂衝擊影響下的現代社會有些不入流,但是個人認為其中的唱段與唱腔才是我國民族音樂的國粹,毫無修飾的天籟之音應該讓現如今千篇一律、毫無個性的民族唱法歌手引起深思。

影片講的是:

原在山上以砍柴維生的劉三姐因反抗地主,地主斷藤落江想致她於死地,卻不料劉三姐命福,在遇龍河上腳踩葡萄藤,手搖青竹搞,一路高歌痛斥地主,歌聲傳揚,被老漁夫和阿牛哥收留。

這事一傳十十傳百,千百里外的羣眾都知道劉三姐住在這裏,紛紛長途跋涉趕來見她與她對歌,並邀請她去自己的家鄉安頓生活,可謂百鳥朝鳳。勞動人民唱山歌是生活中多麼重要的事情呢,而那些一樣能歌善舞的老百姓還是拜劉三姐為歌仙,劉三姐能達到這樣的感召力,怎是因唱歌而已呢?看看劉三姐剛烈的個性,愛憎分明寫在臉上,唱起歌來那不是悠揚婉轉而是氣宇軒昂直逼雲霄,她隨口罵來惡霸,聽得勞作的人民可是解氣。

以前的精神基本寄託在山歌上,劉三姐到了哪兒,她的精神隨歌傳播到哪兒,整一個成為農民反抗強權的領袖,是任何地方惡霸的眼中釘。於是當地的莫地主開始想方設法不讓劉三姐唱歌,又不敢對她明槍明刀,怕的就是羣眾的暴-動。所以便有了劉三姐與三秀才對歌的一出絕妙好戲,原來地主是不會唱歌的,那些讀之乎者也的書生只會搖頭晃腦,揹着歌書,而你看劉三姐卻張口就來,毫不思索,傲氣俏皮,她的歌聲、她的智慧全在艱辛的勞作和大自然的靈氣中渾然天成。地主和秀才們鬥不過歌,醜態畢露,民眾得了勝。地主不甘心設計抓了劉三姐,可地主的丫鬟也是劉三姐的歌迷,出謀劃策助她逃跑,外又有阿牛哥和羣眾們設局相救,劉三姐終於逃出虎穴,同阿牛哥在一起,漂流灕江,四處傳歌。

就在那棵千百年的大榕樹下,劉三姐向阿牛哥吐露心聲,拋出繡球,情意綿綿的定情之歌《纏藤樹》就這樣誕生了……“劉:山中只見纏藤樹,世上哪見樹纏藤。青藤若是不纏樹,枉過一春又一春。竹子當你收不收,筍子當留你不留。繡球當撿你不撿,空留兩手撿憂愁。牛:連就連,我倆結交訂百年,那個九十九歲死,奈何橋上等三年。”

標籤:觀後感 劉三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