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圍爐夜話賞析

校園2.24W
圍爐夜話賞析1

【原文】

圍爐夜話賞析

有生資,不加學習,氣質究難化也;慎大德,不矜細行,形跡終可疑也。

【譯文】

天生的資材很美好,如果不加以學習,脾氣性情還是很難有所改進的。只在大行為上留心謹慎,卻在小節上不加以愛惜,到底讓人對他的言行不能信任。

【註釋】

生資:天賦優良的資質。

學力:努力學習。

不矜細行:不拘小節。

【評語】

“人之初,性本善”,是説人本來就有良好的善性,但是,為什麼有的人後來卻成為不好的人呢?這完全是由於外力的影響所造成。就如一塊璞玉,如果好好去琢磨,會變得光潤美好,然而,若不加以琢磨,它頂多也不過是一塊石頭,終究不能成為玉器。因此,我們才説:“玉不琢,不成器。”同樣的,人的本性再美好,也要努力學習,在學問的潛移默化中加以琢磨,才能成為大器。所以,光有優秀的天賦,後天卻不肯努力學習,也是枉費了上天一片美意。久而久之,連天賦的潛力也會被埋沒,更別談變化氣質了。

如果僅在大行為上面注意,微細的行為卻不加謹慎,仍然不能讓人信任。因為由小見大,有時小節正是一個人內心的真正流露,如果小節屢犯,則表示此人還不能將一些劣根性加以去除。正如堤防上有裂痕,隨時都有可能擴大崩裂,誰敢去相信呢?

圍爐夜話賞析2

1.貧無可奈惟求儉,拙亦何妨只要勤。

譯文:改變貧窮的面貌,無非兩點:一是開源,二是節流。窮得實在是沒有辦法了只能從節儉入手改變現狀,天生笨拙的人不必灰心,只要肯勤奮,依然可以達到自己的目標。

2.忠有愚忠,孝有愚孝,可知忠孝二字,不是憐俐人做得來;仁有假仁,義有假義,可知仁義兩途,不無奸惡人藏其內。

譯文:有一種忠心被人視為愚行,就是“愚忠”,也有一種孝行被人視為愚行,那是“愚孝”,由此可知,“忠”,“孝”兩個字,太過聰明的人是做不來的。同樣地,仁和義的行為中,也有虛偽的“假仁”和“假義”,由此可以知道,在一般人所説的仁義之士中,不見得沒有奸險狡詐的人。

3.教小兒宜嚴,嚴氣足以平躁氣;待小人宜敬,敬心可以化邪氣。

譯文:教育小孩子應當嚴厲對待,嚴厲的態度能平定孩子心中的浮躁之氣;對待小人應當用敬待的態度,敬待的態度可以感化其心中的邪氣,即使感化不了,也可使自己免於被其所害。

4.善謀生者,勤修恆業,而不必富其家;善處事者,審定章程,而不必利於已。

譯文:善於營生的人,會教會自己的子孫營生的本事,而不會給自己的子孫留下太多的財產。善於處事的人,會根據事物的客觀態度來作決定,而不一定是為了自己的一已私利。

5.賢而多財,則損其志;愚而多財,則益其過。

譯文:賢明的人如果長輩給自己留了太多的財產,則損害他的志向而變得不思進取;愚笨的人如果長輩給其留了太多的財產,則使其更加肆無忌憚使他的錯誤犯得更深更多。

6.人品之不高,總為一利字看不破;學業之不進,總為一懶字丟不開。

譯文:人的人品提不上去,總是因為自己的利慾看不破;做學問的學問沒有進步,總是因為自己過不了懶這一關。

7.心能辯事非,處事能決斷;人不忘廉恥,立身不卑污。

譯文:心能明辨是非,就能快速而又果斷處理事情;不忘記禮義廉恥,做人就會一身正氣,不與卑污的'人同流合污。

8.古之能為文章者,真能陶冶萬物,雖取古人之言入於翰墨,如靈丹一粒,點鐵成金。

譯文:能寫文章的人,善於引用名言,雖只寥寥數語,卻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使文章讀起來更加優美、更加動人。

9.氣性乖張,多是夭亡之子;語言尖刻,終為薄福之人。

譯文:性格怪異,脾氣不好的人,多因心胸狹窄、容不得人而終日處於不安之中,從而落得個短命的下場;語言尖酸刻薄的人,因少積口德而使得眾人都遠離其人,得不到別人的幫助,使得自己福分淺薄。

10.志不可不高,志不高,則同流合污,無足有為矣;心不可太大,心太大,則舍近圖遠,難期有成矣。

譯文:志向不能不高,志向不高,就容易受世俗的影響而使自己和別人一起同流合污,最終難以有所作為。心不能太大,心太大,容易眼高手低,不願從小事做起,最終難成大業。

11.莫大之禍,起於須臾之不忍,不可不謹。

譯文:很大的過錯,往往都是因為一時的衝動造成的,因此不能不學會謹慎。

12.但責己,不責人,此遠怨之道也。

譯文:凡事從自身上找原因,就不會有抱怨了。這就是孟子説的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13.濫交朋友,不如終日讀書。

譯文:隨隨便便就交朋友,不如在家裏閉門讀書。讀一本好書,如同和一個思想者對話,也是在認識朋友,而且還是了不起的朋友。

14.有不可及之志,必有不可及之功。 有不忍言之心,必有不忍言之禍。

譯文:立下難以實現的志向,才能吃別人不可能吃的苦,做別人不能做的事,千秋功業,才有得指望;對人對事若發現錯誤而不忍心去指責、糾正,那麼必然會因為不忍心去説而造成禍害。

15.與朋友交遊,須將他好處留心學來,方能受益;對聖賢言語,必要我平時照樣行去,才算讀書。

譯文:和朋友交往共遊,必須仔細觀察他的優點和長處,用心地學習,才能領受到朋友的益處。對於古聖先賢所留下的話,一定要在平常生活中依循做到,才算是真正體味到到書中的言語。

1946年(民國三十五年)7月至9月間,在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中,人民解放軍晉察冀軍區和晉綏軍區部隊,在山西省大同和綏遠省(今內蒙古自治區一部)集寧地區對國*黨軍的攻城打援作戰。

大同為平綏(北平至歸綏)、同蒲(大同至風陵渡)兩鐵路的交會點,是國*黨軍鞏固華北,屏障綏寧,呼應熱察,支撐太原的戰略要地。守備大同及其外圍的國*黨軍為第43軍暫編第38師,東北挺進軍騎兵第5、第6師及晉北挺進總隊等部,共約1.9萬餘人。為拔除大同國*黨軍據點,進一步孤立綏遠國*黨軍,求得與晉綏解放區更廣泛的聯成一片,晉察冀軍區和晉綏軍區共同組成大同前線指揮部,由晉綏軍區副司令員張宗遜任司令員,晉察冀野戰軍副政治委員羅瑞卿任政治委員,統一指揮兩軍區主力和地方部隊各一部共30個團的兵力攻取大同。

7月31日,大同前線指揮部以5個旅及地方武裝一部向大同外圍發起攻擊。戰至8月5日,除白馬城、卧龍灣、陳家莊、沙嶺子及北關、西關車站外,其餘外圍據點均被肅清。我軍經一週準備,攻城部隊於14日向大同城郊和四關發起攻擊。但由於攻城兵力、火力不集中,部隊又缺乏攻堅經驗,進展緩慢,形成拉鋸。直到9月4日,攻城部隊才分別攻佔了北關車站及東大街、南大廟、周家店、西關車站、晉北學院等地,進逼城下。

8月10日,蔣介石為促使傅作義增援大同,將原屬第二戰區閻錫山所轄的大同劃歸第十二戰區管轄。9月3日,傅作義集中第35軍3個師、暫編第3軍兩個師和4個騎兵縱隊(師)共3萬人,沿平綏路分南、中、北3路向集寧前進,企圖經集寧南援大同。

我軍大同前線指揮部根據上述敵情變化,決心首先消滅敵增援部隊,然後轉移兵力攻取大同。遂以3個旅和地方武裝一部繼續圍困、監視大同之敵,抽調第358旅北上集寧參加打援。9月5日,敵佔我卓資山。我軍判斷敵人可能沿鐵路進犯集寧或沿公路向新堂、豐鎮進犯,又增調晉察冀野戰軍第四縱隊1個旅、第一縱隊2個旅,連同第358旅,分別集結在豐鎮、麥胡圖地區。至此,集寧方向我軍已增至25個團。

7日,敵人從卓資山東犯集寧,我軍以3個團守城,主力5個旅集結在集寧以南,擬乘敵進攻集寧時突擊其側背,以豐鎮之第一縱隊2個旅為預備隊。10日8時,國*黨軍暫編第11、第17師和新編第31師,在空軍配合下向集寧城西、北兩面陣地猛攻,解放軍防守集寧各部隊雖經連續反擊,但未能阻住國*黨軍的進攻,退守城垣。國*黨軍先後佔我卧龍山、南營房。當晚,我軍主力趕到,立即奪回了卧龍山以南陣地和土城子。敵遭我反擊後就地轉入固守,我軍遂將國*黨軍3個師包圍於集寧城下。11日下午,我軍向卧龍山,腦包山之敵發起攻擊,殲滅暫編第11師大部、第17師一部共5000人,截斷敵西退的道路,將新編第31師、暫編第17師大部及第11師殘部壓縮在集寧西南的卧龍山陣地。但我軍未能對已被打亂之敵組織連續攻擊,卻轉兵西進,求殲來援之敵第101師等部。12日,國*黨援軍第101師等部相繼趕至,我軍幾度攻擊,均未奏效。新編第31師等殘部在乘隙重新整頓後,在飛機掩護下攻入集寧城內,與我守城部隊展開巷戰。解放軍終因形勢不利,於13日晚放棄集寧,撤出戰鬥。援敵繼續向大同前進。16日,我軍撤除對大同的包圍,戰役遂告結束。

點評:大同、集寧之戰歷時1個半月,我軍殲敵1.2萬人,但未能達到攻城、打援的預定目的,使張家口處於受敵東西夾擊的不利形勢。這一戰役,對於晉察冀和晉綏軍區來説,帶有初戰的性質。初戰未能達成預定任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爾後戰局的發展。未能達成任務的主要原因是:一,第一仗指向築有堅強防禦陣地的大同城,未能發揮我軍打運動戰的特長;二,對大同敵人的守備能力及傅作義部的增援均估計不足;三,在兵力使用上,未能在每個戰鬥中造成足夠的優勢;四,在集寧城下錯過了殲敵良機。

標籤:賞析 圍爐 夜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