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身份的焦慮》讀後感

校園1.58W

本書內容緊扣題目,似乎為了節省讀者從文字中總結的精力,他將作品分為兩大部分:

《身份的焦慮》讀後感

焦慮起因——渴求身份,勢力傾向,過度期望,精英崇拜,制約因素;

解決部分——哲學,藝術,政治,基督教,波西米亞。

在第一部分“焦慮起因”中,他提出人類在對於自我價值的判斷上存在不確定性,我們對自己的認知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別人的看法。從歷史與現在的對比中,他提出在過去等級制度森嚴的社會裏,個體無法改變自己的身份,這種制度雖極端不公,但底層卻也因此不會將自己與他人的成就進行比較,也不會感到自己缺乏社會身份“也沒有如今底層人們那種強烈的一無所有和一無是處的焦慮”。

他引用一個公式

自尊=實際的成就/對自己的期待

西方社會風氣在於鼓勵人們追求更多。民主的社會以及大眾傳媒的發展助長了人們對於自我期望過高的事實。“我們所期待的遠超我們祖先的想象,但我們付出的代價則是永遠都揮之不去的焦慮——我們永遠都不能安於現狀,永遠都有尚未企及的夢想。”

古代的故事裏,窮人被認為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富人不值得尊敬,世間的地位不代表任何道德意義。但是隨着社會物質的`發展,富人成為經濟學裏的英雄,他們的慾望和貪求恰恰促進了社會的利益。再往後,則人們開始認為社會等級反應了社會成員的自身素質。

“貧窮本身就是一種痛苦,而在精英崇拜的社會裏,貧窮更是一種羞辱。”

第二部分“解決部分”中,作者將目光對準了五個方向。

哲學讓人觀照自我,而非過度關注他人的看法。哲學家們在獨立的研究中提出“我們應該遵循自己內心的良知,而不是遵循來自外部的讚揚或譴責。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我們在一個隨機形成的人羣中看起來是什麼形象,而在於我們自己知道是什麼形象。”

藝術則往往對等級制度提出質疑,用道德標準來衡量人物而非地位。悲劇引導人們探索失敗的根源,也因此使得人們更容易理解和原諒他人。而漫畫等幽默藝術則“努力揭示一些對身份的焦慮,進而對此進行控制”。

對於政治的探究重在明晰對意識形態的理解,“通過對意識形態進行分析,使它喪失理所應當的合理性,進而使它喪失其影響力——從而在面對意識形態時,我們不再迷惑不解和沮喪不堪”。

基督教一方面指引人們重視道德,另一方面也讓人認識自身渺小,痛苦往往與抱負宏大密不可分,而一旦認識自身微不足道,那麼心情便可獲得寧靜。

波西米亞則是另外一種以惹惱資產階級為特點的追求精神第一的生活方式。

作者説:

“生活就是用一種焦慮代替另一種焦慮,用一種慾望代替另一種慾望的過程——這樣説,並非要我們永遠都不要去努力克服焦慮,或不要努力去滿足某種慾望,而是要求我們在努力追求的過程中要明白一個道理:我們的任何一個目標向我們提供的一勞永逸的保證,按照目標本身的意思,是不可能實現的。”

最後,作者非常善良、温和地勸誡大眾,即便身份的焦慮確會存在,這一點取決於我們對於身份的固有需求,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認識到生活有多種選擇,不必認為世界上只有唯一的方式才能證明成功。

標籤: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