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贈汪倫古詩幼兒教案(精選13篇)

校園2.59W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贈汪倫古詩幼兒教案(精選13篇),歡迎大家分享。

贈汪倫古詩幼兒教案(精選13篇)

贈汪倫古詩幼兒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教學《贈汪倫》理解詩的內容和思想感情,解釋有關詞語和詩句,背誦,默寫這兩首詩。

教學過程:

一、揭題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學了不少古詩,瞭解了不少詩人,誰能説説你知道的著名詩人(陸游,李白等)

師:李白是哪個朝代的詩人(唐代)板書:

我們學過李白的那些詩?指名和集體背誦,師略加敍述詩表現的意境。

師:今天我們學習李白的又一首詩《贈汪倫》

汪倫是一個人的名字,他是有名的歌手,且很有才學,但不願做官,隱居在安徽涇縣西南的桃花潭畔,他對李白所作的詩佩服得“五體投地“日夜吟誦,他知道李白喜歡喝酒,於是便用最好的糯米和高粱釀成酒,長年窖在地下,有一回他聽説李白到了安徽,想邀請李白前來作客,但又怕李白不肯來,於是想出了一個妙計。他修書一封,送給李白,李白拆信一看,上面寫到:“先生好遊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李白早聽説汪倫是一方豪士,便欣然答應往訪。見面後,李白説:“我是來觀十里桃花,訪萬家酒店的。”汪倫笑道:“‘桃花’者,一潭之名也,並無桃花十里;‘萬家’者店主人姓萬也,並無酒店萬家。”此時李白方知“受騙上當”,但卻哈哈大笑説:“臨桃花潭,飲萬家酒,會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此後汪倫每日一每酒佳餚相待,兩人甚是相投,成了好朋友。臨別時即興寫下《贈汪倫》這首別具一格的七言絕句。

師:看課題,誰贈什麼給誰?(李白贈詩給汪倫)

師:什麼叫七言絕句?七言絕句是一種舊詩體裁,每首四句;每句七個字的叫七言絕句。

師:今天我們共同來學習這首詩——生齊讀《贈汪倫》

二、解詩。

教師範讀,指名學生試讀,齊讀。

逐詞逐句解釋

生:乘舟——坐船;“欲”——打算,這句詩的意思是:李白我乘坐上船剛剛要走。

生:忽——忽然;聞——聽到;踏歌——用腳步打節拍,邊走邊唱。

師:什麼叫“踏歌”,歌唱時從腳踏地作為節拍,邊走邊唱,就叫做“踏歌”,至於汪倫當時踏歌是怎樣的節拍與聲調,等會作討論。

生:這句詩的意思—忽然聽到岸上傳來合着腳步節拍唱歌的聲音,是汪倫邊走邊唱前來送行。

生:不及——比不上;情——情誼,感情。

連詞解句意

整句詩的意思:桃花潭水有千尺深,比不上汪倫送我的情誼深。

自己説説詩的意思,指名説。

三、瞭解詩的意思。

師:汪倫對李白情誼僅僅表現在“送別”上嗎?

生:表現在汪倫寫信熱情邀請李白來桃花潭作客……天天用美酒盛情款待李白。

師:1米=3尺,千尺相當於333.3米。如果一層樓高4米,比83層樓還高。

師:用“千尺深”的潭水,也比不上他們之間的情誼深,可見他們之間的情誼有多深了。

師:可以想象,當時李白聽到汪倫帶領男女老少踏歌前來送別時,心情何等激動,因而當即賦詩贈送,那麼汪倫“踏歌”時是什麼樣的節拍?又是什麼樣的歌聲?我們來討論一下。

生:汪倫可能用一種較緩慢的腳步,較淒涼的聲音。因為和好朋友李白就要分別了,

生:……急促……高亢……,因為約定的時間快到了。

生:……較快……宏亮……,雖是送別,還會有相逢機會。

師:我傾向於用較快的節拍,宏亮的聲音。這種推想,因為李白的贈詩中沒有傷感的情緒,而且插圖上李白的表情也沒有傷感的表現,可以證明這種推想是正確的,本詩雖寫的是與友人分別,卻感情奔放,形成了本詩特有的風格。

齊讀本詩。

師:桃花潭水真有千尺深嗎?沒有,這是作者的“假設”,那麼兩句詩連在一起,可用上什麼關聯詞來解釋?

生:用上“哪怕……也”解釋,意思:哪怕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倫對我的情誼深。

生:用上“如果……就……”,解釋:如果……就……。

生:用上“即使……也”解釋:即使……也……

生:用上“就算……也”解釋:就算……也……

生:用上“縱使……也”解釋:縱使……也……

師:同學們,汪倫先用寫信邀請李白來家鄉做客,接着用美酒盛情款待李白,李白要走了,汪倫又帶村民踏歌相送,怎麼不使李白深受感動呢?大家想想,用感歎句,反問句來解釋這兩句,能不能表現李白此時激動的心情呢?

生:感歎句解釋: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倫對我的情誼深呢?

生;用反問句……

那裏比得上……呢?

怎麼比得上……呢?

生:還可用設問句……桃花潭有千尺深,比得上汪倫對我的情誼深嗎?不,遠遠比不上。

四、瞭解本詩的寫作方法。

師:桃花水有千尺深嗎?(沒有)

師:這是運用了什麼手法?

生:誇張

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一整句又是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生:比喻。

師:這裏用“誇張、比喻”手法,為的是表現什麼?

生:汪倫與李白之間的情誼深,朋友間的深情厚誼。

師:我們怎樣讀好?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指名讀,齊讀。

有時間、背或抄。

贈汪倫古詩幼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理解圖片的內容,學會念古詩:靜夜詩?

2、體驗詩中離開家鄉的人的思鄉之情?

3、鼓勵幼兒大膽地念古詩,培養他們專心學習的習慣。 ?

活動準備

課件:《靜夜思》圖片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出示圖片

小朋友看一看,圖片中的詩人在什麼地方?做什麼?

2、幫助幼兒初步體驗古詩的意境。

老師:這是一個離開家鄉的人,當天黑下來的時候,他就特別的想自己的家,想家裏的親人。

二、展開

1、老師朗誦古詩,講解古詩含義。

牀前明月光:明亮的月光從窗户外照進來。

疑是地上霜:把牀前的地映得一片銀白,以為是一層白白的霜。舉頭望明月:抬頭仰望天空,一輪又圓又亮的明月高高懸掛着。低頭思故鄉: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了心中懷念的故鄉!

2、理解字詞。

疑:懷疑,誤認為的意思。舉頭:抬起頭,舉是抬的意思。思:思念,想念。

3、幼兒學習古詩,老師指導。

4、利用多種形式反覆練習誦讀。

5、為古詩創編動作,幫助幼兒進一步的掌握。

老師:誰能給古詩編上動作呢?我們加上動作來念古詩。

三、結束

“我是小詩人”誦讀比賽,鼓勵幼兒積極上台表現。老師講評,為幼兒頒發獎品。活動結束。

贈汪倫古詩幼兒教案 篇3

課時目標:

1、學會5個生字,掌握“春曉、眠、覺、聞、啼鳥、知”等詞語。

2、能借助拼音讀準字音,通過朗讀課文理解內容,並能用自己的話説説這首詩的意思。

3、能背誦課文,默寫課文。

4、到郊外或公園去找春天,把看到的大自然的變化,先説説,再用幾句話寫下來。

教學進程:

一、複習導入

1、指名背誦、齊背《春雨》

2、揭題,認識詩人。

《春曉》是唐代詩人孟浩然所作。他寫的田園山水詩很有名。

二、精讀古詩,理解體會

1、範讀課文,注意停頓。

2、請幼兒反覆讀詩,在注意停頓的基礎上,注意生字讀音。

3、聯繫掛圖,説説個詩句的意思。

第一行:講春天的晚上人們睡得很熟,很沉,不知不覺天就亮了。

(眠:睡覺曉:天亮)

第二行:講醒來以後,聽到到處都有鳥的叫聲。

(聞:聽到啼:鳥叫)

第三、四行:昨夜又颳風又下雨,不知花被打落多少。

4、問:《春曉》寫了怎樣的景象?

仔細看圖,展開討論

《春曉》寫的是百花盛開,小鳥在枝頭歡快地鳴叫,風雨過後,地上滿是落花的春天清晨的景象。

5、指導有感情的朗讀。

6、議一議: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幼兒自由發言、評議、交流。

7、教師小結:這首詩既寫了春天的早晨,雨過天晴,小鳥在枝頭鳴叫跳躍的歡樂場面,又抒發了作者對昨夜風雨交加,滿地落花的惋惜之情。詩中有聲有色,有景有情,意境清新、自然,構成了一幅情景交融的春曉圖。

佈置作業:

查找有關春天的其他古詩,和同桌交流。

板書設計:

春曉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贈汪倫古詩幼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體會古詩語言的韻律,背誦古詩。

2、知道梅花不怕寒冷,在冬季開花。

活動準備:

1、幼兒通過觀賞梅花、觀看梅花圖片、諮詢家長等途徑瞭解梅花的顏色、生長特點等。

2、音樂

活動過程:

一、欣賞梅花

出示梅花圖片,讓幼兒説説梅花的顏色和生長特點。

二、學古詩:

1、教師師範朗誦古詩,幼兒傾聽。

2、教師解釋詩意,引導幼兒理解古詩內容。

3、引導幼兒朗誦《梅花》,欣賞配樂古詩。

4、指導幼兒背誦古詩,注意讀出詩句的節奏。

三、畫梅花

指導幼兒用手指着色點畫梅花。

四、活動結束。

贈汪倫古詩幼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朗誦詩歌,初步領略問答歌的結構特點和語言風格。

2、要求幼兒較有節奏地朗誦詩歌,讀出問句的語調。

3、鞏固有關的知識。

【活動準備】

1、節奏卡片。

2、蜜蜂、蝴蝶、蜻蜓、螢火蟲的圖片。

3、課件:蜜蜂、蝴蝶、蜻蜓、螢火蟲的本領和生活習性。

【活動過程】

1、遊戲《小蜂窩》。問:是誰飛走了?答:蜜蜂。瞧!蜜蜂又飛來了。

2、出示節奏卡片,引導幼兒按節奏拍手。出示四種飛蟲的圖片,引導幼兒按語言節奏説出:xx飛來了,歡迎xx的句子。

3、創設情景,理解詩歌內容。請小朋友説説都有誰?它們都有什麼樣的本領和特點。通過幼兒討論,教師總結四這種昆蟲的本領。讓我們一塊來看看我們説的對不對。引導幼兒觀看課件。

4、遊戲《看誰飛的快》,按照飛蟲不同的特點飛到相應的圖片旁。

5、學習詩歌,教師結合圖片提問,幼兒用填空的形式回答提問。教師示範讀,教師注意讀出疑問句的語調。

6、分段欣賞,指導幼兒讀出疑問句的語調。

7、將幼兒分為兩大組,一組讀問句,一組讀答句。

8、創編:結合以上學習的形式教師引導幼兒創編兒歌《什麼圓圓》。

什麼圓圓紅彤彤?太陽圓圓紅彤彤。

什麼圓圓響咚咚?小鼓圓圓響咚咚。

什麼圓圓蹦蹦跳?皮球圓圓蹦蹦跳。

什麼圓圓空中飄?氣球圓圓飄空中。

贈汪倫古詩幼兒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美好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在給詩配畫的基礎上理解古詩的內容,學會整首吟誦。

3、採用字圖搭配的方法理解動詞“鳴”、“上”、“含”、“泊”的含義。

活動準備:

課件、掛圖、畫有古詩內容的小圖片、字卡:鳴、上、含、泊。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師幼自由交流認識的飛禽引入課題。

2、教師利用課件引導幼兒簡單瞭解黃鸝和白鷺:黃鸝:羽毛的顏色非常好看,經常站在樹枝上展示它動聽的歌喉。白鷺:是一種水鳥,會用嘴捉魚,當它們成羣的飛上天空的時候,經常是排成一行。

3、師幼一起或請個別幼兒朗誦這首關於黃鸝和白鷺的古詩《絕句》。

二、展開

1、前兩句採用幼兒給詩配畫的方式,引導幼兒理解內容。

老師朗誦“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請幼兒根據自己對詩句的理解和想象畫出這兩句的意思,並請幼兒解釋其含義。(兩個黃鸝在翠綠的柳枝上鳴叫,白鷺排成一行飛上晴朗的藍色的天空。)

2、後兩句採用看大掛圖的形式,理解其詩句的內容。

(1)“窗含西嶺千秋雪”。西嶺:是一個地方的名字;千秋雪:一年又一年,

幾千年都化不了的雪;窗含:從窗户裏向外望去,這些景色好像含在窗户裏一樣。幼兒用手勢當作“小窗户”,看一看西嶺的千秋雪是不是含在你的“小窗户”裏了。

(2)“門泊東吳萬里船”。東吳:是一個地方的名字,離這裏有幾萬里路,

這些船有將要駛向東吳的,也有從東吳來的,都停在這裏;停也叫停泊,或者直接叫一個字“泊”;門外停着將要駛向幾萬裏外東吳的船和從萬里東吳駛來的船。

3、老師示範朗誦並演示操作活動教具,請幼兒完整欣賞古詩。

4、教師採用字圖搭配的方法,幫助幼兒理解古詩中的動詞。

鳴:鳥的叫聲;上:飛上;含:向外望去,西嶺的景色好像含在窗户裏一樣;泊:停泊、停靠。

5、知識拓展:古詩是描寫人物的還是描寫景色的?哪個季節的景色? 你是

從哪裏知道的?作者是誰?他為什麼要寫這首古詩?

三、結束

幼兒自由朗誦學過的古詩。

贈汪倫古詩幼兒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1、認識3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二、教學重難點:

識字、寫字和朗讀。

三、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時間:

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師:小朋友們學了前面幾篇課文,你們覺得春天怎麼樣?能用四個字的成語説説嗎?(如:百花齊放、萬物復甦)

2、師:是啊,古人也很喜歡春天,寫了好多好多的詩來歌頌春天,讚美春天,今天我們將學習一首描寫春天的古詩。《春曉》。大家知道這首詩是誰寫的嗎?播放孟浩然的圖片,是啊,這首詩就是由唐代詩人孟浩然寫的。

3、板書課題:春曉,指名幼兒讀,並讓幼兒猜猜這首詩寫的是什麼時候的?從而進行解題,“曉”是早晨的意思,因此這首詩描寫的是春天的早晨。那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首古詩。

(二)初讀古詩,認識生字

1、師:昨天老師已經佈置大家預習這首古詩了,現在老師就來檢查同學們預習得怎麼樣了?

①指名幼兒讀。

②全班齊讀。

2、師:現在老師把課文當中的生字寶寶請到黑板上了,我們一起去跟它們打招呼吧。課件出示“我會認”的字。

①指名幼兒讀生字。

②全班交流識字方法。

③進行詞語認讀遊戲:出示“睡眠、到處、新聞、聞見”等詞語讓全班同學進行認讀。

④全班再次齊讀古詩。

(三)指導朗讀,理解詩意

1、師:同學們春天百花齊放,鳥兒飛來飛去,詩人睡得可香啦,連天亮了都不知道。是誰把他叫醒的呢?原來是小鳥,它們嘰嘰喳喳地叫着。他突然記起昨天晚上聽到的颳風下雨的聲音。花園裏的花開得那麼好,被風吹了一晚上了,不知道掉了多少花瓣。師邊讀邊指導幼兒看圖。

2、師:那麼詩人是怎樣來寫這麼一幅畫的呢,我們就一起來讀讀這首詩。

(1)學習一、二兩句詩。

①幼兒自由讀這兩句詩。

②師:春天的早晨,睡得多麼舒服,一醒來就聽到美麗

的鳥叫聲,心情真舒暢啊!誰能帶着這種心情來讀讀這兩句詩。

③幼兒試着高興地讀這兩句,接着再指名讀,齊讀。

(2)學習三、四句。

①師範讀,幼兒再跟讀。

②師:我們的作者想起花瓣掉了不少,心裏就覺得很可

可讀得輕一些,慢一些。

④幼兒試讀,再全班齊讀。

(3)幼兒試背全詩。

3、導背

①看圖試背,指名背。

②全班齊背。

4、配樂朗讀古詩。

(四)指導書寫“古、聲、多”

1、出示三個生字,幼兒認讀,並對生字進行組詞。

2、幼兒觀察生字,説説在書寫這些生字的時候分別要注意什麼?

3、老師範寫,幼兒描紅並書寫兩個生字。

4、展示評議。

(五)佈置作業

1、背誦《春曉》。

2、古、聲、多各寫兩行。

贈汪倫古詩幼兒教案 篇8

一、設計意圖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將如期而至了。清明節是我國許多傳統節日中的一個重要節日。每一個節日背後,都有一個相應的闡釋與表達系統,深入細緻地融入民眾生活。清明祭祖是中華文明禮儀的`優良傳統。清明掃墓不僅是人們從感情上與祖先相聯繫,也是構建人與社會和諧關係的基礎。獨具中華民族特色的中華古詩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與關注。作為一線的教師將清明傳統與古詩巧妙地結合,使幼兒在詩情畫意裏感受由中華古詩詞的意境之美,體驗清明的民族文化傳統,使幼兒性情得以陶冶,真正形成“潤物細無聲”的欣賞與傳承。

二、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古詩內容,想象詩中描寫的景象。

2、激發對古詩吟誦的興趣,初步學習按古詩的節律吟誦。

3、瞭解清明節人們踏春掃墓的傳統習俗。

三、活動準備

畫有古詩情節的圖片一幅,VCD教材。

四、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觀察講述,引起學詩興趣。

1、教師根據古詩講述“清明”的故事。

2、出示圖片,提問,你在剛才的故事裏,這張圖片上看到了什麼呢?(古時候的一個小孩,一個老人…)他們在幹什麼呢?(在問路,在説話…)天氣怎麼了?(下雨)

(二)觀看VCD片,觀賞體驗,感受古詩意境。

1、教師講解: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春天)

在春天呢,有一天是清明節,清明節人們都要幹什麼啊?(幼兒自由回答)

2、教師小結:清明節是人們踏春掃墓的日子。

古時候,有一位杜牧的詩人,就在這天寫了一首詩,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3、教師播放VCD,請幼兒觀看。

4、問:剛才我們看了碟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節發生了什麼事啊?

(請幼兒討論。)

5、向幼兒介紹那個老人就是行人,那個小孩就是牧童,剛才看的那首詩呢,就是描寫行人向牧童問路的情節。

(三)教師朗誦,解讀詩句,幫助幼兒理解。

1、教師有表情,有節奏的朗誦一遍,請幼兒欣賞。

2、朗誦第二遍,請幼兒邊聽邊對照圖片內容。

3、教師請幼兒回答有沒有在詩歌中聽到什麼?

4、解讀其中的詩句,理解個別字詞“雨紛紛”、“欲斷魂”、“借問”、“遙指”,幫助幼兒理解古詩內容。

(四)學習朗誦,表達感情,幼兒感受古詩意境。

1、教師朗誦第三遍,請幼兒慢慢跟讀。

2、幼兒分組學念,感受古詩意境。

3、教師請幾個幼兒上來表演,教師在一旁進行指導提醒,注意表達合適的感情,輪流請幾批幼兒。

4、請幼兒集體朗誦1-2遍,進一補感受古詩意境。

五、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六、活動延伸

1、請幼兒把學會的古詩在清明節來到時朗誦給爸爸媽媽等家人聽

2、在圖書區添設古詩圖書,引導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繼續感受古詩意境。

贈汪倫古詩幼兒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誦讀古詩。

2、讀中感悟,體會梅花的特點,感受梅花的美。

3、體會梅花不畏嚴寒、凌霜傲雪的品格。

活動重點:

能正確流利地背誦和誦讀古詩。

活動難點:

理解詩意,體會梅花的特點,欣賞梅花的品格。

活動準備:

梅花圖片、課件、古箏曲

活動過程

一、複習朗誦古詩《青松》後講話引出主題。

師:在寒冷的冬天裏,不僅有勇敢高潔的青松,而且還

有不畏嚴寒、凌霜傲雪的花

二、認識梅花,指導梅花不怕冷,在冬天開放。

(1)出示梅花圖片,請幼兒欣賞。

(2)認識梅花:冬天是梅花盛開的時候,梅花有許多

枝幹,沒有葉子,有白色的、黃色的、粉色的,還有紅色的,散發出淡淡的香味。

三、請幼兒欣賞課件,理解古詩內容

(1)播放課件欣賞,知道古詩的題目,一共有幾句?

(2)再次欣賞,引導幼兒進一步理解古詩意境。

“牆角數枝梅”是什麼意思?

“凌寒獨自開”是什麼意思?

“遙知不是雪”是什麼意思?

“為有暗香來”是什麼意思?

四、學習朗誦古詩

五、鼓勵幼兒嘗試配樂朗誦古詩《梅花》

贈汪倫古詩幼兒教案 篇10

活動內容:古詩《憫農》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聽古詩的興趣,理解大意;

2、使幼兒瞭解糧食來之不易,要愛惜糧食。

活動準備:幼兒教材

準備一些米和麪

活動過程:

一、談話 愛惜糧食

1、提問:小朋友你們每天都吃什麼呀?

引導幼兒説出米飯和饅頭等;

2、觀察與體驗,區分米和麪

(1)、提問:香噴噴的米飯和饅頭是用什麼做的?

(2)、糧食是從哪裏來的?鼓勵幼兒大膽發言

(3)、教師總結

糧食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每一粒米都應該珍惜,

今天我們來學習古詩《憫農》

二、教師將書發給幼兒

三、教師有感情的朗讀

四、背誦古詩,情景表演

1、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背誦;

2、集體背誦。

贈汪倫古詩幼兒教案 篇11

目標:

1、能安靜聆聽教師講述的內容,瞭解古詩中的意境。

2、引導幼兒能用簡單的詞語表達自己的感受。

3、想象詩中描寫的美麗景色,增強對自然景物的熱愛之情。

準備:

圖片一張教學過程

一、觀察圖片

1、出示圖片,説説看到了什麼?

2、詩人是怎麼描寫這麼美的小池的呢?

3、老師朗讀古詩。(幼兒完整欣賞)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二、理解詩歌

1、你喜歡古詩中的哪一句?為什麼?(説説、讀讀)

2、你看了這幅圖、聽了這首詩歌有什麼樣的感覺?

3、你能用自己的話説説這首詩的意思嗎?

4、師總結:

一道細流緩緩從泉眼中流出,沒有一點聲音;池畔的綠樹在斜陽的照射下,將樹陰投入水中,忽明忽暗,清晰可見。荷葉剛剛從水面露出一個尖尖角,一隻小小的蜻蜓就立在它上頭了。

三、討論與朗讀

1、誰知道這是描寫什麼季節的池塘?為什麼?(初夏。夏季才有荷葉和蜻蜓,而荷葉才剛剛露出尖尖角,説明這是剛到夏天的時候)

2、多麼細小而有趣的大自然的片斷,竟然被細心的詩人觀察到了。如果你是詩人楊萬里,此時你會怎樣來吟誦“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呢?

3、指名反覆讀。讀出欣喜的語氣。

4、全班朗讀。小池只是大自然中的一個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還有更多美麗的景色呢。這些美景正等待着小朋友去發現,去觀賞,去讚美。當然,大自然更期待你們去愛護萬物,保護環境。這樣,美景才會越來越美,越來越多。

贈汪倫古詩幼兒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喜歡聽、讀古詩《小池》。

2.瞭解古詩的主要內容,感受詩中初夏的美麗景色。

教學準備:

1.與古詩內容相符的《小池》圖片。

2.古詩《小池》VCD。

3.與古詩內容相符的圖譜。

教學過程:

一、幼兒背古詩《春曉》,教師:剛才我們背的古詩描寫的是春天的景色,今天我們要來學一首描寫夏天景色的古詩。

二、教師出示《小池》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幅非常的畫,你們來看一下,這幅畫上你看到了什麼?(蜻蜓、荷花、樹、池塘、流水、山)有很多的花會在春天開,但有一種花它是夏天才開的,你們知道它是什麼花嗎?(荷花)山上有一個洞,從洞裏流出一股泉水,(泉眼,幼兒跟讀)泉水靜靜地流着,池塘邊的樹在柔和的日光照射下,在水上出現了它的影子,嫩嫩的荷葉剛剛將尖尖的角葉伸出水面,你看那調皮的蜻蜓早就站立在它的上面了。你們説這景色美不美?

三、幼兒學念古詩。

1.教師“我們古代的大詩人楊萬里看到這幅美景後寫下了一首詩,這首古詩的名字叫《小池》”教師念一遍古詩。

2.教師講解古詩的意思,邊講解邊出示圖譜。

3.引導幼兒聽古詩《小池》VCD一遍。

4.幼兒和老師邊看圖譜邊誦讀。

5.幼兒跟隨VCD邊拍手邊誦讀數遍。

四、教師帶幼兒欣賞幼兒園的景色。

《小池》

宋. 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

樹蔭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贈汪倫古詩幼兒教案 篇13

活動目標:

1、通過圖片,理解並感受古詩的意境,初步學習古詩。

2、在音樂的伴奏下,按古詩的節律進行朗誦。

3、激發幼兒對春色的喜愛之情。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60—14,磁帶。

活動過程:

一、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觀察春曉畫面。

1、教師:這幅畫上有什麼?鳥兒喜歡什麼時候在樹上鳴叫?為什麼花瓣落了一地?你知道這是春天的什麼時候嗎?(引導幼兒自由講述)

2、教師小結:古時候有一位叫孟浩然的詩人,看到了這些景象,這位詩人寫了一首古詩,古詩的名字就叫《春曉》。

二、教師有表情的朗誦古詩。

1、提問:古詩的名字叫什麼?你聽到古詩裏説了什麼?(幫助幼兒理解“曉”、“眠”、“聞”等)

2、幫助幼兒理解古詩大意:春天很好睡,不知不覺就天亮了,當詩人醒來後,聽到了外面都是小鳥的叫聲。詩人想:昨天又是風又是雨的,不知道有多少花瓣被吹打了下來。

3、播放錄音幼兒再次欣賞古詩。

三、學習朗誦古詩,感受古詩韻律。

1、教師帶領幼兒完整朗誦古詩2——3遍。

2、再次欣賞錄音,感受古詩的韻律:請小朋友仔細聽聽錄音裏是怎麼朗讀古詩的。

3、教師和幼兒再次按節律朗誦古詩。

4、幼兒集體朗誦古詩,進一步感受古詩的意境。

四、複習詩歌《迎春花》。